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合集下载

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涂装作业是指在制造生产、修理加工等领域中使用喷涂或涂装技术对工业制品进行表面覆盖。

拥有了这项技术,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很多工人也因此得到了稳定的工作。

但是在涂装作业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往往是人们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色漆及其溶剂的有害性在涂装作业中使用的溶剂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这是一个相对熟知的问题。

涂装作业中经常使用的溶剂如丙酮、乙醇、二甲苯等会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在人们长时间暴露于这些环境下,就会产生眼睛灼痛、嗓子疼痛、头晕等症状,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病。

而对于色漆的刺激性也不能忽视。

例如,长时间的操作会使工人的呼吸道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哮喘、肺气肿甚或肺癌等疾病,这都是直接来源于使用不当的有害物质。

高温、高压喷涂下的物理伤害涂料实际上在工艺中是喷出来的,因此其中就存在着很大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得当,就会对工人造成伤害。

加压过大,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会增加,在出口释放时,会变为高速的液体瞬间喷出,产生高温、高压的液体气体喷射,若不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设备,例如手套、面罩等,轻则皮肤擦伤,重则可能导致分离现象。

涂装作业中的环境污染在涂装作业过程中,高粘度的涂料很容易附着在环境中,污染地面、周边空气中的粉尘等,甚至对地下水也会造成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涂料溢漏到环境中,不仅会污染整个作业区域,以及影响周围的工厂、居民区等。

除此之外,在涂装环节的散热口及附近都需要细心防范。

因为涂漆剂在喷涂时会产生高温,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会产生小火花,从而引发大火。

这也是涂装作业中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要素。

良好的涂装作业环境为了保持涂装作业的工人时刻保持警觉,正确使用装备和袖口口罩意味着保持自身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良好的空气流动和正确过滤可以避免喷涂液体甘油喷射现象,进而减少涂装过程中的物理伤害。

此外,必须要保持作业区域的洁净,时常清理污染物以维护作业区域的卫生和环境。

涂装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涂装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涂装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一、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设施缺陷涂装作业中设备、设施缺陷指:设备、设施的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等。

例如:1)工艺、电气、储能、动力、传动、通风等设备设计不当,制造粗劣2)火灾爆炸区域防爆电气设备及防爆照明灯不合格或功能失效3)自动连锁控制系统和信号报警装置不合格4)涂装场地的消费器具不合格,或未按GB50140配置2、防护措施缺陷涂装作业场所,由于未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失效而造成的缺陷,包括无防护、防护装置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例如:涂装作业涉及的桥梁、大型构件或储罐、船舶、机车车辆、建筑物、行车等,其主体构造、平台、护栏等未设防护或在安全防护方面的缺陷。

3、电危害1)触电:由于电气设备绝缘不良,接地错误或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电伤害事故或其他危害。

主要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

2)电气火花:涂装作业现场的易燃易爆环境下,因电位差引起的电火花所产生的危害,例如:涂装作业现场电路开启与切断、短路、过载,以及由于行灯破裂、保险丝熔断、带电设备、器具的外漏部位电位差过大等原因引起的火花。

3)静电放电:静电喷枪与工件间距过近,使用、存储、输送有机溶剂的设备、容器、管道静电积累或容器、管道破裂导致物料流速过快,以及倾倒有机溶剂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等原因引起的放电。

4)雷击:涂装工程没有避雷措施,或由于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雷电灾害。

5)噪声:涂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性、电磁性、流体动力性等造成操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声频。

6)震动:涂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性、电磁性、流体动力性等对人体身心健康和设备造成危害的振动。

7)电磁辐射:紫外线固化、电子束固化、光固化、红外线干燥、静电喷涂等涂装作业场所存在的辐射危害。

8)明火(火焰、火星、灼热):涂装作业场所内部或外部带入的烟火,焊接火花,烘干设备过热表面,灯具破裂时的明火,加热的钢板,照明灯具的灼热表面,设备、工件、管道、散热器、电器等过高温度的表面。

涂装作业安全培训

涂装作业安全培训

2
接地。
电气设备选择:按一、二级危险场所选择电气
3
设备防爆等级;喷漆机组内部不设置电气设备。
06 涂装作业安全技术
涂装作业安全技术-防火防爆
火灾、爆炸监测和灭火设施
1
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
2
一般宜使用报警、灭火联动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3
配置足够的移动式灭火器材。
06 涂装作业安全技术
涂装作业安全技术-防静电
05 涂装作业的工艺危险性
粉末涂装工艺危险
01 02
粉末喷涂引起燃烧和爆炸(主要集中 在抽吸风量不匹配引起)
粉尘职业病
03
电气事故
04
机械性事故
05 涂装作业的工艺危险性
涂装干燥工艺危险
自然干燥工艺
加热固化工艺
电加热、 燃油加热、 燃气加热
辐射固化工艺
紫外线固化、 电子束固化
06
涂装作业安全技术
06 涂装作业安全技术
有害物质的允许排放量
目前尚无有机物质排放标准。
涂装作业场所通风原则
作业场所必须设置通风装置,并且有足够大的通风量;涂装作业设备应设局部排风装 置(包括吸气罩、风管、风机、净化装置等),以底部或后部吸风为宜。
06 涂装作业安全技术
涂装作业安全技术-防毒
禁止女工和未成年 工从事涂装作业
车间布置要注意不危害环境和其它生产作业;
07 涂装作业安全规范
二、工程设计的安全、卫生、消防、环保要求
正确分区布置工艺路线,从有利安全、卫生、消防、节能、环保等 设计要素出发,采取必要的隔断、隔离设施,并注意防火间距和防 火分割; 除非符合特定条件,喷漆室不能交替用于喷漆、烘干;
流平区、滴漆区必须考虑局部排风和收集滴漆的装置设计; 根据不同工艺及排放性质、数量、特点,合理选用有机溶剂和工业 废水(包括废水中的重金属)的净化设施,并严格控制净化设施的 安全性能。 厂界噪声应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涂装安全生产标准化

涂装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等国家标准和涂装工程安全技术相关的技术规范,也
包括AQ5201“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等行业标准,对工 艺设计、设备制造、生产作业,都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安全要
求。
涂装生产安全标准化
从上世纪80 年代,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关于涂装作 业安全卫生问题,政府非常重视安全生产的监管,要求涂 装生产企业管理实施安全标准化。近年来,每年都有相关 行业标准颁布。接着是在相关行业加强标准化管理意识, 通过积极进行标准宣贯,主要实现的目标: 1. 涂装设备与国际接轨,建立安全质量准入制度,实施 涂装设施安全质量第三方检验; 2. 完善涂装职业健康安全的行政监督制度,实施涂装设 备、设施的安全认可,执行涂装建设项目(工程)安全 设施验收制度; 3. 促进涂装企业安全管理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严格进行危险化学品管理
在涂装作业现场,要根据《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 定》对涂装作业使用的化学品,实施国际劳工组织《170号 国际公约》管理,并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91号)。具体要求还包括:
(1)达到一定生产量的涂装场所要求设置符合安全标准的专门调漆、 配漆间; (2)加强现场检查,限制生产现场的涂料、溶剂等危险化学品存量; (3)涂料输送管道的材质与连接、管路布置应考虑防静电性能和采取 有效的消静电措施,其涂料、溶剂补充的流速等应经常检查,置于安全 控制指标范围之内。 (4)严格管理,限制涂料使用加压输送工艺,特殊工艺须符合特定安 全防护条件。
一、 涂装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1. 涂装安全标准化范围 2. 涂装安全标准类型 3. 涂装作业安全标准体系
4. 涂装生产安全标准化发展
涂装安全标准化范围
• 涂装生产安全管理标准化考核标准,主要是管理 制度和规范,同时还涉及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 • 涂装安全技术标准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涂装工程的 规划、选址、总图、工厂设计、安全设施验收、 现场管理、风险评价、职业健康安全、作业管理 等各个环节。 • 目前,应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高对涂装作业安 全的认识,通过推进安全作业标准化来最大限度 地促进隐患整改,杜绝和减少燃、爆事故,并有 效解决涂装行业的其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工作环境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和意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是;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充分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并对这些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从安全评价的角度讲,是安全评价所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内容。

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隐患的检查手段;能够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害的后果打基础。

二、重要概念危险--这意味着系统中出现意外后果的可能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即:R=f(F,C)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事故的严重程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来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们的健康并引发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三、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识别方法和内容(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编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的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保护装置和设施的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外露带电部件、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振动、其他振动)。

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在涂装作业中,由于施工使用的涂料可能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导致作业环境变得十分危险和有害,而且特别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等重大事故。

除了化学性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物理性因素会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涂装作业中的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噪声污染在车辆涂装作业现场,各种设备和机器产生的噪音十分巨大,特别是对于长期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易患有各种噪声致聋症、高血压、胃肠、神经系统和心理疾病等疾病,不仅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其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预防噪声的危害,施工人员应该佩戴防噪耳罩,减少噪声对内耳的损伤,使工作环境更加安静和安全。

电击危险在车辆涂装作业现场,涂装设备操作中会需要涂料搅拌融合、输送和喷涂等操作,设备中的电源及线路切忌放任不管。

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按要求将电源线插好并保证其好的接地,排除隐患避免危险发生。

在软管连接处,要经常检查和维护。

不要让软管长期压在地面上,或者放在油脂的污渍处,否则就会出现腐蚀、劣化、老化等问题。

严禁容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下进行搬运工作,同时要配备电击保护设备和防护用品,有效避免施工人员的电击伤害。

瞪眼危害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涂装气溶胶和颗粒等物质容易刺激眼部,导致红肿疼痛、瞳孔缩小等不良反应。

因此,必须佩戴护目镜,防止瞪眼危害对眼睛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气体危害在车辆涂装作业现场,涂装设备操作中会需要用到涂料、稀释剂、清洗液等各种液体及其气溶胶和颗粒物。

这些涂料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质是施工中的主要有害因素之一。

这些有害气体释放会使施工现场产生臭味,有刺激性气味和异味,并且有致癌和致畸等不良影响。

对此,需要在作业区域加强通风,并保持厂房内的风口处畅通,以减少气体在室内的浓度。

放射性危害在车辆涂装作业现场,涂装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放射性材料。

由于涂料、清洁剂等化学液体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如钴、铬、银等,会释放出高能粒子,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广泛的危害。

油漆安全技术

油漆安全技术

油漆安全技术第一节涂装作业安全技术一、涂装作业的危险性及有害因素1、火灾爆炸事故2、职业健康危害:二甲苯中毒、苯中毒、铅中毒3、作业环境的化学污染4、其它伤害: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车辆伤害等)二、对涂装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1、具备一定的涂装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涂漆操作(手工或机械)技能。

2、掌握涂装作业的安全技术及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3、遵章守法,安全意识强。

第二节涂漆专业知识一、涂料基本知识1. 涂料的定义及作用定义:俗称油漆,是一种涂覆在物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变化后,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

作用:保护作用、装饰作用、色彩标志、特殊作用2. 涂料的组成主要成膜物质:天然树脂、植物油、人造、合成树脂次要成膜物质:颜料(着色、防锈、特种)、功能材料辅助成膜物质:溶剂、助剂、催化剂等3. 涂料的分类按形态分类:溶剂型、无溶剂、水性、粉末按用途分类:建筑、皮革、纸张、木器按成膜机理分类:水乳胶、塑性熔胶、挥发性按施工工序分类:底漆、腻子、二道底漆、面漆按涂膜性能分类:绝缘、防锈、耐磨、防腐蚀按成膜物质分类:环氧树脂、天然树脂、醇酸树脂二、涂漆空气喷漆作业原理:压缩空气从空气帽的中心孔喷出,在涂料喷嘴前端形成负压区,使从喷嘴喷出的涂料进入高压气流区,迅速扩散呈雾状飞向被涂物表面。

方法:利用各种喷枪进行作业特点:涂漆效率高、适应性强、漆膜质量好、涂料利用率低(50%),污染环境。

1、涂料和基材之间的配套木材、纸张、皮革和塑料应选用自干或低温烘干的涂料;钢铁表面应选用铁红或红丹防锈漆;有色金属要选锌黄或锶黄防锈底漆等。

2、涂膜各层之间的配套底漆与面漆应配套,如烘干型底、面漆配套;自干型底、面漆配套;同漆基的底、面漆配套;硬度相近的底、面漆配套等。

3、涂料与辅助材料之间的配套辅助材料包括稀释剂、催干剂、固化剂、防潮剂等作用是改善涂料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必须结合涂料特性使用得当,不能乱用。

涂装作业安全规范及隐患

涂装作业安全规范及隐患

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有限空间指仅有1~2 个人孔,即进出 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 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 m 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涂 装厂目前的有限空间包括:前处 理槽体、喷漆室水旋室、循环水 槽、地坑风道、锅炉等。
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 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检测(或验证)有限空 间及有害物质浓度后才能进入有限空间。
目录
物理性 危险、 有害因

化学性 危险、 有害因

生物性 危险、 有害因

心理、生 理性危险 、有害因

行为性 危险、 有害因

电害
触电:电气设备绝缘不 良,接地错误或误操作 等原因造成电伤害事故
电气火花:涂装作业现场的 易燃易爆环境下,因电气故 障原因引起的火花所产生的
危害。
静电放电:有机溶剂的设备、容 器、管道静电积累或容器、管道 破裂导致物料流速过快,以及倾 倒有机溶剂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等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涂料不同 品种具体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选用按照生产供应商提供的安全技 术说明书执行。
二、涂装作业安全规范
泄漏应急处理:
● 少量泄漏: 尽可能将泄漏的涂料收集在密封的容器内,用砂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残液,使用过的吸附物应送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理。
三、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 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悬挂在设备附近醒目位置; ● 烘干设备因故障自动切断热源后,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的系统检查, 在确认故障已经排除后,方可重新启动运行; ● 烘干设备内部是否保持清洁,室内的漆渣和排气管内沉积物需清除; ● 烘干设备中,存在危险的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或涂有安全色; ● 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烘干设备通风系统、加热系统、电气与控制系 统的安全性能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1262 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涂装作业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设备、设施缺陷
涂装作业中设备、设施缺陷是指:设备、设施的刚度不够,强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等。

例如:
a) 工艺、电气、储能、动力、传动、通风等设备设计不当,制造粗劣。

b) 火灾爆炸危险区域防爆电气设备及防爆照明灯具不合格或功能失效。

c) 自动联锁控制系统和信号、报警装置不合格。

d) 涂装作业场所的消防器具不合格,或未按GB 50140配置。

2 防护措施缺陷
涂装作业场所,由于未采取防护措施或防范措施失效而造成的缺陷,包括无防护、防护装置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等。

例如:涂装作业涉及的桥梁、大型构件或储罐、船舶、机车车辆、建(构)筑物、行车等,其主体构造、平台、护栏等未设防护或在安全防护方面的缺陷。

3 电危害
3.1 触电
由于电气设备绝缘不良,接地错误或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电伤害事故或其他危害。

主要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

3.2 电气火花
涂装作业现场的易燃易爆环境下,因电位差引起的电火花所产生的危害。

例如:
涂装作业现场电路开启与切断、短路、过载,以及由于行灯破裂、保险丝熔断、带电设备、器具的外露部位电位差过大等原因引起的火花。

3.3 静电放电
静电喷枪与工件间距离过近,使用、储存、输送有机溶剂的设备、容器、管道静电积累或容器、管道破裂导致物料流速过快,以及倾倒有机溶剂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等原因引起的放电。

3.4 雷击
涂装工程没有避雷措施,或由于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雷电灾害。

4 噪声
涂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性、电磁性、流体动
力性等影响操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声频。

5 振动
涂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性、电磁性、流体动力性等对人体身心健康和设备造成危害的振动。

6 电磁辐射
紫外线固化、电子束固化、光固化、红外线干燥、静电喷涂等涂装作业现场所存在的辐射危害。

7 明火(火焰、火星、灼热)
涂装作业场所内部或外部带入的烟火,焊接火花,烘干设备过热表面,灯具破裂时的明火,加热的钢板,照明灯具的灼热表面,设备、工件、管道、散热器、电器等过高温度的表面。

8 生产性粉尘
涂装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是指在涂装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如:
a)无机粉尘。

喷丸、喷砂、抛丸及机械、手工干式打磨、磨光等作业粉尘。

b)有机粉尘。

喷涂粉末涂料及打腻子、磨光、除旧漆等作业粉尘。

9 作业环境
9.1 通风不良
涂装作业场所的有限空间及通风不良处所,积聚有机溶剂蒸气的低凹、死角区域,其易燃气体及粉尘积聚达到爆炸极限,存在遇着火源瞬间燃烧爆炸的危害。

9.2 缺氧作业
在常压条件下进行有限空间涂装或其他作业,作业场所氧气浓度低于19%,即为缺氧作业。

9.3 场地构造
涂装作业场所中,存在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机溶剂蒸气积聚的低凹场地结构(如地沟、地坑等),以及防火间距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构造等。

9.4 高温、辐射热
在涂装作业过程中,属高温作业的工作,可能存在高温、辐射热,如涂层的烘干、固化作业等。

9.5 高处作业
室外建筑涂装、大型构造或构筑物的高处涂装作业、船旁悬吊涂装等。

9.6 照明
涂装工艺过程中的工作区照度不足,照度不均等危险、有害因素。

10 标志缺陷
涂装作业过程中,由标志原因引起的缺陷有: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
志位置缺陷等,以及涂装作业场所(包括临时设置的涂装作业场所)未按GB15630、GB2894规定设置安全标志。

11 摩擦冲击
涂装作业过程中,钢(铁)制工具、工件、容器相互碰撞,带钉鞋或夹有外露金属件与地坪撞击等。

12 灼烫
涂装作业过程中的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

13 机械伤害
涂装作业中的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
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