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乳品基础知识

乳品基础知识

乳品基础知识1、牛乳:是母牛分娩以后,为给犊牛提供生长所需营养,而从其乳腺分泌出来的物质。

•牛乳中含水分约88%左右,总乳固体约12%左右。

•牛乳的成分根据其组成分为水分和乳固体两大部分,而乳固体又分为脂质和非脂乳固体2、牛乳组成:包括水分和总乳固体,总乳固体包括脂质和非脂乳固体。

非脂乳固体;3、非脂乳固体包括:蛋白质、糖类:乳糖、葡萄糖;矿物质:主要含钙、磷、钾、氯;脂溶性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少量含钠、镁、硫、铁;微量含锌、铝、铜、硅、碘;痕量含锰、钼、锂、锶、硼、氟;色素:胡萝卜素、叶黄素;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C、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4、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营养物运输;•生物的运动离不开蛋白质抵抗致病微生物及病毒。

5、乳中会出现蒸煮味的来源?•原料乳中去除了在PH4.6等电点处沉淀的酪蛋白之外,留下的蛋白质统称为乳清蛋白,约占乳蛋白质的18-20%.可分为对热稳定和对热不两大部分。

•对热不稳定的有乳白蛋白、乳球蛋白。

乳白蛋白的特点是加热时会产生H2S而使乳或乳制品出现蒸煮味。

对热稳定的为乳清蛋白。

6、脂肪的营养价值是动植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之一。

•氧化后给人体提供热量;提供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脂肪酸;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分;•帮助维生素A、D、E、K的吸收。

乳糖的构成及对加工的影响。

乳糖经高温加热可生成异构乳糖、半乳糖、塔格糖类,可生成蚁酸、乳酸等有机酸。

乳糖是还原糖,其本身及分解产物与乳中的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是乳制品褐变的主要原因。

7、乳糖的营养价值•牛乳中的总热量的1/4来自乳糖。

除供给人体能源外,乳糖还具有与其他糖类所不同的意义。

•乳糖在人体胃中不被消化吸收,可直达肠道。

在人体肠道内乳糖易被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以被吸收。

半乳糖是构成脑及神经组织的糖脂质的一种成分,对婴儿的智力发育十分重要,它能促进脑苷和粘多糖类的生成。

乳品基础知识

乳品基础知识

正常乳、异常乳
5
乳的定义及分类
泌乳时间
初乳 初乳:乳牛分娩后一周以内所产的乳 色泽:呈黄色,具有浓厚感,富粘性 理化特点: 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类含量高,其 中蛋白质、无机盐尤为突出,蛋白质中 乳白蛋白、乳球蛋白特别高。如分娩后 蛋白质含量在17-20%而乳球蛋白和乳白 蛋白含量11-12%。所以初乳的热稳定性 差,一般加热60℃就凝固。初乳的冰点 与乳糖较常乳低
17
乳糖
• 牛乳中含乳糖约为4.5-4.7%,乳糖在乳中几乎全部呈溶液状态
• 乳糖是双糖,水解时产生一份子葡萄糖和一份子半乳糖
• 乳糖是乳中主要的甜味物质 • 乳糖对热比较稳定,但长时高温牛乳将变成棕褐色并产生一种焦糖味 ,是乳糖与蛋白质之间发生美拉德反应
18

• • • 是由有生命生物产生的一类蛋白质,他们有能力激发化学反应的历程和速度 由于酶本身在反应中并未被消耗,因此有时也称之为生物催化剂。 专一性:酶的作用非常特殊,每一种酶只对一种反应起催化作用
27
乳的物理性状
依数性
冰点:-0.525~-0.565℃ 沸点:100.17 ℃
其它特性
热学特性
粘度 表面张力 电导率
感官特性 光学性质
比热容 热导率及热扩散性
滋气味 组织状态
光的吸收、折射、散射 色泽
28
诚信、和谐、认同、服务
长发育必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所以它是哺乳动物出生后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易于消 化吸收的完全食物。 简练:乳是哺乳动物分娩后,由乳腺分泌,为幼仔提供营养的液体。
泌乳期?
乳牛自分娩后产乳起直至泌乳终止,这中间称为泌乳期。
4
乳的定义及分类
来源
牛乳、羊乳以及马乳等

饲用乳制品的基础知识与评判方法

饲用乳制品的基础知识与评判方法
Skim milk powder 蛋白质 34%
脂肪 1.6ey protein concentrate
蛋白质 34% 脂肪 2% 乳糖 50%
2.4 配方奶粉
baby milk formula 蛋白质 10.4%
脂肪 26% 乳糖 46%
母乳化奶粉
酪蛋白与乳清蛋白
1.脂肪均质乳化后,脂肪粒径<2微米,脂肪的消化吸收率 提高15%以上,“预消化”脂肪特别适合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乳脂50%、乳糖25%、乳蛋白7.5% 集成为均质母乳化脂肪 是接近母乳(脂肪粒径<2微米)的乳制品。
2.脂肪经过乳糖和乳蛋白包被,降低了不饱和脂肪的氧化风险,不易结 块,保质期长。
3. 变色: 1.蛋白与糖,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美拉德反应。 2.水溶性B族维生素,氧化,颜色加深。
一.乳清粉的评估要点
4.使用甜乳清粉,警惕酸乳清粉
A.甜性乳清粉:生产硬质干酪、半硬质干酪、软干酪 的副产品称为甜乳清,其PH值为5.9~6.0 。 B.酸性乳清粉:盐酸沉淀法制造干酪素得到的乳清粉 即为酸性乳清粉,其PH值为4.3~4.6。口感:刺激、酸 味。
6.冷水即可速溶、全溶,吸收率高,优于普通油脂, 是乳仔猪、泌乳母猪的优质原料。
Thanks!
• 母猪奶水的固形物主要由乳脂37%、乳蛋白30%、乳糖29%组成。母 猪奶水的天然成分和比例,符合乳猪高能量、高蛋白的营养需求。
• 乳仔猪的胆汁功能发育不完全,饲料脂肪很难在小肠道乳化成小颗 粒脂肪,所以乳仔猪直接添加脂肪(如豆油、玉米油),往往因脂肪 消化不良导致腹泻,但哺乳仔猪对母乳脂肪的消化率却很高。
• 牛奶中有2.8%的酪蛋白和0.7%的乳清蛋白。同酪蛋白相比,乳清 蛋白的溶解性更好,含有质量更高的必需氨基酸。

乳制品宣传知识点总结

乳制品宣传知识点总结

乳制品宣传知识点总结1.乳制品的制作工艺乳制品的制作工艺包括牛奶、羊奶和山羊奶的加工过程。

乳制品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奶源:乳制品的生产以天然的奶源为基础。

常见的奶源包括牛、羊和山羊等;(2)牧草饲养: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牲畜的饲养环境和粮食都会直接影响到奶制品的品质。

优质的牧草和饲料能够保证牲畜产出的奶质优良;(3)消毒处理:奶源采集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奶制品不受污染;(4)加工制作:将采集到的奶源经过杀菌、配方、加热等一系列处理工艺后,制成乳制品。

2. 乳制品的营养成分乳制品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食物。

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例如,牛奶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这些成分对人体的骨骼生长和维护至关重要。

另外,乳制品中富含的脂肪和维生素A、D等物质对儿童的发育和成人的健康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 乳制品的种类乳制品的种类繁多,包括液体乳、奶酪、黄油、酸奶、冰淇淋等多种产品。

这些产品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营养组成。

例如,奶酪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对人体的骨骼和齿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酸奶则富含益生菌,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冰淇淋则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甜品,其撑持的欧吉桑含有助于提升人的情绪,并对心血管系统有益。

4. 乳制品的常见误区乳制品在一些人群中存在着一些误解,例如,有人认为乳制品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还有人认为乳制品容易引起乳糖不耐症。

然而,科学研究表明,适量饮用乳制品对大多数人群是有益的,并不会导致肥胖。

此外,乳糖不耐症只是少数人的特殊情况,并不代表所有人都适合戒除乳制品。

总之,乳制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它的营养成分丰富、种类多样,对人体的健康发育和养生保健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食用乳制品时也需要注意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乳制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科学地选择和搭配乳制品,使其发挥最大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乳制品基础知识

乳制品基础知识

02
儿童:每天建议摄入量:100-200克
03
孕妇:每天建议摄入量:300-500克
04
老年人:每天建议摄入量:200-300
05
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

者等,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摄入量。
2
乳粉、奶酪、黄油、
冰淇淋等。
乳制品富含蛋白质、
脂肪、矿物质、维生
3
素等营养成分,对人
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乳制品的分类
液态乳:包
1 括牛奶、羊 奶、骆驼奶 等
发酵乳:包
2 括酸奶、发 酵乳饮料等
乳酪:包括
4 新鲜乳酪、 软质乳酪、 硬质乳酪等
乳清制品:
5 包括乳清蛋 白粉、乳清 蛋白饮料等
乳粉:包括
避免阳光直射:乳制品应避免阳光 0 3 直射,以免影响口感和营养成分
定期检查:乳制品应定期检查,发 04 现变质应及时处理,避免食用
乳制品的保质期
牛奶:一般保 质期为3-7天, 冷藏保存
酸奶:一般保 质期为7-14 天,冷藏保存
奶酪:一般保 质期为1-3个 月,冷藏保存
奶油:一般保 质期为1-3个 月,冷藏保存
演讲人
目录
01. 乳制品的定义和分类 02. 乳制品的营养成分 03. 乳制品的选购和储存 04. 乳制品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1
乳制品的定义
乳制品是指以牛、羊、 马、骆驼等哺乳动物的 乳汁为原料,经过加工 1
制成的食品。
乳制品的种类繁多,可 以根据加工程度、原料
4
来源、口感等不同进行 分类。
乳制品包括液态乳、
选择包装完 好、无破损、 无渗漏的乳 制品
选购时注意 查看乳制品 的配料表和 营养成分表

乳品基础知识 1、2

乳品基础知识 1、2
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介质:水(结晶水,结合水,
自由水也叫游离水) 分散质:乳糖、无机盐类、蛋白
质、脂肪、气体等。
乳的分散体系
真溶液 胶体溶液 悬浊液或乳浊液
乳的分散体系
真溶液:分子量小的溶质,可以形 成真溶液,如:乳糖、矿物质。 溶质颗粒大小在1nm左右。
乳的分散体系
胶体溶液:主要以蛋白质为主,颗粒大小在 5---10nm左右的溶质。在高速离心的作用 下分离。
嗜冷菌
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在4-10℃,培养10--15天所得到的菌 落个数。
杀菌方法
低温长时间杀菌:62--65 ℃、 30分钟。
高温短时杀菌:72--75 ℃15s或 80--85 ℃、10--15s
UHT:130--150 ℃ 、2--4s。
乳品化学基础知识
乳的利用史 乳的化学成分 乳的物理化学特性
目录
一、乳品基础知识 二、微生物、乳品微生物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乳品微生物知识 三、乳品化学基础知识
乳品基础知识

乳是哺乳动物分娩后,由乳腺分 泌,为幼仔提供营养的液体
泌乳期:300天
乳的主要成分
水(87%) 脂肪(3.0—4.0%) 蛋白质(2.5—4.0%) 乳糖(4.7%) 矿物质(0.8%)
按照含磷量的多少,酪蛋白分为以下四种:
α-酪蛋白 β-酪蛋白 γ-酪蛋白 κ-酪蛋白
蛋白质
酪蛋白的凝固
酸凝固 在PH值为4.6以上时,酪蛋白以碱性状态存在,在
正常牛乳中,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的形式存在。 当PH值降至5.2时,磷酸钙中的钙分离,当PH值 降至4.6时,酪蛋白酸钙中的钙分离,分离后的酪 蛋白极不稳定,易沉淀析出。 酶凝固 在酶的作用下,酪蛋白形成副酪蛋白,其等电点向碱 性偏移,接近5.2,并形成很多羟基(-OH),与 钙结合,形成钙桥沉积。

乳品基础知识答100题

乳品基础知识答100题

乳品基础知识问答100 题(连续刊载)一、乳的基本知识(一)乳的概念是什么?乳是哺乳动物产仔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胶体特性、均匀的生物学液体。

其色泽呈白色或略带微黄色,味微甜并具有香气。

乳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它含有幼仔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是最易于消化吸收的完全食物。

(二)牛乳的食用价值和特点是什么?1、牛乳经杀菌后,不需进行任何调理即可直接供人们食用2、牛乳可以被人类几乎全部消化吸收3、牛乳含有能促进人类生长发育以及维持健康水平的几乎一切必需的营养成分4、牛乳所含各种营养成分,大体适合人类生理需要5、其它食物由于添加了牛乳,可显著提高这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6、为了取得与牛乳同等数量的营养成分,用其它谷物提供,要比牛乳多消耗好几倍(三)牛乳原料乳是如何分类的?牛乳原料乳可分为正常乳和异常乳两大类。

正常乳是健康的母牛在正常的生理阶段分泌的牛乳异常乳包括:1、生理异常乳:(1)初乳:奶牛产犊后一周内分泌的牛乳(2)末乳:产犊前15 日内的牛乳2、病理异常乳:(1)乳房炎乳(含抗生素)及细菌污染乳3、化学异常乳:(1)酒精阳性乳:酸度低于20T 度,酒精试验为阳性(2)高酸度乳(3)低成分乳(4)冻结乳4、掺水、添加防腐剂、加中和剂及其他添加剂、化学品等以上各种异常乳不宜做为原料乳使用(四)牛乳有哪些主要化学成郑?牛乳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水、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盐类、维生素、酶类等。

其具体含量如下表成分含量()平均值()水85.5~89.5 87.0 总固形物10.5~14.5 13.0 乳脂肪2.5~4.0 3.5 乳蛋白质 2.9~5.0 3.4 乳糖3.6~5.5 4.6 无机盐0.6~0.9 0.8(五)牛乳分离后能加工那些主要产品?牛乳离心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奶油脱脂乳(搅拌)(酸、凝乳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奶油酪乳干酪乳清(主要成分是如脂肪及(类似脱脂乳及(主要成分是酪蛋白)脂溶性维生素)较多的磷脂)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滤液(主要成份是乳白蛋白、乳球蛋白)(含有乳糖、水溶性盐类及维生素)(六)牛乳脂肪的组成、性质及特点是什么?牛乳中脂肪含量一般为3.0%~4%,平均为 3.5%。

乳品基础知识及工艺培训

乳品基础知识及工艺培训

滋气味:乳中含有挥发性脂肪酸及其他挥发性物质,所以牛乳带有特 殊的香味,这种香味随温度的高低而异,加热后香味强烈,冷却后减弱。 牛乳除了原有的香味之外,很容易吸收外界的各种气味,所以挤出的牛 乳如在牛舍中放置时间太久即带有牛粪味或饲料味。美国的试验表明, 异味中88.4%来源于饲料味、12.7 %为涩味、11%为牛体味。总之,乳的 气味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新鲜牛乳中由于含有乳糖稍带甜味,因含有 氯离子稍带咸味,但常乳中受乳糖、脂肪、蛋白质等所调和而不易察觉。
对热稳定的乳清蛋白: pH 4.6~4.7时,煮沸20min,仍溶解于乳中的 乳清蛋白质。它们主要是小分子蛋白和蛋白胨类,约占乳清蛋白的19%。
3、脂肪球膜蛋白:牛乳中除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外,还有一些蛋白质称 为脂肪球膜蛋白,它们是吸附于脂肪球表面的蛋白质,与磷脂质构成脂 肪球膜。脂肪球膜蛋白对热较为敏感,且含有大量的硫,牛乳在70~ 75℃瞬间加热,则巯基就会游离出来,产生蒸煮味。
气体:牛乳中含有一定量气体,其中主要为二氧化碳、氧气及氮气等。
乳脂肪: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乳脂是由漂浮在乳中的大小不同的粒 子构成的众多小球。这些小球是脂肪球。 脂肪球是乳中最大的颗粒,其直径为0.1~20um,平均直径是3~4um, 1ml全乳中有20~40亿个脂肪球。 脂肪球平均直径与乳中脂肪含量有关,脂肪含量越高,脂肪球直径越大。 脂肪球是乳中最大的,同时也是最轻的颗粒。
1、感官指标:色泽、滋气味、组织状态;正常乳为乳白色或微带黄色,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异物,不得有红、绿等异色,不能有苦、涩、咸的 滋味和饲料、青贮、霉等异味。 2、理化指标:酒精实验、乳的酸度、密度、冰点、脂肪含量、蛋白质 菌总数; 4、其他指标:酒精试验、煮沸试验、掺假检验、抗生素检测(兽药残 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品基础知识乳的概念:牛乳是母牛产犊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具有胶体特性、均匀的生物学液体、其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有微黄色、不透明、味微甜并具有特有香气。

乳糖的合成乳糖是双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合成泌乳期:乳牛自分娩后产乳起直至泌乳终止,这中间称为泌乳期。

根据乳的不同分为初乳、常乳、末乳。

1、初乳:乳牛分娩后一周以内所产的乳。

2、常乳:母牛产犊一周后,所产乳的成分及性质趋向稳定。

3、末乳:母牛停止产乳前一周左右所分泌的乳称为末乳。

牛乳的主要成分及化学性质主要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无机盐、无机盐、维生素、酶类、少量气体水分:水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含87-89%。

牛乳中水分分为三种:1.游离水:是牛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分散介质。

2.结合水:是和乳中蛋白质、乳糖以及某些盐类结合存在。

3.结晶水:蛋白质乳蛋白质是牛乳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约为3.3-3.5%,乳蛋白质不是单一的蛋白质,种类很多。

(一)分类:1.酪蛋白83%(α-酪蛋白β-酪蛋白k-酪蛋白γ-酪蛋白)2.乳清蛋白17%(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其他眎,胨)。

酪蛋白的沉淀1.酸凝固:在PH值为6.4以上时,酪蛋白以碱性状态存在,在正常牛乳中,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的形式存在。

当PH 值降至5.2时,磷酸钙中的钙分离,当PH值降至4.6时,酪蛋白酸钙中的钙分离,分离后的酪蛋白极不稳定,易沉淀析出。

(一)脂溶性的维生素:1.维生素A(视黄醇)2.维生素D(钙化醇)3.维生素E(生育酚)(二)水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B分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2.维生素C(抗坏血酸)3.生物素、尼克酸(PP因子)、泛酸、胆碱、叶酸。

酶分类:蛋白酶、解脂酶、乳糖酶、氧化还原酶。

1)脂酶:通过均质、搅拌、加热等处理,被激活会促使脂肪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带来脂肪分解臭。

经80℃20s加热可完全钝化。

2)蛋白酶:能使乳蛋白质凝固。

加热至80℃10min被钝化。

3)碱性磷酸酶:经62.8℃30min或72℃15s加热被钝化,用来检验巴氏杀菌乳杀菌是否彻底。

牛乳中的气体:其中以二氧化碳为最多,氮气次之,氧气的含量最少。

乳在加工过程中,所含的气体是有增减的,其中二氧化碳因逸散含量减少,同时使乳的酸度有某些降低,通常乳经冷却或加热后酸度约可降低1O T。

氮与氧两种气体因乳与大气接触反而增加。

气体对牛乳加工的破坏作用:1.容易结垢2.影响计量精度3.降低脱脂效率乳的性质一、乳的胶体分散体系乳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乳中各种物资相互组成分散体系,其中分散剂是水,分散质有乳糖、盐类、蛋白质、脂肪等。

由于分散质种类繁多,分散度差异大,所以,乳并不是简单的分散体系,而是包含着真溶液、高分子溶液、胶体悬浮液、乳浊液及其过渡状态的复杂的分散体系。

1、真溶液:乳中的乳糖、水溶性盐类、水溶性维生素等呈分子或离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真溶液,其微粒直径小于或接近1nm。

2、高分子溶液:乳白蛋白及乳球蛋白呈大分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典型的高分子溶液,其微粒直径约为15-50nm。

3、胶体悬浮液:酪蛋白在乳中形成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胶粒,从其结构、性质及分散度来看,它处于一种过渡状态,一般把它列入胶体悬浮液的范畴。

胶粒直径约为30-800nm,平均为100nm。

4、乳浊液:乳脂肪是以脂肪球的形式分散于乳中,形成乳浊液。

脂肪球直径约为100-10000nm。

二、色泽:正常的全脂新鲜牛乳呈不透明的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1、不同色泽的原因乳白色是由于牛乳存在的酪蛋白-磷酸钙复合物的微粒子和微细的脂肪球对光线不规则的反射结果。

淡黄色是来自乳中存在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三、正常的滋气味乳中由于含有挥发性的脂肪酸及其它挥发性物质,所以牛乳具有一种特有的奶香,味微甜。

此外由于牛乳中含有氯离子,所以牛乳稍带咸味。

四、比热、冰点和沸点1、比热:将牛乳温度升高1℃时所需要的热量和同重量的水升高1℃所需热量之比,叫做牛乳的比热。

2、牛乳的冰点一般为-0.525—-0.565℃,平均为-0.540℃溶液中的溶质可使溶液的冰点下降,牛乳中由于含有乳糖和可溶性的盐类,使牛乳的冰点降低3、牛乳的沸点通常,在1大气压下牛乳的沸点为100.55℃左右,五、牛乳的相对密度1、相对密度的定义:是指某物质的重量与同温度、同容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2、牛乳相对密度的测量测定牛乳的相对密度通常采用牛乳比重计(或称乳稠计)乳稠计分为两种:一种为15℃/15℃乳稠计(比重乳稠计),另一种是20℃/4℃,(密度乳稠计),如将后者换算为前者,则在后者读的度数加2即可。

3、牛乳总干物质的计算利用牛乳相对密度和脂肪的测定,计算牛乳的总干物质。

公式:T=0.25L+1.2F+0.14式中:T——干物质百分含量。

L——乳稠计读数15℃/15℃F——脂肪的百分含量、例如:脂肪为3.50%,L为31时,求该乳中总干物质含量%六、牛乳的酸度1、酸度的意义酸度是反应牛乳新鲜度和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酸度高的牛乳,新鲜度低,热稳定性差。

2、牛乳酸度的种类牛乳酸度分自然酸度(或固有酸度)和发酵酸度。

两种酸度即为总酸度。

3、自然酸度的来源主要来源于蛋白质、柠檬酸盐、磷酸盐及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

例如新鲜牛乳的酸度为16-18O T,其中来源于蛋白质3-4 O T,二氧化碳2 O T,磷酸盐和柠檬酸盐10-12 O T。

4、牛乳酸度的几种表示方法(1)吉尔涅尔度:表示符号O T。

(2)乳酸度:用%表示。

(3)苏克斯列特-格恩克尔度:用O SH表示(4)道尔尼克度:用O D表示乳风味缺陷一、异常臭味(一)由外界原因造成的不良风味1.强烈的乳牛臭味2.饲料臭味(二)由酶类引起得异常臭味1.酸败臭味:牛乳中的解脂酶,分解乳脂肪生成挥发性的脂肪酸。

2.由其他原因引起的酸败臭(三)由化学原因造成的异常臭味(四)由微生物引起的异常臭味二、日晒气味三、焦煮气味异常乳一、定义指在乳牛泌乳的过程中,由于奶牛本身的生理病理原因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牛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的乳。

二、分类:1.生理异常乳:初乳、末乳、营养不良乳2.病理异常乳:乳房炎乳及其他细菌污染乳3.化学异常乳:酒精阳性乳、高酸度乳、低成分乳、冻结乳4.人为异常乳:掺水乳、添加防腐剂乳、加中和剂乳、提取脂肪乳,以及含其他添加物乳。

备注:低酸度酒精阳性乳:当盐类含量不正常,盐类与蛋白质间的平衡打破时,易于产生低酸度酒精阳性乳。

热加工对乳的影响一、皮膜的形成当牛乳在40℃以上进行加热时,会形成皮膜。

二、脂肪的变化乳脂肪比较稳定,属非热敏性成分,100℃以上温度加热,乳脂肪并不发生化学变化。

三、加热对牛乳风味的影响产生焦煮味。

四.褐变牛乳经长时间高温加热后,色泽会发生褐变,属于非酶褐变蛋白质的氨基与乳糖的羰基发生了反应。

五、乳石的形成在高温下加热或煮牛乳时,在与牛乳接触的加热面上,常出现有结焦物,即为乳石。

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乳石形成的因素:牛乳酸度高易形成乳石,泌乳后期的牛乳/陈乳,设备表面光滑不易产生,流速,冻结对牛乳的影响微生物基础知识病毒界——-病毒原核生物界——-细菌生物学分类真菌界———酵母菌霉菌真核原生界——-藻类;原生动物动物界植物界(一)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到,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100或数1000倍甚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二)按其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三大类: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真菌(酵母菌、霉菌、担子菌)、藻类、原生虫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拟核):细菌类(细菌、螺旋体防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等)、蓝细菌3、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根据活的细胞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寄生在放线菌体内)(三)主要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1、细菌(1)分类细菌按形态分①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多数球菌直径为0.5-1 µm;有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叠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②杆菌:呈杆状或圆柱形;大多数杆菌直径与球菌相似,长约0.5-1.25 µm,宽约0.7-8 µm;有长杆菌、短杆菌、球杆菌、棒状杆菌。

③螺旋菌:呈弧状、弯曲状;有弧菌、螺旋菌。

革兰氏染色原理:等电点学说:细菌的等电点较低,pH值大约在2~5之间,故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菌体蛋白质电离后带阴电荷,而碱性染料电离时染料离子带阳电。

因此,带阴电的细菌常与带阳电的碱性染料进行结合。

所以,在细菌学上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通透性学说: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均让结晶紫染色液与碘液通过,进入菌体后,碘液与染料结合成一种不溶于水,只溶于酒精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渗出革兰氏阴性菌体外而不能渗出革兰氏阳性菌体外,这样革兰氏阳性菌仍保留结晶紫和碘化合物的颜色而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则被脱色,复染后呈复燃的粉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3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梁色液(稀)染10秒钟后,自来水冲洗。

干燥,镜检。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接种环接的菌不能太多,防止涂片太厚,不易脱色。

2)干燥(固定):要在酒精灯的高处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切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间过长,防止菌体烧焦变形。

固定的目的:a.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b.保证菌体能更牢固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被水冲洗掉;c.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脱色。

(2).细菌结构A、基本结构及功能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浆(质)④极核B、特殊结构及功能①荚膜②鞭毛③纤毛④芽孢孢子的形成:活菌核细胞聚集(在恶劣生长条件下)核周围有一层厚臂形成(孢子)细胞分解,孢子释出孢子释出适宜生长条件下,孢子的膜胀破,新细胞形成。

杀灭芽孢条件:121℃、20分钟160℃、2小时判断灭菌是否彻底,一般以芽孢是否被杀灭作为标准。

生长曲线: 代表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过程的动态变化。

生长期: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2、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以芽殖或裂殖为主(其中芽殖是酵母菌最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性繁殖的方式是产生子囊孢子。

3、霉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看到绒状,絮状蜘蛛网状的菌丝体。

一部分菌丝生长在基质中吸收养分,成为基内菌丝或营养菌丝,另一部分向空中生长,成为气生菌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