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资料(1)汇总

科学技术史资料(1)汇总
科学技术史资料(1)汇总

第 1 章原始时代技术的起源和科学的萌芽

第一节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

一、石器制造和弓箭发明石器制造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因此,它可以作为古代技

术创造的第一个标志。历史上把早期人类社会统称为石器时代,更细的又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二、人工取火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注意到了火的用途。人工取火说明人类已经在实践中懂得了机械能可以

转化为热能的经验知识

三、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的特有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里说的“野蛮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人类完成了从狩猎捕食动物到驯养繁殖家畜和从采集野生植物到有意识地种

植植物的重大转折,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践。

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石器的制造技术有很大发展外,还发明了陶器顺序青铜、铁

第二节原始时代科学的萌芽

一、天文学知识的萌芽

二、数学知识的萌芽

三、力学知识

第三节原始时代的宗教自然观

原始宗教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

第 2 章奴隶时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科学技术

一、河流文明即城市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

祥地,在这些地区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对奴隶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古希腊

的科学技术有直接影响。

二、文字的发明埃及在早期王朝时期就有了以表形符号、表意符号和标声字母相结合的象形文字,其中有单辅音符号24 个,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标声字母,书写在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上。巴比伦:字形呈楔形,所

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三、天文学和数学埃及人此时已经认识到行星和恒星的区别,并且已经能用图画来表示星体在天空的位置。

古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把一个月定为29 或30 日,大小相间,一年12 个月共354 日。这与一回归年相差11 日左右,所以他们采用置闰办法,每隔几年加一个闰月。把7 天作为一星期;把一周天

定为360 度;一度定为60 分;一分定为60 秒,这种测时和度量单位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巴比伦人绘成了世界

上最早的星图。他们把黄道附近的一些恒星划分为若干星座,即黄道十二宫。古印度把一年分为12 个月,每月30 天,每 5 年置一闰月。据记载,他们把黄道附近恒星划分为27 宿(月宫),以此来表明月亮每天在天穹上

所处的位置。古埃及采用以10 为基数的记号组合计数方式。古巴比伦记数系统的特点,是以60 为基数并采用了进位记号。巴比伦的数制是10 进制和60 进制的混合数制。能解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巴比伦人已掌握了分

数表示法,倒数表的制定可以简化除法运算为乘法运算。巴比伦人研究几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已经懂得

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古印度约在公元前 3 世纪初,已经有10 进位计数法,当时还没有零和进位记法,公元前 3 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了零的符号。

四、医学古埃及在数学和天文学上落后于巴比伦,但在医学方面却遥遥领先。古埃及遗留的医学纸草书完整的共7 部,最著名的是公元前 1 600 年左右的埃伯斯纸草书卷。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医生叫伊姆荷特普(Imhotep )他被后人奉为医神,传说他是埃及医学的奠基人。世界上最早的医疗立法条文载于《汉谟拉比法典》中,表明巴比伦医

学也深受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影响。妙闻(生平年代不详)和闍罗迦(120 年?~162 年?)是古印度最著名的医生。他们的集著《妙闻集》和《闍罗迦本集》都是集古印度医学之大成,后者被誉为古印度医学百科全书。

五、建筑和其他工艺技术新巴比伦城的三道城墙与其上的300 多座塔楼相互衬托,城内的建筑物及其装饰被称

之为“空中花园”。

第二节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一、古希腊最早的文明即爱琴文明,是指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南端的迈锡尼文

明,特斯比乌斯曾发明了压力泵、水风琴、水钟等。工程师希罗(约生于公元20 年,卒年不详)是里程计和

蒸汽玩具以及许多测量仪器的发明者。希罗的自动门,希罗的蒸汽球。

二、1,希腊早期:亚里士多德将“四根说”加以改造,提出“以太”。毕达哥拉斯第一次用演绎法证明了毕达

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根据这个定理,他们发现了无理数,扩大了数的概念。把数的和谐思想推至天文学研究,

认为圆形和球形是各种形体中最完美的;10 是数目中最完美的。公元前5~前 4 世纪的希波克拉底,达到了这个时期医学的高峰。他们把医学看作服从于自然法则的一种技术。整理出版的《希氏医学著作集成》共10 卷。2,雅典时期柏拉图学派强调几何的抽象性,关心证明和推理过程的方法。柏拉图是第一个把严密推理法则加以系统化的人,他的思想对欧几里德有着直接影响。亚里士多德为逻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希腊化时期欧几里得完成了《几何原本》。阿波罗尼乌斯按欧几里得的方法和精神,写成了《圆锥曲线》一书。力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是阿基米德。古希腊占统治地位的天文学理论是地心。欧多克斯首先提出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思想。天文学家亚里斯塔克提出了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日心说体系。他认为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绕日公转的周期为一年。他第一次计算了日、月、地之间的距离。

三、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和科学方法古希腊的几何学不同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经验知识,自泰勒斯之后的几何学

研究,大多注重于逻辑推理和演绎证明

第三节罗马时期的科学技术

一、罗马人在建筑和水利工程上贡献最大,世界第一部建筑学专著《建筑学十讲》是由建筑师维特鲁维奥所著。标志着古代欧洲建筑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罗马时期科学技术进展缓慢的原因为了军事目的,只注重实用技术,忽略了希腊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是罗马时

代科学技术进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奴隶制本身带来的危机。为国教的基督教的出现,也是罗马时期科学衰落的原因。

第 3 章封建时代的科学与技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1.天文学夏朝可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商代已经知道二个朔望月为59 天,并置闰月来调整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形成一直延续到今天的阴阳合历的历法体系,商代把闰月一般置于

年终。周代已经确定了天文坐标系统——二十八星宿,每一星宿中取一恒星为标志。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天文

学家为石申和甘德。《甘石星经》,其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秦汉时期的各种天象记录趋于齐备并且是日趋详尽、精细。如出现了准确的太阳黑子的记录。中国历代对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尤为详备。

中国古代的宇宙论思想有宣夜说、浑天说和盖天说。浑天说的集大成者是东汉的张衡,《浑天仪图注》是浑天说的

代表作。祖冲之制订“大明历”。到唐代,古代历法体系已完全成熟,公元727 年天文学家一行和尚完成“大

衍历”,一行把太阳在一个回归年内所走的度数分为24 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位置。 2.数学《周髀算经》是中国一部较早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成书于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宋元之际,秦九韶,杨辉,李冶,朱世杰,此四人被称为中国算学四大家。朱世杰对多元高次方程的求解已达到

惊人的程度。3.中医药学《黄帝内经》大致成书于春秋战国,扁鹊善于运用汤药、针灸等方法治疗疾病,已

经奠定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基础。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他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他还发明了“五禽戏”,开创了保健体操的先例。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4.传统农学北魏贾思勰系统总结了南北朝以前传统农业生产和畜牧生产经验,写成《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集中国农学之大成。 5.地理学和其他科学,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山海经》北魏郦道元完成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明代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隋代大型石拱桥——赵州桥堪称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

第二节中世纪欧洲科学的衰落

奴隶制度最终必将阻碍窒息科学的发展,社会分化出现了极端,统治者陷入奢侈和堕落。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这是欧洲最早的两所大学。

第三节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阿尔2巴坦尼著《星的科学》一书。他测定岁差值为54.5〃(现代值为50.2″),比古希腊希帕克的数值准确,测

定黄道与赤道交角23°35′(现代值为23°27'),他还测得地球远日点的运动。 2.数学自10 世纪到15 世纪,阿拉伯的数学继承了希腊与印度的数学精华,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代数与三角方面更是突

出,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而独立。 3.医学《医典》译成30 多种拉丁版本,阿维森纳享有“医学之王”的盛名达数百年之久。伊本2阿尔2纳菲发现了心肺之间的血液小循环。 4.化学和物理学近代化学是从炼金术中脱颖而出的,阿拉伯科学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沟通了东方和西方,联系了古代和近代,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架筑了一座必要的桥梁。

第 4 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社会背景: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地理大发现,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二、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以学习古希腊的古典文化开始的。文艺复兴的意义:大批古希

腊优秀的科学文化遗产再现于欧洲,重新得到传播和发扬。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斗争还通过宗教改革运动表

现出来。文艺复兴时期在思想文化和宗教领域里发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实现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三、自然科学同宗教神学的斗争哥白尼学说打破了托勒密地心说在天文学领域长达千余年的主导地位,使天文学真正成为科学。

第 5 章天文学革命和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

第一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有四个特点:内容的真实性。逻辑的简

单性。结构的和谐性。思想的革命性太阳中心说经伽利略、意大利布鲁诺等人传播。

第二节开普勒在天体力学上的成就第谷主要擅长精确的天文观测发现了月球运动的“二均差”,对彗星及其轨道也进行过观测和解释。天文学上的杰出成就,赢得了“星学之王”的美誉。二、“天空立法者”——开普勒第谷和一开普勒却走到了一起,后来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称。

第三节伽利略对经典力学的贡献-、“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二、伽利略的力学成就1.发现了摆的等时性2.导出了自由落体定律3.提出了惯性理论4.分析了抛物体运动过程5.表述了相对性原理三、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伽利略十分注重观察和实验。强调了定量分析和数学演绎。

第四节牛顿与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

一、巨人肩上的巨人——牛顿贡献:创立的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分解日光的三棱镜实验,并得

到了太阳光谱等等,他制成了反射望远镜,认识了力的本性,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1731~1810 年)才准确地测定出G 的值,定律意义:计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可以解释以往无法解释的许多自然现象。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检验和修正开普

勒的三定律。说明天上物体的运动与地上物体的运动之间无任何本质差异。

三、划时代的伟大综合牛顿总结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第一定律的物理表述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二定律的物理表述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作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与外力大小成正比,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保持同一直线。第三定律即“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牛顿的创造性贡献。表述就是:物体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 6 章数学和物理学的初期发展

第一节数学的进展代数:16 世纪末,法国数学家韦达引入的符号体系使代数学发生了质的飞跃。著作《分析法引论》建立代数上实用的符号,使用了字母。解析几何:17 世纪法国的大数学家、数论的创始人费尔马和笛卡尔分别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微积分学:牛顿和莱布尼茨都是微积分的发明者。

第二节物理学的初期发展一、光学开普勒设计天文望远镜,作为近代实验光学奠定了基础。1621 年荷兰的数学家斯涅尔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笛卡尔当时设想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是速度很快的直线运动,光的反射就是光微粒根据力学定律从一个弹性面上弹了回来。费尔马曾质疑。主张波动说的有格里马尔迪、胡克和惠更

斯等人,主张微粒说的有伽桑狄和牛顿等人。牛顿是17 世纪光学的集大成者,利用三棱镜进行了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发现白光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而单色光不能继续分解。牛顿还计算出各种颜色光的折射率,定量精确

地说明了色散现象。设计并制造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倾向微粒说。直到托马斯2杨重新提出光的波动说,才动摇了微粒说的统治地位。二、电学和磁学吉尔伯特提出电磁学,发表了《磁石论》。富兰克林由此发明了保护建筑物的避雷针。三、热学第一支实用水银温度计是德国人华伦海特制成的。他发明了净化水银的方法,使

水银在温度计中普遍使用。量热学的创立受到了热质说观念的影响。拉瓦锡改进了蒸汽机四、声学伽利略认为音调的高低是由它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第7 章化学的奠基和17 世纪前后的生物学

第一节化学确立为科学

-、炼金术及其传播阿拉伯炼金家格伯制得硫酸、硝酸与王水

二、医疗化学时期瑞士科学家帕拉塞尔苏斯是医疗化学的创立者。贡献:,批判了炼金术的旧方向,建立了医疗化学学派,使化学走上了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认识了不少无机药物的性质和用途,并制取了

许多化学药剂,使有效药物的种类大增。促进了对疾病的专科研究,也有助于将有益和有害的药物加以区别。2.范.赫尔蒙脱制取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等气体。在化学史上他得到“气体化学之父”的美名。

三、英国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四、燃烧和大气性质的早期研究。贝歇尔的著作《土质物理》观点通常被认为是燃素说的前身。贝歇尔的学生斯塔尔,提出了燃素说。布莱克的实验构成了对燃素说的有力冲击。卡文迪许制取“氢气。瑞典科学家舍勒氧气的发现,是对燃素说最有力的冲击。普利斯特列也制得了氧气。

五、拉瓦锡与近代化学基础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以燃烧理论推翻了燃素说,澄清了化学界的思想混乱,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第二节生理学和生物学的成就

一、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维萨留斯《人体的构造》的发表,到塞尔维特心肺小循环的发现,哈维建立血液

循环理论。二、细胞的发现及渐成说的胜利胡克发现“细胞”并绘出细胞结构图。荷兰列文霍克从显微镜的观察中发现了原生动物和细菌,第一次绘出骨细胞和横纹肌的细胞图。沃尔夫发表了《发育论》,沃尔夫被誉为“近代胚胎学的创始人”。

三、动植物分类。瑞典学者林耐著作《自然系统》

第8 章近代工业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节英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什么第一次技术革命会首先发生在英国呢?1英国是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的国家2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建立了简单协作,即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高

度发展,要求技术的专门化。工场手工业培养出了许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技师,这就为近代技术革命打下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第三,要实现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就需要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即要有能够投资办厂所必需的财富。第四,英国资本主义商业霸权的确立,迫切要求从手工工场生产过渡到机器工厂制生产。

二、纺织业的机械化第一次技术革命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变革就是蒸汽动力技术。棉纺织工业的一个重大技术发

明是约翰.凯伊发明了织布用的“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牧师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第二节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德国的盖里克进行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巴本的实验性蒸汽机是“第一个把热

能转化为真正有用的机械运动的装置”,它为以后可实际应用的蒸汽机的研制开辟了道路。塞维利和纽可门的蒸汽机 3.瓦特对蒸汽机的重大改进:1分设冷凝器2,改竖直运动为横向运动3,改单向进汽为双向进汽4改直线往复运动为旋转运动。5,安装离心式蒸汽调节器二、蒸汽机在机器制造业、采煤业、交通运

输业的应用广泛地应用到机器制造、采煤和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

蒸汽动力技术也用于水上运输。机器制造业、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

第三节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实质技术革命的实质就是把技术引入生产过程,用机器代替人的部分体力劳动三、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后果:蒸汽机的应用实现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蒸汽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

巨大发展。

第9 章18、19 世纪的天文学

一、18 世纪德国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的星云假说二、法国拉普拉斯的《宇宙体系论》星云假说比较:,对“原始星云”概念的理解不同。康德认为原始星云是弥散的固体微粒;而拉普拉斯则认为原始星云是炽热

的气体云。对“原始星云”运动原因的解释不同。,拉普拉斯作在他的假说中更多地考虑了太阳系的动力学特征,

并利用力学数学方法为其假说提供了更严格的科学论证,更合理。三、星云假说的科学和哲学意义:标志着天体演化学的诞生,打开了近代前期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第一个缺口,把发展的观念终于还给了自然界。第二节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发现赫舍尔宣布发现天王星不是恒星,是彗星。

法国勒维烈发现海王星。海王星的发现使天王星的越轨行为得到了科学的解释。

第三节光行差的发现和恒星视差的确认布拉德雷虽然没有发现他所期待的恒星视差,但光行差的发现仍然具有

重要意义。英国天文学家亨德森测出半人马座α星的视差,恒星视差得到了确认,有力地证实了地球相对于恒

星的运动。

第10 章地质学中关于岩石成因的争论

第一节关于岩石成因的研究维尔纳与水成论:确定了地壳的存在,但夸大了水的作用;

赫顿与火成论:强调地球内热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关于地壳运动方式的研究一、法国居维叶的灾变论:一种保守的、试图与宗教相调和的理论。二、赖尔的地质渐变论《地质学原理》:缓慢的自然力的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11 章19 世纪的生物科学

第一节19世纪细胞学说的建立德国施莱登和施旺被认为是细胞学说的创始人。二、细胞学说的意义:在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1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学才很快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生物学的许多重要成果,都是在对细胞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推动生物学新分支的形成。2推动了自然观的进步。证明

了世界物质的统一性,使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建立在更加牢固的自然基础上。

第二节19世纪生物进化论的产生一、拉马克的进化思想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创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生物普遍具有变异现象2过度繁殖3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被保存下来,不利的

个体被淘汰。“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4自然选择使有利的条件世代积累,形成物种5自然选择使生物更加适

应环境,促进生物向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三、生物进化论的胜利意义:达尔文学说的创立和发展,推翻了长期统治着生物学领域的特创论和目的论,沉重地打击了宗教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自然

科学的统治,使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获得了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自然科学新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

的基础。它揭示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看到生物界的辩证法。阐明了生物产生、发展的

过程,揭示了一种生物向另一种生物转化的客观规律。

第三节微生物学的兴起一、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巨大贡献:长颈瓶对发酵的研究

二、柯赫微生物学研究:发现免疫现象,认识传染病病因

第四节遗传学的奠基-、早期遗传学研究: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德国魏斯曼

二、遗传学的奠基人奥地利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三、孟德尔遗传定律四、早期的染色体遗传学研究:最早发现染色体的是德国的生物学家弗莱明

第12 章19 世纪的化学

第一节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一、英国道尔顿的原子论:1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2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都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3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就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论

第二节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有机化学的兴起德国化学家维勒制成尿素,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是有机化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二、基团理论和类型分析:英国戴维开创了电化学的研究。柏采留斯为了探索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规律性,提出基团

学说三、化合价理论:德国化学家凯库勒

第13 章经典物理学的高度发展

1 最早提出运动守恒思想的是笛卡尔

2 焦耳提出电流的热效应3汤姆逊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首先应用于化

学3、托马斯2杨的双缝干涉实验印证光的波动性三、菲涅耳对波动说的理论解释4伏打电池为动电的研究提

供了恒稳的电源5欧姆研究了电流6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发现 6 安培提出了电流激发磁场及电流在磁场中

受力的概念。7法拉第提出了场和力线的概念。8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位移电流和涡旋场的概念9赫兹证实电磁场存在的实验

第14 章近代技术的发展与第二次技术革命

1 贝塞麦的转炉炼钢法2西门子平炉炼钢法的发明3英国人莱特提出一个用泵将煤气和空气的混和气体送入

汽缸燃烧,驱动活塞运动的设计方案4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5莫尔斯才于1836 年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报机。6贝尔发明电话7马可尼无线电通讯

8李比希:化工技术为农业生产化学肥料

第15 章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1两朵乌云:同比热和热辐射有关的理论问题(黑体辐射与“紫外灾难”);“以太飘移”试验的否定结果即“以

太”之谜和迈克尔逊—莫雷试验否定结果(迈克尔逊干涉仪) 3 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伦琴X 射线、贝克勒尔放射性发现,约翰2汤姆逊电子的发现 4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5相对论的意义: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爱因斯坦把经典力学作为特殊情况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内,揭示

了既适用于低速运动又适用于高速运动、既适用于宏观领域又适用于微观领域的统一规律,从而使相对论成为20 世纪物理学革命的主要标志。6普朗克和量子论:宣称能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7光电效应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

论8、玻尔的量子化原子模型9、德布罗意的物质波9海森堡等人量子力学的建立

时间:2015.11.4 luguoxinixn

生物化学笔记(整理版)1

《生物化学》绪论 生物化学可以认为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 生命是发展的,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等,说明生命是在发展,因而人类对生命化学的认识也在发展之中。 20世纪中叶直到80年代,生物化学领域中主要的事件: (一)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a. 分配色谱法的创立——快捷、经济的分析技术由Martin.Synge创立。 b. Tisellius用电泳方法分离血清中化学构造相似的蛋白质成分。吸附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及其他物质。 c. Svedberg第一台超离心机,测定了高度复杂的蛋白质。 d. 荧光分析法,同位素示踪,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生物化学的分离、纯化、鉴定的方法向微量、快速、精确、简便、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物理学家、化学家、遗传学家参加到生命化学领域中来 1. Kendrew——物理学家,测定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2. Perutz——对血红蛋白结构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3. Pauling——化学家,氢键在蛋白质结构中以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某些protein具有类似的螺旋结构,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 (1.2.3.都是诺贝尔获奖者) 4.Sanger―― 生物化学家 1955年确定了牛胰岛素的结构,获1958年Nobel prize化学奖。1980年设计出一种测定DNA内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方法,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5.Berg―― 研究DNA重组技术,育成含有哺乳动物激素基因的菌株。 6.Mc clintock―― 遗传学家发现可移动的遗传成分,获1958年诺贝尔生理奖。 7.Krebs―― 生物化学家 1937年发现三羧酸循环,对细胞代谢及分生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8.Lipmann―― 发现了辅酶A。 9. Ochoa——发现了细菌内的多核苷酸磷酸化酶 10.Korberg——生物化学家,发现DNA分子在细菌内及试管内的复制方式。(9.10.获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1.Avery―― 加拿大细菌学家与美国生物学家Macleod,Carty1944年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著名实验。肺炎球菌会产生荚膜,其成分为多糖,若将具荚膜的肺炎球菌(光滑型)制成无细胞的物质,与活的无荚膜的肺炎球菌(粗糙型)细胞混合 ->粗糙型细胞也具有与之混合的光滑型的荚膜->表明,引起这种遗传的物质是DNA 1 / 29

科技史期末测试试卷

1.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 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30分) “过去的教训是将来行动的指南”。这就是“以史为鉴”。实际上,技术史是一门研究技术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中的成败实例都是财富,都值得借鉴。 技术史是技术发展、成功的历史,但技术史中“过去的教训”也是很多的。例如桥梁史中列举了许多事故,其中有两起分别是因为没有考虑气象学中的风压和风振(风速变化频率和桥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破坏力极大)造成的。再如建造桥墩的沉箱法,过去约百年中由于没有采取逐步减压,潜水员病曾夺走了无数条沉箱工人的命。 科学技术史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理论,实施人才全面素质教育。史实与理论的产生条件相联系,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的时代背景与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具有极端的艰苦性,为面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的困难增加了克服的信念,培养了我们的坚强品质;而在了解科学成果被发现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来思考、检验,让我们更具备了创新的能力与精神。 科学发展史是地基,究竟科学这做大厦能盖多高,地基是必须的! 20世纪的100年是风云变幻的100年,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畅想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必将激发青少年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懈追求.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

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18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世界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任何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电话掀开了人类通讯史上的新篇章;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几千年来,从马车到轿车再到火车、飞机、磁浮列车;从煤油灯到白炽灯、霓虹灯再到节能灯;从书信到电话、电报再到视频聊天等的飞跃,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结晶.除此之外,还有人类的成功登月,迈出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再有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破解了生命的千古密码,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进步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崭新又美好的生活.回首过去,火药的发明,使我们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使我们拥有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促进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问世,促进了航海、贸易的发展,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地球.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科技落后了.而今世界各国大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面对这个局面,中国做出了实施“863计划”应对世界科技的挑战.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断增大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使我国逐步向科技强国迈进.如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七”成功发射、龙芯的开发研制……科技使我们生活幸福舒适,是科技把我们未来描绘得如此美好. 人类跨入了21世纪,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恩惠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更多的不安甚至灾难.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气温变暖,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前苏联的切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的水俣病、我国的太湖蓝藻事件等就是铁的证据.即使只为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研制出了化肥、农药,目的是提高农业产量,但化肥、农药使粮食、蔬菜、水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浸染上某些毒素,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又如克隆技术对传统道德伦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复制的人与基因提供者是兄弟还是父子?所以,世界各国对克隆技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制定法律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管理,并严禁用它复制人类;再如原子弹如落到恐怖分子手中,将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过去的见面拜年变成时尚的短信问候,方便快捷的同时使得人际关系冷漠.有许多人甚至上网成瘾,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由此在医学上开始对网络成瘾病理机制进行研究.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陶器制造】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李约瑟】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ⅹ) 5、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X ) 6、古代原子论学派的代表是留基伯和他的学生【赫拉克利特】。(ⅹ) 7、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一书代表了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 8、古希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最伟大的定律。(√) 9、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体液说”,认为人体内的【三种】体液的协调与否决定着人的健康。(ⅹ) 9、古罗马科学家【盖仑】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0、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1、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2、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89】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ⅹ) 13、18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所作的动植物分类。他于1735年发表了一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植物分类的原则。(√) 14、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赫姆霍兹】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ⅹ) 15、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第一个发现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6、187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出版了划时代著作《电学和磁学论》,标志着完整的电磁学理论的确立。(ⅹ) 17、奥地利生物学家【摩尔根】发现的遗传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ⅹ) 18、具有实用价值的无线电系统是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和俄国工程师波波夫发明的。(√) 19、【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ⅹ) 20、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1 第二讲 科技史概要

第二讲科技史概要 吴国林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古代自然观 1、古希腊(Ancient Greek):世界的本原/基质/始基问题 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认为万物本原是水; Everything is made of water.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前610~公元前546):无限定/无限/阿派朗apeiron 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 公元前585~公元前525)认为万物本原是气;air.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公元前540~公元前470)认为火是万物本原;Fire is the primordial element. Perpetual change was he believed in. “You cannot step twice into the same river; for fresh waters are ever flowing in upon you.” “The sun is new every day.” 留基伯(Leucippus, 约公元前500~公元前440)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最早提出了原子论(Atomism)观点,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和古罗马时期卢克莱修继承并发展了原子论思想。

A tom 端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四元素说(four elements火法),土earth、水water、气air、火fire。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火、气、水、土四元素是自然界原始物质; 5 phases 求知乃人之本性。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70~公元前500则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All things are numbers. Some of rules of the Pythagoras order were: Not to eat the heart; Not to pick up what has fallen; To abstain from beans. 数的和谐:harmonic mean 勾股定理:right-angled triangles: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n the sides adjoining the right angle is equal to the square on the remaining side. 电子是什么? 怀疑主义:皮罗(Pyrrho,365-275,BC)

生物化学重点笔记(整理版)

教学目标: 1.掌握蛋白质的概念、重要性和分子组成。 2.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20种氨基酸的名称、符号、结构、分类;掌握氨基酸的重要性质;熟悉肽和活性肽的概念。 3.掌握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特点及其重要化学键。 4.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 5.熟悉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分类 导入:100年前,恩格斯指出“蛋白体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今天人们如何认识蛋白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1839年荷兰化学家马尔德(G.J.Mulder)研究了乳和蛋中的清蛋白,并按瑞典化学家Berzelius的提议把提取的物质命名为蛋白质(Protein,源自希腊语,意指“第一重要的”)。德国化学家费希尔(E.Fischer)研究了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在1907年奠立蛋白质化学。英国的鲍林(L.Pauling)在1951年推引出蛋白质的螺旋;桑格(F.Sanger)在1953年测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佩鲁茨(M.F.Perutz)和肯德鲁(J.C.kendrew) 在1960年测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晶体结构。1965年,我国生化学者首先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insulin)。 蛋白质是由L-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较稳定的构象和一定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中含量最丰富的大分子。 单细胞的大肠杆菌含有3000多种蛋白质,而人体有10万种以上结构和功能各异的蛋白质,人体干重的45%是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是通过蛋白质的多种功能来实现的。新陈代谢的所有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已发现的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许多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它们的运输由蛋白质来完成。生物的运动、生物体的防御体系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机构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蛋白质工程和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经元素分析,主要有C(50%~55%)、H(6%~7%)、O(19%~24%)、N(13%~19%)、S(0%~4%)。有些蛋白质还含微量的P、Fe、Cu、Zn、Mn、Co、Mo、I等。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因此,可以用定氮法来推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100g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在酸、碱或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游离氨基酸(amino acid),即蛋白质组成单体或构件分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仅20种(称编码氨基酸),最先发现的是天门冬氨酸(1806年),最后鉴定的是苏氨酸(1938年)。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有共同的结构特点: 1.氨基连接在α- C上,属于α-氨基酸(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 2.R是側链,除甘氨酸外都含手性C,有D-型和L-型两种立体异构体。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 注意:构型是指分子中各原子的特定空间排布,其变化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旋光性是异构体的光学活性,是使偏振光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的性质,(-)表示左旋,(+)表示右旋。构型与旋光性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二)氨基酸的分类 1.按R基的化学结构分为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杂环亚氨基酸四类。 2.按R基的极性和在中性溶液的解离状态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极性带负电荷或带正电荷的四类。 带有非极性R(烃基、甲硫基、吲哚环等,共9种):甘(Gly)、丙(Ala)、缬(Val)、亮(Leu)、异亮(Ile)、苯丙(Phe)、甲硫(Met)、脯(Pro)、色(Trp) 带有不可解离的极性R(羟基、巯基、酰胺基等,共6种):丝(Ser)、苏(Thr)、天胺(Asn)、谷胺(Gln)、酪(Tyr)、半(Cys)带有可解离的极性R基(共5种):天(Asp)、谷(Glu)、赖(Lys)、精(Arg)、组(His),前两个为酸性氨基酸,后三个是碱性氨基酸。 蛋白质分子中的胱氨酸是两个半胱氨酸脱氢后以二硫键结合而成,胶原蛋白中的羟脯氨酸、羟赖氨酸,凝血酶原中的羧基谷氨酸是蛋白质加工修饰而成。 (三)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α-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一般在200 oC以上。各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酪氨酸不溶于水)。一般溶解于稀酸或稀碱,

认知笔记整理版

认知笔记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两个重要的问题:心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如何知道心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认知:研究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es 如何产生的,sensory input is transformed转化、reduced 集中认知资源于一定的刺激上以待进行精细加工、elaborated精细加工、stored存储、recovered 复述and used使用。[即:编码操作(转换、缩减、添加)&记忆和应用操作(储存、提取、运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知觉、注意、记忆、一般知识组织、表象、语言、问题解决、推理Eg: 语言产生(心理过程,依赖于认知系统,非常快):思维表达——概念形成——选择词汇——语法概念、线性顺序(细分的心理结构) 心理表征:加工时,要转化成心理符号; 【发展简史】 (1879年以前,心理学时而敲敲哲学的大门,时而敲敲生理学的大门) 1879年冯特科学心理学实验室;(内省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19世纪艾宾浩斯研究记忆(学习无意义音节,测量重学时节省的时间); 19世纪威廉詹姆斯注重生活中的心理学; 20世纪华生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 20世纪格式塔心理学顿悟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顿悟——问题的各个部分最初看起来彼此无关。然而,随着突然的“顿悟一闪”,各个部分就会配合在一起产生解决办法。) 1956年9月11日认知心理学的生日;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 对行为主义的观点越来越不满——皮亚杰发展心理学(儿童如何发展); 信息加工途径*(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序列的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内部表征: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符号→脑); 信息加工模型与神经科学模型。 生态学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实验室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认知心理学遭到的批评:生态学效度低;)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试图回答有关心mind的问题,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包括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甚至是社会学和经济学——跨学科性。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解释认知过程的;神经水平和认知概念水平之间架起解释的桥梁(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

科学技术史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ⅹ)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ⅹ)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ⅹ)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ⅹ)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X )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17、近代实验科学大师伽利略把培根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逻辑演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 1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X ) 19、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这三大发现揭开了20世纪科学革命的序幕。(√) 20、【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 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 内史:把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科学内部,把科学史仅看成是科学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外史:把科学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他与社会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诸如与经济,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即为科学规律,包括电磁学规律相对人和惯性参照体系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即光速相对任何参照体系不变。

基础乐理笔记完整版

基础乐理笔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基础乐理 课堂笔记整理 为什么要学习基础乐理基础乐理都包括哪些内容基础乐理是一门音乐公共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作为一门音乐公共基础课,与其他音乐课程的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 林伟雄整理 2010/7/28

第一章音及音名 一、音是怎么样产生的 二、音的性质 三、乐音与噪音 四、乐音体系 五、音名 六、音组 七、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全音、 一、音是怎么样产生的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作用于听觉器 官,使听到了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大致在每秒钟振动11HZ——20000HZ之间。 二、音的性质 音的性质有四种: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 音高是由发音体在每秒的振动次数来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 低。 音值是由发音体振动时延续时间的长短所快定,延续时长、音则长;反之,音则短。 音量是由发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来快定的,振幅大音则强,反之音则弱。 音色是由收发音体振动时泛音的多少及发音体的性质,形状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音的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三、乐音与噪音 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十分明显的,叫做“乐音”;振动不规则的,听起来音高不明显的,叫做“噪音”。 在音乐中使用的音,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不是不可缺少的。 四、乐音体系 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的各音,叫做“音级”。 将乐音体系的音,按照一定音高关系和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在音乐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算单位,叫做“半音”。两个半音相加,叫做“全 音”。在键盘上,相邻两键(包括黑键)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构成全音。 五、音名 乐音体系中的名音级,都有各自的名称,这就是“音名”。有C、D、E、F、G、A、B、表示。 Do、re、mi、fa、sol、la、si,多用于歌唱,故叫做“唱名”。 以七个字母命名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将基本音级加以高或降低而得来的,叫做“变化音级”。 六、音组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不同的各音,于是便产生了音的他组,这就是“音组”。 最中间的“小字一组”,表示为c1、d1、e1、f1、g1、a1、b1向右低次为“小字二组”至“小字五组”,标记为小写字母右上角加数字“1”、“2”……“5”。小字五组只有一个音“c5”。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

1第一讲 古希腊与科学的源头(考研讲义)

第一讲古希腊与科学的源头 概述 古希腊人的科学奠定了西方科学的基础,树立了西方科学独有的风格,所以希腊人探索自然的科学成就是科学史上传奇的一页,永远令后人欣赏、兴奋、困惑。 古希腊人科学探索中的偏颇,古希腊科学与近代实验科学的本质不同,又迫使我们进一步关注近代科学传统中来自东方及中世纪宗教文化等不同传统的贡献。 一、古达科学与技术 Q1 为什么说西方科学的起源要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及其内在本质的哲学研究;在古代指的是自然知识的总汇和统称,目的是获得自然界的完整图像。 古希腊自然哲学形成了独特的理性自然观: 1)把自然看作是一个独立于人的对象而从整体看待; 2)把自然看作是有规律且可以认识的对象; 3)力图用哲学的概念和语言来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Q2 科学的欧洲中心主义的表现、根据及补充 表现: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是指近代在欧洲产生的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实验方法、科学组织、科学活动、科学分类等东西,现代科学体系是在欧洲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依据:1)古希腊的科学传统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 2)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补充:1)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在古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创造了更精湛的日用技术、发现了更独特的科学知识、建造了更宏大的传世工程。 2)古希腊文明的建立吸收了其他文明的成就。 ①古希腊人的科学研究是在融会贯通古埃及和古两河流域的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中世纪后期,当古希腊的科学传统在欧洲逐渐复苏时,欧洲还获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古代科技知识和中古古代的四大发明。 Q3 从古希腊科学到文艺复兴的发展历程 罗马帝国崩溃-基督教占统治地位(中世纪黑暗中的光芒:在欧洲诞生了大学)-中世纪中后期的大翻译运动(帮助欧洲人从阿拉伯文献中找回了失传已久的古希腊哲学文献) 二、希腊古典时期的自然哲学 希腊人的伟大贡献:创造了西方科学和哲学的伟大传统 公元前500年:希腊开始出现最早的哲学,也是最早的系统的理论化的科学的开始。 希腊哲学是以对自然的系统的研究开始的。特点为: 1)具有强调理性和逻辑,重视真理本身价值的态度;2)使得原先零散的、实用的自然知识成为一种对于世界的体系化的理性建构。 ΔQ4 古希腊人科学成就及传统产生的原因及局限性 1)自然条件 ①古希腊地区港口众多,适于航海和贸易,为向古希腊本土之外的陆地和岛屿移民提供了方便;希腊殖民地构成了一条连绵不断的链条:这些殖民地与不同传统、风俗、制度的民族经常接触,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非常方便;同时殖民地也没有丧失和希腊文化的母体的联系。 ②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希腊难以建立类似中国的大一统国家,为不同流派的思想争鸣提供了可能。2)物质基础

西南财经大学科技史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史》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17、近代实验科学大师伽利略把培根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逻辑演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 1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19、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这三大发现揭开了20世纪科学革命的序幕。() 20、【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 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四个基本观点

笔记整理打印版

呼吸系统 病情发展轴:慢支-COPD 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肺性脑病 慢支: 常见病因:吸烟;常见发作原因:感染(致病菌:慢支球(肺炎链球菌)流感(流感嗜血杆 菌));咳痰性质:粘液痰 -杯细胞增多,黄色痰 - 纤毛功能下降;病理改变:小气道改变;首 选检查:肺功能(典型改变是最大呼气流速曲线降低(提示小气道病变) );治疗:抗感染, 痰多不易咳出 - 溴已新,氨溴索(不可用可待因,所有呼吸系统痰多的都不能用) COPD : 55 岁以上中老年人 +数年咳痰喘 =COPD 定义: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病因:慢支(吸烟) 期在小气道,中后期在大气道,晚期出现n 型呼衰; (语颤增强见:实变、梗死、空洞;语颤减弱见:气多, 首选肺功能,常用指标:1秒率(FEVI/FVC < 70%,评价气流受限最敏感的指标, 计值评价病人严重程度);并发症:1. n 型呼衰, 困难,患侧肺部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烟, 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化痰: 作期: 抗感染, 急性加重期伴严重呼吸功能不全: 脑病:有创机械通气。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缺氧导致的肺小动脉痉挛;治疗:氧疗。 肺心病: 先决条件:肺动脉高压;最常见原因: C OPD 发病机制:缺氧导致的肺小动脉痉挛;解剖因 素:缺氧导致的肺血管重建;功能因素: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肺血管收缩(常见的主 要因素),临床表现:代偿期:剑突下明显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 肺动脉高压,P2(肺)> A2(主);失代偿期: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最特异) , 下肢水肿(晚期出现腹水肝大);实验室检查:首先 X 线,其次心电图(肺型 P 波高而尖, 顺向转位轴右偏,傻 5 (RV1+SV5> 1.05mv ,以上任何一条出现即可直接诊断肺心病) ,并发 症: 1. 最常见(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肺心病(确诊:血气分析—机械通气) , 2. 酸碱失衡: CO2猪留PaCO2 升高,缺氧导致乳酸酸中毒一代酸(呼酸 +代酸),拓展:(呼吸性看PaCO2 34—45,小于 35呼碱,大于 45呼酸;代谢性看 HCO :2 22—27,小于 22 代酸,大于 27 代 碱,PH 值:7.35-7.45 ;数值范围内为代偿期,数值范围外为失代偿期) ,3.最常见的心率 失常:房早和室上速,最具有特征性: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治疗: 1.急性发作抗感染,改 善呼吸功能,抗感染无效,慎用利尿(低氯低钾碱中毒) ,利尿无效强心,禁用镇静剂。 支气管哮喘 定义: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本质:慢性炎症;发病机制:气道产生炎症细胞,激活 IgE 抗体,炎症导致气道重构, AHR (气道高反应性);临床特点:1.清晨夜间反复发作的呼吸困 难(呼吸系统中,夜间出现的呼吸困难,一定是支气管哮喘) ; 2.所有小气道见于呼气性呼 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可自行缓解, 治疗所缓解的呼吸困难见于吸气性呼吸困难; 3. 只要出现 持续干咳、抗生素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有效,直接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 4. 重要体征:哮鸣 音; 5. 病情加重时:寂静胸 (沉默肺 )、胸腹反常运动、奇脉 (有任何一个诊断病情加重 );实 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急性发作相当于跑完 500米一拼命呼气,PaCO2下降,PaO2下降, 呼碱,PH 上升;哮喘严重发作: P aCO2上升,PaO2下降,呼酸+代酸;确诊:有发作的一支 ,急性发作:感染;病理生理改变:早 中后期体征: 桶状胸, 触诊: 语颤减弱; 水多,厚了,堵了, )实验室检查: FEV1% 预 2.自发性气胸:COPE 患者突发胸痛,呼吸 3. 最常见并发症:肺心病;治疗:对症:戒 (氨溴 索,溴已新)家庭长期氧疗,急性发 首选无创机械通气, 发生昏迷或者是肺性

工程计算详细资料汇总表

工程计算详细资料汇总表 1、钢筋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重量(kg )=0.00617*D 2(直径单位mm )*L (长度) 注:(钢筋比重:7850kg/m 3) 2、钢板(kg/㎡) w=7.85*d(厚度)mm 3、钢管(kg/㎡) w=0.02466*S(壁厚)mm*D 内径(外径-壁厚)mm 4、等边角钢(kg/m ) w=0.00785*边厚*(边宽+边宽-边厚) 例:

6、方管重量计算方式:厚度(mm)*2*[(A+B)-2C]*7.85/1000=kg/m 7、黄铜管: W=0.0267*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 W=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8、螺旋筋计算方法: G=2m 2]*m m [()间距(π)螺旋筋直径钢筋笼直径++*螺旋筋个数(L/间距)*比重(钢筋每米)*桩条数 例:假设此钢筋总长9米,前5米直径φ100后四米直径φ200。 K1=*5/0.1*0.395*1 K2= ()[]2.0*2.0214.3*008.01++*4/0.2*0.395*1 K=K1+K2 9、木材体积计算:(圆木)V=πh (R 2+Rr+r 2)/3 10、 干砂1500kg/m 3、湿砂1700kg/m 3、石子2200kg/m 3。 1m 3砼≈2400-2500kg 11、防鼠泥: 1800kg/m 3 成本=13.5元/kg []2 21.014.3*008.01)()(++

11、钢屋架:H600*200*8*10=[(600-10*2)*8+200*10*2]*7.85/1000=67.824kg/m 12、檀条C120*160*20*2.5:W=(120+60*2+20*2)*2.5*7.85/1000=5.495kg/m 6 13 一英寸=8分=25.4毫米 15、广州市2012年第二季度建筑工程实物量(劳务综合单价参考信息)

全套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完整版)

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检查用表填写说明 建设部膜布的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最验收规范》定于2003年1月1日起执行。为确保新版规范在省全面贯彻实施,使于实际操作,报据新版规范的条文和建设部有关规定,我站组织专家编制了“建筑程工质量验收检验批检查用表江编”。它是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配套使用的全省统一格式,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在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都应严格遵照执行。填飞检查用表时,除应符合省建设厅(关于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浙建发[2002]193号) 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合的定采用的企业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多于国家规范规定的检查内容时,应按企业标准的规定补充检查内容,井按此检森验收: 2、当合的定采用的企业标准规定的质最要求高于国家规范的规定时,应按企业标准的规定修改检查表内相应的质量要求指标,井按此检查验收; 3、当检责表中菜检查项目的版量要求指标写明按“设计要求”时应按本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什的规定,明确填写本工程设计规定的具体的质量要求,并按此检查验收: 4、当检企表中某检查项有多种检在内容时(仅限定量检在项目),应按相关专业规范成合同的定采用的企业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检直并另行形成“检查记录表”作为本表的附件。填写本表时,按所附“检直记录表”中的合格检查结果,在本表相应栏内填与“符合要求”成“抽样检验合格”等合适的结论性自定用调: 5、当同检自表内的检查项目不能(成不应) 在某时间次性检办验收时,工、监理(建设) 单位应按实际情况在过程前、过程中进行检查、擦制、验收,并填写相应的检查(验收) 栏1,但“验收结论”应在表列检直内容个部检查并填写完整后填了,日期以填写“脸收结论”的日期为准: 6、当检查表所列某一检直项目的检查(验收) 记录栏分为10 个小格时,井不表示只需抽查10 个点,现场实际抽自点最应按施组织设计中划分的检骑批人小和相关专业规范(企业标准) 波本表说明中规定的抽样方米(检查數量) 确定的点数抽查。 7、、当某一张检验批表有多个编号,填写时应将无关的编号划去,保留实际检查的检验批编号。如《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求》用于主体结构砌体检查时,应将010701(基础分部用) 编号划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