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公式
关于欧姆定律的12个公式

关于欧姆定律的12个公式近代物理学家阿尔伯特欧姆(1875-1926)利用电气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能传递的物理问题。
欧姆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对导电体的物理行为提出的经典定律欧姆定律(Ohm’sLaw),它概括了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表明,恒定电阻单位下,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
因此,欧姆定律可以用来描述和预测电气现象。
欧姆定律的基本公式是:V = I 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用符号表示,欧姆定律拥有以下12个公式:1)V=IR;2)I=V/R;3)R=V/I;4)VxI=V2/R;5)V2/R=I2R;6)I2R=VxI;7)VxR=V2;8)V2=VxR;9)I2=V/R;10)V/R=I2;11)R/I=V;12)R/V=I;欧姆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电气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制造。
它在电子设备的技术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解决电路的问题。
欧姆定律的应用可以使电路操作更加可靠,从而改善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欧姆定律的重要程度值得每个物理学家去深入研究。
在电气学领域,它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特别是在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研制方面。
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广为熟知的定律之一。
它准确地描述了电路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电气工程师应用知识的基础。
熟悉欧姆定律,不仅在帮助理解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方面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在设计新的电子设备和系统时用上。
此外,欧姆定律非常实用,可以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分析,以及模拟电路的仿真。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电路上的问题,而且可以为研究电路行为提供精确的计算方法。
因此,欧姆定律对于进一步理解电气现象,研究电路行为和设计新的电子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气工程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定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一、欧姆定律的定义欧姆定律是电路工程和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V/R。
其中,I代表电流,V 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欧姆定律的定义是: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这意味着,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也会增加,但电阻会阻止电流的增加。
反之,当电压减少时,电流也会减少,但电阻会阻止电流的减少。
二、欧姆定律的公式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V/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路中,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只要知道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值。
例如,如果在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0伏特,电阻为5欧姆,那么电流就可以通过公式I=V/R计算出来,即I=10伏特/5欧姆=2安培。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在电路工程和物理学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设计电路时,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确定所需的电阻值。
在分析电路时,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确定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此外,在计算电子元件的电阻和电流时,也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进行计算。
四、总结欧姆定律是电路工程和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律可以用公式I=V/R表示,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欧姆定律的定义是: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也可以用来确定所需的电阻值。
欧姆定律在电路工程和物理学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在设计电路、分析电路、计算电子元件的电阻和电流等等。
欧姆定律计算方法

欧姆定律计算方法1、公式U欧姆定律公式:I=RU公式变形:U=IR R=I(使用三个公式计算时,单位必须统一,即电压、电流、电阻的单位必须为伏特(V)、安培(A)、欧姆(Ω),如果不是,在计算前必须先统一单位。
)2、知识特点类型电流电压电阻分配规律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分压:2U1U=21R R 并联电路I=I1+I2U=U1=U2R1=11R+21R分流:21I I=12R R 注意:串联电路分压是指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分流是指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分得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1)串联电路中I、U、R的特点(2)并联电路中I、U、R的特点3、例题讲解(1)一同学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A,电阻Rx的阻值为____Ω。
分析:从乙图得知电压表接0~3V 的量程,分度值为0.1V ,示数为2V 。
从丙图得知电流表接0~0.6A 的量程,分度值为0.02A ,示数为0.5A 。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式R=IU 可知,电阻值为:R=I U =A V 5.02=4Ω答案:20.54(2)两个电阻串联,R ₁=6Ω,连接到电压为10V 的电源上,测出电阻R ₁两端的电压是3V ,则通过R ₁的电流是____A ,R 2的阻值是____Ω。
分析:根据题目可以画出简要的电路图:根据题目,已知U 1=3V ,R 1=6Ω,由公式I 1=11R U =Ω63V =0.5A 得,I 2=I=I 1=0.5A又因为,U 2=U-U 1=10V-3V=7VR 2=22I U =AV 5.07=14Ω答案:0.514(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₁=10Ω,R ₂=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于1826年4月发表的论文《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中提出的。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此外,欧姆定律还有常用的变形公式:R=UI 和U=IR。
这些公式和定律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欧姆定律的公式I=UR表明,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这意味着,当电压U增加时,电流I也会增加;而当电阻R增加时,电流I会减小。
这个公式是欧姆定律的核心内容,也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除了欧姆定律的公式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概念和单位。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总之,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电路都非常重要。
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内容

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内容一、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内容1、公式:$I=$$\frac{U}{R}$;变形式:$U=IR$,$R=$$\frac{U}{I}$。
2、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单位: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用A,$U$的单位用V,$R$的单位用Ω。
4、深入理解:(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
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
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3)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如电路中只接有电热器、白炽灯等用电器的电路。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接有电动机的电路、接有电风扇的电路等,则不能直接应用。
5、注意事项:(1)物理量的同一性。
在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物理量。
(2)物理量的同时性。
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开关的断开、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可能使电路中总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电路中电流和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
因此,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同一过程中的电压、电阻与电流的相互对应,不可将前后过程的$I$、$R$、$U$随意混用。
二、欧姆定律的相关例题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同学们有以下认识。
其中错误的是___A.欧姆定律研究的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B.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frac{U}{I}$可知,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有关C.欧姆定律是一条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规律D.在研究欧姆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研究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答案:B解析:A.欧姆定律表述为: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C.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D.欧姆定律在实验过程中每次只改变一个量探究一个量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欧姆定律三个公式单位

欧姆定律三个公式单位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它包含了三个公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单位。
咱们先来说说这三个公式哈。
第一个公式是 I = U / R ,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这就好比是一条水流的通道,电压就像是推动水流的压力,电阻则像是通道的宽窄,电流就是实际流过的水量。
第二个公式是 R = U / I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算出电阻的大小。
想象一下,电阻就像是道路上的阻碍,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但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
第三个公式是 U = I × R ,这个公式能让我们从电流和电阻算出电压。
比如说,你家里的灯泡,通过知道电流和灯泡的电阻,就能算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啦。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讲到欧姆定律,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我准备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有电池、导线、电阻和电流表。
我先让同学们猜猜,当我改变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的示数会怎么变化。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会变大,有的说会变小。
然后我开始动手操作,当我把电阻调大的时候,电流表的示数果然变小了。
同学们都露出了惊讶又兴奋的表情,那一刻,我能感觉到他们真正对欧姆定律产生了兴趣。
在实际生活中,欧姆定律的应用那可太多啦。
比如我们用的手机充电器,它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就得符合欧姆定律,要不然手机电池可就危险啦。
还有家里的各种电器,像电视、冰箱、空调等等,它们的电路设计都离不开欧姆定律。
再比如说,我们经常用的充电宝。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的时候,里面的电路就是遵循着欧姆定律在工作。
如果充电宝的输出电压不稳定,或者输出电流不符合手机的要求,那可能就会损坏手机电池,甚至导致手机出现故障。
在学习欧姆定律的时候,大家可别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和单位,要多去思考它们背后的物理意义。
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实验,去感受电学世界的奇妙。
只要用心去学,欧姆定律其实并不难,相信大家都能掌握好它,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压公式欧姆定律

电压公式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因此准确而言,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为:
R=U/I,U=I*R,I=U/R
公式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对于U=I*R,作为自变量的电阻变化时,也不一定能引起电压的变化,所以不能说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对于R=U / I ,作为自变量的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变化时,不会引起因变量电阻的变化,因此不能说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欧姆定律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能反过来写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因为导体中的电流是先有电压,才有电流,电压主导了电流,因此电流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才是正确的。
扩展资料:
欧姆定律三公式R=U/I,U=I*R,I=U/R 是最常见的,但它们都归属于“部分电路公式”。
此外欧姆定律还有“全电路公式”。
1、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
I=E/(R+r)
其中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是电源内阻,单位均为欧姆符号是Ω。
I的单位是安培(A)。
2、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出现灯泡(其电阻会虽温度变化而变化),则不能使用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
3、欧姆定律“部分电路公式”与“全电路公式”的区别:
部分电路公式讲的是在电源的外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R时,电阻R所产生的压降。
或者是一个电阻接在电压的两端流过多少电流。
全电路公式讲的是电源的电势由两部分压降组成,一部分是电源内部电阻r 组成的压降“Ir”。
另一部分是电源外的电阻R组成的压降“IR”。
欧姆定律公式详细总结

欧姆定律电荷量:Q (电荷量的多少) 单位:库伦或c电流:I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单位:安培或A 测量装置:电流表 电压:U (形成电流的原因) 单位:伏特或V 测量装置:电压表 电阻:R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的性质) 单位:欧姆或Ω 测量方法:伏安法 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 单位:焦耳或J 测量装置:电能表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单位:瓦特或W 测量方法:伏安法1. 欧姆定律:I=U/R2. 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 其中:E 为电源电动势 r 为电源内阻 R 为负载电阻3. 串联电路中:U1U2=W1W2=P1P2=R1R2=Q 热1Q 热2I=I1+I2+……+In 4. 并联电路中:U1U2=W1W2=P1P2=R2R1=Q 热1Q 热2 I=I1=I2=……=In 5. 电功率:P=UI=W t =I 2R=U 2R6. 电功:W=I 2Rt =UQ=Pt 其中:1kW·h=3.6×106J7. 焦耳定律(电流生热):Q=UIt 其中,纯电阻电路时:W=Q8.9. 纯电感无功功率:Q=I 2·XI(XI 为电感感抗,Ω)10. 纯电容无功功率:Q=I 2·Xc(Xc 为电容容抗,Ω)11. 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I max ·sin(ωt+φ) 其中:φ为初相位 12. 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13. 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I 线=√3·I 相 其中:I 线为线电流,I 相为相电流14. 发电机绕组星形联接:I 相=I 线15. 交流电的总功率:P=√·U 线 ·I 线·cosφ(φ为初相角)16. 变压器工作原理:U1U2=N1N2=I2I1(I1、I2分别为一次和二次电压;N1、N2分别为一次和二次线圈圈数;U1、U2分别为一次和二次电压)17.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I=U Z Z=√(R 2+XL 2) 其中:Z 为总阻抗,XL 为电感 18. 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I=U ZZ=√【R 2+(XL −Xc )2】 其中:Xc 为容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
1、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及变形公式:U I R =
U R I
= U I R =
12345
串
端的电压就高。
在串联电阻中,电阻起分压作用。
如果几个电阻的阻值都相等,都为R ,则R nR 串=
公式:12U U U =+ 12I I I == 12R R R =+ 1122
U R U R = R R 总=n
如果1R 增大,根据R 总=12R R +,则R 总也增大,由于U 不变,根据U I R =总
,则I 变小,根据22U I R = ,则2U 变小,根据12U U U =-,则1U 变大。
五、电阻的并联
,则A B C D 和用电器两边,则电压表就是在测电源和这个用电器以外的用电器的电压。
所以答案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