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合集下载

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及控制措施1. 设计不合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首先受到设计的影响。

一旦设计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质量。

比如设计图纸上的尺寸不准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会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 材料质量不达标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材料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如果材料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不达标。

墙板、地板和天花板等材料如果质量不过关,就会出现变形、开裂等质量问题。

3. 施工工艺不到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需要经过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如果施工工艺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

比如安装过程中的工艺操作不规范,就会导致构件连接不紧密、安装不稳等问题。

4. 环境因素施工环境的恶劣情况也会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比如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施工就会导致材料的翘曲、开裂等问题,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

5. 施工人员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就会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

1. 加强设计管理要想控制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首先要加强对设计的管理。

要求设计单位充分考虑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合理设计构件尺寸,提高构件的精度和准确度,保证设计的可施工性。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在采购材料时,要选择质量合格的产品,对所有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3. 完善施工工艺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标准,确保每一个施工细节都得到严格的把关和监督。

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工艺操作的规范和标准。

4. 保障施工环境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整洁,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以保证施工质量。

5.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6. 加强监理检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理检查,对相关工程进行抽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确保施工质量。

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对策可以通过优化技术、降低成本、合理规划等方式进行。

技术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装配式建筑需要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支持,包括BIM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等。

对于技术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掌握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效率。

2.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经济因素也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装配式建筑在初期投资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节约人力、时间和资源。

对于经济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降低成本:通过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优化供应链和生产流程,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成本,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竞争力。

2. 完善财务管理: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和预测体系,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环境因素也会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产生影响。

装配式建筑工程涉及到施工现场、物流运输等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对于环境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根据装配式建筑特点,优化施工现场布局,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推动绿色物流:采取绿色运输方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提高物流效率。

3.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相关利益方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培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了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因为它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靠、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大大减少了房屋建筑过程中的浪费和人为疏漏。

但是,要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高标准、高效率、低成本的建造,就需要完善的工程管理和相应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影响因素1.1 人员素质不高装配式建筑工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工人具备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完成装配工序的能力,同时要求工人能在工作中注重安全,遵守规章制度。

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工人素质普遍较低,基层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技能培训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1.2 质量监督存在漏洞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质量监督体系缺失、监理人员职责不清、施工单位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了施工质量的下降,进而对房屋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1.3 配套设施不完备装配式建筑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生产线集成应用、物流配送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现在,由于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和市场激励措施,装配式建筑所需的专业设备、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得不到充分保障,从而影响了其发展。

2. 对策2.1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芜湖的技能培训机构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定制针对不同工种工人的培训课程,提升工人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让工人认识到自身责任和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将持续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及模态化建设,鼓励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提升工种工人实际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2.2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建立质量监督机构,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测监管,在项目实施阶段加强对物料和工艺过程的控制,引导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流程,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和安全措施,确保过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落实配套设施政策,构建装配式建筑专业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立统一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装配式建筑专业化物流配送体系,以支持和促进其正规化、专业化和流程化,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竞争力。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节能环保、工期短、立面形式多样等诸多优点。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只有具备较高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现阶段,由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仍存在不足,工作人员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加强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以提高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1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1.1管理人员的影响1.1.1管理人员是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主要经营者。

由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特殊性,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选择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

然而,在一些建筑企业中,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管理方法上,管理人员比较保守。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实施过程中,他们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很少关注新的管理理念,没有充分意识到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都需要创新管理方法,导致管理方法无法随着技术的更新而改变,管理者不能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影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

1.1.2 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预制构件的维护力度不够。

同时,他们没有做好各项协调工作;一些管理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不强,经常在质量问题发生后进行处理,没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使得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成本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2施工前准备的影响在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后期项目有序高效实施和管理的关键。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前期工作主要是生产和安装构件。

目前,前期准备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配件的装配精度相对较差,甚至会出现无法匹配的现象,导致材料和人力的浪费。

项目实施前,部分项目管理人员未严格按照制定的设计方案进行部件审查和验证,未检查各组成部分与实际施工标准的匹配程度;由于缺乏对现场施工的技术援助和支持,使得现场施工更加混乱,许多构件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导致安装部件误差较大,极大地影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张、建筑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建筑形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装配式建筑模式顺势而生,对于建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建筑成本低、施工工期短、节能降耗等优点,近些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既是建筑工程顺利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管理人员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然后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以助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引言对装配式建筑而言,其建筑设计、施工流程、构件材料、安装工艺、验收检验及制度管理是影响其安全有序建设的直接影响因素。

若无法有效控制施工环节的质量因素,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施工企业应结合质量标准、施工环节、管理模式与先进技术等措施,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1装配式建筑施工特征和传统的现浇式混凝土建筑比较,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首先,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在制造之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加以控制,合格之后再投入批量化生产,因而生产出来的构件在尺寸、性能和外观上都能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因为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都是提前生产的,所以施工现场无需进行现浇制作,只需要按照合适的顺序装配预构件,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时间;再次,装配式建筑的功能性强,一般会在外墙设计一体式的保温层,这样夏天可以减少使用空调,冬天可以减少暖气的消耗,此外在建筑梁柱上会使用复合材料进行抗震加固,可以更好地达到抗震、防火和隔音的效果;最后,装配式建筑坚持绿色设计的理念,所以使用的材料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低碳排放量实现了较高的环保效益,而且如果要调整更换建筑材料的话,灵活度也比较高,拆除的材料还可以进行二次使用,也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问题不到位,管理制度不能够落实,最终会导致整个管理效果受到影响,而为了能够解决存在的管理问题,在实际的发展当中,需要根据目前存在的各种管理现状制定全新的管理方案,管理工作从施工技术、管理流程、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内容等各个层面进行开展,对于装配式管理工程来说,在实际的发展当中需要考虑建筑经济成本,制定符合当前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案,加强有关的技术管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施工过程的管理,这样能够保证建筑行业可以不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探究引言:装配式建筑是近些年新兴的建筑模式,主要的运行模式是完成建筑所需部件的预制。

在工程完成装配,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安装,不仅仅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同时对施工的质量也进行一定的提升。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说,其更多的是完成了施工质量的保证,在资源的使用上,能够起到一定的节约效果,装配式工程有着较强的优势和特点,首先建筑工程的工期比较短,投入的成本也较低,同时对于资源的消耗也更少,在管理过程中也更加的方便,所以目前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环节都进行施工管理,保证工序能够得到高效的衔接,同时施工任务可以得到正常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经验要不断地积累,使用的技术也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提高装配式工程的管理质量。

1装配式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管理体制不健全对于每个管理工作来说,都是要依靠管理制度才能够进行开展,因为管理工作需要有执行的标准。

对建筑工程来说,管理体制建设需要更加的完善,保证对施工的所有环节都要进行充分的管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所有要求,合理使用管理体系能够保证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

并且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需要有着较强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在施工现场做到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摘要: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等功能特点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城市建设当中,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但是在实际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会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响,致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在这一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提高建筑装配式施工的质量提供一定的推动作用,确保可以让建筑的整体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引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内容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在这方面,装配式建筑越来越流行,采用装配式结构来代替传统的结构,可以更好的改善建筑的品质。

因此,必须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改善工程建设的质量,降低造价,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问题1.1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尽管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建筑业的监管,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这样的疏忽会导致施工项目的管理体系不能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目标,使得施工企业的经营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1.2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装配式施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工作内容复杂,存在着许多问题。

由于当前的施工单位都是以利益为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项目管理制度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导致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混乱,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

1.3施工准备阶段的不足在装配式施工中,预制施工的质量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在此期间,建设单位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较好的预见性,以确保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合理。

预制板存在不合理、使用不当,会对正确使用预制构件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2.1施工准备影响因素在工程建设之前,施工单位必须要有良好的先知先觉,才能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设计。

由于在装配式建筑中,无论是安装部位的选择不当,还是安装方式的选择不当,都会对施工的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改善对策

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改善对策

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改善对策摘要:当代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将工程管理应用于其中开展施工,有利于优化施工设计、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施工工期,并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切实保障了装配式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改善对策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1.1设计管理存在问题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相比,其对设计标准要求的会更高,因此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要求去开展设计。

但是当下由于建筑单位对设计环节的质量管理还存在不重视的情况,导致一些设计人员由于经验不足,导致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另外,一旦建筑工程的设计存在问题就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以及预制的构件等需要重新进行生产,这些都会导致工程施工的进度受到影响。

1.2管理体制存在不足当下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的阶段,现在主要应用的依旧是传统的建筑方式,因此,实际上现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具体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管理不够规范,对于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都无法进行有效的约束。

例如,一些建筑企业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大多还在应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和实际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还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充分的监管,进而影响到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1.3对前期准备工作不够重视所有的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装配式建筑也不例外。

其前期工作是否全面会直接影响过后续施工能否正常的开展,更和工程建筑的效益有着直接关系。

但是,当下部分企业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建存在精密度不够的情况,这会导致建筑结构之间出现连接等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会导致工程施工的进度受到阻碍,甚至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导致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后期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作者:沈杰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2期
摘要:以采用新材料、新设计理念、新施工方法等现代化生产方式为核心的建筑产业化,在我国方兴未艾。

新施工方法主要指建筑构件特别是混凝土构件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施工方法,它与传统的建筑整体现浇施工方法存在很大差异。

建筑产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先进发展方向,是我国建筑施工安管人员现在、未来都面临的新常态。

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产业化实现安全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国建筑施工安管人员都肩负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管理;影响因素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的青睐。

以往,对于工程质量评价问题,大部分学者仅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做出了比较多的研究,而缺少对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分的施工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由于在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别,使得传统的工程质量评价不能直接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分施工质量的评价。

因此,如何评价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分施工阶段的质量是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 设计多样化
目前所设计的住宅楼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于住宅楼的需求,大多数住宅楼的承重墙较多,以致分隔较多,开间较小,房内空间不能被有效分隔。

而装配式建筑,可以灵活、随意进行分隔,可以满足住户的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来进行分隔,大厅小居室以及小厅大居室都可以形成。

配套的轻质隔墙,可以使住宅采用灵活大空间,而轻质隔墙的材料一般都使用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者使用一些轻板。

1.2 功能科技化
①节能效果良好:由于外墙设置了保温层,冬天可以降低对暖气能源的消耗,夏天可以降低对空调能源的消耗。

②隔声效果好:墙体设置了保温层,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功能,而且墙体与门窗之间空隙较小,所以可以减少外界带来的噪音,为室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③防火: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燃或难燃,所以火灾发生的概率会有所降低。

1.3 生产工厂化
装配式建筑中的外墙板在生产厂通过模具进行生产,通过为外墙板进行喷涂、烘烤可以使外墙板美观,不褪色。

塑钢门窗逐渐代替了传统建造中的木窗、钢门窗,在生产厂具有很先进的生产工艺,都是通过机械生产出各种金属及连接件。

石膏板、涂料等一些室内材料都可以在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控材料的防火性、保温性、隔声等性能。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一直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首先,作为一个完整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必须要设有一定数量的职能管理部门或者机构,这样才能够施展管理的工作。

这个管理部门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方便以后能够随时到建筑工程中进行监管,真正地实现对于工程现场的监管。

实际情况却是当下的工程项目为了节约经费大量地削减人员以及管理经费,这就使得工程管理部门严重缺少工作人员,部分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从而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

2.2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意识落后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容易固守成规,坚持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就能够满足当前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装配式建筑无论从施工技术、流程、管理方式、内容等方面来说,相比传统建筑都有巨大的区别。

当管理人员不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那么他们的管理方式就是不符合当前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

另外,管理人员的不努力,也会影响着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发展,使得很多制度无法得到落实,这就限制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影响整个工程的发展。

3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3.1 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
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节能环保、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势,必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已有很多工程项目正在使用装配式这一建筑,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和进展。

但是在建筑过程中还存在规范标准不统一、管理水平不高、节点关键技术不完善等问题。

所以,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并且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每个阶段都应配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从而使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关于节点的关键技术问题要不断去解决,从而使节点的刚度、承载力以及延性都满足要求。

不断去解决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使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快的提高,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快速发展,在我国能够得到广泛使用。

3.2 构件的详细设计、分析与制造流程
装配式建筑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应包括装配体、子装配体和单个设备等相关的所有数据,都会与三维模型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包含在一个统一的建筑信息模型中,同时连装配体如何装配,装配的顺序都会有所说明。

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有包括建筑构件设计、构件生产工艺、构件装配工艺、后期的构件维护工艺人员参与其中。

经过BIM软件系统仿真后获得结果,直到满足需要为止。

模型中使用的构件(也就是装配体)分为两部分:(1)软件中已有的构件,软件中使用的构件一部分是软件中已经保存的构件,这部分构件的物理特性在各种工况下已经得到验证,或者已经应用到即有的实际工程中;(2)模型中要添加的新产生的构件信息会在软件中保存(并可导出到其他BIM软件),进入到其他的BIM软件进行整体与单体分析,得到满意结果后,新产生的构件变成已有构件。

整体建筑模型完成后,所有的构件信息,包括统计量都会发布到制造端。

针对每一个构件产生一个二维码,记录构件本身的全部建筑信息,包括楼层、尺寸、材料等等建筑信息,等制造端完成构件后,构件贴上二维码,运输到现场组装。

综上所述,一个科学合理、办事高效的、时时修正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必将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管理体制,也必将会做好建筑工程的工作,引领行业平稳、高效前进。

参考文献:
[1]蒋勤俭,黄清杰,常双九,徐运博.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J]. 工程质量,2016,04:5-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