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操作,其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静脉采血操作,提高采血质量,特制定以下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

一、准备工作(20 分)1、操作者准备(5 分)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洗手并消毒(3 分)。

熟悉患者病情、采血目的及注意事项(2 分)。

2、用物准备(10 分)治疗盘内备:碘伏、棉签、采血针、真空采血管、止血带、垫巾、弯盘、锐器盒(5 分)。

检查采血针、采血管有效期及外包装有无破损(3 分)。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或采血针(2 分)。

3、患者准备(5 分)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2 分)。

告知患者采血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3 分)。

二、操作过程(60 分)1、选择采血部位(10 分)通常选择上肢肘部浅静脉,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5 分)。

避开皮肤破损、感染、疤痕及有静脉瓣的部位(5 分)。

2、扎止血带(5 分)在采血部位上方约 6cm 处扎止血带,时间不超过 1 分钟(3 分)。

嘱咐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2 分)。

3、消毒皮肤(5 分)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皮肤,直径大于 5cm,消毒 2 次(3 分)。

待碘伏干后进行穿刺(2 分)。

4、穿刺采血(20 分)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15°-30°角进针(5 分)。

见回血后,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采集所需血量(10 分)。

如需多管采血,应按照先血培养瓶、抗凝管、普通干燥管的顺序采集(5 分)。

5、松止血带、松拳(5 分)采血达到所需量后,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3 分)。

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采血针(2 分)。

6、按压穿刺点(5 分)指导患者用拇指按压穿刺点 3-5 分钟,直至不出血为止(3 分)。

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2 分)。

7、整理用物(5 分)分类处理采血用物,将医疗废物放入锐器盒(3 分)。

静脉采血操作及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操作及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操作及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操作是通过静脉穿刺获取患者静脉血液样本的过程。

以下是一般的静脉采血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操作步骤:
1.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采血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2. 供应准备:准备所需的采血设备,如一次性静脉穿刺针、采血管、消毒剂、棉球等。

3. 位置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常见的有手腕、前臂静脉等。

4. 皮肤准备:用消毒剂消毒采血部位,保持局部清洁。

5. 穿刺操作:用穿刺针快速、准确地穿刺到血管内,注意角度和深度,确保血管损伤最小。

6. 固定操作:穿刺成功后,一手保持针柄稳定,另一手用采血管采集血液。

7. 采血操作:将采血针接到采血管上,轻轻抽血,待血液采集完毕后,拔出针头。

8. 压迫止血: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按压采血部位,避免出血。

9. 丢弃及处理:将用过的一次性器械丢弃到医疗废品容器,清洗双手。

评分标准:
1. 穿刺的准确性:根据穿刺是否成功、是否产生血肿或疼痛进行评分。

2. 是否注意无菌操作:如是否使用消毒剂、是否一次性使用器械等,进行评分。

3. 采血量的准确性:根据采血量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评分。

4. 采血的操作技巧:如是否顺利采集血液、是否造成疼痛或经过多次穿刺等,进行评分。

5. 术后处理:如是否适当地进行压迫止血等,进行评分。

具体评分标准可能因机构、地区和个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操作者而言,需要持续学习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以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静脉采血程序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程序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程序评分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静脉采血程序的评分标准,以确保采血过程的标准化、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评分标准2.1 准备工作评分- 评分标准:准备工作是否完善,包括检查仪器设备和消毒工具是否齐全,工作区是否整洁。

- 评分等级:- 优秀:准备工作完善,所有所需物品齐全,工作区清洁有序。

- 良好:准备工作基本完善,仪器设备和消毒工具齐全,工作区整洁。

- 一般:准备工作不够完善,有所欠缺,工作区有些杂乱。

- 不合格:准备工作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或消毒工具。

2.2 静脉定位评分- 评分标准:定位是否准确、熟练,包括按压定位、视觉定位等。

- 评分等级:- 优秀:静脉定位准确,定位方法熟练,操作流畅。

- 良好:静脉定位基本准确,稍有不熟练,但操作较为流畅。

- 一般:静脉定位不够准确,有一定难度且不流畅。

- 不合格:完全无法准确定位静脉,操作笨拙。

2.3 采集技巧评分- 评分标准:采集技巧是否规范,包括刺入角度、采血管径选择、穿刺手法等。

- 评分等级:- 优秀:采集技巧规范,刺入角度合适,选用合适的采血管径,穿刺手法熟练。

- 良好:采集技巧基本规范,刺入角度稍有偏差,选用基本合适的采血管径,穿刺手法基本熟练。

- 一般:采集技巧不够规范,刺入角度错误,选用不够合适的采血管径,穿刺手法有待提高。

- 不合格:采集技巧明显不规范,严重偏差,选用不合适的采血管径,穿刺手法不熟练。

2.4 采血流程评分- 评分标准:采血过程是否顺利、安全,包括采血时间、血液流量、接触控制等。

- 评分等级:- 优秀:采血过程顺利,时间合理,血液流量充足,接触控制良好。

- 良好:采血过程基本顺利,时间稍有延迟,血液流量基本充足,接触控制较好。

- 一般:采血过程不够顺利,时间较长或短,血液流量不足,接触控制有待提高。

- 不合格:采血过程严重不顺利,时间过长或短,血液流量极低或过高,接触控制不良。

3. 总结以上评分标准旨在对静脉采血程序进行评估,提升采血的标准化、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抽血操作评分标准

静脉抽血操作评分标准

静脉抽血操作评分标准
背景
静脉抽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查和诊断。

为了确保抽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评分标准可以帮助评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流程。

目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静脉抽血操作的评分标准,用于评估抽血操作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

评分标准
1. 术前准备
- 评分1分:操作人员充分了解病人的相关信息,并已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 评分0分:操作人员未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2. 操作技术
- 评分2分:操作人员正确地选择了适当的穿刺部位,并使用适当的技术进行抽血。

- 评分1分:操作人员选择的穿刺部位和抽血技术存在一定的
问题,但仍能完成操作。

- 评分0分:操作人员选择的穿刺部位和抽血技术存在严重问题,无法完成操作。

3. 操作流程
- 评分2分:操作人员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抽血,包括洗手、穿戴手套、消毒等环节。

- 评分1分:操作人员在抽血流程中存在部分环节的疏漏或错误。

- 评分0分:操作人员在抽血流程中存在严重的疏漏或错误,
导致操作不符合标准要求。

4. 难度控制
- 评分2分:操作人员能够根据病人的情况,判断抽血的难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 评分1分:操作人员在难度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不影
响操作结果。

- 评分0分:操作人员未能有效控制抽血的难度,导致操作失
败或病人不适。

结论
通过制定静脉抽血操作评分标准,可以对抽血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确保抽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背景介绍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技术,用于获取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和分析。

为了保障采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评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作为参考。

评分指标下面列举了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的几个重要指标:1. 穿刺技术评估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包括:- 穿刺点的选择是否合适;- 刺入皮肤和血管的深度是否适当;- 采血时是否尽量避免血管移位或损伤。

2. 采血过程评估采血过程的进行是否规范和安全,包括:- 采血设备是否整洁、完好;- 采血针是否使用合适的规格;- 采血过程中是否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采血量是否符合需求。

3. 患者舒适度评估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舒适度,包括:- 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与交流;- 采血过程中是否给予了适当的关怀和护理;- 是否及时解除采血带并提供止血措施。

4. 采血后处理评估采血后的处理措施和效果,包括:- 是否正确处理采血部位的伤口;- 采血过程中是否发生并发症,如出血、血栓形成等。

评分标准针对以上评分指标,可以设计一套评分标准,设立不同分数段对静脉采血术进行评分。

例如:- 90分以上:技术精湛,操作规范,患者舒适度高,采血后处理恰当;- 80-89分:技术熟练,操作规范,患者舒适度较好,采血后处理基本正确;- 70-79分:技术一般,操作基本规范,患者舒适度一般,采血后处理有一些问题;- 70分以下:技术不合格,操作不规范,患者舒适度较差,采血后处理严重不当。

结论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是提高采血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制定详细的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可以对静脉采血术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监控,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并确保采血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静脉采血是临床常见的医疗操作之一,用于获取血液样本进行各项检验。

正确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对确保采血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并详细阐述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事先准备好所需器械,包括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注射器、消毒棉球、胶布等。

确保工作环境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选择采血部位:常用的静脉采血部位有桡侧腕静脉、肘窝处的股静脉等。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采血部位。

3. 洗手及戴手套:洗手后穿戴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4. 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病人信息,确认其身份,避免错误采血。

5. 寻找静脉:用一只手虎口上抬,帮助静脉突出。

轻轻触摸静脉,确定其位置。

6. 消毒:用75%酒精棉球彻底消毒选定的采血部位,使其干燥。

7. 固定:将血管固定,使血管连续,并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8. 穿刺:将静脉采血针刺入选定的部位,注意角度和深度的掌握,避免疼痛和血管破坏。

9. 采血:将预先准备好的注射器连接到静脉采血针上,慢慢抽取所需血量的血液。

10. 顶压及贴胶布:采血结束后,用消毒棉球进行顶压,并贴上胶布固定。

11. 处理针具:将采血针和注射器等针具放入专用容器,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二、评分标准静脉采血的质量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为了保证采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常会对操作进行评分。

1. 术前准备:评分基础分为5分。

包括准备工作的完整性,如器械准备、环境整洁、病人信息核对等。

2. 消毒操作:评分基础分为5分。

包括消毒程序是否规范、消毒时间是否足够等。

3. 静脉穿刺:评分基础分为10分。

包括寻找静脉的准确性、穿刺角度和深度的掌握、疼痛感和出血量等。

4. 采集质量:评分基础分为10分。

包括采集出的血液量是否符合要求、血液流动是否顺畅等。

5. 出血及疼痛感:评分基础分为5分。

包括术后出血情况以及疼痛感的程度。

6. 看护及后续处理:评分基础分为5分。

包括对顶压和胶布固定的及时性、对针具的处理等。

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
背景:
静脉采血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静脉采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的评分标准十分必要。

评分标准:
1. 静脉选择:评价操作者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采血的能力。

包括判断静脉直径、流畅程度和可见程度。

2. 皮肤准备:评价操作者对患者皮肤进行适当处理和清洁的能力。

包括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按摩作用的掌握和洗手的规范操作。

3. 针刺技术:评价操作者进行针刺操作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包括插入角度、针头进入血管的灵活性和针头进入时患者的疼痛感。

4. 采血进程:评价操作者在采血过程中的仪器操作、回血状况的掌握和采血是否顺利。

包括适当选择采血器材、采血速度和采血量的控制。

5. 安全措施:评价操作者在采血过程中对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性的关注。

包括用药前的合理询问、采血后的止血方法和采血区域的观察。

评分标准可按照等级划分,例如“优秀”、“良好”、“一般”和“不达标”。

同时,每个评分项目可以根据具体要求给予具体分值,综合评分结果可以定量评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评分标准的制定应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指南,确保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总结:
静脉采血术评分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静脉采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可以促进操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升,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静脉采血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
8
5
0
。如多管采血,再插入另一试管
3. 采血结束,松止血带,嘱松
拳,按压穿刺点,拔出针头,交 代受检者“请按压5分钟”等注
10
8
5
0
意事项。
1. 整理用物,止血带、垫巾消 毒处理。
5
3
1
0
整理记录 2.查对记录,洗手。
53 1 0
3. 再次核对标本并及时送检。
53 1 0
操作步骤及方法正确、熟练。 5 4 3 2-0
5
3
1
0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
合适的静脉。在穿刺部位下方垫 10 8 5 0
实 定位消毒 上治疗巾。
施 (
2. 消毒穿刺部位二次,以穿刺
7 0
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 10 8 5 0 (内径>5cm),待干

1. 准备拔针用棉签
50 0 0

2. 再次查对,穿刺,见回血后固
采血
定针头,将真空采血针插入真空 采血管中,采血结束,取下试管
2.操作中体现人性化护理,护患 沟通好。
4
2
1
0
评价(15分) 3.严格查对制度,无菌观念强 2 0 0 0
缺陷记录
4.回答注意事项正确、全面。 4 2 0 0
静脉采血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得分
项目 (总分)
准备(15分)
姓名
考核时间
操作要求
1.操作者准备 2.患者准备 3.用物准备 4.环境准备
评分等级及得分 AB C D 42 1 0 42 1 0 42 1 0 32 1 0
1.核对姓名,按要求粘贴条形码 。
5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0
8
6
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待采血管内血流停止后,从持针器上取下试管,轻轻摇动试管,采血毕,核对。退出带针持针器
10
8
6
4
按压穿刺处,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脱手套丢入医疗垃圾桶。协助患者舒适卧位
4
3
2
1
整理用物,整理床单元,回处置室扫条码
4
3
2
1
洗手,必要时记录
4
3
2
1
口述
提问
(5)
表述清楚,音量适中
(2)取舒适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
3
2
1
0
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患者
3
2
1
0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
2
1
0
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采血双向针头、持针器、真空采血试管、安尔碘消毒、无菌棉签、弯盘、止血带、脉枕、手套、治疗巾、条码、医嘱本、洗手液、锐器盒、试管架、有盖容器(收集止血带)
静脉采血(真空)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职称:主考人:总分:
项目
分数
操作步骤
评分等级
得分
A
B
C

(15)
护理评估:
(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
(2)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3)采血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及管壁弹性
3
2
1
0
患者准备:
(1)了解静脉采血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采血过程中应避免导致溶血发生。
(3)需要抗凝的血标本时,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4)及时扫入检验条码。
相关了解内容:
(1)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操作,并达到足够的消毒时间。
(2)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放置在室温环境中,不可放入温箱或冰箱保存。
(3)血样采集顺序:血培养瓶、红∕黄、蓝、绿、紫。
3
2
1
0




(65)
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在相应试管上贴条码,备齐用物放治疗车上(检查用物)
5
4
3
2
携用物至病房,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戴手套
8
6
5
4
系止血带,选择血管,松开止血带
垫治疗巾,皮肤消毒,系止血带
12
10
8
6
第二次消毒皮肤
6
5
4
3
连接双向针和持针器,嘱患者握拳核对
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针头,一手将真空采血试管标签向下置入持针器
5
4
3
2
内容准确
语句通顺、流利


(15)
操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患者满意。举止端庄,仪表大方
5
4
3
2
遵循查对制度,操作规范熟练有序,记录字迹工整,符合要求
6
5
4
3
有效应变,动作轻柔,操作时间要求在3分钟内
4
3
2
1
口述与提问
采血注意事项:
(1)严禁在输液、输血的同侧手臂采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