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热点专题: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5中考热点(一带一路)

类比分析
对比分析: 1、2013年中招13题(2)实现中原梦,郑州航空港经 济综合实验区能够起到哪些积极的助推作用? ①促进河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②提高河南及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开放型 经济健康发展。 ③提高河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河南整体 实力的提升。 ④提高河南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幸福河南
课后作业
实现美好愿景,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行动。作 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能为“一带一路”做些什么?
愿景组材料
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 一起(说明检测第43页)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共建“一带一
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 技进步日新月异(说明检测第43页)
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金牌高参》 P210)
行动组材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检测》P41)
从中国丝绸、茶叶、瓷器和四大发明,到西域香料、珠 宝、医药、汗血马,古丝路连通的不只是商品贸易,更是东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为世界文明的宝库贡献了自己独特的财富。 (《高参》P215)
西方两大文明同时,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
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检测》P31
愉快合作
我国积极“打造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 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连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③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④要和平、求合作、谋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⑤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2015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三:一带一路

专题复习三:一带一路背景材料“一带一路”既“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原则是:共商、共享、共建。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肩负着三大使命: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
已经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愿意参与的国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获早期成果。
与教材知识的联系经济常识1、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3、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4、有利于优势互补,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政治常识一、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二、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四、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六、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七、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哲学常识1、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带一路”课件

专题解读
1、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 话之路,近两千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有利于亚欧大 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同时也 引起了我们对中国对外交往历程的探索。 2、本专题梳理了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的 对外交往过程。 3、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注意对丝绸之路的 路线、影响及对中国现代外交所取得的成就的 掌握。
18年
11
四、郑和下西洋
1.条件: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强盛;造船技术的提高, 航海技术先进。 明代的西洋,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国 2.西洋: 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耀炫国威。 3.目的: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 4.经过: 红海 沿岸和_______ 最远到________ 非洲 东海岸,同沿途国家发展贸易, 宣扬明朝国戚。船上携带了大量瓷器及其他工艺品。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 5.意义: 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 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特别提示] 郑和下西洋能够成功的原因:外交开明, 综合国力强大,经济发达,政治统一,统治者有远见,郑和 12 18年 的领导才能等。
五、四大发明的外传
(1)造纸术: 西汉 (1)发明: ____前期,人们发明了纸。 蔡伦 (2)改进: 东汉宦官____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 纸”。 (3)应用与传播: 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相当普 遍(魏晋南北朝时期) ,造纸术外传:4世纪朝鲜,7世纪日本, 8世纪阿拉伯国家 ,12世纪欧洲、非洲。 (4)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 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 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新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带一路”

线索二 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主要事件
1、玄奘西游 2、鉴真东渡 3、马可波罗来华 4、郑和下西洋 5、四大发明 6、“闭关锁国”及其影响
最新模拟
组合列举: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张骞 1.西汉:___出使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 丝绸之路 发展起来,_______是欧亚的重要通道; (从长安通过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和欧洲) 。 比较开放 2.唐朝:实行_____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活跃;唐都 长安 ___是一座国际化城市与七十多个国家友好往来,尤其同 派遣唐使 日本、印度等国家来往密切。日本多次_____来华学习 鉴真 ,回国后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唐玄宗时,__六次 玄奘 《大唐西域记》 东渡日本。唐太宗时,__西游天竺,著有______。
线索一:丝绸之路相关史实
1、张骞出使西域
2、陆路丝绸之路
3、海上丝绸之路 4、沟通两条丝绸之路的枢纽工程
线索一 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城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______ 新疆 地区和更 远的地方。 (2)两次通西域情况
时间 第一次
公元前138 年 公元前119 年
目的
作用
第二次
六、“闭关锁国”及其影响
1.原因 (1)重本抑商的政策 (2)自给自足的政策 (3)维护自身统治 2.表现: (1)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2)清朝统一后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 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
3.影响 (1)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 卫作用。 (2)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 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 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特别提示] 闭关锁国并不是完全禁止对外贸易,而 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015年浙江省考热点时评: 新疆喀什将成“丝路经济带”增长极

2015年金华公务员热点时评新疆喀什将成“丝路经济带”增长极金华华图27日,由环球时报社、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喀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的“首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论坛暨环球企业领袖西部(喀什)圆桌会”在新疆喀什召开。
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阿塞拜疆、阿富汗、韩国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代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等知名学者专家,数十名中国企业高管共聚南疆,为建设喀什、聚合资源建言献策、共享经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史大刚在论坛上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串联起了亚欧18个国家,覆盖了约30亿人口,在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上个月,新疆对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作出全面部署,许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正在研究,并相继出台。
我们将推动与沿边和沿线各国的全方位务实合作,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喀什地委书记曾存表示,喀什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接壤最多、离欧洲最近的城市。
五个口岸通八国的独特区位优势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因此,我们提出要把喀什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结合点和增长极,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廊桥。
目前,喀什正加强向西开放大通道建设,开辟连接内地通达周边乃至欧洲的空中丝绸之路。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表示,喀什要实现区域经济合作要抓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做好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空中运输的重要环节;第二是软条件,就是通过体制和政策来推动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
国家应该把目前世贸组织刚刚达成贸易便利化的一些措施到喀什地区先行先试。
“昨晚我和同事两个人在喀什街头跑步,跑到了老城区,今天早上我自己独自一个人跑到老城区,这里很安全。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在新疆发生的暴恐事件是极其低概率的事件,它跟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很小。
大家对这里要有信心,对南疆要有信心。
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朴银夏女士表示,韩国非常希望能积极地参与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当中,这里有巨大的市场,巨大的资源,会给韩国经济提供新的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纲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纲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加强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以下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内容和大纲:
1. 地理范围:经济带自西起中国西部,经中亚至欧洲,东至印度洋,涵盖了多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亚洲、欧洲和非洲,连接东西方。
2.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以提高区域间的物流和交通便利性。
3. 经贸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贸易往来,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效率。
4. 金融合作: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货币流通、资金投资和金融服务,促进投资和经济发展。
5. 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加深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友好关系,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共享。
6. 政策对接:协调各国政策,建立和完善互利共赢的政策框架,促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7. 生态环境: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
这些大纲内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方面,旨在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共赢,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互联互通。
该倡议涵盖多个领域,旨在实现多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2015年热点专题复习 一带一路

热点专题复习一带一路1、“丝绸之路”开通是在我国哪个朝代?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西汉丝绸之路成为联系中外的纽带,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在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按文明交流的方式划分,它们属于哪一种文明交流方式?张骞。
和平交流。
3、隋朝大运河图中,请写出流经河南的那两段运河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永济渠和通济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中国汉朝与宋朝相比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变化: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原因:政治: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或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经济: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造船业发达或指南针的应用、航海技术高超;军事: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
5、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列举唐朝时期的中外友好人士?说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例子: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机构:市舶司6、历史学家梁启超在谈到中国的对外关系时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结合所学回答,与明朝前期相比,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变化:由对外开放草闭关锁国(2分)影响:导致中国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7、说说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由来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丝绸之路:(1)由来:西汉时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从长安(今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通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大秦的交通要道。
(2)作用:丝绸之路成为联系中外的纽带,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1)由来:宋元时期,中国陶瓷等商品,从海路,经由东海、南海、印度洋,运到亚非等国。
明朝郑和下西洋巩固扩大了这一航线。
2015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热点:_“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补充资料1.据图写出“一带一路”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亚洲和欧洲。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亚洲、非洲、欧洲;太平洋、印度洋。
2.据图写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
中国东南沿海(宁波、泉州)—太平洋(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非洲—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欧洲3.简述新疆在新丝绸之路开发中的地理优势。
a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边陲,邻国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b油气资源、旅游资源丰富;c国家政策扶持;d经贸往来历史悠久;e劳动力廉价;f经济发展潜力较大;g交通不断完善;h面积大,农业特色突出.4. 简述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a(位置)新疆位于亚欧大陆内部;b(地形)以盆地为主的地形,沙漠广布,水源处有绿洲分布。
C(气候)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d(河流)河流为多为季节性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有利影响:农业:夏季热量充足,白天光照强烈,夜晚降温很快,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利于瓜果积累大量糖分。
(由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稀少而有比较稳定的灌溉水源,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该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这里水源相对比较稳定。
5.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分析丝绸之路沿线开发给沿线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
(经济)a加强沿线地区之间的联系;b有利于对外贸易;c带动旅游业的发展;d有利资源开发将当地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e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f有利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g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a增加就业;b促进文化交流;c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生态)在开发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6.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利用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②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荒漠化;③利用边境线漫长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④合理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等7.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时出发和返航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考热点专题:丝绸之路经济带热点聚焦
材料一:习近平提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开幕 2014年6月26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开幕。
此次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赢共荣的新机遇”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必将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和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三:扎实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努力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西安主持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听取征求陕西、新疆、福建等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部分省区市负责同志意见建议。
张高丽强调,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科学规划,积极作为,重在落实,扎实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努力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关链接:第20届兰洽会和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隆重开幕;中东欧国家合作;兰州、西安签署《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兰州西安签署《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考点链接:①和平与发展②经济全球化③对外开放
材料一相关设问
1.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共谋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大计,这些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⑴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⑵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⑶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连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⑷竞争不忘合作,合作实现共赢;⑤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承担着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开展的意义。
⑴有利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⑵有利于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实现双赢。
⑶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⑷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⑸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⑹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原因有哪些?
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⑵是坚持民主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要求,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⑷是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材料二、三相关设问
4.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能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哪些贡献?
⑴积极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知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好宣传工作;⑵积极宣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意义;⑶努力学习,掌握科学
文化知识,为将来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好文化基础;⑷关爱社会、热心公益,积极承担西部开发的责任,到西部旅游,了解西部的风土人情、发展状况,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献计献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