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信息化建设类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

信息化建设类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
不完全具备-全部具备(0-10分)
预算合理性
(5分)
规范化
(3分)
支出明细表中每一项是否符合国家财务规章制度和公益金管理有关的规定
每一项均合法合规,且符合标准(3分);如有一项违规,项目整体得0分
合理度
(2分)
支出明细表中每一项是否有明确的测算依据,是否符合相关领域国家或行业标准,是否足以保障完成相应的阶段性任务
附件7
信息化建设类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评价标准(量表)
必要性(40分)
立项依据的必要性(40分)
建设原则(15分)
项目与民政信息化建设“集约整合、全面互联、共享协同、安全可信”的建设原则和“一盘棋”的指导思想等的匹配度
不完全匹配-完全匹配(0-15分)
宏观政策(10分)
(30分)
可行性
(30分)
过往项目绩效评价情况(8分)
过往的主管部门和第三方绩效评价结果
评价较差-评价优秀(0-8分)
建设目标
(7分)
目标合理性评价(3分)
项目中期(三年支出计划)目标和年度目标合理性、清晰性、衔接性
不够合理-合理(0-3分)
是否量化、可考核(4分)
项目建设目标的可量化、可考核
难以量化考核-可量化可考核(0-4分)
(5分)
创新性(3分)
项目创新性是否突出,是否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创新较少-重大创新(0-3分)
先进性(2分)
项目预计达到的技术水平是否先进
水平一般-国内领先-国内先进(0-2分)
合理性
(25分)
合理性
(25分)
实施条件与保障(5分)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方案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方案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方案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部门信息化就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而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就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价。

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政府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已经逐步走上了理论和实践的舞台。

然而,目前对于我国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探讨并不是很多,部门公共部门更为关注的是价值趋向、制度安排等。

因此讨论和研究公共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热点问题之一。

1.2原则目标构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中的关键技术。

为了顺利执行评估,需要客观反映现实,并正确引导发展方向。

因此,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该遵守以下原则:(1)顶层设计、多方参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好战略管理和顶层设计。

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既要关注部门信息化核心绩效构成,也要关注其所在地区电子政务整体发展对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绩效要求,如政府云服务的对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发展要求、部门之间协作服务的对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求。

因此,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需要市电子政务管理与服务的主管部门、相关责任部门以及服务对象的全员参与和交流互动,并通过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价,来共同推动部门信息化和城市电子政务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2)指标清晰、真实客观所谓指标清晰则指的是:①在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时,指标的选取要与本级政府以及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目标等保持一致,即指标选取的基础目标要统一。

②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筛选具有高度代表性和概括性的核心指标,注重指标的全面性、主导性,各个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并且尽可能的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由此能更加客观的对目标进行评价。

信息化建设类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

信息化建设类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
技术可行性分 析(10分)
需求合理性
(4分)
需求分析是否全面、信息量测算是否准确
不够合理-合理(0-4分)
系统功能设计
(3分)
系统功能设计是否合理、准确,业务流程是 否清晰
不够合理-合理(0-3分)
技术路线
(3分)
技术架构是否完整,实现技术路线是否合理, 接口是否清晰
不够完整合理-完整合理(0-3分)
不完全具备-全部具备(0-5分)
合理性 (25分)
项目进度计划
(5分)
项目进度计划
(5分)
项目执行的时间安排与相应产出是否合理
不够合理-合理(0-5分)
绩效指标
(10分)
关键性、规范性、 科学性(10分)
衡量项目内容及执行效果的关键指标是否具 备,绩效指标的设置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政策、 财政部、民政部及同行业的评审要求,绩效 指标的设置是否符合项目单位的执行能力、 项目预算,能否有效衡量项目产出
不完全具备-全部具备(0-10分)
预算合理性
(5分)
规财务规章 制度和公益金管理有关的规定
每一项均合法合规,且符合标准(3分);
如有一项违规,项目整体得0分
合理度
(2分)
支出明细表中每一项是否有明确的测算依 据,是否符合相关领域国家或行业标准,是 否足以保障完成相应的阶段性任务
附件
信息化建设类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评价标准(量表)
必要性 (40分)
立项依据的必 要性(40分)
建设原则(15分)
项目与民政信息化建设“集约整合、全面互 联、共享协同、安全可信”的建设原则和“一 盘棋”的指导思想等的匹配度

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项目目标完成度: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包括进度、质量、效益等。

指标可以包括项目实施进度是否按计划完成、交付成果是否符合要求、使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等。

2.成本控制:评估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效益分析等。

指标可以包括项目实际花费是否超出预算、成本效益比是否达到预期、成本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等。

3.风险管理:评估项目的风险管理情况,包括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等。

指标可以包括项目风险的数量、程度和后果、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等。

4.团队协作:评估项目团队的合作情况,包括团队成员的合作程度、沟通效果等。

指标可以包括团队合作的评估结果、团队成员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5.利益相关方满意度:评估项目对利益相关方的满意程度,包括用户、业务部门等的满意度。

指标可以包括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用户使用体验等。

6.项目管理绩效:评估项目管理的过程和方法是否有效,包括项目计划、组织、实施、监控等方面。

指标可以包括项目管理控制是否得当、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是否合理等。

7.项目效益评估:评估项目的效益和价值,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指标可以包括项目实施后的收益、效果评估等。

在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综合考虑项目特点和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适合的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评价过程应有系统的规划和方法,并及时总结和反馈,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项目的成功实施。

综上所述,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项目目标完成度、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团队协作、利益相关方满意度、项目管理绩效和项目效益评估等方面的指标。

项目评价应全面、客观、有针对性地进行,以推动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持续改进。

信息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信息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190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下信息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初探李璇 孔群 宋云波 徐媛媛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赛宝(山东)实验室 山东 济南 250014摘 要 事前绩效评估作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在分析事前绩效管理的意义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针对信息化项目的特点,构建了信息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共涵盖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为信息化项目事前绩效管理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 信息化;事前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Preliminary Study on Pri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 Li Xuan, Kong Qun, Song Yun-bo, Xu Yuan-yuanShandong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China CEPREI (Shandong) Laboratory, Ji’nan 250014, ShandongProvince,ChinaAbstract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e whole process, priorperformance evaluation has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and concer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challenges of pri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prior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vers 5 first-level indicators, 15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51 third-level indicators, which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pri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Keywords informatization; prior performance apprais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1 事前绩效评估的提出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1]。

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方案

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方案

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方案一、评价目的。

咱们搞这个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啊,就是想看看咱们在信息化建设这块儿,到底干得咋样,钱花得值不值,有没有达到咱们最初预想的那些个效果,像提高工作效率啊,提升管理水平之类的。

二、评价范围。

1. 硬件方面。

电脑、服务器这些设备,看看它们是不是够快,够稳定,有没有经常出故障。

就像咱人一样,要是老生病(出故障),肯定干不了多少活儿。

网络设备呢,网络速度得够快吧,不能老是卡得像蜗牛爬。

2. 软件方面。

各种办公软件、业务系统,好不好用,功能是不是齐全。

要是软件操作起来比走迷宫还复杂,那肯定不行。

软件的兼容性也很重要,不能这个软件和那个软件老是打架,就像两个人在一个小屋里互不相让。

3. 人员方面。

员工对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

要是给了员工好工具,他们却不会用,那就跟给了厨师高级厨具,他却只会用锅铲炒菜一样浪费。

信息化部门的服务水平,他们对其他部门的需求响应快不快,就像餐厅服务员,客人一叫就得马上到。

三、评价指标。

# (一)硬件设备指标。

1. 设备故障率。

计算方法:故障设备数量÷总设备数量×100%。

这个比率越低越好,要是超过一定比例,那就说明咱们买的设备质量可能有问题,或者维护不到位。

2. 设备性能满足度。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员工给设备性能打分,从1到10分。

要是大部分员工都打很低的分,那可能设备就该升级或者更换了。

# (二)软件系统指标。

1. 软件功能完整性。

根据业务需求文档,检查软件实际功能与需求的符合程度。

要是有很多功能缺失,就像买了个号称多功能的手机,结果发现好多功能都是假的一样坑人。

2. 软件易用性。

同样是问卷调查,让员工评价软件操作是否简单易懂。

如果员工普遍觉得软件太难用,那可能需要对软件进行优化或者重新选型。

3. 软件兼容性。

测试不同软件之间是否能够正常交互数据,有没有出现错误或者冲突。

就像不同国家的人在一起交流,如果语言不通(不兼容)就会乱套。

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信息化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下面是一个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示例,包括项目效益、项目成本、项目质量和项目风险四个方面的指标。

一、项目效益1.业务效益:评估项目对业务流程的改进程度,包括业务流程效率提升、业务成本降低等方面的影响。

2.用户满意度:评估项目对用户的满意程度,包括用户对项目功能、界面、易用性等方面的评价。

3.利益分析:评估项目对组织的经济效益,包括收入增长、成本节约、利润提升等方面的影响。

4.社会效益:评估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包括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项目成本1.项目投资: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硬件设备、软件采购等方面的费用。

2.项目维护成本:评估项目后续运维和维护的成本,包括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3.项目周期:评估项目的实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阶段的时间成本。

4.项目资源利用效率:评估项目对组织资源的利用程度,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利用效率。

三、项目质量1.项目目标达成度:评估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包括项目进度、交付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2.系统健康度:评估项目交付的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故障率、性能指标等方面的评估。

3.数据准确性:评估项目处理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准确度等方面的评估。

4.技术创新:评估项目引入的新技术和创新的程度,包括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评估。

四、项目风险1.实施风险: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包括需求变更、进度延误、人员流失等方面的评估。

2.运营风险:评估项目交付后的运营风险,包括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

3.组织风险:评估项目对组织的风险,包括组织结构调整、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评估。

4.外部环境风险:评估项目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风险,包括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评估。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是指为了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而建立的一套衡量指标的体系。

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识别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

1.信息技术战略: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技术战略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并与业务需求相匹配。

2.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持。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硬件、软件、网络等设施是否完善,并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3.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数据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数据存储和备份是否安全可靠,网络安全措施是否健全等。

4.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是否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自动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5.人员培训与运维能力: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是否有持续的培训机制。

6.企业文化和组织支持:企业信息化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支持。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文化是否有利于信息化的推进,员工是否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7.业务创新能力:信息化不仅仅是为了现有业务提供支持,还应该推动企业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是否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

8.信息化成果评估:企业信息化评估不仅要考察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建设情况,还需要对信息化的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化成果是否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提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不同企业的情况和需求不同,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绩效评价所关注的信息化项目是指在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利用财政资金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技术信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项目。

主要包括:1.基础信息库、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性项目;2.跨部门应用项目;3.关切民生,直接面向市民和企业服务的重要项目;4.围绕政府中心任务的配套项目;5.各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而研发供内部使用的信息平台等。

根据近年工作中总结的相关资料,我们精选了以下4个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供参考。

由于信息化项目的专业性较强,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电话:87837856)
1.1 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项目的建设内容及作用为:
1、建立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及相应系统,为政府各部门的审批业务提供平台支撑。

2、规范流程和数据格式,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和行政审批服务的集成,统一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的业务
系统。

3、中心扩面,完善网络、主机、存储、软件、内外网站、信息资源库、信息安全等。

4、完善门户网站建设,协同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网上办事系统,实现办事项目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

5、开展“中心”与区县系统对接的试点,并进行全市推广。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
指标
(权
重)
三级指
标(权
重)
评价内容评分标准
指标
分值

务指标80 目





6
目标的
明确性
项目建设目标包含的建设内容是否明确,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
究报告、实施建议书的建设内容与实际招投标的建设内容是否一
致。

每期的建设内容一致得满分,不一致得0分,
3期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本项指标的最终得分。

3
目标的
合理性
项目的设立是否有相关的政策、文件支持。

符合当年政府投资信息化导向目录的得满分,不符合得0分,
3期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本项指标的最终得分。

3
目 标 完 成 程 度 16
目标完成率
目标完成率W=近三年目标实际完成的功能模块数/近三年预定完
成的功能模块数*100%。

(其中近三年目标实际完成的功能模块数和近三年预定完成的功能模块数根据项目的验收报告及合同的建设目标来确定)
=W*权重
4
目标完成质量
根据项目的监理报告或第三方评测报告,对建设项目总体质量进行评价。

根据项目的监理报告或第三方评测报告,达到项目合同规定质量要求得满分,每发现一项功能或性能没有达到项目合同规定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

4
完成的及时性
建设项目是否如期完成上线。

根据项目合同,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得满分,2007年-2010年中
有一期未如期完成的扣1分,两期未如期完成的扣2分,三期均未如期完成的得0分。

(其中有正当理由造成未及时完成的酌情扣分。


4
验收的有效性
是否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杭州市电子政务建设
项目管理的若干意见》(杭政办函〔2008〕55号)、《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要求组织验收。

是否在该期项目建设完成后半年内组织初步验收、初步验收资料是否完备、是否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资料是否完备、竣工验收工作是否由项目审批部门或其组织成立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组织实施。

以上条件均满足得满分,每存在一项条件不满足的扣1分,扣完为止。

4
项目前期管理
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建议书的上报手续和相关部门的批复是否完备。

上报及审批手续完备得满分,每少一项内容扣1分,扣完为止。

3
组 织 管 理 水 平 24
招投标管理制度及执行 招投标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及执行落实情况评价。

项目建设单位是否有相应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招投标。

以上条件均满足的得满分,每有一项不满足扣1分,扣完为止。

3
合同管理制度及执行
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及执行落实情况评价。

项目建设单位是否有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合同的审批程序是否到位,合同内容与实际执行情况是否相符。

以上条件均满足的得满分,每有一项不满足扣1分,扣完为止。

3 质量管理制度及执行
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及执行落实情况评价。

项目建设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否有第三方监理单位参与质量监督,是否有定期的监理报告。

以上条件均满足的得满分,每有一项不满足扣1分,扣完为止。

3
档案管理制度及执行 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及执行落实情况评价。

项目建设单位是否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项目的建设档案是否及时归档及保存完好。

以上条件均满足的得满分,每有一项不满足扣1分,扣完为止。

3
项目建成后的日常运行及维护管理制度及执行 运行及维护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及执行落实情况评价。

项目建设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运行及维护管理制度,是否按照相关制度执行。

以上条件均满足的得满分,每有一项不满足扣1分,扣完为止。

3
系统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状况评价。

近三年,信息平台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得满分,每发生一起扣1分,扣完为止。

2
系统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状况评价。

近三年,信息平台未发生瘫痪事故的得满分,每发生一起扣1分,扣完为止。

2
系统利用率
抽取2台主要应用服务器,测试服务器在9:00-11:30、14:00-17:00时段里面的CPU 负载和内存平均占有率的情况。

① 50%>CPU 负载>25%,得1分,
80%>CPU 负载≥50%或15%<CPU 负载≤25%,得0.5分。

CPU 负载≥80%或≤15%,得0分。

②50%>内存占有率>25%,得1分,
80%>内存占有率≥50%或15%<内存占有率≤25%,得0.5分。

内存占有率≥80%或≤15%,得0分。

2 对 本 地 区 经 济 和
社 会 效 益 20
提高办事效率
项目建成后,对提高审批效率方面的影响。

2008-2010年审批平均提前率≥40%得4分, 40%>提前率≥30%得3分, 30%>提前率≥20%得2分, 20%>提前率≥10%得1分, 10%>提前率得0分。

(其中2008-2010年审批平均提前率=(2008-2010年平均承诺时间-2008-2010年平均办结时间)/2008-2010年平均承诺时间*10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