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结核

PPD试验
PPD试验阳性只能证明机体存在MTB感 染,当呈现强阳性时表示机体处于超 敏状态,发病风险高,可作为临床诊 断结核病的参考指征。
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
• 1.肺结核患者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与肺部 病灶范围、严重程度不相符。 • 2.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学治疗后,肺内病变吸收好转, 但咳嗽等症状仍无明显改善。 • 3.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患侧病灶增多、增大,出 现支气管播散病灶、张力性空洞。 • 4.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提示阻塞性肺炎、肺 充气不良、肺不张、局限性肺气肿及多叶段广泛病灶。
EBTB的支气管镜下分型
“六型”即:Ⅰ型:炎症浸润型;Ⅱ型:溃疡 坏死型、Ⅲ型:肉芽增殖型;Ⅳ型:疤痕狭窄型; Ⅴ型:管壁软化型 ;Vl型(淋巴结瘘型)。
Ⅰ型:炎症浸润型
Ⅰ型: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粘膜的 充血、水肿,病变局部的粘膜表面可 见一些灰白色的粟粒状的结节,气道 管腔由于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肿胀而 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此期病变支气管 粘膜处的刷检涂片有较高比率的抗酸 杆菌检出率,属结核病变的早期组织 学改变。
追问病史
经仔细询问,了解到患者近1个月 有时出现轻咳,无痰,上体育课时较 平时累,未介意。3个月前同寝室姐妹 疑似肺结核而停课。
进一步检查
血常规正常。 血沉35mm/h。 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小于1:40 阴 性。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患者无痰,未查痰涂片找结核菌。 胸部CT:无异常。
支气管镜
根据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发展进程、严重程 度和类型等,可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黏膜 充血、水肿、肥厚、糜烂、溃疡、坏死、 肉芽肿、瘢痕、管腔狭窄、管腔闭塞、管 壁软化及支气管淋巴结瘘等。
病理

浅谈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及治疗

浅谈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及治疗

临床报道较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于长程给药。

这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

氟喹诺酮在肺组织、呼吸道粘膜组织中有蓄积性,浓度均超过结核分支杆菌的MIC。

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显示了对肺结核的强大治疗作用。

3.2.1 氧氟沙星(of loxacin,OFLX):OFLX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0.5~2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2μg/ml,在下呼吸道的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清浓度。

OFL X有在巨噬细胞内聚积的趋势,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与细胞外十分相近的MIC,与P Z A 在巨噬细胞中产生协同作用。

OFL X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既无协同作用也无拮抗作用,可能为相加作用。

常规用于少数耐多药的慢性肺结核病人。

3.2.2 左氧氟沙星(levof loxacin,DR-3355,S-OFL X, LV FX):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活性是O FL X的2倍。

LV FX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h血药浓度达3.27μg/ml,达峰时间(1.05±0.17)h。

服用L VFX4h后痰中药物浓度平均4.44μg/ml,高于同期平均血液药物浓度1.89μg/ml,证明本品在体内吸收后渗透入支气管-肺屏障的浓度极高。

而且,该药的副反应发生率只有2.77%。

LV FX良好的抗菌活性、优良的药物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与其他抗结核药间的协同作用,使LVFX正逐步替代OFL X而成为MDR-T B的主要治疗药物。

3.2.3 司氟沙星(spa rf loxacin,A T-4140,S PFX)与洛美沙星(lomefloxacin,LMLX):S PFX是现行氟喹诺酮类中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较高的品种。

S PFX的MIC为0.25μg/ml,MBC0.5μg/ml,较OFL X和CIP强2~4倍,亦优于L VFX。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气管支气管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trachea and bronchus)是一种罕见的肺结核的亚型,其感染病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进入患者的气道并定居在气管和支气管上。

气管支气管结核在临床上表现为气道狭窄和痰中有结核杆菌阳性。

本篇文章将介绍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一、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1.临床表现2.X线胸片和CT扫描X线胸片和CT扫描是最常用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气管支气管的异常情况。

X线胸片主要用于评估气道狭窄和肺部病变的程度。

CT扫描则能更详细地显示气管支气管的病理改变,如壁结节、狭窄和溃疡等。

3.痰液检查痰液检查是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痰培养、抗酸染色和基因检测等方法检测到结核杆菌的存在。

但是,痰液检查的敏感性不高,可能需要多次采样或采取其他检查方法来提高诊断率。

4.气管支气管镜检查二、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1.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是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

治疗方案通常是在初始2个月联合应用4种药物,然后再继续使用两种药物至少4个月。

治疗的总疗程为6到9个月。

2.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摄入、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定期复查病情。

对于有严重气道狭窄或阻塞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支气管扩张等手术治疗。

3.随访和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肺部影像学和痰液检查来评估病情的进展。

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

总结:气管支气管结核是一种肺结核的亚型,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评估和多种检查方法。

通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并按照规定的疗程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以及做好支持治疗的工作。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丁卫民;傅瑜
【期刊名称】《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1定义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

【总页数】9页(P230-238)
【作者】丁卫民;傅瑜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内窥镜室,北京1011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3
【相关文献】
1.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J], 斯琴;李纪山;王学明;刘树枫
2.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和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杨宗成
3.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和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杨宗成
4.MSCT支气管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价值分析 [J], 刘海泽;陈喜明;郑梓坤
5.MSCT支气管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价值分析 [J], 刘海泽;陈喜明;郑梓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结核治疗一定要气管镜治疗才能达到转

支气管结核治疗一定要气管镜治疗才能达到转

支气管结核治疗一定要气管镜治疗才能达到转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气管镜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结核菌的治疗,而气管镜治疗则是通过刮片、病灶减压和吸痰等方法,尽可能清除病变的组织和痰液,加速疾病康复。

1. 气管镜治疗气管镜治疗既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案,也可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支气管结核患者,气管镜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支气管内的痰液和脓液,减少病变病灶,消除病菌,并缓解患者的症状。

气管镜治疗的治疗方法包括刮片、病灶减压和吸痰等。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刮片:刮片是气管镜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旨在采集支气管内的病原体和病变组织,以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刮片的材料选择和操作技巧,以避免刮伤气管黏膜。

(2) 病灶减压:病灶减压是指利用气管镜直接清除病变区的分泌物,促进气道疏通,加速病变部位的恢复和修复。

在进行病灶减压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气道通畅,避免病灶扩散和感染。

(3) 吸痰:支气管结核患者往往伴随有大量的痰液和脓液,为了促进痰液的排出和减轻患者的症状,需要进行吸痰操作。

在操作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吸痰器具和方法,以避免伤害气道黏膜和导致病变扩散。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消灭病原体,清除病变组织和痰液,加速疾病康复。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联合用药、长期治疗和定量用药。

联合用药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加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长期治疗能够确保药物对慢性感染的消灭和疾病的根治。

定量用药则能够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用药时间,定期进行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调整。

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饮食、休息和心理状况,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之,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气管镜治疗两种,对于疾病的治愈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支气管结核健康宣教

支气管结核健康宣教
04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变异可 能增加支气管结核的发病风 险
临床表现
咳嗽:持续、反复、剧 烈的咳嗽,可能伴有痰
中带血
胸痛:胸腔疼痛,可能 与咳嗽、深呼吸、活动
有关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气 短、呼吸困难,可能与肺
部感染、气道阻塞有关
发热:低热、中度发热, 可能与感染、炎症有关
乏力、盗汗:全身乏力、 盗汗,可能与结核病消耗、
02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03
加强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几率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结核病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的 重要性:及 时发现疾病,
尽早治疗
体检项目: 胸部X光片、 痰液检查、 结核菌素试
验等
体检频率: 建议每年进 行一次体检
体检注意事 项: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
03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 气胸等
04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愈合, 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
康复治疗
A 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 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B
饮食调理:增加营养 摄入,提高免疫力
C
运动康复:适当进行有 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D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 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E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 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支气管结核健康宣教
x
目录
01. 支 气 管 结 核 概 述
02. 支 气 管 结 核 治 疗
03. 支 气 管 结 核 预 防
04.
支气管结核患者生活 指导
支气管结核概述
发病原因
01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 支气管结核的主要原因
02 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低下 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结核分枝 杆菌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一、定义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属于下呼吸道结核。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确诊仍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

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1.肺结核患者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与肺部病灶范围、严重程度不相符。

2.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学治疗后,肺内病变吸收好转,但咳嗽等症状仍无明显改善。

3.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患侧病灶增多、增大,出现支气管播散病灶、张力性空洞。

4.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提示阻塞性肺炎、肺充气不良、肺不张、局限性肺气肿及多叶段广泛病灶。

5.肺结核患者胸部CT平扫、高分辨率CT、气管及支气管多维重建技术等,提示气管、支气管内壁粗糙、不光滑或伴有叶、段支气管狭窄及闭塞。

6.不明原因慢性持续性咳嗽、咳痰、咯血、喘鸣、声嘶及呼吸艰巨,特别是痰抗酸杆菌阳性而肺部无结核病灶。

三、诊断标准1.结核病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反应。

2.痰涂片、集菌抗酸杆菌阳性,最好是造就MTB阳性。

3.影像学改变。

4. PPD实验阳性。

5.支气管镜下直视的气管、支气管典型病变。

6.支气管刷片或支气管冲洗液抗酸杆菌阳性。

7.经支气管镜活检组织提醒结核性病理改变。

具备上述5+6、5+7、5+2为确诊标准,1+2+3、1+3+4、2+3、3+4、5、6、7为高度疑诊标准。

分型1. I型(炎性浸润型)2. II型(溃疡坏死型)3. III型(肉芽增殖型)14. IV型(瘢痕狭窄型)5. V型(管壁软化型)6. VI型(淋巴结瘘型)分期:气管支气管结核可分为临床举动期、好转期及不乱期。

四、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支气管扩张症3. COPD4.气管支气管真菌感染5.气管支气管肿瘤6.气管支气管其他病变五、治疗㈠治疗目的1.治愈结核病患者、减少结核病流传、防止耐药性产生、预防结核病复发。

2.治愈、预防气管支气管结核合并气道局促、闭塞、软化及引发的肺不张等,纠正肺通气功能不良。

支气管结核诊治及护理(1)

支气管结核诊治及护理(1)
结核药物的剂量
更换药物种类:选择敏 感药物,避免使用耐药
药物
联合用药:采用多种药 物联合治疗,提高疗效
治疗周期:根据病情和 耐药情况,调整治疗周
期,确保疗效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影像 学检查和痰培养,评估治
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根据 患者病情和耐药 情况选择合适的 抗结核药物
01
药物疗程:遵 循医嘱,完成 整个治疗疗程
药物剂量:根 据病情和患者 体质,遵医嘱
药物疗程:至 少6个月,通 常9-12个月
药物副作用: 注意观察,及 时处理
药物联合使用: 提高疗效,降 低耐药性
治疗周期
初治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周期一般为6个月 治疗方案: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治疗目标:治愈结核病,防止耐药和复发 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3
单耐药支气管结核
耐药原因
01 药物滥用:长期使用单一 药物,导致细菌产生耐药 性
02 药物剂量不足:药物剂量 不足,无法完全杀死细菌, 导致耐药性产生
03 药物使用不当:药物使用 不当,如用药时间、剂量、 方法等,导致耐药性产生
04 细菌基因突变:细菌基因 突变,产生耐药性
治疗方案调整
调整药物剂量:根据患者 病情和耐药情况,调整抗
01. 胸痛、胸闷 01. 咯血 01. 乏力 01. 食欲减退 01. 贫血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 患者是否有结核 病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观察 患者肺部是否有 异常症状
影像学检查:X 光片、CT等检 查肺部病变情况
痰液检查:痰液 涂片、培养等检 查结核杆菌
支气管镜检查: 观察支气管黏膜 病变情况,取样 进行病理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一、概述1.定义: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属于下呼吸道结核。

气管镜下可直接观察到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受到侵犯,加之临床上支气管病变多于气管病变,故以往多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

2.流行病学情况:我国尚缺乏气管支气管结核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结核科及呼吸科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近几年来气管支气管结核发现率有明显增多趋势。

国外有学者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菌阳患者60%-70%,菌阴患者25%-30%,另外5%-10%患者肺内未发现结核病灶而单纯侵犯气管、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2 -1:3。

苏柱泉等报道了我国广东省约有23.9%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肺结核患者患有气管支气管结核,女性、年龄<50岁、生活在城市、糖尿病、咳嗽及症状≥4周是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的预测因素,其中症状持续≥4周的年轻和中年女性(TBTB及相关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主要预测因素)应在确诊肺结核时立即接受支气管镜检查。

由于支气管镜检查为介人性操作而非常规检查手段,因而气管支气管结核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困难,但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的肺功能损害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诊断1.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可有刺激性剧烈咳嗽、咳痰、咯血及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气管及中心气道(气管、主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等)狭窄时,咳嗽声如“犬吠”。

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盗汗、消瘦、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及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表现。

临床可闻及肺部哮鸣音、干湿性啰音及呼吸音减弱,出现胸廓不对称、气管偏移等。

少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任何不适,多数因患肺结核等进行辅助检查而发现。

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临床表现缺如,单纯从症状和体征上无法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

2.影像学:普通X线胸片一般表现为肺结核改变,也可无明显异常。

气管支气管结核合并气道狭窄时可表现为阻塞性肺炎、肺充气不良、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等。

气管、支气管的高分辨率CT、多维重建等影像学技术,对气管、支气管病变部位、范围、合并气道狭窄与否、狭窄程度及狭窄原因等诊断有帮助。

影像学不仅为临床诊断是否需要迸行支气管镜检查做出评估,还可为确诊后制定气道内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但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

临床上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定性诊断和分型诊断等仍需结合痰菌和(或)病理学,并依赖支气管镜检查来确定。

3.痰MTB检查:痰MTB检查阳性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痰菌阳性,对于肺部有病灶的患者可确诊肺结核且提示结核具有活动性,但不能区分是肺结核还是气管支气管结核;对于肺部无结核病灶者提示气管支气管结核可能性极大,但尚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痰菌阴性,尤其是伴有结核病典型临床表现者,不能除外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存在。

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提示气管支气管结核,应首先进行痰抗酸杆菌检查。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涂片法、集菌法检测抗酸杆菌,有条件的单位应迸行罗氏培养或快速培养、鉴定培养、培养物DNA 测序及药物敏感试验等,以确诊为MTB感染而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以及MTB对抗结核药物是否具有耐药性。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痰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加之MTB培养时间较长,过分依赖痰菌检查,往往延迟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并导致误诊、漏诊,故应尽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4.支气管镜: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必不可少的确诊手段。

经支气管镜直接观察,留取相关刷片或冲洗液等标本进行MTB相关检查,获取活检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以确定及完善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视气管、支气管内病灶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气管支气管结核,并判断其类型、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及大致形成原因,了解是否合并所属气道狭窄、闭塞、软化及程度等情况。

气管支气管结核在支气管镜下表现:根据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发展进程、严重程度和类型等,可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肥厚、糜烂、溃疡、坏死、肉芽肿、瘢痕、管腔狭窄、管腔闭塞、管壁软化及支气管淋巴结瘘等。

5.病理学:经支气管镜可取得气管、支气管病变组织标本,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渗岀、增生及变性3种反应同时存在,发现类上皮细胞、郎汉斯巨细胞、干酪性坏死等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

病变组织抗酸染色发现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及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均支持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

6.免疫学检查:PPD试验阳性只能证明机体存在MTB感染,当呈现强阳性时表示机体处于超敏状态,发病风险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参考指征。

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特异性抗原刺激T细胞产生的γ-干扰素,以判断是否存在MTB感染;IGRA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筛查、结核病快速早期辅助诊断和排除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技术因具有较好的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且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实验条件要求低、易于自动化等优点,目前仍作我国结核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三、气管支气管结核分型目前国内学者比较认同的分型是依据支气管镜下观察到的主要大体改变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为以下类型。

1.Ⅰ型(炎症浸润型):病变以充血及水肿为主。

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病变局部黏膜表面见灰白色粟粒状结节,气道黏膜下组织肿胀而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2.Ⅱ型(溃疡坏死型):病变以局部溃疡及坏死为主。

表现为病变区域在充血、水肿的基础上,局部出现边缘不整、深浅不一的溃疡,溃疡表面常有灰白色干酪样坏死物覆盖,溃疡深度随病变轻重各异,轻者仅局限于黏膜层,重者可深达黏膜下层,并可导致气管、支气管软骨的破坏,病变区域触之易出血。

3.Ⅲ型(肉芽增殖型):病变以局部肉芽组织增生为主。

气管、支气管黏膜的充血、水肿减轻,黏膜的溃疡面开始修复,病变明显处可见肉芽组织增生,表面可见坏死物,增生肉芽组织将管腔部分阻塞。

4.Ⅳ型(瘢痕狭窄型):病变以瘢痕形成、管腔狭窄或闭塞为主。

气管、支气管黏膜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形成瘢痕,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挛缩导致所累及的支气管管腔狭窄。

5.Ⅴ型(管壁软化型):受累的气管、支气管软骨环因破坏而缺失或断裂,因失去支撑结构导致气管、支气管管腔塌陷,并形成不同程度的阻塞,尤以呼气相及胸内压增高时明显,病变远端支气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

6.Ⅵ型(淋巴结瘘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破溃入气道形成支气管淋巴结瘘。

淋巴结结核破溃前期表现为局部支气管因淋巴结结核外压、侵袭导致的黏膜充血、水肿、粗糙及管腔狭窄;破溃期表现为淋巴结破溃人支气管,局部溃疡形成,白色干酪样坏死物溢人支气管管腔,瘘口周围组织充血水肿;破溃后期表现为炎症消失,组织修复,瘘口肉芽肿形成,瘘口愈合闭塞,局部遗留有炭末沉着。

四、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①治愈结核病患者、减少结核病传播、防止耐药性发生、预防结核病复发;②治愈、预防气管支气管结核合并气道狭窄、闭塞、软化及引起的肺不张等,纠正肺通气功能不良。

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是治疗结核病包括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根本原则,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分型、分期不同所采取的治疗原则侧重也不同。

1)针对Ⅰ~Ⅲ型及Ⅳ型临床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以尽快杀灭MTB为重点,避免MTB产生耐药性,预防或减轻病变段气道遗留下器质性的狭窄、闭塞及软化等改变。

2)针对Ⅳ、Ⅴ型临床非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主要是治疗气道狭窄、闭塞、软化,尤其是严重中心气道,最大限度的恢复病变段气道的通畅和引流,改善肺的通气,尽可能保全肺功能。

1.抗结核药物全身化学治疗对于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早期诊断及早期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能够有效杀灭MTB,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传播及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减少病变气管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闭塞、软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完成疗程的非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一旦形成了气道狭窄、闭塞、软化,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的作用就不大;对于未完成疗程的气管支气管结核,应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巩固治疗并完成疗程,防止结核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

根据气管支气管结核分为初治、复治及耐药病例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结核化学治疗方案进行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具体参见“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

初治病例抗结核化学治疗总疗程要求不少于12个月,如方案:2HR(L2)ZE(S)/10HR(L2)E(H:异烟肼;R:利福平;L2:利福喷丁;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S:链霉素)。

复治、耐药病例选择复治、耐药化疗方案,疗程较初治方案延长,MDR-TB、XDR-TB要求至少24个月,甚至更长。

需要介入治疗处理中心气道狭窄、闭塞、软化等病例,无论抗结核化疗是否满疗程,均应延长抗结核药物应用时间,介入治疗后应用抗结核药物全身化学治疗原则上应不少于9~12个月,以防休眠MTB复燃。

2.抗结核药物局部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主要是将药物变成极微小的气雾,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药物吸附于气管内膜结核病灶处,局部的药(异烟肼、丁胺卡那)浓度升高,抑制或杀死结核分枝杆菌,使气管支气管内干酪坏死物溶解排出。

有学者认为抗结核药物经气道雾化吸入治疗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症状、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有明显的疗效,由于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局部药物浓度相对较低、单独气道内长期局部应用易诱使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等特点,目前临床上仍存在一定争议。

3.介入治疗在抗结核药物全身化学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支气管镜下的气道腔内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效果,减少其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肺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一些传统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

目前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支气管镜气道内给药、冷冻术、球囊扩张术、热消融疗法(激光、高频电刀、氩气刀及微波等)、气道内支架置入术等措施,不同类型介入治疗技术各自特点亦不尽相同。

临床上有时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

1)抗结核药物气道内局部应用:气道内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灶区域而发挥作用,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能有效地起到杀菌、抑菌效果,加快痰菌转阴,促进气道内病灶吸收、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但必须是在全身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经支气管镜直视下气道内给药,具有部位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

经支气管镜所给予抗结核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等,如能在注射用抗结核药物中加入适量的高聚物或共聚物等制成的赋形剂或缓释剂,延长抗结核药物在局部的作用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