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资料

合集下载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创新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创新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创新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于产品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超精密加工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加工手段,在多种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发展。

本文将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创新方面,探讨这一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一、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超精密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的制造技术,是一种在非接触条件下通过高度控制精度和极小加工力实现的超精度制造过程。

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完成高精度、高透明度的加工,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纳米级表面精度和形状控制,并实现极高的材料利用率和能源效率。

当前,超精密加工技术已经成为了生产微电子元件、高精度仪器、光学设备、医疗器械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手段。

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1. 微电子元件制造微电子元件制造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应用于微电子元件的表面处理和制造过程。

通过高度精密的加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微电子元件的纳米级精度和优异的表面平整度。

2. 光学设备制造光学设备制造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超精密加工技术,能够实现近乎完美的光学表面加工,达到光学元件的超精度。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反射镜,激光器器件,非球面透镜增益校准等领域,为光学设备的制造和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3. 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医疗设备是超精密加工技术引入的新领域之一。

超精密加工技术能够实现各种医疗设备的高精度加工,例如人工关节、医疗导管、人工晶体等生物医疗设备。

通过超精密加工技术,这些医疗设备得以轻松地实现形状的精确定位和表面的高质量加工,从而拓展了生物医疗设备的应用领域。

4. 航空航天领域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也非常突出。

通过超精密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各种轻量化和高精度零部件的制造,包括发动机组件、喷气口、舵机组件和其他高温材料。

这种高质量加工技术能够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和安全性,并显著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对策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对策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对策
1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为新材料的应用,新型机械的开发和精密电子设备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技术。

它的应用领域涵盖了从航空航天到医疗器械,从芯片制造到高端家用电器,从汽车到电子产品。

在过去几十年中,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实现进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

2超精密加工技术特点
超精密加工技术不仅对机械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要求对工件尺寸和表面精度都必须有着较高的要求。

因此,提高工件表面精度的方法是提高加工和检测的准确性。

深度精度是指工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就是说,深度精度在一定范围内是恒定的,因此可以确保部件的精度,提高部件的整体精度,从而改善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3超精密加工技术对策
伴随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急需要完善体系,全面提高技术水平。

需要改善并完善设备、技术计算、检测等相关环节,提高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

另外,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研发更多的立体特种设备,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再者,要加强技术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最后,加大和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提问现实生产中的应用性,提高企业准确高效实施和维护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精密加工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能够直接带来更佳的生活质量。

同时为了更好的发展,要加强技术支持,提升技术水平,增加技术的应用性,从而让超精密加工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结课论文题目: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指导教师:沈浩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姓名:司皇腾学号: 152085201020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摘要:超精密加工是多种技术综合的一种加工技术,是获得高形状精度、表面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必要手段。

根据当前国内外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对超精密切削、磨削、研磨以及超精密特种加工及复合加工技术进行综述,简单地对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方向是: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向加工检测一体化方向发展;机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

本世纪的精密加工发展到超精密加工历程比较复杂且难度大,目前超精密加工日趋成熟,已形成系列,它包括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超精密特种加工等。

在不久的将来,精密加工也必将实现精密化、智能化、自动化、高效信息化、柔性化、集成化。

创新思想及先进制造模式的提出也必将为精密与超精密技术发展提供策略。

环保也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加工精度;超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特种加工;纳米技术;复合加工【引言】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代表了加工精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我们一提到超精密这个词,就会觉得它很神秘,但同任何复杂的高新技术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掌握,都会被大众所了解,也就不再是所谓的高科技了,超精密加工也是这样。

实际上,如果拥有超精密的加工设备,并且在其它相关技术和工艺上能匹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就能很好地掌握它,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超精密加工领域集成了很多IT、机械以及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设备方面的操作和使用也非常复杂,所以,只有在对它有很深的理解之后才能把它用好。

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可将机械加工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对超精密加工有不同的定义,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划分的界限不断变化。

过去的超精密加工对今天来说可能已经是普通加工了,所以对其划分的界限是相对的,而且在具体数值上至今没有确切的界限。

简析超精密机械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简析超精密机械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简析超精密机械加工的未来 发展趋势
2023-11-06
目 录
• 引言 • 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概述 • 超精密机械加工发展现状 • 超精密机械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 结论与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电子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企业申请专利,保护核心技术 和创新成果。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建立产业联盟
通过政府引导,建立超精密机 械加工产业联盟,促进企业间 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链的
完善和发展。
加强校企合作
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建立 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技术水平。
建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和发 明创造活动,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06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超精密机械加工技 术将不断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精密机 械加工技术将继续升级,包括加 工精度、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 的提升。
智能化和自动化将 成为主流
未来超精密机械加工将更加依赖 于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减少人 工干预,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超精密机械加工可以分为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光学仪器、电子设备等领域。
03
超精密机械加工发展现状
国际发展现状
1. 技术迭代
01
国际上,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正在不断升级,从传统的机械加
工向更先进的激光加工、纳米加工等方向发展。
2. 高精度、高效率
02
国际研究者正在追求更高的精度和效率,以满足更复杂和精细

超精密机械加工的前景分析

超精密机械加工的前景分析

五、结论
综上所述,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 空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超精密机械加工将会呈现 出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取 得竞争优势。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和 团队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提高 我国超精密机械加工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感谢观看
4、清洗:清洗技术是超精密机械加工中一种重要的辅助工艺,它主要采用 超声波、溶剂或高压水等手段对加工件进行清洁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油脂 和氧化层等。在清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和清洗方式,以保证清洗 质量和效率。
二、超精密机械加工的应用范围 和市场空间
超精密机械加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医疗器械、光学仪器、 电子通讯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超精密机械加工能够为产品带来高精度、高质 量和高效率的生产,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竞争力。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和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超精密机械加工的市场空间也将不断扩大。
2、磨削:磨削技术是一种利用砂轮等磨具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它 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在磨削过程中,要注意砂轮的 选择和冷却,以保证磨削质量和精度。
3、雕刻:雕刻技术主要通过电脑控制的数控机床对材料进行精确的切削和 磨削,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和精度要求。在雕刻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 参数,以保证雕刻质量和效率。
超精密机械加工的前景分析
目录
01 一、超精密机械加工 的关键技术
二、超精密机械加工

超精密加工技术认识及发展前景

超精密加工技术认识及发展前景

超精密加工技术认识及发展前景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业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是指亚微米级和纳米级精度的加工。

实现这些加工所采取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则称为超精加工技术。

加之测量技术、环境保障和材料等问题,人们把这种技术总称为超精工程。

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三个领域:超精密切削加工如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可加工各种镜面。

它已成功地解决了用于激光核聚变系统和天体望远镜的大型抛物面镜的加工;超精密磨削和研磨加工如高密度硬磁盘的涂层表面加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片的加工;超精密特种加工如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图形是用电子束、离子束刻蚀的方法加工。

如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加工,线宽可达2~5nm。

近年来,在传统加工方法中,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精密高速切削、精密砂带磨削等已占有重要地位;在非传统加工中,出现了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等高能加工、微波加工、超声加工、蚀刻、电火花和电化学加工等多种方法,特别是复合加工,如磁性研磨、磁流体抛光、电解研磨、超声珩磨等,在加工机理上均有所创新。

对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所用的加工设备有下列要求。

(1)高精度。

包括高的静精度和动精度,主要的性能指标有几何精度、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分辨率等,如主轴回转精度、导轨运动精度、分度精度等;(2)高刚度。

包括高的静刚度和动刚度,除本身刚度外,还应注意接触刚度,以及由工件、机床、刀具、夹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刚度。

(3)高稳定性。

设备在经运输、存储以后,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应能长时间保持精度、抗干扰、稳定工作。

设备应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振性等。

(4)高自动化。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加工设备多采用数控系统实现自动化。

加工设备的质量与基础元部件,如主轴系统、导轨、直线运动单元和分度转台等密切相关,应注意这些元部件质量。

此外,夹具、辅具等也要求有相应的高精度、高刚度和高稳定性。

航天、航空工业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民用客机等制造中都有大量的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需求,如人造卫星用的姿态轴承和遥测部件对观测性能影响很大。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1.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精度、效率、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超精密加工技术就是要向加工精度的极限冲刺,应该说,这种极限是无限的,当前的目标是向纳米级进军,而现状是处于亚微米级水平。

图0-13表示了超精密加工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量子技术、量子能量的利用,并将和太空技术联系起来。

2.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由于航天航空等技术的发展,大型光电子器件要求大型超精密加工设备,如美国研制的加工直径为~4m的大型光学器件超精密加工机床。

由于微型机械、集成电路的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向微型化发展,如微型传感器,微型驱动元件和动力装置、微型航空航天器件等。

3.向加工检测一体化发展由于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很高,必须发展相应的检测技术才能适应其要求;同时,采用加工和检测独立进行的方法可能由于安装等误差而不能实现,因此,要采用在位检测方法,使加工检测一体化。

4.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很高,影响因素多且复杂,进行在线检测、工况监控以确保加工质量及其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很高,加工设备本身的精度有时很难满足要求,就要采用在线检测和误差补偿的方法来提高精度,保证加工质量的要求。

5.新型超精密加工方法的机理加工机理的研究是新技术的生长点,超精密加工机理涉及微观世界和物质内部结构,所利用的能源包括机、光、电、声、热、化、磁、原子等,十分广泛。

不仅可以采用分离去除加工,而且可以采用分层堆积加工方法;既可采取单独加工方法,更可采用复合加工方法。

加工机理的研究往往具有突破性。

6.新材料的研究新材料包括新的工具材料(切削、磨削)和被加工材料。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被加工材料对其加工质量的影响极大,其化学成分、力学机械性能均有严格要求,亟待研究。

当前,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在我国急需要研究的是实用化,将一些成熟或比较成熟的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推广到实际中去,以提高加工技术的水平,使生产的机械产品质量更好、生产率更高。

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动向和展望

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动向和展望

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动向和展望超精密加工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日趋成熟,不论是超精密机床、金刚石工具,还是超精密加工工艺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超精密制造技术系统,为推动机械制造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正在向纳米级精度或毫微米精度迈进,其前景十分令人鼓舞。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实的情况又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依然存在许多困难。

1综述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综合地利用了机床、工具、计量、环境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等的进步。

日本的津和秀夫教授形象地将超精密加工比作富士山的山顶,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已到达了精密加工的顶峰。

日本的文献上,经常出现向极限靠拢的提法。

虽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有些模糊,但是很形象化。

实际上,加工精度在现有的水平上再提高一步已是相当困难。

以现在的产品而言,凡是要求高的尺寸,大部分是超越现有标准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超精密的实际情况,相当多的要求,均以技术条件的形式来表示,或标明具体的特殊公差,而今天除了精度以外,对表面还提出了新的要求——表面完整性。

日本谷口纪男教授往往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微细加工综合在一起来加以介绍,客观上反映了两种技术的交叉,也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本文想就超精密加工发展的趋势,说明一些个人的看法。

超精密加工技术随着时间的推延,精度、难度、复杂性等都在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加工技术也随之需要不断加以更新,来与之相适应。

以金刚石切削为例,其刃口圆弧半径一直在向更小的方向发展,因为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光学镜面的反射率直接有关,而今反射率要求越来越高,如激光陀螺反射镜的反射率已提出了99.99%,必然要求金刚石刀具更加锋利,根据日本大阪大学岛田尚一博士介绍,为了进行切薄试验,目标是达到切屑的厚度1nm,其刃口圆弧半径趋近2~4nm。

直至今日,这个水平仍为世界最高的。

为了达到这个高度,促使金刚石研磨机也改变了传统的结构,而采用了空气轴承作为支承,研磨盘的端面跳动能在机床上自行修正,使其端面跳动控制在0.5μm以下,我国航空系统303所研制的刃磨机就是一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结课论文题目: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指导教师:**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名:***学号:************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摘要:超精密加工是多种技术综合的一种加工技术,是获得高形状精度、表面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必要手段。

根据当前国内外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对超精密切削、磨削、研磨以及超精密特种加工及复合加工技术进行综述,简单地对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方向是: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向加工检测一体化方向发展;机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

本世纪的精密加工发展到超精密加工历程比较复杂且难度大,目前超精密加工日趋成熟,已形成系列,它包括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超精密特种加工等。

在不久的将来,精密加工也必将实现精密化、智能化、自动化、高效信息化、柔性化、集成化。

创新思想及先进制造模式的提出也必将为精密与超精密技术发展提供策略。

环保也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加工精度;超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特种加工;纳米技术;复合加工【引言】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代表了加工精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我们一提到超精密这个词,就会觉得它很神秘,但同任何复杂的高新技术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掌握,都会被大众所了解,也就不再是所谓的高科技了,超精密加工也是这样。

实际上,如果拥有超精密的加工设备,并且在其它相关技术和工艺上能匹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就能很好地掌握它,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超精密加工领域集成了很多IT、机械以及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设备方面的操作和使用也非常复杂,所以,只有在对它有很深的理解之后才能把它用好。

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可将机械加工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对超精密加工有不同的定义,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划分的界限不断变化。

过去的超精密加工对今天来说可能已经是普通加工了,所以对其划分的界限是相对的,而且在具体数值上至今没有确切的界限。

现阶段通常把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达到零点几微米,表面粗糙度优于百分之几微米的加工技术称为超精密加工技术[1],也可以理解为超精密加工就是在超精密机床设备上,利用零件与刀具之间产生的具有严格约束的相对运动,对材料进行微量切削,以获得极高形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加工过程,其精度从微米到亚微米,乃至纳米。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支撑技术,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是现代制造科学的发展方向[2]。

超精密加工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及现代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

同时,作为现代高科技的基础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着现代机械、光学、半导体、传感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进步。

超精密加工在现代武器和一些尖端产品制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它一些加工方法无可替代的,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国防,而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比较高端的民用产品中,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起源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当原始人类学会了制作具有一定形状且锋利的石器工具时,可以认为出现了最原始的手工研磨加工工艺;到了青铜器时代后人类制作了各类表面光滑的铜镜,这种制作方式就是研磨及抛光工艺。

但是到了近代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密加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精密镗床的发明。

1769年瓦特取得实用蒸汽机专利后,汽缸加工精度的高低就成了蒸汽机能否提高效率并得到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

1774年英国人威尔金森发明了炮筒镗床,可用于加工瓦特蒸汽机的汽缸体。

1776 年他又制造了一台更为精确的汽缸镗床,加工直径为75inch(1inch=2.54cm)的汽缸,误差还不到一个硬币的厚度。

加工精度的提高促使了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从而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20 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航天、宇航的发展,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首先在美国被提出,并由于得到了政府和军方的财政支持而迅速发展。

到了20世纪70 年代,日本也成立了超精密加工技术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发展规划,将该技术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使得日本在民用光学、电子及信息产品等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近年来,美国开始实施了“微米和纳米级技术”国家关键技术计划,国防部成立了特别委员会,统一协调研究工作。

美国目前至少有30多家公司研制和生产各类超精密加工机床,如国家劳伦斯利佛摩尔实验室(LLNL)、摩尔(Moore)公司等在国际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久负盛名。

同时利用这些超精密加工设备进行了陶瓷、硬质合金、玻璃和塑料等材料不同形状和种类零件的超精密加工,并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能源、医疗器械等行业。

日本现有20多家超精密加工机床研制公司,重点开发民用产品所需的超精密加工设备,并成批生产了多品种商品化的超精密加工机床,日本在相机、电视、复印机、投影仪等民用光学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

英国从60 年代起开始研究超精密加工技术,现已成立了国家纳米技术战略委员会,正在执行国家纳米技术研究计划,德国和瑞士也以生产精密加工设备闻名于世。

1992 年后,欧洲实施了一系列的联合研究与发展计划,加强和推动了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国内真正系统地提出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概念是从20世纪80 年代~90 年代初,由于航空、航天等军工行业的发展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军工行业投入了资金支持行业内的研究所和高校开始进行超精密加工技术基础研究。

由于当时超精密加工技术属于军用技术,无论从设备还是工艺等方面,国外都实施了技术封锁,所以国内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开展基本都是从超精密加工设备的研究开始。

由于组成超精密加工设备的基础是超精密元部件,包括空气静压主轴及导轨、液体静压主轴及导轨等,所以各家单位也正是以超精密基础元部件及超精密切削加工用的天然金刚石刀具等为突破口,并很快就取得了一些进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陆续研制了超精密主轴及导轨等元部件,并进行了天然金刚石超精密切削刀具刃磨机理及工艺研究,同时陆续搭建了一些结构功能简单的超精密车床、超精密镗床等超精密加工设备,开始进行超精密切削工艺实验。

非球面、曲面超精密加工设备的研制成功是国内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的里程碑,非球面光学零件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在航空、航天、兵器以及民用光学等行业开始得到应用,从而简化了产品结构并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当时加工设备只有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国内引进受到严格限制而且价格昂贵,国家从“九五”开始投入了人力物力支持研发超精密加工设备。

到“九五”末期,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兴华机械厂、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陆续研制成功代表当时超精密加工最高技术水平的非球面超精密切削加工设备,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之后其他各类超精密加工设备,如超精密磨削设备、小计算机数控磨头抛光设备、磁流变抛光设备、离子束抛光设备、大口径非球面超精密加工设备、自由曲面多轴超精密加工设备、压印模辊超精密加工设备等也陆续研制成功,缩小了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内外的差距。

同时由于有了超精密加工设备的支撑,在超精密加工工艺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如ELID 超精密镜面磨削工艺、磁流变抛光工艺、大径光学透镜及反射镜超精密研抛及测量工艺、自由曲面的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艺、光学薄膜超精密加工工艺,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从军工业转向了民用行业。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加工精度也不断提高,目前已经进入到纳米制造阶段。

纳米级制造技术是目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巅峰,其研究需要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条件,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我国都在进行一些研究项目,包括聚焦电子束曝光、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加工技术等,这些加工工艺可以实现分子或原子级的移动,从而可以在硅、砷化镓等电子材料以及石英、陶瓷、金属、非金属材料上加工出纳米级的线条和图形,最终形成所需的纳米级结构,为微电子和微机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分类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超精密切削(车、铣)、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机械研磨、机械化学研磨、研抛、非接触式浮动研磨、弹性发射加工等)以及超精密特种加工(电子束、离子束、等离子加工、激光束加工以及电加工等)以及最新研发的纳米技术。

2.1超精密切削加工超精密切削加工是采用金刚石刀具在超精密机床上进行超精密切削,可以加工出光洁度极高的镜面。

金刚石刀具的优点在于其与有色金属亲和力小,硬度、耐磨性以及导热性都非常优越,且能刃磨得非常锋利,其刃口圆弧半径可小于R 0.01μm,实际应用的一般为R0.05μm,可加工出优于Ra0.01μm的表面粗糙度。

此外,超精密切削加工还采用了高精度的基础元部件(如,空气轴承、气浮导轨等)、高精度的定位检测元件(如,光栅、激光检测系统等以及高分辨率的微量进给机构。

机床本身采取恒温、防振以及隔振等措施,还要有防止污染工件的装置。

机床必须安装在洁净室内。

进行超精密切削加工的零件材料必须质地均匀,没有缺陷。

在这种情况下加工无氧铜,表面粗糙度可达Ra0.005μm,且最先用于铜的平面和非球面光学元件的加工,随后,加工材料拓展至有机玻璃、塑料制品(如,照相机的塑料镜片、隐形眼镜镜片等)、陶瓷及复合材料等[3]。

2.2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磨削技术是基于一般精密磨削而发展起来的,是用精确修整过的砂轮在精密磨床上进行的微量磨削加工,金属的去除量可在亚微米级甚至更小,可以达到很高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值。

但磨削加工后,被加工的表面在磨削力及磨削热的作用下金相组织要发生变化,易产生加工硬化、淬火硬化、热应力层、残余应力层和磨削裂纹等缺陷。

其加工对象主要是玻璃、陶瓷等硬脆材料[4]。

超精密磨削不仅要得到镜面级的表面粗糙度,还要保证能够获得精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目前超精密磨削的加工目标是3~5nm的平滑表面,也就是通过磨削加工而不需抛光即可达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砂轮的修整技术相当关键。

尽管磨削比研磨更能有效地去除物质,但在磨削玻璃或陶瓷时很难获得镜面,主要是由于砂轮粒度太细时,砂轮表面容易被切屑堵塞。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学者大森整博士发明的电解在线修整(ELID)铸铁纤维结合剂(CIFB)砂轮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3超精密研磨超精密研磨包括机械研磨、化学机械研磨、浮动研磨、弹性发射加工以及磁力研磨等加工方法。

研磨金刚石车刀除采用机械磨料研磨之外,还采用了离子刻蚀和热化学方法。

在研磨中, 研磨盘原来均用高磷铸铁,后来采用高速钢研磨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