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全二册)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校对:考试时长:150 分钟分值:150 分I 卷(选择题,共44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憎.恶(zèng)岑.寂(cán)流涎.(yán)锱.铢必较(zhī)B.目眦.(zì)攻讦.(jiān)拉纤.(qiàn)一蹴.而就(cù)C.瞋.目(chēng)绮.丽(yǐ)得逞.(chěng)昙.花一现(tán)D.折腾.(teng)帷.幕(weí)露.穷(lù)清沁.肺腑(qìng)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不及不离挥豁无度珍羞美味源源不断B.抱残守却诩诩如生转瞬即逝迫在眉睫C.相形见拙烟熏火燎宠然大物屈指可数D.莫名其妙震耳欲聋猝不及防冠冕堂煌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待人接物.(物体)自鸣.得意(表示)无动于衷.(内心)B.疾.言厉色(急速)胡作非.为(不对)灭顶..之灾(水漫过头顶)C.自顾不暇.(时间)冥思苦.想(用心)一丝不苟.(苟且、马虎)D.小心..谨慎(留心)纵横交错.(叉开) 有史可稽.(考核、核查)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它们存在过,————都是传统文化。

A.不过如果只要便B.不过即使如果就C.但是不管只要便D.但是也许如果就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规范的一项()A.“你打碎了我的盘子”,她很低沉地说:“我的小儿子没有饭吃了。

”B. 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呱嗒呱嗒的风箱声会破坏神秘感——因此要烧最好的草、棉花柴或者豆秸。

河南地区郑州市2017年度-2018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和标准答案

河南地区郑州市2017年度-2018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和标准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写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the house?A. Its view.B. Its decoration.C. Its shape.2. How long will it actually take them to complete the walk?A. 20 minutes.B. 22 minutes.C. 42 minutes.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the hotel.B. At the meeting.C. On the phone.4. What will Julia do next?A. Stay in love with Tony.B. Break up with Tony.C. Help Tony stop drinking.5. Why does Jane look unhappy?A. She had her money stolen.B. She left her money in the bus.C. A young man bumped into her.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B 、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练习卷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A(“不在于是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错误,文中说“动物和人类的分界线并不只在于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由此可见动物与人类在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上是有区别的)2.A(“可以证明在模仿学习方面类人猿与人类是没有差别的”错误,W.库勒的观点只能证明类人猿与人类模仿的心理过程有相近之处,不足以证明二者在模仿学习方面没有区别,而且作者的观点恰恰是认为二者在该方面“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

)3.B(“一个人在阅读或生活中有自己的所思所悟,那么他就是在创造文化”错误,从原文第四段“而个人的意识活动如果只被他一个人知晓,不能算是文化”可以看出。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4.A(A项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

B项第一个“于”为介词,介出宾语,到;第二个“于”为介词,对。

C项第一个“道”是名词作状语,在路上;第二个“道”,动词,说。

D项第一个“听”,动词,听凭、任凭;第二个“听”,动词,听信)5.D(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奸禁暴,悉登于书,俾朝夕阅习之。

)6.A(“字”是古人在举行了成年礼仪式之后才起的,且不一定是父亲所起。

)7.C(“王结主张法度严明”“应多用重刑严加惩处……”错,文中王结引“古者刑不上大夫”,主张养“士之廉耻”,就是为了表明不应该对官员动辄处以重刑。

)8.(12分)(1)(他)于是收集值得借鉴或警戒的历代君臣言行事迹/历代君臣言行事迹中值得借鉴或警戒的(对此处的定语后置现象不作要求,翻译意思对即可),每天呈奏(陈述、进献)给仁宗(在仁宗面前呈奏),仁宗赞许(赞赏、称赏)并采纳。

【共4分。

大意2分;“陈”“嘉”各1分,除所列解释外,其他能保证语义通顺的近义词语亦可。

】(2)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有现在的地位。

凭借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河南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河南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河南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上册林虑中学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她真是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

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

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怠。

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

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

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

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

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

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

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

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郑州市2017—2018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卷及答案

郑州市2017—2018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标准。

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

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

文化泛娱乐化消解了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它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面对的哲学追问,帮助求解这些追问是文化的深层意义与存在价值。

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冲击主体身份认同,动摇对“我们是谁”的认知。

主体身份认同是主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可与赞同。

中华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基于“我们是中华儿女”身份认同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民族文化能够帮助回答“我们是谁”的追问。

然而,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

其次,文化泛娱乐化冲淡民族历史记忆,模糊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

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

最后,文化泛娱乐化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解析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解析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动物和人类的分界线并不只在于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对类人猿的研究证明,类人猿在使用工具方面有多种才能,比如,它们会制造箱状的建筑物,会用树枝掏洞中的小虫子,等等。

W·库勒在《类人猿心理》一文中认为:类人猿普遍具有模仿能力,其模仿的心理过程表现为神经——感官——肌肉相互联系的活动过程。

在这方面,类人猿和人类差不多,但二者的模仿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人类的模仿学习并不仅限于神经——感官——肌肉的活动过程,它同时也是使用语言符号的过程。

所以,人在使用工具时,包含着知识的积累和进步。

他通过语言符号归纳使用根据的知识和经验,并把它们传授下去,提高下一代人使用根据的水平,从而丰富雷人自身的创造力和文化。

而类人猿由于没有语言符号,既不能积累又无法进步,不能作为一个“类整体”发展自己的文化,所以类人猿永远不能发展创造力。

课件,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它使人类从野蛮和原始的状态进入文明状态。

笛卡尔在其《方法论》中曾指出:人无论怎么愚鲁和笨拙,他总具有把不同的词联系到一起的能力,而动物无论怎样完善,也总是缺乏这种能力。

这至今仍是一句至理名言。

文化的传延也必须依赖于语言文字。

各种历史文化之所以为我们现代人所认识和了解,主要的是依赖于前人的历史文字记载。

如果没有人类社会没有语言,人类便不可能有什么思想交流、信息传递,文化也就无法生成、贮存和流传。

人们曾经考察过“狼孩”和“猪孩”,他们因为从小脱离人群,没有学习人类的语言,因此无法获得人类的文化,变得与动物无异。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它以声音和文字的形式,使文化能够进入社会,成为群体共同的意识活动或物质活动,为社会所共享。

而个人的意识活动如果只被他一个人知晓,不能算是文化。

卡西尔在其《人论》中任务,语言是一种有意义、有独立功能的符号。

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pdf

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pdf

便监视。”该学者旨在说明
A.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
B. 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C. 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
D. 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
“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
B. 分封制的崩溃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动的根本原因
C. 选官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等级流动的重要因素
D.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
“个人有可能凭才力改变贫贱的地位,贵族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
好似支付价金。 ”这项规定
A.推动了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
B. 体现出罗马公法追求公平公正
C. 显现出很强的预防纠纷的功用
D. 有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
“买主手持铜牌说‘我根据罗马法说此人 (奴隶) 是我的.我用这块铜和这把秤将他买下’,
个“继承”、把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
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
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
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三个“创新”: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
( 中央行政机构 ) 、行省制 ( 地方行政制
【答案】 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秦汉时期政治·皇帝制度特点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C项颠倒因果,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说“‘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道”之无形是因,“不可名”才是果。

)2.D(D项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老子的“道”是不断运动着的变动体。

)3.A(A项曲解文意,根据文意,老子用“道”来称呼那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它“不可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B(村民提着东西来陪父亲喝酒并不能说明乡亲们的虚伪、自私。

)5.①一语双关。

XXX家的“传家宝”,表面上指蓑衣、竹篙及渡船,实际上指春子家世代知恩感恩的精神。

②“传家宝”是小说的线索。

整篇小说围绕着父亲期待儿子继承“传家宝”、儿子如何继承“传家宝”展开。

③“传家宝”暗合了小说的主旨。

XXX虽然没有像父辈那样义务摆渡,但却用自己的智慧传承了家族的感恩精神,而这正是XXX家的“传家宝”。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答“引起读者兴趣”给1分;如有其他概念,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①这样安排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小说前半部分写春子“无端的怨恨”“隐隐的不满”以及与父亲的“争吵”,使得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结尾又照应了上文“春子摆渡收费”,面对村民的假意关心XXX淡淡一笑、毫无失落等情节,给这些情节一个合理的解释,使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

XXX出资建桥,既不负父亲的期待,报了乡亲们的恩情,又可一劳永逸,方便了乡亲们渡河。

小说塑造了一个孝顺感恩、智慧多能的新时代青年形象。

③深化了小说主旨。

小说结尾通过交代出“春子出资建桥”的事实,不仅赞颂了代代相传的感恩精神,也褒扬了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郑州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让我们再也无法回答……”有误;从原文看,文化泛娱乐化只是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弱化了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选项中说“再也无法回答”绝对了。

)2.C(“旨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重要性”有误,论述危害,是为了证明警惕文化泛娱乐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B(“如果人们没有共同的身份认同,就不可能接受彼此的文化”推断不合理,“接受彼此的文化”与“形成共同的文化”不同,事实上,没有共同身份认同的中国人和西方人也可以接受彼此的文化)(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4.C E(C项,“以此表明……”理解错误,写这些内容,意在表现逃离不了,无处可逃;E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理解错误,从原文看,主要原因是作为社会人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和不得不担当的各种责任)【共5分,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5分;作答超过三个选项该题不得分】5.①童年时,想要摆脱家庭的争吵和父母的粗暴管教,想要以逃离的方式引起家人的关注,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勇敢的孩子;②成年后,想要逃离城市的喧.嚣.、生活的压力...(或逃离物欲横流、压..、世俗的价值观力重重的生活和无谓的打扰),获得灵魂的自由安宁....。

【共4分,每点2分,其中童年时的原因三点中答出任意两点,成年后的原因答出任意两个关键词(近义词也可),大意对即可】6.①是对文章内容的补充和丰富。

文中没有写成年后的“我”如果将逃离的渴望付诸行动,将会是怎样的情形,但读者从金丝雀的遭遇和结局就能想象得到“我”的境遇。

②有助于深化主题。

金丝雀的遭遇让“我”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命运,最终对现实妥协,放弃了逃离的执念。

金丝雀的死强化了文章的悲剧色彩,突出了人在强大现实面前的无奈。

③借助于象征手法来表现生命的现实困境,使挣脱藩篱、逃离现实具有了普遍意义。

④在写法上独辟蹊径,避免了叙事的单一,也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的空间。

【共6分,每点3分,其中概述1分,分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大意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7.D(“说明了我国三大智能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利润增幅”理解错误,材料三只给出了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的累积利润,和我国三大智能手机品牌的全球市场利润率,并未具体说明其利润增幅是多少。

)8.C D(C项,“我国10纳米芯片的生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理解错误,从原文“华为、小米等自主设计的10纳米芯片还需境外企业代工”可以看出,另外,材料二也说我国在智能芯片的制造和工艺上比较落后,只是设计上比较领先;D项,从原文看,“行业集中度高、基础研发投入大和商业转换效率高”目前还不能称得上是优势,只是在提高中)【共5分,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5分;作答超过三个选项该题不得分】9.①充分了解手机消费者的诉求,及时调整品牌塑造、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等(或提高产品性能、增加时尚元素、关注个性化需求、加大对品牌的宣传),以满足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②在中高价位产品,尤其是高端智能机的研发和生产上下功夫;③进一步提高小纳米智能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用高端“中国芯”为高端国产智能手机的研发和生产助力。

④优化供应渠道,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共5分;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5分,答出任意两点,大意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10.B(A项,累,连续、多次,副词/连累,动词;B项,“以”均是“因为”之意,连词。

C项,字,治理/女子出嫁;D项,行李,出行所带的物品/使者)11.A(宗载因言:“有司率不称职。

若俟九年黜陟,恐益废弛。

请任二年以上者,巡按御史及两司核实举按以闻。

”帝是之。

)12.D(“掌管文武官员的……”错,武官的选拔任用考核等由兵部负责)13.C(“因罗汝敬巡抚陕西失职而被弹劾下狱”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应该是罗汝敬犯了妄引诏书给自己复职之罪,作为主管部门的吏部却没有指出来,因此副长官黄宗载和长官郭璡被御史弹劾下狱)14.(1)黄宗载坚持廉洁,恪守正道,既不违背人情,也不随波逐流,学问和文章在当时都很有声望。

【共5分。

“矫”“随”“时望”各1分,大意2分。

关键词“矫”还可解释为“矫揉造作”“矫情”“孤高”“孤芳自赏”等;“随”还可解释为“附和”“依从”“随世沉浮”“追随世俗”等;意思对即可。

】(2)荆轲取出地图献给(捧着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完全打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

【共4分。

“发”“见”各1分,意思对即可;大意2分。

】(3)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就可全部归于您统治了。

【共4分。

“距”“内”各1分,意思对即可;大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5.B C(B项误解了颔联的意思,该联的意思是,向北望去,如云的山峦一势儿向北绵延;向东望去,能望见夏后皋的陵墓和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

C项“想象与陶渊明对菊饮酒的情景”错误,这里“彭泽宰”是借代,代指诗人的朋友刘县令,这句话是说想到附近的陕县去找刘县令一起喝酒)【共5分,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5分;作答超过三个选项该题不得分】16.①第三联借尹喜抛弃职位跟随老子而去的典故和河上公不惧王权的传说,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谁能识”和“去不回”也流露出知音难遇......和与朋友相....的惆怅。

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聚.畅饮的渴望,也借陶渊明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4分,每联2分,每联中蕴含的情感答出任意一种,并能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7.(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5)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共10分。

每空1分,见错该空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B[①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②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这里用错了对象。

③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④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

这里望文生义,理解错误。

⑤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⑥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19.C(“生活、育儿、家教”属于并列不当)20.A(A.高寿:问老人年龄的敬辞。

B.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

谦辞。

C.鼎力相助:大力相助。

敬辞,请人帮助或感谢别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D.高足:高才弟子。

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

)21.C(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另外,从上下联的语意也可以判断应该是迎新春——接鸿福。

)22.D(具体见必修一教材“名著导读”之《论语》)23. ①爷爷,您有没有这家医院的就诊卡?②您带身份证没有?带着的话咱们可以去办一张就诊卡。

③没带也不要紧,爷爷,我带您去导诊台填写一张申请单就可以办理了。

④现在咱们去收费窗口办卡充值.........,然后我带您到分诊台去挂号.......,挂号之后您就可以坐在那里等候叫您了。

【共5分,①—③处每空1分,第④处2分,加点的两处信息少一处扣1分;大意对即可。

如果语言不够简明得体,如不知道使用称呼和敬称“您”,有明显的语病,或者啰里啰嗦说不清楚等,可在该题最后得分的基础上酌情扣1-2分】四、写作(50分)24.任选一题作文。

(50分)(1)对评分标准的说明:①细化作文评分标准,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评卷误差,为老师和同学们做质量分析提供更具体可靠的数据,并让同学们明白每一个评价维度的具体要求及自己努力的方向。

②各项分值不同,主要是考虑到课标要求和高一年级学生的写作实际。

高一年级学生应对社会生活有比较广泛的关注和比较深入的思考,因此本次作文评分标准侧重于内容(立意、选材、情理、思辨等)。

③老师所给出的每一分都是责任,对学生都很重要。

所以无论学生得分多少,每一项打分都应尽可能地准确、客观,以便于学生知道自己在写作上的优点与缺点,从中得到鼓励或者教训;而不能大致判断一下作文的总分,然后随意将其分到各项。

更不要仅看题目就判分。

有些作文题目虽不醒目,不恰当,但在行文过程中是围绕材料写的;所以要看全文,避免误判。

④学生作文只要基本达到了某一项的某个等级的要求,就从该项该等的最高分切入,比如,基本达到了“主题与内容”A等级的五点要求,内容就打20分;如在该项该等级的某一个小的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但其余要求基本达到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下调1-2分。

⑤在不同分项中交叉的部分,一般不重复扣分。

比如某篇作文内容东拉西扯,胡乱拼凑,如果已经在“主题与内容”这一项的D等级以下打了分,一般就不在“结构与表达”这一项的E等级打分,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C或D等级打分;如果“主题与内容”这一项是在C 等级打的分,那么“结构与表达”这一项就应该在D等级以下打分。

⑥作文已写够700字,但没有写完,只在“结构与表达”这一项酌情扣分,其余项正常打分。

⑦作文字数不够的情况,作如下处理:不足200字的,“主题与内容”和“结构与表达”在E等级打分;“书写与标点”在C等级以下打分;总分不宜超过10分。

介于200到300字的,“主题与内容”一般给9分以下,“结构与表达”在D等级以下打分,“书写与标点”在C等级以下打分;总分不宜超过17分。

超过300不满400字的,“主题与内容”一般给12分以下;“结构与表达”和“书写与标点”可在C等级以下打分;总分不宜超过25分。

超过400不满500字的,“主题与内容”一般给16分以下;“结构与表达”在C等级以下打分;“书写与标点”在B等级以下打分。

总分不宜超过32分。

超过500不满600字的,“主题与内容”一般给21分以下;“结构与表达”在B等级以下打分,“书写与标点”正常打分;总分不宜超过40分。

超过600不满700字的完整作文,除“主题与内容”这一项不打满分外,其余各项可正常打分。

以上字数不够的作文,打分时可根据作文内容、书写情况等在给出的标准上略有浮动(极少数字数虽少但基本完整、写得精炼的作文给分可以有较大上浮)。

⑧宣扬淫秽丑恶现象的作文,各项均在E等级打分,总分不宜超过10分。

⑨与题目(或材料)毫无关系或可以确证为抄袭的作文,“主题与内容““结构与表达”均在D等级以下打分,“书写与标点”正常打分;总分不宜超过15分。

整体抄袭前面阅读文段,或大量摘抄前面文段内容凑数的作文,总分不超过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