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急性肺 动脉血栓栓塞 ( P T E ) 是 指来 自静 脉系统 或右 心的血 栓阻 塞肺动 脉或 其分 支, 最终导致肺循环 和呼吸功能障碍 。在我 国, P T E的发病率 也在逐 年上升 , 其病 死率 仅次 于心肌梗塞和肿瘤 … 1。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 型, 因而临床上极易发生误诊和漏 诊。 血浆 D一 二 聚体 ( D D) 是一种 已交联 的纤维蛋 白降解产物 , 当纤维蛋 白的交叉联 接被纤 溶 系统溶解时被释放到血液 中, 其在血浆 中的水平 表 明体 内凝血 酶的活性 及纤 维蛋 白 的生成情况 。 其 水平的升高表示继发性纤溶亢进 , 可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 。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为 2 0 1 1 年 3月至 2 0 1 3年 9月来 自我 院收治 的确 诊 E 的患者 4 o 例; 另l 临床主述 有胸闷 、 胸痛 、 呼吸困难 、 咯血等与 F I ' E临床症状相似的经临床 诊断非肺 栓塞患者 5 O例。P T E组患者诊 断符合中华 医学 会呼吸病 学分会 2 0 0 1 年 制定 的《 肺血 栓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 草案) 》 的诊断标准 。 1 . 2 D D含量测定 所有 患者在干预治疗前抽取 静脉 血 3 m l , 注入 3 . 2 %柠檬 酸钠抗 凝试管 中, 3 5 0 0 r / a r i n离心 1 0 m i n , 分离血浆待用 。D一二聚体检测采用凝 固法 , 使用C A 1 5 0 0全 自动血凝仪 , 试剂 、 质控品均为希森美康公 司产品 。 1 . 3统计 学处 理 试验 结果 应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学软件 进行 处理 , 组 间 比对 采用 t 检验 。 2 结果 肺血栓栓塞组与非肺栓塞组 D D含量 比较 肺 血栓栓塞组 D D阳性 5 6例 , 阳 性率 9 3 %; 非肺栓塞组 D D阳性 1 6例 ; 阳性率 2 7 % 组 间比较 t = 4 . 9 5 , P< 0 . 0 5 。 3 讨论 P , r E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 其分 支 , 阻断组织 血液供应 所 引起的病 理 和临床状态 。 最 主要 的栓 子是血栓 , 主要 由下 肢深静脉血 栓引起 , 是其最常 见和最主要 的并发症 。其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和 骨盆的深 静脉 , 通过循 环到肺 动脉引 起栓塞 。血 流淤滞 、 血液凝 固性增高 和静脉 内皮损伤是 血栓形成的促进 因素 , 因此 , 外科术 后 , 尤 其 是盆腔 和髋 部的手术 , 下肢骨折 术后 、 创伤 、 妊娠 , 特别是剖 宫产术后 、 静脉 曲张、 长期 卧 床等均是 导致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 , 甚 至久坐也 有可能 引起肺 栓塞。据北 京协 和医 院病例 资料显示 , 4 o %肺栓塞有各 种性质 的心脏病 , 其 中以风湿性心脏 病最为 常见 。而 外科术 后引起肺栓塞的报道也较常见 。肺栓塞 的发病率 、 病死率及 误诊率均 极高 , 是 国 内外 十分重要的医疗保健 问题之一 。据统计 资料显示 , 对肺栓 塞 的漏 诊率高 达 8 0 %以 上, 而不经治疗 的死亡率高达 2 0 %一 3 0 %, 但如果正确诊断并经积极治疗 的肺栓塞 患者 其死 亡率明显降低 , 可低 至 2 %一 8 %… 。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关, 血浆 同 型 半胱 氨 酸 水 平 有 望 成 为 糖 尿 病 肾病 病 情 监 测 的有 效 指 标 。
[ 关键 词] 同型半胱 氨酸; 2型糖尿 病; 糖尿病 肾病
[ 鹿育萨 , 5 田春秀.正常高值血压 与血尿酸 的相关性观察[ ] J .临
床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0 8 2 9 :7 6 8 2 0 ,4( ) 67— 7 .
[ 收稿 日期 ]0 9—0 2 20 6— 2
[ 责任编辑 ] 自革 杨
文章编号: 0 — 99 21)1 06 0 1 1 54 (000 — 07— 2 0
因素 。本结果显示 , 高血压组 m A水平 明显高 于对照 组 u
( 0 0 ) 同 时高 血压 组 H Am 症 患 病 率 为 4 .7 , 照 P< . 1 , U 72% 对
组 H A血症 患病 率为 1 .4 , U 4 4 % 高血压组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P
< .1 , 示 血 u 水 平 的 升 高 与 高 血 压 有 密 切 相 关 性 。 血 00 )提 A
pr nin 20 4 ( ) 1 8 et s , 0 3,1 6 : 1 3—19 . e o 10
容量减少 , A重吸收增加引起 H A; u U 而肾脏本身疾病和高 血
压 引起 的 肾 脏 病 变 是 导 致 高 血 压 患 者 U 增 高 重 要 原 因 。 A
[ ] 魏文斌 , 4 吴剑胜.冠心病与血 尿酸的关 系探讨 [ ] J .中国现代 医
U A数值 , 以降低高血压水平 , 可 以达到 减少心血管疾 病发生
的 目的 。
与其它 嘌呤类化合 物经酶作 用分 解而 来 m A水 平受 U U A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世 界 最 新 医学 信 息文 摘 2 0 1 7年 第 l 7卷 第 5期

2 9
临床研究 ・
血清 同型 半胱 氨酸及胱 抑素 C在诊 断早期 糖尿病 肾病 的临床 意义
侯挣雯 ,- E 娜 , 坤 ,仪 每 。 “
【 I . 嚣 } I , f 人 : . j ; i 马 小 卉 ,  ̄ 3 0 0 0 0 :2 . 氍f 蜓科 人 ’ 筇 附 屉 : l 究, { 术『 午8 3 0 0 0 0)
中图分类号 :R 5 8 7 . 1 文献标识码 :A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3 1 4 1 . 2 0 1 7 . 5 . 0 2 2
0 引言
2 结 果
糖尿病 肾病 是糖尿病最常见 、最严重 的并发症之一 , 也是 2 . 1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的 比较■组患者组问两两 比较 ,年 龄和 导致糖尿病患 者死亡的重要原 因。在我国其发病率 亦呈 逐年上 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 ( P > O . 0 5),具有可比性 ,见表 l 。 升的趋势 ,迄今 ,其确切的发病机 制尚未完全 明了,传 统的反
表 2 三组 C y s C、Hc y 、S c r 、B u n水 平
均年龄 ( 6 8 . 1 2 ±1 2 . 1 0)岁 ,及 同期 健康体检人 员 7 2例 ,其 中
男3 8例 ,女 3 4例 ,平 均年 龄 ( 6 8 . 4 1 4 - l 3 . 0 2)岁 。三组 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
7 2例 。
1 . 3 排 除标 准 。不 符合 以上 人组 标 准 者。 ( 1 )除外 恶性 肿
瘤 、血液系统疾病 、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 、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 感 染性 疾病 、肝肾功 能异 常 、应激情 况等 ; ( 2)既往 确诊 高 血 压 病服用 降 压药物 血压 ≥ l 6 o / 1 1 0 mmH g 或 尿 白蛋 白排泄 率 ( U A E R)≥ 3 0 0 m g / d者 ; ( 3 )明确诊断 的 1 型糖尿病患者 。 1 . 4 检测方法 。 ( 1 )血 肌酐 、尿素 氮检测采 用 日本 奥林 巴士 AU 4 0 0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 检测 ; ( 2) 血 清胱抑素 c检测采 用

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毛艳华;宗可诚【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29)1【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tHCY浓度.结果①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t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P=0.024),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t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64);②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Cr、TG是糖尿病患者血清tHCY 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tHCY浓度和DM病程是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①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tHCY浓度升高,CCr是血清tHCY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②高HCY血症与2型DM早期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总页数】3页(P1-3)【作者】毛艳华;宗可诚【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桓台县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张燕;谢曙文;韩能2.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与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J], 张科3.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型半胱氨酸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傅健钊;袁健生;刘勇波;陈燕如;游永强;徐雪芬;罗福权;李家钦;吴雪莲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王辉5.妊娠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价值研究 [J], 刘作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胱抑素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意义

胱抑素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意义

胱抑素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意义作者:董承伟李秀伶曹雪峰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7期董承伟1李秀伶1曹雪峰21.河北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河北秦皇岛 066500;2.唐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唐山 063001[摘要]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中采用血清胱抑素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诊治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该院2011年12月—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ysC浓度、Hcy浓度、Scr等指标,分析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价值。

结果实验组Cysc指标为(1.71±0.09) mg/L、Hcy指标为(30.5±7.12) umol/L、Scr指标为(9.5±12.1) umol/L、BUN指标为(5.44±1.28)umol/L高于对照组(P<0.05);Hcy>15 umol/L、Cys C>125 mg/L作为阳性诊断标准;Hcy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灵敏度达到86.7%,而指标特异性达到97%;而Cys C灵敏度达到90%特异性为100%。

结论采用血清胱抑素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帮助患者及时确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5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4)05(b)-0022-02糖尿病(DM)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发疾病,这种疾病从大的角度来讲属于内科疾病,对于这种疾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使得患者肾功能减退,严重患者将造成死亡。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诊断缺乏理想的检测方法,传统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早期诊断,但是阳性率不高,很多患者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检测意义分析

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检测意义分析
龄 最小 4 8岁 ,最 大 8 4岁 ,平均 ( 6 0 . 3 ±7 . 1 ) 岁 。同时 选择 同期
改变不 明显 ,同时血清肌 酐水平容 易被其 他因素影 响。血尿 素 氮是体 内蛋 白质代谢 的重要产 物 ,和血清 肌酐一样 ,在 肾损 伤 的早期 ,其水平 改变不 明显 ,容 易受 肾炎 、心功 能不全 、休 克 等 因素影响 。所 以 ,在 肾损伤 的早 期检测 血肌酐 和血尿素氮 不 能有效 的反映早期 的肾损伤 [ 2 - 3 ] o 同型半 胱 氨酸是 反 映血 管损 伤 的一 种氨 基 酸 ,研究 表 明 , 同型半胱氨 酸和动脉 粥样硬化 有相关性 ,与糖尿病 肾损 伤有相
反映 出糖尿病患者 肾功能改变情况 ,有 助于早期糖 尿病。 肾病的诊 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 关键词 】 糖尿病 肾病 ; 胱抑素 c ; 同型半胱 氨酸
中图分 类号 R 5 8 7 .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1 8 — 0 1 0 6 — 0 1
肌酸分解 代谢产 物 ,多数 可经 肾滤 过而排 出体外 ,但 是在 肾损 伤的早期 ,由于 肾的代偿 功能 ,在 肾损伤 的早 期血 清肌酐水 平
选择笔 者所 在医院 2 0 1 0年 8月 一 2 0 1 2年 8月 收治的 1 0 0例 糖 尿病 肾病患者 , 糖尿病诊 断符合 WH O制定 的糖尿病诊 断标 准 , 同时排 除继发性 肾病或者药物毒性所致 的肾病患者 。其 中 5 0例 小4 9 岁 ,最大 8 8岁 ,平均 ( 5 9 . 1 ±6 . 7 1 岁 。其 他 5 0例 患者为非
伤有 诱导作 用等 ,能 够对血管 内皮产 生相关损 伤 ,所 以在糖尿 小分 子蛋 白质 ,在人 体多数 细胞核 中有表达 ,且 表达稳 定 ,不

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在Ⅱ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85例临床确诊为Ⅱ型糖尿病(DM)的患者分为二组:一组为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43例,另一组为糖尿病肾病组(DN)42例;健康对照组(CON)75例。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

结果:1.糖尿病组HCY组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为23.33%,而高HCY组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为63.33%,是正常组的2.71倍,(χ2=34.89 P<0.010)具有统计学意义。

3.尿—微量白蛋白(DN1)与尿中有大量白蛋白组(DN2)相比DN2组HCY为14.81umol/L,DN1组的HCY为11.02umol/L(P=0.026),DN2组HCY明显高于DN1组HCY;而且高HCY发生率>DN1组(P=0.016)。

结论:高HCY血症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脏病变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指标。

标签:同型半胱氨酸Ⅱ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时,由于高血糖和糖基化终产物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存在广泛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造成肾微循环障碍,蛋白过滤异常,出现蛋白尿的同时也会因肾小管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肾脏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器官,也是其代谢器官。

正常肾脏可产生与肾小球率过等量的同型半胱氨酸,以使血循环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保持量的动态平衡。

糖尿病出现肾脏病变时,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肾细胞功能不断减退,继而出现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功能异常,可引起其血浓度增高。

增高的同型半胱氨酸又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重微量蛋白尿,继而使血同型半胱氨酸进一步增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收集2013年9月—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Ⅱ型糖尿病(DM)患者85例样本,年龄在35—50岁之间,病例之间无血缘关系。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测, 试 验前 质控 均在 控 。 1 . 5 参考 范 围 参 考范 围均来 自厂家说 明 书标注 , 同型半 胱 氨酸参 考 范 围为老 年 人 : <2 5 . 0“ mo l / L,
胱 抑素 C参考 范 围为 0 . 5 1 mg / L 一 1 . 0 9 mg / I , 尿 素
氨 酸 和胱抑 素 c 的假 阳性 率 之 间没 有 显 著 的 差 异
( P>0 . 0 5 ) ; 试 验组 各 组 患 者 同型半 胱 氨 酸 和 胱 抑
璺塑 望!


! : : ! 圭 : ! 1
素 C 的检 测 阳性 率 均 超 过 8 5 . O 0 , 一 期 患 者 同 型 半 胱氨 酸 和 胱 抑 素 C 二 者 间 没 有 明显 差 异 ( P>
糖 尿病 肾病是 一 种 临 床 常 见 的 临床 综 合 征 , 其
临床 特点是 患 者持 续 出现 白蛋 白尿 , 同时 绝 大 多数
1 . 3 试 剂 和 仪 器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测 定 试 剂 盒 ( 循 环
酶法 ) 、 胱抑 素 c测 定试 剂 盒 ( 免 疫 比浊法 ) 、 尿 素测
定试 剂 盒 ( 谷 氨 酸脱 氢 酶法 ) 和 肌 酐测 定 试 剂 盒 ( 肌 氨 酸氧 化酶 法) 均 由 四川 新 健康 成 生 物 股 份 有 限公
有 高 血压症 状 , 患者 会 出现进 行性 肾功能 减退 , 同时 引发 心血 管并 发症 的话 , 致残 率 和致 死率 都非 常高 ,
1 . 6 统计 学 处 理
2 结 果
采用 S P S S 1 9 . 0统计 软件 进行
分析 , P <O . 0 5表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试 验 各 组 和对 比组 检测 同型 半胱 氨 酸 、 胱 抑 素 C、 尿 素 和肌酐 浓度 水平 结 果 分 析 , 见表 2 。可 见 , 试 验 组各 组 患者 的 同 型半 胱 氨 酸 、 胱 抑 素 C、 尿素 、 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糖尿病【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tHCY浓度。

结果①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t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P=0024),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t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44);②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Cr、TG是糖尿病患者血清tHCY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tHCY浓度和DM病程是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①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tHCY浓度升高,CCr是血清tHCY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②高HCY血症与2型DM早期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肌酐清除率;尿白蛋白排泄率【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serum total homocysteine in type 2 diabetics with incipient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Serum tHCY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 in 6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30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CY and FPG,HbA1c,FINS,Homa IR,SCr,CCr,TG,TC or UA was analysed.Results ①The serum tHCY level wa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microalbuminuria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normoalbuminuria and that in control subjects[(1162±426)μmol/L vs(973±241)μmol/L,P=0013;(1162±426)μmol/L vs(934±264)μmol/L,P=0024],while the serum tHCY level in patients with normoalbuminuria was similar to that in control subjects[(973±241)μmol/L vs(934±264)μmol,P=0644].②By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CCr and TG were independent contributors to serum tHCY level in type 2 diabetes,while serum tHCY and durations of DM were independent contributors to UAER in type 2 diabetes.Conclusions ①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ith microalbuminuria had an elevated tHCY r was independent contributor to serum tHCY level.②Hyperhomocysteinemia w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cipient diabetic nephropathy.【Key words】homocysteine,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iabetic nephropathy,creatinine clearance,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但DN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认为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资料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DM大血管并发症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对于其与DN关系的研究不多,结论也不一致。

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DM早期肾病患者血清tHCY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糖尿病诊断参照1999年WHO标准,所有DM患者均排除尿路感染和其他肾脏疾病,排除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排除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等大血管并发症和高血压病。

所有研究对象近6个月内均未服用叶酸、Vit B 12和Vit B6,DM亚组之间服用二甲双胍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情况相似。

1.1.1糖尿病组:共60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DM患者分成2个亚组:①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5~69岁,平均(5776±608)岁。

②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5996±890)岁。

1.1.2正常对照组:共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9~70岁,平均(5621±876)岁。

为排除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和(或)高血压阳性家族史的健康志愿者,年龄、性别及吸烟情况与病例组匹配。

12 研究方法1.2.1标本采集:受试者均于隔夜空腹抽肘静脉血10 ml,取3 ml血于采样后立即置于4℃冰箱内,并在1 h内1000 g 离心10 min后分离出血清,置于-20℃冰箱待测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和胰岛素。

所有血清统一编号保存,一批完成测定。

另取1 ml血置于EDTA抗凝管中,立即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余血立即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SCr)和尿酸(UA)。

在采血前后1周内嘱受试者准确留取24 h尿(甲苯10 ml防腐),混匀后记录总尿量,取3 ml尿置于-20℃冰箱待测尿白蛋白。

122 检测方法:血清tHCY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法(FPIA)检测(试剂盒及AxSYM全自动荧光检测仪均由美国ABBOTTNET公司提供),尿白蛋白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的测定用放免法,HbA1c的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FPG、TC、TG、SCr 和UA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的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并计算Homa IR,UAER和CCr(参照CockcroftGault公式[1])。

1.3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变量值均数用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差异性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性比较用方差分析;频数分析用χ2检验;相关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所有数据处理均在SPSS100软件完成。

2结果2.1DM各组及对照组一般情况和生化指标比较见表1。

DM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构成、吸烟情况及血脂等差异无显著性,BMI和FPG均高于对照组。

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t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P=0024,P=0013);但正常白蛋白尿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HCY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644)。

表1 DM各组及对照组一般情况和生化指标的比较(略)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P<005表3 DM患者以tHCY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略)2.3DM患者UAER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UAER与其他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略)3讨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近年研究显示[2],HCY是一种血管损伤性氨基酸,其在DM患者中的血浓度变化及其在DM慢性并发症发病中的作用已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但目前关于2型DM患者血HCY的水平报道不一。

有研究发现,2型DM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血HCY 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但更多的临床资料则显示,在2型DM 患者血HCY水平高于对照组,且HCY的浓度随着DN的进展而明显升高[4]。

本研究显示,2型DM合并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清t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但是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的血清t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肾脏不仅是血浆HCY的排泄器官,也是其代谢器官,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下降时,将引起HCY代谢和排泄障碍,导致高HCY 血症。

国外研究资料显示[5],在2型DM患者SCr和CCr是影响血浆HCY水平最强的因素。

本研究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Cr 与tHCY水平独立相关,提示在2型DM患者肾功能(按CCr判断)是影响血HCY水平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HCY与年龄、TG、UA、UAER、SCr和CCr明显相关;与病程、FPG、HbAlc、BMI、FINS、Homa IR等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指标相关性不明显,与Fonseca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

尿白蛋白排泄率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个敏感指标,Davies等[7]的研究显示,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与HCY基础值明显相关,且HCY每增长5 μmol/L则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增长138倍,认为高HCY血症参与了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HCY与糖尿病病程均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高HCY血症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

总之,本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增高的血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其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1.Emoto M,Kanda H,Shoji T,et al.Impact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ephropathy on homocysteine in type 2 diabetes [J].Diabetes Care,2001,24(3):5332.智喜梅,梁奕铨,肖亦斌,等.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1):183.Lanfredini M,Fiorina P,Peca MG,et al.Fasting and postmethionine load homocysteine values are correlated with microalbuminuria and could contribute to worsening vascular damage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J].Metabolism,1998,47:9154.Aso Y,Yoshida N,Okumura K,et al.Coagula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overt diabetic nephropathy:association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J].Clin Chim Acta,2004,348(12):1395.Jager A,Kostense PJ,Nijpels G,et al.Serum homocysteine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 albuminuria:the Hoorn study[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1,21(1):746.Fonseca V,DickerBrown A,Song W,et al.Effectsof a highfatsucrose diet on enzymes in homocysteine metabolism in the rat[J].Metabolism,2000,49:7367.Davies BASC,Errol G,Gregory R,et al.The relationship among homocysteine,creatinine clearance,and albuminur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1,24(10):1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