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教学设计.doc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京剧脸谱》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京剧脸谱》教案标题:《京剧脸谱》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适用年龄:4-6岁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 学习绘制简单的京剧脸谱。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资料介绍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2. 编制简单的绘画教材,包括绘制脸谱线稿和彩绘脸谱的颜料或彩笔。
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讲述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例如它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道具,用于展示角色的性格和身份等。
2. 展示一些京剧脸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他们表达对脸谱的感受。
二、介绍(10分钟)1. 使用PPT或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例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的角色,蓝色代表刚烈威猛的角色等。
2. 告诉学生,京剧脸谱还通过不同的颜色、线条和装饰来表示人物的性格和特征。
三、示范(15分钟)1. 展示一种京剧脸谱的彩绘过程,例如红色脸谱的绘制。
详细说明绘制脸谱线稿的步骤和技巧。
2. 现场示范绘制脸谱线稿,并解释每一步骤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四、实践(20分钟)1. 发放绘画材料给学生,让他们按照示范的步骤自主绘制一张简单的脸谱线稿。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填充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装饰,完成脸谱的彩绘。
五、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绘制的京剧脸谱,并进行简短的描述,如脸谱代表的角色、人物性格等。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让他们在分享中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受到认可和鼓励。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京剧脸谱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鼓励学生思考,京剧脸谱的设计和用色是否可以表达其他情感和特征。
七、延伸活动(10分钟)1. 邀请学生回家找一些京剧脸谱的图片或视频,与家长一起欣赏和学习。
2. 鼓励学生使用京剧脸谱元素来绘制其他角色或创作自己的脸谱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激发了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
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绘制脸谱线稿和彩绘脸谱,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美术》教材第六单元“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第2课《京剧脸谱》。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起源、分类及特点;学习绘制京剧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欣赏和分析经典京剧脸谱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背景、分类及特点,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绘制京剧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京剧脸谱的分类、特点及绘制方法。
难点:如何把握京剧脸谱的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京剧中的脸谱艺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1)介绍京剧脸谱的历史起源、分类及特点。
(2)讲解绘制京剧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展示经典京剧脸谱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3. 实践环节(20分钟)(1)发放画纸、颜料等材料,让学生动手绘制京剧脸谱。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一道关于京剧脸谱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京剧脸谱》2. 内容:(1)京剧脸谱的历史起源、分类及特点。
(2)绘制京剧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经典京剧脸谱作品欣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京剧脸谱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符合京剧脸谱的特点,色彩搭配和谐,线条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收集更多关于京剧脸谱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2023最新-《京剧脸谱》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优秀10篇】下面是壶知道勤劳的为家人们整编的《京剧脸谱》教学设计【优秀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3、在对京剧的感受中,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塑封好的脸谱十七个(人数的一半)。
2、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蜡笔。
橡皮筋、钉书机。
3、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我是一个中国人”教学过程:一、京剧欣赏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2、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戏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为什么称为国粹呢?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
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
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
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二、脸谱课件欣赏:过渡: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
这个是我们上次的手工“脸谱”,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脸谱是各种各样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在京剧音乐中欣赏各种京剧脸谱。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颜色、图案、)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
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
三、游戏:找朋友1、游戏:下面脸谱要和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京剧脸谱》大班艺术活动教案(精选)

展开环节
总结词:知识传授
详细描述:向幼儿介绍京剧的历史、特点和脸谱的象征意义,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幼 儿全面了解京剧脸谱。
深入环节
总结词:动手制作
详细描述:指导幼儿绘制脸谱,让他们亲自动手尝试,感受脸谱的绘制技巧和色彩搭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能 够根据角色性格特点设计脸谱。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脸谱绘画和上色
。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和
创作思路。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 兴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 力。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 赏能力,能够欣赏和评价自己 的及他人的作品。
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孩子可能觉 得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在绘画技巧 上给予更多指导。可以考虑开设专 门的绘画技巧培训课程。
参与度不均
有些孩子比较活跃,积极参与,而 有些孩子则较为沉默。未来可以设 计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孩子们的参 与度。
对未来活动的展望
拓展主题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主题,比如 引入更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如皮影戏、剪纸等,让孩子们更
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技术应用
考虑引入更多的现代技术手段, 如VR、AR等,让孩子们能够更 直观、生动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
统艺术。
跨学科整合
可以考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比如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结合, 让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同时学习
到其他学科的知识。
THANKS心,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
02
大班京剧脸谱教案

大班京剧脸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2.学习和认识几种常见的京剧脸谱。
3.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京剧脸谱图片、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京剧脸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与他们分享自己对京剧脸谱
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和意义。
Step 2: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历史和发展。
2.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分类,包括正面脸谱、花脸、丑角脸谱等,并
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示范。
Step 3:学习和认识几种常见的京剧脸谱
1.教师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京剧脸谱,如红脸、青衣、白鬼、黑面等,并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示范。
2.教师可邀请学生一起分析这些脸谱的特点、色彩搭配和表达的意义。
Step 4:京剧脸谱绘画活动
1.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京剧脸谱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教师分发绘画工具,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绘制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
Step 5:欣赏和分享作品
1.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一起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巩固与拓展:
1.教师可邀请京剧专业人士或京剧爱好者来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近距离观赏和学习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
京剧脸谱教案

京剧脸谱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了解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构图方法。
2.借助亲子合作绘画的方式,进一步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增进对京剧的了解和认识。
3.培养幼儿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京剧脸谱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材料准备:PPT课件、画纸、彩笔、京剧脸谱范例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幼儿欣赏并提问:1.这是中国的什么艺术形式?2.你知道京剧脸谱是什么吗?3.京剧脸谱有哪些颜色和图案?它们代表什么意义?二、欣赏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京剧脸谱,引导幼儿欣赏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构图方法。
同时,介绍每种颜色和图案的象征意义,帮助幼儿深入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
三、探索发现,交流分享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如何画京剧脸谱。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合作绘画,鼓励幼儿尝试用彩笔在画纸上进行创作。
3.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延伸,拓展经验1.在美工区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参考图片,鼓励幼儿继续创作京剧脸谱。
2.开展家庭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京剧脸谱面具,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
3.在班级中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家庭制作的京剧脸谱面具,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和平台。
4.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5.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关注并欣赏更多的京剧表演和艺术作品,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6.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更多与京剧有关的人物、故事和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幼儿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7.在班级中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京剧的表演技巧和文化内涵。
《京剧脸谱》教案精选

《京剧脸谱》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八单元“戏曲脸谱”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及其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重点学习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脸谱特点及其所代表的角色性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及其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京剧脸谱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脸谱特点及其绘画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脸谱的韵味和个性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示范用脸谱模板。
学具: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调色盘、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京剧选段,引导学生关注脸谱,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京剧脸谱的起源和特点吗?2. 脸谱知识讲解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及其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展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脸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3. 示范讲解演示绘制脸谱的过程,讲解线条、色彩运用技巧。
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脸谱的韵味和个性特点。
4. 学生实践发给学生绘画纸和颜料,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角色进行绘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内容: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脸谱特点绘画方法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你喜欢的京剧脸谱角色。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色彩鲜明,特点突出,具有韵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知识,学生的实践效果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剧种的脸谱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深入感受京剧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脸谱特点及其所代表角色性格的理解。
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

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脸谱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的角色和性格特征。
3. 学习绘制简单的京剧脸谱,并了解不同脸谱的基本构图。
4. 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京剧脸谱图片、实物或PPT。
2. 素描纸、彩色笔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3. 包含京剧脸谱介绍的教材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京剧脸谱,他们知道脸谱的作用是什么。
2. 介绍京剧脸谱(10分钟)在黑板上或PPT上展示不同颜色的脸谱,并解释每个颜色脸谱代表的角色和性格特征。
例如,红色脸谱代表忠勇正直的英雄角色,黑色脸谱代表坚毅严肃的刚强角色等等。
3. 制作脸谱标本(20分钟)给每位学生发放素描纸和彩色笔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选择脸谱,并尝试根据老师在黑板或PPT上展示的脸谱进行绘制。
老师可以提供简单的指导,如先画出基本的脸型,然后根据角色特点绘制各个部位的装饰。
4. 分享和欣赏(15分钟)学生完成绘制后,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选择该脸谱的原因以及觉得这个角色有什么特点。
老师可以引导讨论,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角色特征,并了解到每个颜色脸谱的历史背景。
5. 欣赏京剧表演(20分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京剧脸谱,老师可以播放一些京剧表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演员们扮演不同角色时的脸谱变化,并配以动作唱腔,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6. 总结和延伸(5分钟)回顾本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与京剧脸谱相关的问题。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与平时生活中的画作、戏剧表演等联系起来,进一步培养对京剧脸谱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巩固与评价在后续的美术课上,可以继续扩展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学习,让学生通过绘制不同颜色的脸谱来体验和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角色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观看更多的京剧表演,增加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碎花脸”、“歪脸”等。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
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
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设计: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设计: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方法设计: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资料收集:教师、学生:戏剧的种类,脸谱的谱式及特点,脸谱图片、脸谱工艺品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播放京剧唱腔片断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学生回答(戏剧或京剧)有谁能唱一曲或学着刚才的京剧哼一曲。
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掌声鼓励。
2、播放京剧表演片段(点击课件片段欣赏)学生欣赏并思考:京剧中的人物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小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
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屏幕显示:京剧脸谱)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
(点击课件京剧脸谱资料)1、起源: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
剧脸谱的远祖。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问:京剧中哪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学生回答: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
生、旦角很少用。
3、京剧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讲解: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