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分层课课练(PDF版):期末AB卷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历年真题)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历年真题)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
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B.三角形的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 C.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D.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2、图中的内容是某同学完成的作业,嘉琪帮他做了批改,嘉琪批改正确题数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
1、C
2、B
3、B
4、B
5、B
6、A
7、A
8、B
9、C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
26、
27、
28、
29、
30、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所示,直线AB⊥CD于点O,直线EF经过点O,若∠1=26°,则∠2的度数是( )
A.26° B.64° C.54°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1=∠4 B.∠2=∠3 C.∠5=∠B D.∠BAD+∠D=180°
28、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ABC面积是28cm2, AB=20cm,AC=8cm,求DE的长.
29、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
(1)操作发现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2,2),点Q在y轴上,△PQO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Q共有()A.5个B.4个C.3个D.2个2、如图,与交于点,,则的度数为()A. B. C. D.3、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4B.5,5,10C.2,4,7D.4,6,124、点P的横坐标是﹣3,且到x轴的距离为5,则P点的坐标是()A.(5,﹣3)或(﹣5,﹣3)B.(﹣3,5)或(﹣3,﹣5)C.(﹣3,5)D.(﹣3,﹣5)5、如图,DE∥AB,AB、CD相交于点O,如果∠AOC=144°,那么∠D的度数为()A.144°B.26°C.36°D.54°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1,7,6C.2,3,6D.6,8,107、如图,已知△ABC≌△A DE,∠D=59°,∠AED=78°,则∠C的大小是()A.43°B.53°C.59°D.78°8、如图,已知∠1=∠2,其中能判定AB∥CD的是()A. B. C. D.9、如右图,下列条件中:⑴∠B+∠BCD=180°;⑵∠1=∠2;⑶∠3=∠4;⑷ ∠B=∠5;能判定AB∥CD的条件个数有()A.1B.2C.3D.410、4的算术平方根是( )A. B. C.±2 D.211、如图,在不等边中, ,垂足为M, ,垂足为N,且,点Q在AC上, ,下列结论:, , 平分, 平分, ≌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5个B.4个C.3个D.2个12、已知△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B.∠A:∠B:∠C=3:4:5C.(b+c)(b﹣c)=a2 D.a=7,b=24,c=2513、下列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3,5B.3,4,5C.2,2,4D.1,2,14、如图,直线AB∥CD,EF分别与AB、CD交于G、H,若∠1=∠CHG,则∠GOH的度数为()A.60°B.90°C.120°D.150°15、如图,∠A+∠B+∠C+∠D+∠E+∠F的度数是()A.360°B.480°C.540°D.72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BC≌△EFD,请写出一组图中平行的线段__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BOE=37°,则∠DOF =( )A.37°B.43°C.53°D.74°2、以下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若a=b,则a 2=b2D.若a>0,b>0,则a2+ b2>03、如图所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长方形ABCD,其中AB和BC分别在两直角边上,设AB=x m,长方形的面积为y m2,要使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其边长x应为( )A. mB.6 mC.15 mD. m4、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7,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5、如图,在菱形中,,,、分别是边、中点,则周长等于()A. B. 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中线就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直线B.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有可能在三角形外部C.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必在三角形内部 D.以上说法都错7、如图,直线a∥b,∠1=75°,∠2=35°,则∠3的度数是()A.75°B.55°C.40°D.35°8、如图是一个由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拉动其中两根木条后,它的形状将会改变,若固定其形状,下列有四种加固木条的方法,不能固定形状的是钉在()两点上的木条.A.A、FB.C、EC.C、AD.E、F9、的立方根是()A.-1B.0C.1D.±110、若点M(m+3,m﹣2)在x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A.(0,﹣5)B.(0,5)C.(﹣5,0)D.(5,0)11、如图,直线l1∥l2,∠1=55°,∠2=65°,则∠3为()A.50°B.55°C.60°D.65°12、如图,用尺规作斜边的垂直平分线,其中,现有以下结论:① ;② ;③ ;④.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2是8的立方根;②±4是64的立方根;③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A.1个B.2个C.3个D.4个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底边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0=0的两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9或12B.9C.12D.2115、如图,△ABC的顶点均在⊙O上,若∠A=36°,则∠OBC的度数为( )A.18°B.36°C.60°D.54°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有一个长方形纸片,减去相邻的两个角,使∠ABC=90°,如果∠1=152°,那么∠2=________°.17、如图,中,,,点在边上运动(不与点,重合),以为边作正方形,使点在正方形内,连接,则下列结论:① ;②当时,;③点到直线的距离为;④ 面积的最大值是.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8、乐乐观察“抖空竹”时发现,可以将某一时刻的情形抽象成数学问题:如图,已知,,则的度数是________°.1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边长分别为4,9,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20、如图,∠A=30°,∠C'=60°,△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________.21、比较大小:________5(填“ ”或“ ”).22、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M为边BC上的点,连接AM.如果将△ABM沿直线AM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边AC的中点处,那么点M到AC的距离是________.23、如图,Rt△ABC中,∠ACB=90°,AC=BC,在以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点A旋转至y轴的正半轴上的点A'处,若AO=OB=2,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24、下列算式中:(1)-22=4(2)- <- = (4)- =-4,其中计算正确的有________个.25、在中,过点D的直线分别交的延长线于点,若,,则的周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如图所示,直线AB∥CD,∠1=75°,求∠2的度数。

上海市(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上海市(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上海市七下期末数学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1 D.√125÷√5=5A.√+√=3B.4√5−2√5=2C.√5+√52.关于√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是无理数:B.√2的平方是2C.2的平方根是√D.面积为2的正为形的边长可表示为√3.如图1,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D∥BC的是()A.∠1=∠2B.∠3=∠4C.∠ABC=∠ADCD.∠ABC+∠BCD=180°4.如图2 ,已知∠1=∠2,AC=AD,从○1AB=AE,○2BC=ED,○3∠B=∠E,○4∠C=∠D这四个条件中再选一个,能使△ABC≌△AED,这样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图1 图2 图35.在平面直角出标系中,如果A(a,b)在第二象,那么点B(-b,-a)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如图3.已如△ABC中、BD,CE分别是AC,AB上的高,BD与CE交于点O,如果使∠BAC=n°,那么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是()A..45°+n°B.90°-n°C.90°+n°D.180°-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题,每题3分,满分36分)7、-8的立方根=__________8、比较大小:−3√2__________−2√5(填“>“,“小于”或”=”)4=________________9、用幂的形式表示:√7310.近似数0.0730的有效数字有__________个11、如图4,在△ABC中,AD⊥BC,垂足为点D,那么点B到直线AD的距离是线段__________的长度12.如图5,直线l1∥l2,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l2上,三角板中60°的角在直线l1与l2之间,如果∠1=35°,那么∠2=____________度图4 图5 图613、如图6,用两根钢条AB 、CD 、在中点O 处以小转轴连在一起做成工具(卡钳)。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生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4.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5.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除试卷、答题纸外,考生不得携带、查看任何资料。

相关说明:1.本试卷容易、中等、较难试题的分值比例控制在3:2:3左右。

2.整卷各知识内容的分值大致如下:“实数”部分占8分,“相交线 平行线”部分占20分,“三角形”部分占114分,“平面直角坐标系”部分占8分。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把aa 1-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运算结果是( ). (A )a (B )a - (C )a - (D )a --2.如果∠A 和∠B 是两平行直线中的一对同旁内角,且∠A 比∠B 的2倍少30°,那么∠B 的度数是( ).(A )30° (B )70° (C )110° (D )30°或70°3.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

做法如下:∠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

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C 即是∠AOB 的平分线。

这种做法的原理是( ).(A)A.A.S (B)S.S.S (C)S.A.S (D)A.S.A4.已知直线m∥n,点B、C是直线n上两点,点A是直线m上一点(AB≠AC),在直线m上另找一点D,使得以D、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点D有()个.(A)不存在(B)1 (C)3 (D)无数5.在等边△ABC所在的平面内求一点P,使△PAB、△PBC、△PAC都是等腰三角形,则具有这样性质的点P最多有()个.(A)1 (B)4 (C)7 (D)10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菱形(B)等边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7.已知23600=153.6,x=1.536,则x= .8.如图,已知AB∥CD,∠A=36°,∠C=120°,则∠F-∠E= .(第8题图)9.如图,面积为10的大正方形内有5个正方形S1、S2、S3及ABCD、EFGH,其中S1的面积为1,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 .10.如图,则∠A+∠B+∠C+∠D+∠E+∠F+∠G的度数为 .11.如图,∠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的度数是 .12.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BC=32,且BD:CD=9:7,则D到AB边的距离是 .13.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D 作DE∥BC,交AB于点E,那么此平面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个.14.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5,BC=3,则BD的取值范围是 .1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12:9两部分,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1,则它的腰为 .16.如图,在3x3网格中,∠1+∠2+∠3+∠4+∠5= .17.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个格点,如果点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点C的个数是个.18.如图,在△ABC中,AB=AC,∠A=80°,将△AB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使点A落在边BC上的A’处,点C落在C’处,联结CC’,则∠BC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满分78分)19.(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在直线l3上运动,试探索∠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20.(本题满分10分)如图,点P为△ABC内一点,说明AB+AC>PB+PC的理由.21.(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如图,在△ABC 中,AB=AC,AD⊥BC,CE⊥AB,AE=CE. 求证:(1)△AEF≌△CEB;(2)AF=2CD22.(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2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过AC边上的点D作DG∥BC,交AB于点G,在GD延长线上取点E,使DE=DC,联结AE、BD. (1)若△ABC的边长为3cm且AD>DC(该条件仅在本小题中使用),画出大致图形;(2)求证:△AGE≌△DAB;(3)若EF=DB,EF∥DB,求∠AFE的度数。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及解析)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及解析)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各图中∠1和∠2为对顶角的是()A.B.C.D.2.(3分)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0 B.1 C.2 D.33.(3分)某种细胞的直径是0.000408mm,0.00040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4.08×10﹣3B.4.08×10﹣4C.4.08×104D.4.08×1024.(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则分式的值()A.扩大为原来的10 倍B.缩小为原来的倍C.扩大为原来的2 倍D.不变5.(3分)如果不等式组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3 B.m≥3 C.m>3 D.m<36.(3分)计算210+(﹣2)11的值是()A.﹣2 B.2 C.210 D.﹣2107.(3分)如图所示,如果AD∥BC,则:①∠1=∠2;②∠3=∠4;③∠1+∠3=∠2+∠4;上述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D.①、②、③8.(3分)一件工作,甲独做a小时完成,乙独做b小时完成,则甲,乙两人合作完成需要()小时A.B.C.D.9.(3分)如果分式的值等于0,那么x的值为()A.﹣1 B.1 C.﹣1 或1 D.1 或210.(3分)如图,已知AB∥EF∥CD,BF∥AE,AF平分∠EAB,图中与∠CGF相等的角有()个.A.2 B.3 C.4 D.5二、认真填一填(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24 分。

请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1.(5分)8的立方根是.12.(5分)因式分解:a2﹣4a=.13.(5分)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14.(5分)若x,y是整数且满足x+y+2xy=25,则x+y=.15.(4分)如图,AB∥DE,∠ABC=70°,∠CDE=132°,则∠BCD=.16.(4分)小明的一本书一共有104页,每一页都用数码来表示页数.在这104页的页码中有两个数码的,并且这两个数码经过平移其中一个数码能得到另一个数码,则这样的页共有页.三、计算与证明(本大题共7 个小题共66 分.解答应写出相应的解题步骤或文字说明)17.(6分)计算:|﹣2|+()0﹣(﹣5)﹣.18.(6分)计算:(2x﹣1)2﹣(3x+1)(3x﹣1)+5x(x﹣1)19.(8分)先化简,再对a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20.(10 分)已知:如图,∠B=∠D,∠1=∠2.试问,∠A=∠C 吗?请说明理由.21.(12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某校积极响应号召,计划用不超过1900棵月季和1620棵冬青,组建中、小型两类绿化带共30 个.已知建一个中型绿化带需月季80 棵,冬青50 棵;建一个小型绿化带需月季30 棵,冬青60 棵.(1)问:符合题意的方案有几种?请你帮学校设计出来.(2)若建一个中型绿化带的费用是860 元,建一个小型的绿化带的费用是570 元,试说明在(1)中哪种方案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22.(12分)已知13=1=×12×22,13+23=9=×22×32,13+23+33=36=×32×42,…,按照这个规律完成下列问题:(1)13+23+33+43+53==×2×2.(2)猜想:13+23+33+…+n3=.(3)利用(2)中的结论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13+123+133+143+153+163+…+393+403.23.(12分)如图,已知AM∥BN,∠A=60°,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 分别平分∠ABP 和∠PBN,分别交射线AM 于点C,D.(1)求∠CBD 的度数;(2)当点P 运动时,∠APB:∠ADB 的比值是否随之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比值;若变化,请找出变化规律;(3)当点P 运动到某处时,∠ACB=∠ABD,求此时∠ABC 的度数.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A 中∠1 和∠2 不是对顶角;B 中∠6 和∠2 不是对顶角;C 中∠1 和∠2 是对顶角;D 中∠1 和∠2 不是对顶角;故选:C.2.【解答】解:在实数,,中,无理数有与.故选:C.3.【解答】解:0.000408=4.08×10﹣5.故选:B.4.【解答】解:分别用10x 和10y 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 和y,得=,可见新分式与原分式相等.故选:D.5.【解答】解:∵不等式组无解,∴m≥3,故选:B.6.【解答】解:210+(﹣2)11=810﹣211=210﹣410×2=210×(4﹣2)=﹣210,故选:D.7.【解答】解:∵AD∥BC,∴∠1=∠2,故①正确.故选:A8.【解答】解: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合作的工作效率是+ .故选:D.9.【解答】解:∵|x|﹣1=0,∴x=±4,当x=1 时,x2+2x+2≠0,当x=﹣3 时,x2+3x+2=0,∴当x=1 时分式的值是7.故选:B.10.【解答】解:∵AB∥CD,∴∠FAB=∠CGF,∵AF 平分∠EAB,∴∠EAF=∠FAB,∵AB∥CD∥EF,∴∠EFA=∠FAB,∠BFA=∠FAE,∵∠AGD=∠CGF,∴与∠CGF 相等的角有∠FAB,∠EAF,∠BFA,共5个.故选:D.二、认真填一填(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24 分。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中, BP平分∠ABC,AP⊥BP于P,连接PC,若的面积为3.5cm2,的面积为4.5cm2,则的面积为( ).A.0.25cm 2B.0.5 cm 2C.1cm 2D.1.5cm 22、点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M′的坐标是()A.(3,4)B.(﹣3,﹣4)C.(﹣3,4)D.(﹣4,3)3、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E,F,∠1=50°,则∠2的度数为()A.50°B.120°C.130°D.150°4、如图,在△ABC中,AB=10,AC=6,过点A的直线DE∥CB,∠ABC与∠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E,D,则DE的长为()A.14B.16C.10D.125、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B.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D.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A.(2,1)B.(2,0)C.(3,3)D.(3,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8的立方根是2B.-8的立方根是-2C.0的立方根是0 D.125的立方根是±58、如图,△APB与△CDP均为等边三角形,且PA⊥PD,PA=PD.有下列三个结论:①∠PBC=15°;②AD∥BC;③直线PC与AB垂直.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40°,则∠2等于()A.30°B.40°C.50°D.60°10、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D,则∠1=∠2B.若AD//BC,则∠B+∠BCD=180ºC.若∠1=∠2,则AD//BC D.若∠3=∠4,则AD//BC11、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ABC,得到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如图),判定△EDC≌△ABC的理由是()A.SASB.ASAC.SSSD.HL12、如图,阴影部分组成的图案既是关于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又是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若点的坐标是,则点和点的坐标分别为( )A. B. C.D.13、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F为BC边上的动点,FD⊥AB于D,FE⊥AC 于E,则DE的长为()A.随F点运动,其值不变B.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大值为C.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小值为D.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小值为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D是AB上一动点,过点D作DE⊥AC于点E,DF⊥BC于点F,连接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是()A.5B.4.8C.4.6D.4.415、若a2=(-5)2, b3=(-5)3,则a+b的值是()A.0或-10或10B.0或-10C.-10D.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已知l1//l2,直线l与l1, l2相交于C,D两点,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若∠1=130°,则∠2=________°.17、如图,等腰△ABC中,AB=AC,∠BAC=5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的度数是________.18、如图,AB∥CD,BE平分∠ABD,DE平分∠BDC,且BE与DE相交于点E,求证∠E=90°证明:∵AB∥CD(________)∴∠ABD+∠BDC=180°(________)∵BE平分∠ABD(________)∴∠EBD= ________(________)又∵DE平分∠BDC∴∠BDE= ________(________)∴∠EBD+∠EDB= ∠ABD+ ∠BDC(________)= (∠ABD+∠BDC)=90°∴∠E=90°.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B,C作一圆弧,圆心坐标是________.20、已知点P的坐标为(-3,4),作出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称为第1次变换;再作出点P1关于y轴对称的点P2,称为第2次变换;再作点P2关于x轴对称的点P3,称为第3次变换,…,依次类推,则第2019次变换得到的点P2019的坐标为 ________.21、如图,BD平分∠ABC,DE∥BC,∠2=35°,则∠1= ________.22、如图,OP平分∠M ON,PE⊥OM于E,PF⊥ON于F,OA=OB,则图中有________ 对全等三角形.23、取=1.4142135623731…的近似值,若要求精确到0.01,则=________.24、如图,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边DC于E,若∠DAE=30°,则∠B =________°.25、比较大小:﹣________﹣(填“>”“<”或“=”).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C=∠COA,∠D=∠BOD,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8、如图,AD=8,CD=6,∠ADC=90°,AB=26,BC=24,求该图形的面积。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学生专用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学生专用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ABC中,∠A=30°,∠C=11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EBC的度数是()A.10°B.15°C.20°D.25°2、如图所示是一个围棋棋盘局部,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的坐标是,白棋的坐标是,则黑棋的坐标是A. B. C. D.3、如图,点A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的纵坐标逐渐减小时,△OAB的面积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4、若实数m、n满足,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A.12B.10C.8D.65、如图,在△ABC中,E是BC中点,AD是∠BAC的平分线,EF∥AD交AC于点F.若AB=7,AC=11,则FC的长为().A.7B.8C.9D.116、下列图形中,∠2>∠1的是()A. B. C. D.7、25的平方根是()A.5B.﹣5C.±D.±58、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72°B.60°C.50°D.58°9、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mx+5m-2=0的一个根为x=2,且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长,则△ABC的周长为()A.8B.10C.8或10D.6 m10、如图,一个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在第1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4,0)B.(0,5)C.(5,0)D.(5,5)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底边的夹角等于()A.顶角B.底角C.顶角的一半D.底角的一半12、估算﹣1的值在()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B.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C.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图形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14、如图,∠ABC=∠ACB,BD、CD、BE分别平分△ABC的内角∠ABC、外角∠ACP、外角∠MBC.以下结论:①AD∥BC;②DB⊥BE;③∠BDC+∠ABC=90°;④∠A+2∠BEC=180°;⑤DB平分∠AD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B.3个C.4个D.5个15、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l4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3B.∠5=∠4C.∠5+∠3=180°D.∠4+∠2=18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若△ABC内接于半径为6的⊙O,且∠A=60°,连接OB、OC,则边BC的长为________.1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5,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8、如图,如图,点A(3,m)在第一象限,OA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1,tan∠1= ,则m的值是________.19、如图,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使得△ABD≌△ACD.(添一个即可)(﹣4,n)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分别为________.20、点P(m,﹣2)与点P121、如图,在△ABC中,AB=AC,边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若△BCD的周长为24cm,BC=10cm,则AB的长为________ cm.22、如图,∠BAC=30°,P是∠BAC平分线上一点,PM∥AC交AB于M,PD⊥AC于D,若PD=3 ,则AM=________.23、为中边上的中线,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4、如图,△ABD≌△ACE,AD=8cm,AB=3cm,则BE=________cm25、如上图,已知等腰Rt△AA1,A2的直角边长为1,以Rt△AA1,A2的斜边AA2为直角边,画第2个等腰Rt△AA2A3,再以Rt△AA2A3的斜边AA3为直角边,画第3个等腰Rt△AA3A4,…,依此类推直到第100个等腰Rt△AA100A101,则由这10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已知:如图,P是△ABC内任一点,求证:AB+AC>BP+P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