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行理财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了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基金等,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选择。

本文将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到26.4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6.28%。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货币基金、股票型、固定收益型、混合型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产品类型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3. 风险控制趋于谨慎随着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上趋于谨慎。

商业银行在产品设计和销售过程中更加注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严格执行产品披露规范,提高产品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

4. 科技创新助力发展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不断扩展。

互联网、移动端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理财产品销售更加便捷、高效,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1. 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将成为主流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设计。

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商业银行将推出更多种类的理财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的投资者。

2. 风险管理与监管的趋严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与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产品的风险控制,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责任回归。

3. 投资渠道将更加多元化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将更加注重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商业银行将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包括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另类投资等多种渠道,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风险控制趋于谨慎,科技创新助力发展。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长:范一飞朱鹤新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朱隽纪志宏阮健弘孙国峰邵伏军陆书春周学东徐忠温信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导小组范一飞朱鹤新王兆星陈文辉李超刘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编写组总纂:周学东匡小红黄晓龙陶玲杨柳统稿:杨柳张甜甜执笔:第一部分:正文:孙寅浩刘通王一飞马志扬王磊刘珂专题一:孙寅浩姜宁馨专题二:郭旻蕙专题三:纪宝林李宏瑾专题四:苗萌萌李知常陈勇专题五:刘通纪宝林谷仕平第二部分:正文:楼丹陈敏莫依依专题六:周媛专题七:郭旻蕙专题八:李敏波莫依依专题九:许玥莫依依专题十:王少群刘浏专题十一:程世刚孙寅浩专题十二:陈盼专题十三:苗萌萌第三部分:正文:刘通周乙彬孙毅专题十四:刘勤苗萌萌陈盼陈伟专题十五:丁洪涛专题十六:谢丹刘婕李岩吴文光段小钰专题十七:陈敏李恺宁专题十八:谢丹朱强朱汉宁杜萌专题十九:刘通专题二十:刘勤专题二十一:冯泽旭专题二十二:欧阳昌民孙彬丁菁专题二十三:张昕宁附录:纪宝林刘通杨青刘浏莫依依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勇于明星于海旭王婧王大波王文静王尊州卢钇辰刘诗颖李庆佟岳男季军赵文赵民胡永博战天舒姚丰夏伟亮高霞殷实董进董英超谢容雷昭明综述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变化。

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即便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弹性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定。

2017年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6.9%,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也高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期的经济增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通货膨胀总体温和,2017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体平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172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915亿美元。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乾元-鑫溢江南2018年第94期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乾元-鑫溢江南2018年第94期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乾元-鑫溢江南”2018年第94期
理财产品年度投资管理报告
报告日:2019年4月9日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乾元-鑫溢江南”2018年第94期理财产品于2018年4月9日正式成立。

本次公布的信息为自成立日至2019年4月9日的投资管理状况,供投资者参阅。

一、产品基本情况
产品管理人: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产品托管人: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产品成立日:2018年4月9日
产品到期日:2021年3月29日
二、报告期投资者实际收益率
截至报告日,产品运作期为365个自然日。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约定,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为6.00%。

相关收益及计算方法,请具体查阅产品说明书。

三、产品投资组合详细情况
(一)投资组合的基本情况
四、产品整体运作情况
(一)自本产品成立起至本报告日,产品管理人恪守职守、勤勉尽责、谨慎管理,忠实履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规定。

(二)截至本报告日,所有投资资产正常运营,未发现有异常情况或者不利情况。

(三)本产品自成立日至本报告日,没有发生涉诉及诉讼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2019年4月10日。

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和列报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和列报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和列报分析作者:王敏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4期王敏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可获得理财收益。

对于理财产品,会计如何核算和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如何列报成为难题,本文结合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和相关规定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列报一、理财产品的定义和分类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相对于储蓄存款,银行接受客户授权将款项进行投资,客户对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按约定承担。

与储蓄存款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在流动性、风险、收益、交易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银行理财产品更加侧重于投资的功能。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本金是否保证分为保本产品和非保本产品;按照收益是否保证分为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产品。

按照期限不同从 7 天到 3 个月、 6 个月、 1 年期、 2 年期不等,进而满足不同客户的购买需求。

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不同分为债券类产品、新股申购类产品、银信合作品、QDII 产品、结构型产品。

按照挂钩标的分类可分为利率挂钩外汇挂钩指数挂钩股票篮子挂钩债券基金挂钩和黄金挂钩等产品。

按币种分类,可以分为本币和外币两类。

二、现行准则及相关规定1. 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 2006 年及 2016 年 8 月 1日修改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证监会公告[2010]37 号规定。

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定义,结合公司管理层对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金融工具的特点等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

对持有到期投资不止在期限、金额、持有意图方面进行规定,还明确应有活跃的市场,可以取得其市场价格。

3.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10》第 367页“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提到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其他类金融资产差别。

2018年五大银行哪个理财好?比较可靠

2018年五大银行哪个理财好?比较可靠

2018年五大银行哪个理财好?比较可靠国内五大银行指的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

由于2017年银监会规定,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收益率都有调控,但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却很火热,随着余额宝利率的持续下降,很多投资者纷纷想把自己的银子转移。

那么2018年五大银行哪个理财好?比较可靠呢?下面小编来说说。

2018年银行理财1.中国银行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比较杂。

主流产品有中银日积月累、中银稳富、中银债负等四个系列。

地区差异较小,大部分产品在各省分行都有销售。

投资门槛一般为5万元、10万元、30万元,收益率适中,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不适合此类理财产品。

2.工商银行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主流产品只有保本型和工银财富专享系列。

产品地区差异不大,但是工银财富系列会额外推出只针对某些地区客户的理财产品,如浙江、山东等地。

投资门槛地,一般为5万元起,但工银财富专享系列针对50万元以上高净值客户会不定时推出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产品。

选择工商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必须认真分析其投资门槛和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的特点,稳健投资。

3.建设银行建设银行产品类型相对较多,主流产品是非保本的乾元系列。

没有地区差异,大部分菜品在各省分行都有销售。

投资门槛最低5万元,收益率相对较高。

在五行随时可赎回的产品系列中,建行的日薪月溢(按日)型收益率最高。

不同产品投资门槛区别度较大,针对1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有收益率较高的产品。

适合无流动资金需求且有高收益需求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

2018年银行理财4.农业银行农业银行理财产品种类较多,主要有安心得利、本利丰、汇利丰、安心快线等四个系列,保本型产品**其主流产品。

地区差异较小,大部分产品在各省市分行都有销售。

不同产品投资门槛基本没有区别,一般为5万元,其产品预期收益率较低,且不同投资途径收益率差异不大,其中安心得利系列有网银专享和夜市专享系列,其收益率相对高于同系列其他产品。

银行理财业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银行理财业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第4章 Z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内外部环境分析4.1 宏观环境分析4.1.1 宏观形势下我国居民对个人理财业务需求日益增长1、我国居民个人财富的增长和积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连续高速增长,不但增强了我国综合实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城镇居民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所得。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314045.4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519322亿元,年均增长9.26%<图4.1);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快速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15780.8元增长至2018年的24567.7元,年均增长12.2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4760.6元,增长到2018年的7916.6元,年均增长13.89%<图4.2、图4.3)。

图4.1 我国2008-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图4.2 我国2008-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图4.3 我国2008-201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个人财富也快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余额从2008年的217885.3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99551亿元,年均增长18.37%<图4.4):图4.4 我国城乡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与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大陆国民财富的增长,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日益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

2、长期负利率使居民的理财意愿不断增强所谓的负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经济情况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

在负利率情况下,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逐渐降低,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

以2008年至2018年为例,五年中就有三年处于负利率的状态<图4.5):图4.5 2008-2018年CPI指数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在负利率的条件下,将资金存放于商业银行,已经不能达到资金的保值增值。

2018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研究报告目录一、群雄逐鹿:大资管时代下的头角崭露 (4)1.1、大资管新规落地,统一监管大幕拉开 (4)1.2、资管新规影响有限,保险产品优势凸显 (5)1.3、多维度政策规范,步入良性规范发展周期 (6)二、鉴古观今:风险收益均衡下的全能发展 (8)2.1、规模稳步增长,发展稳中向好 (9)2.1.1、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扩张,业务能力稳步提升 (9)2.1.2、保险资金运用松绑,多类资产并行投资 (11)2.1.3、长久期配置稳定收益,多元布局应对利率调整 (14)2.2、聚焦典型案例,探寻发展路径 (15)2.2.1、中国人寿:规模庞大,各资管平台协同效应明显 (16)2.2.2、中国平安:全方位布局,稳健收益,持续创造价值 (20)2.2.3、中国太保:第三方业务运行稳健,助力养老体系建设 (22)2.2.4、新华保险:资产配置稳健,资管产品出新 (25)三、对标海外:从美国经验看先进发展模式 (27)3.1、行业:分账户运作、收益稳健的成熟市场 (27)3.2、公司:投资高效精准,具体风格略有不同 (35)3.2.1、保德信:全球业务布局,多元管理提升投资能力 (35)3.2.2、PIMCO:专注债券市场,铸成行业典范 (39)四、发展前景:转型探索拓展市场空间 (41)4.1、资金端:内生增长添动力 (41)4.1.1、保费深度较低,内生动力十足 (41)4.2.2、保费密度不足,蓝海空间广阔 (42)4.2、资金端:渠道来源再优化 (44)4.2.1、第三方业务拓展收入来源,规模快速发展 (44)4.2.2、保险系基金增添市场活力,多元布局实力雄厚 (46)4.2.3、年金风格契合,资管利润丰厚 (47)4.3、资产端:多元投资强优势 (50)4.3.1、债券投资为主力,积累丰富经验 (50)4.3.2、优选非标产品,风控优势明显 (51)4.3.3、养老地产顺势而为,前景广阔 (52)4.4、管理端:模式创新提效率 (54)图表目录图表1:资管新规政策四大原则梳理 (4)图表2:2017年末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模情况 (5)图表3: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 (6)图表4:保险资管专项投资监管政策 (7)图表5:2017年末我国保险资管资金分类及规模 (8)图表6:2014-2017年保费收入及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年增速 (9)图表7:2013-2018年3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增长率 (10)图表8:保险资管公司覆盖业务能力 (11)图表9:保险资管公司覆盖业务能力 (11)图表10:2018年5月保险资金占比情况 (12)图表11:2013-2018年5月保险资金流向 (12)图表12:2013-2018Q1保险资管投资计划总规模 (13)图表13:2016Q1-2018H1保险资管各类投资计划规模 (13)图表14:2016Q1-2018H1保险资管各类投资计划数量 (14)图表15:2009-2017年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 (15)图表16:中国人寿资产管理规模 (16)图表17: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 (16)图表18:国寿投资控股投资案例摘选 (17)图表19:国寿投资控股收入结构图 (18)图表20:2018H1国寿安保投资类型占比 (19)图表21:国寿养老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 (19)图表22:平安资管投资管理资产及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 (20)图表23:平安资管净利润及第三方业务收入 (21)图表24:平安资管主要资产管理产品 (22)图表25:2013-2017年太保资产第三方管理资产情况 (23)图表26:2013-2017年太保资产第三方业务管理费收入情况 (23)图表27:2013-2017年长江养老投资管理资产与受托管理资产情况 (24)图表28:2013-2017年长江养老参与企业年金情况 (24)图表29:新华人寿资产管理规模 (25)图表30:新华人寿投资收益率表现 (26)图表31:2017年末新华人寿金融产品评级情况 (27)图表32:1976-2016年美国寿险资产投向分布 (27)图表33:2016年美国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分布 (28)图表34:2008-2016年美国寿险资金收益率 (29)图表35:2016年美国寿险一般账户资产分布 (30)图表36:2016年美国寿险独立账户资产分布 (30)图表37:2010至今美国利率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动 (31)图表38:2016年美国寿险一般账户债券期限分布 (32)图表39:2016年美国寿险一般账户债券等级分布 (32)图表40:1990年至今标普500变动情况 (33)图表41:2005年及2016年美国寿险独立账户资产 (34)图表42:2016年美国寿险海外资产分布 (35)图表43:2017年保德信集团收入构成 (36)图表44:2008-2017年保德信AUM规模 (36)图表45:2008-2017年保德信资产管理收入 (37)图表46:2017年末保德信资产管理分类 (38)图表47:保德信资产管理分类趋势 (38)图表48:PIMCO管理资产规模 (39)图表49:我国GDP增速较快 (41)图表50:我国保险深度处在较低水平 (42)图表51:发达经济体的保险密度较高 (43)图表52:我国的保险密度正在加速增长 (43)图表53:保险资管第三方业务规模 (45)图表54:保险资管第三方业务收入 (45)图表55:主要保险系基金(截至2018年7月12日) (46)图表56:截至2017年末保险资管公募基金事业部情况梳理 (46)图表5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47)图表5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低于基金支出 (47)图表59:企业年金覆盖职工数及同比增速 (48)图表60: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及同比增速 (49)图表61:保险资金中债券投资情况 (50)图表62:资产证券化法规汇总 (51)图表63:保险资金其他资产投资情况 (52)图表64: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53)图表65:泰康之家发展历程 (53)。

理财业务新规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

理财业务新规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

理财业务新规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覃子洋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摘要:为推动统一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促进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银保监会于2018年9月28日公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

“理财新规”作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规定,细化了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标准,共同构成了银行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

“理财新规”将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理财新规”的新内容、新变化及其对银行理财的影响,分析商业银行的合理应对措施。

关键词: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7-0344-02一、理财业务新规的内容与影响(一)打破刚性兑付“资管新规”明确提出,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如果出现兑付困难,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并且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理财新规”进一步规定,商业银行已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可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监督和管理,过渡期结束之后不再发行保本理财。

过渡期结束之后若还存在刚性兑付行为,还会受到相应处罚。

这意味着银行刚性兑付被打破,保本理财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银行理财将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

在新规之前,银行的保本理财保本保收益,深受普通投资者青睐。

保本理财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为银行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之后,资管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保本理财要逐渐退出市场,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替代性产品将成为主流。

这些新产品无疑会增加投资者的投资顾虑,从而增加银行募集资金的难度,导致银行理财规模和中间业务收入下滑。

(二)实行净值化管理“理财新规”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要求理财产品实施净值化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银行理财行业 分析报告
2018 年 4 月
目录
一、银行理财成长之路 ....................................................................... 5
(一) 2004-2008:需求的觉醒 ...........................................................................5..
2、纽约梅隆银行 ............................................................................................................... 36
( 1)独特的定位:专注资管业务,以中间业务为主
............................................. 37
(四)银行资管子公司该何去何从 ..................................................................2..9
1、美国道富集团 ............................................................................................................... 29
(二) 2008 年后:供给的回馈 ...........................................................................7..
二、遭遇阻击的理财 ........................................................................ 10
( 4)发展方向: “精品店 ”与 “资源整合 ”相结合 ...................................................... 41
3、国内银行资管子公司猜想 ........................................................................................... 41
(一)产品该如何设计 .....................................................................................2..1.
(二)投资管理该怎么做 ..................................................................................2..4
(三)嵌套穿透与禁止非标期限错配的内涵与影响 .......................................1. 6
(四)银行资管子公司与保本理财问题 ..........................................................1..9
三、理财转型之道 ............................................................................ 21
(一)破刚兑真净值让银行压力陡增 ..............................................................1..0
(二)禁止资金池让银行理财运作难度加大 ...................................................1.5
1、破刚兑真净值让银行压力陡增 2、禁止资金池让银行理财运作难度加大 3、嵌套穿透与禁止非标期限错配让银行理财收益下滑 4、银行资管子公司与保本理财问题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 银行理财在后资管新规时代都会受到极大的 挑战,过去一直赖以为生的武器被折断,理财需要积极求变,及早谋 求转型,以在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资管市场上站稳脚跟, 保住自己的 霸主位置。 本文中,我们从产品设计、投资管理、渠道销售与运营主体 —— 资管子公司的定位四个方面给理财转型提供了一些简略的建议。
1、策略与产品先行,不选最好,只选最稳定
............................................................... 25
2、建立产品策略筛选模型,建立动态变化的白名单
................................................... 26
( 2)资产管理:精品店模式 ..................................................................................... 37
( 3)资管配置策略:负债驱动型、指数类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主
............................................. 40
3、寻找愿意输出投研能力的机构 ................................................................................... 26
(三)代销该如何展开 .....................................................................................2..7.
尽管在十几年的发展中, 银行理财经历了多次与监管的猫鼠游戏, 但始终不变的 “资金池 +刚兑 +预期收益 ”的投资运作模式, 让其在历次 监管浪潮中历久弥新,坚不可摧。
但在 2017年以来的这一轮严监管防风险新浪潮中, 银行理财过去 维持高规模、资管市场霸主位置的根基可能要动摇了。资管新规、银 行理财新规两大待发的监管文件可能会使理财受到很大的冲击, 表现 为以下四点:
银行理财展望: 蜕变与新生。 银行理财从 2004年起步至今,经历 了十五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十五年时间里, 理财发展阶段可分为两大 点:一是 2004-2008年,中国居民理财需求的觉醒; 二是 2009-2016年, 资产的供给加上理财产品设计与运作上的 “创新 ”与需求共振, 推动理 财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