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观后感
《花木兰》观后感7篇

Just because I wanted to survive, I started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to let go.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花木兰》观后感7篇《花木兰》观后感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现在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我和几个朋友前些天到万达看了这部片子。
赵薇做客《咏乐汇》时,说自己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完电影,真的觉得她所言非虚。
看到魏国将士唱着军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憾”,为本国战俘送行时,我落泪了;本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人做无谓的牺牲,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柔然部族残杀,这该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楚!看到文泰为救病中的花木兰,不惜割腕喂血时,我流泪了;在木兰身负重伤却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况下,文泰,实际上是魏国皇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用鲜血来濡湿木兰干涸的嘴唇,这是何等深情之爱!看到最后两人如此相爱,在国仇家恨前,却不得不分开,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泪,为他们无疾而终的爱情。
而影院里的其他观众,也不时用手拭着眼睛。
很佩服马楚成导演和本片编剧,很熟悉的情节,被拍摄的不落俗套。
剧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终充满着深沉的爱,魏国将士宁死不屈对本国国土的爱;花木兰和文泰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文泰最终和柔然公主联姻,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爱。
发自肺腑的说,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
这几天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的主要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样能做的出色。
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
在实际生活中,常听身边的人说:“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为可气的是,上述言论还都是出自身边女性之口。
且不说本片中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花木兰》观后感7篇

Only people who are full of self-confidence can immerse themselves in life with confidence everywhere andrealize their will.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花木兰》观后感7篇《花木兰》观后感1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
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
影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
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
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
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而迪士尼在第36部年度长篇动画钜片,首次采用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花木兰”,在600位多位迪士尼动画师,孜孜不倦历时四年的时间,将传说内容幻化为令人目不暇给的动画场面,其中当然不乏优美的配乐与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罗!影片中的一对活宝--木须龙和蟋蟀,两个原本毫无拉拢的个体出现在了剧中,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他们极尽搞笑之能事,木须龙活跃万分,蟋蟀则低调行事,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则闹出了很多笑料。
这条龙虚荣心强,爱面子,具有人性一面,此外,这龙还有疯的特点,让人极为喜爱,活脱就是活宝一个。
在雪山跟匈奴一战的时候,这头龙还在雪崩的时候拿个铠甲冲浪,令人发笑不已。
而对于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她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
《花木兰》观后感(精选15篇)

《花木兰》观后感(精选15篇)《花木兰》观后感1花木兰是一位孝顺父母、坚强、勇敢、替父从军的女孩子。
这部电影主要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村庄里住着木兰一家人,花木兰的父亲在年轻时打仗一条腿残疾了,在家休养。
可是,就在木兰十几岁的时候,国家下达了命令,每家要派一位男子充当壮丁去前线参加战斗,其中就有花木兰的父亲,木兰为了父亲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就是:木兰和军队一起上战场打仗,就在这时,还剩下最后一个火炮,木兰拿走火炮,瞄准雪山,只听砰的一声,火炮向雪山飞去,引起了雪崩,埋住了敌人。
木兰的长官也差点被埋起来,幸好木兰救了长官一命,把长官救了上来,木兰却受了伤,长官立刻让医生替木兰治疗,这时长官发现木兰是个女的,拿起剑,准备砍掉木兰的头,长官把剑摔在地上,说了一句话,一命还一命,说完就带着军队走了。
看这就是一位坚强、勇敢、了不起的花木兰。
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像木兰一样,不要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还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花木兰》观后感2“谁说女子不如男”电影《花木兰》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位女英雄的形象。
剧中赵薇扮演的花木兰在敌人入侵祖国的时候,本来有机会逃离那个金戈铁马,无数厮杀的并且属于男儿的战场。
但是她没有逃避,毅然披上铠甲,拿起长剑,跨上战马,驰骋于大漠硝烟,成为一代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兄弟们敬畏的名将,这是何等的豪迈!试想一下,有多少男儿能有她的成就,看后,我心潮澎湃。
在这部电影中对花木兰的形象刻画的十分细致,也十分人性化。
她和我们一样,也曾有过懦弱,也有过逃避,第一次上战场时也有看着敌人的眼睛而砍不下刀的时候,让我觉得非常真实。
还有赵薇一直在电影中的形象都是头发蓬乱,肤色发黑,嘴唇干裂,这样的造型恰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真实的花木兰就应该是这样,甚至到她衣锦还乡变回女儿身后,她的手指仍是粗糙的。
不像现在有些偶像剧中主人公都是俊男靓女,没有一点真实感。
在本次影片中赵薇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演员。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5篇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5篇《花木兰》根据1998年迪士尼同名动画片改编,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勇战匈奴的故事。
你知道花木兰电影观后感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花木兰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1当我看完《花木兰》这部影片时,被花木兰替父从军、为父亲而愿意付出一切的事迹所感动。
花木兰聪明好动而又调皮,当得知朝廷又要父亲重上战场和看到父亲的腿受伤却坚持要去打仗时,便有了替父从军的决心。
可刚去习武时,花木兰却需要做很多她从未做过的活,每天要没日没夜地练武等等。
花木兰不太明白该如何练习,闹了许多笑话。
一想到父亲,花木兰便心痛不已。
于是她白天努力,晚上也丝毫不放松,最后靠自己的机智勇敢打败了匈奴,皇上也原谅了花木兰,非但没有赐她死罪,还赐给她一把宝剑。
当今社会的儿女,哪个能和花木兰相比?恐怕千万个人里只有一个。
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个个娇生惯养,活脱脱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哪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更不用说孝敬父母了。
如果现代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是花木兰的话,恐怕最多只会为父亲着急,而没有要替父从军的信念。
就拿我认识的一个小妹妹来说吧。
当她看到生病的奶奶卧床不起,床边还有一个红苹果时,就毫不客气地把那个苹果消灭了。
接着,也不问问奶奶的病有没有好一些,就独自去玩了。
在看她把苹果一点一点地吃掉时,我觉得自己的心也就像被一条自私的虫宝宝吃掉了。
我问她:“小妹妹,你为什么不问问奶奶的病情,还把奶奶房里唯有的一个苹果吃掉了呢?”小妹妹满不在乎,挥手一说:“为什么要问呢?奶奶的病又不是不会好,至于苹果嘛,那么大、那么红的苹果我不吃,让奶奶吃的话多可惜呀!”这句话像一座大山似的,压得我直喘不上气来。
我万万没想到,一个已经有十岁的孩子,居然还不懂得“孝敬”这两个字!花木兰那种懂得替父母分忧的品质,确实还有很多儿童比不上。
虽然也有一些孩子懂得孝敬父母。
当然,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搞好学习,这样,父母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就能达成了,那时,他们恐怕会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
《花木兰》观后感(集合12篇)

《花木兰》观后感(集合12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花木兰》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花木兰》观后感1花木兰代父从军已经是千万人都无故事比熟悉的感人了,而且现在还被拍成了动画片。
今天我就上网看了这部电影,它是美国好莱坞制作的,我们看的是原声片,因为网上上传的影片配音效果一向差强人意。
这个电影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村里住着花木兰一家人,花木兰的父亲因为在战场上受伤有腿疾,退役在家修养。
可是,就在花木兰十几岁的时候,国家发生了动乱,敌人在长城下准备攻打长城。
皇帝只好下征兵诏书,每家都必须有一个男子充当壮丁去前线参加战斗。
其中就有花木兰的父亲,花木兰为了她父亲不得不鼓起勇气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诏书发到家里的第二天,花木兰来到军营,战士们谁都不知道她是个女孩儿。
就这样她开始了军营生活,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她跟着战友们练了一身好功夫。
一天,长官把箭射在最高的柱子上,但是没有谁能把它取下来,只有花木兰不断努力花了一整夜的功夫,爬到最高处,拿下了那支箭,也让身边其他的士兵对“他”刮目相看。
终于要上战场了,他们走啊走,突然前面有很多敌人向他们冲来,原来是中了埋伏。
花木兰看到前面的雪山和悬崖,灵机一动,把大炮对准雪山,就是一炮,雪崩的巨大威力使得敌人的千军万马全部被淹没在皑皑白雪里。
长官也被雪崩的力量冲走了,花木兰为了救他,被冰块刮伤,将军请大夫来给她包扎的时候,大家发现原来花木兰竟然是个女的。
由于想到花木兰救了自己一命,就没有给杀她,军dui抛下了花木兰回都城了。
花木兰发现还有敌人没有死于雪崩,单于还活着。
花木兰连忙赶回都城,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去通知大家敌人还没死。
可是没有人相信她,就因为她是个女孩儿。
不幸还是发生了,在皇帝给长官赏赐的时候,单于发动了突袭,皇帝被抓走关在城楼上。
大家这才相信了花木兰的话,齐心协力和花木兰一起救下了皇帝。
观《花木兰》有感(13篇)

观《花木兰》有感观《花木兰》有感(13篇)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花木兰》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花木兰》有感1花木兰,一个中国的传统故事,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女孩。
在中国,花木兰是孝道、爱国、有责任感、有勇有谋的象征。
欣赏完《花木兰》这部动画片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不怕困难,艰苦练习,终于爬上杆顶拿到了那支箭的场景。
一个柔弱女子有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终于到达了成功的顶端。
我敬佩花木兰的勇气和那种不屈的精神,谁说女子就不能闯出一片蓝天?谁说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谁说女子不如男?对,就是她,花木兰,她做到了。
她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拥有了英雄般的刚强气质。
她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汉子”!“我只想证明自己的本事,我只想证明!”我记住了这句朴素而充满力量的话。
想想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经常因为遇见困难而退缩、放弃,我自叹不如,感到非常羞愧。
也许有的时候,我缺少的就是这样一句激励自己的话;缺少的就是这一份坚持。
今后我要学习花木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认真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观《花木兰》有感21月6日晚上,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在四楼多功能大厅里看电影《花木兰》。
《花木兰》是说,有一位女子,名叫花木兰,当她看见自己七十多岁的父亲还要上战场,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担心。
因为担心,所以花木兰就悄悄地拿了父亲的剑和盔甲,女扮男装,上了战场。
战场上,花木兰被箭射到,差点丧失了性命,可她却忍着痛,保护自己的士兵们。
终于,12年过去了,花木兰也回到了自己父亲的身边,当时,她的父亲已经满头白发,都快走不动了。
电影《花木兰》中的12年,是一个非常残酷的12年,在12年里,有许许多多的战争。
同时,也死了许许多多的士兵,那血战的场面,让我战栗,让我永远忘不了,当花木兰的兄弟小虎被匈奴们虐待,心里十分伤心,有着说不出的痛苦。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15篇)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15篇)《花木兰》电影观后感(15篇)《花木兰》电影观后感1 今天中午,我读到《花木兰》里的一段话…:夜深了,木兰趁着父亲熟睡,悄悄地走进了父亲的房间,拿起招兵的军帖,把她妈妈的梳子放在桌上留作纪念。
然后木兰用剑割掉了长发,跃上战马,义无反顾地走了。
我从书中“轻轻放”,“割掉长发”“跃上战马”看出木兰是多么的不忍年迈的父亲再上战场,不忍他颠簸流离,那么难舍亲情,割掉长发,她参军的意念又是如此坚决,木兰真是孝顺的孩子呀。
可是我看到:医生为她包扎伤口时,才发现勇猛的士兵竟然是一位女子。
让军医大吃一惊,顿时,我想不好了,木兰危险了,会不会被军医揭露呀,要知道那时候的女子是不能参军的,否那么祸及父母的。
我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跳过几页看,还好,还好……幸亏军医保密了,才有了以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
我喜欢《花木兰》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更深入的理解了为什么花木兰一个女儿身,在战场上活了十二年,靠的是什么?“的疑惑。
十二年中,每个夜晚”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十二年中,身为一名女子,如何忍受在黑暗的夜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阵阵悲凉呢?那是花木兰心中有爱才能坚持;因为有爱,才能在艰辛的环境中还觉得人间是如此美妙;因为有爱,木兰觉得爱是希望,是活着的理由。
战场是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2 这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花木兰》。
最后一节课是晚自习,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一个语文课,但这节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的。
在学校看电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了,这感觉好极了。
小时,我就能随口背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电影花木兰跟学过的这首诗并不太相像,但也无妨,最终都衬托出花木兰的英勇。
看到这个电影,我脑海中浮现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这类的话。
电影中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木兰家的祖先显灵和小龙木须,小蟋蟀。
《花木兰》观后感5篇

《花木兰》观后感5篇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长辈,但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孝敬长辈。
花木兰就是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姑娘,好例子,是我们的好榜样。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花木兰》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花木兰》观后感(一)“巾帼不让须眉”,听到这句话,在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人物便是花木兰。
通过学习之后,花木兰在我心中是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中豪杰。
今天下午语文课,老师让我们观看《花木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让我回顾了花木兰这个角色。
在电影中,花木兰从小接受父亲和子厚师傅的严格的训练,她的武功、射击比男生都要强,她也没有像女子的那般娇柔做作。
正因为这样,在她父亲年老力衰、不能从军的时候,她决定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从军。
从她这种行为中就可以体现出木兰有孝心、孝顺父母的品德。
再看看与木兰相比之下的我们,哪一个不是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可是就算父母宠爱我们,我们也没有任何回报父母的行为,相反,在父母的宠爱之下,我们变本加厉、得寸进尺,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不用说别人,我与父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家里,我与母亲的矛盾是最多的,而我和母亲的矛盾总是发生在一件小事上。
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玩,虽然我跟母亲说了要出去玩,可却我没有跟母亲说几点钟回家。
档我回到家时,我还没来得及跟母亲说“我回来了”,母亲便开始说我了,说:“这么晚回家干嘛去了?你知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就算跟朋友出去玩,你也要注意时间啊!一个女孩子家家的,玩到这么晚回家,你不知道会很危险吗?你不知道我们会担心吗……”母亲越说越起劲。
终于,我忍受不了母亲的啰嗦,就回了一句:“我不就是跟朋友出去玩回家晚了嘛!你用得着这么啰嗦吗?”母亲听我这样说,藏在心里的火气像是全部爆发了一样,一直在说我,最后我直接对母亲说了一句“我的事不用你管”,就跑回房间了。
当时我想着母亲的话越想越生气,像是我犯了多大错误似的。
第二天,我依然没有忘记这次与母亲的争吵,而母亲却像是忘记了一般,没有提起此事,对我的关心也依然像往常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木兰》观后感
小时候,就对木兰诗,特别有感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有时自己也会随口,就会背出这些诗句来.敬重花木兰,是个忠孝节义奇女子。
木兰辞,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这是汉乐府里歌颂女子的三篇诗歌。
流传最广的,国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木兰辞。
它被改编成了小说,戏剧,电影被历代政府用来对百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熟读《木兰辞》,也看过很多次的豫剧"花木兰",但是,这一次,通过电影"花木兰",才解开"为什么花木兰一个女儿身,在战场上活了十二年,靠的是什么?"的疑惑。
十二年中,每个夜晚"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十二年中,身为一名女子,如何忍受在黑暗的夜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阵阵悲凉?十二年,要如何才能坚持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看过"花木兰",才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情,山河泪"。
那样的混沌乱世,那样的惨烈沙场,那样的不舍苦恋。
电影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带领将士们誓死保卫国土的爱家爱国之情;木兰和小虎,以及将士们的深厚友谊兄弟之情;木兰和文泰之间的至死不渝儿女之情,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尤显可贵和温情。
爱,成了战火连天时期人们的希望所在。
木兰说:十二年来,因为有你,每天早上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的每一天,也将会这样!
我为这句话流泪,因为懂得,对于木兰,爱是希望,是活着的理由。
战场是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在弹尽粮绝之时,两军对阵,文泰从容走出,亮出了自己是北魏七皇子拓跋宏的身份,以自己当人质,换取花木兰和兄弟们的性命。
我为这样的"舍"而流泪。
因为懂得,对于文泰,木兰是希望,是爱着的理由。
而在战争停止之时,爱情却要为现实让道。
荡气回肠的爱情无奈凝结成无疆之大爱。
文泰说:若大爱,请相忘!
木兰说:若真爱,岂能忘?
是啊,真爱,怎能忘?放弃生命容易,但忘记,太难。
影片可能是杜撰的故事,但是,我宁愿相信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
在影片的最后,那一段旁白让人感动:有人说,离家太远就会忘记故乡;杀人太多,就会忘记自己。
在战场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
如果那时候,你爱上了一个人,希望会从泥土中重新绽放,热烈的拥抱生命……
在新版的电影中,故事依然发生在大漠,影片没有过多渲染花木兰从军前的普通生活,而是以很多篇幅描绘了这位女英雄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及发生在花木兰与文泰(皇子拓跋宏)之间的一段辛酸爱情故事。
电影情感层面刻画细腻,穿上戎装的花木兰是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脱下军装的她又是一个懂得为爱付出且深明大义的女子。
大漠孤烟、沙石纷飞的战场,为这段传奇故事增添了一丝丝的无助和苍凉。
影片中赵薇与陈坤两位演员的演出可圈可点,作为影片重中之重的赵薇,也圆满地完成了让花木兰从古诗走向画面的任务。
但是,陈坤扮演的文泰这个角色的闪光点不容小觑。
无论是感情戏还是打戏,陈坤展示了历史最好“水准”。
也许是跟赵薇彼此的默契,在感情戏路上的把握,陈坤信手拈来丝毫看不出任何怯场,这可能是一名优秀演员的内在潜质吧。
在整部影片能打动观众的情节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欲率领被困峡谷的残部与敌决一死战时唱起的那首挽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
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北地胡风,南国炊烟,思我妻儿,望我家园,关山路阻,道长
且远。
”环绕于影院四周的音响,制造出了将士把观众合围在中间吟咏的效果,这当是近年同类作品里最悲壮也最具感染力的一幕,如果《花木兰》全部以此格调制作,那么它将会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在这个花木兰的故事里,有爱情,但更多的,是责任,是成长,是成全。
其实无论男人或女人,在战场上成长都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而在这残酷的历练中,遇到一个为成全你的成长而牺牲自我的人,又何其幸运。
我为文泰对木兰的三次成全而动容。
第一次,以死亡的名义,让花木兰走出儿女情长,成为战场上的虎将。
对于文泰的诈死,初看起来觉得方式太过离奇极端,但仔细一想,从木兰危急时刻独骑驰骋而来时那一亮的目光,到面对木兰踌躇杀人时“这是命令”的大声狂吼,从河边温和殷切的挽留,到“战场上不能有爱情”的决绝冷酷,相比女人的柔情,这男人的目光太过敏锐通透,在花木兰还未了解自己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她的未来。
第二次,用生命的代价,换取垂危的木兰和兵士们的绝处逢生。
最喜欢这里的文泰,狂沙过后,那一声绝望的“花木兰”,这个多年来藏在暗处的男人终于袒露了自己的情怀,终于相见的无语凝噎,割腕输血的平静温存,峡谷困顿中的相偎相依,走向敌阵的决断从容,以死相逼,义无反顾,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只寥寥数语,便让对手哑口无辞。
这是一个有着强大内心的男人,憔悴瘦弱的外表下澎湃汹涌的壮士豪情,让人荡气回肠。
第三次,则是爱情的了断。
我常想,文泰“愿意为国赴死,不愿牺牲爱情”,然而在朝堂之上,抬眸垂首,终是无言承受;蓬蒿离离,没有缠绵悱恻,轻轻一抱,便是默然长别。
“家国”二字,是个沉重的话题,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将功成,万户涕泗。
对这样的结局,我不知是悲是喜,惟有无尽遗憾。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区区二十字,隐藏了多少真实的历史。
如果说赵薇版的木兰,英姿飒爽,让我觉得真实;那么陈坤版的文泰,带给我更多的则是感动。
因为大爱,所以无私,因为辽远,所以壮美。
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这部影片再一次告诉大家巾帼不让须眉的道理。
女人照样可以统率千军万马,也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幸福,选择“大爱”而放弃“小爱”!
因为有爱,才能坚持;因为有爱,沧海桑田才能天长地久;也因为有爱,虽有遗憾,却仍觉人间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