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镍
普通镀镍

普通镀镍(暗镍)普通镀镍又称暗镍,是最基本的镀镍工艺。
在镀暗镍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半光亮镍、光亮镍、双层镍、三层镍、黑镍、缎面镍,等等。
由于镍是铁族金属之一,所以其镀液在电镀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作用,在不加络合剂的镀液中,就能镀得结晶细小而致密的镀镍层。
根据镀液的性能和用途,普通镀镍液可以分为低浓度的预镀液、普通镀液、瓦特液和滚镀液等。
预镀液:经预镀后可保证镀层与铜铁基体和随后的镀铜层结合力良好。
普通液:该镀液的导电性好,可在较低温度下电镀、节省能源、使用比较方便。
瓦特液:具有较快的沉积速度,成分简单,操作控制比较方便。
滚镀液:满足小零件的电镀,但镀液必须要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覆盖能力。
一、工艺规范(见表3—4—3)表3—4—3 几种普通镀镍镀液的工艺规范各种因素对用瓦特镀镍液获得的镀镍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列于表3—4—4。
表3—4—4 各种因素对瓦特镀镍层力学性能的影响二、镀液配制方法(以瓦特液为例)根据容积计算好所需要的化学药品,分别用热水溶解,混合在一个容器中,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体积,静置澄清,用虹吸法或过滤法把镀液引入镀槽,再加入已经溶解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或其他类型湿润剂,搅拌均匀,取样分析,经调整试镀合格后,即可生产。
三、镀液成分和工艺规范的影响1.镍盐硫酸镍和氯化镍是供给镍离子的盐。
虽然氯化镍溶液的导电性和覆盖能力较好,但因氯离子太多,镀层的内应力较大,成本也较高,因此当前普遍采用硫酸镍。
工业用的硫酸镍有六水与七水两种结晶水规格,前者含镍22.3%,后者含镍20.9%,在国内,大都是含七份结晶水的硫酸镍。
硫酸镍的含量范围较大,大致在100g/L~350g/L之间。
低浓度的镀液其覆盖能力较好,镀层的结晶较细致,容易抛光,但是阴极电流效率较低,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的上限值较小。
含量在300g/L左右的高浓度的镀液,镀层色泽均匀,允许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沉积速度快。
2.阳极活化剂为了使阳极正常溶解,不断补充电镀时所消耗的镍量,在镀镍溶液中必须加入阳极活化剂,常用的是氯化钠或氯化镍。
镀镍技术条件

化学镀镍技术条件1. 镀镍层厚度:0.050mm±0.005,材料:化学镀镍区域材料为低合金钢。
2. 工艺流程:(1)应力消除(如有必要)(2)除油(3)掩蔽(见图纸要求)(4)吹砂处理(建议做,对最终的镀层质量影响较大)(6)电解净化(如有必要)(7)表面活化(8)镀镍(供应商应该提供镀镍工艺,以及槽液成分,并获得批准)(9)除氢:要提高镀层的附着力并将氢排空,应在喷镀后四小时内按照下列条件进行:钢:180-200°C,2小时,空冷(10)热处理(如有必要)若在喷镀后四小时内实施了热处理,则不要求进行脱氢10.1 时效处理(硬度最大化)钢:390-410°C,4小时,空冷10.2 扩散(与基材冶金结合)钢:温度高于550°C,保温时间大于2小时,真空处理,空气冷却如果为调质钢,扩散温度应至少为30°C,低于钢的回火温度。
备注:如果厂家化学镀镍后的镀层性能满足性能测试实验(见3条),化学镀镍的工序和槽液允许按厂家的具体条件进行调整,红色字体部分不强制做。
3.首件质检(FPQ)3.1 目视检查在100%的镀层表面上进行。
喷镀表面应光滑、连续、均匀,无结疤、砂眼、剥落部位和任何其它不利于其使用的缺陷。
斑点类的缺陷在最差部位被镀面积5个/dm2内,可以接受。
允许使用食道镜检查内腔。
预先存在的基材不规则造成的镀镍缺陷不能成为镀镍不合格的缘由。
3.2气孔检验对于目视检查出的缺陷影响部位,使用下列方法进行气孔检验:钢铁锈法(ASTM B 733 § 9.6.1)铝合金茜素(ASTM B 733 § 9.6.4)不允许存在贯穿镀层的气孔。
3.3 表面光洁度镀层表面光洁度应符合工件图纸的要求。
3.4 厚度镀层厚度应符合工件图纸的要求。
供应商应对工件及试样的厚度进行测量和确认,并将方法提交给公司待批准。
如果使用磁法涡流,则应在脱氢前测量。
由于该方法会受到镀层中磷含量的影响,因此还有必要预先设定试样上的测量装置,试样上的镀层厚度使用破坏性方法确定(即按照要求进行显微检查)。
镀镍厚度标准

镀镍厚度标准镀镍厚度标准是指在进行镀镍工艺时,所需的镍层厚度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
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光泽度。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对镀镍层的厚度有不同的要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镀镍的工艺过程。
镀镍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电解液配制、电解镀镍和后处理等环节。
在电解液中,通过电流作用下,金属材料表面会析出一层镍层,从而实现镀镍的效果。
而镀镍的厚度则取决于电解液中的镍离子浓度、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和镀液搅拌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对镀镍层的厚度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对于一些普通的金属制品,如家电、五金配件等,其镀镍层的厚度一般在0.5-5微米之间。
而对于一些需要具有更高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器件等,其镀镍层的厚度则要求在5-25微米之间。
当然,在一些特殊领域,如海洋环境下使用的设备,其镀镍层的厚度可能会更大。
为了保证镀镍层的厚度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磁性测量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子探针测量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精确地测量出镀镍层的厚度,并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在进行镀镍工艺时,除了考虑镀镍层的厚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是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如去油、除锈等,这些工艺可以提高金属表面与电解液的接触性,从而使得镀层更加均匀。
其次是电解液配制和控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解液配方,并控制好电流密度和温度等参数。
最后是后处理工艺,包括清洗、干燥等环节,可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镀镍厚度标准是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对镀镍层厚度的要求而制定的。
在进行镀镍工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并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测量,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镀镍电镀工艺流程

镀镍电镀工艺流程镀镍电镀工艺流程是指通过电镀技术将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镍的过程。
镀镍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预处理、电镀、后处理等几个步骤。
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是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应将需要进行镀镍处理的金属材料准备好,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污垢、油脂等,必要时进行清洗。
同时,要对镀镍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接下来是预处理步骤。
首先是酸洗。
将金属材料浸入酸水中,使其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去除表面氧化物、皮膜和杂质,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酸洗后,应进行中和清洗,将金属材料浸入碱溶液中进行清洗,以去除酸洗液和金属表面残留的酸性物质。
然后是电镀步骤。
首先是电解液配置。
将适量的镍盐溶解于水中,并加入适量的酸和添加剂,调整电解液的pH值和温度,以提高镍的析出速度和镀层的质量。
然后,将金属材料作为阴极放入电解槽中,与阳极相对放置,连接上电源。
在电镀过程中,电解液中的镍离子会在金属表面还原为金属镍,并沉积在金属材料上,形成一层均匀的镀层。
电镀时间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所得到的镍层厚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是后处理步骤。
先是水洗。
将金属材料浸入清水中,将残留在金属表面的电解液和杂质冲洗净。
然后是烘干。
将金属材料放入烘干设备中,通过加热和脱湿,将金属表面的水分彻底除去。
最后是光洁处理。
通过打磨、抛光等方法,将金属表面的纹理和瑕疵消除,使其变得光滑、亮丽。
总结起来,镀镍电镀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预处理、电镀、后处理等几个步骤。
其中,预处理包括酸洗和中和清洗;电镀步骤包括电解液配置和电镀操作;后处理步骤包括水洗、烘干和光洁处理。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可以将金属材料表面镀上一层均匀、光滑、耐腐蚀的镍层,提高金属的外观和性能。
镀镍盐雾后的颜色变化

镀镍盐雾后的颜色变化镀镍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硬度和外观。
镀镍的金属在经过盐雾试验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这些颜色变化反映了镀镍层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颜色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
白色:白色是镀镍层最理想的颜色,它表示镀镍层没有发生明显的腐蚀,保持了原有的光泽和完整性。
白色的镀镍层说明镀镍工艺合理,镀液成分和参数控制良好,镀镍层的结晶细密,附着力强,厚度均匀,耐盐雾性能优异。
1黑色:黑色是镀镍层最不理想的颜色,它表示镀镍层已经发生严重的腐蚀,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和保护作用。
黑色的镀镍层说明镀镍工艺不合理,镀液成分和参数控制不良,镀镍层的结晶粗糙,附着力差,厚度不均匀,耐盐雾性能差。
黑色的原因可能是镀液中含有杂质,如铁、铜、锌等,或者镀前的表面处理不充分,如去油、活化、酸洗等。
2灰色:灰色是镀镍层较常见的颜色,它表示镀镍层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腐蚀,但还没有完全失效。
灰色的镀镍层说明镀镍工艺一般,镀液成分和参数控制一般,镀镍层的结晶中等,附着力中等,厚度中等,耐盐雾性能中等。
灰色的原因可能是镀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或者镀前的表面处理不完善,或者镀后的钝化处理不充分。
3彩色:彩色是镀镍层较少见的颜色,它表示镀镍层已经发生不均匀的腐蚀,出现了不同的颜色斑点或条纹,如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
彩色的镀镍层说明镀镍工艺不稳定,镀液成分和参数控制不一致,镀镍层的结晶不均匀,附着力不均匀,厚度不均匀,耐盐雾性能不均匀。
彩色的原因可能是镀液中含有不同的杂质,或者镀前的表面处理不均匀,或者镀后的钝化处理不均匀。
4综上所述,镀镍盐雾后的颜色变化反映了镀镍层的质量和性能,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原因和影响。
一般来说,白色是最理想的颜色,黑色是最不理想的颜色,灰色是较常见的颜色,彩色是较少见的颜色。
为了提高镀镍层的耐盐雾性能,需要优化镀镍工艺,控制好镀液成分和参数,做好镀前的表面处理和镀后的钝化处理,以保证镀镍层的结晶细密,附着力强,厚度均匀,颜色一致。
镀镍工艺流程

镀镍工艺流程
镀镍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制
品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下面将介绍镀镍工艺的具体流程。
首先,准备工件。
在进行镀镍工艺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洗
和处理,以确保表面干净、平整,并去除油污和杂质。
这一步是非
常重要的,因为表面的清洁度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
其次,进行预处理。
在镀镍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一些预处理,如酸洗、磷化等,以增强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和耐腐蚀性能。
接下来是镀镍操作。
将经过预处理的工件放入镀镍槽中,通过
电化学方法在工件表面镀上一层镍。
在镀镍过程中,需要控制镍盐
溶液的浓度、温度、PH值和电流密度等参数,以确保镀层的厚度均匀、光亮度好。
镀镍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
镀镍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
烘干、退火等后处理工艺,以提高镀层的结晶度和耐腐蚀性能。
最后,进行表面处理。
镀镍工艺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表
面处理,如打磨、抛光、喷漆等,以提高工件的外观质量和光泽度。
总结,镀镍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件、预处理、镀镍操作、后处
理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可以获得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镀层产品。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一文搞懂:镀铬、镀镍和镀锌的区别

⼀⽂搞懂:镀铬、镀镍和镀锌的区别镀就是利⽤电解原理在某些⾦属表⾯上镀上⼀薄层其它⾦属或合⾦的过程,是利⽤电解作⽤使⾦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附着⼀层⾦属膜的⼯艺从⽽起到防⽌⾦属氧化(如锈蚀),提⾼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
电镀分为镀铜、镀⾦、镀银、镀铬、镀镍和镀锌等具体⼯艺,在制造业领域尤其对镀锌、镀镍和镀铬应⽤最⼴。
⽽这三者之间⼀定有什么区别的吧?01 镀锌定义:镀锌是指在⾦属、合⾦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的表⾯处理技术。
特点:成本低,防腐蚀⼀般,颜⾊为银⽩⾊。
应⽤:螺丝钉、断路器、⼯业⽤品等。
↑↑⽩锌↑↑↑↑彩锌↑↑02 镀镍定义:通过电解或化学⽅法在⾦属或某些⾮⾦属上镀上⼀层镍的⽅法,称为镀镍。
特点:美观,可以做装饰,价格⾼,⼯艺略复杂,颜⾊为银⽩显黄⾊。
应⽤:节能灯灯头、硬币,五⾦件等。
03 镀铬定义:铬是⼀种微带蓝⾊的亮⽩⾊⾦属,通过电解或化学⽅法在⾦属或某些⾮⾦属上镀上⼀层铬的⽅法,称为镀铬。
特点:镀铬有两种,第⼀种是起装饰作⽤,外表光亮、耐磨擦性能较好,防锈能⼒不如镀锌,优于氧化;第⼆种是增加⾦属零件的硬度、耐磨性等,这是零件的功能性。
应⽤:家电、电⼦等产品上的的光亮装饰件,⼯具,⽔龙头等。
三种电镀最基本的区别镀铬主要是提⾼表⾯硬度,美观,防锈。
铬镀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碱、硫化物、硝酸和⼤多数有机酸中均不发⽣作⽤,但能溶于氢卤酸(如盐酸)和热的硫酸中。
因铬不变⾊,使⽤时能长久保持其反射能⼒⽽优于银和镍。
⼯艺⼀般都是电镀。
镀镍主要是耐磨,防腐蚀,防锈,⼀般厚度较薄,⼯艺的话分电镀和化学两类。
镀锌主要是美观防锈。
锌是活泼⾦属,能与酸反应,所以耐腐蚀性较差,是三种中最便宜的。
成本⽅⾯的区别镀铬最贵,镍其次,锌最便宜,其中还要区分挂镀、滚镀等。
挂镀贵,滚镀便宜。
唠叨了那么多,还有⼩伙伴说“不还是⼀样傻傻分不清楚”。
那么⼩编只能告诉你,再唠叨⼀会我都懵圈了。
金属表面镀镍的作用

金属表面镀镍的作用
1. 防腐蚀: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防护层,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
2. 改善外观: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光亮、无暇,具有很好的金属质感,提高了外观的美观度。
3. 提高硬度: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硬度提高,增加抗磨损性能和耐磨性。
4. 提高导电性: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导电性提高,增加金属电子传输的能力。
5. 改善加工性: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光滑均匀,降低了金属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加工性能。
6. 提高化学稳定性: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化学稳定性提高,增加对一些化学物质的抗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镍一:什么是镀镍?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金上一层镍的方法,称为镀镍。
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
电镀镍是在由镍盐(称主盐)、导电盐、pH缓冲剂、润湿剂组成的电解液中,阳极用金属镍,阴极为镀件,通以直流电,在阴极(镀件)上沉积上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
从加有光亮剂的镀液中获得的是亮镍,而在没有加入光亮剂的电解液中获得的是暗镍。
化学镀镍是在加有金属盐和还原剂等的溶液中,通过自催化反应在材料表面上获得镀镍层的方法。
二:镀镍的特点、性质、用途(一)电镀镍的特点、性能、用途: 1 电镀镍层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很高,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能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
2 电镀镍结晶极其细小,并且具有优良的抛光性能。
经抛光的镍镀层可得到镜面般的光泽外表,同时在大气中可长期保持其光泽。
所以,电镀层常用于装饰。
3 镍镀层的硬度比较高,可以提高制品表面的耐磨性,在印刷工业中常用镀媒层来提高铅表面的硬度。
由于金属镍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有些化工设备也常用较厚的镇镀层,以防止被介质腐蚀。
镀镍层还广泛的应用在功能性方面,如修复被磨损、被腐蚀的零件,采用刷镀技术进行局部电镀。
采用电铸工艺,用来制造印刷行业的电铸版、唱片模以及其它模具。
厚的镀镍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作为耐磨镀层。
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了复合电镀,可沉积出夹有耐磨微粒的复合镍镀层,其硬度和耐磨性比镀镍层更高。
若以石墨或氟化石墨作为分散微粒,则获得的镍-石墨或镍-氟化石墨复合镀层就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可用作为润滑镀层。
黑镍镀层作为光学仪器的镀覆或装饰镀覆层亦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4 镀镍的应用面很广,可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在钢铁、锌压铸件、铝合金及铜合金表面上,保护基体材料不受腐蚀或起光亮装饰作用;也常作为其他镀层的中间镀层,在其上再镀一薄层铬,或镀一层仿金层,其抗蚀性更好,外观更美。
在功能性应用方面,在特殊行业的零件上镀镍约1~3mm厚,可达到修复目的。
特别是近年来在连续铸造结晶器、电子元件表面的模具、合金的压铸模具、形状复杂的宇航发动机部件和微型电子元件的制造等方应用越来越广泛。
5 在电镀中,由于电镀镍具有很多优异性能,其加工量仅次于电镀锌而居第二位,其消耗量占到镍总产量的10%左右。
(二)化学镀镍的特点、性能、用途: 1 厚度均匀性厚度均匀和均镀能力好是化学镀镍的一大特点,也是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化学镀镍避免了电镀层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而带来的厚度不均匀。
化学镀时,只要零件表面和镀液接触,镀液中消耗的成份能及时得到补充,镀件部位的镀层厚度都基本相同,即使凹槽、缝隙、盲孔也是如此。
2. 镀件不会渗氢,没有氢脆,化学镀镍后不需要除氢。
3. 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蚀、抗高温氧化性等比电镀镍好。
4. 可沉积在各种材料的表面上,例如:钢镍基合金、锌基合金、铝合金、玻璃、陶瓷、塑料、半导体等材料的表面上,从而为提高这些材料的性能创造了条件。
5. 不需要一般电镀所需的直流电机或控制设备。
6 热处理温度低,只要在400℃以下经不同保温时间后,可得到不同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因此,特别适用于形状复杂,表面要求耐磨和耐蚀的零部件的功能性镀层等三:镀镍溶液的类型镀镍液的类型主要有硫酸盐型、氯化物型、氨基磺酸盐型、柠檬酸盐型、氟硼酸盐型等。
其中以硫酸盐型(低氯化物)即称之谓Watts(瓦特)镀镍液在工业上的应用最为普遍。
几种不同镀镍溶液中所获得的镀镍层的物理性质,如表2-3-45所列。
氨基磺酸盐型、氟硼酸盐型适用于镀厚镍或电铸。
柠檬酸盐型适用于在锌压铸件上直接镀镍。
这几种镀液的成本比较高。
◆ 普通镀镍(暗镀)1.普通电镀又称暗镍工艺﹐根据镀液的性能和用途﹐普通镀镍可以分为低浓度的预液﹐普通镀液﹐瓦特液和滚镀液等。
预镀液﹕经预镀可保证层与铜铁基体和随后的镀铜层结合力良好。
普通液﹕该镀液的导电性好﹐可在较低温度下电镀﹐节省能源﹐使用比较方便。
瓦特液﹕满足小零件的电镀﹐但镀液必须要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覆盖能力。
2.镀液配制方法根据容积计算好所需要的化学药品﹐分别用热水溶解﹐混合在一个容器中﹐加蒸馏水稀释到需体积﹐静置到所需体积﹐静置澄清﹐用虹汲法或过滤法把镀液引入镀槽﹐再加入已经溶解的十二基硫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取样分析﹐经调整试镀合格后﹐即可生产。
3.镀镍用阳极镍阳极材料的纯度是电镀中最重要的条件﹐镍的含量>99%﹐不纯的阳极导致镀液污染﹐使镀层的物理性能变坏。
在镀镍中比较适宜的镍阳极有以下几种﹕1.含碳镍阳极﹐2.含氧镍阳极﹐3.含硫镍阳极。
◆ 光亮镍镀光亮镍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省去繁重的抛光工序﹐改善操作条件﹐节约电镀和抛光材料﹐还能提高镀层的硬度﹐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但是光亮镀镍层中含硫﹐内应力和脆性较大﹐耐蚀性不如镀暗镍层﹐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可采用多层镀镍工艺﹐使镀层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 高硫镍高硫镍一般含量为0.12~~0.25%。
这种镍具有比铜﹐铜锡合﹐暗镍﹐光亮镍﹐半光亮镍﹐铬等都高的电化学活性。
高硫镍镀层主要用于钢﹐锌合金基体的防保-装饰性组合镀层的中间层﹐其原理是上层光亮镍比下层半亮镍含硫量高﹐因而使两层间的电位差到100~~140mV﹐这样使双层镍由单层镍的纵向腐蚀转变为横向腐蚀﹐构成对钢铁基体的电化学保护作用。
◆ 镍封镍封是在一般光亮镍液中加入直径在0.01~~1um之间的不溶性固体微粒(Sio2等)﹐在适当的共沉积促进剂帮助下﹐使这些微粒与镍共沉积而形成复合镀镍层。
当在这种复合镀镍层表上沉积铬层时﹐由于复合镀镍层表面上的固体微粒不导电﹐铬不能沉积在微粒表面上﹐因而在整个镀铬层上的形成大量微孔﹐即形成微孔铬层。
表面存大的大量微孔﹐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普通铬层中存的巨大内应力﹐因而减少了镀层的应力腐蚀﹐尤为重要的是铬层上的大量微孔﹐将铬层下面的镍层大面积地暴露出来﹐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铬与镍组成腐蚀电池﹐铬层为阴极﹐微孔处暴露的镍层为阳极而遭腐蚀﹐从而改变了大阴极小阳极的腐蚀模式﹐使得腐蚀电流几乎被分散到整个镀镍层上﹐从而防止了产生大而深的直贯基体金属的少量腐蚀沟纹和凹坑﹐并使镀层的腐蚀速度减小﹐且向横向发展﹐因而保护了基体金属﹐显著的提高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 缎面镍缎面镍又叫缎状镍。
缎面镍与镍封工艺没有本质的区别。
它具绸缎状的外观﹐镀络后不会像光亮镍镀层镀铬那样有闪光﹐因而人眼注视后不会觉得疲劳﹐可以作为避免光线反射的防眩镀层。
这类镀层在汽车反光镜﹐车辆内部注视零件﹐医疗手术器械﹐机床零件﹐眼镜镜框等表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 高应力镍在特定的镀镍液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能获得应力较大的容易龟裂成微裂纹的镍层﹐这种镍层﹐叫做高应力镍。
高应力镍是在光亮镍的表面上再镀一层1um左右的镍层。
由于高应力镍的内应力大﹐所以在它的表面按常规再镀0.2~~0.3um的普通铬层后﹐在铬层与高应力镍应力的相互作用处﹐高应力镍层即产生大量微裂纹﹐并导致铬层表面也形成均匀的微裂纹。
与镍封一样﹐铬层成为微间断铬﹐只是由高应力得到的是微间断铬﹐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这些裂纹部位殂成无数个微电池﹐使腐蚀电流分散在微裂纹处﹐从而使整个镀层的而蚀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镀多层镍镀多层镍是在同一基体上﹐选用不同的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获得二层或三层的镀镍层﹐目的是在不增加镍层厚度或减低镍层的基础上﹐增加镍层的耐蚀能力。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多层镍/铬组合层休系有双层镍半光亮镍/光亮镍/铬三层镍半光这镍/高硫镍/光亮镍/铬半光这镍/光亮镍/镍封/铬(微孔铬)半光这镍/光亮镍/高应力镍/铬(微裂纹铬)◆ 氨基磺酸盐镀镍氨基磺酸盐镀镍的主要优点是所得到的电镀层应力低﹐镀液沉积速度快﹐但价格较贵﹐用于电铸和印刷电路板镀金前镀镍。
◆ 柠檬酸盐镀镍柠檬酸盐镀镍工艺主要用于锌压铸件的电镀。
主要的维护措施是﹕控制硫酸镍与柠檬酸盐之比在 1﹕1.1~~1.2﹐温度不可过高﹐以防止柠檬酸盐分解﹐严格控制﹐pH值﹐零件入槽进采用冲击电流(2~3A/dm2)以保证结合力良好。
柠檬酸盐镀镍应用还不广,成功生产的厂家不多。
四、电镀镍出现白斑的原因及对策1、出现的原因电镀镍出现的白色斑点是由一种高碳物引起,高碳物是由热处理渗碳过程及电镀前处理时的酸洗过程中产生的。
(1)1018料正常渗碳后表层的碳(主要是Fe、C)可达0.8~1.2,突出在镀层中的颗粒是由于前处理清洗不彻底,使工件表面的颗粒掉入了镀液中,在电镀过程中由于有搅拌作用,使这些游离于镀液中的颗粒与镍离子产生了共沉积。
(2)镀层中没覆盖的孔洞,主要是前处理酸洗过程产生过腐蚀(表面脱碳)引起的。
电镀厂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Cl 1:1;H2SO4(98%)50 mL/L;该配方对普通碳钢可以,对高碳钢则浓度太高。
含碳量越高,酸洗反应越剧烈。
表面脱碳后,对工件的导电性和镀层的附着力有很大的影响。
镀层中的孔洞实际上是由于高碳部分导电性差(或附着力差),镀层难于覆盖造成的。
2、解决办法(1)改进前处理清洗工序,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使渗碳后附着力差的颗粒在清洗中脱落下来。
(2)及时对镀液进行过滤。
(3)改进酸洗工艺:主要是降低酸洗液的浓度、加入合适的缓蚀剂并适当控制酸洗的时间,避免过腐蚀。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该产品电镀白斑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