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最新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1)

最新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1)

1.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1木景观称为( C)。

2A.队植 B.列植 C.对植 D.群植32.被列入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的点状结构,常是城市优秀公共建筑展示4场所的为(A)。

5A.绿地广场 B.道路绿地 C.带状绿地 D.交通绿6地73.花台的最高高度不宜超过(B )。

8A.1.5米 B.1米 C.0.8米 D.1.2米94.公园竖向设计时,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于( B )。

10A.2.5% B.0.5% C. 2% D.1%11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新建居住区绿12地率不应低于( B)。

13A.45% B.30% C. 40% D.35%146.公园绿地的种类分别是( D)。

15A.历史名园 B.居住区公园 C.小区游园 D.综合公园167.设在生产区与居住区或行政福利区之间,以阻挡来自生产区大气中的粉尘、17飘尘或有害气体,减弱噪音等的林带,称为( A)。

18A.卫生防护林 B.交通防护林 C.水土保持林 D.隔离林198.按草坪组成成分有单一草坪、混合草坪和( B)。

20A.混合草坪 B.缀花草坪 C.观赏草坪 D.自然式草坪219.长三角地区用作行道树种的是(B )。

22A.榕树 B.香樟 C.大王椰子 D.菠萝蜜2310.人行道很难种植乔、灌木,只能考虑进行垂直绿化的宽度一般为(A )24A.2.5m B.2.0m C.1.5m D.1m2511. 根据公园的活动和内容,应进行功能分区布置,下列选项中按功能分区26是( B )。

27A.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安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文化娱乐区28B.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体育活动区29C.功能区、景区、保护区30D.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31发展控制区3212. 局部拓展的空间区域成为广场的雏形时期是( B )。

园林规划设计考试复习题

园林规划设计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2、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8、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参考题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参考题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园林要素的设计。

2. 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2. 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3. 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4. 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5、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6. 花坛: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与观景的园林植物,从而构成一幅富有鲜艳色彩或华丽纹样的装饰图案以供观赏,就称之为花坛。

7. 花境:是以多年生花卉为主组成的带状地段,花卉布置采取自然式块状混交,表现花卉群体的自然景观。

8. 花台:当花池的高度达到40cm以上,甚至花池脱离地面,为其他物体所支承,就称为花台。

9.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10. 行道树: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11. 街道小游园: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

12.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13. 居住区:广义就是人类聚居的区域;狭义讲是指由城市主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

14. 覆盖率: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园林规划设计考纲及复习题

园林规划设计考纲及复习题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第一章与第二章内容第一章与第二章内容由于是《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课程上的重要内容,内容重复,不作为该课程的主要考核内容,只作为知识扩展学习内容。

第三章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以外,还具有以下哪种属性。

()A. 生态属性B. 文化属性C. 社会属性D.生产属性2、从生态学角度,城市园林绿化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和()。

A.降低噪音B.防风固沙C. 空气流通D.降低温度3、()是城市气候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成因在于人类对原有自然下垫面的人为改造。

A. 城市冷岛B.城市绿岛C. 城市热岛D.温室效应4、城市中的绿带是城市的通风渠道,如绿带与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称这种绿地为()A.防风林B.引风林C. 生产林D.生态林5、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能创造城市景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还能()A. 增进社会和谐B.防灾避难C.增加经济效益D.提高生活质量二、多项选择题1、城市园林绿化具有()三大综合效益。

A. 生态效益B.社会效益C.文化效益D.经济效益2、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等。

A. 维持碳氧平衡B.调节温湿度C.净化空气D.防风通风3、城市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A.降低噪音B.美化城市环境C.提供休闲娱乐交往场所D.防灾避难4、不同类型绿地降温作用比较,哪些绿地降温效果较强()A.大型公园B.中型公园C.宅旁绿地D.小型公园5、城市园林绿化降低噪音中,哪些植物配置降噪效果好()A. 孤植树B.乔灌草混交C.灌木群D.自然式种植树群三、名词解释1、城市热岛:2、引风林3、社会交往空间4、城市园林绿化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社会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城市园林绿化在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1、试论城市园林绿化在促进通风,防风方面的主要原理,并附图解。

《园林规划设计》期末考试复习

《园林规划设计》期末考试复习

2023春批次期末园林规划设计(考试课)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那些植物喜欢荫蔽的环境()。

(2 分)A.玉簪B.麦冬C.八角金盘答案:ABC2.由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类型()。

(2 分)A.开敞空间B.半开敞空间C.覆盖空间D.封闭空间E.垂直空间答案:ABCDE3.从设计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

(2 分)A.单面式花境B.双面式花境C.对应式花境答案:ABC4.下列不适宜在儿童公园中种植的植物有()。

(2 分)A.夹竹桃B.枸骨C.悬铃木答案:ABC5.园林设计需经过、、、详细设计、五个阶段完成()。

(2 分)A.基地调查和分析B.任务书C.施工图D.方案设计E.照明设计答案:ABCD6.四株同一树种配置忌用的形式有()。

(2 分)A.正方形B.直线C.等边三角形答案:ABC7.我国的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有()。

(2 分)A.一板两带式B.二板三带式C.三板四带式D.四板五带式答案:ABCD8.下列花坛中,不以观叶为主的花坛形式有()。

(2 分)A.花丛式花坛B.盛花花坛答案:AB9.下列植物在秋季呈红色或紫红色的有()。

(2 分)A.枫香B.鸡爪槭答案:AB10.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2 分)A.排列式B.集团式C.自然式D.图案式答案:ABCD11.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有哪几种()。

(2 分)A.乔木、灌木B.藤本植物C.草本植物D.花卉及竹类答案:ABCD12.模纹花坛的植物选择要求()。

(2 分)A.生长缓慢B.枝叶细小、株丛紧密C.萌蘖性强答案:ABC二、判断题13.植物造景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

(2 分)答案:正确14.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时,由于儿童视线低,绿篱修剪高度不宜过高,微缩景观园林植株选用低矮品种,或多用修剪植物。

(2 分)答案:正确15.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紧密结构的较差。

园林规划设计考试复习题

园林规划设计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比例:就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2、尺度:就是景物、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就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就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与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与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与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与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与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瞧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则绿带,就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与明暗的程度。

18、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园林规划设计员复习题(学生用)

园林规划设计员复习题(学生用)

园林规划设计员复习题(学生用)一、名词1、园林2、园林规划设计3、绿地系统规划4、公园绿地5、覆盖率6、花境7、主题公园设计8、居住区组团绿地9、安全视距10、硬质景观11、爽朗风景12、交通岛13、混合式园林14、借景15、框景二、填空1、世界园林景观要紧有中国式、西亚式、希腊式三种。

2、居住区小游园平面布置的三种形式是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

3、园林规划设计包括: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4、广场绿地种植设计的差不多形式有排列式种植、集团式种植、自然式种植三种。

5、公园面积大小要按照周围环境,自然条件、公园性质、活动内容、设施安排等进行分区规划。

6、常见屋顶花园防水层差不多可分为柔性防水材料和刚性防水材料两种做法。

7、分车绿带的种植方式分为封闭式种植和开敞式种植两种。

8、都市道路系统的差不多类型:放射环形道路系统、方格形道路系统、方格对角线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

9、公园规划设计费按整个绿化投资的3%-6% 这一标准收取。

不可预见费按整个绿化投资加公园规划设计费的5% 运算。

10、园林自然美的共性有变化性、多面性、综合性。

11、都市道路绿化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

12、在园林绿地中有两种园墙:界墙和景墙。

13、常用的行道树种植方式有两种:树带式和树池式。

14、绿篱按照其高度可分为矮篱、中篱、高篱、树墙。

15、公园出入口一样分为要紧出口、次要出入口、专门出入口三种。

16、园路布置应考虑回环性、疏密适度、因景筑路、曲折多样性。

17、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是:松、竹、梅。

18、按照园林的布局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19、日本传统庭园要紧形式有:筑山庭、茶庭、平庭、枯山水20、园桥可分为:平桥、曲桥、拱桥、廊桥和亭桥。

21、都市绿地类型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卫生绿地、其他绿地。

22、防护林因其内部结构不同可分为透式、半透式和不透式三种类型。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试题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试题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年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苑2、宫廷园囿3、规则式园林4、自然式园林5、混合式园林6、平视7、俯视8、借景9、园林建筑10、丛植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世界园林有、、三大系统。

2、中国园林独具风格,以东方园林之渊源而被誉为世界。

3、城市园林绿化被人陈为,它既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又能净化空气和。

4、绿色的园林植物被称为。

5、水景是大地景观的血脉,广义的水景包括、、、、等风景资源。

6、植物类景观包括、、三大类。

7、园林主要有、、和组成。

8、园林绿地按服务范围分、、。

9、静态均衡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的形式;一种是、的形式。

10、园林中的比例,一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本身的、、之间的关系,二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或与之间的大小关系。

11、在园林设计中,运用尺度规律进行设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2、正常人的清视距离为 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 \ cm,能识别景物的距离为 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为 m。

13、园林设计总原则是、、、。

14、园林地形的处理手法包括、、、四个方面;叠石的方式有三种:、、。

15、圆路是园林的和,是联系各景点的,是构成园林景色的重要因素。

三、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每题1分、共15分)1、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是写意山水园。

()2、寺庙丛林是中国早期的公共园林。

()3、明清时期的园林分为皇家宫苑和私家园林。

()4、中国古典园林以其性质分为皇家园林、公共园林、寺庙丛林及自然风景区。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园林的诞生。

()6、日本传统园林有三类;筑山庭、平庭和茶庭。

()7、美国注重发展各类公园,私家公园是美国园林的主要形式。

()8、据测定夏季草地表面温度比裸地低10~20℃。

()9、植物园和苗圃园艺场的功能相同。

()10、动物园不属于园林的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称为(C)。

A.队植B.列植C.对植D.群植2.被列入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的点状结构,常是城市优秀公共建筑展示场所的为(A)。

A.绿地广场B.道路绿地C.带状绿地D.交通绿地3.花台的最高高度不宜超过(B )。

A.1.5米B.1米C.0.8米D.1.2米4.公园竖向设计时,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于( B )。

A.2.5% B.0.5% C.2% D.1%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B)。

A.45% B.30% C.40% D.35%6.公园绿地的种类分别是(D)。

A.历史名园B.居住区公园C.小区游园D.综合公园7.设在生产区与居住区或行政福利区之间,以阻挡来自生产区大气中的粉尘、飘尘或有害气体,减弱噪音等的林带,称为(A)。

A.卫生防护林B.交通防护林C.水土保持林D.隔离林8.按草坪组成成分有单一草坪、混合草坪和(B)。

A.混合草坪B.缀花草坪C.观赏草坪D.自然式草坪9.长三角地区用作行道树种的是(B )。

A.榕树 B.香樟 C.大王椰子 D.菠萝蜜10.人行道很难种植乔、灌木,只能考虑进行垂直绿化的宽度一般为(A )A.2.5m B.2.0m C.1.5m D.1m11. 根据公园的活动和内容,应进行功能分区布置,下列选项中按功能分区是(B )。

A.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安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文化娱乐区B.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体育活动区C.功能区、景区、保护区D.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12. 局部拓展的空间区域成为广场的雏形时期是(B )。

A.古罗马B.中世纪C.文艺复兴D.巴洛克13. 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在一定地段内,花木种植不受统一的株、行距限制,而是疏落有秩地布置,从不同的角度望去有不同的景致,生动而活泼。

这种绿地种植形式是(C)。

A.排列式种植B. 集团式种植C. 自然式种植D. 花坛式种植14. 集农业研究开发、农产品生产示范、农技培训推广、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类型是(A)。

A.多元综合型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D.休闲度假型15.公园中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C )。

A.2米B.3米C.4米D.5米1.城市道路绿化应乔、灌、地被有机结合,并以(A )。

A.乔木为主B.灌木为主C.地被为主D.草坪为主2.由多个花坛按一定的对称关系近距离组合而成的不可分割的花卉景观构图整体称为(C)。

A.花坛群B.连续花坛C.组合花坛D.整体花坛3.园林中常用的规则式植物种植有行植和(C )。

A.丛植B.孤植C.对植D.群植4.园林景观路的绿地率不得小于(C)。

A.45% B.30% C.40% D.35%5.铁路、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带,用以消除噪音、灰尘及废气的污染,称为(C )。

A.防风林B.水土保持林C.交通防护林D.卫生隔离林6.为保证公园内游园安全,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C)。

A.1.5m B.1.0m C.0.7m D.0.5m7.混合树列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过( D )。

A.6种 B.5种 C.4种 D.3种8.园林中高篱的设计宽度一般为(B )。

A.50cm B.60 -120cm C.120-150cm D.150cm9.园林中一般公园园路的路网密度宜在(B )。

A.100-280m/hm2 B.200-380m/hm2 C.300-480m/hm2 D.400-580m/hm2 10.公园的景区规划时用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在平面图将各个特色景观区域大致范围表示出来的分区类型为( D )。

A. 混合分区B. 功能分区C.生态分区D.景色分区11.在江苏地区可用作常绿树种的是(C )。

A.银杏 B.榉树 C.杜英 D.栾树12.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A )。

A.通透式配置B.密植式配置C.规则式配置D.自然式配置13. 以下是以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来进行分类的是(C )。

A.规整形广场B.自由形广场C.文化广场D.立体型广场14.关于居住区绿地设计描述正确的是(C )。

A.设计中应过分强调绿化和环境艺术的视觉美化作用B.不要以环境艺术小品和广场铺地代替绿化C. 以草坪为主的植物艺术配置。

D.随意引入外地树种求新求异。

15. 以先进技术支撑的农产品综合生产经营为主要功能,兼具旅游观光功能,观光农业类型是(C)。

A.多元综合型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D.休闲度假型1.用数量较多的乔灌木或加上地被植物配植,形成一个整体,称为(C )。

A.行植B.林植C.群植D.丛植2.公园的出入口一般分为主入口、次要入口和(D )。

A.车行入口B.应急入口C.特殊入口D.专门入口3.我国有关园林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等植物种植面积必须占(C)。

A.大于60% B.大于65%儿童C.大于75% D.大于70%动物4.在园林绿地中作为局部空间构图的一个主景而独立设置于各种场地之中的花坛是(D )。

A.沉床花坛B.带状花坛C.组合花坛D.独立花坛盛花模纹混合5.下面关于公园儿童活动区中绿化树种选择正确的是(C)。

A.不可选用生长健壮、冠大荫浓的乔木来绿化。

B.活动区四周应栽植疏植的乔灌木。

C.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

D.活动场地中要适当密植大乔木,供夏季遮阳。

6.根据城市街道的景观特征把城市道路分为城市交通性街道、城市生活性街道、城市其它步行空间和(C )。

A.高速干道B.交通干道C.城市步行商业街道D.快速干道7.下列关于城市道路分车带绿地描述正确的是(C )。

A.分车带的宽度,只依行车道的性质而定。

B.分车带的种植要以落叶乔木为主。

C.分车带绿地起到分隔组织交通与保障安全的作用。

D.分车绿带的种植是封闭式种植。

8.下列那种植物可用在居住绿地中(C )。

A.丝兰B.夹竹桃C. 碧桃D.构骨9.将广场空间最大限度上与城市道路体系连成一体的时期是( D )。

A.古罗马广场B.中世纪广场C.文艺复兴广场D.巴洛克广场10.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者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或遮挡,或作背景。

是属于以下那种(A )。

A.排列式种植B. 集团式种植C. 自然式种植D. 花坛式种植11. 下列关于城市广场树种选择的原则描述正确的是(C )。

A.冠幅小,枝叶稀B. 具浅根性C. 耐瘠薄土壤D. 不耐修剪,抗病虫害与污染。

12.下列关于居住区道路绿化描述正确的是(B )。

A.居住区主干道或居住小区干道,其道路和绿化带的空间、尺度与城市一般街道不相似。

B.行人交通是居住区干道主要功能,在道路交叉口及转弯处应根据安全视距进行绿化布置。

C. 一般居住小区干道和组团道路两侧不配植行道树。

D. 树种选择方面,对绿化植物的要求比城市道路严格。

13. 下列关于工厂防护林带描述正确的是(A )。

A. 工厂防护林带的设置,要根据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排放形式及污染源的位置、高度等因素而定。

B. 林带的设置方向不需依据常年盛行风向、风频、风速而定。

C. 防护林带防护效果大小不是主要取决于林带的宽度、配植的形式,而是与树种和造林类型有关。

D. 林带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二类:稀疏林带、密集林带。

14.以农业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为主要功能,兼具旅游观光功能,属于观光农业类型的(B )。

A.多元综合型一体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产品D.休闲度假型15.下列那些树种属于花叶同放的是(D )。

A.日本樱花B.白玉兰C. 广玉兰D. 日本晚樱1.花坛按其表现形式分,可分为独立花坛、模纹花坛和(A )。

A.混合花坛B.组群花坛C.专类花坛D.连续花坛2.国内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交通岛直径一般为(A )。

A.40~60米B.50~70米C.40~70米D.50~60米3.《公园设计规范》规定,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D )。

A.2米B.1.2米C.1.0米D.1.5米4.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一般乔木间距(D )。

A.1-3米 B.3-5米 C.2-6米 D.3-8米5.下列那种树种在园林中常用作刺篱的(C )。

A.罗汉松 B. 珍珠梅 C.枸骨 D. 龙柏6.在分车带上种植单行或双行丛生灌木或慢生常绿树,起到绿色隔墙作用的冠幅株距应小于(B)。

A.1倍B.5倍C.8倍D.10倍7.公园设计中残疾人使用的园路路面范围内,乔、灌木枝下净高不得低于(C)。

A.0.5米B.1米C.2.2米D.4米8.大、中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城市各用地分区之间的常规中速交通道路是(C )。

A.高速干道B.快速干道C.交通干道D.区干道9.现代城市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的开放空间是(B )。

A.城市公园B.城市广场C.城市道路D.居住区10.广场围合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性,是属于下列那种情形(B )。

A.四面围合的广场B.三面围合的广场C.二面围合的广场D.仅一面围合的广场11. 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

是属于以下那种( B )。

A.排列式种植B. 集团式种植C. 自然式种植D. 花坛式种植12. 下列关于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 )。

A. 园林植物是居住区绿地的主要构成材料。

B. 居住区绿地应以硬质铺装场地为主。

C. 居住区绿地不可吸引居民在就近的绿地中休憩观赏和进行社交。

D. 居住区绿地在地震、火灾都时侯,没有疏散人流和隐蔽避难的作用13.不易受行人、车辆的影响,环境安静,平面多呈规划几何形的组团绿地是(A )。

A.庭院式组团绿地B.林阴道式组团绿地C.山墙间组团绿地D.临街组团绿地14.下列那种植物可以用在居住区建筑物入口处两侧绿地(C )。

A.凤尾兰B.丝兰C.珊瑚树D.枸骨球15.具有农林景观和乡村风情特色,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观光农业类型是(D )。

A.多元综合型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D.休闲度假型1.宽度在1米以上,长度比宽度达3倍以上的长形花坛,称为(A )。

A.带状花坛B.条状花坛C.花坛群D.连续花坛2.下列那种树种在园林中常用作花篱的(C )。

A.罗汉松 B.海桐 C.珍珠梅 D.龙柏桂花栀子花月季3.下列树种季相变化最丰富的是(B)。

A.油松B.银杏C.棕榈D.海桐4.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B )。

A.3米B.5米C.6米D.8米5.下面关于公园中绿化树种选择正确的是(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