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设备布置图
《设备安装规范》课件

《设备安装规范》第一条设备机架/箱安装(一)设备机架安装机房内机架(机柜)的平面位置、机面朝向、机架相互距离应符合机房总体布局要求:1.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机架底部和顶部应有安装加固螺孔,高度在2.2m以上的机架宜进行上加固。
2.机架安装后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倾斜误差应不大于3mm。
3.除有特定的绝缘隔离、散热、电磁干扰等要求外,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大于3mm。
4.列内机面平齐,无参差现象,机面对齐误差不大于3mm。
5.列间距离与设计的误差应不大于5mm,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
6.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7.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
8.设备机架内部的电源分配系统应有物理上的防直接碰触措施。
机架内不宜使用多功能电源插座。
9.机架应作保护地线连接。
连接方式可采用机架保护地线连接点与架内电源分配模块相连或者直接与机房内地线排、或头柜、电源分配柜的保护地线接线装置相连。
机架保护地线不允许架间复接。
10.机架前后距离应能满足机框门的开关以及人员的施工。
对于OLT设备机架的安装,要求:(1)机架背面和墙之间不小于100 mm,如需要背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600mm;(2)机架侧面和墙之间不小于100 mm;(3)机架之上不小于300 mm;(4)机架前方不小于800 mm。
(5)设备机架需要和底座或地面进行加固连接,因此需要根据机架的实际需要用螺丝固定在底座上。
(6)机架加固底座的安装应根据设备安装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同时在设备到货后由施工人员具体精确确定安装位置,机架加固底座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加固在水泥地面上,机架加固底座必须保持水平。
1.楼道/户外综合箱1.ONU、交换机、路由器、光分路器、光纤收发器等用户接入侧设备均可放置在楼道综合箱或户外综合箱内。
视频监控场景下,室外摄像头的配套设备,如编码器及其配套设备等可放置在户外综合箱内。
2.楼道/户外综合箱的安装应远离变压器消防栓等会造成电磁干扰和安全隐患的公共设施。
机柜布线规范

集团机柜布线规范2015-11-15目录1基本思路 (2)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2)2.1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2)2.2电气控制柜连接方式 (3)2.3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3)2.4 电器部件接线图的绘制 (4)3机柜安装固定 (5)4机柜布线 (6)4.1.1机柜电源布置 (6)4.1.2结构及安装要求 (7)4.1.3交流配电单元 (7)4.1.4接线端子组 (7)4.1.5插座 (8)4.1.6温升 (9)4.1.7认证 (9)4.1.8接地、电缆及其他电气附件 (9)4.1.9电气防护性能 (9)4.2布线原则 (11)5线缆标识 (13)6通风与防尘标准 (14)1基本思路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
这些设计包括电气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图、总接线图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接下来按照设计图对机柜进行布置及布线,最后对各线进行标识,贴设备安全标识。
管理网、数据网因所属安全区域不同,不得混用机柜,必须按安全区域独立使用机柜。
并且遵循下面的安装规范进行安装。
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均称作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及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和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依据。
NT6000 机柜使用手册

NT6000机柜手册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NT6000机柜手册NT6000机柜手册重要信息:在本手册中,我们使用以下符号易用于外坚固于芯本手册的目的:本手册用于帮助用户理解NT6000V3机柜的相关说明。
手册发行日期:2011年3月 手册版本号:2.0中国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门子路27号 电话:025-6859 8968 传真:025-6859 8948 网址: 邮箱:sciyon@目录目录目录 (3)1 机柜型式 (4)1.1 控制机柜 (4)1.2 电源分配柜 (9)2 机柜设计 (10)2.1 机柜外型 (10)2.2 柜内安装设备 (14)2.3 机柜的就位与安装 (17)3 技术参数 (19)3.1 机柜的技术参数 (19)3.2 机械安装部件的技术参数 (20)3.3 电子安装部件的技术参数 (20)4 机柜散热 (21)4.1 散热方式 (21)4.2 主要部件 (22)5 机柜供电 (23)5.1 AC220V电源供电 (23)5.2 柜内设备的供电原理图 (25)6 机柜接线 (33)6.1 从底部进入机柜的线缆 (33)6.2 从机柜侧面进入机柜的线缆 (33)6.3 机柜内部的专用连接线缆 (33)7 机柜接地 (37)7.1 机柜外部接地 (37)7.2 机柜门和框架的连接 (39)7.3 机柜内部部件接地 (40)1 机柜型式1.1 控制机柜1.1.1控制机柜分为主机柜和扩展机柜两种,放置控制器(KM940)的机柜定义为主机柜,其他的定义为扩展机柜。
一个控制器可以管理三个机柜的模件,每个机柜最多可安装四个分支共32块模件。
扩展柜1 主机柜扩展柜2图 1.1 机柜内部系统正面背面主机柜图1.2 主机柜内部设备正面背面扩展柜图1.3 扩展柜内部设备也可将交换机置于扩展柜正面上方。
1.1.4某些主机柜有时候需要放置在远程位置,需要通过光缆与交换机进行连接,此时在主机柜中需要安装以太网光电接口。
DCS机柜及内部硬件设计总结

交流电源柜设计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 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 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 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 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 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 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 铝线计算。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就是穿2根时,要 按8折计算载流量,3根7折,4根6折。
交流电源柜设计
柜内规划:柜内四周及大型断路器与母排间的线槽规格为 100H*80W。接入UPS的2路大型断路器占用柜内长度为 300mm。母排占用长度为220mm。普通空开占用长度为 150mm。空开间的线槽选择100H*50W即可。经计算一横排 导轨最多可放14块空开。具体设计可看下图。 空开大小的选择:根据设备的负载扩充10%--20%来选择空开 的大小。 母排大小的选择:根据载流量的大小来选择。常用铜排数据表。 柜内电缆规格的选择:根据载流量的大小来选择电缆的规格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铝芯绝 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的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 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 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 八七六折满载流。
交流电源柜设计
常用铜母排数据表
直流电源柜设计
功能:接收交流配电柜两路UPS电源。经空开拆分给24V电源 箱(变压器),输出24V电源经过二极管(单向导电)、 母排,再由直流空开或端子拆分输出为外供电仪表供电。 设计原则:1、柜内正面布置24VDC 20A冗余直流电源,水平 排列,每行两台,底部为交流供电断路器; 2、柜内正面布置电源保护二极管模块; 3、柜内反面顶部布置直流电源汇流排,下面布 置直流空开或端子; 尺寸:800宽*800深*2000高mm 底座:100mm 柜内主要元件:母排、微型断路器、安全地排等。
机房(柜)设备布置及工艺要求

附件3:机房(柜)设备布置及工艺要求一、自建机房建设要求(一)机房土建建设要求1.自建砖混机房及彩钢板房应优先选用标准化机房方案, 土建机房设置双层屋顶,在平顶上设置彩钢板坡顶。
下部混凝土楼板平顶应现浇,上部坡顶排水坡度宜≥5%,用于隔热及防水,彩钢板钢板厚度宜为0.7mm,坡顶彩钢板为蓝色。
2.基站机房应设置乙级防盗门,机房门应外开,颜色宜为暗红,并配安全门锁。
盗窃严重区域,可在机房门两侧增加两个现浇构造柱,并在防盗门内增加一块钢板,构造柱与外墙颜色和处理工艺一致,均使用灰色镜面瓷砖加白色外墙涂料的方式处理。
图1-1 机房防撬柱示意图3.基站机房应设置单相与单相带地电源插座2~3个,普通插座应装在设备附近的墙上,下沿距地0.3m明装,空调插座底距地1.8米明装。
4.机房内建设照明度(在离地面0.8米水平面上)应为150-200LX。
可采用荧光灯或节能灯,灯管靠墙安装垂直墙面固定。
5.自建机房梁下净高宜为3米,机房应密封,防尘。
6.不建议在基站建设围墙,土建机房不得建设围墙。
在以下情况可建:有防盗要求的一体化机柜平原站或三管塔配一体化机柜的平原基站。
围墙推荐做法如下图所示:参照国标图集《室外工程》12J003选用。
院内地坪做法(由下到上):素土夯实;100厚碎石垫层;60厚C20素混凝土,随捣随抹,原浆抹光。
7.空调应根据通信设备的安装情况分期装机,空调出风口应朝向设备的进风侧,达到“先冷设备,再冷机房”的目的,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室外机优先安装在机房北面或东面,避免暴晒并尽量靠近室内机安装,应根据室外机尺寸选用合适的室外机防盗笼。
(二)机房设备布置要求1.机房与铁塔相对位置见图1-1、1-2,受地理环境影响,可征地宽度窄,但长度较长的,可将手井,铁塔,馈线窗同时移到机房短边,馈线窗及下走线孔需与图1-1右侧机柜位于一条直线上。
表1-1 自建机房规格选型图1-1 机房(3.3*4m)共享模式总平布置示意图图1-2 机房(3*5m)共享模式总平布置示意图图1-3 3.3*4机房电池不地埋平面示意图图1-4 3.3*4机房电池地埋平面示意图图1-5 3*5机房电池不地埋平面示意图图1-6 3*5机房电池地埋平面示意图2.城区基站和农村有传输汇聚设备或BBU池的宜建设5m*3m标准户型,一般农村基站宜建设4m*3.3m户型。
《设备机架安装规范》课件

《设备机架安装规范》(一)设备机架安装机房内机架(机柜)的平面位置、机面朝向、机架相互距离应符合机房总体布局要求:1.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机架底部和顶部应有安装加固螺孔,高度在2.2m以上的机架宜进行上加固。
2.机架安装后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倾斜误差应不大于3mm。
3.除有特定的绝缘隔离、散热、电磁干扰等要求外,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大于3mm。
4.列内机面平齐,无参差现象,机面对齐误差不大于3mm。
5.列间距离与设计的误差应不大于5mm,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
6.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7.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
8.设备机架内部的电源分配系统应有物理上的防直接碰触措施。
机架内不宜使用多功能电源插座。
9.机架应作保护地线连接。
连接方式可采用机架保护地线连接点与架内电源分配模块相连或者直接与机房内地线排、或头柜、电源分配柜的保护地线接线装置相连。
机架保护地线不允许架间复接。
10.机架前后距离应能满足机框门的开关以及人员的施工。
对于OLT设备机架的安装,要求:(1)机架背面和墙之间不小于100 mm,如需要背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600mm;(2)机架侧面和墙之间不小于100 mm;(3)机架之上不小于300 mm;(4)机架前方不小于800 mm。
(5)设备机架需要和底座或地面进行加固连接,因此需要根据机架的实际需要用螺丝固定在底座上。
(6)机架加固底座的安装应根据设备安装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同时在设备到货后由施工人员具体精确确定安装位置,机架加固底座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加固在水泥地面上,机架加固底座必须保持水平。
1.楼道/户外综合箱1.ONU、交换机、路由器、光分路器、光纤收发器等用户接入侧设备均可放置在楼道综合箱或户外综合箱内。
视频监控场景下,室外摄像头的配套设备,如编码器及其配套设备等可放置在户外综合箱内。
2.楼道/户外综合箱的安装应远离变压器消防栓等会造成电磁干扰和安全隐患的公共设施。
网络机房机柜布置图

OfficeConnect Managed Gigabit Switch
28
28
27
27
26
26
25
25
24
24
23
23
22
22
21
21
20
20
19
19
18
18
17
17
16
16
15
14
H3C S7506E
LSQ1SRPB0 13
CFS CF CARD
12
11
100BASE-X-SFP 1
10 2
9
10/100/1000BASE-T-RJ45 1 8 2
13
13
12
中兴光纤收发器机箱
12
11
10/100/100M ETHERNET L IN K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H3C SR6608 28
27 26
SFP
TX
RX
RUN
01
1
0
RX
TX
GE
2
25
24
23 22
~ 100-240V;50/60Hz;10.5A ESD
21
PWR2
29
RESET
MANAGEMENT RUN ACT ALM LINK/ACT
12
3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机柜设计

机柜设计2、1 影响机柜结构设计得因素机柜就是电气控制设备不可缺少得组成部分,就是电气控制设备得‘载体’。
机柜既要满足各电气单元得组合功能条件(安全得要求,检修性能,形式得统一,组合得标准,功能得分配,外形美观等),还要满足柜体本身要求(如坚固可靠,美观,调整容易,符号规范,制造得适用性以及针对特殊场合得特殊设计等)。
机柜设计应在满足成套电气产品使用功能要求得前提下,同时满足结构工艺性要求,即机柜得总体及其零部件制造得可行性及经济性要求,以及满足电器装配得工艺性与运行中得可维修性要求。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系统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思想,重电气设计而忽略结构设计,重主机而轻视附件,我国机柜在外观,整体布局,色彩,加工精度及互换性,配套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得差距,尤其在专利技术方面,我们仍然受制于工业发达国家,以至于外商企业占有了我国高端机柜市场得较大份额,机柜结构本身发展形成得各种形式,不同得组件,不同电压等级,不同使用场合,加工设备得发展,不同生产厂家得自身条件等都决定了控制柜得制造受到甚多因素影响。
由于机柜结构要求不一,以及各个企业加工手段不同,它们得制造工艺就不能强求完全一致,但制造中也存在带普遍意义得较关键得工艺特点,现将这些特点结合柜体结构选择与设计进行介绍。
2、1、1机柜得结构及基本类型2、1、1、1机柜得基本结构模式1、基本结构模式通过长期得实践,电气控制设备得壳体逐步形成了盒,箱,柜(包括屏),台四大基本结构模式,定义如下:1)机柜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得独立式或自支撑得机壳。
机柜通常配置有门,可拆或不可拆得侧板。
机柜一般安装在地面上或大型设备平台上。
机箱机箱得体积较小,一般安装在台面,桌面,墙壁上或设备壁龛中,就是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得小型机壳。
3)控制台安装在台面或地面上,具有水平面,垂直面或倾斜面,以容纳控制,信息与监控设备得机壳。
4)机盒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得便携式小型机壳,或用于电气单元隔离得小型机壳(电磁屏蔽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