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合集下载

外科厌氧菌感染与治疗

外科厌氧菌感染与治疗

领域的研究甚慢。2 世纪 6 7 0 0~ 0年代中期 , 国际上对厌氧菌
的培养技术取得 巨大进展 , 各种感染标本 的检出率逐渐增加 , 厌 氧菌感染 在临床上才 日益为人们所重视。H a o等 nt k 报告 R yl oa Aea da医 院中脓 液 标本 厌 氧菌 培养 阳性率 从 1 7 l nr x 9 1年增 至 18 9 0年的 3 %, 1 腹腔感染培养 阳性率从 3 %增至 4 %。上海第一 8 医学院中山医院资料 , 外科腹部感染 10份标本 中, 0 厌氧菌 阳性 率为 6 . %, 氧菌单独感染 占 1. %t 06 厌 7 23 2 6 1 。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
感染受到很大 的关注 ,有报告厌氧菌在外科感染标本 中检 出率 甚至 比需氧菌还 高 , 比例 1 1. 付华 群等[ 9 9年报道对 其 . I; 1: 1 4 8 1 1 胆道 系统疾 病 的 6 9份 胆 汁标本 中进行 厌氧 培养 ,检 出率 为
革兰 氏阴性杆菌
拟 杆 菌 属 梭 形 杆 菌 属 革 兰 氏 阳性 杆 菌 革 兰 氏 阳性 芽孢 杆 菌
3 4例 (.%) 8 81 和 3例(97 , 1.%)厌氧菌 与需 氧( 或兼性厌氧 ) 菌混
革 兰氏 阳性非芽孢杆菌 放线菌 、 双叉杆菌 、 丙酸杆菌
合感染 2 9例(96 , 0 4 .%)厌氧菌培养 阳性 2 3例(77 , 4 5 .%)常见厌 氧菌是脆弱类杆菌组 和其他类杆菌 、 一 G 厌氧球菌和链球菌 , 常见
群, 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所致的多菌种混合感染问 。因此 , 黎沾 良 指 出I 认识到各种原因造成的肠粘膜屏 障损害能引起 肠细菌移 ] :
位和肠源性感染是近年来的一大进步 。目前 , 国内基层医院的实 验室 尚不具备厌氧菌的检测 、 培养条件 , 厌氧菌又如此积极精妙 地参与外科的感染 ,医生们不得 不高度重视厌氧菌感染的诊治

厌氧菌感染症状

厌氧菌感染症状

厌氧菌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是一种由厌氧菌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各种不同的症状。

厌氧菌是一类可以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

虽然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但一旦进入人体,可能引起感染并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常见的厌氧菌感染症状包括:1. 消化系统症状:厌氧菌感染常导致胃肠道症状,例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菌体产生的毒素或其对肠道黏膜的直接损害有关。

2. 生殖系统症状:厌氧菌感染还可引起生殖系统症状,尤其是女性。

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炎、异味、白带增多、瘙痒等。

女性感染厌氧菌后还可能出现性交疼痛和尿频等不适症状。

3. 皮肤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可能引起皮肤感染,常见的症状包括红肿、发痒、疼痛和溃疡等。

这种感染通常发生在受伤或创口周围,如烧烫伤、手术切口等。

厌氧菌感染的创伤通常比较难治疗,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4. 骨髓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也可引起骨髓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

常见的症状包括骨酸痛、局部红肿、发热和疲劳等。

5.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严重的厌氧菌感染还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和瘫痪等。

这种情况通常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厌氧菌感染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菌培养、酶链反应(PCR)和特异性免疫检测等。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临床症状,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常常使用抗生素来杀灭菌体或抑制其繁殖。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等。

严重的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切除感染部位或引流等。

预防厌氧菌感染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条件。

避免接触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尤其是生肉和生鱼等易受污染的食物。

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以提高抵抗感染的能力。

总的来说,厌氧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疾病,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症状。

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敏感 最低抑菌浓度为0.06~5mg/L
口服对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具极好的疗效
成人剂量每日2g,分次口服,疗程7~10日
临床常见厌氧菌感染及药物治疗(一)
口腔
消化球菌、消化链 球菌、梭杆菌属、 韦荣球菌属、口腔 拟杆菌及真杆菌属
呼吸
消化链球菌、产 黑色素普雷沃菌、 梭杆菌属、梭菌 属和脆弱拟杆菌
腹腔
脆弱拟杆菌、产 气荚膜梭菌和厌 氧球菌,常与兼 性菌混合
妇产
厌氧链球菌、 拟杆菌、梭杆 菌和梭菌 首选青霉素, 次选克林霉素 或甲硝唑,可 与氨基糖苷类 联用。也可选 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 酰胺酶抑制剂
首选青霉素, 次选红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或 克林霉素
首选克林霉素, 次选氯霉素或甲 硝唑,均宜与氨 基糖苷类抗生素 联合

膈以上的致病菌对青霉素敏感;膈以下对致病菌脆弱拟杆菌为常见
甲 硝 唑
氯 霉 素
碳 青 霉 烯
氨氨 苄西 林舒 巴坦
克 林 霉 素
头 孢 西 丁
左 氧 氟 沙 星
莫 西 沙 星
氨 基 糖 苷 类
放线菌 脆弱拟杆菌 艰难梭菌 梭菌属(非艰难梭菌) 坏死梭杆菌 消化链球菌
文献报道:哌拉西林/ 舒巴坦对产酶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均高于 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 舒巴坦;哌拉西林与舒巴坦的不同配比对其抗菌活性影响不大;
有芽胞/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对比
项目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感染类型 致病因素 感染中比例
机体条件 科室分布 治疗 预防
外源性感染为主 外毒素为主,毒性强 10%
与健康关系不大 多见于外伤感染,食物中 毒 以抗毒素治疗为主 多数可用抗毒素紧急预防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厌氧菌感染得治疗1。

厌氧菌分类:厌氧菌就是正常菌群得主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引起人体任何组织与器官感染。

(1)ﻩ革兰阴性菌厌氧杆菌:包括类杆菌属与梭杆菌属。

类杆菌属就是厌氧菌感染得主要得病原菌,以脆弱类杆菌与产黑色素类杆菌最为常见。

(2)ﻩ革兰阳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属与消化链球菌属。

(3)ﻩ革兰阳性杆菌:包括产芽孢得梭状芽孢杆菌属(如产气荚膜杆菌)与不产芽孢得放线菌属、真杆菌属、丙酸杆菌属、乳酸杆菌属与双歧杆菌属等、2.不同部位感染时得厌氧菌及其药敏注:S表示80%以上得菌株敏感,S-R表示30%—80%敏感,R表示30%以下敏感,*表示可产生耐药3、诊断:厌氧菌感染得确立,有赖于特征性得临床表现与可靠得细菌学检查结果。

厌氧菌感染得临床特点:(1) 脓液或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或甜味;(2) 某些特殊部位得感染,如拔牙后下颌蜂窝组织发炎、牙龈感染、吸入性肺炎、肺脓肿、脑脓肿、腹膜炎、腹腔内脓肿、肠道或产道手术或创伤后感染、宫颈炎、输卵管巢脓肿、产后感染、感染性流产、肛周脓肿、人或动物药伤后感染、以及接近黏膜面得感染;(3) 感染时有组织坏死、坏疽、气体形成、假膜形成,或在恶性肿瘤坏死得基础上发生得感染,或在渗出物中有硫磺颗粒(放线菌),或血性渗出物呈黑色,在紫外光显示荧光(产黑色素P杆菌)等; (4) 伴有脓毒性栓塞性静脉炎,并出现远处脏器单个或多发性迁徙性脓肿;(5) 某些特异得临床综合症,如气性坏疽、放线性菌病、破伤风、肉毒中毒与伪膜性肠炎综合症等。

厌氧菌感染得治疗原则--—-—-—正确选用抗厌氧菌药物(1)ﻩ根据厌氧菌得类型选择药物:脆弱类杆菌属感染,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等;厌氧球菌与产黑色素类杆菌感染,首选青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2) 根据感染部位推断、选择药物:一般而言,膈以上(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胸膜与肺等)部位得致病菌大多数对青霉素敏感;膈下(包括腹腔内与盆腔内)部位得致病菌大多数为脆弱类杆菌,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等﹙二﹚常用抗厌氧菌得药物1、ﻩ甲硝唑或替硝唑:属于杀菌剂,对各种厌氧菌,特别就是对脆弱类杆菌、真杆菌属与产气荚膜杆菌得作用很强;除了无芽孢革兰阳性杆菌对其耐药外,其余得厌氧菌对本品也呈中度敏感。

厌氧菌感染介绍厌氧菌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治疗

厌氧菌感染介绍厌氧菌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治疗

厌氧菌感染介绍厌氧菌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治疗数以百计的非产芽胞的正常厌氧菌群存在于皮肤,口腔,肠道和阴道.若这种共生关系遭到破坏(例如外科手术或其他创伤,血液供应差或组织坏死),其中的某些菌种可引起伴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感染.经这些途径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流扩散至远处,因为需氧和厌氧菌常可发现于同一感染部位,因此感染可能是混合性的,但除非用适当的办法进行分离和培养,厌氧菌可能被忽视.然而厌氧菌可能是胸膜腔和肺,腹腔内,妇科,中枢神经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疾病及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病因学和发病机制根据革兰氏染色特征进行分类是一种实用的分类法.主要致病的革兰氏阳性厌氧球菌是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这些球菌是口腔,上呼吸道和大肠中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主要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有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和梭状拟杆菌.脆弱拟杆菌族是正常大肠内菌群的一部分,包括从腹腔内感染最常分离得到的厌氧致病菌,现将该族的各菌种(脆弱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吉氏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卵形拟杆菌,b.caccae 和b.merdae)分类归在一起,因为它们以前被定为脆弱拟杆菌的亚种.产黑素拟杆菌和梭状拟杆菌是口腔固有菌群的一部分.厌氧菌感染通常有3个特征:(1)易于形成局部积脓或脓肿;(2)发生在无血管或坏死组织的低氧分压和低氧化-还原电位对厌氧菌的存活至关重要;(3)一旦发生菌血症,仅罕见伴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紫癜.某些厌氧菌具有独特的毒力因子,脆弱拟杆菌可能因为有这种毒力因子,尽管在正常菌群中这种细菌相当罕见,但常能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该菌的多糖体包膜似乎能促使脓肿形成.腹腔内脓毒症实验性模型显示单独脆弱拟杆菌能引起脓肿,而其他拟杆菌需有兼性菌的协同作用才能引起脓肿形成.梭状拟杆菌的强力内毒素是另一种毒力因子,由该菌引起的伴有严重咽炎的脓毒性休克与此毒力因子有关.症状和体征由混合性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在本书其他章节也会讨论到,表157-4列出了与此有关的疾病.而尿路感染,脓毒性关节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厌氧菌感染罕见.下述各点可作为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线索:带有厌氧菌菌群的粘膜表面邻近的感染,缺血,肿瘤,穿透性外伤,异物,内脏穿孔,累及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扩散性坏疽,脓液或感染组织有粪臭,脓肿形成,组织中有气体,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对无抗厌氧菌作用的抗生素治疗无效.并发混合性厌氧菌感染的菌血症可引起发热,寒战和危重病症.可发生休克.虽然在纯类杆菌败血症时极为罕见,而在梭状类杆菌性败血症时可发生血管内弥散性凝血.诊断为分离和鉴定致病性厌氧菌,必须用专门的技术采集和运送标本并进行培养.标本必须避免与正常菌群污染,因为很容易把污染菌误认为致病菌.血液,胸腔液体,经气管抽吸物,直接穿刺抽吸所获得的脓液,后穹窿穿刺,耻骨上穿刺和正常无菌部位的活检是不被污染的,故可用作培养.若用针头和注射器获取液体标本,则应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并将针头插入无菌橡皮塞内.与空气的短暂接触可杀死严格要求厌氧的细菌,例如肺部感染时发现的细菌.但毒力极强的厌氧菌株对氧有一定的耐受力.脆弱拟杆菌虽然不能有氧生长,但在有氧条件下仍能存活数小时.标本应尽快送到实验室,延误可导致需氧菌过度生长而使对厌氧菌的鉴定失败.所有标本均应作革兰氏染色和需氧培养.厌氧培养应置于特殊的培养基,孵育48~72小时,然后检查.可能初次培养后≥1周还得不到易感性资料,厌氧菌药敏试验应该是严格的,需经国家临床检验标准指导委员会确认.但若菌种是已知的,则药敏情况可预先推测,因此很多实验室不作常规的厌氧菌药敏试验.若感染部位的脓液革兰氏染色显示出混合的多形性菌群,则可考虑厌氧菌感染.由于革兰氏染色很难发现拟杆菌,故必须仔细观察特征性的变化不一的丝状杆菌.若感染部位取材作革兰染色显示为混合菌群,而明显坏死的组织培养仅见α-溶血性链球菌或单一的需氧菌如大肠杆菌,或甚至无细菌生长,则应考虑到可能是标本的运送或培养的细菌学技术不当之故.预后和预防厌氧菌和混合性细菌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单纯需氧菌引起的脓毒症一样高.厌氧菌感染常并发深部组织坏死.严重的腹内脓毒症和混合性厌氧菌肺炎的总体死亡率很高.脆弱拟杆菌菌血症常伴有高的死亡率,特别是老年人和恶性肿瘤患者.为防止菌血症和转移性疾病,预防措施应包括早期治疗局限性感染:坏死组织清创,清除异物,重建血液循环和创伤的早期抗菌治疗.必须早期外科手术探查,引流,关闭肠穿孔和穿透性腹部伤的抗菌治疗.进行选择性结肠手术的病人应该用新霉素或红霉素作肠道准备.手术后应立即给预防性肠外用抗生素.单用头孢西丁或甲硝唑或克林霉素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联合应用均可.清创手术前应预防性给单剂抗生素,手术后再继续给抗生素24小时,可使术后感染率从20%~30%降至4%~8%.治疗对深部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应包括脓液引流和外科手术切除失活组织.抗生素配合外科手术有助于控制菌血症,减少继发性或迁徙性化脓并发症,并能防止手术部位周围的感染局部扩散.因为厌氧菌培养的结果可能要等待3~5日,通常应在明确化验结果之前开始抗生素治疗.有时即使混合感染中某些菌株对抗生素耐药,抗菌疗法也仍可见效,特别当给予充分引流时,效果更好.处理混合感染中的厌氧菌可减少伤口中细菌的数量,也可减少脓肿形成的数量.脓肿或容易感染的部位,如穿孔的器官必须关闭或引流.失活的组织,异物和坏死组织必须清除.任何封闭腔隙的感染如脓胸必须引流.若可能,应重建血液供应的循环.对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需结扎静脉并给抗菌治疗.口咽部厌氧菌感染应该用青霉素g治疗.在很少情况下,口腔厌氧菌感染对青霉素反应差,则应选用对耐青霉素厌氧菌有效的药物(见下文).肺脓肿应该用克林霉素或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联合应用.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用克林霉素或甲硝唑(加用一种对厌氧菌有效的药物).胃肠道或女性盆腔厌氧菌感染可能含有脆弱拟杆菌,对青霉素可能有耐药性.此外还发现对第2代头孢菌素和克林霉素也有耐药性.没有哪种单一疗法可显示其优越性.下列药物在体外试验中表明十分有效:甲硝唑,亚胺培南/西拉司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克坦,氨苄青霉素/舒巴坦,美罗匹宁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有些在体外试验中无明显作用但实际通常有效的药物有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和头孢替旦.甲硝唑500~750mg每8小时静脉注射1次(儿童:每日30mg/kg分3剂给)与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每日5mg/kg分3剂给)合用,用于治疗腹腔内感染或任何结肠源性感染,可覆盖肠革兰氏阴性菌群.应监测庆大霉素在血清中的浓度,因为该药有潜在性肾脏毒性和耳毒性.在本治疗方案中也可用克林霉素替代甲硝唑,剂量为每8小时静脉注射900mg(儿童:每日30mg/kg分3剂给).甲硝唑是唯一的厌氧菌杀菌剂,对耐克林霉素的脆弱拟杆菌有效,并可避免克林霉素相关性伪膜性结肠炎.有关该药潜在的致突变作用尚未见临床后果.头孢西丁和头孢替旦对厌氧菌有广泛的抗菌覆盖面.甲硝唑,亚胺培南,美罗匹宁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联合应用,在体外试验均显示最好的抗菌作用.除甲硝唑外,所有这些药物均可单独使用,因为它们也有良好的抗需氧菌的作用.。

吗啉硝唑、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对比

吗啉硝唑、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对比

吗啉硝唑、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对比摘要:目的:研究吗啉硝唑、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的临床疗效以及经济学价值,为临床治疗厌氧菌感染患者提供指导性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厌氧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吗啉硝唑组和奥硝唑组,每组50例,吗啉硝唑组使用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奥硝唑组患者使用奥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

观察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

结果:吗啉硝唑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奥硝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奥硝唑组经济性明显优于吗啉硝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患者作用积极,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而奥硝唑更具有经济性。

关键词:替米沙坦;瑞舒伐他汀;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水平进步,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1]。

此类药物是由咪唑在浓硫酸中发生硝化反应得到的,具有许多显著优点[2],比如,杀菌效果明显,价格低廉,治疗效果好等[3-4]。

本文研究并对比吗啉硝唑、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价值,现在将详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厌氧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均符合厌氧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自愿签署同意协议并参与实验(2)该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的情况下进行(3)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肝肾心等功能不全的患者(2)合并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3)治疗依从性低,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4)存在其他类型脊柱病症的患者者(5)生命体征不平或者休克的患者(6)对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

如表1所示,P>0.05,两组的性别、平均年龄、BMI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目的:评析对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奥硝唑的临床用药可行性。

方法:此研究的90例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选取时间为18/1/1-19/10/30,分为使用替硝唑的对照组(n=45)和采取奥硝唑的观察组(n=45),探讨疗效与厌氧菌清除情况。

结果:采取奥硝唑的观察组患者比使用替硝唑的对照组厌氧菌清除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P<0.05)。

结论:对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采用奥硝唑可显著改善患者口腔状况,能够有效清除厌氧菌,疗效高。

标签:奥硝唑;口腔厌氧菌;感染;临床效果牙周炎、冠周炎等是较为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这类疾病存在反复发作可能性,会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影响。

患有该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与患者感染厌氧菌存在一定关系,临床多通过服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1]。

属于硝基咪唑类衍生物的奥硝唑是第三代药物,临床抗菌效果优于第二代药物替硝唑。

本文对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使用替硝唑与奥硝唑的临床厌氧菌清除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18/1/1-19/10/30于我院诊断为口腔厌氧菌感染的患者中选取90例,按用药方式分为2组(n=4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病历齐全且因感染厌氧菌而患有口腔炎症疾病;所选患者近期未服用过相关抗菌药物且无明显全身性疾病或对药物代谢存在异常的疾病。

排除标准:排除对替硝唑或甲硝唑过敏患者;排除合并器官功能障碍及全身性炎症疾病患者;排除近期服用药物存在药效干扰情况的患者。

观察组年龄27-61岁,平均(39.3±6.35)岁,男23例,女22例;对照组年龄24-60岁,平均(40.25±5.75)岁,男21例,女24例。

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使用替硝唑片(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5g,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33090)治疗,每次1.0g,每日1次。

替硝唑治疗外科厌氧菌感染34例

替硝唑治疗外科厌氧菌感染34例

表3 两组细菌学疗效比较
茵名 治疗组( = 4 n 3) 对照组( = 2 n 3)
的分 布 均 能 达 到 临 床 有 效 浓 度 , 能 有 效 通 过 血 脑 屏 障 ; 然 主 并 虽 要 经 肾脏 排 泄 , 中 、 度 肾损 伤 患 者 药 代 动 力 学 特 点 与 志 愿 者 但 重
中图 分 类 号 : 9 9 4 R 3 R 6. ;6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9 1 2 1 ) 1 0 8— 2 1 0 4 3 (0 2 1 —0 9 0
替 硝 唑 是 一 种 硝 咪 唑类 药 物 , 临床 上 主 要 用 于 治 疗 敏感 厌 氧 菌 所 致 的感 染 , 甲 硝 唑 相 比 , 有 疗 效 好 、 衰 期 长 、 受 性 好 与 具 半 耐 等 优 点 ”。 者 观察 了 替 硝 唑 注 射 液对 3 厌 氧 菌 感 染 患 者 的 ]笔 4例 临 床 疗 效 和 安 全性 , 报 道如 下 。 现
细 菌 学 疗 效 判 定 按 4级 评 定 。 失 : 药 后 第 1天 所 取 标 本 消 停 无致病厌 氧菌生长 ; 部分 消 失 : 药 后 标 本 中致 病 厌 氧 菌 减 少 但 停
选 择 阜 阳 市 第 六 人 民 医 院 普 外 科 术 后 感 染 住 院 患 者 6 6 例, 龄1 6 年 8~ 5岁 ; 菌 学 检 查 证 实 均 为 厌 氧 菌 感 染 ; 、 、 细 心 肝 肾 功 能 均 正 常 ; 药 物 过 敏 史 ; 妊娠 、 无 非 哺乳 妇 女 ; 前 用 药 甲 硝 唑 术 7例 ( 为 轻 度 感 染 )青 霉 素 2 均 , O例 , 苄 青 霉 素 2 氨 3例 , 大 霉 素 庆 l 0例 , 丙 沙 星 6例 ; 染 发 病 时 间 为 术 后 1 9d 随 机 分 为 治 环 感 ~ 。 疗组 3 4例 , 照组 3 对 2例 , 一般 情 况 见 表 1 两 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比 。 较 , 异无 显 著性 ( 0 0 )具 有 可 比性 。 差 P> . 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1.厌氧菌分类:厌氧菌是正常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引起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感染。

(1)革兰阴性菌厌氧杆菌:包括类杆菌属和梭杆菌属。

类杆菌属是厌氧菌感染的主要的病原菌,以脆弱类杆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最为常见。

(2)革兰阳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

(3)革兰阳性杆菌:包括产芽孢的梭状芽孢杆菌属(如产气荚膜杆菌)和不产芽孢的放线菌属、真杆菌属、丙酸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

2.不同部位感染时的厌氧菌及其药敏
3.诊断:厌氧菌感染的确立,有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可靠的细菌学检查结果。

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1)脓液或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或甜味;(2)某些特殊部位的感染,如拔牙后下颌蜂窝组织发炎、牙龈感染、吸入性肺炎、肺脓肿、脑脓肿、腹膜炎、腹腔内脓肿、肠道或产道手术或创伤后感染、宫颈炎、输卵管巢脓肿、产后感染、感染性流产、肛周脓肿、人或动物药伤后感染、以及接近黏膜面的感染;
(3)感染时有组织坏死、坏疽、气体形成、假膜形成,或在恶性肿瘤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的感
染,或在渗出物中有硫磺颗粒(放线菌),或血性渗出物呈黑色,在紫外光显示荧光(产黑色素P杆菌)等;
(4)伴有脓毒性栓塞性静脉炎,并出现远处脏器单个或多发性迁徙性脓肿;
(5)某些特异的临床综合症,如气性坏疽、放线性菌病、破伤风、肉毒中毒和伪膜性肠炎综合症等。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原则-------正确选用抗厌氧菌药物
(1)根据厌氧菌的类型选择药物:脆弱类杆菌属感染,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等;厌氧球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感染,首选青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2)根据感染部位推断、选择药物:一般而言,膈以上(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胸膜和肺等)部位的致病菌大多数对青霉素敏感;膈下(包括腹腔内和盆腔内)部位的致病菌大多数为脆弱类杆菌,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等
﹙二﹚常用抗厌氧菌的药物
1.甲硝唑或替硝唑:属于杀菌剂,对各种厌氧菌,特别是对脆弱类杆菌、真杆菌属和产气荚膜杆菌的作用很强;除了无芽孢革兰阳性杆菌对其耐药外,其余的厌氧菌对本品也呈中度敏感。

在体外试验中对丙酸杆菌和放线菌的抗菌作用较差。

口服、静滴或肛门塞入栓剂后、均可在组织中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本品能透过血
—脑屏障。

本品常用于腹腔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厌氧菌感染和厌氧菌性心内膜炎。

2.克林霉素:对梭状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包括80%-90%的脆弱类杆菌)的抗菌作用均强大,但对革兰阴性需氧杆菌无抗菌活性。

本品在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高,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3.氯霉素:对包括脆弱类杆菌在内的各种厌氧菌和多种需氧菌的作用均强,而且很少影响正常菌群。

本品的组织浓度高,且易于渗入脑脊液。

因其具有骨髓抑制作用,故主要用于危重厌氧菌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厌氧菌感染。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对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等的作用强,而对产
β内酰胺酶的脆弱类杆菌和少数梭形杆菌属的作用弱。

适用于口咽部、妇产科与皮肤软组织的厌氧菌感染。

对肺脓肿的疗效不如克林霉素。

(2)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作用与青霉素相似。

(3)羧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广谱青霉素对脆弱类杆菌有一定的作用,可用于口咽部、呼吸系统、妇产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厌氧菌感染。

但一般不单独用作厌氧菌的治疗,应用时剂量应大。

(4)头孢菌素中仅头孢西丁、头孢美唑、拉氧头孢、头孢米诺等可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5.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等;对各种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梭状杆菌和多数脆弱类杆菌无效,主要用于口咽部厌氧菌感染。

7.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厌氧菌有效,对革兰阴性厌氧菌无效,用于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的治疗。

8.利福平:对厌氧菌有良好的作用,但单独应用时易于产生耐药性,故常与其他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9.四环素:对多数厌氧菌和绝大多数脆弱类杆菌无抗菌活性。

由于耐药菌株多,目前仅用于放线菌病的治疗。

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可能有较好疗效。

﹙三﹚常见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1.口腔厌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厌氧球菌、真杆菌属和产黑素类杆菌属。

首选青霉素,次选大环内酯类或林可霉素。

2.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如消化链球菌、产黑素类杆菌、梭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脆弱类杆菌等。

多数为混合性感染。

首选林可霉素类,次选氯霉素或甲硝唑,均应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3.中枢神经系统厌氧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类杆菌、梭形杆菌和链球菌,部分为混合性感染。

首选氯霉素加青霉素,或者甲硝唑加青霉素类,次选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拉氧头孢等。

4.妇产科厌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厌氧球菌、类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可有兼性菌混合感染。

首选青霉素类,次选克林霉素或甲硝唑,均可与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也有效。

.
5.腹腔内厌氧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脆弱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厌氧球菌,常与兼性菌混合。

首选甲硝唑或克林霉素,次选氯霉素,常需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头孢西丁、拉氧头孢、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也有效。

6.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首选甲硝唑,次选万古霉素口服。

7.骨-关节厌氧菌感染:致病菌以类杆菌属较为多见。

首选林可霉素类,次选氯霉素。

8.皮肤软组织厌氧菌感染:以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和厌氧球菌较为常见。

首选青霉素,次选林可霉素类。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可编辑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