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 苏教版教案:硝酸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 苏教版教案:硝酸

第2课时 硝酸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掌握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重要用途。

2.通过比较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硝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1.通过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硝酸的化学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通过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能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对硝酸相关性质进行探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识点01 硝酸1.物理性质硝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化学性质(1)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与碱反应。

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 2。

硝酸与Ca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NO 3=Ca(NO 3)2+CO 2↑+H 2O 。

(2)不稳定性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 3========受热或光照2H 2O +4NO 2↑+O 2↑。

硝酸的保存方法:密封贮存在低温、避光处。

市售硝酸常因溶有少量NO 2略显黄色。

(3)【实验探究】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1】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现象:试管中铜片溶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实验结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NO 2气体。

【实验2】铜与稀硝酸反应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实验现象:试管中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实验结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NO 气体。

(4)硝酸的强氧化性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能与大多数金属(除Au 、Pt 等少数金属以外)、许多非金属以及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HNO 3与金属反应分别写出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 的反应方程式: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②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写出C 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4、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以体积之比为1:3混合而成
(三)硝酸的用途:用于制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
(四)硝酸盐的性质:
1、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多数硝酸盐为无色晶体。
2、由于硝酸盐在高温时受热易分解出O2,故硝酸盐在高温时是强氧化剂。
3、酸性条件下,硝酸盐有强氧化性。
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
(1)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Mg之前的,加热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前面我们遇到什么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能否根据其保存预测硝酸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们学过的氯水以及常见的AgNO3、AgCl等均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见光易分解,因此,我们可推测HNO3具有不稳定性。
[板书]2.硝酸的不稳定性
[讲]HNO3在见光和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HNO3中的缘故。
过量铁粉与浓HNO3:3Fe + 8HNO3(稀) == 3Fe(NO3)2+ 2NO↑+4H2O
[讲]HNO3不仅可以氧化金属,还可以氧化非金属,它可以和C、P、S等多种非金属及某些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投影视频]浓硝酸与C、S、P反应
[板书]C + 4HNO3(浓) 2H2O +4NO2↑+CO2↑
[板书]3、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问]HNO3能不能和Cu发生反应呢?浓、稀HNO3有什么不同,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投影视频]浓、稀硝酸与金属Cu的反应
[投影]实验观察计划:
1、溶液颜色的变化。

第八章硝酸教案三

第八章硝酸教案三

第八章硝酸教案三高三《氮族元素》复习教案(三)【教学内容】硝酸【教学目标】1.硝酸的物理性质。

2.并能灵活运用硝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讲解】一、物理性质纯净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

因为它的晶体为分子晶体,所以它的熔沸点较低。

因为硝酸分子为强极性分子,所以它能以任意比溶于水。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

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

浓硝酸为挥发性酸,打开瓶盖露置于空气中,瓶口上方观察到白雾。

二、化学性质硝酸溶于水发生完全电离:HNO3=H++NO3-,常用浓硝酸中,硝酸也是以离子形成存在于水溶液中,因此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硝酸是一种强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它本身的特性。

1.的不稳定性4e4HNO3 △2H­2O+4NO2↑+O­2↑或光照硝酸的浓度越大越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光越强分解越快。

为了防止硝酸的分解,必须把它盛在棕色瓶里密封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常用浓硝酸略带黄色,是因为少部分硝酸分解而产生的NO2气体溶解在硝酸中的缘故。

如果将浓硝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再溶于水时,该混合气可被水完全吸收,无残留气体。

这是因为收集到的气体中=4:1溶于水时,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恰好均被完全吸收。

2.的氧化性硝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不论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有氧化性。

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

同浓度的硝酸温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硝酸能氧化除Pt、Au之外的绝大多数金属,还能氧化许多非金属(如碳、硫、磷),及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2S、Na2SO3、SO2、HBr、HI、Fe2+、Sn2+,松节油、锯未等)。

如:铜、汞、银等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一般认为生成硝酸盐和二氧化氮而与稀硝酸反应通常需加热,产生金属硝酸盐和一氧化氮,在反应中硝酸均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①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②上述两反应均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u+4H++2NO3-=Cu2++2NO2↑+2H2O3 Cu+4H++2NO3-=2Cu3++2NO↑+4H2O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以还原产物的价态来判断硝酸氧化性的强弱,必须肯定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氧化性。

拓展实验功能 优化教学过程——“硝酸的性质”教学案例

拓展实验功能 优化教学过程——“硝酸的性质”教学案例
拓展实验I能 优化教学过程 I 】
— —
“ 酸 的性 质 “ 学 案 例 硝 教 口 苏 美 华
( 江省 镇 海 中学 , 江 宁 波 浙 浙
350) 12 0
新 老教材最大 的区别在于课程理念 的差 异 。 化 学课程 的核心理 念为通过 化学实 验 为主的 多种探


增 加 实 验
组 代表 汇报结果 , 最后教师 归纳小 结 、 补充说 明硝 酸的物理性质。
硝 酸 的 酸 性 学 生 初 中 已经 有 所 认 识 . 笔者 指 导
材、 新教 法 的把握 , 抛砖引 玉 , 以期 广大 同仁将 “ 新
观念 。 实践 ” 同分享 。 好 共
“ 酸的性质”课 本上提供一套装置进行 铜与 硝 浓稀硝 酸反应 的两个实验 , 数量少 , 装置 简单 、 操作 方便 ,这体 现了课本实验 的基础性 和普遍 意义 。 但 如果仅 仅演示教材实验 , 仅仅把实验 作为学习知识
责 ? 同学们不 仅学到许多课外知识 , ” 而且清 醒地认
识 到保 护环境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纷纷表示从 身边 做起 , 从小 事做起 , 不使用 污染物 ( 含磷洗 衣粉 、 喷
发胶等 )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 ( , 如电池回收等) 。
在教 学“ 晶体结 构” , 时 笔者 出示 了 N C 、 刚 a l金 石、 石墨等 教学模 型 , 出示 亲手制作 的 C 还 ∞模型 , 学 生顿时感 到惊奇 , 觉得老 师真 “ 伟大 ”我 不失 时 。
的方法 手段 , 实验功能 的肤浅和单一 就有悖 于新课 程对实验 的定位 。 笔者着力从 增加 实验数 量 , 改进
学生完成 向稀 、浓 硝酸 中滴入 紫色石蕊 试液 的实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第2课时 硝酸)(教案)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第2课时 硝酸)(教案)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2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的价态的角度预测分析硝酸的性质,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2.了解硝酸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 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 硝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工具PPT 、视频、浓硝酸、稀硝酸、铜、木炭等相关试剂五、教学过程【导入】2019年常州硝酸泄漏事件。

【展示】当天新闻报道的文章。

【问】请找出关于硝酸性质的性质的语句【生】现场弥漫着大量刺鼻的白色酸雾,慢慢的变成红棕色烟雾……多辆消防车和喷雾车在现场喷水调取石灰、液碱,采取酸碱中和等措施进行处置,防止废酸挥发,浸湿了小苏打或者苏打水溶液的毛巾或者布条封堵。

【讲述】一、硝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热、可与水混溶、易挥发质量分数为69%的硝酸为浓硝酸。

【讲述】二、硝酸的化学性质【展示】泄漏现场图片。

【问】红棕色烟雾是什么?【生】NO 2【问】泄漏当天是白天,附近居民说刚开始红棕色雾不明显,后面太阳出来后就愈发深了。

同学们请思考这个反应条件是什么?除了生成NO 2,还会有哪些生成物?【生】反应条件是:加热或光照。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生成物应该还有水和氧气。

【问】这个反应的原理是什么?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生】4HNO 3=====△或光照4NO 2↑+O 2↑+2H 2O 。

【问】硝酸在实验室中应如何保存?【生】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低温保存,防止分解。

【讲述】2.硝酸具有酸的通性HNO 3 = H + + NO 3-【问】酸的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生】A 、使指示剂变色:B 、与碱反应:C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D 、与某些盐反应:【讲述】故针对硝酸泄漏,可以调取石灰、液碱,采取酸碱中和等措施进行处置;门窗缝隙用浸湿了小苏打或者苏打水溶液的毛巾或者布条封堵【问】酸的通性中有酸和金属的反应,硝酸和金属反应吗?【生】硝酸几乎可以与所有金属反应。

《硝酸》的教案的教学设计

《硝酸》的教案的教学设计

《硝酸》的教案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描述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掌握硝酸的安全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硝酸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硝酸试剂、试管、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讲师从安全意识出发,提问学生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化学物品,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先从硝酸的外观、颜色、透明度、稠度等一系列物理性质入手,让学生在观察中更深入地认识硝酸。

接着,通过实验展示硝酸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反应、与碱的反应、产生氧化剂、红外光谱的特点等,让学生全面了解硝酸的性质,加深对硝酸的认识。

讲师先介绍硝酸的历史和重要性,然后从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两个方面做介绍。

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硝酸的化学制备、硝酸的真空蒸销和阳极氧化法等几种方法,应用方面介绍硝酸在化学、生物、医疗、环保、制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为了避免学生因接触硝酸而发生化学伤害,讲师向学生详细介绍硝酸储存的要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如何安全使用硝酸。

学生可以针对国内外发生的硝酸事故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安全问题。

5.实验演示(20分钟)讲师进行硝酸与金属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

此外,讲师也可以展示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实验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硝酸的性质的认识。

6.课堂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硝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安全使用方法,加深学生对硝酸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次数及质量。

2.通过实验确认学生对硝酸的理解程度。

3.在学生的讨论中是否出现对于硝酸安全使用的情况的学习对生活的启示。

4.对学生避免错误的知识掌握进行指导。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硝酸的化学性质。

2、掌握硝酸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性质。

3、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还原性和腐蚀性。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演示;3、讨论交流。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硝酸的相关实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知识讲解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还原性和腐蚀性。

硝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并在一些反应中有发烟、燃烧和爆炸的现象。

硝酸的分解温度很低,易受热而分解,这种分解还是放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氧气和有毒的二氧化氮。

(2)硝酸与金属的反应硝酸可与多数金属反应,其主要反应为:金属被硝酸氧化,硝酸还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

其中铁、锌和铜是常被用来与硝酸反应的金属。

硝酸也能与多数非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反应是与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教师可通过实验演示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硝酸的性质和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探讨硝酸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现实问题,拓宽学生思路。

五、教学评估1、大约10分钟,进行课前小测,考察学生对硝酸性质的基本了解程度。

2、课堂讲解过后,运用名词解释、图表分析等方式,检测学生掌握硝酸性质和反应的情况。

3、通过讨论交流环节,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讲述、实验演示和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全面地分析了硝酸的基本性质和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拓宽学生思路。

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思路得到拓宽,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出改善。

高中化学硝酸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硝酸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硝酸的性质教案主题:硝酸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硝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式;2. 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能够利用硝酸进行化学实验。

教学重点:1. 硝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式;2. 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硝酸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硝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式;2. 硝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学习的酸碱知识,引出硝酸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硝酸的性质(15分钟)1. 讲解硝酸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2. 介绍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引导学生探讨硝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实验一:硝酸与铜的反应(操作步骤:取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加入铜片,观察铜片的变化)2. 实验二:硝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操作步骤:取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加入碳酸钠固体,观察气体的产生)3. 实验三:硝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操作步骤:取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观察气体的产生)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硝酸的化学性质;2. 老师进一步讲解硝酸的应用领域,如制作肥料、强酸等;3.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疑惑。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整理硝酸的性质,并用硝酸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

六、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硝酸性质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与总结环节,加深学生对硝酸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照或△ §2—3 硝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3、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4、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
5、介绍波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及难点
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片段1 硝酸的性质
[播放] 新闻图片
[展示] 观察浓硝酸。

[板书]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讲述] ⑴ 纯HNO 3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低(83℃),能与水任意比混溶。

[讲述] ⑵ 浓HNO 3是一种无色液体,质量分数约为69%,密度1.42g ·cm
–3 ,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16mol ·L –1。

市售的工业硝酸常因溶有NO 2而略显黄色。

[介绍] ⑶ 发烟硝酸:质量分数≥98%的硝酸会在空气产生大量的白雾,故称为发烟硝酸。

[板书] 2、化学性质
[板书] ⑴ 强酸性
[回忆] 初中我们接触过硝酸,知道它是一元强酸,所以在一些反应中它体现其强酸性。

例如硝酸跟氧化钙反应、硝酸跟碳酸钙反应、硝酸跟氢氧化钙反应等。

[问题导学] 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这是为什么?
[实验探究] 加热褪色后的溶液,颜色没有恢复,反而变黄。

[设问] 为什么浓硝酸略显黄色?
[板书] ⑵ 不稳定性:4HNO 3 ======= 4NO 2↑+ O 2↑+ 2H 2O
[讲述] 硝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就会发生分解。

硝酸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

反应生成的NO 2溶于浓硝酸中而使浓硝酸略显黄色。

因此,硝酸应用棕色瓶细口试剂瓶盛装,并放置于阴冷处。

[应用] 久置的硝酸常呈黄色,我们可以通过向其中通入空气(或氧气)除去,反应原理:4NO 2 + O 2 + 2H 2O === 4HNO 3
[设问] 当然,我们也初步认识到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与活泼金属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那么硝酸与金属如何反应?
[实验探究]教材P101“观察与思考”——硝酸的性质实验
[板书] ⑶强氧化性
[讲述]无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都属于氧化性酸。

硝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金、铂等少数金属除外)、许多非金属、许多具有还原性物质(如SO2、SO32–、H2S、HI、I–、S2–、Fe2+等)以及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来说,若是浓硝酸参加反应,其还原产物为NO2;若是稀硝酸参加反应,其还原产物为NO。

而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板书]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
[分析]我们可以从铜片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推测出浓硝酸的氧化能力比稀硝酸要强,即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而且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发散思维]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 ,发现铜粉溶解,为什么?
3Cu+8H++2NO3–==== 3Cu2++2NO↑+4H2O
[问题导学] 若铁与足量的硝酸反应,是生成铁盐还是亚铁盐?
[回答]是铁盐,因为硝酸是强氧化剂。

[讲述]冷的浓硝酸遇铁、铝等要发生钝化作用。

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装运浓硝酸。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验证钝化现象的存在。

[板书]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
S + 6HNO3(浓)=== H2SO4 + 6NO2↑+ 3H2O
P + 5HNO3 === H3PO4 + H2O + 5NO2↑
[简述]像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等还原性较强的化合物遇到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这说明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漂白性。

[注意]浓硝酸对皮肤、衣物、纸张等都有腐蚀作用,所以使用硝酸(特别是浓硝酸)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

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水或肥皂洗涤。

[介绍]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备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高温、高压
催化剂 微热
[拓展延伸]“王水”: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知道金和铂不能溶于硝酸、浓硫酸中,但它们可溶于“王水”中。

“王水”是将浓硝酸和浓盐酸按照体积比1∶3混合而成的具有极强氧化性(氧化性强于浓硝酸)的溶液。

[化学史话] 波尔的故事: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

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

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

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办法啊!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

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的智慧。

片段2 硝酸的工业制法
[简述] 早期工业曾有硝石法、电弧法制硝酸,现代工业上一般都采用氨氧化法制硝酸。

[讲述] 硝酸的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制硝酸
反应原理:4NH 3 + 5O 2 ======== 4NO + 6H 2O (属于放热反应) 2NO + O 2 ==== 2NO 2 (属于放热反应)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属于放热反应)
主要设备和生产过程:
* 蒸馏浓缩:用浓硫酸或硝酸镁作吸水剂进行蒸馏浓缩可得到更浓的硝酸。

这种方法可制得96%以上的硝酸溶液。

* 硝酸工业尾气处理:从吸收塔出来的气体中尚有少量NO 和NO 2,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以免造成污染。

常用碱液吸收,变废为宝。

NO + NO 2 + 2NaOH === 2NaNO 2 + H 2O 2NO 2 + 2NaOH === NaNO 2 + NaNO 3 + H 2O
[拓展延伸] 硝酸的实验室制法(反应规律:不挥发性酸制备挥发性酸)
用硝酸钠跟浓硫酸反应制取硝酸:NaNO 3 + H 2SO 4(浓)==== NaHSO 4 + HNO 3↑
[注意] 实验室制取硝酸的装置中不能用橡皮接头和橡皮塞,而用特制的曲颈甑。

这是因为橡胶中含有不饱和的双键,具有还原性,被硝酸氧化而腐蚀。

同样,盛装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

[问题解决1]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液体: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

[问题解决2] 有关工业制备硝酸的计算
[分析] 观察教材P102图4-17“工业上制备硝酸的流程”,我们可以发现NO、NO2是循环使用的。

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在生产过程中氮元素守恒,即满足“NH3 ~ HNO3”的关系。

[练习]某化肥厂用氨制备硝酸铵。

已知:由氨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硝酸跟氨合成硝酸铵。

则制取硝酸所用去的氨的质量占总消耗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不考虑其他方面的损失)解析:设共用去1mol氨,其中用于制备硝酸所用的氨为x mol,用于合成硝酸铵所用的氨为(1-x)mol NH3 ~ HNO3NH3+ HNO3~ NH4NO3
1mol 1mol 1mol 1mol
x×96%×92% y1-x y(x×96%×92%)
即有:(1-x)= x×96%×92% 解得:x = 0.531mol
答:制取硝酸所用去的氨的质量占总消耗氨的质量分数为5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