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浅谈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明确的专项特 点 , 能训练 只有与 专项技 战术 有机 体 地结 合 , 才能真正达 到其训练 的 目的。但是 , 优秀的 教练 员应 当认 识到 , 体能 可以弥补运动技 能的欠 缺 , 尤其 在 比赛的后半程 , 良的体能 可 以有 效地 扼制 优 对手 , 最终夺取 比赛 的胜利 。 24 体能训练 系统性 .
肌肉最 大力量 超前发展 , 保证 在篮球 运动 中身 体各
1 1 优 良的体 能是运动员训练和 比赛 的基础 . 从生物学来看 , 练时对 篮球 运动员 的身 体进 训 行有针对 性的负荷刺 激 , 对运动员 的有 机体进 行 是 生物 改造 的过 程。持续 系统的负荷刺激使得运动员 的身体产生适应 的变化 , 身体各器 官系 统的 机能 使 能力得 到改善 , 从而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得到提高 , 能 够适应 高强 度的篮球 比赛 。随 着体能水 平 的提高 , 运动员对 负荷 刺激要求 也将越来越 高。竞技运 动的 发展表明 , 科学 的运动 负荷和 系统 的体能训 练是其 发展 的根本动力 。体能不好 的运动员往往在 比赛 的 后程 , 频 频 , 失误 不敢 主动进 攻 , 致 比赛 的失 利。 导
维普资讯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 06年袈 1 期( 8 期) 0 总第 6
浅谈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 能训练
王 向 阳
( 云港广 播 电视大 学 法政 系 , 苏 连 云港 2 20 ) 连 江 2 06
[ 摘 要】 述体能训练与身体 在阐 训练的区 别和体能训练.要性的基础上, 必 提出高 校篮球运动员体能
相反 , 体能优 秀的篮球运 动员在激烈 比赛中 , 以积 可
个部 位力量发挥与技术 表现的均衡性。
2 2 速度训练是核心 . 篮球运动 中的跑 与 田径 中 的跑不 同 , 在篮球 运 动中跑动 时要 眼观六路 , 耳听八方 , 既要看 同伴 的位 置又要注 j 颤对手 的位置 , 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 跑 有 侧身跑 、 后退跑 、 身跑 、 速跑等 。因此 在平 时训 转 变
浅谈武术训练的基本原则

浅谈武术训练的基本原则武术的训练是启发个人天赋,激发人体潜力发展武术技能的锻炼过程。
武术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从实际情况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从严、从难、从实践出发和大运动量训练原则;长期性与周期性练养结合的原则;巩固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全面训练与专项相结合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根据学生、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在教学与训练中必须因人施教。
如少年儿童神经系统兴奋与灵活性高,以练习单个动作、小组合动作提高动作速度、发展速度性技能为主,以速度弥补力量的不足,重点促进速度力量的增长,还要精讲多练,内容以动为主,对静止动作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对青年人可多启发他们思考,体会动作,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女学生要强调用劲,避免松懈。
对领会动作快的学生,要防止学习得不到满足时所出现的消极情绪,要提高要求,强调对动作的质量和细节,精益求精,对掌握慢的学生,要耐心示范,多给以辅导的机会。
对身体较矮,但速度、力量等素质较好,做到刚劲猛烈的学生,就以刀、棍等较能表现快速有力的套路作为训练重点。
对身体较高柔韧协调性较好的学生,则以剑、枪等较易表达出飘洒风格的套路作为训练重点,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个人优势,创造出好的成绩。
二、从严、从难、从实践出发和大运动量训练原则该原则要求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意志品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进行“三从一大”的训练。
从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的思想作风、品质道德纪律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注重平时培养。
二是在教学与训练中对技术规格的任务完成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按计划完成。
从难,首先要讲究训练手段实效性。
如基本训练中的“搬腿”、“下桥”是很艰苦的,但效果明显。
所以再难再苦也要练,只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在改变各种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从难训练。
如增加器械的重量,长度等进行严格训练。
浅谈中学篮球教学中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与基本原则

的控制 为主 ,结 合脚 步移 动来 实现 各种 攻 术 的进 程 ,基本 功训 练与 基本 技术 的训 练
彼此 是 有机 联系 的 ,基 本 功 的提 高 可 以促 2 . 篮 球 基 本 功 是 每 个 篮 球 队 员 ,特 .3 2 手 上基 本功 是篮 球 的基础 ,在球 场上 进 技术 动作 的掌 握 ,提 高教 学效 果 。
到 ,篮球 基本 功训 练并 非在 教学 训练 中得 环节 ,它 并不 直接 作用 于球 ,但 是控制 和 19 年 美 国 专 家 马 奎 斯 在 看 了中 国 到重视 ,除 了基 础差 、起 点低 、训练 时数 转 移 身体 重心 ,保持 身体 平衡 和保 护球 等 96 男篮 俱 乐 部锦 标 赛 的 比赛 和 训练 后 指 出 , 少 外 ,还 受其他 因素 的影 响 。如教 练偏 重 动 作起 到 重要作 用 。视野 基本 功是 球场上
法 及原 则和 注意 事项 ,与 同行们 共 同探 讨提 高 。 关键 词 :篮 球教 学 ;基 本功 训练 ;方 法 中图 分类 号 :G81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5X (00 0 05 0 64 1 1 2 1 )1 — 3— 2
刖
罱
但 是 , 我 们 从 目前 的 教 学 训 练 中看 内容 。腰 胯是 完成 手上 和脚 下动 作的重 要
独 有 偶 ,19 年 , 美 国教 练 李 波 特 受聘 未 把 它 作为 非 常 重要 的专 门练 习及 训练 , 才 能正 确判 断球 场上 人 、球 、篮之 间的关 97
成 为 中 国女 篮 的训练顾 问也发 现女 篮运动 其 结果 使基 本功 训练 流于 形式 ,使 训练 质 系 ,做 出相 应合 理 的攻守 动作 ,争取 比赛 员 身体 条件 十分 出色 ,但篮 球基 本功 和基 量 降低 ,作 为教练 员应 当 引起 重视 ,在 训 的主动 。
浅谈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浅谈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随着如今生活形式的多样化,社会进展的高速化,人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社会的快节奏和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使得社会成员身心负担较重,或没有时间、精力参与体育锻炼,或即使有精力参加锻炼,也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法,处于盲目状态,那么什么样的体育锻炼方式能真正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并且提高改善人们的体育锻炼水平呢?以下是我对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的一些看法。
体育锻炼可以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的运动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并能够防治疾病。
但是,并不是只要参加体育锻炼,就一定会获得良好效果。
如果锻炼内容、练习强度和练习方法等选择运用不当,反而有害于健康。
科学的体育锻炼原则是体育锻炼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人们参加体育锻炼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包括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和全面锻炼原则。
首先是从实际出发原则,指锻炼身体应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实际出发,确定个人的锻炼目的、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并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耽误其他事务。
如在冬季应着重发展耐力,在春秋两季应重点进行技术性的项目,在炎热的夏天,游泳就是个比较理想的运动项目。
而冬季锻炼正是个好时机,体育锻炼可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到10倍。
就我个人而言,工作日期间,我会在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上和每晚9点左右进行锻炼,双休日则会选择一个下午外出锻炼,这样才可同时兼顾学习和体育锻炼。
第二点是循序渐进原则。
我们每个人的体能都不同,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体育锻炼时要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超量负荷原理,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要求,从而使人体在不断适应的同时,体质逐步得到增强。
经常有一些体育爱好者在体育锻炼时,因为兴趣高,所以活动量很大,但可能第一次就会导致机体受伤,或者几天就失去了锻炼的热情,这样不仅不能增强体能还可能造成体质伤害。
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在其中慢慢体会体育锻炼给身体带来的舒适,享受这过程,用愉悦的心情锻炼,才可以为长期的经常性的锻炼打好基石。
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

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结合身体的不同发育水平,以提高体能和技术水平为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设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设定明确的训练目标,如18-64岁的人应至少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2天的力量训练;65岁以上的人应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骑行或散步。
2. 科学计划: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目标,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包括基础体力活动、伸展运动、有氧运动、力量锻炼、静态活动等运动方式,以及合理的训练强度和时间安排,还应注意每次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做拉伸,避免受伤和疲劳。
3. 个性化指导: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技术水平等,给予个性化的训练指导,包括训练内容、强度、时间、方法等方面。
4. 技能训练:通过一系列的技能训练,包括基础技巧、高级技巧、核心技术等方面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5. 训练监控: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包括体能测试、身体机能检查、技术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6. 科学饮食:科学的饮食也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营养素的摄入、食物选择等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运动员的身体需求和训练要求。
总之,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和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体能和技术水平。
同时,要注意预防运动性疾病和创伤的发生,采取循序渐进原则,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每次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做拉伸,避免受伤和疲劳。
科学锻炼有益健康,要坚持不懈,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浅谈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及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教育论坛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35期49幸福生活指南浅谈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及对体育教学的启示高 锴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海南 海口 570000摘 要:素质教育的提出将体育教学活动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之中,体育活动多种多样,且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体育活动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点。
但是,无论哪种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都是以教学内容讲解为主,以运动训练为辅。
这种教学方法个实际的体育竞技是相违背的,在实际的体育竞技之中,是以体育运动训练为核心的。
尽管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两者还是具备一定的相似之处的。
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汲取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优势,运用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体育运动;训练原则;体育教学1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概念1.1体育运动训练的概念体育运动训练是一个专有名字,主要用于运动员身上,是以专业化的指导,以重复性训练为主要手段,让运动员针对某一特定的体育运动开展的训练活动,以此让体育运动员对某项体育活动产生肌肉性记忆,确保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状态都符合该项运动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身体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而在体育竞技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可见,体育运动训练是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
1.2体育教学的概念体育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传递竞技知识和体育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不是在体育竞技中取得好成绩,而是达成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要求。
体育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以便于能够将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以通俗的方式传递出来,让学生能够了解相应的体育知识,并通过适当的体育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和意志力,以便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体育运动训练需要遵循的原则2.1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原则体育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在体育竞技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更是为了提升自己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费综合素质。
因此,体育运动员并非只需要训练某项体育运动,而是遵循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进行专项体育运动的训练,又进行通用性的体育运动训练。
足球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足球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在足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拥有优秀的体能,球员才能在比赛中保持高水平的表现。
为了帮助球员更好地进行足球体能训练,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个体差异
每个球员的体能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在体能训练中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不同年龄、不同位置的球员在体能训练上可能有不同的重点和方式。
2. 循序渐进
足球体能训练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训练计划应该合理安排,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量,以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球员受伤。
3. 全面训练
足球是一项全面性运动,体能训练也要全面覆盖各个方面,包括耐力、速度、灵敏度、柔韧性等。
只有全方位训练,才能使球员在比赛中全面发挥。
4. 结合技术训练
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
在足球训练中,体能训练应该与技术训练相结合,以促进球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5. 恢复和休息
充分的恢复和休息对于体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球员在进行体能训练后,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来让肌肉得到恢复,避免过度疲劳导致伤病。
6. 合理饮食
体能训练需要足够的能量支持,因此合理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
球员需要根据训练量和强度来调整饮食,保证能量供应充足。
7.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球员的体能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评估了解球员的进步情况,才能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保证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足球体能训练是足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能训练,球员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提到的注意事项能够帮助球员更好地进行足球体能训练。
从阴阳平衡浅谈运动训练

晚上睡觉的时候 ,2 3~1 ,胆经当令 ,需要尽快入睡 ,为 点 阳气 的升发而做准备 ,到 3~ 5点 , 肝经 当令 ,肝主疏泄 ,排出 人体 的毒素 , 与人体 的极 为重要 的新陈 代谢 ; 参 肝藏血 , 脏功 肝 能不好 , 血液功能也不会太好 ,因此 , 在此 阶段 需要 熟睡 , 以保
关 键 词 : 阳 平 衡 新 蘸 代 谢 运 动 训 练 超 量 恢 复 贸
中 图分 类 号 : 2 G 85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5 2 1 ( 0 ) 7 b 一 0 8 0 2 9 — 8 2 1 0 ( ) 0 2 — 2 3 2
1 阴阳平衡及 内稳态 是维 持生物体健 康的重要概 念
2 如何 在阴 阳平衡观念 的指导下进 行运动训练
运动训 练是在教练 的指 导下和运动员 的积极参 与下 ,为不 断提高或 保持运动 员的运动成 绩而专 门组织的一种体 育活动 。 这是 为了在 国际竞争 力的体 育比赛 ,不断提高 运动 员的竞技能 力 ,以创造 优秀 的运 动成绩 ,为 国争光 。运动训 练相 当于 一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养成 良好 的生活 习惯 是保证运动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作者:孙春妍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9期
摘要:“运动训练原则”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施科学化训练中必须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原理而确立的基本准则。
“而有效训练控制原则”是依据训练控制原理而确立的一个现代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其目的是促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最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运动;训练;教练员;
一、有效训练控制原则的概念
有效训练控制原则是指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以最优化训练控制为目标,以立体化训练控制为基础,以信息化训练控制为条件,以模型化训练控制为基本方法,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控制,以实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
二、贯彻有效训练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确立最优化的训练控制目标,实施最佳化训练控制
为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注意在全面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确立最适宜的训练目标。
2 .以定量化的科学训练为主,做到科学训练与经验训练相结合,定量训练控制与定性训练控制相结合。
3 .广泛采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训练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
4 .重视各训练过程的反馈调控,及时调整训练中存在的偏差,以保证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
5 .注意训练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最优选择。
6 .注意以省时、定时、低耗、高效为标准,根据实际条件,对教练员的训练工作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7 .注意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实施科学化训练所需要的知识和智能,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化训练的手段,为实施科学化、最佳化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综合训练过程的各种因素,全方位地实施立体训练控
为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在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动负荷与恢复等安排中一定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进行安排。
2 .将影响训练科学化的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的科学调控,而不要只注意运动场上的训练调控。
3 .实施立体化训练时,应注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即:树立整体化的训练控制观念一分析影响训练的各种因素及其内在的纵向、横向联系,设计纵向系统化训练方案,设计横向综合训练方案,组织实施全方位立体训练,反馈调控。
4 .要从多年到每次训练课都使各种训练安排相互连贯地衔接起来,保持不间断的训练,以产生一系列稳定、良好的训练适应性的长期积累。
5 .在各训练过程中必须以最合理的程序进行系统的安排。
6 .在训练管理体制上注意使从学校课余运动队训练一直到优秀运动队训练形成一条龙的训练、竞赛体制。
7 .要注意加强恢复措施和医务监督,防止因过多地出现伤病而影响训练的系统性。
(三)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建立科学的综合监测系统,实施信息化训练控制
为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注意了解和掌握信息化训练控制的基本规律,将信息化控制贯穿于训练全过程,充分发挥信息的积极作用,搞好训练。
2 .要注意随时监测训练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扩大信息源,积累资料,以便更好地应用反馈原理对训练全过程实施“步步反馈调控”和“闭环式训练调控”。
3 .要处理好知识信息和经验信息的关系。
扩大自身的信息储备,提高自身信息检索的能力,尤其要注意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知识和智能结构。
4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提高信息传输的效果,尤其要注意提高信息的接受率和教练员使用现代信息手段的能力。
5 .训练中应注意吸取多学科人才的科学咨询,实现多学科人才的“智力协作”。
6 .在重大比赛前要重视情报信息的获取。
7 .注意提高教练的科学研究能力,不断进行技战术和训练方法的创新。
(四)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建立科学的训练控制模型,实施模型化训练控制
为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重视为运动员建立各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具有严格逻辑顺序性的训练控制模型,努力提高训练控制模型的质量。
2 .注意实施个体化训练,为每名运动员建立符合其个体特点的训练控制模型。
3 .注意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无计划性和随意性,严格的按照一定的训练模型进行训练。
4 .在全力保持训练计划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应根据训练情况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训练计划中相应的训练控制模型。
三、系统化训练原则
系统化训练原则是依据训练控制原理、训练适应性原理,竞技状态的周期性、节奏性原理等训练原理而确立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遵循的准则。
其目的是为了使运动员在多年系统、连贯的训练过程中,更有效地、稳步地提高竞技能力的训练水平。
系统化训练原则的概念系统化训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全过程中,必须对运动员实施的长期、系统、连贯、有序的训练控制,以获得最大的训练累积效益。
贯彻系统化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保持训练的长期性、系统性、连贯性
1 .健全和完善多级训练体制,贯彻“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训练要求。
2 .搞好基础训练,打好一般和专项训练基础,防止过早的早期专项化训练和过早对儿童少年运动员施加成绩压力。
3 .重视制定多年系统训练计划,完善年龄教学训练大纲。
4 .提供运动员终身从事竟技运动的社会保障和动机激励机制。
(二)科学、连贯、有序地组织好各训练阶段的训练工作
1 .必须保证各训练过程安排的连续性、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和交叉衔接。
2 .应注意激励运动员树立长期艰苦训练的动机。
3 .明确多年训练中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节奏性变化规律(快速提高~稳步提高~突变式提高~稳步提高~保持和逐步下降),控制好多年系统训练中的竞技状态变化规律。
4 .根据各训练内容、手段、方法以及负荷的内在系统性联系规律,以及在各训练过程表现的程序性规律,实施程序化训练。
5 .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人深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
6 .注意控制运动员伤病及其他可能影响系统训练情况的出现。
7 .在多年和全年不间断系统训练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日和训练次数。
(三)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尽快克服和渡过,高原现象
1 .注意随着运动专项竞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训练负荷。
2 .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随时调节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3 .对因青春发育期高峰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协调性下降、体重潜加的青少年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应及时调整其阶段性训练目的和改变负荷安排及要求。
4 .对已出现明显过度训练及严重运动伤病的运动员,应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其健康状况的充分恢复。
5 .对因受外界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或放松自我要求而主观努力下降的运动员,应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的期望。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教材编写组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9
[2]郑厚成现代体育与健康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9
[4]郭木禹运动心理学导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