诸葛亮相关资料
有关诸葛亮资料

有关诸葛亮资料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又被誉为“卧龙”。
他不仅以智谋卓越、治国安邦而闻名于世,还是《诸葛亮集》的作者。
他的形象在历史上被塑造成聪明睿智、深思熟虑的智者形象。
身世背景诸葛亮出生在西汉末年的南阳郡蜀郡,家族为占卜术的世家。
在诸葛亮小时候,他就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才能,被誉为天才儿童。
他的父亲早逝,由母亲独自抚养。
年幼时,他便开始阅读各种兵法、历史和经典文学作品,培养了自己的广博知识和卓越智慧。
协助刘备诸葛亮成为政治和军事的顾问。
他对政治和军事策略的出色洞察力使得他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
他首先向刘备提出“竹筒借箭”的战略建议,帮助刘备成功攻下四川地区,确立了蜀汉的行省地位。
此后,他作为军事家的形象越发被深入人心。
军事战略作为军事家和战略家,诸葛亮以其出色的军事计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主张“隐忍”战略,主动避免直接的战争,以观察对方势力的发展并积蓄自身力量。
此外,他创造了一系列治理军民的方法,包括“循序渐进”和“以德服人”。
他还发明了很多军事和防御设施,如木牛流马和钟鸣炮,以对抗敌人的进攻。
文学才能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化人。
他对古代文学修养极为注重,精通《春秋左传》、《论语》等经典著作,他通过自己的文学才智成为了文化名流。
他以文人的身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诗文和书信,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观点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其被后人赞誉为文学巨匠。
在文学方面,诸葛亮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出使表》。
该文是他在刘备面临曹魏入侵时向李严传达诸葛亮的意图和计划的一封表信。
此文以优美的文风和精巧的修辞展现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对蜀汉前途的坚定信念,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去世与传承诸葛亮在战乱中去世,终年54岁。
他的去世对蜀汉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该王朝走向衰亡的开端。
然而,他的政治遗产和军事遗产却一直被后人所传承。
《诸葛亮集》收集了他的战略计划、书信、演讲等各种文献,成为研究和借鉴中国古代军事和政治的重要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 《隆中对》资料诸葛亮简介

《隆中对》资料资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三国时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
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
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韩雪)、等。
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
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隆中对历史背景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
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他想寻找个好助手。
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
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
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几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
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卧龙,是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是蜀汉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后世备受人们尊敬和赞赏的历史人物之一。
早年生活
诸葛亮出生在今天的中国四川省绵竹市,他自幼聪慧过人,深受家庭的教育熏陶。
他的祖父是曾被任命为四川省的官员,这为他的未来奠定了扎实的家庭背景。
政治家和军事家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以聪明才智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而闻名。
在蜀汉刘备朝廷中,他担任丞相的职位,为刘备提供了智慧和战略建议。
他精通军事战略,创造了许多战术和策略,使蜀汉在与曹魏和
东吴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他最著名的战术之一是用
火攻击败敌军,这在赤壁之战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文学家
诸葛亮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有卓越成就,他还是一位杰出的
文学家。
他写了许多著名的书信、诗歌和论文。
最有名的是他的
《出使梓潼赋》和《祭祀铜雀台》等作品,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
博大的学识。
遗产和影响
诸葛亮用他的智慧和才干为蜀汉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树
立了榜样。
他的智慧和勇敢的决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并被世人所称颂。
他被尊称为“卧龙先生”和“睿智君子”,一直被推
崇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
以上是关于诸葛亮的简要资料,他的才华和贡献称为中国历史
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启示。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谥号忠武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他出生于陈留郡陈留县,是诸葛亮父亲的后代。
他以聪明才智、智谋过人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古奇才”。
诸葛亮的父亲早逝,他从小就展示出非凡的才智。
他爱好读书,师从庐江太守庞统和南阳高士伊籍,广泛涉猎典籍,精通经史子集。
他还钻研了军事战略和策略,学习了守城、攻城和阵法等战争技巧。
年纪轻轻的时候,诸葛亮就以睿智稳重、廉洁忠诚而著称。
他的声望逐渐传播,被刘备所听闻。
于是刘备派遣刘循去邀请诸葛亮加入蜀汉。
诸葛亮欣然前往,并成为了蜀汉的参谋。
在蜀汉期间,诸葛亮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改革,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业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
他还推行了教育改革,在蜀汉兴办了学校,倡导儒家思想,提倡道德伦理教育。
他还积极发展科技,推动发明和创新。
除了内政改革,诸葛亮还在军事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提出了“八阵图”和“诸葛亮八门阵”,这些战略布阵在历史上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他善于利用地形,善于伏击,善于计谋,战胜了多次强敌,为蜀汉的安全保卫立下了赫赫战功。
诸葛亮在蜀汉的东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多次出征吴国,助刘备攻下荆州,夺取益州。
他还亲自领兵北伐中原,与曹魏作战多次。
虽然最终未能击败曹魏,但他的战略思想对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诸葛亮以其高度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被人们所崇敬。
他被誉为“千古奇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深远的政治抱负,为蜀汉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诸葛亮也有不足之处。
他一生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使天下太平。
但他未能看到这个愿望的实现,也未能完成自己的理想。
他的智慧和才能尽管为后人所称颂,但他没有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以造福人民。
因此,他的一生仍然有一定的遗憾。
诸葛亮去世后,刘备非常悲伤。
他称其为“臣才千里,忠义十倍”的楷模,并任命其子诸葛亮为“丞相”,继续为蜀汉治国。
关于诸葛亮的简介资料

关于诸葛亮的简介资料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人物生平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诸葛亮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
”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
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诸葛亮专题资料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长 使 英 雄 泪 满 襟
你能向同学介绍诸葛亮的事迹吗?
出 师 未 捷 身 先 死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 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 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躬耕陇 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 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 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 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 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 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 后主刘禅。
④火兽
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 背景:诸葛亮平定南方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遭一败仗:南王孟 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 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想到了野兽怕火,于是数 日后,他发明了一种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⑤连弩
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类似架设在 兵车上的武器,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 (需要七、八名连弩士才能拉动)单兵无法使用, 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连弩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 斗力。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连弩为 姜维的部队起了很大的作用。进逼渭 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 战。建兴九年,魏将张郃被蜀兵射杀
智激周瑜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 之貌。操曾发誓: “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 矣。 ”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 此二女. 差人送与曹操。 操必班师矣。 此范蠢献西施之计, 何不速为之 ?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 “老贼欺吾太甚 ! ”
①孔明灯 利用浮力的原理。里面放一块轻石蜡,外面罩层 薄布。石蜡燃烧时,里面的空气受热V变大,在气体 的m不变时,密度变小。灯外空气的密度不变,由 浮沉条件可知孔明灯上升。 点燃 化学方程式:石蜡+O2 CO2(环保)+H2O 背景:孔明灯又叫天灯。当年,诸 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 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 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 脱险。
诸葛亮个人资料300字作文

诸葛亮个人资料300字作文第一篇在我的心中,诸葛亮是三国里最聪明的人物,因为他让蜀国立起来,百战不败,真是天才呀!诸葛亮姓诸葛,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人称卧龙,是三国时期的思想家,一生追随刘备,帮助刘备获得荆州,得马超,破许昌……一生为蜀国立下了无数功劳,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为蜀国鞠躬尽瘁,但诸葛亮在29岁就去世了。
诸葛亮一生大战过几百回合,比如草船借箭。
周瑜想让诸葛亮死,周在许昌听说蜀国缺少箭,不能战斗,周瑜让诸葛亮打造十万把箭,而且是在十天之内打造完成。
第二天,诸葛亮借了几条船,弄好草人。
这一天有白雾,曹操视线不好,错把草人当做了士兵,刹那间,万箭齐发,每条船上都有五六千支箭,20多只船轻松集齐了十万多支箭。
周瑜无话可说。
诸葛亮是最令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第二篇每次看到孔明灯时,便让我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为保佑他的国家强大富裕,子民幸福安康,孔明便在山上放灯许愿。
后来,为了纪念孔明,人们就把这种灯叫做“孔明灯。
”诸葛亮的空城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当百万大军临城下时,他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摆起了空城,让多疑的司马懿不战则败,多么机智,多么镇静,不禁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诸葛亮赏罚分明,严于律己。
他命令马谡守亭,可马谡却自高自大导致失亭。
孔明在“挥泪斩马谡”时,答应他日后会好好照顾他的家人。
多么正直,多么严明,不得不让人产生敬仰之意。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仍忠心耿耿地辅佐他的儿子刘禅。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积劳成疾,壮志未酬身先死。
真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历史资料

诸葛亮的历史资料诸葛亮,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
207年,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官封丞相。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文名诸葛亮逝世日期234年10月8日主要成就帮刘备作出战略规划;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平定南蛮;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代表作品《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等谥号忠武侯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封爵武乡侯出生日期181年别名(字) 孔明、卧龙、伏龙国籍中国朝代汉末三国民族汉族职业政治家、军事家祠庙武侯祠人物基本资料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诸葛亮早年在南阳隐居。
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
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
他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个人档案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生:公元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官职: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爵位:武乡侯、武兴王(东晋追封)谥曰忠武侯先祖:诸葛丰(西汉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泰山郡丞)母亲:章氏叔父:诸葛玄(豫章太守)配偶:黄月英(黄硕)同族:诸葛诞兄弟:诸葛瑾(兄)、诸葛均(弟)子女:诸葛瞻(长子),诸葛怀(幼子)、诸葛果(长女)、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孙子:诸葛尚(瞻长子)、诸葛京(瞻次子)、诸葛质(瞻三子)、诸葛攀(养子之后,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继任者:蒋琬、费袆、姜维人物生平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的资料
一:诸葛亮的名言:
1、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2)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2、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3、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5、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2)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3)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4)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6、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二:诸葛亮的诗歌
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唐·杜甫
2.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宋·陆游
3.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卧龙》明·佚名
4.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阁夜》唐·杜甫
5、《梁父吟》----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宴子。
三: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不求闻达〗成语典故:不求闻达于诸候。
《出师表》
〖不知所言〗成语典故: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不知所云〗成语典故: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出师表》
〖成败利钝〗成语典故: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后出师表》
〖三顾茅庐〗成语典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伏龙凤雏〗成语典故: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
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语典故: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后出师表》
〖积思广益〗成语典故: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
1:草船借箭2:神机妙算3:欲擒故纵4:鞠躬尽瘁5:死而后已6: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7:三顾茅庐8:盖世无双9:如鱼得水10:计日以待11:妄自菲薄12:开诚布公13:思贤若渴14:死而后已15:我心如秤
四: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1. 三顾茅庐: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
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
下谈话的。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 赔了夫人又折兵:东汉末年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
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乔玄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
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4. 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一气周瑜:“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气得周瑜金疮迸裂,摔下马来。
二气周瑜: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
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
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败了。
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让周瑜气得金疮再次迸裂。
这也就是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俗语的由来了。
三气周瑜:“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等刘备强大后势必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但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因为欲攻取西川必须途经荆襄,可是周瑜实则是为了攻取荆州,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空城计:诸葛亮兵出祁山,收姜维后继续向魏国进军,魏国派司马懿抵挡蜀军,在街亭打败马谡,而诸葛亮城中空无一人,兵都出去解围去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诸葛亮心生一计,命令打开城门,派几个老兵在打扫卫生,自己带两个儿童在城楼上面弹琴,司马懿的兵来到城外,看到四个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在上面唱歌,司马懿命令兵不动,自己上前一看,看诸葛亮神情自若、琴声不乱,怀疑有伏兵,这才命令撤军。
(1)三顾茅庐(2)草船借箭(3)火烧赤壁(4)三气周瑜(5)七擒孟获(6)挥泪斩马谡(7)空城计(8)诸葛亮长眠五丈原
五:关于诸葛亮的俗语:
(5)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7)聪明莫过于诸葛亮(8)万事具备,只欠东风(9)死孔明吓走活仲达(1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11)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六、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 诸葛亮住茅草房---怀才不遇
2.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3.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4.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3)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4)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计
七、俗语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八、关于诸葛孔明的对联
1.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2. 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
3. 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九、传说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
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
诸葛亮死后,司马打下天下当了皇帝。
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
有一天,司马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
在金殿上,司马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
司马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
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
士兵们把信传递给司马,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
”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
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
把桌椅砸得粉碎。
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
”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