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设计中人物的色彩探析_马用孝
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分析

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分析色彩在动画艺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对事物视觉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能够让观众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共鸣的重要元素。
色彩的运用可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营造氛围,以及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
在动画作品中,色彩运用的精准和巧妙往往是影响作品质量和观感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色彩在动画艺术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色彩设计可以通过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心智状态等方面来展现。
比如,暗色系的颜色常常被用来表现反派角色,热烈的红色和橙色则常常被用来表现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角色。
而淡雅的蓝色和绿色往往被用来表达柔和、温暖的形象。
通过精心选择和组合各种色彩,动画人物的形象得以更加生动立体,让观众更容易对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色彩在动画艺术中能够有效地表达情感和心理状态。
色彩是一种特别直观和直觉的表达方式,能够迅速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感受。
在动画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比如,在一场惊险刺激的追逐戏中,运用明度高、对比强烈的暗色调,可以增强紧张感和危险感;而在一场幻想梦境中,通过柔和的色彩和流畅的过渡,可以表达人物的轻松和慵懒。
另外,色彩在动画中还可以通过营造氛围和烘托情节来影响观众的感受。
通过合理运用冷暖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等手法,可以为作品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环境感。
比如,在一部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中,通常会选用饱和度高、明度低的暖色调,来增加场景的张力和紧迫感;而在一部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中,冷色调和柔和的色彩会给人一种静谧优雅的感觉。
通过对环境和场景色彩的细致把握,动画作品得以更好地传达主题和情感。
最后,色彩在动画作品中还能够用来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
通过运用鲜明的对比色、强烈的色彩冲击等方式,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
同时,通过对色彩的节奏、变化和运用技巧,可以引导观众的情绪走向,让作品的叙事更加连贯和流畅。
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分析

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分析
动画艺术是一种以运用色彩为基础的艺术形式,色彩在动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动画可以传递情感,塑造角色,创造氛围,提高观众的视觉享受。
本文将从颜色对比、颜色象征和颜色运动等方面对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进行分析。
颜色对比是动画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对比不同的颜色,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
效果,增强画面的冲击力。
通过在黑暗的背景上添加明亮的色彩,可以突出画面中的重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对比色的使用也可以表达情感。
在激烈的战斗场面中,红色和黑色的
运用可以增强紧张和危险的氛围,使观众更加投入。
颜色象征也是动画中常见的运用手法。
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动画中可
以用颜色来代表特定的情感或人物特点。
红色常常被用来代表激情和爱情,蓝色则常用来
象征冷静和理性。
动画中的角色往往会被赋予特定的颜色,来表达他们的个性和角色定位。
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小美人鱼》中,主角阿丽尔的衣服是绿色的,既表现了她对陆地的
渴望,也突出了她与海洋的联系。
颜色运动是动画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通过改变颜色的运动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
围和节奏感。
快速变换的色彩可以表现繁忙和兴奋,柔和的颜色变化则可以表达安静和平和。
颜色运动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变化。
通过在画面中使用渐变和渲染效果,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变化,呈现出更加生动的画面。
解析动画制作中的色彩表现

解析动画制作中的色彩表现【摘要】在动画制作中,色彩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从色彩心理学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色彩对角色塑造的影响、色彩搭配与情绪表达、色彩对场景营造的作用以及色彩对故事情节的辅助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动画制作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
色彩不仅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还能够帮助塑造角色形象,营造逼真的场景,并辅助故事情节的推进。
制作人员在动画制作中应该注重对色彩表现的细致处理,以确保作品传达出准确的情感和信息。
色彩表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动画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动画制作、色彩表现、色彩心理学、角色塑造、情绪表达、场景营造、故事情节、观赏体验、重要性、影响、搭配、辅助、增强表现力、巧妙运用、细致表现、观众。
1. 引言1.1 动画制作中色彩的重要性在动画制作中,色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情感和心理上的交流。
色彩可以传达情绪、塑造角色、营造场景,甚至辅助故事情节的表达。
在动画中,色彩的运用可以让作品更具表现力,更具吸引力,更具感染力。
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动画制作者可以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作品。
因此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质量和观赏性,也能够深化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共鸣。
色彩在动画制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制作团队不可或缺的创作元素之一。
通过精心的色彩表现,动画作品可以更好地传达主题和情感,以及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2. 正文2.1 色彩心理学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色彩心理学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知,因此在动画中选择恰当的色彩对于表达故事和塑造角色非常关键。
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和联想。
红色往往代表激情和危险,蓝色则代表冷静和安宁。
在动画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色彩的心理学效应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色彩的对比和搭配也是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技巧。
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与色彩关系分析

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与色彩关系分析动画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情感共鸣。
而色彩作为人类可视化世界的基本元素,在动画的创作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不仅能够传达情感和情绪,还能帮助观众理解故事情节。
下面将介绍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与色彩关系的分析。
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包含诸多要素,如角色设定、服装设计、表情、动作等。
在这些要素中,色彩是识别和辨别形象的关键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能够突出角色特点,强化情感表达,使故事更加生动。
首先,色彩可以帮助观众识别不同的角色。
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主角兔子朱迪的颜色是淡紫色,表明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角色。
而配角狐狸尼克的颜色是棕色,表明他是一个机智、狡猾的角色。
这种运用色彩的方式让角色形象更加鲜明,也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更容易区分角色。
其次,色彩也能够强化角色的性格特点。
在动画《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中,头戴草帽的海龟海龟夫表现得非常淡定、从容,符合海龟的生活习性。
而他的黄色草帽,则体现了他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
这种运用色彩的方式让角色性格更加突出,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
最后,色彩还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故事情节。
在电影《冰雪奇缘》中,艾莎的衣服颜色从开始的蓝色一直变成了白色,象征着她从孤独、内向到勇敢、自信的心路历程。
而安娜的衣服则是从蓝色变成了粉色,突显出她性格中活泼、可爱的一面。
这种运用色彩的方式让观众在不言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画面中的颜色,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成长历程及故事情节。
2. 色彩对情感表达的影响除了在形象设计方面的运用,色彩还能在情感表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的颜色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内心的感受。
首先,红色是一种热情、激情的颜色。
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红色被运用在关键情节中,营造紧张情绪。
例如,周边交通署的警车采用红色和蓝色拼接的颜色,突出了警察的权威和威严,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拦截违法分子的严厉。
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分析

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分析色彩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增强观众对动画作品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色彩的运用可以通过调整亮度、饱和度和色调等方式来实现。
在动画艺术中,色彩运用包括了色调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和配色方案的制定等。
本文将就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色调的选择是动画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色调不仅仅是单个颜色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整个动画作品所呈现的整体颜色情感。
例如,如果一部动画作品以黑暗、压抑的主题为主,通常会采用深色调的颜色,如黑色、深蓝色等。
而对于轻松愉快的主题,通常会使用鲜艳明亮、柔和的色调,如粉红色、黄色等。
在电影《玩具总动员》中,灯泡屋的设计采用了明亮的色调,以增加观众对这个场景的感知,同时增加了场景的欢乐感和生动感。
其次,色彩的搭配和配色方案的制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配色方案可以使动画作品更有意义、更具讽刺意味或更吸引人,同时一些奇妙的搭配也可以印象深刻。
例如,红色和绿色这两种颜色通常代表着圣诞节,这样的搭配对人们带来的祝福感会更加强烈。
在电影《海底总动员》中,设计师将尼莫的颜色配为橘黄色,这样能够突出它的形态和让尼莫在海洋中更加醒目。
此外,在色彩运用中,动画制作人员也会注重特定的行动造型与特定的配色方案之间的关系。
例如,把一条鲨鱼的形象与一种凶猛和恐怖的颜色搭配,观众就可以感受到鲨鱼所散发的威胁感。
在《玩具总动员》中,设计师把抽屉安排成一只虎头,虎头的颜色并不是凶猛的杀手机器虎所具有的颜色,但却与玩具箱的整体配色相协调。
最后,色彩运用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中的含义。
在动画拍摄的过程中,通过一种良好的配色方案,动画人员可以更好地创造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电影《风中奇缘》中,故事情节关注的是生命和死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使用大量的灰色和黑色,并且通过运用这些颜色增加了电影情节带来的紧张感和沉重感。
总的来说,色彩运用在动画艺术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可以以引人注目的艺术形式提高动画作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动画作品传达的情感和含义。
浅谈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色彩是动画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它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美感与情感上的享受,还可以很好地表现动画内容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因此,正确的色彩运用对于动画设计来说非常关键。
首先,色彩的使用要和动画的风格、题材和受众对象相适应。
不同的风格和题材需求不同的色彩表现,比如童话风格的动画可以采用鲜艳的颜色来突出童年的无忧无虑,而黑暗主题的恐怖动画则应该使用暗色系或红色系的调调来突出恐怖感。
另外,观众受众人群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年轻的观众可能更喜欢色彩丰富、明亮的动画,而成年人则更适合低饱和度、柔和的颜色。
其次,在色彩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的根据剧情或场景的需要来做出选择。
比如,在某一急切的场景下可以使用激烈热烈的颜色来营造紧张的氛围,或者在感性情感的场景中运用柔和的颜色来有更好的表现力。
在人物设计中,不同角色的特征也决定了不同颜色和色调的选择。
而对于一些不太正常的人物(比如反派),色彩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需要在鲜明和过分之间平衡,让人物更加突出和生动。
此外,配色的搭配也是一个非常考验色彩运用的部分。
合理的配色可以提升视觉效果,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相反,不当的配色则会让画面过于空洞平淡或是协调度不够,导致形象不流畅、画面粗糙。
配色的选用需要注意的因素有色彩的组合、颜色的对比以及亮度、饱和度的平衡等。
最后,色彩运用还需要根据设计的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变化。
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不同的剧情和场景需要不同的色彩表现,因此,色彩设计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调整色彩的使用,从而让动画设计更加完美。
总之,色彩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动画设计元素,正确的色彩运用可以为动画增色不少,让其更加鲜活生动。
在这个基础上,色彩设计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受众人群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动画电影《玛丽与马克思》视听分析.doc

动画电影《玛丽与马克思》视听分析二、画面(一)角色影片中的角色并没有像以往动画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漂亮潇洒,它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人物造型极其普通,甚至有些笨拙。
玛丽与马克思只是人群中普通平凡的两个人,这种人物造型的方法更能够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更能够打动观众的心。
玛丽的造型肥胖,额头上有块褐色的胎记,脸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斑点,头上红色的发卡并没有给她增添几分美丽。
而同样是肥胖身躯的马克思,头顶黑色小帽,身穿一身灰色的服装,把他44岁中年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设置过程中使用了212个黏土人,每一个黏土人身上的各个关节都是可以活动的。
角色的瞳孔都和小瓢虫差不多大小,完全由手工制作,每个瞳孔制作出来都会被画上一个闪亮的小白点。
另外,玛丽的结婚礼服是按照已故的戴安娜王妃的结婚礼服设计的。
艾维的连体衣取材于摄影师安妮蕾伯维茨母亲的连体衣。
可以看出在人物造型方面,为了给观众留下最美的视觉效果,导演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
(二)画面构图与效果构图是画面的精髓,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因素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为了表达影片的主题,对画面中的所有的造型因素进行一种合理的配置,直接决定影片效果的营造。
构图处理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在影片构图中,导演大量运用了将画面主题放于中央位置的构图方法。
这样的构图方法不仅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能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沉稳有力。
在影片的开始,玛丽给马克思写的第二封信中,问马克思有没有被人戏弄过,马克思回忆小时候被打后的场景,在这场画面的构图中,背景是一个破旧的小屋,地面上的果皮和垃圾隐约可见,主人公马克思畏缩在墙角边抽泣,主人公的位置正好处于画面偏左的地方,在视觉上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深深体会到了马克思的悲惨遭遇,制造出了画面的隐喻效果,好像在对观众传递着主人公的脆弱、受委屈的感觉,营造出了富于冲击力的受威胁效果。
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与色彩关系分析

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与色彩关系分析在动画作品中,人物形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色彩关系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动画人物的形象设计和色彩搭配不仅可以体现人物的特点和个性,更能够影响到观众对于动画人物的认知和情感。
一、动画人物形象设计1. 人物角色设定动画人物的形象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角色设定。
每一个动画人物都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个性,在形象设计中需要结合角色设定来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社会地位等。
比如在《熊出没》中,熊大的形象设计表现了其善良、勇敢、呆萌的性格特点,而熊二的形象则展现了其聪明、调皮、热爱冒险的个性。
2. 动画风格动画人物形象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所处的动画风格。
不同风格的动画对人物形象设计的要求也不同。
比如在卡通风格的动画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以夸张、夸张的方式来表现,而在写实风格的动画作品中,人物形象设计则更加注重真实感和细节表现。
3. 服装造型二、色彩关系分析1. 色彩对于人物形象的影响在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中,色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表现力和观众的情感体验。
比如鲜艳明亮的色彩往往会给人以活泼、快乐的感觉,而深沉厚重的色彩则会给人以稳重、沉思的感觉。
2. 色彩搭配原则在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中,色彩搭配是需要遵循一定原则的。
首先要考虑到人物的角色设定和所处的情境,选择与其性格特点和故事环境相符的色彩。
其次要考虑到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不能过于杂乱和混乱,要做到色彩的搭配统一和和谐。
最后要考虑到色彩的明暗和对比度,使得人物形象在画面中能够突出和鲜明。
色彩对于观众情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
比如红色往往会让人产生激烈和挑衅的情感,蓝色则会让人感到冷静和安定。
在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色彩,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对于人物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连接。
在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与色彩关系分析中,形象设计和色彩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只有合理的形象设计和色彩搭配才能真正体现出动画人物的魅力和个性,更能够深深地触动观众的内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吴越.简析宫崎骏笔下的奇幻色彩.美术界,2010 2.王育新.动画片中的色彩运用与氛围营造.西安工程大学学 报,2008 3.刘军.动画场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 社,2011 4.张弦.动画影片的色彩魅力.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5.孙立军,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美国卷) .海洋出版社, 2006
美术大观 ˉ艺术与设计 ˉ
动画设计中人物的色彩探析
文ˉ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ˉ马用孝
[内容摘要]本文在具体分析基础上阐述动画色彩是人物色彩、道具色彩、场景色彩的融合,动画的色彩起着塑造人物形象、衬托主题、渲染气氛的作用。 [关 键 词]动画 艺术表现 色彩分析
影视动画制作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语 言, 是影视动画的灵魂。 它具有人类共同的感知与 心理体验, 合理的色彩运用可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 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感染力。 在影视动画设计中必 须高度重视色彩的运用。 一、色彩理论概述 色彩是影视动画作品的活力元素, 是视觉语言 中最重要、 最具表现力的要素之一, 了解色彩理论 的基本知识、 揭开色彩的神秘面纱会对我们进行动 画创作、欣赏动画作品很有帮助。 1.色彩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也就是色彩的三 种基本属性,即明度、 纯度、色相。明度是色彩的 明暗深浅程度;纯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的不同相貌与特征。 了解和认识色彩的 三要素, 是运用色彩进行视觉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 础,卡通设计创作也不例外。 2.色调。 色调是画面中运用色彩形成的大体倾 向与感觉。 色调的运用是把握画面整体色彩效果与 气氛的关键所在。 色调可以简单地分为暖色调和冷 色调。 暖色调和冷色调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一幅感 人的作品往往是暖色和冷色的对立统一。 为了获得 设定画面合适色调的能力, 可以通过色彩构成的专 业训练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两条途径。 营造动画作品 中的色调还须在设计之前基本上确定作品的气氛, 这种气氛直接影响色彩冷暖、 明暗等色调的设定, 它是“主体理念,受众审美,设计者灵感”三者的 统一,应仔细揣摩。 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当两种以上的色彩运用 在一个造型画面中时,色彩之间就会产生对比关 系, 这是由不同色彩之间属性差异造成的。 色彩的 对比与调和是对立统一的概念, 要处理好画面的色 彩关系,即当对比关系过强时,可以用色彩渐变、 色彩分隔、 无色彩系的轮廓线、 色彩面积的调整等 方法来获得协调。 4.色彩的联想与情感。 色彩的独特魅力在于它 不仅可以被人们的视觉感知, 还可以作用于人们的 心理。 看到某种色彩, 人们可以产生一系列丰富的 联想,如红色联想、蓝色联想、黄色联想等。色彩 还可以引发间接联想, 如白色象征纯洁、 朴素、 寂 寞等。 在设计中, 运用色彩的联想、 象征与情感的 作用来充分表达设计主题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 此, 场景中色彩的情感与象征作用, 无疑对影片人 物的情绪刻画描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动画场景色 彩的变化,反映出场景画面的基调。 它 们之间不同量、 不同程度的对比具有能够创造出多 种色调场景画面的可能性。 而景调本身具有很强的 塑造力,如空间感、光感、体积感、层次感等。因 此, 它对场景画面是否明快、 形象是否清晰起着关 键性的作用。如:宫崎骏的《红猪》里面的场景中 给人以优雅、柔和、 清淡、明亮的高调感觉。场景 的颜色基调主要是表现场景色彩结构在色相及纯度 的整体印象。如:蒂姆・伯顿的动画片《圣诞夜惊 魂》中的城堡、 房屋、道具、树木等场景的设计基 本上采用黑色冷色调为主, 而且运用明暗调方法来 设计光线照射, 制造了大量人物及建筑的阴影, 营 造了整个城市的神秘气息和梦幻感。 色彩的运用张 扬而华丽,给人一种低沉、肃穆、压抑之感。 不少动画片中情节、 角色及环境带有幻想性、 虚拟性, 因而其色彩必然异于真实生活。 不但更夸 张、 更概括、 更典型、 更丰富而且色彩必须更具设 计性和创造性, 更应突出色彩的艺术表情作用, 从 而强化主题, 促进剧情的发展, 使色彩在该动画片 中发挥极致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动画色彩的上述特 点和色彩元素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特别 注意动画色彩的设计绝不应是简单的生活色彩的照 搬, 而是需要设计者依据剧情发展的变化精心设计 出带有揭示主题、 渲染气氛的艺术化的色彩。 这些 色彩具有创造性的视觉与艺术的欣赏价值, 并且要 服从于整体影片的节奏和基调的连贯、 协调。
二、影视动画中人物的色彩分析 色彩是影视动画艺术中角色造型的基本元素, 如果说造型决定着影视动画人物的形体特征, 那么 色彩则可以加强角色的性格特征。 恰当的色彩处理 可以使角色的性格更加突出、 鲜明, 从而产生独特 的审美效果。 通常, 角色的色彩处理应根据整体美 术风格与角色性格特点来综合考虑, 应根据故事情 节、 作品的色彩基调、 角色造型等确定用色。 在角 色造型中,服饰、头发、体型等方面的色彩应用, 对突出人物气质与性格特征有着重要作用。 如动画 片 《名侦探柯南》 中, 主人公柯南穿一身蓝色的西 服,给人一种冷静、智慧、稳重的感觉;而动画片 《灌篮高手》中的樱木花道,就用红色的头发来表 现他单纯的性格、急躁的脾气以及他的热情与活 力; 《机器猫》中,小叮当的造型以蓝色、白色搭 配为主, 用蓝色的神奇与深邃、 白色的和平与空灵 塑造了一个神奇的、 异想天开的形象。 影视动画中人物色彩能刻画人物性格和形象。 我们在创作动画的时候, 就像是拍电影, 首先是确 定做什么题材的影视动画, 然后这部影视动画的风 格是怎样的, 要选怎样的人才能突出这部电影的风 格和表达故事的情节。 这人物是瘦的还是胖的, 是 高的还是矮的, 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是主角还是 配角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动画角色色彩的时 候应将其放到所处的特定年代、 地域去考虑, 角色 在动画中穿戴或持有的衣服、 鞋帽、 饰品等除了能 说明角色的身份特征外, 还能体现出角色的性格爱 好、 兴趣特点, 甚至会显示地域或季节, 在某些情 节中也能成为故事发展的线索。 三、动画场景中的色彩分析 影调是动画片影像中表现出的景物明暗层次, 是场景可视形象的基本因素, 是处理造型、 构图以 及烘托气氛、 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色彩的基调是指自然色彩中的基本色调, 也是 画面的主要色彩倾向,它能给人们总体的色彩印 象。 在自然色彩中, 基调是由不同的色彩通过适当 的搭配而形成的。 色彩基调是一部影片中以一种色 彩为主导所构成的统一和谐的总体色彩倾向。 色调是动画场景色彩搭配的要点, 色调的确定 要根据场景主题的要求 ; 不同的色调让人产生不同 的联想,因此,色调设置要与场景表达协调一致。 在动画场景中色彩的基调体现在场景的明度基调和 场景的颜色基调这两方面。 场景的明度基调指一个 场景色彩结构的明暗和明度关系的对比特征。 在场 景的色彩对比中, 掌握明度的黑、 白、 灰关系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