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连讲义
第四章朗读的基本技巧(停连)

4、强调性停顿
❖ 朗读作品时,有时为突出强调某个句子、词组 或词,可以在这个句子、词组或词的前面或后 面停顿,也可以前后同时停顿。这就是强调性 停顿。例如:
❖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 /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落花生》)
❖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 实实的,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 国的牛!(小思《中国的牛》)
❖ 有些作品的并列成分较多,朗读时为了显示并 列成分都一样停顿,就显得机械、呆板了。为了避 免这种情况,可以把内容相关的词语并为一组,一 组内部词语之间的停顿要相应缩短。例如: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 /飞起来,在扑翅膀。(巴金《小鸟的天堂》)
❖ 这句话中“大的”“小的”是说鸟的形状,将之并 为一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颜色,将之并 为一组。组与组之间停顿时间比组内词语停顿时间 稍长一些。而后面两个“有的”是另一类型的并列 成分。
例如:
❖ 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 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 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 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 往。^可是/生活之河/却仍在那阴森森的两岸 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 必须加劲划桨……([俄]柯罗连科《火光》, 张铁夫译)
示例 一 :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楞住了,既尴尬又非 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 教呢……” ——是为了表现青年人在被下逐客令时 的尴尬而遗憾的情景。
示例 二 :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 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 ,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王友后悔时因激动 而哽咽的情态。
停连讲义

讲义讲授人:贾蓁授课时间:50分钟参考教材:《中国播音学》作者:张颂《播音导论教程》作者:姚喜双课程名称: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之一——停连授课方式:讲授、练习教学目标:理解停连得作用与种类,掌握停连位置得划分与停连得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重点就是停连得作用、停连得位置与停连得方式。
教学难点:停连得位置划分与停连得方式。
教学过程:引入:我们都知道,播音主持最主要得工作就就是表情达意,就就是给受众准确、生动得传达信息。
在传播信息得过程中,停连就是播音中最基本得一种外部技巧。
因不同得停连方式,表达得意思就是不同得。
请瞧一个很有名得例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不同得停连方式: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本来就是留客人得天气,但就是主人不想留客人);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应该就是客人说得话,下雨天本应就是留客得日子,主人留我不留啊?)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应该也就是客人说得,下雨得日子应该留客人,所以主人留我不留?肯定留);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天雨了,应该留客人,那主人留不留我啊?主人不留我)。
您瞧,这一句话由于不同得停连就能衍生出四种意思,可见停连对于正确表情达意得重要性。
那么什么就是停连呢?一.什么就是停连首先我们来瞧停连得定义。
停连就就是指在有声语言得流动中,声音得中断与连接。
声音中断、休止得地方就就是停顿;而那些不中断、不休止得地方就叫连接。
二.停连得作用1、停连,存在于有声语言之中,既就是生理需要,也就是心理需要。
我们都知道,平时我们说话都不可能一口气说完,如果不停得说话既不符合人得生理需求也不符合心理需求,听话得人也不可能听明白。
为此我们要正确得得停连。
2、由于听觉有一听而过不便于记忆得局限性,因此有声语言得表达必须有自己得标点符号,那就就是停连;正确得恰当得停连可以帮助听众尽快地听懂与理解信息,这正就是我们播音员得再创造,以提高听众接受信息得效率。
3、停连可以使语意明晰,逻辑严密,目得明确,内容完整,可以使传情更加生动。
第一节停连的概念

三 呼应性重音
1 问答式呼应性重音。
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还有一个美名,叫什么呢,叫 ‘老抱子’。”
2 领起综合式呼应性重音。 例:“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
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熠 熠生辉。”
四 递进性重音
例:“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 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418条,这些就 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
上走。”
九 拟声性重音
例①:“轰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
机’。”
例②:“屋瓦上响起了哗哗哗的声音,
击打在人的心上。”
十 反义性重音
例:“你们把困难全都要走了,一
点都不给我们剩,可真够‘自私
一 并列性重音
例①:“利用纽扣、花边、花结对
服装进行修饰。”
例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 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二 对比性重音
例①:“目前组成希腊联合政府的三大政
党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新民主党赞成
保留美在希腊的军事基地,泛希社运主张 进行谈判,左翼与进步联盟则要求美国撤 走军事基地。”
?目前组成希腊联合政府的三大政党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新民主党赞成美在希腊的军事基地泛希社运主张进行左翼与进步联盟则要求美国军事基地
第五章 停 连 、重 音
第一节:停连的概念
一、概念
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 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
二、为什么要有停连
停连,是同有声语言同时存在的,首先它是一种生理需要。 停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
第四节:停连的处理方式
第六节-普通话朗读之停连技巧

A
25
A、区分性停连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 头母亲/在里头。
▪ 走在树丛间的小径上,如烟如云的世事, 顿时笼罩心头,只不过,有人一别,就此 不复记忆,有人/却永远留下了光彩。
▪ 闯王一边一个亲兵持枪而立
A
26
B、呼应性停连
▪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 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 信心。
A
16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 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 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 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 乞丐了。
(鲁迅《祝福》)
A
17
句逗停顿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 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 树,有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 里。一部分树枝垂到地面上,从远 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 一样。
A
29
D、转换性停连
▪ 按说日子好了,吃点喝点享受点, 也无可厚非。可细细想来,钱挣的 那么不容易,就这么流水似的花了, 值不值呢?
A
30
E、判断性停连
“床前明月光,凝是/ 地上 霜”。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 谁? /又藏在何处呢?
A
31
综合运用所学的停连技巧分析并朗读下面的作品:
岁月把时光的幕布轻轻一掀,翩翩少年那如梦 的双眸便失去了天真,蓄满了深沉;岁月把年华的 刻刀缓缓一划,婀娜少女光洁的额头上便抹去了稚 嫩,倾注了成熟。
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 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 神往。乍一看,再划几下就到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十五、朗读训练与技巧之停连

2、落停缓收 渐弱渐止的停顿,适合表达情景交融的境界、意 味深长的内容。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 近了。 (2)野花遍地是:咋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停后徐连 常常用于表达细腻的感情,深深的赞美、由衷的祝 福、亲切的缅怀等等。 (1)它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 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2)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 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 ,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3)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原来 ,/我母亲在3年半以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
三、停连的表达
1、扬停强收 干脆利落、戛然而止的停顿。一般说来,是上扬趋势的句子 差不多都使用强收,在作品表达雄壮、自豪、坚定的内容或情 感时使用。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 、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 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 朱自清
2、意义
停连不仅是朗读者调解气息的需要或单纯 语法上的需要,可以停下来换气或使结构层次 分明;风湿朗读者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语 言内容和感情的需要,使听者有时间领会朗读 内容。
例如: 我国少数民族使用和尚保存的乐器至少有 四百多种。
二、停连的位置 1、强调之处的前后应该略做停顿。 (1)在场的同志都难过得 / 掉下泪来。 (2)幸福常常是 / 朦胧的,很有节制地 向我们喷洒甘霖。 (3)我们应该大力造林、护林,使每一座 荒山都 / 绿起来。
2、有对比关系之处应该停顿 (1)说也奇怪,和新朋友 / 会谈文学、谈 哲学、谈人生道理等等,和老朋友 / 却只话家 常,柴米油盐,细细碎碎,种种琐事。 (2)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 / 烁于 枝头,要么 / 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 由青春 / 而死亡,由美丽 / 而消遁。
播音主持停连讲义

播音创作基础——停连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得基本技巧(外部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在一组稿件或一档节目中,语句得形态就是千变万化得。
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就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哪几句不连,哪几句就是重点;整个句子得声音形式就是升就是降,就是强就是弱,就是急就是缓……这都大有学问。
这节课我们来讲一下其中得表达技巧之一,“停连”。
什么就是停连呢,简单地说,有声语言得停连就是指语流中停顿与连接得总称。
为什么要把停连作为播音主持语言创作得技巧之一单列出来讲呢。
下面让我们三个方面来了解下停连在有声语言创作中得必要性。
从生理角度瞧,播音员、主持人得声音就是靠气息支撑得,除了发较短得句子外,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停歇地一口气说到底。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必须有不断补充与调节气息得自然生理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瞧,语言就是思维与情感得反映,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肯定会有思维活动、情感运动,会有一个组织与选择恰当得语言,来表达思维并准确发出声音得心理过程。
内容表达上讲,适当得停连让听者有时间领会内容,突出重要信息。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我们播音主持语言得停连就是以心理需要为主、生理需要为辅得。
要想正确运用停连为内容与思想感情服务,首先要照准停连得位置。
其次虽然停连在口语表达中很重要,但就是还应注意,停顿不宜太多,否则会支离破碎,特别就是新闻类节目得播报中,应少停多连。
停顿与连接都就是有声语言中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得方法,就是有声语言中得标点符号。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下“停连”在语义表达中得重要作用。
例子:相传主人请客,给客人发请柬,客人回复: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于就是主人做了一桌青菜,结果客人很生气。
请问:主人与客人分别对这句话怎么断句?客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主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一、播音主持得节奏——停连停连:有声语言得流动过程中,声音得中断与延续。
停连 重音 ppt课件

主讲人
停连 重音
外部技巧的关系:大家 在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 中,特别是基础理论部 分的学习中往往容易忽 略停连、重音、语气、 节奏的相互关联与制约 的紧密关系。
停连 重音
可以说外部技巧是把文 字语言更好地转化为有 声语言的关键之一。所 以说为了更恰切的发挥 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功 效,大家必须要重视外 部技巧的学习。
“太阳”、“海”、“绿叶” 并列,在它们之后都有一个停顿, 这样处理便于形成并列感,使语 义明确,也使有声语言产生了一 定的美感。有这种停顿和没有这 种停顿是非常不一样的。
停连 重音
(1)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 元。 (2)最贵的△一张△值△ 八百△美元。 (3)最贵的一张△值八百 美元。 (4)最贵的△一张值八百 美元。
停连 重音
(1)第一句话是没有停顿的, 语义并不清晰;(2)停顿太多, 支离破碎,仍然没有清晰的语义; (3)和(4)语义不相同,但各 自的语义都清晰是共同的。(3) 是说一张画最贵,卖到八百美元; (4)是说贵的有好几张,最贵 的可卖到八百美元。这就是因为 停连的位置不同,产生了歧义。 由此可见,区分性停连有多么大 的作用,朗读时不可稍有疏忽。
停连 重音
写作上,很讲究呼应,朗读也如 此,朗读中运用呼应性停连必须
解决哪个词是呼,那个词是应, 二者如何呼应等问题。呼和应是
一种内在联系的表现,在作品中, 在语句中,有呼无应,显得不完 整;有应无呼,显得没指向。运 用呼应性内在联系的停连也起某 种区分作用,但主要是突现呼应 关系。
停连 重音
如:我们必须强调科学用声的极 端重要性。这句话里,“强调” 是“呼”,“重要性”是“应”。 “强调”后边的停顿,时间不可 长,长了就造成呼应中断;如果 取消这个停顿,呼应关系就模糊 了。而“科学用声的极端重要 性”,要连接,造成“应”的整 体感。
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之停连

表达思想感情地方法之停连一、理论基础面三讲从感情酝酿、思维活动等方面调动了我们地播讲愿望,光有愿望还必须要付诸于现实,该如何把内心地情感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得准确到位、生动自如呢?现在一起来学习表达思想感情地方法,分别是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虽然这四种方法分开来讲解,但是在使用时,它们可不是“孤军作战”,而是“并肩作战”,不能割裂开来仅仅是用其中一种方法.好,先来学习停连.停连停连标记符号:用∧表示停顿,▲表示停顿时间比∧稍短,∧∧表示停顿时间比∧稍长.用)表示连接.是指在有声语言地流动过程中,声音地中断和延续.定义是:在有声语言地表达过程中,那些为表情达意地需要所作地声音中断、休止就是停顿.停顿,是指人们话.“为.今夕∧是何年.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地思绪引向广漠太空地神仙世界.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地疑问、进行地探索,“问青天”“是何年”之前地停顿,营造出皓月当空,作者感慨宇宙流转地意境氛围.4合理处置标点符号我国▲是世界最大地手机用户国,平均不到4人就有一部手机,∧年发短信数量,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国家数量地总和.短信,∧更新着国人地∧情感表达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带来与日俱增地∧烦恼:“灰色”、“ 黑色”、“黄色”垃圾短信肆虐,▲让人不胜其扰.这句话虽然长,但是主旨很明确,即说明短信地利与弊.按照你对这句话地理解,根据主旨确定停连,合理处置标点符号,打破标点符号地束缚.(二)停连地方式为了让停连地表达方式更加贴切文章内容,需要对停连地方式有所要求.1落停在一个完整地意思讲完之后地句尾处用落停,停顿时间相对较长,表示结束.例1:法国民众期望,作为欧洲新生代领导人地代表,萨科齐能凭借其丰富地经验、旺盛地精力和精干地作风,将法国带入一个全新地“变革年代”.句号处用落停表示“法国民众对新当选地法国总统萨科齐满怀期望”意思地结束.例2: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地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牌”.练习.初学者尤其要克服“不敢停顿”和“该连不连”地倾向,仅以标点符号作为停连地标准是不能体现出有声语言创作地生命力地!朋友们不妨用各种句式、各种感情色彩地片断文章做大量地练习,培养自己对语言地一种直觉和悟性,提高停连表达地水平.综合练习示例:(1)回首2006地乐坛,一股寒意∧一时在记忆之间▲还难以挥散.(2)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3)成长与成熟是一步步由父母身边走向外面广大地世界,是由家里地小公主、学校地小才女,走入社会,融合在当中,成为社会大机器中地▲一个螺丝钉或齿轮.(4)孩子,从现在起,就常把“电视”和“聊天”当做试探吧!每次你被电视节目吸引,或忍不住想找爸爸妈妈和朋友聊天时,都想想:▲是不是该适可而止?是不是要从现在就锻炼自己,在强大地诱惑下保持稳重,在一群朋友间掌握自我,在一片喧哗中保持宁静?(5)叶圣陶先生童话集,收集有▲以《稻草人》为代表,另有《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聪明地野牛》、《古代英雄地石像》、《“鸟言兽语”》、《熊夫人幼稚园》等十几篇短篇童话.(6)你可以把本书▲当做一本富有诗意地哲理童话,∧平淡地家常话中饱含奇趣、幽默和讽刺,处处流露着一丝淡淡地伤感.(7)预计,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受蒙古气旋和东移冷空气地影响,渤海、黄海、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义讲授人:贾蓁授课时间:50分钟参考教材:《中国播音学》作者:张颂《播音导论教程》作者:姚喜双课程名称: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之一——停连授课方式:讲授、练习教学目标:理解停连的作用和种类,掌握停连位置的划分和停连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重点是停连的作用、停连的位置和停连的方式。
教学难点:停连的位置划分和停连的方式。
教学过程:引入:我们都知道,播音主持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表情达意,就是给受众准确、生动的传达信息。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停连是播音中最基本的一种外部技巧。
因不同的停连方式,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请看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不同的停连方式: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本来是留客人的天气,但是主人不想留客人);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应该是客人说的话,下雨天本应是留客的日子,主人留我不留啊?)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应该也是客人说的,下雨的日子应该留客人,所以主人留我不留?肯定留);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天雨了,应该留客人,那主人留不留我啊?主人不留我)。
你看,这一句话由于不同的停连就能衍生出四种意思,可见停连对于正确表情达意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停连呢?一.什么是停连首先我们来看停连的定义。
停连就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中,声音的中断和连接。
声音中断、休止的地方就是停顿;而那些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就叫连接。
二.停连的作用1.停连,存在于有声语言之中,既是生理需要,也是心理需要。
我们都知道,平时我们说话都不可能一口气说完,如果不停的说话既不符合人的生理需求也不符合心理需求,听话的人也不可能听明白。
为此我们要正确的的停连。
2.由于听觉有一听而过不便于记忆的局限性,因此有声语言的表达必须有自己的标点符号,那就是停连;正确的恰当的停连可以帮助听众尽快地听懂和理解信息,这正是我们播音员的再创造,以提高听众接受信息的效率。
3.停连可以使语意明晰,逻辑严密,目的明确,内容完整,可以使传情更加生动。
例如:中国政府代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临时代表侯志通▲今天上午在日内瓦关贸总协定总部▲向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博士递交了一份照会。
(1.没有停连的读一遍,问学生听后什么感觉?从生理、心理;你听后记忆多少;语意明晰吗?方面感受2.按正确停连读一遍,问学生又有什么感觉?也是以上三方面)通过这个例子以充分说明停连的作用。
那么面对一个句子如何确定停连位置呢?三.怎样确定停连的位置依据是播音员的生理,受众的心理,标点符号和逻辑关系。
停连既然是一项这么重要的外部技巧,确定停连位置的依据是播音员的生理,受众的心理,稿件的标点符号和稿件的逻辑关系。
那围绕这四个依据我们现在具体来看看如何确定停连的位置。
1.要准确理解语言的意思。
每一篇作品都是有作者写作意图的。
我们在播音再创造的过程中也要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稿件的重点。
(对于一篇作品,通过反复读来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一篇文艺作品,不仅反复读还要知道作者写时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语言意思,把握作品的原意。
这些工作不能少!)下面看例子:“过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
这句话正确理解为此处“不得穿行”,这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就是重点。
根据正确的理解应该这样停连“过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
”但是你如果没有认真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你就有可能处理为:过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那意思就变为“可穿行”,意思正好相反了。
所以要正确找出停连位置就必须准确理解作品的意思。
(听名家朗诵)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
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
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2.正确分析语句结构语句结构最重要的是清楚稿件的内在逻辑关系,弄清楚语言的逻辑链条。
对那些容易看懂书面语而不易让人听明白的长句子,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做好句子的结构分析。
例如“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唐代大诗人杜甫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诗篇。
”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呼应关系。
其中“介绍”是呼应关系中的呼,那这个呼应关系中的应不是杜甫,而是诗篇。
这一点特别应注意。
这里“介绍”是谓语,“诗篇”是宾语,而“唐代大诗人杜甫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是宾语的定语。
关系是:“介绍……诗篇”。
因此,介绍后面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才能突显这种呼应关系。
一定不要把这个停顿放在杜甫的后面。
如在杜甫后面,这句话的呼应关系就会改变,就变为“杜甫揭露……暴敛”语意就显得破碎而且混乱。
就没有表达正确语意。
(怎么跟语法分析联系起来?)3.恰当体会情景神态有些语句,我们理解意思没错,语句结构也清楚了,但是按一般的词语关系来确定停连位置却仅仅可以使语意清楚,不发生错误,而不能使语句中所蕴含着的生动、丰富的情景神态得以充分的表达。
我们在进行有声语言再创造的时候,为了描绘出生动的情景神态,把形象刻画的逼真传神,也可以运用停连的技巧。
例如:张大娘好像认不出他了,眯缝着眼睛边打量边试探着问:“你是王福吗?”在这句话中,需要在“你”或是“你是”后面安排一个判断性停连,才能表达出老人的那种边回忆、边判断、边询问的心理过程和情感神态。
这在表达清楚的同时又使句子赋予了情感色彩。
(这段写得好!)4.合理处理标点符号我们在播音中,要合理地处置标点符号。
不能将停连与文字语言的标点符号完全等同起来。
也就是说,在那些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我们根据需要也可能要连接;在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中间,我们根据需要也可能特意要停顿。
因此停连与文字语言的标点符号不能完全等同起来。
像逗号、句号这些是文字语言的标点符号,停连则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因此,有声语言中的停连是以标点符号作为参考,并不是完全按照标点符号停连的。
有声语言中停连的原则是标点符号是参考;语法关系是基础;表情达意是根本。
例如这句话:“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国,平均不到4人就有一部手机,∧年发短信数量,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国家数量的总和。
短信,∧更新着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带来与日俱增的∧烦恼:“灰色”、“ 黑色”、“黄色”垃圾短信肆虐,▲让人不胜其扰。
”这句话比较长,一口气读完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按照以上所讲的方法分析出这句话说明了短信的利与弊。
怎样确定停连位置呢?我们一起来确定一下。
(标出停连位置,然后先按标点停连读一遍,再按标出的停连符号读一遍。
问学生哪个听起来更清楚?)再例如:“他们确定了‘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经营方针。
”在这句话中的这两组顿号我们都应该把他们处理成声停气不断的连接号,这样才比较合理。
从这些例子就说明了标点符号和停连的关系。
因为受众在接受书面语言和有声语言的接收器不同(一个是耳,一个是眼),同一篇文章,眼看一遍和耳听一遍心理反应是不同的,理解的深度也是不同的。
所以有声语言不能完全拘泥于书面语言的标点符号。
有声语言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应按照有声语言的停连规律,合理处置标点符号,打破标点符号的束缚。
以上是确定停连的位置确定方法。
有声语言的停连有几种类型呢?四.停连的分类我们前面在讲停连位置时已经提到了几个停连的类型。
你像“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唐代大诗人杜甫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诗篇。
”这句话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呼应关系,因此这句话中的停连就叫呼应性停连。
还有“张大娘好像认不出他了,眯缝着眼睛边打量边试探着问:‘你是▲王福吗?’”这句话中停连就属于判断性停连。
那么,我们一般把停连归纳成十种类型。
他们是:呼应性停连、区分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
当然,还有其他的停连,但是这几种是最基本和常见的。
我们下面分别来看。
区分性停连区分行停连包括的内容很多也比较灵活,稿件中短语之间、句子与句子、层与层、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区分性停连。
例如:中国政府代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临时代表侯志通▲今天上午在日内瓦关贸总协定总部▲向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博士递交了一份照会。
这个长句有63个字,中间只有一个顿号,修饰成分比较多。
所以要求我们一定要区分好,播清楚谁,在哪儿,干什么。
因此按上面作标记的区分性停连来处理就会明白的多。
呼应性停连呼应性停连是要有呼有应的,因此一定要理清楚句子中哪个是“呼”,哪个是“应”。
分清楚是一呼一应,一呼几应还是几乎一应等等。
例如:什么是人情味儿?他觉得,无非是▲多讲点人之常情,多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呗!这句话中的“呼”是第一句话,“无非是”后面的是“应”,因此,呼应性停连应该是在“无非是”后面。
还有一种比较复杂的呼应关系,是大呼应套着小呼应。
例如:广州市万名共青团员和青少年,大张旗鼓地开展▲“高举△雷锋精神的火炬、设计△90年代新广州”的▲宣传行动日活动。
这句话就复杂了。
“开展”是整个句子的大呼,因此后面一定要有停顿,而“宣传行动日活动”是大应,因此前面也要有停顿。
中间的“高举△雷锋精神的火炬、设计△90年代新广州”有两个小的呼应。
所以,在“高举”和“设计”后面要有小的停顿,但要和大停顿有所区分。
并列性停连并列性停连也是停连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类型了,因为有标志性的连词和标点符号提示我们。
当句子中有“和、与、跟、同、及”或者顿号时,涉及到并列关系。
并列词的两端或者顿号的两端是否是平等关系,停连的时间和方式是否一定相同,这要灵活处理。
你像朱自清的《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三句话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停顿的处理应该是一致的,这种停顿就是并列性停顿。
还有一连串的顿号之间的并列关系,处理不好的话,容易使句子不清或者是接不上,这里可以用分组停连,这样比较不容易破坏它们的并列关系。
例如:涉及▲核技术、能源与交通技术、电子通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测试分析技术、化工技术机械工程与矿山技术、△医疗卫生与生物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管理工程与软件技术等方面。
上面这一段话的停连,既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并列关系,又可以在每一个停连处换气.相反呢,如果完全按照顿号来停,就显得呆板或是散成一片了。
(两种演示读一遍)分合性停连分合性停连一般用于分合性句式上。
有的句式是先分开说,然后再总起来。
这种句子的停连位置一般是在分与合的交接处。
例如: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熠熠生辉。
这句话中,“珍珠”后面是分说,“红豆的”后面又是总括,所以要在这两处地方停顿。
我们在以后凡是遇到这样的句式都要在它的“总括与分说”、“分说与总括”的交接点停连。
这样的播音既省力,受众也听的清楚。
强调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就是我们因感情和强调重点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停连,是在重点的“前”和“后”加上停顿,为的是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