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假设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其核心假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性行为假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假设个体和企业在做出经济决策时都是理性的,即它们会根据可获得信息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
2. 市场均衡假设:该理论认为市场是能够自我调节的,供求关系将自动调整到均衡状态,并且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引导资源配置。
3. 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个体在做出消费和投资决策时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企业在生产和投资决策中也会追求利润最大化。
4. 完全竞争市场假设:该理论假设市场中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化的,市场参与者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并且信息是完全透明的。
这些假设构成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它们为解释市场行为和预测经济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而,这些假设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因为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过于简化或不符合实际情况。
新古典企业理论

VS
详细描述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企业都是价格接 受者,无法对价格产生影响。由于市场上 有大量的销售者,每个企业都无法通过自 己的销售行为改变市场价格。因此,企业 只能根据市场价格生产产品,并尽量降低 成本以提高利润。
垄断市场
总结词
垄断市场是指由一个或少数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供给的市场结构,企业具有定价权,可以决定市场价格。
新古典企业理论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新古典企业理论概述 • 市场与企业 • 生产者行为 • 消费者行为 • 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 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扩展与应用
01
新古典企业理论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新古典企业理论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以价格机制为主要调 节手段的企业理论。
背景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 的作用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新古典企业理论逐渐形成, 成为经济学中研究企业行为的重要理论框架。
生产函数
描述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最大产出之间 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曲线
表示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者可以生产的商品最大数量之 间的关系曲线。
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成本最小化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
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收入与成本之差的最大化。
主要观点与理论框架
主要观点
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均衡。
理论框架
新古典企业理论以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和企业行为为核心,解释了企业的性 质、目标、组织结构、管理策略等问题。该理论主张市场自由化,强调竞争 和效率的重要性。
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理论部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观点: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其分工程度正相关,分工使得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取得规模效益。
马歇尔观点:认为新加入企业带来的竞争、企业家寿命有限性对企业成长的制约、企业在规模扩大时带来的灵活性降低都会使企业规模达到一种均衡。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对价格机制有效性的研究,认为企业会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安排生产,确定最有生产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
当企业调整至最有生产规模时,即实现了企业成长。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忽略了企业资源、技术条件、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更加关注于企业规模的确定和调整上,而且更多的是一种静态均衡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科斯观点: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相比较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新制度经济学缺点:在考察企业成长方面,更多地关注于企业和市场的边界问题,也是一种静态分析。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一)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一一企业能力一一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企业成长是资源和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普拉哈拉德提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
(三)提斯、皮萨罗、肖恩提出“动态能力”分析框架,企业整合、重构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技能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四)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理论,企业成长过程中应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向曲线左右两端(即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转型,在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
企业内生增长理论优点:占据主流,强调企业要不断创新,协调好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应用部分:转型升级的多种路径(一)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通过产业创新实现升级。
1. 产业内创新升级。
不是靠“转行”去做芯片、太阳能等高科技新兴产业,而是立足于原有传统行业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高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努力从附加值低的产品与服务向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升级,提高企业效益。
产业经济学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异同蒋叶武09级经济学一班学号06摘要:为了更好的理解企业的来源与发展,本文简明扼要的述说新古典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以及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比较分析这两种理论的区别,先通过对他们的描述,然后,写出他们的特点,最后在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得出他们对于经济学界的作用。
最后通过比较后得出现代企业理论更能解释企业的存在与规模。
但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可以说现代企业理论是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发展,而新古典企业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
关键词:新古典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理论、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契约人1新古典企业理论1.1 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概述新古典企业理论主要从技术的角度对企业的研究,在新古典企业理论中,消费者被理解为效用函数,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
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的行为的分析是在下述两个前提条件下展开的:(1)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2)厂商被看做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新古典企业理论通过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行为的分析企业的最优规模,对于短期来说,当厂商的边际成本MC与边际收益MR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Q就是该厂商最优的生产规模。
对于长期来说,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留存下来的每个厂商都选用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效率最高的规模,用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并且只能赚取正常利润,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的假定前提下,市场机制能够使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
1.2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特点与缺点新古典企业理论不把企业看作是一种组织,而是把它看作为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集。
它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出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还研究了与此相应的起源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概述

新古典经济学概述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初至今发展的一门经济学流派,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对经济现象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核心理论和方法进行概述。
一、基本假设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理性选择、边际分析和市场竞争。
首先,理性选择假设认为个体在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选择。
其次,边际分析假设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最后,市场竞争假设认为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数量。
二、核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和价格理论。
消费理论研究个体如何在有限的收入下进行消费选择,涉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生产理论分析企业如何在有限的成本下进行生产决策,研究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
价格理论关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研究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
三、方法新古典经济学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经济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
其中,微观经济学通过个体行为建模来研究市场机制和经济交互作用。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体经济变量为研究对象,关注总量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的效果。
四、应用和争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对经济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其研究成果包括供给需求分析、市场竞争、效率理论等。
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也面临一些争议,如理性选择假设的合理性、市场竞争假设的适用范围等。
结论新古典经济学以其基于理性选择、边际分析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假设为基石,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分析框架。
通过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和价格理论等核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解释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
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其成果在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也面临一些争议。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经济学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交易成本)
20世纪70年代
交易成本理论
(企业的契约性)
代理理论
(企业的契约性)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29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
4、交易成本理论
30
l威廉姆森(1932-),
1963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 1963-1965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助教, 1965-1976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副 教授,此后任教授; 1973年,长期任《贝尔经济学杂志》编辑 1977-1978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此后,移师耶 鲁法学院,成为法经济学派的另一中心的代表人物。
企业是在下述情况下出现的:
28 ★私有要素的所有者按合约将要素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获
取收入; ★在此合约中,要素所有者必须遵守某些外来的指挥,不再 靠频频计较他也参与其间的多种活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 己的行为。 ★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 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 ★对这两种合约安排的选择取决于由对代替物定价所节约的 交易费用是否能弥补由相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
威廉姆森根据两种交易频率类型和三种资产专 用性程度,通过将具有不同性质的交易分派给 不同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六种交易类型及其必 须与之相匹配的各种治理结构,以使交易成本 达到最小化。
39
40
(4)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与企业组织选择 (纵向一体化)
41
一是放弃交易(签约) 二是外部交易内部化(包括纵向一体化) 三是设计不同的契约关系(形成不同的治理结构) 可见,交易费用是影响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交易方式的 重要因素。
2、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三大理论
16
★交易成本理论:以交易费用概念为基础解释企业产生的原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它主要集中在市场交易和资源配置问题上。
该学派认为经济活动由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所驱动,市场的价格机制可以自发地引导资源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包括:
1. 市场均衡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市场价格将根据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到均衡水平。
2. 消费者理论:该学派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
大化。
消费者会根据自身偏好和收入水平进行消费选择,最终实现效用最大化。
3. 生产者理论: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
程中,会选择最优的生产方式,实现成本最小化。
4. 资源配置理论: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源配置取决于市场价格,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总之,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市场自由、理性行为和资源最优配置。
这些理论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 1 -。
新古典企业理论

未来研究方向
拓展理论边界
01
进一步拓展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研究领域,包括对新兴市场的关
注、制度环境的影响等。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02
将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同时从实践中提炼
新的理论问题。
深化对创新和战略的研究
03
加强对创新和战略的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和战略提升企业
绩效。
THANKS
感谢观看
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高社会总体福 利水平;而垄断市场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社会总体 福利损失。
03
理论模型
Chapter
完全竞争市场模型
总结词
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是新古典企业理论中最为理想化 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市场参与者数量庞大 ,每个参与者对市场价格影响微乎其微;市场信息 充分、透明,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产品同质化程度 高,不具有差异化特征。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 内,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 于一点,达到供求平衡的 状态。
市场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大量卖方和买方,每个企业 都无能力影响市场价格,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卖方或少数几个卖方控制了整个市 场的供给,市场处于垄断状态。
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比较
竞争性垄断市场模型
总结词
竞争性垄断市场模型是指在一个行业中存在一定数量 的垄断企业,这些企业在产品差异化、市场份额以及 定价策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仍然保持市场 竞争的关系。
详细描述
在竞争性垄断市场模型中,一些企业在产品差异化、市 场份额以及定价策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仍然 保持市场竞争的关系。这些企业之间会进行价格竞争和 质量竞争,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由于存在一定的 竞争压力,企业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并降 低成本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企业之间存 在差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和服 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生产技术
投入品→产出品
在投入品市场上购买投入品:成本 在产出品市场上出售产品:收入 利润=收入-成本 所有者所得
第一节生产
新古典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效用()u x 最大化
→财富最大化
→股票价格最大化 → 利润最大化
一、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 1、技术:
生产集(生产可能性集合):Y 。
生产方案()1,,...,n y Y y y y ∈=,0i y >产出,0i y <投入品 生产函数:()y f =x ,0≥x ,0y ≥:给定投入品x 所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
假设3.1:生产函数的特征:生产函数:n f +
+
→
在
+
上: ①. 连续 ②. 严格递增 ③. 严格拟凹
边际产品:0i
y
x δδ> 等产量线:()(){}
0Q y f y =≥=x x
边际技术替代率:()()11201
2lim x f x MRTS x f ∆→∆==∆x x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替代弹性
对生产函数()f x ,在点x 上,投入品i 和j 之间的替代弹性被定义为
()()()()()
()
()()()()ln ln j i j
i
j i j i j i j i j j i ij i j i j i f x d x f d f d f f f f f x d x x x x d x x x f d f σ⎛⎫ ⎪⎝⎭
⎛⎫ ⎪⎝⎭⎛⎫ ⎛⎫
⎛⎫ ⎪⎝
⎭ ⎪⎝⎭=
⎛⎫ ⎪⎝⎭
=
⎪⎝⎭x x x x x x x x x x = 当生产函数是拟凹时,σ0≥。
σ越趋于0,投入要素之
间替代越困难, 越大,投入要素之间替代越容易。
图:
定理3.1:线性齐次生产函数为凹函数
设生产函数()f x 满足假设3.1,同时具有一阶线性齐次性,则该生产函数为x 凹函数。
1、 凹函数的定义:在投入品集合X 中任意取两个点
1
x 和2
x ,线性组合为()1
2
1t t +-x x ,[]0,1t ∈,有
2、 生产函数满足假设3.1,也就具有连续性、严格递
增、严格拟凹和()0f =0等特征。
二、规模报酬与可变比例 可变比例生产要素的报酬:
投入品i 的边际产品:()()i i f MP x δδ=x x 投入品i 的平均产品:()()i i
f AP x =x x 投入品i 的产出弹性:
(全局的)规模报酬:
①. 对于所有的0t >和所有的x ,如果()()f t tf =x x ,生产函数()f x 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
②. 对于所有的1t >和所有的x ,如果()()f t tf >x x ,生产函数()f x 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
③. 对于所有的1t >和所有的x ,如果()()f t tf <x x ,生产函数()f x 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 (局部的)规模报酬:
点x 上的规模弹性(总产出弹性)为:
()()
()ln df t f t d f t ⎡⎤=⎣⎦x x x :产出的百分比变化
()ln d t dt
t
=:规模系数的百分比变化
()0μ=x :规模报酬在点x 处不变
()0μ>x :规模报酬在点x 处递增 ()0μ<x :规模报酬在点x 处递减
第二节成本
一、长期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 设
()()arg min ,..,n
y s t
f y
+
=∈
≥x w wx
x x
(),c y w 是最小值函数 (),y x w 为条件要素需求
消费理论中的支出函数: 设
()()arg min ,..,n u s t u u
+
=
∈
≥x p px
x x
(),e u p 是最小值函数 (),u x p 为希克斯需求函数
成本函数的特征:等同于支出函数的特征 性质7谢泼特引理:
条件投入要素需求的特征:等同于希克斯需求函数的特征
位似函数(homothetic function ):线性齐次函数的正向单调变化
()g x :线性齐次函数
定理3.4:位似生产函数条件下的成本函数和条件投入要素需求函数
1、 当生产函数满足假设3.1并且是位似函数时,有: a) 成本函数在投入品价格和产出(),y w 具有乘法可分性,()()(),,1c y h y c =w w ,其中,()h y 严格递增,
(),1c w 为单位成本函数或一单位产品的成本。
b) 条件投入要素需求函数在投入品价格和产出
(),y w 具有乘法可分性,()()(),,1y h y =x w x w ,其
中,()h y 严格递增,(),1x w 为单位产品的条件投入要素需求。
2、当生产函数具有0α>阶齐次性时,有: 二、短期或限制性成本函数 定义:短期成本函数 设生产函数是f(Z),这
里
那么短期成本定义为:
的价格,
分别是可变与固定投入和设W W X X Z ).,(≡ 如果);,,(X y W W X 为最小化问题的解,那么:
其中,);,,(X y W W X W •为总可变成本,X W •为总固定成本。
2x 投入,则有:
因而有(一阶条件)
对上面恒等式求微分得:
即在这些点处,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曲线相切。
所以,长期成本曲线是短期成本曲线的下包络。
第三节竞争性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一、 利润最大化
可证明约束条件必然束紧。
因而转化为: 一阶条件:
i
i
w x X f p =∂∂)(*
即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价格 即MRTS 等于要素价格比 (成本最小化条件)。
所以,利润最大化必然要求成本最小化。
另一种方法:
假设生产y 单位产出的最小成本已经由成本函数c(W,y)给出,因而利润最大化问题变为:
一阶条件:
边际成本=价格
二阶条件:022≥dy c d
y
长期利润函数
f 满足假设3.1,那么,对于0,≥≥W o p ,利润函数)W ,在这里,他界定良好,且连续,以及:
关于p 是递增的;
关于W 是递减的
3、 关于(p ,W )一次奇次;
4、 关于(p ,W )凸的;
5、 关于(p ,W )0>>是可微的,且有霍特林引理: 产出供给函数和投入要素需求函数的性质:
设对于一些竞争性厂商,),(W p π是二次连续可微的利润函数,对于所有p>0与〉〉0,这里),(W p π是界定良好的,那么,如下的性质存在:
1、 零次奇次性:
2、 其own-price 的效应:
mc E
三、 短期利润函数
定义:短期利润函数
设生产函数是f(Z),这里
那么短期利润定义为:
的价格,
分别是可变与固定投入和设W W X X Z ).,(≡ 解),,(X W W p y ,与),,(X W W p X ,分别称为短期产出供给函数和可变投入要素需求函数。
对于所有p>0,以及W>>0,
),,(X W W p ,π是界定良好的,关于P 与W 连续,关于P 递增,关于W 递减,关于(p,W )是凸的。
如果),,(X W W p ,π是二次连续可微的,那么),,(X W W p y ,和),,(X W W p X ,具有一般产出供给函数和投入要素需求函数的性质。
一解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