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计算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利用期望值决策树等解管理学计算题示范

利用期望值决策树等解管理学计算题示范

利⽤期望值决策树等解管理学计算题⽰范利⽤期望值、决策树和其他数学模型分析解题⽰范管理学⼀些经典计算题如下1.某化⼯⼚1990年⽣产某种产品,售价1000元,销售量为48000台,固定费⽤3200万元,变动费⽤2400万元,求盈亏平衡点产量?解答:令W ——单件产品价格,C V ——单件产品变动费⽤,F ——固定费⽤,X ——销售量;令S ——销售收⼊,所以,S=WX 令Y ——总费⽤,所以,Y=F+C V X盈亏平衡时:S=Y ,即WX=F+ C V X ,得到盈亏平衡点产量X 0=VC W F-因此,代⼊计算:F=3200万元 W=1000元 C V X=2400万元 X=48000台(由后两式得出C V =5000元)最后得到:X 0=64000台2.某企业计划⽣产⼀产品,经市场调查后预计该产品的销售前景有两种可能:销路好,其概率是0.6,销路差,其概率是0.4,可采⽤的⽅案有两个:⼀个是新建⼀条流⽔线,需投资2000万元,另⼀个是对原有设备进⾏技术改造,需投资500万元,两个⽅案的使⽤期均为解答:第⼆步:计算期望值结点2的期望值为 =-??-+?2000104.02006.0700】)(【1400700-200500100结点3的期望值为 =-??+?500104.01006.0500】【2900 因此,从期望值来看,第⼆种⽅案更好。

解答:第⼀步:排列各个⼯序的顺序,在每个字母下⾯画上箭头,⽤来表⽰这个字母代表的⼯序第⼆步:每个⼯序的头和尾都要有⼀个事件,⽤圆圈代表这个事件,并按照从左到右,从上A B CD E H F G I J第三步:内很明显,事件1 的最早开始时间是0,它是始点事件事件2 的最早开始时间是(事件1的最早开始时间+⼯序A 的作业时间)=4 事件3 的最早开始时间是(事件2的最早开始时间+⼯序B 的作业时间)=12 事件4 的最早开始时间是(事件3的最早开始时间+⼯序C 的作业时间)=6事件6的最早开始时间是(事件4的最早开始时间+⼯序D 的作业时间)=15 事件7的最早开始时间是(事件4的最早开始时间+⼯序G 的作业时间)=14E 和F 都通向事件5,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前⾯的⽅法,事件5的最早开始时间就有两个了,⼀个是(事件3的最早开始时间+⼯序E 的作业时间)=17 ⼀个是(事件4的最早开始时间+⼯序F 的作业时间)=12那么,事件5的最早开始时间是(事件3的最早开始时间+⼯序E 的作业时间)=17 根据上⾯的思路,可以得出:事件8的最早开始时间是32第四步:计算每个时间的最晚开始时间,标注在各个事件旁的中很明显,事件8是终点事件,第三步⾥计算出了事件8的最早开始时间是32,那么其最晚开始时间也是32。

管理学计算题练习汇总

管理学计算题练习汇总

管理学原理计算题胡世明计算题训练——一.确定型决策(盈亏平衡分析(量本利分析))(一)明辉度假村营业旺季为12周,接待能力共150套客房,每套收费1200元/周,单位变动成本800元/周,固定成本480000元/年。

求:(1)明辉度假村盈亏平衡点;(2)若实际接待是总能力的80%,求明辉度假村旺季营业的总利润;(3)旺季过后,收费降至每套1000元/周,预期可预定总能力75%,问明辉度假村是否继续营业?【参考答案】(1)盈亏平衡点Q* = FC / ( P - A VC ) =(480000÷12/)(1200 - 800)=100(套)(2)总利润∏= ( P - A VC )×Q - FC =(1200 - 800)×150×12×80% - 480000 =96000(元)(3)因为1000元/周>800元/周,即服务或产品单价高于单位变动成本,短期内企业可以继续营业。

(二)某企业经销一种产品,产品的单位变动费用(A VC)50元,售价(P)100元,每年固定费用(FC)90万元。

依此,试解析——1.此企业盈亏平衡点的产量(Q*)为多少?2.如果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2.4万件,问每年能获得利润(Π)多少?3.为满足市场对产品需要,扩大生产,拟购置一条生产线,每年增加固定费用20万元,但可节约变动费用10元/件,与此同时,为了扩大产品销售计划,拟降低售价10%,在现有生产能力条件下,较之原方案,此方案是否可行?若不可行,而要获取不低于原方案的利润,在什么情况下此方案可行?【参考答案】1.求盈亏平衡点产量Q* = FC/ (P - A VC) = 900000 / (100 - 50) = 18000 (件)2.企业现有能力2.4万件,每年可获得的利润∏= ( P - A VC ) ×Q –FC= (100 - 50)×24000 – 90000 = 300000(元)3.购置一条生产线方案的可行性FC购置= 90 + 20 = 110 (万元);A VC 新= 50 – 10 = 40 (元/件); P = 100 (1 - 10%) = 90 (元/件);利润∏= ( P - A VC ) ×Q - FC = ( 90 – 40 ) ×24000 – 1100000 = 100000(元);100000(元)<300000(元),利润低于原方案,在现有生产能力下,如果不扩大生产,新方案实施后利润下降了20万元,此方案不可行。

2019管理学课程ppt计算题归总

2019管理学课程ppt计算题归总

1.假定某印染厂进行来料加工,其产量随工人人数的变化而变化。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表示:Q=98L-3L²。

这里,Q为每天的产量;L 为每天雇用的工人人数。

又假定成品布不论生产多少,都能按每米20元的价格出售,工人每天的工资均为40元,而且工人是该厂唯一的可变投入要素(其他要素投入量的变化略而不计)。

问该厂为谋求利润最大,每天应雇用多少工人?边际产量2.假设等产量曲线的方程为:,其中K为资本数量,L为劳动力数量,a和b为常数。

又假定K的价格为PK, L 的价格(工资)为PL。

试求这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

解:先求这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

L的边际产量为:K的边际产量为:根据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最优组合的条件是:所以,K和L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为a PL / b PK。

16........40)698(2040).....698(20698)398(2==-⨯∴=-⨯=•=-=-==LLMELMPMRMRPLdLLLddLdQMPLLLΘ3.假定某企业期初的生产函数为: 在这期间,该企业资本投入增加了10 %,劳动力投入增加了15%,到期末总产量增加了20%。

(1)在此期间该企业因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增长率是多少? (2)在此期间,技术进步在全部产量增长中做出的贡献是多大?解:(1)因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增长率为:GA=GQ -αGK -βGL=20 %-0.4×10%-0.6×15% =7%即在全部产量增长率20%中,因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增长率为7%。

(2)技术进步在全部产量增长中所做的贡献为:GA /GQ × 100%=7%/20%×100%=35%即在全部产量增长中,有35%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

4.成本函数推导举例某企业的技术部门已经估计出该企业的生产函数为:,这里,Q 为每月的产量(单位:万件),K 为每月的资本投入量(单位:万台时),L 为每月雇用的人工数(单位:万工时)。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计算题分析题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计算题分析题

计算题分析题1、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件可变成本为150元,产品零售价为180元。

试求其盈亏平衡点时产量和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

如果企业产销量达到22万件,该企业的实际利润(或亏损)是多少?答:盈亏平衡点产量=6000000/(180-150)=200000(件)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6000000+300000)/(180-150)=210000(件)产量为22万件时企业利润=220000×180-(6000000+220000×150)=60(万元)(4分)2、结合所学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有关知识,试分析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14分)解答要点:所谓核心能力是一种将知识、技能、资产和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

它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其与企业的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等资源或能力的交互作用,最终生成能够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

(4分)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

它包括员工个人知识技能的培育,也包括企业整体素质和各种资源的积累。

(2)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是指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装备和技术规范等组成的有机系统。

企业技术系统通常以关键技术为核心,识别、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核心技术,并围绕之形成别具一格的技术体系和核心产品,常常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有效的管理是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

(4)加快培育企业信息系统。

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及时获取有关科学技术和市场变化的信息,并在企业内部迅速传递成为企业正确决策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方面。

(2分)(5)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无形因素,它如同一柄双刃剑,积极的企业文化对内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则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

管理学题库及答案详解

管理学题库及答案详解

管理学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A.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B. 计划、协调、领导、监督C.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D. 计划、组织、领导、监督答案:A2.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什么?A. 员工的自我管理B. 工作效率的最大化C. 员工的情感需求D. 管理的人性化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权威需求答案:D二、填空题4.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_______和效率的最大化。

答案:组织目标5. 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不包括_______。

答案:工作环境6. SWOT分析包括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_______。

答案:威胁(Threats)三、简答题7. 简述决策过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

答案:问题识别、发展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

8. 描述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答案:组织文化通过塑造员工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组织的整体表现和效率。

四、案例分析题9. 某公司进行一项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市场部经理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推广方案。

请分析如何使用SWOT分析来评估这些方案的可行性。

答案:首先,针对每个推广方案,分别列出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然后,比较这些因素,评估每个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

最后,选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最有可能成功的方案进行推广。

五、论述题10. 论述现代管理理论中关于领导力的几种不同观点,并给出你的看法。

答案:现代管理理论中关于领导力的观点包括但不限于: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情境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等。

特质理论强调领导者天生的特质;行为理论关注领导者的行为模式;情境理论认为领导效果取决于环境因素;变革型领导理论强调领导者激发下属潜能和创新。

在我看来,领导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需要结合个人特质、行为、情境和变革能力来综合考量。

管理学计算题全

管理学计算题全

题型:计算题所属章节:4 难易程度:一般分值:7分明辉度假村营业旺季为12周,接待能力共150套客房,每套收费1200元/周,单位变动成本800元/周,固定成本480000元/年。

求:(1)明辉度假村盈亏平衡点;(2)若实际接待就是总能力得80%,求明辉度假村旺季营业得总利润;(3)旺季过后,收费降至每套1000元/周,预期可预定总能力75%,问明辉度假村就是否继续营业?知识点:盈亏平衡分析参考答案:(1)Q* = F / ( P — C v ) =480000÷12/(1200 — 800)=100(套)(2)E = ( P — C v )Q - F =(1200 — 800)×150 ×12× 80% - 480000 =96000(元)(3)因为1000元/周>800元/周,可以继续营业。

题型:计算题所属章节:4 难易程度:复杂分值:7分某企业经销一种产品,产品得单位变动费用50元,售价100元,每年固定费用90万元.此企业盈亏平衡点得产量为多少?如果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2、4万件,问每年能获得利润多少?为满足市场对产品需要,扩大生产,拟购置一条生产线,每年增加固定费用20万元,但可节约变动费用10元/件,与此同时,为了扩大产品销售计划,拟降低售价10%,问此方案就是否可行?知识点:盈亏平衡分析参考答案:(1)求盈亏平衡点产量Q* = F / (P — Cv)= 900000 / (100 - 50) = 18000 (件)(2)企业现有能力2、4万件,每年可获得得利润E = S - C = ( P — Cv )Q– F =(100 - 50) 24000 – 90000 = 300000(元)(3)购置一条生产线方案得可行性 F = 90 + 20 = 110 (万元) Cv = 50 – 10 = 40 (元/件)P = 100 (1 — 10%) = 90 (元/件)E = ( P - Cv )Q—F = ( 90 – 40 ) 24000 – = 100000(元)如果不扩大生产,新方案实施后利润下降了20万元,如果使利润增加到30万元,则新方案实施后企业得销售量应为Q = ( F + E ) / (P - Cv) = ( + 300000 ) / ( 90 – 40) = 28000 (件)因此,只有当产品销售超过28000件时,新方案才就是可行得。

管理学4、计算题

管理学4、计算题

B
C
D
E
F
G
紧前作业 -
A
A
B
B
C、D E、F
作业时间 6
3
8
4
5
7
2
答:画网络图(5 分);
3
1 A,6 2
G,2
5
6
4
找关键路线(2分),即:关键路线:A→C→F→G(1分)、关键工序:A,
B,E,H(1分);
工程工期 6+8+7+2=23 天(1分)。
5、 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新建生产线需投资 100
结点②的期望值=〔0.3×10+0.5×4+0.2×(-3)〕×5=22(万元) 结点③的期望值=〔0.3×8+0.5×5+0.2×0〕×5=24.5(万元) 结点④的期望值=〔0.3×6+0.5×3+0.2×1〕×5=17.5(万元) 各个方案考虑期初投资的因素,则有: 新建: 22-8=14(万元) 改建: 24.5-5=19.5(万元) 扩建: 17.5-2=15.5(万元) 所以最后选到改建方案。 11、请根据下表所给资料进行时间-费用优化(表格见教材 91 页)。 间接费用 1.25 千元/周。
方案
全套引入 部分引入 进口元件 自行研制
概率
0.9
0.8
0.7
0.6
低价
0.1
200
200
100
20
中价
0.5
300
300
200
50
高价
0.4
400
400
300
100
投资
2000

管理学复习之计算题

管理学复习之计算题

管理学复习之计算题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900元.试用盈亏平衡点法确定其产量。

2.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两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3.某企业计划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

不同的设计方案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也不同。

有关资料如下:试用冒险法、保守法和折衷法分别选出最佳方案.(假设最大值系数为0、7)4.某企业在下年度有A、B、C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200元,若年度产品订单为4万件,试问单位可变成本降至什么水平才不至于亏损?6.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估计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自然状态)大体有四种情况:需求量较高、需求量一般、需求量较低、需求量很低,对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无法预测。

为了生产这种产品,企业考虑了三种方案:A方案是自己动手,改造原有设备;B方案是淘汰原有设备,购进新设备;C方案是购进一部分关键设备,其余自己制造。

该产品准备生产5年,据测算,各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5年内的损益值如下表:试分别用冒险法、保守法和折衷法选择最佳方案。

(设置最大值系数为0、7)答案:1.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Q=1000000/(900—700)=5000(单位)所以,该产品达到盈亏平衡时的产量是5000个单位.2.根据题意绘制决策树:滞销0.2×60一般0.3×160甲畅销0。

5×300滞销0.2×0一般0。

3×180乙畅销0。

5×360甲方案的期望值=0。

2×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据市场预测,今后几年市场对某公司产品的需求会扩大(概率0.7),但也存在着销售量减少的可能(概率0.3),公司面临几种可能的选择:第一:扩建厂房更新设备,需投资700万元,若需求量扩大,公司每年可获利300万元;若需求量减少公司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限5年。

第二:使用老厂房,更新设备,需投资400万元,若需求扩大,每年可获利100万元,若需求减少,每年也可获利60万元,服务期限5年。

第三:先更新设备,一年后,若销路好,再扩建厂房,每年可获利300万元,共需投资800万元,服务期限总共是5年。

试根据决策树论,进行方案抉择。

2.某厂要决定下个五年计划期间生产某种电子产品的生产批量。

根据以往的销售统计资料及市场预测得知,未来市场出现销路好,销路一般和销路差三种情况的概率分别为0.3、0.5和0.2;若该产品按大、中、小三种不同批量投产,则下个五年计划期内在不同的销售状态下的收益值可以估算出来,如表所示,现要求通过分析确定合理批量,使该企业获得收益最大。

3.某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为了180000元,销售成本为16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88000元,若2005年计划增加广告费32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

要求:
(1)预测2005年该公司的保本点;
(2)若2005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528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
该命题只是决策过程的第三阶段,决策过程包括四个基本阶段即(1)(2)(3)(4)(见简答1答案)
七、计算
(1)根据条件绘制决策树
(2)结点④300×1.0×4—400=800(万元)
结点⑤100×1.0×4=400(万元)
由于800>400 故决策Ⅱ选择扩建厂房
(3)结点①[300×0.7×5+(-50)×0.3×5 ]—700=275(万元)
结点②[100×0.7×5+60×0.3×5 ]—400=40(万元)
结点③[100×0.7×1+800×0.7+60×0.3×5 ]—400=320(万元)结论:由于320>275>40
所以应选择第三方案,即先更新设备,若销路好一年后再扩建厂房。

2、(1)根据条件绘制决策树
(2)计算各结点的期望值
结点②:20×0.3+14×0.5+(-2)×0.2=12.6(万元)
结点③:12×0.3+17×0.5+12×0.2=14.5(万元)
结点④:8×0.3+10×0.5+10×0.2=9.4(万元)
(3)进行扶择
由于结点③的期望值最大
所以选择中批生产这一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