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志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随笔,教育案例,教育叙事

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
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
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
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
借事说理: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
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
夹叙夹议: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
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
写教育随笔的好处(一)记录真实世界。
作为教师,回首整个从教生涯,或许因疏于及时记载心得体会,届时找到一条清晰的轨迹不免显得有些困难。
写教育随笔,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让我们的老师只留下模糊的记忆,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
(二)促进专业成长。
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
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
(三)成为有思想的教育实践者。
耕耘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之余,及时把心得记录下来,但边做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做,对自己日后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积淀了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部分成就,而且也丰富了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
就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缜密的思考,或查阅相关的资料,及时整理教学思路,记录教学心得,最后形成文字。
这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质疑,析疑的过程。
写作过程使得教师对处理问题的方法更趋条理化,更符合科学性,能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随笔与教育叙事的异同

教育随笔教育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反映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或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
教育随笔形式自由,它有时像小品文或杂文,有时又像日记或杂记,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有这样一些样式: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备课笔记等等,这些都属于教育随笔的范畴。
一、教育随笔有如下特点:1.短小精悍。
2.迅速及时3.取材广泛三、教育随笔写作的意义1.写作教育随笔是第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2.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3.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4、教育随笔是教学反思的理性提炼5、教育随笔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基石教育随笔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价值。
教育科研并不深奥,它就在教师身边。
钟情于教育随笔的教师,对一次创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经过思索,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帮助,因此教育随笔是一线教师特有而实用的教育科研教育叙事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
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主要是教师)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教育叙事的意义让我们把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去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
教育叙事的特点主要有:1、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易于理解,叙述事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的;2、叙事要以人物及其所感所想为主线,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3、故事情节应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4、教育叙事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5、获得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的归纳;6、叙事目的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与众人分享。
教学叙事和教育叙事

教学叙事和教育叙事教学叙事与教育叙事何谓教学叙事?何谓教育叙事?它们有什么区别?一、引言这样的问题,也许并不是个问题。
但不能不说,它的确需要明确地阐述一下,因为任何东西,只有说清楚才好开展工作,否则就会影响工作进程。
而关于这些的内容,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工作,更不是那些学生管理者们所能够担负得起的,而必须是整个社会的工作。
二、教学叙事教学叙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记录、描述、反思等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总和。
它包括对真实的教学情景的观察、反思、报告、日志、教案、教育日志、读书笔记等等。
三、教育叙事与教学叙事区别一般意义上,叙事是指描写事件,将一些重要的历史或现实片断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过程的记叙,带有一定的回忆性,多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经验。
而教育叙事,是从记录个体或群体的教育生活和工作经验入手,着眼于探讨教育规律,揭示教育本质,建构新的教育理论的研究。
它是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结语通过对教学叙事与教育叙事的含义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谓教学叙事是叙事,是对教学活动的再现、反思和报告,而教育叙事则是反映,是对某一特定事件或主题的理解、说明和评论,或是对某一方面的理论、政策的研究。
两者都是基于教学,对教学过程的记录、反思,在性质上没有根本的差别,只是在形式上存在区别。
当我读了《船长》这篇课文后,我便觉得李老师说的话特别有道理,她的那种严厉而又慈祥的目光总让我们害怕。
第二天,我终于忍不住问她:“老师,您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李老师似乎早就猜到我会这样问,她的目光瞬间变得温柔起来,她轻声细语地说:“因为你们做错了,作为老师就要惩罚你们,让你们记住以后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她笑着说:“我说了你们都知道了吧!以后不要再犯了,不然又要挨打,还是你最好了,我舍不得打你啊!”我低着头沉默不语,眼泪却止不住的流。
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的区别

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的区别教育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是博客中常见的研究表达方式。
由于其具有直接记录教师教育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受研究规训与理论演绎的羁绊相对较少等特点,因此是最适合一线教师经常性、日常性开展研究的最佳方式,也是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的基础和重要的素材来源,博客上最主要的日志形式。
教师一旦养成了写叙事、做案例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经常性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观察、总结和自省的习惯,这对促进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实践智慧的生长是非常有益的。
1、教育叙事(1)什么是教育叙事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
教育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
教育叙事的5个特点真实性:叙述的是来自己教育实践中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虚构的事件。
人物性: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情节性: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
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可读::阅读者可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
感悟性:叙述作者的体验或感受。
教育叙事的基本框架:问题产生的背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须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
问题发生的情境: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以及问题产生的具体情境。
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凸现焦点。
要有生动的细节的描写。
描写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描叙+分析,描叙夹分析。
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
主要内容结构:背景、问题、细节、结果。
教育叙事的写作要求:必须基于真实教学实践,不能虚构。
必须蕴涵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学问题或意外的教学冲突。
必须具有情节性和可读性。
完整情节,突出戏剧性冲突,有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记流水账。
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引言中小学需要大力推进和开展行动研究。
这种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显著特点:其一,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其二,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
一谈到教育科研,很多人以为就是撰写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似乎没有论文发表,就不能称之为研究。
没有认识到论文只是教师教科研活动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也有自身独到的问题表达样式。
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
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以承载的,论文话语方式的抽象、表达结构的刻板、论点论据的严整,是教师所少熟悉的,同时也并不见得是教师表达自身研究成果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研究成果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除教研论文以外,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等也是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独特的话语方式和对教育的独到理解。
这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或自由表达,或理性提升,或问题取向,或直抒胸意,成为教师研究的基本存在形态。
现对这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逐一作简介、分析。
教育日志: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一教育日志展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在他〔她〕把真实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加以记载。
教育日志的撰写最为简单和便捷,只要有纸、笔、有时间就可以写,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写。
教育日志包含一些基本的信息,如事件的日期;脉络性资料,即时间、地点、参与者以及其他看起来可能对研究是重要的事。
日志常用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
㈠备忘录。
备忘录是最常见的日志形式。
它通过研究者试着去回忆、写下特定时段的经历,而再现教育实践中的生活场景。
㈡描述性记录。
包含研究活动的说明,教育事件的描述,个人肖像与特征的表达,对话、手势、声调、面部表情的描写,时间、地点与设备的介绍等。
在任何描述的段落,细节的深描比摘要式记录更重要,典型事件比一般化的事件更重要,活动的描述比对活动的评估更重要。
教育叙事与教育随笔的区别

教育叙事与教育随笔区别与联系1、三者概念的涵义①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师自己经历和体验过的教育故事叙说来描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指以叙事的方式为主而开展的教育研究。
②教育随笔就是用叙事的方法和文学艺术的手法来表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做、所感、所思、所悟。
2、二者文本的对比①教育叙事“请您相信我一定坐过飞机”那年暑假,学校决定组织学生赴长江三峡参观游览,先乘飞机到成都。
听到我宣布这个消息,学生们欢呼雀跃,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谈论着自己坐过飞机的经历和体验,有的还舞动着双臂表明自己乘坐过大飞机……我开心地走出教室。
“老师,您等等!”一个男孩叫我。
我停下脚步,“何飞,有事吗?”他扬着头,脸红红的,不停地搓着手说:“请您相信我一定坐过飞机!”我心里一愣,直觉告诉我:他大概没有坐过飞机。
本已坐过飞机的我立刻回答他:“老师没有坐过飞机。
”他转身而去。
当天晚饭后,何飞站在办公室门口向我招招手示意有话对我说。
我赶忙走过去。
他捂着我的耳朵小声说:“请您一定相信我,我坐过飞机!”他又一次表白。
“是吗?我还没有坐过呢。
”他的脸又红了。
“你能给我说一说坐飞机的感觉吗?”我也捂着他的耳朵神神秘秘地说。
他支吾了一声,向教室跑去。
晚自习上,我讲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大家都挺激动的,因为要去旅游了,老师和大家一样高兴。
老师还没有坐过飞机呢,有些同学一定也没有坐过,这一次咱们共同体验一下腾云驾雾的感觉!”孩子们满心欢喜,流露出无限喜悦。
“谁和老师一样也没坐过飞机呀?”我率先举起了手,好几个孩子跟着举起了手,何飞也高高地举起了手。
那几个平时喜欢取笑别人的孩子环视了一下同学们,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严肃神情。
②教育随笔拉开窗帘,让阳光进来近日去听一节语文公开课,因临时有事,迟到了两分钟。
轻轻地推开后门进去,发现教室里窗帘紧闭,一团漆黑,原来,老师正在用多媒体介绍作者与背景材料呢。
我轻轻地带上门,灿烂的阳光被我关在门外……该听课文录音了,我想,这回应该拉开窗帘了吧。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简介[教育]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简介[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c24dc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1.png)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简介[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特点、意义及运用该研究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叙事,叙事研究,叙事,反思,行动研究,教学日志教育科研除了实验法、调查法、统计法和测量法等定量研究的方法外,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正是在这种新的教育科研思潮的影响下应运而生。
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领域,不少教师已经开始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开展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
本文将简要介绍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概念、特点、意义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几位课程学者的倡导下,叙事研究被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
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研究领域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是从近几年开始的。
国内有学者(郑金州,2004:153-154)认为,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行动研究的重要方式。
“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
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行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书面写出的成形的研究成果”(同上)。
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教师在自我叙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通过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同时这种叙述还可以启示同行,引起共鸣”(蒋殿媛,2004:18)。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郑金州,2004:155)。
具体来说,教育叙事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1.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在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时,研究者所叙述的内容应当是自己或他人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教育事件。
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的概念

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的概念
随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会写教学反思,还要能写一些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把自己教育教学的细节和感人的故事记录写下来,便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
随笔,又叫随感、笔记,是一种古老的散文体裁。
随笔选材广泛,形式自由,是随时反映见闻感受的一种文体。
教育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反映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或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主要是教师)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日志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日志是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所写的日记,是对每日(或一日)工作的回顾与记录,可以全部记录,也可有选择地记录,以方便自己查阅与总结经验。
可能包括多个事件。
教育叙事是有针对性地对一件教育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客观如实的记录,并分析其意义,以便进行教育诊断与分析。
它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教育叙事带有研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