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同步培优专题讲义17---原子结构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查字典化学网为高一同学总结归纳了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希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作为参考。

原子结构
1.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如下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核素同位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的1/12之比。

4.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迹,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

(2)电子层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别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

(3)电子层排布倾向能量最低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4)各电子层容纳的电子数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5)电子层排布的表示方法
电子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以上就是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 PPT课件 图文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 PPT课件 图文
则 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 ) B
(A)b-m-n
(B) b+m+n
(C)b-m+n
(D) b+m-n
练习
4.在1911年前后,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 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正电 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 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这种“实心 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α粒子畅 通无阻的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 极少数的。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 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 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①_原__子__中__存__在__原__子__核__,__它_ 占原子中极小的体积 ②_原__子__核__带__正__电__,__且__电_ 荷数远远大于α粒子 ③_金__的_原__子__核__质__量__远__远__大_ 于α粒子
核电荷数 —— Z
——元素符号
(核内质子数)
请看下列表示
a——代表质量数; b——代表质子数既核
+d
X a c+
be
abcde 各代表什 么
电荷数;
c——代表离子的所带电 荷数;
d——代表化合价
e——代表原子个数
思考:168O2-各数字所表示 的含义?
填表
微粒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H
1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help!
两千多年以来,科学家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 把一个物体一直分割下去, 将会怎样?能不能找到一种 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
物理学家先是发现许多物体都由很小 的分子和更小的原子组成。原子具有复杂 的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核里有质子 和中子,环绕原子核运转的是电子。因此, 人们一度认为,质子、中子、电子和光子 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并将它称为“基 本粒子”。随着实验技术的日渐完善,近 40年来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一大批新的基本 粒子。至今为止,基本粒子已是一拥有 300多个成员的大集体。

4.1 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质量数
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
电子 9.109×10-31
1/1836
质子 1.673×10-27
1.007
中子 1.675×10-27
1.008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 都近似为1 (书92) (2)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 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即为质量数(A)(书92)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你能看到什么现象?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如何从微观角度解释?
▪结论:原子中存在带正电、质量大、体积小的微粒, 后称为原子核。 ▪如何证明原子核里存在质子和中子呢?
质子的发现
1914年,卢瑟福用阴极射线轰击氢,结果使氢原子的电子被打 掉了,变成了带正电的阳离子,卢瑟福推测这个带正电的阳离 子是正电荷的单元,并将其命名为质子(即氢离子)。1919年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N原子核时,发现同样可以轰击出质子,因 此他认为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应该有质子。
中子的发现
有两个质子的氦应该是只有一个质子的氢的两倍重,但事实上 是四倍重。卢瑟福明白那只能意味着一件事,除了质子,原子 核内部还有别的东西,科学家寻找这个答案花了12年时间。查 德威克发现的是在原子核内与质子在一起的另一种粒子,它几 乎和质子一样重,却难以捉摸的多,因为它不带电荷。技术上 我们说它对电子中立的,因此取名为中子。
某阳离子R2+核外有18个电子,其质量数为42,该离子核内的中 子数是____________。
3、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
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课件图文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课件图文

04 元素周期律与化学键合 性质
元素周期律概述
01
02
03
元素周期律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 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
周期表结构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具有横行(周期)和纵 列(族)的结构。
周期表分区
根据电子排布的不同,周 期表可分为s、p、d、f等 区。
化学键类型及其特点
离子键
由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等
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人员需佩戴防护服、护目 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放射 性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废弃物处理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 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 境造成污染。
安全标识
在实验室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 识,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事
项。
06 原子结构在生活和科技 中应用
原子结构在材料科学中应用
01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
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的核电荷 数(即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 。
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其中8、9 、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其余 每个纵列为一个族,共有16个族。
周期表中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每个周期中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
膜,如防腐、耐磨、导电等。
原子结构在能源领域应用
原子核能
01
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反应,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用于
发电、推进等。
太阳能利用
02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光电效应,实质上就是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
用,进而产生电流,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
新能源材料
03

原子结构(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原子结构)(新课改版)

原子结构(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原子结构)(新课改版)

1.电子层 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_能__量__不__同__的区域 简化为_不__连__续__的__壳__层__,称作电子层。(洋葱式结构)
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
各电子层 由内到外
电子层数 字母代号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1234 5
K LMN O
由近___到_远__ 由_低__到_高__
67 PQ
情境思考:
洋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洋葱切开后,我们会看到里面一层一层地 呈现,电子层模型就类似于切开的洋葱。请思考:
(1)原子核周围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的壳层? 提示:电子层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科学家为了表达形象,根据电子经常出现的 区域而设想的结构模型。 (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否沿固定轨迹做高速旋转? 提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内做无规则运动。
8
各层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 ?
1.能量最低原理

子 核

2.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是2n2




3.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只有8个



(K层只有2个) 次外层电子数目最多只有18个


4.稀有气体--稳定结构,很难与
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原子核
Na
原子核带正电
核电荷数
讨论 电子层数 次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符号
可能情形一 2 2 2 Be
可能情形二 3 8 8 Ar
是非判断题
11H的中子数为0,该原子失去电子即为质子
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H例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He例外,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4.1.1原子结构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副本

4.1.1原子结构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副本

原子 结构
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构成原子的微粒及性质—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的构成 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关系—A=Z+N
原子的表示方法— AZ X
核外电子运动规律—高速无规则运动
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
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由里到外升高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呈现 电中性 , 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中每个质子带 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 子呈 负电性 ,每个电子带 1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几乎占据原子的全部质量, 核外电子质量可忽略不计。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学习任务三】质量数 阅读教材P92第二段黑体字,思考什么是质量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 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K
L
M
N
O
P
2

He
2
10

Ne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18

Ar
2
8
8
36

Kr
2
8
18
8
54

Xe
2
8
18
18
8
86

Rn
2
8
18
32
18
8
(1)当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除了K层,其他各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

《原子结构》课件

《原子结构》课件

《原子结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原子结构”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原子的组成结构,以及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解原子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的理解,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的掌握。

教学重点:原子结构的组成,原子中正电荷与电子的分布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原子模型、PPT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原子结构的学习。

2. 理论讲解利用PPT课件,讲解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道尔顿、汤姆逊、卢瑟福等科学家的原子模型。

3. 例题讲解以氦原子为例,讲解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强调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一些简单化学现象,如氧化、还原等,并解释其原理。

5. 实验演示演示原子吸收光谱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子结构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道尔顿、汤姆逊、卢瑟福的原子理论。

(2)解释为什么原子是电中性的。

(3)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其原子中有多少个质子、电子和中子?2. 答案:(1)道尔顿: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小颗粒;汤姆逊: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均匀分布的球体,电子镶嵌在其中;卢瑟福:原子由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2)原子是电中性的,因为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正负电荷相互抵消。

(3)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20个质子,核外有20个电子,中子数不确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理解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高一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原子结构二. 教学目标:1. 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X AZ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 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

3. 理解电子云的描述和本质。

4. 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 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四.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五. 知识分析:复习提问: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为什么显电中性? (一)原子核 1. 原子结构:原子⎪⎩⎪⎨⎧⎩⎨⎧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所以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2)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呈电中性,因而核电荷数由质子数决定。

核电荷数(Z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它的半径约是原子的万分之一,体积只占原子的几千亿分之一。

2. 质量数:质子的相对质量=1007.11066.1106726.12727≈=⨯⨯--kg kg中子的相对质量=1008.11066.1106748.12727≈=⨯⨯--kgkg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整数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A )。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练习:用X AZ 表示原子:1. 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A -Z )2. 阳离子的中子数,+n A X共有x 个电子,则N= (n x A --)3. 求阴离子的中子数,-n AX 共的x 个电子,则N= (n x A +-)4. 求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21612O C 分子中,N= (22)5. -2A原子核内有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 ,则-2A ng 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mnx m ])2[(⋅+-) 6. 在-n RO 3的微粒中,共有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R 核内所含的中子数为 (24++-n X A )7. 已知-2R离子的核内有X 个中子,R 的质量数为M ,则-2R ag 离子里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M X M a ]/)2([+-)(二)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带负电荷,质量很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人教版同步培优专题讲义原子结构[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3.了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自主学习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1.原子的构成2.质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含义01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人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02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别在□不连续的壳层,称之为电子层。

2.电子层表示方法3.电子的能量与运动区域(1)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10较低。

(2)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11较高。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是□12K层,该电子层上的电子的能量最低。

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13内层排起,当一层□14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15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68(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172)。

5.原子结构示意图以Na原子为例:1.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提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一个电子的质量仅相当于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画为,对吗?提示:不对,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应画为。

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 组成原子的有关粒子间的关系1.核电荷数取决于元素的种类,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的种类。

2.有关粒子间的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中性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4)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1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的质量数为4C.该粒子为4号元素D.该粒子的质量比氢原子大[批注点拨][解析]“四中子”粒子中没有带电荷的微粒,所以该粒子不显电性,A正确;中子的相对质量是1,所以“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B正确;“四中子”粒子中没有质子,所以不能说是几号元素,C错误;质量数反映了微粒的相对质量大小,由于“四中子”质量数比氢原子大,所以该粒子的质量比氢原子大,D正确。

[答案] C[练1]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知原子的()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答案 B解析 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由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B正确。

[练2]某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信,这一数字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

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191,则其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A.77 B.114 C.37 D.268答案 C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核外电子数=质子数=77,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91-77=114,所以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114-77=37,C正确。

知识点二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四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理解和套用。

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布18个电子,而当它是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

2.最外层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为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K层小于2)时,是不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得或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使其结构趋于稳定。

2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 B.XY2C.X2Y2D.XY3[批注点拨][解析]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即Na+,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即O原子,则X是Na,Y是O,Na与O可形成Na2O和Na2O2两种化合物,故C正确。

[答案] C[练3]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错误的是()A.②③④⑥B.①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答案 D解析 ①错误,K层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②错误,Cl的核电荷数为17;④错误,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8个;⑤错误,M层上电子数应为5个。

[练4]按要求填空。

(1)某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

(3)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Mg(2)氧 (3)解析 (1)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M层的电子数和K层相同,则M层上有2个电子。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为镁元素。

(2)L层电子数为2×3=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为氧元素。

(3)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则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方法规律 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几个特殊特殊关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Li、Si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Ne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H、Be、Al[知识拓展] 1.离子结构示意图(1)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电子层数不变,一般最外层达8e-稳定结构。

如(2)1~20号元素中的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简单的离子时,电子层数比原子少一个,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达8e-(或2e-)稳定结构。

如2.常见“10电子”粒子本课归纳总结1.原子结构记忆口诀原子构成三子(质子、中子、电子)奇(奇妙),质子正电擎大旗。

电子抗衡带负电,中子无电为中立。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为2n2个(n为电子层序数)。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依次排列。

4.常见“10电子”粒子(1)分子:Ne、HF、H2O、NH3、CH4。

(2)阳离子:Na+、Mg2+、Al3+、NH+4、H3O+。

(3)阴离子:N3-、O2-、F-、OH-、NH-2。

学习效果检测1.某种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答案 B解析 根据质量数和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之间的关系,可得该元素的质子数为272-161=111,因此质子数小于中子数,即原子序数小于中子数。

2.下列有关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 D解析 锂为3号元素,最内层有2个电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A错误;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故B错误;硫离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故C错误;镁元素为12号元素,失去2个电子变成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正确,故D正确。

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B.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低的电子C.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D.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答案 B解析 距原子核由近到远,电子的能量由低到高,即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高,则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A正确;原子最先失去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最高,所以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高的电子,B错误;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C正确;电子层的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所以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正确。

4.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14 B.15 C.16 D.17答案 A解析 该原子核外各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4,所以其核内质子数为14。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B.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和L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等于其核外电子数答案 C解析 K层电子数最多是2,故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错误;元素M层有电子,其L层一定有8个电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则M层上电子数为32,而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B项错误;K层电子数填满是2,某离子M层和L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即均是8,故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C正确;原子得失电子后成为离子,因此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等于其核电荷数,D错误。

6.对于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填空:(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________。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________。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________。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

(8)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

(9)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________。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________。

答案(1)H Li Na(2)He Be Mg(3)Be Ar(4)C(5)O(6)Ne(7)Li Si(8)Li P(9)H Be Al(10)Li(11)He C S (12)O解析 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图,分析其题目要求的量的关系可得答案。

7.根据下列叙述,画出对应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________。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