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金铜矿项目
紫金山金铜矿地下矿山无人铲运系统研究

紫金山金铜矿地下矿山无人铲运系统研究在科技的海洋中,有一座名为“自动化”的灯塔,它照亮了工业的未来。
而在这座灯塔下,紫金山金铜矿地下矿山无人铲运系统的研究如同一艘勇敢的探险船,正乘风破浪,驶向未知的海域。
这项研究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创新和挑战。
想象一下,一个庞大的地下矿山,黑暗而深邃,就像是一个沉睡的巨兽。
而无人铲运系统则是这巨兽体内的心脏,它跳动着,为矿山注入活力和生机。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系统的“大脑”——智能控制系统。
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通过精确的算法和数据分析,指挥着每一个机械臂、每一辆运输车。
它的决策速度之快,就像是闪电划破夜空;它的精确度之高,就像是狙击手的瞄准镜。
然后,是这个系统的“肌肉”——机械臂和运输车。
它们在地下矿山中穿梭,就像是一群勤劳的蚂蚁,不停地搬运着矿石。
它们的效率之高,让人惊叹;它们的耐力之强,让人佩服。
然而,这项研究并非一帆风顺。
它也像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比如,如何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如何确保机械臂和运输车的协同作业?这些问题就像是一道道坚固的防线,需要我们去突破。
但是,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创造力。
他们就像是一群勇敢的战士,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去攻克这些难关。
他们的努力,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让人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紫金山金铜矿地下矿山无人铲运系统的研究是一场科技与勇气的盛宴。
它不仅展示了人类对科技的追求和探索,也体现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研究一定会取得重大的突破,为我国的矿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这场科技的盛宴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震撼。
同时,也要向那些在科研一线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就像是这场盛宴的主厨,为我们烹饪出一道道美味的科技大餐。
紫金山铜金矿开采综合分析报告

0
紫金山铜金矿开采综合分析报告
开拓运输系统采用"胶带斜坡道+盲副井"联合开拓方式。-100m以上各中段矿岩采用汽 车运输,矿石经溜井下放到-150m水平,经粗碎后由胶带斜坡道运出地表选矿厂。胶 带斜坡道主要担负矿石的提升任务,同时兼作无轨设备出入地表和进新风之用。盲副 井主要承担提升人员、废石、设备、材料,也是主要进风通道
0
紫金山铜金矿开采综合分析报告
2.矿床特征简述 该矿床为铜金共生矿床 铜矿体赋存于潜水面以下原生带中,为隐伏矿床 铜矿体总体上呈密集的平行脉带产出,在剖面上呈右形侧列分布 共圈定铜矿体21个,其中主要矿体5个,分布于31~24线间,矿体赋存标高928~-223m,矿体长 650~950m,倾向延伸698~1156m,平均厚19.72~80.74m 铜矿体形态多为简单—复杂的透镜体,少部分呈脉状、似板状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潜水面以上氧化带中,金矿体由西南向东北呈右行侧列分布,共圈出工业金矿 体17个,其中3号金矿体规模达大型 金矿体形态多数为简单的透镜状,其次为似板状、脉状、豆荚状
0
紫金山铜金矿开采综合分析报告
2.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技术措施
尾矿的堆放侵占了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周围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造成一定 影响。尾矿在选矿过程中经受了破磨。质量减小,表面积变大,堆存时易流动和塌漏,尾 矿成分及残留选矿药剂对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合金属的尾矿,其中硫化物产生酸性水进 一步淋浸金属。如果流失将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目前紫金山尾矿库正在使用中。主 要是对尾矿坝坡面上进行复垦植被
8.采矿过程环节安全应对措施
第一:穿孔作业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后期施工作业的安全
因此穿孔作业必须严格按照矿山设计资料进行,穿孔角度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后期才能避 免因边坡过陡而造成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紫金山金铜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隔离矿柱厚度数值模拟研究

紫金山金铜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隔离矿柱厚度数值模拟研究赖红源(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 福建上杭市 364200)摘 要:对于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矿山,确定隔离矿柱的厚度过薄,易造成露天底隔离矿柱突然间崩落,反之留得过厚又会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露天开采底部标高为+652~592m时的露天与地下开采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拟合得到隔离矿柱厚度与最大拉应力的关系曲线,确定了紫金山金铜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的隔离矿柱合理厚度,对矿山露天与地下的正常生产以及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和地下采场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露天地下联合开采;数值模拟;隔离矿柱厚度1 开采现状1.1 露天开采现状经过四期技改和实施金铜矿联合开采,紫金山金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全国最大的金矿露采矿山。
目前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场最高台阶为1036m,境界内最高标高为1024m,相对最大高差360m,从坑底到坑顶现状最大边坡角为22°。
采坑东西宽1800m,南北长1300m,采坑边长约6km,采坑总面积为1.5km2。
坡面角多为60°~70°,台阶宽度为10~50m。
金矿体露天现已开采到642m水平。
年采剥总量达1500×104m3,年产黄金达15t。
预计最终回采标高为620m。
对应铜矿体的地表部分,露天开采已到676m水平(截至2012年7月),铜矿石生产量为7~8×104t/d。
使用潜孔钻机进行下向垂直深孔作业,爆破排距5m、间距7.5m、炮孔直径为175mm,孔深为15m,采用胺油炸药。
爆破块度一般在0.8m以下,ZL-50型装载机,重型卡车运输,40t/车次。
矿石经露天溜井下放到矿石主平硐330m水平,再由轨道电机车运输到选厂矿仓。
露天边坡已按矿山确定的100m境界实施,边帮在扩帮。
采场中有1#、2#、3#、4#和6#溜井,井筒均无支护。
1.2 地下开采现状铜矿地下开采范围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露天采场的北部。
紫金山金铜矿边坡厚层基材赜播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喷 播 绿 化 的 基 本 流 程 : 理 边 坡一 铺 挂 铁 丝 网 、 杆 固 清 锚
定 一 喷 有 机 基 材 层 一 表 层 喷播 植 被 种 子一 盖 无 纺 布 一 养 护
管 理
12 , 均 匀 一 致 。 基 材 厚 度 得 到 保 证 , 陡处 可 用 草 绳 按 /) 并 使 较
中 , 理 和 化 学 稳 定 性 好 的改 良土 壤 , 团 粒 反 应 后 可 以 确 物 经
保 土 壤 培 养 基 质 量 。 营 养 土 在 混 合 时 应 过 筛 , 筛 网 直 径 为
1 e . 土 壤 中 杂 物 和 石 块 筛 去 。 为 防 止 喷 射 时堵 管 , 养 . r 把 5a 营 土 的含 水 量 不 宜 过 大 , 般 应 小 于 2 % , 含 水 量 大 应 进 行 一 0 如
按 照 设 计 喷 播 厚 度 要 求 保 持 一 定 间 隙 ( 为 设 计 喷 播 厚 度 的 约
可 以 在 基 材 中 生 根 、 芽 、 长 , 而 达 到 恢 复 植 被 、 化 环 发 生 从 美 境 、 止 水 土 流 失 及 固 坡 的 目的 ( 防 见图 J 。 )
22 工艺 结构 及 流 程 -
带 法 、 维 绿 化 法 、 态 多 孑 混 凝 土绿 化 法 、 层 基 材 喷 播 法 纤 生 L 厚
暴 雨 对 坡 面 的 冲 刷 。坡 面排 水 系统 设 置 是 否恰 当 和合 理 直接
关系到 坡面植被 的生长环 境 , 于长 、 边坡 , 顶 、 脚 以 对 大 坡 坡 及 平 台 均 需 要 设 置 截 水 沟 , 根 据 坡 面 水 流 量 的 大 小 考 虑 是 并
3 施 工过 程 出现的 问题 及处理 方法 分析
紫金山金铜矿项目

紫金山金铜矿项目一、紫金山金铜矿大地构造紫金山矿床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之西南,云霄-上杭北西向深断裂带与宣和北东向复式背斜交汇处,上杭北西向的白垩纪火山-沉积盆地的北东缘。
矿区地层主要分布于外围地区,矿区范围内仅有白垩系火山-沉积岩零星分布。
燕山期岩浆岩占据矿区中部。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二、铜金矿发布紫金山铜金矿床是80年代在我国东部陆相火山岩区勘查的一个大型铜金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北15km处。
矿田范围40km2,由紫金山、中寮(含五子骑龙、浸铜湖矿段)、萝卜岭、龙江亭、碧田等矿区及二庙沟、新屋下等矿化异常点组成。
海拔1138米的紫金山金铜矿分为两部分,其中海拔600米之上是金矿、600米以下是铜矿。
因此,紫金山又有“铜娃娃戴个金帽子”之称。
目前,紫金山金(铜)矿探明黄金储量约310吨,探明铜储量约400万吨。
紫金山矿区位于矿田中部,面积约4.37km2。
现已在该矿区北西矿段经详查探获铜矿储量205万t,铜平均1.09%,共生金矿已达到中型规模,金平均品位4.69g/t,并伴生银、硫铁矿、明矾石等多种有益矿产。
紫金山矿区矿带矿体矿区铜矿带中铜矿体主要赋存于650m高程以下的原生带中,为隐伏矿体。
矿带主要由一系列密集的脉状铜矿体组成。
已初步圈定铜矿体41个,总体走向320°,倾向北东,倾角20~50°,有上陡下缓的趋势。
紫金山矿床系指矿区西北矿段的铜金矿体,并依据次火山岩脉和隐爆角砾岩带的发育程度划分出三个铜金矿带。
由南往北,由下往上,为0号矿带、Ⅰ号矿带、Ⅱ号矿带。
0号矿带:位于矿区北西向脉状隐爆角砾岩和第二次次英安玢岩密集带1号矿带下盘,已圈出17矿体。
矿化带厚度100~280m,延深约500~600m,最大深度达900m,矿化围岩主要为蚀变花岗岩。
铜储量占全区的43.58%。
I号矿带:主要分布于次英安玢岩和脉状隐爆角砾岩密集带内。
已控制矿带长约600m,宽500m,矿化带厚度200~260m,延深470~750m,最大延深达800m。
紫金山金铜矿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

紫金山金铜矿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吴国昌【摘要】针对紫金山金铜矿矿岩稳固、矿体厚大、品位较低,近矿围岩含有一定铜品位的特点,顾及地下开采铜矿期间上部露天金铜矿尚在开采.为确保露天边坡的安全稳定和地下与露天并采的生产安全,确定采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同时借助阿特拉斯Boomer凿岩台车、AT1500天井钻机、山特维克中深孔钻机、遥控铲运机、布洛克多功能机器人等大型无轨机械化设备,实现采准巷道的快速掘进、小断面切割天井一次成井,通过采用乳化炸药和非电导爆起爆系统、间隔装药、VCR深孔掏槽等技术,使单采场生产能力达到1 000 t/d,采矿贫化率小于8%,对于类似矿山开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法;露天开采;非电导爆起爆系统;VCR深孔掏槽【作者】吴国昌【作者单位】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正文语种】中文紫金山铜矿属大型斑岩铜矿床,以多个矿化富集体为中心,呈现渐变关系,即逐步过渡为低品位矿体和含铜废石,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铜矿体厚大、稳固,且地下与露天同时开采。
针对上述采矿条件,参照国内外类似矿山的先进经验,确定使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同时采用一系列大型化设备及间隔装药、VCR深孔掏槽等技术,充分发挥设备优势,以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为国内类似矿山开采提供参考。
1.1 开采范围与顺序(1)开采范围。
根据矿床地质勘探程度和工业矿体的分布特征,结合上部露采最终坑底标高,确定开采矿带为位于紫金山矿区西北矿段0#矿带下盘南西侧的Ⅺ#矿带,主要开采对象为Ⅺ#矿带的3#、4#、1#主矿体。
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坚硬、半坚硬块状岩类为主、局部夹薄层软弱岩石的简单类型。
+100~-100 m水平的铜矿床主要埋藏于潜水面以下的原生带中,裂隙发育程度较弱。
铜矿体与顶底板围岩性质一致,主要为中—细粒花岗岩,次为隐爆角砾岩和少量英安玢岩,矿岩稳定性好、抗压强度高,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原生矿,不结块、不自燃,地表允许陷落。
紫金山铜矿万吨级湿法炼铜厂的设计

摘要介绍了福建紫金山铜矿万吨级湿法炼铜厂建设的项目背景及湿法炼铜厂的设计情况,探讨了工厂设计及运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紫金山铜矿湿法炼铜浸出萃取电积中图分类号:嘲.2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矿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硫化铜矿床,铜金属工业储量约146.5万t。
含铜矿物以蓝辉铜矿和铜兰为主,其次为辉铜矿、块硫砷铜矿和硫砷铜矿。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碎屑石英、地开石、明矾石,伴有少量绢云母、长石、高岭土、绿泥石、绿帘石等。
矿石的化学成分见表1,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见表2。
表1原矿化学组成序号矿物名称含量(%)序号矿物名称含量(%)紫金山铜矿1995年曾进行过常规浮选、火法冶炼工艺和三氯化铁浸出的试验研究,但均未获得成功。
1998年开始进行了微生物浸出提铜试验,历经实验室小试一实验室扩大试验一年产300t阴极铜微生物浸出萃取电积半工业试验,于2003年12月完成lO00t阴极铜微生物浸出萃取电积工业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铜浸出率平均达到80.56%,铜实际回收率达到78.23%,阴极铜生产成本平均为1.14万Yr_/t,并掌握了高效浸矿菌的选育技术。
根据以上工业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福建紫金山铜矿万吨级湿法炼铜项目的设施,其设计工艺流程为微生物堆浸一萃取一电积工艺。
2003年铜试验厂生产数据如表3【】.2J。
2设计方案福建紫金山铜矿万吨级湿法炼铜厂由采矿场、矿石破碎系统(粗碎车间、中细碎筛分车间、转运站、粉矿仓)、堆浸场(废渣场)、萃取车间、电积车间、防排洪及污水处理设施、辅助生产设施、供电、供水设施、矿部及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组成。
以下主要介绍堆浸系统、萃取车间、电积车间。
2.1堆浸系统矿石破碎至12ram后用胶带输送机运至粉矿仓,再经自卸汽车运至堆场,用汽车配推土机筑堆,采用不卸堆逐层筑堆方式。
筑堆过程中均匀引入一定量的含菌液,同时采用挖掘机松堆。
规划设计3个堆浸,合格的浸出液进富液池(铜离子浓度大于2.5g/L)进入富液池,铜离子浓度为2.5g/L~1GL的浸出液进入次富液池,次富液池溶液和萃余液一起返回堆场滴淋。
紫金山金铜矿深部开采爆破工艺研究

图18竖向应力。
隧道开挖段的具体尺寸如图1所示。
图1平底结构掘进断面图炮眼布置根据设计要求,以西侧平底结构为例,炮眼的布置图所示,具体的要求如下:工作面炮眼布置满足工程实际),但是经济上不合理。
综上所述,选用桩径作为咬合桩的最优桩径。
结合数值模拟可知:比较于1.0m和1.4m的桩径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更加经济实用,桩径。
②本文对桩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径的设计提供参考。
:谈全套管施工工艺在咬合桩施工中的应用17):105-107.胡浩然,关松,方建新,袁路路,喆仲.深基坑咬合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人民长江,2020,51(08):167-171罗光财,戴华良,曹勇,朱嘉岚.复杂海相地质条件下的咬合桩施工关键技术[J].建筑施工,2020,42(09):1606-1609.刘新乐,姬建华,王静波.复杂条件下超大深基坑入岩地下连续墙关键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20,49(13):76-80.图2炮眼布置图掘进巷道工作面的炮眼[1]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通过使用孔内微差起爆,即先起爆掏槽眼,然后最后对周边眼进行爆破。
并遵循“多打可以取得更良好的爆破效果。
掏槽眼设在隧道段的中下部,孔深比其他爆破孔深掏槽眼选用直眼掏槽,炮孔的装药系掏槽眼外围两圈设计为扩槽眼,具体的所示。
图3掏槽眼设计②辅助眼。
辅助眼应均匀地排列在掏槽眼和周边眼之间。
如图所示,其位置是掏槽眼外侧的一个圆。
间距通常为700mm,炮眼的方向通常垂直于工作表面,装药系数通常0.5-0.7。
③周边眼。
周边眼是图2中最外面的圆圈。
周边眼是按照光面爆破排列的。
周边眼的炮眼中心在距断面轮廓线范围内均匀排列,并根据岩性,眼底与轮廓线的距离偏离150mm。
还必须尽量减少超挖量,药量。
底眼眼口应比巷道底板高出眼口200mm,以免巷道底板偏高。
2.2.2爆破参数的确定井巷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包括:炮眼的深度和直径,炮眼的装药量和数量等。
炮眼的直径应与药筒的直径相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金山金铜矿项目
一、紫金山金铜矿大地构造
紫金山矿床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之西南,云霄-上杭北西向深断裂带与宣和北东向复式背斜交汇处,上杭北西向的白垩纪火山-沉积盆地的北东缘。
矿区地层主要分布于外围地区,矿区范围内仅有白垩系火山-沉积岩零星分布。
燕山期岩浆岩占据矿区中部。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二、铜金矿发布
紫金山铜金矿床是80年代在我国东部陆相火山岩区勘查的一个大型铜金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北15km处。
矿田范围40km2,由紫金山、中寮(含五子骑龙、浸铜湖矿段)、萝卜岭、龙江亭、碧田等矿区及二庙沟、新屋下等矿化异常点组成。
海拔1138米的紫金山金铜矿分为两部分,其中海拔600米之上是金矿、600米以下是铜矿。
因此,紫金山又有“铜娃娃戴个金帽子”之称。
目前,紫金山金(铜)矿探明黄金储量约310吨,探明铜储量约400万吨。
紫金山矿区位于矿田中部,面积约4.37km2。
现已在该矿区北西矿段经详查探获铜矿储量205万t,铜平均1.09%,共生金矿已达到中型规模,金平均品位4.69g/t,并伴生银、硫铁矿、明矾石等多种有益矿产。
紫金山矿区矿带矿体矿区铜矿带中铜矿体主要赋存于650m高程以下的原生带中,为隐伏矿体。
矿带主要由一系列密集的脉状铜矿体组成。
已初步圈定铜矿体41个,总体走向320°,倾向北东,倾角20~50°,有上陡下缓的趋势。
紫金山矿床系指矿区西北矿段的铜金矿体,并依据次火山岩脉和隐爆角砾岩带的发育程度划分出三个铜金矿带。
由南往北,由下往上,为0号矿带、Ⅰ号矿带、Ⅱ号矿带。
0号矿带:位于矿区北西向脉状隐爆角砾岩和第二次次英安玢岩密集带1号矿带下盘,已圈出17矿体。
矿化带厚度100~280m,延深约500~600m,最大深度达900m,矿化围岩主要为蚀变花岗岩。
铜储量占全区的43.58%。
I号矿带:主要分布于次英安玢岩和脉状隐爆角砾岩密集带内。
已控制矿带长约600m,宽500m,矿化带厚度200~260m,延深470~750m,最大延深达800m。
带内有11个矿体。
矿体的围岩主要为隐爆角砾岩、蚀变花岗岩,其次为次英安玢岩。
矿带铜储量占全区的48.88%,是铜矿主要矿化带。
Ⅱ号矿带:位于Ⅰ号矿带上盘。
该带规模较小,控制程度低,埋藏较浅。
矿化带厚度在300m以上,延深尚不清楚。
已控制有13个矿体。
矿化围岩主要为蚀变花岗岩,其次为隐爆角砾岩,其铜储量占全区的7.5%。
金矿体主要分布在I号矿化带,赋存在650m高程以上的氧化带中,金矿体一般厚几十厘米到几米,延长几十到百余米,延深几十至200余m,没有天然矿体界限,呈脉状,部分呈扁豆状、透镜状,金品位一般3~5g/t,最高达30.24g/t。
矿带中发现金工业
矿体数十个。
三、矿床发现、勘查、开发简史
紫金山矿区采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宋康定年间,采金达到鼎盛时期,故得名紫金山,在矿区已发现古采硐。
1953年就有人到紫金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
1960~1984年间,福建省地质局所属地质队、物探队等为发现和评价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床做了大量前期地质工作。
1985年认为本区属于与次火山岩有关的矿化类型,深部有找矿前景,果断决定上机掘硐探,1986年发现一新矿化带和11个新矿体,金品位大于3g/t的矿体共有14个。
1987年经钻探施工,3个钻孔浅部都见到金矿体,深部见到高品位铜矿体。
1988年确定了矿区属含金的铜矿带,上部为氧化带金矿,下部为原生带含金铜矿,认为是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矿床,决定铜金并举的工作方案。
经钻探、坑探,控制铜矿化长度大于700m,宽200~500m,同年12月闽西地质大队编制了《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矿区地质普查总体设计》。
1989年,紫金山金铜矿普查以北西矿段为重点,全年施工钻探1995m/18孔和部分坑探工程,初步控制铜矿(化)带长700m,宽300~800m,垂深550m,预测铜储量可达到大型矿床规模。
1990年施工钻探19310m/27孔,坑探800m,初步圈出41个铜矿体,单个矿体厚5~15m,最厚43.62m,矿石平均含铜0.6%~1.5%。
通过进一步详查工作,铜矿达到大型规模,金矿达到中型规模,并进行了矿石可选性试验,选矿性能良好,
铜精矿品位24.79%,回收率87.26%。
现该区已列入国家铜矿重点勘查项目之一。
1993年北西矿段进行对口勘探,作为矿山设计、建矿的依据。
1960年至2001年先后投入勘查资金6100万元,钻探92000米,硐探10000米,探明铜165万吨,金57吨,为特大型矿床,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地矿部找矿一等奖。
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与成功的勘查,不仅给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提供了大型铜矿资源基地,而且也给在陆相火山岩地区寻找、勘查大型铜金矿开阔了新思路,提供了新经验,意义十分重大。
四、金铜矿储量及生产概况
截止到2011年底,紫金山金铜矿累计探明金金属储量0.1克/吨以上310吨,铜金属储量0.1%以上400万吨(其中紫金山205万吨;中寮80万吨;龙江亭8万吨、萝卜岭136.77万吨,钼资源量13.24万吨)。
紫金山金铜矿矿床属于铜金共生矿,是紫金矿业发展壮大的根据地和利润中心。
紫金山金铜矿由金矿采矿厂、金矿一选厂、二选厂、三选厂、铜矿采矿厂、铜矿选矿厂、铜矿湿法厂等7个生产厂组成。
项目金矿采选规模3750万吨/年;铜矿转让为露天开采后,采选规模达到660万吨/年。
年产矿产黄金、铜金属分别为16吨和1.6万吨。
其中日处理1万吨和8000吨的铜矿浮选厂各一座,处理露天采场和深部矿体高品位铜矿石;日产4.5万吨破碎系统一套,湿法工艺处理露天采场低品位铜矿石。
1997年12月29日,紫金山实施了一次千万吨级的大爆破,把覆盖在紫金山上的“帽子”揭开,1999年后,紫金山金矿实现了露天开采作业。
紫金山铜矿项目采用当今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生物氧化技术提取矿石中的金属,生产标准阴极铜。
该项目是国家科委重点推广的绿色环保冶炼技术,并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铜矿项目2004年开始动工兴建,2005年年底建成投产。
紫金山金铜矿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从小到大、滚动发展,在中国南方潮湿多雨的环境下,开创了低品位、大规模露天采矿和堆浸提金的成功典范,主要经济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黄金产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入选品味最低、单体矿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世界级黄金矿山,2008年3月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第一大金矿”、“中国最大的铜矿湿法厂”。
紫金山金铜矿2009年年产金18吨,紫金山铜矿生产阴极铜12,840吨,生产精矿含铜1,362吨。
紫金山金铜矿2011年年产金16吨,紫金山铜矿生产阴极铜1,409吨,生产精矿含铜7,494吨。
五、紫金山金铜矿后期开发猜想
紫金矿业2011年铜精矿产量在8.8万吨,2012年随着多宝山3.5万吨产能投产,以及紫金山铜矿技改项目复产,公司铜精矿产量有望达到11万-12万吨,并在2013年完全达产后实现15万-16万吨/年;
另外,紫金山20万吨铜冶炼项目预计年底点火,考虑到自给率的问题,我们预计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的采选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6万-8万吨水平,届时公司自产铜精矿将达到20万吨左右;
紫金山中寮铜矿位于距紫金山特大型金铜矿北东约4公里,属紫金山矿田的一部分,是以铜为主斑岩型铜矿床,经过勘探,已查明铜金属量80万吨;紫金山萝卜岭铜(钼)矿床距紫金山特大型金铜矿北东约2公里,属紫金山矿田的一部分,是以铜为主、伴生钼的斑岩型铜钼矿床。
经过近年来的勘探,已查明铜金属量100.31万吨,钼金属量10.41万吨,以上两铜矿为了配合紫金山20万吨铜冶炼项目,提高自产铜精矿水平,预计近期将会加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