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认定办法

合集下载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与管理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与管理
验。
( )内涵界定 ①综合 性实验 。综合性 实验是在学生 具有 一定 1 的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 ,运用一门或多门课程 知识 , 对学生进行综合i练的一种复合式实验 ,其 内容涉及多个 J I I I 陈 知识点或多项技术 。其 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数据 处理能力 , 阅资料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②设计性实验。 查 设计性实验是 一种 以学生为主导 ,结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的独 立解决问题 的训练 。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 目的和实验条件 ,进行 独立思考 ,提 出理论依据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实验仪器 ,确立 观察内容,设想实验结果 ,实现实验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的 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一定 的组织管理能力 。 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课程 是指 一门实验 课程 中只要有 —个综合性 实验项 目 或—个设计性实验项 目,则这门课就是综合性 、设计性 实验
的实施与管理 中的具体做法 。
1 综合性设计 性实验 内涵的界定与要求
括 :实 验原理 ,实验 示意图 。所 用的仪器材料 ,操作 步骤等) ,然后 师生共同讨论 ,进行改进并最 终确定出最合理 的可行方案 。 ( ) 织实施。综合性实验 的实施 ,是 学生根据 已制 定的综合 3 组 性实验项 目的实验方案 ,利用相关 仪器设备 、材料等实验条件使综合 性实验方案得以实现。 设计性实验 的实施 ,是学生根据最后确定的设计性实验的最合理 可行方 案 ,由实验室 提供相关 的设备 和材料 ,以小组 为单位实施 实
曩矸 技 21年第 0 7 : 0o 1期 9
-__
I. _ -
Cj

校 综合 性 、设 计 性 实验 的 实施 与 管 理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认定办法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认定办法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认定办法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与规范化管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定义(一)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即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视为综合性实验:1.内容涉及一门课程的2个以上知识点的有机综合;2.内容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的有机综合;3.一门课多项实验内容的有机综合。

(二)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课程教学,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探索性实验。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设计性实验:1.教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加以实现的实验;2.根据课程或理论的特点,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实现的实验。

(三)创新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教师选定的研究方向,针对某一或某些选定研究目标所进行的具体研究、探索性质的实验,是学生早期参加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创新性实验应当体现实验内容的自主性、实验结果的未知性、实验方法、手段的探索性。

选题突出当前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或前沿课题。

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认定1.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设置和认定由各学院(部、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2.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依据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在遵循本门课程或本专业教学规范的前提下,经过充分论证,选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设置方案,填写“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审定表”,学院(部、中心)组织专家对所申报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进行审核,报教务处核准备案。

实验教学类型的认定标准

实验教学类型的认定标准

实验教学类型的认定标准根据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将实验教学分为五种: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型实验教学。

各实验教学类型分类认定标准如下:一、验证性实验教学该类型实验教学是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试验。

学生们用实验来验证已学过的科学原理,概念或性质。

二、综合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点的实验。

该类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的综合,牢固掌握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与提高。

综合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要使用到多种实验技术,以完成最终的实验目的。

三、创新性实验教学研究创新性实验是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导师的研究领域,针对某一或某些选定研究目标所进行的具有研究探索性质的实验。

该类实验的目的是在深化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性思维和研究创新能力。

四、与生产实践结合型实验教学生产实践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形式,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以生产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实验教学,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生产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释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设计性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是指实验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该类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和综合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开拓创新意识。

实验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

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应当在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为了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合理,过程规范,并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需要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规范,明确界定开设的课程范围,对实验的开设条件、内容和完成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推动我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开设范围界定学校本科培养计划中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和含有实验或上机的课程,均属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范畴。

对于课程名称相同,但课程学分相差1学分及以上的,可视为2门课程。

第二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界定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

该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它一般是在学生经过了常规的基本实验训练以后,开设的高层次实验。

实验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实验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体现科学精神。

第三条开设的基本要求根据我校本科实验教学基本条件,全校专业主干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开设比例,应达到100%,即每门课中至少应有一个实验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其它课程的开设比例应不低于80%。

同时,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质量。

第四条组织与实施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工作在学校主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规划、组织、管理。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管理办法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动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设计与开发,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实验类型1.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将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

2.演示性实验是指主要由教师讲解和操作,学生通过听讲、观察与思考,来理解实验原理与方法,了解实验过程与结论。

3.验证性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按指导书要求或按教师审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动手操作来完成全部实验过程,进而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实验原理和技术,验证实验过程及结论。

4.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后期处理等,以获得较为系统的综合实验训练。

5.设计性实验是指由指导教师给定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个人或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不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6.研究性实验是指学生个人或小组结合科研课题或创新实践项目,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实验项目。

研究性实验要求从查阅技术资料、拟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到选择或自制仪器设备并进行实际操作,直至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均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

二、开设要求1.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可安排一些基本的训练和必要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专业课则应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

2.综合性实验一般可在一门课程的后期开设,也可以在几门相关课程学完之后开设。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常规实验或综合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开设。

研究性实验根据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由实验申请者和相关实验室负责人具体商定开设时间。

3.凡有实验的课程都要创造条件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其中,有实验的基础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4、有实验的专业基础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3、有实验的专业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


开 设综合 性 、设 计性 实验 的 目的和意义
体把能将一门课程 中三个及 以上的知识点有机 结合 , 或者属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基础性: 作. [ 而实验教 学是整个教学 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 培养质量。随着经济结构 的战略调整 , 社会各 方面对学生动
引 言
近2 O年来, 国际高教界普遍 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 用型
二 、综合 性 、设计 性实验 的 内涵
教 育部颁发 的高 等学校教 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把综合 性 实验解释为 “ 实验 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 知识 或与本课程
相 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 程 的综合知识或或系列课程 知识 的实验 的综合 。 综合 的内涵 应 该包括实验内容的综合、实验 方法的综合、实验手段 的综
于 二门及以上课程 的知识 点有机结 合的实验认作综合性实 验 。2 、方法 的多元性 :即综合运 用两种或两种 以上 的基本
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 , 培养 学生运 用不 同的思维方式和
不 同 的实 验 原 理 综合 分析 问题 、解 决 问题 、掌 握 不 同 的实 验 方法 ; 段 的 多样 性 : 合运 用两 种 或两 种 以上 的实 验 手 段 手 综 完成 同一 个 实 验 , 养 学 生 从 不 同 的 角度 , 过 不 同 的手 段 培 通
合 。通 过 内容 、 方 法 和 手 段 的 综 合 , 学 生 的 知识 、 能 力 、 对 素 质 形 成 综 合 的 学 习 与 培养 。

人才培养 。 现也有不少高校根据教育部 关于 进一步加强高
等学校本科教 学工作 的若干意见 ( 高[0 50 号 ) 教 2 0 1 I 和 关

江苏理工学院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

江苏理工学院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

江苏理工学院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规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及上级部门相关文件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是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我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更加合理、过程更加规范,需要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开设课程范围、开设条件、内容要求和完成标准进行界定、整理、规范、充实和完善。

第二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界定与特征第三条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课程的实验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均属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范畴。

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不属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范围。

第四条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门课程多个知识点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

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结束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结束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内容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2.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3.涉及多种实验方法或技术。

此类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在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五条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各教学环节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实验,它一般是在学生经过了常规的基本实验训练以后开设的高层次实验。

实验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或是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

XXXX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

XXXX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第三条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探索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第四条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验课程和含有实验或上机的课程,均可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一般2学时以上。

第五条有一个以上(含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就可以称为有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

各系开设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的比例应不低于80%。

必修课中有实验的课程一般要开设至少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第六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程序:任课教师须填写*******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报系部认定;系部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汇总表(见附件2)报教务处备案。

第七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开展如下工作:(一)将学生进行分组,综合性实验一般2~4人一组,设计性实验一般4~6人一组;落实好实验室,准备好相关仪器设备和耗材。

(二)对设计性实验,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内容与格式范本见附件3)。

(三)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工作,强调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原始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指导学生按照规范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提交纸质文本和电子版),并视具体情况要求学生答辩。

(五)指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评分。

第八条各系要创造条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组织教师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工作,并加强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与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