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C2. D3. B4. A5. D6. C7. B8. A9. D10. 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1.(1)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强调了在人生旅途中要持之以恒,不断追求进步。
12.(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放弃,突出了坚持的重要性。
(2)作者认为,只有坚持才能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13.(1)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努力和奋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2)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终点。
14.(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表现,强调了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作者鼓励读者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站起来,坚持自己的信念。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5.(1)望岳(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6.(1)滕王阁序(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这句话通过描写落霞、孤鹜、秋水等景物,表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17.(1)长恨歌(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永恒的追求。
18.(1)庐山谣(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这句话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四、作文(50分)题目:我的青春梦想答案:我的青春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既神圣又充满挑战。
它需要我具备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我眼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困惑中找到答案,在挫折中找到勇气。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只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高二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

高二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
高二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一)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迤逦(lǐ) 拾掇(duō) 绊倒(pàn) 一蹴而就(cù)B.混沌(hún) 强横(hèng) 提防(dī) 数见不鲜(xiǎn)C.蕴藉(jí) 真菌(jūn) 框架(kuàng) 模棱两可(líng)D.诡谲(jué) 贮存(zhù) 着魔(zháo) 深恶痛绝(w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啰嗦含糊精彩促狭鬼哀声叹气B.唢呐缉拿螺旋笑嬉嬉粗枝大叶C.迄今膨胀绵密琉璃瓦陈词滥调D.付梓寒砧佳宾万应锭不落言筌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宽以待人会使人人都喜欢与你交往。
所以,宽以待人是为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
③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④在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也许是________的,老农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吧。
A.处世消失体味微不足道B.处事消逝体味微乎其微C.处世消逝体验微乎其微D.处事消失体验微不足道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A.对于“无人监考”的建议,同学们见解不一,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学生会准备组织大家认真讨论一下。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窘困,无出其右。
C.同学们都认为他多才多艺,他自己却谦虚地说:“我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有些国家的经济形势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未见好转迹象。
2023-2024学年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3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本试卷共12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纸,不收试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亿人。
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希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有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
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
CRISPR/C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
从它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spacers”(间隔)。
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
总是位于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基因,它们会产生与CRISPR共同进化的酶。
在激活状态下,这些Cas酶能够充当切割DNA的“分子剪刀”。
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分子进行切割。
CRISPR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向导RNA和Gas酶来定位和破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Gas9有“基因魔剪”的美称。
它在切割DNA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spacers”。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沉默不语沉鱼落雁B. 鸿毛纷至沓来沉鱼落雁C. 沉着沉鱼落雁沉默不语D. 纷至沓来沉鱼落雁鸿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严格禁止乱砍滥伐、推广植树造林等。
C.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公园吗?”她问道。
B. 他说:“我已经决定了,我要去北京上大学。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D.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青出于蓝C. 胸有成竹D. 惊天动地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眉毛。
B. 老师的话像春风,吹散了心中的阴霾。
C. 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巨大的书山。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
C. 《水浒传》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作者施耐庵。
D.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7. 下列诗句中,表达情感最为强烈的一项是()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8. 下列对联中,上下联意思连贯、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春风杨柳万千条,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B. 上联:千里江陵一日还,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C. 上联:春江水暖鸭先知,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D.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这篇诗篇以______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江苏省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孔子有一次让弟子谈各自的志向。
子路说自己志在治理“千乘之国”,孔子只是笑笑,未置可否;冉求说自己志在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小国,孔子未说话;公西华说自己“愿为小相”,即做小司仪,孔子未说话;最后曾皙放下手中的瑟,站起身说出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孔子这才喟然叹曰:“我赞同曾皙的想法!”“浴乎沂”就是在沂水洗澡游乐,“莫春者”即晚春夏初多雨的季节。
孔子对于子路、冉求治国之理想,对于公西华道德之理想,不以为然,唯独对于曾皙“暮春多雨时浴乎沂”之志向,情有独钟,正说明孔子对于“水”,确有独特的感受与倾慕。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这样著名的论水文字,却同样落脚于一个“道”字。
孟子讲流水“不盈科不行”只是为了说明君子之志于“道”,亦应当“不成章不达”;他讲“观于海者难为水”,也只是为了说明“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他讲观水“必观其澜”,亦同样只是为了说明观人必观其行、必观其效。
“水”者人也,“澜”者善行也;观水观其澜,观人观其善行:观澜为观水之术,观善行为观人之术。
水若离开善德,便失去其意义。
庄子之讲“浴”.则只是为了清明之道。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方言地理不仅是地理现象,也是一种人文现象,因此研究方言地理必须联系它的文化背景。
汉语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秦代开始建立的郡县制度两千多年来一直稳定发展,对汉语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影响极大。
研究汉语方言地理的人不难发现:旧府州辖境内的方言内部有很大的一致性。
这样的例子在许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如浙江的温州府、江苏的徐州府、上海的松江府,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
一方面,自古以来中国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历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承平时代,厮守田庐,乡土和宗族及地域观念很强,都视背井离乡为畏途。
是故方言世代传承,不易变更。
这样的文化背景使历史行政区划与汉语方言区划,我国自秦代开始实行郡县制度,即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为世所罕见。
旧府(或州)是若干县的有机组合体,也是本府权威方言之所在。
在农业经济社会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大都不超出本府之外。
上述两方面的文化背景自然使得一府之内的方言趋于一致汉语方言地理格局是宋代奠定的,宋代的行政区划和现代方言区划,事实上有不少重合之处。
例如,即以广州为中心的粤语,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话和以汕头为中心的潮州话。
其中粤语和客家话分界线的北段和南段跟宋代的行政区界线完全吻合,南段即广州府跟惠州的界线。
中国的地方戏曲,包括曲艺,约有四百种,任何一种戏曲,其起源都局限于一定地域,改造当地的民间歌舞而成。
换句话说,任何剧种在其雏形阶段都是地方戏,而大部分仍然以地方戏的形式存在。
区别这些地方戏的最显著特征是方言而不是声腔,因为有的地方戏可以兼容几种声腔,再加上四川民间小调。
长期以来,藏戏在青海始终流行不起来,这在中国各种方言中是很特殊的。
如果当地观众听不懂唱词和说白,那么这种戏曲在该地自然没有多大生命力方言地理与交通地理关系也很密切。
高中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doc

1.选出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踟蹰(zhī chú)..B.侘傺 (chà chì)..C.伶俜 (ling pīng)..D.凝噎 (yē).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3 分)()转徙 (xǐ) 迁谪 (zhé) 纶 (guāng)巾...荠 (jì)麦幢幢 (chuáng) 窒 (zhì)闷b5E2RGbCAP ....罗衾 (qīn) 沙渚 (chǔ) 三匝 (zhā) ...溘 (kè)死神妪 (yū) 落蕊 (ru ì)p1EanqFDPw ...2.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3 分)()A.祭祀轮廓虔诚宠姬佞臣爽心悦目 DXDiTa9E3dB.恶梦幽远萧瑟缕心刻骨变幻莫测C.翌日苍桑嘲哳清俊飘逸雾失楼台 RTCrpUDGiTD.憧憬懊悔霄禁一椽破屋千帆竞发3.选出解释有错误的一组( 3 分)()A.落寞(冷落,寂寞)开济(扶助)漫(不要)嗟荣辱夙(早上)兴夜寐.....B.宁谧(安静)盎(洋溢)然翠峰如簇(丛聚)可堪(能忍受)回首....C.啜(喝)茗颔(点头)首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久负(享有)盛名.....D.陶(快乐)然倏(极快地)然山居秋暝(晚)游目骋(放开)怀....4.选出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3 分)()A.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B.这是一架电子分析天平,它能精确地称量微量物质,其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厘不爽。
C.如果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置若罔闻。
5.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4 分)()A.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①C.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D.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A.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B.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②C.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D.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③A.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B.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C.胜似闲庭信步.D.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B.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①C.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 6 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305 篇,又称“诗三百”。
高二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推荐文章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热度: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初三月考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热度:在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前适当做些语文期中试卷,有助于同学们查漏补缺。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上册语文期中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27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宫绦(tiáo) 商埠(bù) 纨绔(kuà) 敛声屏(bǐng)气B. 忖度(duó) 瞋(zhēn)视谬(miù)种少不更(gēng)事C. 窈(yǎo)陷江渚(zhǔ) 千载(zǎi) 咬文嚼(jiáo)字D. 砧(zhēn)板商贾(jiǎ) 残骸(hái) 力能扛(káng)鼎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笑魇缜密蘖根祸胎甜言蜜语B. 寒暄绸缪娇生惯养百无聊赖C. 鬼秘执拗挺而走险杯盘狼藉D. 杀戮溯源各行其事过尤不及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诸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认真地加以,以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②当公安人员向他了解犯罪分子情况时,他说话显得很,但最后在正义的感召下,说出了犯罪分子犯罪的全过程。
③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许多妇女的心,她们伤感,落泪。
A.疏通隐晦无不B.疏导隐晦不无C.疏通隐讳不无D.疏导隐讳无不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作诗要苦思冥想,处心积虑,炼字之苦可见一斑。
B.乌江自刎前,项羽一再哀叹“此天亡我,非战之最也”,他最后终于乐天安命了。
C.他昨夜休息得不好,起床时十分疲倦,睁不开眼睛,简直六神无主。
D.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百无聊赖地去翻案头的旧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 (18分) (2018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郭文卿刘灿章的书画,爽朗大气,厚重却不失灵动,技法娴熟,笔墨功夫深,以书写意,以画抒情,入古而出古,笔墨线条间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隐约有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深感安时处顺的悠然自在。
书画同源,先生书画相得益彰。
书法千锤百炼的线条艺术、枯湿浓淡娴熟的用墨技巧,为绘画提供坚实的笔下基础及鲜活之气。
书法亦融合绘画中的自然精神,显得灵动。
先生书法兼具各体,尤以草书为盛。
主要师法王献之、王铎、怀素、黄庭坚。
草法烂熟于心,下笔如飞,自成一体,跌宕绵延,纵意肆流,一气数字,结成大势,颇具神韵。
所用线条素简,随意流出,疏朗活泛,毫无拖沓之感,极具节奏;遵章法而不囿,自然流露的率真、质朴气质,耐人寻味。
先生所画,题材广泛。
山水、花鸟,无所不能。
山水气势恢宏、苍茫浩渺,笔墨洗练,线条遒劲,布局有方,格调高雅,墨色变幻,让人感觉或空灵奇妙或浓重繁茂或温润亲和,有文人画求诗意的气质,却也有独特的笔墨语言。
先生的作品气质万千,恐怕与他对艺术的态度不无联系。
除却天分与勤奋的因素,更多的是他对艺术的真诚、赤诚之心。
他自幼喜爱书画,正是这种对艺术天然的热爱,促使年幼的他在墨与写字的笔结成冰碴儿的冬天,也不放下手中的笔。
他绕村子跑几圈取暖只为写字,而那时的纸也只能是四处苦寻来的报纸或厕所粗手纸。
在生命最青涩的年纪,这样的冬天一直陪伴着他,更别说春暖花开的季节了。
18岁他参军入伍,他所到的部队恰恰是相对闭塞的一支。
因其能书会画,获得了放电影的差事。
彼时,放电影不仅要画海报、放幻灯片,还要背着沉重的机器四处跑,先生强健的体魄与那时的四处奔波锻炼有着莫大的联系。
他心系读书,写字,画画。
下连队放电影间隙,深入巴山秀水,深山老林,眼前景色成为他最好的素描素材。
放映任务结束,他的时间都被这些美事填满。
对那些从城里来的字帖与画册,他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爱恋,反复临摹,不知疲倦,这样的痴迷,深深潜藏在满是军规的军营里,竟然长达十几年。
自助者,天助之,先生后来遇见了书法名家孙竹篱。
孙先生博古通今,乃一代书画大家。
先生受其艺术精神感染,从业余的苦磨苦练中走了出来,看到了悟性与勤奋拥有同样的闪光点,深化了其对艺术的认知。
后来又遇到陆俨少、沈鹏两位影响深远的师长,他一直谨记他们给予的智慧。
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未曾荒废文学、哲学积淀的原因,他们一致认定艺术始终是要有深厚的根基支撑,才能永葆生命力。
他几十年如一日,闻鸡起舞,与书画虔心作伴,一直走在探寻的路上。
若非对艺术的赤诚,何以走到今天?他的人生亦如他人,并非坦途。
他总是默默接受,把一切幻化,融进他的艺术生命中,他作品里透出的厚重也许在诉说着什么……“把一切想明白了,就可以坦然面对自己了”,他说得不疾不徐,轻言却饱含力量。
他的人和作品一样,说出的话,做出的事,让人感觉到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大情怀。
不论是书还是画,先生已然有较明显的个人面目,但他对自己的期许也许更多。
多次听他讲要用接下来的几年,潜心深入传统、经典,梳理调整创作,精进草书、隶书和山水,力求自我进一步跨越。
(选自《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 刘灿章的书画,隐约有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深感安时处顺的悠然自在,这充分表现出他在书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
B . 因为喜爱书画,他小时候就专门在墨与写字的笔结成冰碴儿的冬天里练字,而用的都是四处苦寻来的报纸或厕所粗手纸。
C . 因为放电影要背着沉重的机器四处跑,所以他练就了强健的体魄;更利用放电影间隙,他发现了最好的素描素材。
D . 陆俨少、沈鹏两位师长对刘灿章的影响深远,传授给刘灿章深厚的艺术根基,这些根基支撑着刘灿章几十年未曾荒废文学、哲学积淀。
E . 不论是书还是画,刘灿章先生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为了能够深入传统、经典,他用几年的时间梳理调整创作,力求自我进一步跨越。
(2)刘灿章先生书画艺术的特点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归纳。
(3)作者说刘灿章先生艺术成就的取得“除却天分与勤奋的因素,更多的是他对艺术的真诚、赤诚之心”,文中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请简要分析。
(4)文中引用刘灿章的话:“把一切想明白了,就可以坦然面对自己了。
”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请就此进行探究。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2. (16分) (2019高二上·萧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李密《陈情表》)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慈父见背见:看见。
B . 舅夺母志夺:改变。
C . 除臣洗马除:授予官职。
D . 不省所怙怙:依靠的父亲。
(2)以下分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 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 . “零丁孤苦”“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未曾废离”等词,直接描写其凄苦之情,令人读而生悲。
C . 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 . 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 .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D . 明年,丞相薨。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②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5)用“/”给文中画线的语段断句。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
然而非所敢望也。
(苏辙《东轩记》)3. (10分) (2016高三上·绵阳开学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香砌:指花坛。
②真珠:即珍珠。
③欹(qī):倾斜。
④都来:算来。
(1)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秋夜景象的?请简要分析。
(2)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4. (6分) (2019高一上·烟台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宋代罗大经称其“一联含有八层意思”。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一个怀才不遇者浓重的愤懑之气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三、论述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5. (12分) (2019高二上·肇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壶袁炳发阿东居住的地方是个贫困的小村,偏僻,四面环山。
阿东考上大学那年,全村人的心沸腾了些日子。
村委会除了杀了一头猪之外,还奖励阿东二百元钱。
村主任说:“咱这村儿啊,自打我记事儿起,就没出过一个大学生,这回阿东可给咱们村提了精神气儿了,带了个好头啊!”让阿东感动的是,阿东上大学走的那天,村里的七爷把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五百元钱,掏出来塞到阿东的手里。
阿东执意不要。
七爷就生气了。
七爷对阿东说:“阿东,这钱你要是不要,就是瞧不起你七爷!”看着七爷真生气了,阿东就收了这钱。
走时,阿东跪下,含泪给七爷磕了两个头……时光暗里流逝,匆匆间阿东大学毕业了。
阿东不负村里人的厚望,毕业后没有留在城里工作。
他又回到了这个小村,他要在村里办一所小学,不让村里的孩子再走他“趟过一条河翻过一座山”去镇上读书的老路。
阿东回到村里后,就把办学的想法和村主任说了。
村主任赞成阿东的做法,并答应把村委会的一间库房腾出来做教室。
就在这时,阿东爷爷的哮喘病犯了,阿东就把筹办学校的事暂时搁置下来。
阿东去镇上给爷爷买了几服中药。
回到村里后,阿东从七爷那儿借来药壶,给爷爷熬药。
喝了几服药,爷爷的病就好了,阿东把药壶还给了七爷。
阿东还给七爷药壶前脚刚走,后脚七爷就气哼哼地把药壶狠狠地甩到挨着后窗的那条河里了。
几日后,爷爷不见了那药壶,便问阿东哪去了。
阿东告诉爷爷药壶还回了七爷。
爷爷听后,一下瘫坐在地上。
爷爷气愤地指着阿东,骂道:“你个混蛋,读书怎么倒读糊涂了?咱们村里多少年的规矩你也不是不知道,借什么东西都能还,就是借药壶不能还!”爷爷叹了口气,又说:“知道吗?你还的不是药壶,你还给七爷的是晦气呀!”阿东不能与爷爷争执理论,便走出屋去……事有凑巧,就在阿东还给七爷药壶的当天夜里,七爷突发脑溢血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