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问记录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合理吗?
后果如何?
有何来自先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如何处理的?
后果如何?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行为的维度之杨若古兰创作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一)
教师语言
项目
指标
记录
评价与改进
讲解是否无效
简洁、清晰、指向明确
提问是否无效
提问先生分布情况
前后中边
提问次数
教师的理答方式
不睬睬打断诘问激励
师生对话是否无效
对话环绕哪些话题?
话题与进修目标
的关系如何?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二)
活动组织
观察点现场记录ຫໍສະໝຸດ 评价与改进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先生
教学设计是否吸引先生的留意
课堂惯例是否活泼有序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三)
教师指点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如何指点先生自立进修?
如何指点先生合作进修?
如何指点先生探究进修?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四)
教学机智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

活动组织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教学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
课堂常规是否活泼有序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三)教师指导来自观察点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四)
教学机智
观察点
现场记录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行为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一)
教 师 语 言
项 目
指 标
记 录
评价与改进
讲解是否有效
简洁、清晰、指向明确
提问是否有效
提问学生分布情况
前 后 中 边
提问次数
教师的理答方式
不理睬 打断 追问 激励
师生对话是否有效
对话围绕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
的关系如何?
评价与改进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合理吗?
效果怎样?
有何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如何处理的?
效果怎样?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

表三:学生侯答时间和回答问题形式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问题序号
具体问题
学生侯答时间
A充分
B不充分
回答问题的形式
A个人回答
B集体回答
C启发回答
D其他(纪录时写明)
统计百分比
观察小结
表四:教师理答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问题序号
具体问题
理答情况
A表扬欣赏
B补充完善
C思路引导
D其他(纪录时写明)
指向性
(清晰、模糊)
问题层次
(识记、理解、应用)
获得答案的途径
候答
时间
个人
回答
集体
回答
启发
回答
回答效果
(念书、自己组织语言)
教师理答
评价
统计
小结
形成性评价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
表一: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问题序号
具体问题
指向性
A清晰
B模糊
层次性
A识记
B理解
C应用
D其他
统计百分比
观察小结
表二:学生获得问题的途径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问题序号
具体问题
获得答案途径:
A个人知识经验
B教材文本
C教师解答
D其他(纪录时写明)
统计百分比
统计百分比
观察小结
表五:问题设计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联度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A. B. C. D. E.
问题序号
具体问题
体现的学习目标
A、B、C、D、E等
课堂观察量表

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教学结构记录)
说明:
1.?????? 使用本记录单请事先准备好计时工具。
“课堂环节”主要记录一节课中大的
板块,“具体内容”指各板块中的具体指向。
本表中不够记录的条目可以自行增加。
2.?????? 本记录由1人完成,除了填写下表外,并记下各个环节转换的承接语附后。
课题: ???? 授课人: ?????????? 授课时间:
课堂教学观察表四(教学活动转换记录)
说明:
1.????? 把课堂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分为四类:教师讲授(A)、师生交流(B)、学生合
作(C)、学生独立思考(D)。
按照教学展开过程,对各种教学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每种活动的持续时间加以记录。
2.????? 在得到一系列A-C-B-A-D-B….后,有两种观察办法:①结合教学内容观察各种
活动发生和转换的频率;②对每种活动的内容在时间上进行累加,观察本课主要采用了何种教学活动形式。
3.????? 使用本记录单请事先准备好计时工具,由1人完成。
课题:??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堂观察量表

□□□□□
□□□5分
□□
''''''^^J用
资源种类
提供
资料
表达
观点
阐述
重点
突破
难点
解决
问题
建构
知识
A、课本
A
B、影象资料
B
C、课件
C
C
C
C
D、网络
E、资料袋
F、其他
5、课堂教学
□□□□□
□□□□□
□□□5分
□□
7''''^J用
资源种类7-、口
为学生的学
为教师的教
为表演
□□□□□型资源
为资源而
8、学生应用
□□□□□
情况
□□□□□
□□□
用
资源种类
复制
复述
重组为电子文口
用资料构成新作品
□□□□□
据,变成自己
的话说出
不会应用资源
A、课本
A
B、影象资料
C、课件
C
C
C
D、网络
D
E、资料袋
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五(学生活动记录表)
个别发言
小组发言
演示
记笔记
绘图
次数
6
6
4
3
1
时间
行
热烈
A
A
IZZIIZZI
IZZIIZZIIZZI
IZZIIZZI
IZZIIZZIIZZIIZZI
IZZIIZZIIZZIIZZI
IZZIIZZIIZZIIZZI
IZZIIZZIIZZIIZZI
教师课堂提问观察量表

教师课堂提问观察量表说明: 指向性: A目标明确 B目标模糊 C过于明确有效性: A有效 B低效 C无效教师课堂提问统计表课题: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执教: 李香菊观察: 宋代军时间: 2010年12月24日表一、教师课堂提问数量统计(不含教学环节中的小问题)表二、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统计“教师课堂提问”统计分析根据课堂观察, 我对老师课堂提问数量进行了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 教师课堂提问共31次(不含交流中的小问题, 小问题大约有14个), 其中, 回顾阅读材料提问2次, 占问题总数的6.5%;汇报观察记录3次, 占问题总数的9.7 %;指导选择事例5次, 占问题总数的16.1 %;指导把事情写清楚8次, 占问题总数的25.8%;欣赏9次, 占问题总数的29%;修改4次, 占问题总数的12.9%。
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指导选择事例”“指导把事情写清楚”“习作欣赏”这三个环节。
通过数字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 教师课堂提问的目标指向性明确的有25次, 占问题总数的80.6%;目标指向性模糊的有5次, 占问题总数的16.1%;目标指向性过于明确的有1次, 占问题总数的3.2%。
可见, 教师提问的目标指向是很明确的,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设计教学问题, 层层深入的指导学生学会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师提问有效的有25次, 占问题总数的80.6%;低效的有5次, 占问题总数的16.1%;无效的有1次, 占问题总数的3.2%。
可见,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明显的, 尤其是在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事例和把事情写清楚这两个环节中, 老师有效的提问, 让学生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会了抓住人物的一个事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把一件事情层层展开来写, 教学效果非常好。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教学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
课堂常规是否活泼有序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三)
教师指导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四)
教学机智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合理吗?
效果怎样?
有何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如何处理的?
效果怎样?
.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行为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一)
教 师 语 言
项 目
指 标
记 录
评价与改进
讲解是否有效
简洁、清晰、指向明确
提问是否有效
提问学生分布情况
前 后 中 边
提问次数
教师的理答方式
不理睬 打断 追问 激励
师生对话是否有效
对话围绕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
的关系如何?
教师教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
■量表设计: ■观察教师: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
时间年级观课者执教者课题学校视角观察点观察记录环节有哪些环节构成?是
否围绕教学目标展
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
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
时间分配是怎样的?
呈示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
(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
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
学生提供了帮助?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
当?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
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
范?是否有效?
对话提问的对象、次数、类
型、结构、认知难度、候
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教师理答方式和内容如
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
否有效?
有哪些对话?话题与学习
目标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作
指导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讨论/活动/作业)?是
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实验/作业)?是否有
效?
机智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
什么?效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
的突发事件?效果怎样?
呈现了哪些非语言行为
(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
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