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

合集下载

下颌骨折固定后注意事项

下颌骨折固定后注意事项

下颌骨折固定后注意事项下颌骨折是指下颌骨发生断裂或骨折,常见于意外事故引起的头部外伤或颌面部摔打。

下颌骨固定术是治疗下颌骨折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通过将下颌骨骨折部位复位并固定,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下颌骨折固定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下面我会详细介绍。

首先,术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术后的口腔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这可能导致感染和口腔异味。

患者应定期漱口并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

此外,饮食时应尽量避免食用过硬或粘性的食物,以防止下颌骨固定松动。

其次,术后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安排。

在固定术后的早期阶段,患者建议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免咀嚼固体食物导致下颌骨固定松动。

过量的摄入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骨折愈合,因此患者可以适量增加摄入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

此外,固定后的下颌骨需要保持稳定。

患者在术后数周内应避免嘴巴过度张开或过度闭合,以免对下颌骨固定产生不利影响。

在嘴巴张开时,患者应尽量保持舌头放在下巴前方,而不是翘起或后缩舌头。

此外,患者在固定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活动。

过度的运动可能使下颌骨固定失去稳定性,延缓愈合过程。

患者应遵守医生的建议,在固定的初始阶段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活动。

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回诊复查。

医生会检查下颌骨的愈合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

最后,患者在固定术后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康复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期间可能会面临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挑战。

患者应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要接受医疗团队的积极指导和帮助。

总结起来,下颌骨折固定后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合理的饮食安排,避免剧烈运动和活动,定期复查,以及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守将有助于下颌骨固定的成功和下颌骨折的愈合。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随时与医生沟通,获取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下颌骨骨折伤残等级鉴定

下颌骨骨折伤残等级鉴定

下颌骨骨折伤残等级鉴定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面部骨折,其发生率在头颈部骨折中占比较高。

下颌骨骨折的严重程度不同,伤残等级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下颌骨骨折伤残等级鉴定的相关知识。

一、下颌骨骨折的分类下颌骨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颏部、体部和角部骨折。

其中颏部骨折多见于下颌骨中部,体部骨折多见于下颌骨两侧,角部骨折多见于下颌骨后方。

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简单骨折和复杂骨折,简单骨折指骨折线单纯,复杂骨折指骨折线复杂或伴有软组织损伤。

二、下颌骨骨折的伤残等级鉴定下颌骨骨折的伤残等级鉴定是指根据下颌骨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对患者进行等级评定,并据此确定其残疾等级。

下面将介绍下颌骨骨折伤残等级鉴定的具体方法。

1. 诊断和鉴定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和鉴定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口腔检查、头颈部CT或X线检查等。

在确定下颌骨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伤残等级的鉴定。

2. 伤残等级评定根据下颌骨骨折对患者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伤残、二级伤残、三级伤残和四级伤残。

(1)一级伤残:下颌骨骨折较轻,仅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如咀嚼、说话等。

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基本不受影响。

(2)二级伤残:下颌骨骨折较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面部外观。

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轻度影响。

(3)三级伤残:下颌骨骨折较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面部外观和咀嚼功能。

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中度影响。

(4)四级伤残:下颌骨骨折非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面部外观、咀嚼功能和呼吸道通畅性。

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3. 伤残等级的确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残等级评定的结果,可以确定其伤残等级,并据此进行相关的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补贴。

三、预防和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发生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注意交通安全等措施进行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下颌骨骨折的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等。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课件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课件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1
一、骨折段移位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2Leabharlann 正中联合部骨折(1)单发骨折 常无明显移位——骨折线两侧肌群牵拉力相等; 有时仅见骨折线两侧的牙高低不一致;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3
正中联合部骨折
(2)两侧双发骨折
正中骨折段向后下方退缩——降颌肌群牵拉;
(3)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
二、咬合错乱
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可能有早接触、开牙合、反 牙合及跨牙合等
三、牙龈及粘膜撕裂 四、骨折段异常动度
骨折后可出现分段的不协调的异常动度
五、感觉异常
骨折后,因骨折断端活动或摩擦,会发生疼痛;若伴 有下牙槽神经损伤或断裂,则出现同侧下唇麻木。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10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六、功能障碍 •张口受限 •疼痛、骨折段移位、咬合错乱 •局部水肿、血肿、涎液增多 均会影响咀嚼、吞咽、呼吸等功能 七、骨折附近软组织出血或肿胀
不能做侧牙合运动,后牙早接触,前牙及对侧牙可出现 开牙合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8
髁突骨折
(2)双侧髁突骨折
下颌不能做前伸运动
由于升颌肌群牵拉,下颌支向后上移位,至后牙早接 触,前牙开牙合更明显,侧颌运动受限
局部肿痛及功能障碍程度较单侧髁突颈部骨折为重, 还可能合并不同程度脑震荡。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9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骨折时均伴有局部出血,血液从面部伤口或口内牙龈 撕裂处流出,也可积聚在组织中形成血肿,下牙槽血管若发 生断裂,血液可渗至口底组织内,形成口底血肿。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11
谢谢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12

下颌骨颏孔区·骨折

下颌骨颏孔区·骨折

下颌骨颏孔区骨折
下颌骨的颏孔区位于下颌骨的后部,是一个解剖薄弱区域,容易发生骨折。

颏孔区骨折通常是由外力作用于下颌骨的后部造成的,例如交通事故、摔倒、跌倒等。

颏孔区骨折可分为垂直骨折、水平骨折和斜向骨折三种类型。

垂直骨折通常是由于下颌骨的后部受到直接打击或挤压而引起的。

水平骨折则是由于下颌骨的后部受到水平方向的冲击而引起的。

斜向骨折则是由于下颌骨的后部受到斜向力量的作用而引起的。

颏孔区骨折的治疗方法通常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对于较轻的垂直骨折,可能只需要进行保守治疗,如口腔固定和休息。

对于较重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在手术治疗中,医生会使用钢板、螺钉和钩子等材料来固定下颌骨,以帮助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和弓形。

需要注意的是,颏孔区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下颌骨骨折,可能会导致面部畸形、牙齿移位、咀嚼功能障碍等问题。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颏孔区骨折,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下颌骨骨折的分类

下颌骨骨折的分类

下颌骨骨折的分类
下颌骨骨折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骨折部位分类:
o颏部正中骨折:骨折线可为单一的,也可为多骨折线和粉碎性骨折。

o颏孔区骨折:单侧须孔区骨折,骨折线多为垂直,将下颌骨分为长短不同的两个骨折段。

o下颌角部骨折:骨折后也将下颌骨分为长骨折段和短骨折段。

o髁突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髁突骨折是其中的一种。

o其他还包括喙突骨折、升支骨折、下颌体骨折、颏/颏旁骨折、牙槽突骨折等。

2.按骨折性质分类:
o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裂或皮质骨折裂,但骨连续性完好。

o闭合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完好,骨折呈封闭状态。

o开放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损伤,与骨折部位相通。

o简单骨折:骨折单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o复杂骨折:骨折多发,有明显移位。

o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骨碎裂,常伴有移位。

o骨折骨缺损:骨折伴骨缺损及移位。

3.按骨折线方向分类:
o有利型骨折: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垂直。

o不利型骨折: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平行。

4.按有无牙齿存在分类:
o骨折线双侧都有功能性牙齿。

o骨折线单侧有功能性牙。

o骨折线双侧无功能性牙。

5.按骨折的移位程度分类:
o轻度移位:或称皮质骨层限度移位。

o中度移位:或称松质骨层限度移位。

o重度移位:或称绞锁移位。

o分离移位。

下颌骨骨折的分类有助于医生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诊断下颌骨骨折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下颌骨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下颌骨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下颌骨骨折临床诊疗指南【概述】下颌骨骨折按部位可分为颏部、体部、角部、支部及髁突部骨折;好发颏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及髁突颈等部位;可单发、双发或粉碎;可为闭合或开放性骨折。

【临床表现】1.伤处局部肿胀、压痛、并可发生皮下淤血。

2.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咬合关系正常或错乱。

3.面部畸形、不对称。

4.可同时伴有牙及牙槽骨骨折。

【诊断要点】1.有张口受限、张闭口运动异常、疼痛及下唇麻木等。

2.骨折各段移位的状况,并导致咬合错乱程度和状况。

3.骨折处牙龈撕裂及出血。

4.骨折部位触诊可有台阶状、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

5.髁突骨折可见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耳前肿胀压痛及张口受限;外耳道及颅中窝骨折时,可发生耳道出血或脑脊液瘘。

6.摄X线片或CT片,明确骨折部位。

【治疗原则及方案】1.治疗原则为复位及固定(1)复位是以恢复伤前咬合关系为标准。

儿童因乳恒牙交替后咬合关系还可再次调整,故要求不像成人那样严格;无牙颌以恢复全口总义齿的正常咬合关系为标准。

(2)骨折线上的牙原则上应尽量保留,如明显松动、折断或严重龋坏者应拔除。

(3)骨折局部应有足够软组织覆盖。

2.复位方法(1)手法复位:适用于早期、单纯线性骨折。

(2)牵引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多发骨折或已有纤维愈合者,常用分段带钩牙弓夹板通过橡皮圈作颌间弹性牵引。

(3)手术复位:用于复杂或开放性骨折及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

3.固定方法(1)单颌牙弓夹板或树脂贴片夹板固定: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线形骨折。

(2)颌间固定:用于骨折后咬合关系不稳定者,即在骨折复位后将上下颌牙弓夹板栓结固定。

(3)骨内固定:也称坚强∕坚固内固定,适用于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或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按张力、压力原则应用小型接骨板、螺钉作切开复位固定。

(4)颅颌固定:用于维持稳定咬合关系的辅助固定,常用弹性绷带作颅下颌缠头固定。

(5)固定时间:视骨折情况,一般为3-4周;钛制骨内小型接骨板除儿童因可影响颌骨发育外,无感染时一般无需取出。

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一)

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一)

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一)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引言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准确的诊断是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下颌骨骨折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下颌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患者描述的外伤史,如车祸、摔倒等。

–症状的出现时间,是否与外伤有关。

–患者是否有其他伤情,如头部外伤、颅脑损伤等。

2.体格检查–面部和下颌的肿胀、淤血、皮肤破损等外观表现。

–下颌骨的位移、畸形、压痛等局部体征。

–牙齿的松动、脱位、缺损等口腔检查结果。

3.影像学检查–X线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分为正位、侧位、斜位等,用于确定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

–有条件的情况下,CT扫描可以进一步明确骨折的详细情况,对复杂骨折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4.临床表现–下颌骨骨折常伴随着咬合疼痛、开口受限、牙齿不正常接触等症状。

–下颌骨骨折导致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如唇部裂开、嘴唇无法闭合等。

诊断要点1.注意患者的病史和外伤史,结合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口腔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下颌骨骨折的可能性。

2.进一步进行X线片检查,特别是侧位片,确定骨折的位置和类型。

3.对复杂骨折或者疑似骨折的情况,建议进行CT扫描,以获取更详细的骨折信息。

4.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做出准确的下颌骨骨折诊断。

结论下颌骨骨折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明确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诊断时,医务人员需综合各项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下颌骨骨折,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注:本文仅为学术分享,不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下颌骨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下颌骨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注意运动安全
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如 拳击、摔跤等,应佩戴专 业防护装备,以降低下颌 骨骨折的风险。
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下颌骨骨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家庭安全防范措施
在家中设置防滑垫、扶手等安全设施 ,防止因摔倒等意外事件导致下颌骨 骨折。
佩戴安全帽或护具
在从事可能导致下颌骨损伤的工作或 运动时,应佩戴安全帽或其他护具进 行保护。
下颌骨骨折的预防与 治疗演讲人:Fra bibliotek日期:
目录
• 下颌骨骨折概述 • 下颌骨骨折预防策略 • 诊断方法与流程 • 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锻炼与功能恢复指导
01
下颌骨骨折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下颌骨骨折是指下颌骨在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打击下,发生的骨质断裂。
发病机制
下颌骨具有几个解剖薄弱区域,在受到足够的外力打击时,容易发生骨折。此 外,下颌骨作为颌面部唯一能动的大骨,参与颞下颌关节的构成,其活动性和 功能性也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03
诊断方法与流程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受伤时间、地点、致伤原因 及伤后症状,了解有无昏迷、恶心、 呕吐等颅脑损伤症状,以及有无出血 、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状。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者头面部伤情,观察下颌 骨有无畸形、异常活动及骨擦音、骨 擦感等骨折专有体征,同时注意检查 咬合关系及张口度。
手术治疗方法选择依据
骨折类型
根据下颌骨骨折的类型(如线性 骨折、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内
固定术等。
移位程度
对于明显移位的下颌骨骨折,需 通过手术复位并固定,以恢复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下颌体,垂直部名下颌支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下颌体
外面
正中联合
颏结节
外斜线 颏孔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下颌支而达髁状突,称为牙力轨道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牙力轨道和肌力轨道
咀嚼肌收缩之力,直接作用于下颌骨, 也逐渐形成肌力轨道 此轨道一部分见于下颌角区
另一部从喙突伸延至下颌体
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主要来自下牙槽动脉 尚接受来自骨周围软组织的动脉,如翼 内肌动脉、翼外肌动脉、颞下颌关节囊
动脉、颞肌动脉、嚼肌动脉和舌下动脉

下颌骨的淋巴回流至颌下及颈深淋巴结
由下牙槽神经支配
按骨折性质分类
骨折分类
临床表现 诊 断 下颌骨 髁状突 治 疗 复位方法 固定方法 髁状突 儿童骨折
运动下颌的肌肉
降颌肌群 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升颌肌群 嚼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 (上头)闭口时收缩平衡下颌关节盘 (下头)双侧收给张口作用,单侧收 缩下颌向对侧移动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下颌支
外面 下颌支外侧隆突
行下颌支手术(如下颌前突矫正术), 可以下颌支外侧隆突为标志,保护下牙 槽血管神经
下部粗糙称嚼肌粗隆,为嚼肌附着处 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相接处称下颌 角,有茎突下颌韧带附着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颌支
前方下颌小舌,为蝶下颌韧带附着处 后上方下颌神经沟,下牙槽神经、血管
内面 下 颌 体 下颌孔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前上方下颌隆凸,由前往后有颊神经、 舌神经及下牙槽神经越过
下方下颌舌骨沟,沟内有下颌舌骨神经、 血管经过 向前下通入下颌管 后下方翼肌粗隆,为翼内肌附着处
在下颌体前部,两侧骨小梁彼此交
错几呈直角,从一侧之下颌骨下缘
至对侧牙槽突,以增加抗力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牙力轨道和肌力轨道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主要内部结构
下颌管
为位于下颌骨骨松质间之骨密质管 道
经过下颌诸牙槽窝的下方时,沿途
发出小管至各牙槽窝,以通下牙槽
神经、血管,并在前方与颏孔相连,
以通颏神经、血管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主要内部结构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牙力轨道和肌力轨道
下颌骨表层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 骨松质在一定部位排列成轨道 如在下颌骨牙槽窝底部周围,骨松质 包绕该处并形成轨道,斜向后上,通
下颌骨骨折
Mandible Fracture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下颌骨的解剖和生理
下颌骨(mandible)系颌面部骨中唯一
可以活动的骨骼,呈马蹄形,占据面
部下1/3
下颌骨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
下颌体
内面 上颏棘和下颏棘
颏舌肌及颏舌骨肌的起点
内斜嵴
下颌舌骨肌起始 后端有翼下颌韧带附着
舌下腺窝 二腹肌窝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下颌体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在结构上也存在着下列薄弱部位较易 发生骨折 正中联合 颏孔区
下颌角
髁状突颈部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为颈部的上界及颌下区切口有关标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下颌支
为一几乎垂直的长方形骨板,可分为喙突及 髁状突二突及内外两面 喙突 或称肌突,呈扁三角形,有颞肌和嚼肌附 丽 髁状突 下颌骨的主要生长中心之一 由髁状突和髁状突颈组成 关节翼肌窝,为翼外肌下头之附着处 乙状切迹
下颌体
牙槽突 牙槽突内、外骨板均由较厚的骨密 质构成 下颌拔牙及牙槽骨手术中,除切牙 区可采用浸润麻醉外,一般均采用 阻滞麻醉
解剖和生理 外形 下 颌 体 下 颌 支 内部结构 下 颌 管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薄弱部位 运动肌肉 血液供应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下颌体
下缘
为下颌骨最坚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