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2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片拍摄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片拍摄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对交通事故的调查和责任认定,现场勘查照片拍摄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本文将就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片的拍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现场勘查照片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片的拍摄方法1. 视角选择拍摄交通事故现场照片时,应该选择能够全面展现事故现场情况的角度。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包括俯视、鸟瞰、平视等,以便充分记录现场环境和相关车辆的位置。
2. 光线利用在拍摄交通事故现场照片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光线条件。
避免使用闪光灯,以免干扰现场真实的光线状况。
如果遇到光线不足的情况,可以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来辅助拍摄。
3. 焦距选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焦距进行拍摄。
对于事故现场大体秩序已经形成的情况,可以选择广角镜头进行整体拍摄;对于需要突出细节的情况,可以选择长焦镜头进行局部拍摄。
4. 细节记录除了整体的现场环境,还应该注意对于细节的拍摄记录。
例如,损坏的车辆部件、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详细信息,这些细节会对交通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片拍摄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片拍摄时,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确保拍摄者和现场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2. 保持现场原貌拍摄交通事故现场照片时,应尽量保持现场的原貌,避免干扰或改变证据的真实情况。
不要移动受损车辆或其他物品,以免对现场勘查造成影响。
3. 拍摄多角度为了准确记录现场情况,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避免遗漏重要细节。
可以使用多种焦距和不同的视角进行尝试,确保能够全面展现现场状况。
4. 时间标注拍摄交通事故现场照片时,应尽可能记录拍摄时间。
这样有利于对事故发生过程的还原,并能够更好地与其他证据相匹配。
三、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片的应用1. 事故调查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片是重要的调查依据之一。
通过照片能够还原现场情况、车辆位置、损坏情况等,从而帮助交警部门进行责任认定和调查。
交通事故现场照相的内容、要求及方法

交通事故现场照相的内容、要求及方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地点及其相关的空间范围。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是现场勘查的组成部分,是交警部门利用摄影的方法,对交通事故现场、车辆、人体及痕迹、物证等依法进行的记录活动,是固定、记录交通事故有关证据材料的重要手段。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细目照相、比对照相一、方位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方位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地理位置及现场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专门照相。
1、方位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a) 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b) 现场地理位置的固定标识物,包括标志牌、里程碑、灯杆、桥梁以及医院、学校、商店等标志性建筑物;c) 现场周围环境,包括街道、隧道、桥梁、山体、悬崖、沟渠、涵洞、河流、植被等;d) 现场周围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监控设备等;e) 现场道路的形态特征,包括路口、路段、车道数量、视距、坡度、曲度等。
2、方位照相的拍摄要求a)、拍摄时取景范围应能反映出现场与现场地理位置标识物、周围环境、周围交通设施的相互关系和道路形态特征。
b)、现场位于路段,应沿道路走向相向拍摄,视角尽量涵盖现场所有车道,并反映是否弯道或坡道。
c)、现场位于路口,应沿道路走向从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方向对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拍摄,视角覆盖整个路口范围。
3、方位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a) 现场位于路段,纵向范围较大时,可将机位设置于道路中心线(轴线)上,采用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b) 现场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摄法或回转连续拍摄法拍摄;c ) 宜采用标准镜头拍摄,光圈不大于F8;d ) 有条件的,可将机位设置于较高地点,进行俯拍。
二、概览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概览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全貌及道路交通事故元素宏观相互关系的专门照相。
1、概览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a)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全貌;b) 现场的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查勘定损拍摄作业标准

车物查勘定损作业拍摄标准为了提高查勘定损人员照片拍摄质量,规范理赔照片和影像系统操作,统一审核标准。
进一部提高理赔案件质量,挤压理赔水分,强化落实考核。
特制定车物查勘定损作业拍摄标准。
一、总则理赔照片及影像系统操作适用于查勘、定损岗拍摄上传。
影像规范采取统一的标准操作、统一的标准审核,统一的标准考核。
二、照片基本要求(一)相机标准设臵1、相机必须有时间设臵功能,而且时间设臵必须准确,照片显示日期必须与拍摄日期一致,严禁以各种理由调整相机日期;2、相机日期要调整为年、月、日、小时、分、秒;3、拍照时焦距必须调整准确,光线适用得当,确保照片清晰;4、数码相机象素调整为800*640至1600*1200之间(影像系统自带压缩功能,不允许自行寻找外部软件压缩);(二)照片拍摄基本要求1、查勘定损照片必须有查勘定损员与车辆合影照;2、所有拍摄的事故照片有准确的拍摄日期(年/月/日/时/分);3、现场查勘事故车辆,涉及三者车的必须拍摄前档玻璃右上角交强险(内、外)标志;4、照片不准通过任何图像处理软件修改或编辑原始照片;5、照片上传尺寸分辨率至少要保证为:800*640至1600*1200之间;6、水淹车查勘定损时须提供能确定水淹的高度的照片。
7、查勘定损照片必须拍摄清楚车架号码照片。
(三)照片拍摄原则1、查勘定损照相步骤:现场方位→现场概貌(车辆四角45°)→重点部位→损失细节,这四个步骤要彼此联系、相互印证;2、先拍摄远景状况,后拍摄近景状况;3、先拍摄现场路面痕迹,后拍摄车辆上的痕迹,痕迹应该对应出现;4、先拍摄易破坏、易消失的,后拍摄不易破坏、不易消失的;5、根据定损实际情况,现场照片要求既能详细反映事故损失,又能说明事故责任,灵活运用、交叉拍摄。
三、查勘照片拍摄标准(一)照片要点:现场方位、全景、重要参照点、道路及交通设施、地形、地物照相、痕迹勘验、路面痕迹。
让未到达现场的人员通过浏览现场照片,应该对现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现场查勘拍相要求

事故现场常见的痕迹一般有以下几种: 1) 碰撞痕迹:这种痕迹一般在外形上表现为凹陷、隆起、变形、断裂、穿孔、 破碎 等特征,一般只要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即可表现出来。凹陷痕迹特别 是较小、较浅的凹陷痕迹较难拍摄,拍摄这种痕迹时,用光是关键,一般可 采用侧光,也可利用反光板、闪光灯进行拍摄。 2) 刮擦痕迹:这种痕迹一般表现为被刮擦的双方表皮剥脱,互相粘挂,如接触 点有对方车辆的漆皮或者被刮伤者的衣服纤维,人的皮肉、毛发等。如刮擦 痕迹为对方物体的表面漆皮等有颜色物体,可选择相应的滤色镜拍摄,突出 被粘挂物。 3) 其他痕迹 ① 机件断裂痕迹:一般都有明显的陈旧裂痕,能在现场拍照,应立即拍摄,如 不便拍摄,可拆下后进行拍摄; ② 血迹:拍照时主要应看血迹落在什么颜色的物体上,确定是否用滤色镜和加 用何种滤色镜; ③ 刹车拖印:刹车拖印对判断肇事车辆运行位置、行驶速度、制动效能及采取 措施情况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拍摄重点应放在反映刹车印的起止点,特 别是起点与道路中心线或路边的关系。 ④ 小物体及细小痕迹。可采用加近拍镜。
遮阳带、雨感 、交强险等标 志是辨别玻璃 型号、是否本 车原属的重要 特征
③ ④ ⑤ ⑥
三、常见查勘任务照片的拍摄步骤与要点
证件(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营运车相关资质证) 证件(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营运车相关资质证)
1. 正证、副证尽量分开拍摄,以保证所拍证件上的细节足够清晰 2. 尽量不使用闪光灯拍摄; 3. 如遇光线不够而必须使用闪光灯时,可将证件倾斜一定角度,以减少反光。
④
⑤
三、常见查勘任务照片的拍摄步骤与要点
拆检前照片
① ② 拆检前照片是车辆损坏样貌最初始状态的反映,是分析车辆碰撞力度、分析事 故成因以及排查隐损的重要依据 拆检前照片拍摄的详细、周全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核损的工作量。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

GA 50--2014、八—I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 4一般要求 ...................... 5照相的内容和要求 .............. 6现场照片卷的制作 .............. 附录A(资料性附录)照相方法…… 附目次2268911录B(资料性附录)特殊环境的拍摄附录C(资料性附录)封面格式.......11——删除了视频图像贮存 (见2005 年版的第 5章); ——修改了照片的归档 (见 6. 7, 2005 年版的第 6 章);——增加了照相方法 (见附录 A ); ——增加了特殊环境的拍摄 (见附录 B );——增加了封面格式 (见附录 C )。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江苏省 公安厅交通巡逻警察总队、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梅冰松、 张琳、 张雷、 来剑戈、 侯心一、陈玉峰、 谷友炳、 王连明、 张兴无。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A 50 一 1 993、 GA 50 一 2005。
、,-、. 前言本标准的第 4 章、第 5 章(5.1.3、5.2. 3、5.3.3、5.4.3、5.5.3、5.7 除 外)、第 6 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 荐性。
本标准按照 GB /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A 50 2005((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 。
与 GA 50 2005 相比,除逻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一 '修改了范围内容 (见第 1 章, 2005 年版的第 1 章 );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
增加了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修改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 的定义 (见 3.1、 3.3、 3.4、 3.5、 3.7,2005 年版的 2.1、2. ——删除了视频图像采集的定义 (见 2005 年版的 2.6); ——修改了一般要求 (见第 4章,2005 年版的 3.1); ——修改了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 (原中心照相 5.1、 5. 2、 5.3、 5.5,2005 年版的 3.2、 3. 3); ——增加了道路交通事故元素照相、比对照相的内容和要求 ——修改了交通事故照片卷的封面和正文 (照片 )(见 6.1.1、 ——增加了一般要求 ——修改了照片编排、 4.5);——增加了文字说明 元素照相、 比对照相的术语和定义 (见 3.2、3.6、3.8); ( 原中心照相 )、细目照相2、 )、 2.3、2.4、2. 5); 细目照相的内容和要求 ( 见 (见 5. 4、5.6); 6.1.2,2005 年版的 4.1); (见 6. 2);照片粘贴及照片标引要求 (见 6.3、6.4、6.5,2005 年版 4.4、 (见6. 6);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的一般要求、 制作。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哪些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照片要清晰;要体现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拍摄现场局部照片时,宜围绕现场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关键的物件要重点拍摄。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细目照相、比对照相。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哪些?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照片要清晰;要体现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拍摄现场局部照片时,宜围绕现场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关键的物件要重点拍摄。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细目照相、比对照相。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是现场勘查的组成部分,是交警部门利用摄影的方法,对交通事故现场、车辆、人体及痕迹、物证等依法进行的记录活动,是固定、记录交通事故有关证据材料的重要手段。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地理位置及现场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专门照相。
1、方位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a) 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b) 现场地理位置的固定标识物,包括标志牌、里程碑、灯杆、桥梁以及医院、学校、商店等标志性建筑物;c) 现场周围环境,包括街道、隧道、桥梁、山体、悬崖、沟渠、涵洞、河流、植被等;d) 现场周围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监控设备等;e) 现场道路的形态特征,包括路口、路段、车道数量、视距、坡度、曲度等。
2、方位照相的拍摄要求a)、拍摄时取景范围应能反映出现场与现场地理位置标识物、周围环境、周围交通设施的相互关系和道路形态特征。
b)、现场位于路段,应沿道路走向相向拍摄,视角尽量涵盖现场所有车道,并反映是否弯道或坡道。
c)、现场位于路口,应沿道路走向从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方向对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拍摄,视角覆盖整个路口范围。
3、方位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a) 现场位于路段,纵向范围较大时,可将机位设置于道路中心线(轴线)上,采用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b) 现场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摄法或回转连续拍摄法拍摄;c ) 宜采用标准镜头拍摄,光圈不大于F8;d ) 有条件的,可将机位设置于较高地点,进行俯拍。
现场勘查照片拍摄规则

现场勘查照片拍摄规则一、引言现场勘查照片是刑事侦查中重要的证据之一,它能够真实地记录现场情况,为案件的定性、定责提供直接的依据。
然而,在拍摄现场勘查照片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以确保照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现场勘查照片的拍摄规则进行详细阐述。
二、光线和角度光线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拍摄现场勘查照片时,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避免过于明亮或过于昏暗的环境。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角度的选择,尽量保持与被拍摄对象平行或垂直的角度,以避免照片出现形变或失真。
三、细节和全景在拍摄现场勘查照片时,我们需要关注细节和全景的表现。
细节照片可以突出案发地的重要细节,比如物品的位置、痕迹的分布等,而全景照片则可以展示案发地的整体情况。
通过细节和全景的结合运用,可以更加准确地还原案发现场的真实情况。
四、标识和说明为了提高照片的可读性和理解性,我们需要对拍摄的照片进行标识和说明。
标识可以包括案件名称、案件编号、拍摄时间等信息,而说明则可以对照片中的关键细节进行文字描述。
通过标识和说明的添加,可以使照片更加直观地呈现给相关人员。
五、保护和存储现场勘查照片是重要的证据,因此在拍摄后,我们需要妥善保护和存储这些照片。
首先,我们应该确保照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对照片进行任何篡改或修改。
其次,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专用的存储卡或云存储服务,以确保照片的长期保存。
六、情感表达除了以上的规则和原则,我们还应该在拍摄现场勘查照片时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过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词汇,我们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感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亲身经历案发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描绘被害人或受伤人员的状况,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七、结论现场勘查照片的拍摄规则对于刑事侦查工作至关重要。
遵循光线和角度的原则,注重细节和全景的表现,添加标识和说明,保护和存储照片,以及注重情感的表达,都是确保现场勘查照片质量的关键。
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流程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为一般性描述,实际情况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案件而有所不同。在进行 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指导。
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流程
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是为了确定事故发生的经过、责任以及损失情况。以下是一般的交通事 故现场查勘流程:
1. 保护现场: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防止二次事故发生。警示其他车辆减速慢行,设置 警示标志或使用警示灯。
2. 救护伤员:如果有人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急救,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6. 证据保全:如果有可能,收集其他证据,如现场视频监控、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等。确 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流程
7. 绘制现场图:根据测量数据和拍摄照片,绘制交通事故现场示意图。标注车辆位置、行 驶方向、交通标志、标线等信息。
8. 现场勘验报告:根据以上收集的信息和证据,撰写详细的现场勘验报告。报告应包括事 故经过、责任认定、损失情况等内容。
3. 拍 信号灯等。尽量多角度、全面地记录现场情况。
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流程
4. 测量标记: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测量车辆位置、车辆间距、刹车痕迹等,并在地面 上标记。可以使用粉笔或标志物标记重要位置。
5. 询问当事人:与当事人进行询问,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记录当事人的口供,包括事故 时间、地点、车辆行驶方向、速度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照相方法
A.1 方位照相
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
a)现场位于路段,纵向范围较大时,可将机位设置于道路中心线(轴线)上,采用直线连续拍摄
法拍摄;
b)现场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摄法或回转连续拍摄法拍摄;
c)宜采用标准镜头拍摄,光圈不大于F8;
d)有条件的,可将机位设置于较高地点,进行俯拍。
A.2 概览照相
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
a)现场位于路段,可采用相向拍摄法拍摄;
b)现场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
c)现场范围较大,可从相对方向分别采用直线连续法拍摄。
A.3 局部照相
拍摄现场局部照片时,宜围绕现场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
A.4 元素照相
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
a)拍摄尸体全身照时,应采用中心垂直拍摄的方法,持相机站于尸体一侧,保持相机镜头与尸体
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使人(尸)体不小于画面的2/3;
b)拍摄面貌照时,应以鼻尖为中心,相机垂直于面部拍摄,记录面貌特征及附着物和伤痕情况;
c)拍摄多轮车辆时,应以相同高度、相同距离沿车辆对角线相对方向各拍摄一张;
d)拍摄两轮车辆时,应在垂直于车体两侧的中心位置各拍摄一张;
e)车体损伤变形较大的,可选取能反映车辆损伤变形情况的位置拍摄。
f)拍摄较大面积痕迹和散落物时,可持相机站于痕迹或散落物起点一侧,朝痕迹止点或散落物抛
洒方向,保持相机水平拍摄,使被摄元素不小于画面的2/3;
g)拍摄较小面积痕迹和血迹时,应采用中心垂直拍摄方法。
A.5 细目照相
拍摄细目照应采用比例照相方法,保持镜头与痕迹面垂直,使比例尺与取景器一侧边框平行;单幅画面无法反映完整时,可采用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时相邻两张照片应有重合部分,重合部分应避开主要痕迹损伤位置。
特殊环境的拍摄
B.1 白天逆光和阴影区拍摄
白天逆光环境拍摄,或被摄主体处于阴影区中时,应使用辅助光源对主体进行补光。
B.2 夜间现场拍摄
夜间现场拍摄的注意事项如下:
a)夜间现场拍摄应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
b)夜间现场拍摄应使用闪光灯、三脚架、便携式辅助光源、快门线等装置,光源色温5500K~
6000K;
c)拍摄时应确保画面布光均匀。
使用闪光灯布光的,应使用多次闪光法;使用车载现场勘查灯或
便携式辅助光源的,应配合使用聚光灯和泛光灯;
d)拍摄玻璃、金属等高反光率客体时应调整光源与相机角度,避免反射光进入镜头形成光斑;
e)拍摄痕迹细目照宜采用侧光方法布光;
f)拍摄地面轮胎痕迹宜采用低角度逆光方法;
g)现场复杂、影响重大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封锁现场,待天亮后进行补充拍摄。
B.3 雨天现场拍摄
应及时拍摄现场原始状况,现场地面痕迹不宜分辨时,可待地面干燥后进行补充拍摄。
雨天现场拍摄的注意事项:
a)先拍易消失、易破坏的痕迹,如血迹、轮胎痕迹、花纹痕迹等;
b)先拍原始后拍变动;
c)先拍车外、后拍车内;
d)先拍中心细目、后拍方位概览。
B.4 雪天现场拍摄
雪天现场拍摄时,应及时拍摄现场原始状况,清理现场积雪,并对现场地面痕迹进行补充拍摄。
B.5 夜间雪、雾天气拍摄
夜间拍摄遇有雪、雾天气时,应关闭辅助光源,利用环境光源,使用低感光度,长时间曝光的拍摄方式。
不具备拍摄条件的,可以封闭现场,待具备条件后再进行拍摄。
B.6 高反光率物体拍摄
拍摄玻璃等非金属高反光率物体时,应使用偏振镜,消除画面反光。
封面格式
封面格式见图A.1和图A.2。
图A.1 封面正面
图A.2 封面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