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练(附真题+模拟+破折号+双引号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题型专练引号的作用(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题型专练引号的作用(含解析)

语用题型专练-------引号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似乎在一夜之间,大家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

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其实,①,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

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

ChatGPT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多么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②,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然而,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

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③,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

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用“聪明”一词且加了引号,有特别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AI绘画受到大众的关注虽然时间不长,但相关服务市场已经颇具规模,且已经能够看到一些显著特征:第一,从用户角度来说,AI绘画工具不但非常易用,①。

国际、国内有许多不同的AI绘画工具。

第二,AI模型的迭代速度快。

AI可以学习任何“投喂”给它的内容,以便训练出一个完整、可用的模型。

机器的学习速度很快,训练它的内容数据规模可以非常大。

AI技术团队也会不断对服务模型进行再训练,②。

例如Midjourney的模型就经过训练于2022年11月从v3升级至v4,能力和效果提高显著。

第三,作品效果虽然尚不够完美,却也相当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练习(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练习(含解析)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老用户会不会再买它、有没有新用户买它的“指南针”。

A.去年全国共查处黑恶腐败及其“保护伞”问题3万余起。

B.父亲伸手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行!”C.美国加大“关心”香港的力度,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D.2月26日“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水稻种子在广东播种。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尘世的喧嚣,让我们遗忘了阳光的味道——甘甜、芬芳、怡人。

阳光的味道很干净和唯美,像川端的小说,透明、简洁、历练。

A.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B.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C.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D.“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袁崇焕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

A.米芾承颜而恣野,郑板桥学黄山谷而后以隶为楷,赵之谦奇峰兀立而其实“颜底魏面”……B.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寻找,我的耳边分明响起年轻人恳切的歌声:“我想有个家……”C.他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D.墓园里上下有序,排列整齐,傲骨嶙峋,好像还在期待着某种指令……4.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两位老人都是懂壶的:四爷是沏茶高手,铁观音到了他手里,就被他赋予了更多的诗意;老李头自不必说,那壶出自他手,每一个气孔都是熟悉的。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B.幸福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高考标点符号专项讲解及练习

高考标点符号专项讲解及练习

高考标点符号专项讲解及练习本考点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1.本用法的考查较多地集中于顿号、冒号、括号、书名号、问号和引号的易混、易错之处;2.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重点掌握1.问号: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②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③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④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⑤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2.冒号:①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②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③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④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3.引号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突出强调。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表示特定称谓。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02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练(附真题+模拟+破折号+双引号使用方法)

202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练(附真题+模拟+破折号+双引号使用方法)

202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练(附真题+模拟+破折号+双引号使用方法)目录:高考标点题收录联考标点题搜集破折号使用方法双引号使用方法近几年高考标点题收录1.(2020·课标全国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异彩纷呈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水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2.(2019·课标全国I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及修辞手法对点专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及修辞手法对点专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2022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2022新题型)标点符号+修辞手法专题对点训练题组一标点符号对点练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

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故乡的人会那么怀念故乡?B.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C.记忆是难捉摸的东西:有些东西强迫记忆,使用时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有时一句偶发戏语,竟变成“永不消逝的电波”。

D.这种不合时宜的生命行为折射的正是现代知识分子最有价值的一面:即独立品格和理性原则。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上,荷包、围涎、喜帐、背扇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其间具有东方神韵的“春光长寿”“蝶恋花”“凤穿牡丹”“鱼戏莲”等传统图案栩栩如生,这些图案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德行忠孝、神话故事的纹样更诉说着深层的文化寓意。

A.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B.“轰——”传过来沉闷的雷声,树叶也从沉寂中发出一阵战栗。

【专题提升】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新题型专练-标点符号

【专题提升】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新题型专练-标点符号

2024届一轮复习语用新题型专练-------标点符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吠!住口!你这势利的狗!”“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

……”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摘自鲁迅《狗的驳诘》)1.语言文字运用I(还有学生在考试时无法集中或容易分散注意力)和Ⅱ中画横线句子,都有“还”,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文中画横线部分,如果改写成“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布和绸、官和民、主和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

文段中有两处使用省略号的句子,请分别分析省略号在语境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

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

缩回,又伸展。

伸展,再缩回。

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

人不如稻?试试,再试试,果然就不烫脚了。

把两只脚慢慢地伸入水田,忍住,再忍住,如一棵稻秧把根伸进大地深处。

田泥包裹,温暖如春,血脉相通。

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

放下,又举起。

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

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

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寻找什么。

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

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

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

我感觉自己和父亲、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标点符号)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标点符号)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标点符号)好题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期间,居民集中采购,这本身增加了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客观上会带动物价上涨,分析师认为今年2月份CPI会达到6.5%(消费者物价指数)。

B.“有人把我们这样的高科技小企业比喻成小‘盆景’,其实经济寒风袭来时,逆势飘红的小‘盆景’多了,一样会成为大‘风景’。

”曹仁贤说。

C.快,是质量和效益提升得快,直观地体现在财政收入止跌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亏损额同比下降,就业形势好转,民生持续改善。

D.TCL海外销售经理郝义说,公司二季度海外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中东和南美市场,“我们正在调整战略,新兴市场将成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新增长点。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联系上下文,说说翠翠这时候为什么会“忽然哭起来”,她为何而哭。

B.这部作品以其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C.如《与吴质书》中“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的但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是”),比现在的语意轻。

D.还没等二虎子说完,连长就摆了摆手:“啊,原来是你!”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城的广场边,突然冒出许多地摊来,一溜儿排开,全是首饰,镶了珠的手镯,挂着银铃铛的项链,有着美丽花纹的石头、牛角等。

B.“人生到处知何似”?大半辈子过去了,到过不少地方,许多人事,回首已茫然,唯有当年那位房东,却是教人终生难忘。

C.还有一棵种在瓷瓶中的、不知树名的盆栽(中国叫盆景,多种于盆中,不知为何这株用瓶),想是日本人走时扔弃的,已在园中多年。

D.在这次画展上,舒明浩先生展出了他的二十幅瓷版画《水乡石桥》系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欧盟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困难时刻,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多批次赴欧采购,有力拉动了欧洲制造业的复苏,帮助了希腊、冰岛、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渡过危机。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1.以下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甲】在名利前多一点清亮,少一点污浊,在感情上多一点率真,少一点做作。

虽然胸无城府难免要吃亏和碰壁,但清浅者总比那些阴鸷深奸的人,【乙】活得轻松,自然,快乐。

【丙】正如《菜根谭》所说,“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

清浅且快乐着,何必像水仙装蒜那样装深沉。

A. 甲B. 乙C. 丙2.下列各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孟都在讲德、行,但这种建立在人群中的德行,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

B. 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

D.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的实力。

C.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证券交易所内部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B.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 “班里发生的这件事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

”班主任严肃地说。

D. 贺斯认为,不管你演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致。

”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一些“法则”。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 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 (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练(附真题+模拟+破折号+双引号使用方法)目录:高考标点题收录联考标点题搜集破折号使用方法双引号使用方法近几年高考标点题收录1.(2020·课标全国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异彩纷呈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水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2.(2019·课标全国I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3.(2019·浙江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2017·浙江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近两年各地模拟卷标点题收录1.[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二)模拟]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2.(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试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信息时代,史学研究需要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提升研究质量?怎样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诸如此类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乙]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史学研究带来了很大便利:文献检索极其方便,可以快速检索到大量资料;珍本图籍的数字化,对学者穷尽资料意义重大;研究从抄写卡片变为下载资料,省时、省事,等等。

但是,搜集史料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写论文出专著就易如拾芥了。

[丙]如果没有严肃的治史态度、而是“玩”史学,就不可能有传世之作,更不可能达到全新的史学研究境界(纵通观察历史的境界)。

对于数字化史料,我们首先应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对数字化史料需辨别讹误,仔细核对,其次要增强理解史料的能力。

如果对数字化史料未加细致思索,就难以理解史实并把握其实质,更谈不上厚积薄发。

最后要致力于田野调查。

史学研究者不宜忽视田野调查,当然研究古代史也同样需要。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一)模拟]下面标点使用正确的是()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合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行兼备,充满生机。

”上一版标点符号题整理点链接:一篇文章搞定标点符号新题型!用法+10道新型语境选择题+50道单选,助你高考通关!答案及解析高考题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作答时,注意前后句子的关系,了解破折号常见的用法。

破折号常见的作用有:解释原因,对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转移话题,表示转折、递进、总结等。

【分析】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明。

选项A“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对前面“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的原因进行解释;选项B“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回报”内容的进一步解释;选项C属于转移话题;选项D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

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

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

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

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

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

【分析】使用引号的注意事项: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文里面。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④如果引文连着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有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的使用。

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用标点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错误,再进行比对。

本题B项,乙处,“满意度更高”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因为这一层意思已经表达完毕,下文中的“据此……”不是白皮书显示的内容。

属于故选B。

【分析】使用逗号的注意事项:逗号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

句号用于陈述句或语气缓和的祈使句末尾,表示一个句子完了。

使用句号还是逗号,要看句子的意思,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要特别注意逗号的以下用法:1.某些序次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词语的后面,用逗号。

2.主语较长或为了强调主语,用逗号。

例如:东晋时期的王羲之,被后世称“书圣”。

3.同位语之间有时为了强调,用逗号。

例如:黄河,中国第二长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

4.倒装句成分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例如:他手里拿着一个瓶子,空的。

5.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1.小陈,放学咱们一起回家吧。

2.噢,是这个成语。

我想起来了。

4.【答案】B【解析】“想象与思考”和“理性与善良”之间的逗号应改成顿号,因为二者是并列关系,同作“升华”的宾语。

【分析】使用顿号的注意事项:①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