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藏象

合集下载

医学专题第三章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j5084

医学专题第三章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j5084

1、气能生津(shēnɡ jīn)
津液的生成有赖于脾胃的功能,脾胃之 气旺,则津液就充盛(chōnɡ shènɡ);脾胃之气 衰,则影响津液生成而致津液不足。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2、气能行津
津液的输布运行及排泄(汗尿),全赖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脾之升清,肺之 宣降,肾之蒸腾气化,维持了津液的运 行及化生汗尿排出体外。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三)血的功能(gōngnéng)
(二)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
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 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人 体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 , (yíngyǎng) 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 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
无器不有”。 实际是把人体理解为一种耗散(hào sàn)结构。
第六页,共四十五页。
(三)气的功能(gōngnéng)
1.推动 作用 (tuī dòng)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第七页,共四十五页。
气的功能(gōngnéng)
1.推动作用 即激发、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各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生理功能、血的 生成与运行、津液(jīnyè) 的生成、输布与排 泄等。 气虚则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 经络之生理功能减退,血和津液不足, 血行迟滞,水液停聚等病理变化。
第八页,共四十五页。
气的功能(gōngnéng)
❖2.温煦作用 ❖温煦人体,维持正常体温和脏腑经络功
气虚,化生血功能弱——血虚。
治血虚,配以补气药。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源自气能行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 宣降,肝气的疏泄条达。

中医学基础教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

中医学基础教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

心与肺:生理—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
(1) 肺主气,心主血 (2)心主血脉,肺朝百脉
心与脾:生理—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1)心主血,脾生血 (2)心主行血,脾主统血
心与肝:生理—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1)心主血,肝藏血
(2)心主神志,肝调情志
*人以胃气为本
*胃主通降
*胃喜润而恶燥
(一)解剖形态 位置:位于腹中,上端接胃,下通大肠。 形态:纡曲回环叠积的管状器官。
(二)生理功能 *主受盛和化物: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小肠的化物功能
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主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吸收,经脾转输全身。将食物残渣下推大肠。吸收大量水分,参与水液代
(一)解剖形态 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 无与匹配,称“孤府”。 (二)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元气运行,只有借助于三焦之道路,方能布散、通达全身,从而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 能活动,因而三焦起到了主持诸气的作用。 *运行水液: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是参与水液代谢调节的脏腑之一。 *运行水谷:三焦有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 (三)生理特性 *上焦如雾
感谢 您的观看
(一)解剖形态 居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膈膜之上脊柱之前。形圆而下尖,形似倒垂未开莲蕊,有心包护卫于外。
(二)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主血——心能推动血液运行和参与血液生成
主脉——心能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主神: 心具有统率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第三章-藏象汇总

第三章-藏象汇总

一、名词解释1、藏象:答案:藏即“脏”,指藏于体内的内赃,象,指现象。

藏象,即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章节:第三章藏象2、奇恒之腑:答案:奇,异常、不同之意;恒,是常、通常的意思。

奇恒之腑不同于脏和腑,功同脏,形似腑,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其为奇恒之腑。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器官。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3.肺为娇脏:答案:肺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所以肺脏不耐寒热.容易被外邪所侵犯.故称其为“娇脏”。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4、肺朝百脉:答案:朝,指朝向、聚汇。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各经脉之中的血液都必须流经肺脏进行气体交换,以吐故纳新。

说明肺和百脉关系密切。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5、脾统血:答案:指脾能调节血液循环,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流行,不使其溢出脉外的功能。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6、肝主疏泄:答案:肝具有疏通畅达、宣泄升发的功能,使全身的气机畅行,气、血、津液通畅,使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致瘀积而正常排泄。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7、天癸:答案: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称作“天癸”。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8、水谷之海:答案:胃为“水谷之海”。

饮食入口,经食道而容纳于胃腑,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又称“太仓”。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9、骨:就是骨骼,它作为人体的支架,有支撑躯干、保护内脏的作用,还可化生骨髓、主司人体的运动。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10、神:答案:广义的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活动。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11、肺主气:答案:指肺主管呼吸之气,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主管全身之气,调节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12、通调水道:答案: 指肺脏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维持着水液代谢平衡。

13、飞门:指口唇."飞"与"扉"相通,即门扇,由于口唇像门扇一样自由开合,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14、户门:即牙齿.户,即门户,引申为把守.因食物入口,必经齿之咀嚼才能下咽,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15吸门:即会厌.会厌是食管与气管的相会处,既是食物下达食管的必经之处,又是呼吸气体的门户,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16、贲门:即胃之上口.贲,奔也,食物经食道下行,经贲门直奔胃中,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17、幽门:即胃下口,小肠之上口.幽者,深也.食物入胃,经胃之受纳,腐熟,食糜必在胃中有一定时间的停留以利精微的吸收,然后再经此处下输小肠,故称.难度:318、阑门:即小肠下口与大肠上口相接处.阑,即遮拦,指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于此得到阻拦,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19、魄门:下极为魄门,即肛门.魄,古通粕.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20、六腑以通为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21、中精之府:即胆.由于胆贮藏精汁,即胆汁,故名.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22、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而形成食糜的意思.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23、太仓:又称大仓,即胃.因胃有受纳食物的作用,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24、水谷之海:即胃.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难度:325、胃气:①狭义指构成胃,并维持胃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②广义指构成脾胃并维持脾胃运化功能的物质.③脾胃的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象和缓有力.题型:名词解释难度:526、小肠主化物:小肠接受自胃传送之食糜,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营养物质,由脾吸收转输,糟粕则由此下输于大肠.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27、小肠主液: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从而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称.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28、大肠主津:指大肠重新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29、孤腑:即三焦.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其最大,无以匹配,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30、三焦气化: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其对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为"三焦气化".难度:431、上焦如雾:雾,雾露.形容水谷精气轻清而弥漫的状态.指上焦心肺宣水谷精气如天降雾露的生理特点.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32、中焦如沤:沤,沤渍.是指胃对水谷腐熟为乳糜状态的形容.中焦脾胃有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的作用,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33、下焦如渎:渎,沟渠.是对下焦大小肠,肾和膀胱渗泄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的生动描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34、决渎之官:即三焦.因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故称.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35、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奇,异也.恒,常也.因其形似腑,为中空性器官;功似藏,能贮藏精气,似藏非藏,似腑非腑,故名.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36、元神之府:即脑.人之灵机记性,思维语言,视,听,嗅等均为脑所主,故称.题型:名词解释二、单项选择题1.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五脏六腑的形象B.内在组织器官的表象C..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D 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E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答案:D题型:单选题难度:22.五脏、六腑及奇恒之府的主要区别依据是:( ) A 解剖形态的差异B分布部位的不同C. 功能特点的不同D经脉阴阳属性不同E 以上都不足答案:C.题型:单选题难度:33. 人体足—个有机整体,其生理病理以何为中心:( )A 五脏B精C.经络D.气血E六腑题型:单选题难度:24.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 A.脏腑病理B.脏腑生理C.脏腑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D.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正关系E脏腑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答案:D题型:单选题难度:35藏与象之间关系哪项是错的:()A藏变决定象变B象变反映藏变C.象变决定藏变D藏决定象E象反映藏答案:C题型:单选题难度:16.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 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藏而不泻答案:C题型:单选题难度:57.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藏而不泻答案:A题型:单选题难度:28.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A.脏腑病理B.脏腑生理C..脏腑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D.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正关系E脏腑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答案:D题型:单选题难度:23.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答案:C题型:单选题难度:38.五脏六腑之大主是:()A心E肺C脾D肝E肾答案:A题型:单选题难度:29.“血府”是指:()A心B肝C脾D脉F冲脉答案:D题型:单选题难度:210.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主血脉的功能B肝主疏泄的功能C.肺主治节的功能D脾运化的功能E肾藏精的功能答案:A题型:单选题难度:211.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A化生血液B运行血液C.固摄血液D.营养血液E.以上都不是答案:B题型:单选题难度:212.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D血液B精液 E营气C.元气答案:D题型:单选题难度:213.下列哪项指心而言:()A.生之本 D封藏之本B.气之本 E后天之本C.罢极之本答案:A题型:单选题难度:214.心主神志的基本概念是:()A.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B 调节人体的情志和情绪平衡C. 主宰人体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D 为五脏六腑之大E.协调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答案:C题型:单选题难度:215.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A.筋 D.皮B.脉 E.骨C..肉答案:B题型:单选题难度:216.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是:()A.调节情志 D主藏血B 主神志 E 主治节C..主统血答案:B题型:单选题难度:217.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舌为心之苗 B汗为心之液C..心为血之府 E.心为神之舍D.心其华在面答案:C题型:单选题难度:218.以下说法哪项有误:()A.心其华在舌 C.脾其华在唇B.肺其华在毛 E肾其华在发C.肝其华在爪答案:A题型:单选题难度:29.心在志为:()A.怒 D.悲B 思 E 喜C..恐答案:E题型:单选题难度:20.心在液为:()A.津 D 涎B 汗 E 唾C..尿答案:B题型:单选题难度:121与心相表里的是:()A.大肠 D.肾B.小肠 E.心包C..肺答案:B题型:单选题难度:122.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四项关系较小:()A.面色 D.爪色B.舌色 E 胸部的感觉C.脉象答案:D题型:单选题难度:123. 心之苗是指:()A.小肠 D 唇B.舌 E.爪甲C..面部答案:B题型:单选题难度:224.称为“华盖”的脏为:()A.心 C.脾B 肺 D.肝E.肾答案:B题型:单选题难度:225.肺所以称“华盖”是因为:()A。

中医护理学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2023年学习资料

中医护理学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2023年学习资料

第三章-藏象-第一节脏腑-目录页-一、五脏一心-主神明(心藏神: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五脏六腑必须在它统一的指-挥下,才能进行协调的,正常 生命活动。-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故心主神明。-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心血不足,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血热扰心,可见神昏、谵语;或心神失常,可见精神委顿、痴呆等。-在志为喜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的“喜”有关。但喜乐过度可伤心,而见心-神涣散,神 狂乱等病症。
第三章-藏象-第一节脏腑-目录页-一、五脏—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在心气和肺气的-共同作用 输布到全身。若肺气虚弱,不能助心行血,血行障碍,则胸闷、心悸、唇舌-青紫。-主治节一治理调节。它概括了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 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第三章-藏象-第一节脏腑-目录页-一、五脏—肺-在体合皮-在华为毛-肺的功能正常,则皮肤致密,毫毛润泽,抵御外邪能力强;若肺气虚皮毛失于温-养和滋 ,则憔悴枯槁,且卫外功能不足易遭外邪侵袭而发病;肺卫气虚,肌表不固,-则常自汗出。由于肺与皮毛的关系密切,外邪侵犯皮毛,常易影响及肺的功能,而见发 热、恶寒、鼻塞、咳喘等肺卫不宣之证。
第三章-藏象-学习目标-目录页-藏象,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脏腑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第三章-藏象-学习目标-目录页-中医认为人体:-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共同组成的一 有机整体
第三章-藏象-》-第一节脏腑-目录页-一、-五脏一肺-主宣发肃降-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3方面-肃降:肺气向下通降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 用。(3方面-若肺气失宣,则呼吸不利、胸闷、咳漱、鼻塞、无汗等。若肺失肃降,则呼吸短促、-喘息、咳嗽等。

藏象学说-第三章-藏象-心-中医学基础课程案例

藏象学说-第三章-藏象-心-中医学基础课程案例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第三章 藏象 心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生理机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
位于胸腔, 两肺之间, 略偏于左,
外应虚里。
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又名胃之大络
心的形态结构
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倒垂 莲蕊,色红,中有孔窍,外 有心包围护,稍大于本人的 拳头。
心主血的内涵(两方面)
心行血----指心具有推 动血 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 ----指心具有化生血 液的作用。(心之气血阴阳温
养于脾,尤其心阳温脾阳,使脾 健运,血化充-----心阳化赤。)
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 中,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内经》: “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身之血脉。”
代。 西医诊为顽固性心律失常伴心肌缺血,静时脉搏43 至54次/分, 活动时最快达190次/分。诊为气血阴阳均不足,偏于心气虚 ,阴阳失 调。 用炙甘草汤合桂枝龙牡汤加减,3个月而愈)
❖ 胸部感觉
心悸,胸闷,甚则憋闷刺痛。
(病例二 :王某,心悸、胸闷、憋闷刺痛,手足厥逆,脉沉迟弦 紧。诊为 胸痹(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治以温心阳、通心脉。瓜蒌 薤白桂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冰片,一剂药痛减,三剂药痛止,此后加 减调理而愈)
调控各种生理活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统 率、调节脏腑形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此功能是以 心主宰精神思维活动为基础,“神乃形之主”,人 体各脏腑活动都受神的支配。正由于心有藏 神、主神明的作用,所以才能主宰生命活动。
心藏神正常的生理表现
主宰精神活动——则神志清晰,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心为君主之官
主宰生理活动——主明则下安,

上篇+第三章藏象学说

上篇+第三章藏象学说
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 ⑷ 肺开窍于鼻:鼻的通气、嗅觉与喉部的发音等
功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
(三)脾
位置:脾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镰刀。 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主统血。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 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经络通利,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正常有序
病理:
疏泄不及 肝 失 疏 泄 疏泄太过
肝气郁结:闷闷不乐、悲忧欲哭、 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不适或剌痛 或为瘀血、癥积、肿块,或经行不畅 经迟、痛经、经闭,或为水湿痰饮
肝气上逆:头目胀痛、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等。
血随气逆:吐血、咯血,甚则突然 昏倒,不省人事。
②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肌肉、四肢都需要脾所运 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滋润,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 健壮,四肢轻劲有力。
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 有关;口唇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并与气 血充足有关。
④在液为涎: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四)肝
位置:位于膈下,腹腔之右上方,右胁之内。 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主藏血。
脏腑、形体、官窍 精、气、血、津液、神
脏腑:内脏的总称 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
心、肝、脾、肺、肾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糟粕,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胆、脉、脑、髓、骨、女子胞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运化水谷
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水谷精微的作用
饮食物→胃(受纳和腐熟)→小肠(泌别清浊)

第三章+藏象s

第三章+藏象s







4.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 血脉,心主血脉 华 --- 光彩之意。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 常与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4.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心的血脉瘀阻






[附]心包络
概念:心包络,简称“心包”,又称“膻中”,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心主神明的理论依据:
神志活动与血液有密切的联系。
“心藏脉,脉舍神”《灵枢·本神》
“血者,神气也。” 《灵枢·营卫生会》






心藏神 :
心血、心阴---滋养心神






心藏神 :
心气、心阳---鼓舞、振奋。
生理:
肾中精气充足。
病理:
肾中精气不足

3.在液为唾





唾 --- 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舌下分泌而出,能 滋润口腔,滋养肾精。
生理: 肾精充足, 唾液丰富,吞唾养肾精. 病理:
肾精不足
久唾多唾






5.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生理:
肾精生髓以充养骨骼、牙齿,头发。 “齿为骨之余”。 髓聚而成脑,故脑称“髓海”。 肾精充足

第三章.藏象学说 PPT课件

第三章.藏象学说 PPT课件
1.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 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 性。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五脏 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它们之间通 过经脉的络属沟通和气血的流贯相互联 系。五脏功能的协调共济,相互为用, 是维护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证。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 响,机体对自然环: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神 志活动也归属于五脏。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 脏为中心,通过其在内联络六腑及其他组织 器官,在外应自然界四时阴阳,构成人体内 部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系统联系。
(一)心
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 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 中医学对心的形态结构也有较明确的记载,如 《类经图翼·经络》说:“心象尖圆,形如莲蕊。” 在有的中医文献里,已经把心分为血肉之心和神 明之心。血肉之心主血脉,神明之心主神志。如明代 医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有血肉之心,形如 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 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第三章.藏 象 学 说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医科 齐山 副主任医师
第一节
概 述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 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 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 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即 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 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 改正 内景脏腑图》) 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 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 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藏象一、单项选择题1、有“喜燥恶湿”生理特性的是:A、脾B、胃C、肠D、胆E、三焦2、毛发的荣枯主要与体内那两种物质的盛衰有关:A.精与气 B.气与血 C.血与津液 D.精与血 E.津与气3、“泻而不藏”,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肾E、肝4、记载食道与肠道的比例为1:36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D、《难经》E、《神农本草经》5、化生和贮藏精气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A、六腑B、五脏C、奇恒之腑D、脑E、髓6、肺的宣发作用可体现于:A、呼出浊气B、向下布散精微C、布散卫气D、清理呼吸道异物E、使血液会聚于肺7、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主要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主宣发和肃降C、肺主治节D、肺主敛藏E、肺主津液8、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的生理功能所主:A、呼吸运动B、宗气的生成C、皮毛的润泽D、水液的吸收E、宣发卫气9、肺开窍于:A、口B、舌C、鼻D、目E、耳10、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五脏六腑的形象B、内在组织器官的形象C、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D、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E、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1、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12、下列哪项不属于奇恒之腑:A、脉B、女子胞C、三焦D、胆E、脑13、()其华在爪:A、肝B、肺C、肾D、心E、脾14、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主气B、纳气C、调气D、载气E、行气15、肾不纳气主要是由于:A、肾阳不足B、肾阴不足C、心气不足D、肾的精气不足E、膀胱气化不利16、与脑髓充盈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心B、肺C、脾D、肾E、肝18、主司二便的脏是:A、肾B、脾C、小肠D、大肠E、肺19、最易导致肾气不固的情志因素是:A、喜B、怒C、忧D、恐E、悲20、“命门火”实际上是指:A、心阳B、肝阳C、脾阳D、肾阳E、以上都不是21、脾主运化是指:A、运化水液B、运化水湿C、运化水谷D、运化水谷和水液E、化生血液22、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是:A、肾B、脾C、肺D、肝E、心23、五脏功能中具有“升举内脏”功能的是:A、肾B、脾C、肺D、肝E、心2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A、脾主升清B、脾主统血C、人以水谷为本D、脾为后天之本E、脾主运化水谷精微25、脾统血的主要机制是:A、控制血液的流速B、控制血液的流量C、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D、统管全身血液E、调节血量26、()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A、骨B、胆C、胃D、小肠E、大肠27、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是:A、肾精B、肾气C、天癸D、血液E、津液28、肺朝百脉是指:A、百脉由肺统帅B、肺将血液输送至全身C、百脉之血汇聚于肺,经气体交换,输布全身D、百脉会聚于肺E、其功能与心主血脉一样29、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虚的是:A、心肺两虚B、心肝两虚C、肺肾两虚D、脾肾两虚E、心脾两虚30、泄藏互用是肾与那一脏腑的功能配合?A、心B、肝C、脾D、肺E、膀胱31君主之官是指:A、心B、肝C、脑D、胆E、肾32、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A、心B、肺C、肾D、肝E、脾33、主要体现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是:A、吸入清气B、宣发卫气C、生成宗气和调畅气机D、生成宗气以助心行血E、呼出浊气34、对肝主疏泻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A、喜B、怒C、思D、恐E、惊35、胆汁的化生和排泄主要依赖于:A、牌主运化功能B、肾主藏精功能C、肺主宣发功能D、肝主疏泄功能E、心主血脉功能36、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府”的是:A、脉B、脑C、髓D、女子胞E、胆37、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液”内容:A、尿B、涎C、涕D、泪E、唾38、“水火既济”是指哪两脏的关系:A、心肺关系B、心肾关系C、肝肾关系D、肺肾关系E、脾肾关系39、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何种功能的延伸:A、肺的肃降B、胃的降浊C、小肠的受盛D、小肠的化物E、小肠的泌别清浊40喜润,以降为顺的脏腑是:A、胃B、肾C、胆D、脾E、肝41、病人腹胀,下午尤甚,纳差、便溏3个月,近来伴心悸、失眠、多梦。

舌淡,脉细弱无力。

诊为:A、心血不足B、脾气虚弱C、脾阳不足D、心脾两虚E、心肝血虚42、患者平素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近月余观精神过度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泄泻。

诊为:A、肝气郁结B、脾失健运C、心血不足D、心神失养E、肝脾不调43、患者素体虚弱,自汗易感冒,近2年呼吸困难,活动则气喘,呼多吸少。

诊为:A、肺气虚弱B、脾气虚弱C、肺失宣肃D、肾不纳气E、肺肾气虚44、对肝主疏泻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A、喜B、怒C、思D、恐E、惊45、梅核气的形成是由于:A、肝气郁于咽喉B、痰饮聚于咽喉C、肿块生于咽喉D、痰气交阻于咽喉E、瘀血积于咽喉4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液”内容:A、尿B、涎C、涕D、泪E、唾47、具有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肾C、脾与肾D、肝与肾E、肝与脾48、嗳气、呕吐、呃逆属于()气上逆:A、肝B、肺C、胃D、大肠E、小肠49、《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二七而天癸至,()通,大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A、督脉B、冲脉C、带脉D、任脉E、地道50、州都之官是指:A、心B、肺C、脾D、膀胱E、三焦二、名词解释1、藏象2、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脏腑4、五脏5、六腑6、心肾相交7、肺朝百脉8、元阳9、肺主行水 10、奇恒之府 11、天癸 12、肺主宣发和肃降13、脾主运化 14、肾为先之本 15、先天之精 16、神 17、心藏神18、华盖 19、娇脏 20、鬼门 21、玄府 22、肺开窍于鼻23、肺在液为涕 24、肺在志为悲忧 25、后天之本 26、精27、神 28、元阴 29、元阳 30、腠理 31、肝肾同源32、七冲门 33、中精之府 34、胃气 35、心肾相交三、填空题1、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心,其华在______,开窍于______。

4、肺,其华在______,开窍于_____。

5、肾,其华在______,开窍于______。

6、脾,开窍于_____,其液为_____。

7、肝,窍于_____,其液为_____。

8、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9、肺主宣发,所谓宣发就是指肺气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作用。

10、肝藏血是指肝有________和 _______的生理功能。

亦有防止_______ 的重要作用。

11、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________功能控制和调节,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

1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14、_______为血之府;_______为筋之府。

15、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

四、简答题1、简述脏腑的概念及其分类。

2、为什么说“肺为水上之源”?3、心与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4、你对“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是如何理解的?5、何谓五脏之精、气、阴、阳?四者关系如何?6.简述肾的生理特性及其含义是什么?7.试述肝主疏泄对脾胃功能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影响。

8.何谓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包括哪几方面?9.肝的生理特性及其含义是什么?10.何谓心主血脉的含义?11.简述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12.简述肝主疏泄功能的具体作用。

13、胃的生理特性是什么?14.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哪两方面的病理变化? 15.试述心与肺的关系。

16.试述心与肾的关系?17、如何理解“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18.肝与肾的关系如何?19.何谓“心肾不交”?20.试述脾与胃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