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核心高管: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
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

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01躬身入局,不做旁观者曾国藩曾经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胸)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罗振宇2020 年跨年演讲会上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两个挑着很沉的担子的农夫相遇了。
他们谁也不愿意让谁,因为路太窄了。
如果谁先让,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一脚泥。
田埂边上站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有的说:“小伙子应该让老大爷。
”有的说:“担子重的应该让担子轻的。
”众说纷纭,可埂上的俩人谁也不理,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站着。
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过了一会,又走来一个人。
他啥也没说,推开吃瓜群众,赤脚走到田埂里,朝着长者说:“来来来,我下到田里,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会儿,你这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看,一件貌似无解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有时候,只要身份稍微转换一下,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事情就会有所转机。
清代名家曾国藩把这种人叫做“躬身入局的人”,我们则把这种人叫“做事的人”。
“做事的人”不是在解决一个个想象中的问题,而是在回应一个个真实世界的挑战。
最近美国首富兼首善比尔·盖茨给2020 毕业生致辞,说了这样几段话,引起我的强烈共鸣:“身为地球共同生活圈的一份子,你的行动将具有全球影响力。
不管你的专业目标为何、不管你以哪里为家、你怎么定义自己,你将有或大或小的各种方式,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
然而,不要质疑你有发挥的空间,不论是眼下或是未来。
毕竟,你所处的世界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进步的可能──这个世界在战争摧残后重建、战胜天花、喂养了不断成长的人口,更让超过10 亿人爬出赤贫。
这些进步不是意外或出于运气。
而是一群人许下承诺用人生与事业换来的,他们愿意贡献于共同的使命,推动我们前进,而你们跟他们没有不同。
”比尔·盖茨这几段激励人心的话,关键词是“你的行动”和“许下承诺”,这就是“做事的人”的两个重要特质。
躬身入局,才能破局

躬身入局,才能破局
都未曾参与的事情,怎么去解决,又怎么知道那事情是问题,又怎么去解决问题,我们都说这有问题,那有问题,问题都未曾来,就被问题吓的不敢前进了,才有了那一句,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问题都是想出来的,做起来,就没有了任何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存在问题
只有你深入进去那件事情里面,那件事才能被你解决掉,不然永远都在心里,不入局,怎么破局,就像看戏一样,你都未曾参与它的戏,怎么可能知道戏如何发展,如何的结果,却总是在站在原地论断子虚乌有的事情
老天交给你的一切,都是你所能承受得住,不然它不会交给你,然而我们却偏偏想抗拒想出来的一切,把一切都不存在的事情,想象成真的一样,船到桥头自然直,杞人忧天的事情不要想,因为那不存在
你只管去做,只管去做,这一切便会给你心里想要的答案,躬身入局,就能破局,想了也去做,没想更要去做,因为最后做的结局才是真正的结局。
【管理】稻盛和夫: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深度好文)

【管理】稻盛和夫: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深度好文)立即加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相信大多数管理者都有这样的感受,通常来说,管理的半径就是10来个人。
当人数一增多,就管理不过来了。
很多管理者最初也是这么看待的。
但卓越企业里的管理者管理半径可以覆盖到20+,甚至40+的人,或者更多。
为什么卓越的企业能做到如此呢?我们又该如何像他们一样,扩大管理的半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稻盛先生是怎么说的。
本文结合稻盛先生著作《坚守底线》《创造高收益》《领导者的资质》《阿米巴经营》《心》中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人才选拔:人品比能力重要100倍不言而喻,对企业而言,人是财富。
所以人员聘用和人事管理是经营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但是,没有什么问题比人的问题更难处理,这也是事实。
在盛和塾,塾生们也向我提出许多有关人才方面的问题。
其中最让经营者头痛的问题是:“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是说“选能力还是选人品,二者必择其一”。
那么,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人品最重要。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一心想扩大公司,我感觉到急需优秀的人才,于是公开招聘,但当时公司规模很小,很难招到理想的人才。
我自己看中的人,说服他们进公司,这种情况也很多。
招聘员工,一起共事,最初让我烦恼的是,为什么优秀的人才不肯到我们公司来呢?当销售额还是三四亿日元的时候,即使热心招聘,优秀人才还是不愿意来,名牌学校的毕业生都不肯光临。
正如你列举的条件中,做事认真、热爱公司的人有,但谈到要指导部下,在能力方面却略逊一筹;某件事委托他去干,他会非常认真,但结果往往难如人意。
这是一类人。
另外,也有头脑非常聪明、反应非常敏捷的人进公司。
于是我就想:“我们公司难得优秀人才,这次终于来了个十分优秀的人,聪明伶俐。
一定要把这样的人培养成公司的干部。
”但这样的人在努力干了四五年之后,因为头脑聪明,能看到未来,也看到了我这位社长身上的缺点,所以跟了我一段时间后,就发起牢骚,鸣起不平,接着就辞职离去了。
朱新礼经典语录

朱新礼经典语录朱新礼经典语录(现任北京汇源饮料食品公司董事长)1. 先做人,后做事;会做人,才能做好事。
2. 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最重要的决策是人事决策。
3. 15年来,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很多,困难也很多,但重要的是看到现在和未来。
同学们,你们所处的时代是个难得的时代。
李嘉诚曾对我说,“中国遍地是黄金”机会太多了,关键就看你有没有眼光,敢不敢行动。
4. 市场无情,波浪滔天,载舟覆舟,仅在瞬间。
5. 人活着就要奋斗,不奋斗就失去了人生价值。
6. 要想采金取宝,就必须弯下腰、躬下身,这就叫行动。
7. 一定要符合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这个企业才能长久。
8.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一定要善于把游戏中的一些规则和乐趣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让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对工作产生兴趣、对事业充满激情。
9. 只有为国家、社会和他人作出了贡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赞誉,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幸福。
10.我想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在座的企业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迎接春夏秋冬。
面对酸甜苦辣,企业家应该学会享受,春夏秋冬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过程。
酸甜苦辣,酸帮助消化还杀菌,苦败火,辣刺激,甜增加能量,春天就发展一把,夏天就火一把,秋天就收获一把,冬天就难过一把。
我想这里面最重要就是企业家留下回忆,这是最大的收获。
11.民营企业过冬,我想作为一个企业家要学会几个方面:要学会看天气,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晴天要戴草帽,雨天要打伞;要学会听天气预报,但是预报要辨证地看,不能一味地听。
12.因为专注,才能做大做强一个产业,掌握方方面面的资源,巩固核心竞争力;因为专注,采能全力以赴往一个目标前进,长期保持领导者的地位和超前意识;因为专注,才能打造一个鲜明的、专业的、可信赖的品牌形象;因为专注,才能花大力气培育还不成熟的市场,引导和服务好我们的消费者;因为专注,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规避外部环境带来的产业风险。
13.专注是需要时间、耐力和眼光的。
躬身入局读后感

躬身入局读后感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躬身入局》,感触颇深呐!这“躬身入局”四个字,初看时觉得挺简单,不就是参与进去嘛。
但仔细一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文章里讲了一个小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说在一个乡村,下了一场暴雨,把一条小路给冲垮了。
这条路是村民们去田里干活儿的必经之路,这下可麻烦了。
村里的两个年轻人站在路边,看着这个大坑发愁。
其中一个年轻人说:“这得赶紧找人来修啊,不然大家怎么去种地。
”另一个年轻人附和着:“是啊,可谁来管这事儿呢?”就在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时,村里的一位老大爷扛着锄头走了过来。
他看了看大坑,啥也没说,把锄头一放,就开始动手搬石头填坑。
那两个年轻人在旁边看着,还在不停地说着:“大爷,您这能行吗?这得找专业的人来修啊。
”大爷头也不抬,边干活儿边说:“等专业的人来,这几天的活儿都耽误了,咱能自己干点儿就先干点儿。
”大爷就那么一个人弯着腰,费力地搬着石头,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
那两个年轻人看大爷干得那么起劲,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也加入了进来。
他们仨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大坑填得差不多了,能过人了。
这事儿看起来不大,但给我的触动却不小。
你想啊,生活中咱们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像那两个年轻人一样,光在旁边指手画脚,觉得这事儿该别人来管,自己不愿意动手。
但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往往是那些像大爷一样躬身入局的人。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之前我们小区的电梯老是出故障。
大家每天都在业主群里抱怨,说物业不作为,也不见有人来彻底修一下。
我一开始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发牢骚,觉得这事儿得靠物业解决。
可过了好几天,电梯还是老样子。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又被困在了电梯里,那叫一个郁闷啊!等被救出来后,我突然想,我光等着别人来解决有什么用呢,我自己是不是也能做点什么?于是我就去找了物业,详细地跟他们说了电梯故障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主动提出帮忙联系电梯维修公司。
物业的工作人员一开始还有点推脱,但看我态度坚决,也认真了起来。
我辞退了一名核心高管: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

我辞退了一名核心高管: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躬身入局意味着换位思考,在你面对一个矛盾或者两个囧途时,如何顺利化解?能够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人,才是企业最需要的。
2020 年 4 月,我“劝退”了一名战区负责人,尽管这名管理者曾参与公司品牌升级和企业文化变革,属于公司变革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毕业于 985 名牌大学,进入公司前曾就职于世界五百强企业。
相对于同级别的其他管理者,他有很多优势,职场经验丰富,管理知识应知尽知,而且是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理性思维能力很强,公司推出的新举措,新政策都能理解,总能举一反三。
我不仅把他选入公司变革核心成员,而且所有重要会议都请他参加,一些名额极为有限的外部高端培训,我也安排他和我一同参加。
明白人都看得懂,他属于“老板身边的红人”之一。
可是,他的绩效却非常不理想,而且人才盘点垫底。
Why?我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伙伴就是做不出业绩?躬身入局,不做旁观者曾国藩曾经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胸)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罗振宇 2020 年跨年演讲会上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两个挑着很沉的担子的农夫相遇了。
他们谁也不愿意让谁,因为路太窄了。
如果谁先让,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一脚泥。
田埂边上站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有的说:“小伙子应该让老大爷。
”有的说:“担子重的应该让担子轻的。
”众说纷纭,可埂上的俩人谁也不理,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站着。
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过了一会,又走来一个人。
他啥也没说,推开吃瓜群众,赤脚走到田埂里,朝着长者说:“来来来,我下到田里,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会儿,你这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看,一件貌似无解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有时候,只要身份稍微转换一下,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事情就会有所转机。
清代名家曾国藩把这种人叫做“躬身入局的人”,我们则把这种人叫“做事的人”。
“做事的人”不是在解决一个个想象中的问题,而是在回应一个个真实世界的挑战。
躬身入局读后感

躬身入局读后感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躬身入局》,这篇文章给了我很深的触动,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
文章里说,“躬身入局”意思是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这让我想起了那次我参与小区志愿者活动的事儿。
那阵子,我们小区因为物业管理不善,环境变得乱糟糟的。
垃圾随处可见,草坪也没人修剪,楼道里的灯坏了也没人管。
大家每天都在抱怨,可问题却一直没得到解决。
有一天,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决定要做点什么。
我先是在业主群里发了个倡议,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改善小区环境。
结果呢,响应的人寥寥无几。
不少人都说:“这是物业的事儿,咱们交了物业费,就该他们管。
”可我心里想,要是都这么等着,啥时候是个头啊?于是,我决定自己先“躬身入局”。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拿着扫帚和簸箕下楼了。
先从打扫楼道开始,一层一层地扫,角落里的灰尘、蜘蛛网,我都不放过。
扫完楼道,我又去清理小区的花坛,把里面的垃圾捡出来,杂草拔掉。
这一通忙活下来,我已经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
这时候,有几个邻居下楼看到我在干活儿,先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然后居然也回家拿了工具加入进来。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我们就清理出了好几袋垃圾。
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的邻居受到了感染,纷纷加入到改善小区环境的行动中来。
有的帮忙修剪草坪,有的给楼道的墙壁重新刷漆,还有的联系了维修人员来修理路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的环境一天天好了起来。
垃圾没了,草坪整齐了,楼道也亮堂了。
回想这个过程,我感触特别深。
一开始,大家都在抱怨,都觉得问题应该由别人来解决。
可当我自己先行动起来,真正“躬身入局”之后,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原来,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了做旁观者,做评论者,总觉得问题是别人的,责任是别人的。
但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愿意迈出第一步,愿意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往往就能带动更多的人,一起把问题解决掉。
就像这次小区的事儿,如果我也只是跟着抱怨,而不去行动,可能小区现在还是那个乱糟糟的样子。
曾国藩做CEO,八条管理精髓让你大开眼界!

曾国藩做CEO,八条管理精髓让你大开眼界!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
在企业里做官、做领导也是如此。
今天我要带您看看如果曾国藩当企业的CEO,他将如何管理企业?大有看头哟!曾国藩从政八经:1、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
2、把所有人得罪了就谁也不得罪了。
3、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最滑,站稳都难。
4、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5、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
6、可以得罪忙人但不能得罪闲人。
7、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8、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钱可以把人带进坟墓。
1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
在企业里做官、做领导也是如此。
要做好“领导”,先要做好“人”。
做官难,做人更难。
己之不正,焉能正人。
做好“人”之后,做人做的很像“人”之后,再考虑如何做官,如何做好官。
做人要讲实在,做官要讲机智。
如果你做官做的太像官,就可能会引起同级的不满,下属的不满。
我曾经就见过一个公司的CTO,目空一切,不仅在直属下属面前摆架子,甚至除了CEO之外,把其他的C“X”O们都不放在眼里,口头禅就是“这个你不懂,技术上没法实现”,其结果呢?最后CEO只好忍痛割爱,把这个CTO给T了。
2把所有人得罪了就谁也不得罪了。
有一家IT 企业的副总经理,由于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均因许多因素发展的很不顺畅,导致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件发生,使他在管理中出现了焦头烂额的情况。
他先是与负责营销的一位总监产生了矛盾,而后又与一位区域市场的营销经理发生了过节,最后又得罪了一些人,他感觉到此时仿佛全世界都与他为敌。
后来他也终于明白,管理就不能做“老好人”,不能怕得罪人。
管理是为了什么?难道是“老好人大赛”看谁比较受人欢迎?不要说大胆管理,再小心的管理也不可能让人人说好,那种只说“好好好”的管理早晚把大家都送进地狱。
管理应该是好人、真心为企业的人大部分说你好,坏人、只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大部分说你坏,这样就差不多是个好的管理者了。
3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最滑,站稳都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核心高管: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
2020 年 4 月,我“劝退”了一名战区负责人,尽管这名管理者曾参与公司品牌升级和企业文化变革,属于公司变革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毕业于 985 名牌大学,进入公司前曾就职于世界五百强企业。
相对于同级别的其他管理者,他有很多优势,职场经
验丰富,管理知识应知尽知,而且是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理性思维能力很强,公司
推出的新举措,新政策都能理解,总能举一反三。
我不仅把他选入公司变革核心成员,而且所有重要会议都请他参加,一些名额极为有限的外部高端培训,我也安排他和我
一同参加。
明白人都看得懂,他属于“老板身边的红人”之一。
可是,他的绩效却非
常不理想,而且人才盘点垫底。
Why?我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伙
伴就是做不出业绩?
01
躬身入局,不做旁观者
曾国藩曾经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胸)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罗振宇 2020 年跨年演讲会上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两个挑着很沉的担子的农夫相遇了。
他们谁也不愿意让谁,因
为路太窄了。
如果谁先让,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一脚泥。
田埂边上站
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有的说:“小伙子应该让老大爷。
”有的说:“担子重的应该让
担子轻的。
”众说纷纭,可埂上的俩人谁也不理,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站着。
事情似
乎陷入了僵局。
过了一会,又走来一个人。
他啥也没说,推开吃瓜群众,赤脚走到田
埂里,朝着长者说:“来来来,我下到田里,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会儿,你这
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看,一件貌似无解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有时候,只要身份
稍微转换一下,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事情就会有所转机。
清代名家
曾国藩把这种人叫做“躬身入局的人”,我们则把这种人叫“做事的人”。
“做事的人”不是在解决一个个想象中的问题,而是在回应一个个真实世界的挑战。
最近美国首富兼首善比尔·盖茨给 2020 毕业生致辞,说了这样几段话,引起我的
强烈共鸣:“身为地球共同生活圈的一份子,你的行动将具有全球影响力。
不管你的
专业目标为何、不管你以哪里为家、你怎么定义自己,你将有或大或小的各种方式,
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
然而,不要质疑你有发挥的空间,不论是眼下或是
未来。
毕竟,你所处的世界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进步的可能──这个世界在战争摧残后重建、战胜天花、喂养了不断成长的人口,更让超过 10 亿人爬出赤贫。
这些进步不是意外或出于运气。
而是一群人许下承诺用人生与事业换来的,他们愿意贡献于共同
的使命,推动我们前进,而你们跟他们没有不同。
”比尔·盖茨这几段激励人心的话,关键词是“你的行动”和“许下承诺”,这就是“做事的人”的两个重要特质。
企业不需要两手叉腰说漂亮话的人,身为管理者更不能如此,你必须用扎实的行
动和过人的业绩证明自己。
想过轻松惬意的日子,请不要担任企业管理者。
02
躬身入局,不做聪明的混混一族
以客户为中心,这是天才的玩法;以自我为中心,则是蠢材的昏招。
大部分的人,潜意识里都认为领导就是发布任务,然后监督别人去完成就可以了。
如果这么简单,
那几乎人人都是领导者,你说有可能吗?好的领导者除了和员工探讨愿景、使命、价
值观外,更多的是用行动去感召下属、感召同事,工作最困难的时候你和他们在一起,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同竭力去解决。
为下属的进步欢呼,更要为下属的困难寻找解决办法。
回到前面提及的那位被“劝退”的高管,他确实具备一名优秀领导者的很多外在
条件,但他身上缺乏的却是“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精神。
我在询问一些管理人员
关于店铺和部门问题的时候,一般听到两类回答:一类是我们正在如何如何解决问题,他们是把自己投身进“局”里,是主动跳进水田里的“躬身者”。
还有一类是他的回
答基本都是要去问问下属,他的工作就是“安排一下”,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
喜欢的当然是“躬身者”。
对于如何躬身入局,我有两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躬身入局,要入下属的局
作为上级,不能只是工作任务的布置者,要和员工一起探讨达成目标的路径,越是困
难工作,越是要给员工指导。
如果只是把公司的任务简单的转嫁给下属,就没有承担
起自己岗位应有的职责,得不到下属和客户的尊重。
第二,躬身入局,要入客户的局
在公司里每个岗位,每个部门都有企业内部的客户,每个人的工作不是以上级领导为
中心,而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赋能。
为客户赋能就要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站
在客户的立场开展工作,要“躬身”入客户的“局”。
绩效和满意度差的管理者,多是不“躬身”、不“入局”。
那位被“劝退”的高管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如此不知局呢?其实,像他这样的管理者比
比皆是,国企有,外企有,民企也有,他们是一群“聪明的混混一族”。
但是,我不希望企业里有这种人,透过业绩考核和人才盘点,这些人就露馅了。
我们把“成就员工”列为公司愿景,这种不入局的“战区负责人”不仅成就不了员工,还耽误了大家
的前程。
说重了,这种人就是对公司价值观的藐视。
杰克·韦尔奇的用人之道是,绩效
没达标,价值观与公司不吻合者,很简单,马上请他走人。
我们“劝退”这位“战区
负责人”,也是这个理。
03
躬身入局,做组织的主人
观察那些绩效和满意度经常垫底的人,他们或许专业水平并不差到哪里去,工作
表面上也做了不少,他们缺的是躬身入局的人生品质和挺膺负责的宝贵精神。
躬身入
局者更可贵的地方,不只是对自己的业务或者自己下属的业务深入其中,对于不在自
己职责范围的事务也能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提供建议和方法解决组织的问题。
不
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时时把自己当做“组织的主人”在行动。
这种全局观和责任感,其实就是一种领导力,每位管理者都发挥这种领导力,组织当然就拥有强大的领导力
和战斗力。
“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是对管理者“行动力”的要求。
真正的行动是深入业务场景,和客户、下属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克服困难、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承担
责任。
败则拼死相救、胜则举杯同庆。
身为管理者,你是时时刻刻也不能忘记“自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这个核心问题的思与行的。
你忘记了它,好像图得一身轻松,尸位素餐,那不是耽误
事吗?我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乔木型员工”,他们有自己的愿景和使命、看问题
有格局、做事有责任,也愿意学习,所以成长很快,慢慢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才。
乔木
型员工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赛马赛出来的,而不是相马相出来的。
从
员工自己的角度来讲,是靠“躬身入局”才能磨砺成才的,既不被困难难倒,也不被
短期利益所诱惑。
反观那位被“劝退”的战区负责人,很遗憾,身为管理者,他连“乔木型员工”的标准都达不到。
身为管理者,你不发挥领导力,就是浪费权力浪费
光阴,严重影响团队士气,交出的自然是糟糕的业绩,团队对你的打分自然不及格。
不巧的是,我们这家公司,视“成就员工”为公司愿景,那你自然没有理由继续呆下去。
管理岗位上的伙伴们,请好好珍惜你手中的领导力,“躬身入局,挺膺负责”,
带着你的小伙伴们冲锋陷阵吧。
在企业这个赛局中,不进则退,绝对没有养尊处优这
一说。
不明此理,等待你的只能是“劝退”。
各位亲人:这是一篇分享“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结合罗振宇2020跨年报告咱
们学习,讲的很通透的一篇好文章,值得咱们每个管理者好好看看,学习思考。
文章
讲到:1、是躬身入局,要入下属的局;2、是躬身入局,要入客户的局。
同时作为管
理者我们要"躬身入局,做组织的主人",在行动!真正行动是深入业务场景和客户、
下属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克服困难、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承担责任。
最终达到:"败则拼死相救、胜则举杯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