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论文慢性支气管炎的论文

合集下载

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论文

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论文

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笔者根据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长期护理,总结了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护理效果满意,以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方法;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8-01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1年中持续咳嗽3个月以上,已经连续出现2年的疾病[1]。

该病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

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其中,我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均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2]。

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了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30例慢性支气管炎女性患者,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为62.8岁,病程2~22年。

30例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心肺及其他疾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符合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标准。

1.2 护理方法1.2.1 密切观察病情: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测定呼吸频率,以此来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若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闷并有咳嗽等症状,说明患者已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应予注意。

多观察患者咳嗽的性质,出现的时间,痰液的性质、颜色、气味、数量,定时取痰液送检;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记录尿量,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1.2.2 常规护理:将患者安置在整洁的环境,病室温度应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50%~60%。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体会论文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体会论文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推进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着积极意义。

方法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全面周到且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在内的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都非常理想,恢复情况良好。

结论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04-01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缩,肺组织储备能力降低,肺组织弹性减退,反复感染后长期刺激,最终治病,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病情不断发展最后导致肺气肿,甚至诱发肺气肿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积极的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高达13%-15%,60岁以上患支气管炎比30-40岁高6-7倍,79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有1/4与肺炎有关,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

我院对136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2011年——2012年,收住13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其中男73例,女63例。

年龄48-85岁,平均62岁,患者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都有不同成度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口唇及指端发绀等,入院后说有患者给予抗炎、止咳、化痰平喘、抗凝等治疗,积极做好综合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2 方法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全面周到且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痰热清注射液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论文

痰热清注射液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论文

痰热清注射液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均采用低流量给养、抗感染及支气管扩张剂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痰热清注射液,评估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急性期患者好转率及好转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抗感染治疗及低流量给氧、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

观察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l痰热清注射液加入250ml 5%葡萄糖中,摇匀静脉滴注,一次/日。

7天为一个疗程。

每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例症状与体征好转情况,同时比较两组好转所需时间。

1.3 观察项目1.3.1 临床疗效标准[2],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基本控制,一年内未复发;有效:用药一疗程至三个疗程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时仅需少量对症用药;无效:用药一至三个疗程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3.2 好转或改善速度:用药一个疗程内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得到控制为较快,3个疗程内得到控制为中等速度,大于三个疗程得到控制为慢速或无效。

2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 5);两组好转速度比较见表2,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好转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 5)。

痰热清注射液是以黄苓、熊胆粉、羊角、金银花及连翘五味中药为组方。

以黄苓为主药,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是热病、肺系病临床常用的清热药物。

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为辅药,熊胆粉其苦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解痉等功效。

山羊角药苦咸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的功用,金银花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宣肺解表的功用,连翘具有升浮宣散之力、透肌解表之能,为治风热病之要药,全方相配,共凑清热解毒、化痰解痉之功效。

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治疗论文

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治疗论文

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治疗探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医采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十天。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43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总有效人数为40例、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43例仅进行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临床总有效人数为33例、总有效率为76.74%,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口服病毒灵药物,每天给药三次,每次口服200mg,同时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将剂量为4g的头孢曲松钠药物加入浓度为0.9%的葡萄糖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给药,每天给药一次,连续治疗十天为宜;研究组43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医采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麻黄10g、细辛6g、干姜10g、白芍10g、白前10g、炙甘草10g、桔梗10g、五味子6g,以水煎煮两次,将所得煎剂混合均匀后可得450ml药液,每日口服3次,每次服用150ml,持续治疗十天为宜。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相关内容可知:①临床治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表现均基本消失,患者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轻;②显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表现均出现明显好转,患者肺部哮鸣音减轻;③无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表现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患者肺部哮鸣音未减轻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社区医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0例临床观察论文

社区医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0例临床观察论文

社区医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社区医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对本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8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

其中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平喘汤,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及肺功能指标比较。

结果:治疗组80例患者中,显效5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80例治疗效果,治愈24例,显效3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5%。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补气平喘汤能提高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在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补气平喘汤;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47-02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本院就诊的患者多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该病是由病毒、细菌感染、感受外邪、饮食不当、大气污染,吸烟或过敏性刺激反应引起支气管、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早期,气道上皮细胞的纤毛发生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病变发展至晚期,粘膜有萎缩性改变,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造成管腔的僵硬或塌陷,病变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形成肺组织结构破坏或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和间质纤维化[1]。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属于中医学“内伤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患者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摧残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若病情进展缓慢,还可能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对在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补气平喘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1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所有病例都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的治疗论文(共2篇)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的治疗论文(共2篇)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的治疗论文(共2篇)_药学论文第2篇: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的治疗进展慢性支气管炎作为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主要以患者的咳、痰、喘等症状的反复发作为特点[1]。

从中医角度来讲,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痰症”、“饮证”及“喘证”等范畴。

随着近年来我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数目的不断增加,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

本文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辩证分型以及中医药治疗进展等方面的详细阐述,旨在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1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经验总结,并各自提出有所侧重的观点。

马海盛[3]将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端,病机则与痰瘀交阻密切相关。

外因主要为外邪侵袭所致,其中以风、寒二邪尤甚;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尤其与肺、脾、肾三者功能的失调与衰退密切相关;病机关键为痰凝血瘀,正是由于痰凝血瘀、痰瘀夹杂才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喘及痰瘀。

傅晓刚[4]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病机为痰停于肺,肺失宣降而致咳嗽。

同时脾居中焦,主运化,可升清降浊,但若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清者不升且浊者不降,均滞留于胸膈,聚多而成痰,停于肺络亦可引发咳嗽。

李淑玲[5]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发于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于其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其上干于肺而阻塞气道,使肺不能主气且肃降无权,致上逆作咳。

同时,风邪挟寒邪侵袭肺系也可致肺气上逆而致咳。

2慢性支气管炎的辨证分型付林安等[6]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辩证分为十种类型:(1)风寒郁闭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恶寒、头痛及胸闷,舌苔薄白,脉浮。

治疗以散寒宣肺、平喘化痰为主。

(2)外寒内热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恶寒,发热、胸闷、口渴、大便干燥及咳痰黏稠不爽,苔黄白,脉浮数。

治疗以清肺热、化痰平喘为主。

(3)外寒内饮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及痰稀多泡,苔白润,脉浮紧。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论文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论文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方法:选取本社区2011年对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及结合个体化辨证对症下药的效果。

结果:经过抗感染、化痰镇咳、解痉平喘以及缓解期的有效预防措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

结论:对于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注意抗生素以及呼吸道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结合患者病情全身治疗。

另外,加强预防引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社区;治疗效果;预防【中图分类号】r2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86-01慢性支气管炎指的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性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病情的迁延不愈容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的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害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

下面就对在本社区2011年进行治疗的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相关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社区的患者,共计56例。

男36例,女20例;年龄最小61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64.94岁;咳嗽咳痰病程:3-5年6例,5-9年18例。

10-15年17例,15-20年9例。

20年以上6例;伴随其他疾病:肺心病6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3例、冠心病7例、慢性心房纤颠1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西医内科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喘息、咳黄色脓性痰,偶有痰中带血,体征主要是肺部呼吸音粗或存在干湿性啰音。

1.2 治疗方法。

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

发作期的治疗包括:①控制感染。

选择抗生素的标准是患者的致病菌、严重程度以及结合药敏试验来运用。

病情轻的患者可暂口服抗生素,若严重的则选择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等,为避免二次感染以及产生耐药菌株,剂量不用广谱抗生素。

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8例论文

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8例论文

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8例王倚东发作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小青龙汤化裁汤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38例,疗程5~7天。

结果:总有效率94.7%。

结论: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小青龙汤化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55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咳嗽、咳痰是其临床主要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气道内可产生大量黏液分泌物,可促使继发感染,并影响气道通畅,导致感染顽固存在,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发展为copd,从而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同时加重社会经济负担[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中医咳嗽,痰饮范畴。

采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59.8±4.7岁;病史10~28年,平均15±3.8年。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标准[2]。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以上;肺部有不同程度哮鸣音及湿啰音,肺部x线片均提示肺纹理增粗增多且紊乱,部分有斑片状或条索状阴影;血嗜酸粒细胞有不同程度增高。

排除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咽疾病等。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咳嗽或气喘,痰涎壅盛,痰易咯出,色白,每天晨间咳痰尤甚,胸痞,舌苔白腻,脉弦细。

治疗方法:采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

方药组成:麻黄9g,桂枝15g,细辛10g,干姜10g,芍药15g,五味子10g,杏仁10g,桔梗10g,半夏10g,陈皮10g,党参15g,茯苓15g,炙甘草6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支气管炎论文慢性支气管炎的论文:
社区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用药分析1例
病历简介
患者,女,72岁。

近30年经常咳嗽,咳痰,感冒时加重,严重时呈持续性咳嗽,夜间难以入睡。

开始时咳少量黏稠白痰,后转为黄痰,早晨起床后量多,但无咳血。

近2年多病情加重,咳嗽时常伴气喘,严重时气喘不能平卧。

曾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诊断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用抗炎、扩管治疗可缓解。

1周前感冒发热,咳喘加重,日夜不能休息。

自行服用氨茶碱2次/日,0.2g/次,未见明显好转,遂到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查体:T38℃, P90次/分,R24次/分,BP140/90mmHg,患者气急,神情紧张,神志清。

巩膜未黄染,副鼻窦压痛(+),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唇青,颈软,颈静脉扩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呈吸气状态,两肺语颤减速弱,叩诊呈现过清音或鼓音,呼吸音普遍降低,满布干性啰音,两肺底散在湿鸣音。

腹部轻度膨隆,肝肋下1cm,质中无压痛,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

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急查血象结
果:Hb160g/L,RBC15.4×1012/L,WBC12.4×109/L,N0.8%,L0.18,PC1 20×109/L。

胸部X线片报告:两肺纹理加重,中叶与上叶肺气肿。

考虑患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既往对青霉素过敏,故予以静滴氧氟沙星注射液1次/日,0.4g/次治疗。

患者第2天到我中心继续输液治疗时,出现心悸,急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

血气分析结果为
pH7.36,PaCO250mmHg,PaO265mmHg,
AB34mmol/L,SB30mmol/L,BE8mmol/L。

考虑患者心律失常由氨茶碱所致可能性大,而氨茶碱与喹诺酮类合用时会升高血药浓度,故改用头孢曲松0.25g,2次/日静滴治疗,并予吸氧治疗。

经治疗后患者心率恢复正常,体温下降,一般情况逐渐好转,咳喘减轻,腹胀缓解。

讨论
根据该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慢性老年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诊断是明确的。

对这类患者呼吸道感染往往是加重病情的常见原因,故在吸氧的基础上,予以抗炎治疗和茶碱类药物扩张气管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升高氨茶碱的血药浓度,使其不良反应更明显,老年病人尤其明显,该患者便是如此。

两者如需合用,应注意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另外,患者已经有轻度的肺源性心脏病(此次未发生明显的心力衰竭),如果发生心力衰竭,应使用西地兰强心治疗,速尿等利尿剂减轻水
肿和心脏负荷治疗,此时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低钾血症,如果有应及时纠正,因为低钾血症会加重西地兰的毒性作用。

再者,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首先可根据经验用药,但是应积极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可以在治疗上避免乱用抗生素,进而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医源性抗生素耐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