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应用层

合集下载

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第七层:应用层数据用户接口,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第六层:表示层数据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

第五层:会话层数据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如WINDOWS第四层:传输层段实现网络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三层:网络层包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帧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用MAC 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

第一层:物理层比特流设备之间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下面是对OSI 七层模型各层功能的详细解释:OSI 七层模型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物理层: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络接口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

换言之,你提供了一个物理层。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网数据链路层: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

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用的物理层类型,它也不关心是否正在运行Wo r d 、E x c e l 或使用I n t e r n e t 。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简称OSI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

OSI模型简介
一、模型定义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定义于ISO/IEC 7498-1。

二、层次划分根据建议X.200,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
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

这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2、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3、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4、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5、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6、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7、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osi七层模型理解

osi七层模型理解

osi七层模型理解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种理论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逐层协作的方式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处理。

这个模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电信领域的分层设计思想,它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复杂网络的设计和管理问题。

在osi七层模型中,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和职责。

下面我将依次介绍每个层次的作用:1. 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二进制数据,将数据转换为电流、光信号或无线波传输到物理介质上。

它关注的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原始位流,而不关注数据的内容。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分帧和差错校验,确保数据以正确的方式传输。

它还负责管理数据的帧,提供流量控制和数据重发功能。

3. 网络层:网络层是整个网络的核心,负责数据的路由选择和数据包的转发。

它使用路由器来决定数据的最佳传输路径,并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4.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 和UDP。

5.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它提供了会话控制、同步和数据交换的功能,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通信环境。

6. 表示层: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格式化、编码和压缩。

它将数据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并提供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功能。

7. 应用层:应用层是最高层,它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等。

osi七层模型的设计理念是分层抽象,每一层只关注自身的功能和数据处理,各层之间通过明确定义的接口进行交互和传输数据。

这种分层设计使得网络更加可靠、可扩展和易于管理。

了解osi七层模型对于网络设计和故障排查都非常重要。

通过遵循七层模型的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在故障排查时,也可以通过逐层分析,定位和解决问题,加快故障修复的速度。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OSI七层网络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

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

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

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duplex)、全双工(Full du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

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

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流控(Flow 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OSI七层网络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

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

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

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

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duplex)、全双工(Full du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

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

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

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流控(Flow 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 OSI参考模型共有七层,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分层原则:逻辑分组 明确功能 国际标准 层级合适 减少接口
1.OSI参考模型的特性
(1)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联的分层结构; (2)提供了控制互联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 (3)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4)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的实体称为同等层实体; (5)同等层实体之间的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 (6)相邻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 (7)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 (8)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 (9)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它层。
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介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在 IEEE802.3情况下,数据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 体访问控制。
3.2.3 网络层
网络层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也是高、低层协议之间的接口 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流量控制、传输确认、中断、差错及 故障的恢复等。当本地端与目的端不处于同一网络中,网络层将处理这些 差异。 1.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1)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2)分段和组块 (3)有序传输和流量控制(4)网络连接多路复用 (5)路由选择和中继(6)差错的检测和恢复(7)服务选择 2.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OSI/RM中规定,网络层中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类型的服务,也称 为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 3.路由选择
3.2.6 表示层
表示层为应用层服务,该服务层处理的是通信双方之间的数据表示问题。 为使通信的双方能互相理解所传送信息的含义,表示层就需要把发送方具 有的内部格式编码为适于传输的比特流,接收方再将其译码为所需要的表 示形式。 数据传送包括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的问题。OSI模型中,有关语义的处理 由应用层负责,表示层仅完成语法的处理。 1.表示层的主要功能 (1)语法转换(2)传送语法的选择(3)常规功能 2.表示层提供的服务 (1)数据转换和格式转换(2)语法选择 (3)数据加密与解密(4)文本压缩

七层协议及其功能

七层协议及其功能

七层协议及其功能七层协议是指网络协议分层标准中的七个层次,对应着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的功能。

每一层协议负责着特定的功能,从物理传输到应用程序,这些协议决定着数据在网络中如何进行传输和处理。

七层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协议的功能不同,但都与数据传输相关,具体介绍如下:1.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一层,负责着网络中的物理传输和数据的电子信号传输。

物理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传输基于电流、电压和光强度的数据信号,以及处理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干扰问题。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协议分层标准中是第二层,主要负责着数据帧的传输和错误处理。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加上头部和尾部的标识,组成帧,传输到目标设备,同时在传输过程中校验数据的完整性。

3.网络层网络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三层,负责着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报发送到目标网络,同时决定路由的选择,通过网络地址识别和管理数据报。

4.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协议的第四层,负责着数据传输和错误处理,同时也决定着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传输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传输服务,数据的分段传输,同时也提供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

5.会话层会话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五层,负责着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确定通信中的对话过程,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顺序和顺畅性,同时维护连接状态和恢复失去连接的恢复。

6.表示层表示层是网络协议的第六层,定义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表示方法、加密和解密技术以及数据的压缩和解压技术。

表示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和编码进行转换和匹配,确保数据在不同设备间顺畅传输。

7.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协议分层标准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着网络应用的数据交换和处理。

应用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数据处理和交换服务,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

osi七层结构模型及功能

osi七层结构模型及功能

OSI七层结构模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每个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下面是每个层的功能和协议的简要描述:
1.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适合在物理媒介上传输的信号,例如电缆、光纤或无线电波。

物理层的协议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

2.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装成帧,并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介质访问控制。

3.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并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路由选择。

网络层的协议包括:IP协议和ICMP协议。

4.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传输层的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5.会话层:负责管理不同主机之间的会话,并提供同步和恢复机制。

会话层的协议包括:会话层协议和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数据加密解密。

表示层的协议包括:文件传输协议和安全套接层协议。

7.应用层:负责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例如电子邮件、Web浏览器和FTP 客户端。

应用层的协议包括:电子邮件协议和HTTP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