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伦贝尔市大豆产业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内蒙古大豆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内蒙古大豆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内蒙古大豆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内蒙古大豆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一、内蒙古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大豆在内蒙古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该区第二大粮食作物,是主产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常年播种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面积仅次于黑龙江省,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3%,总产达80-90万吨。

内蒙古大豆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其中呼伦贝尔市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大豆面积和产量的近70%。

多年来大豆一直是主产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部分旗县财政收入三分天下有其二,农业五分天下有其四,县域经济就是大豆经济。

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内蒙古的大豆和全国一样受到进口大豆的严重冲击,大豆的比较效益每况愈下,大豆也受到冷落,产量受到了直接影响,问题更加突出。

主要表现为品种多、乱、杂、差,单产低,商品含油率低,生产成本高,耕地基础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力量弱,新技术的应用率、到位率偏低;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低;企业带动乏力等方面,严重制约了大豆产业的发展。

二、主要技术措施针对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广蒙豆9、12、14,合丰40,疆莫豆1号,东农46,黑河27号,垦鉴豆25,吉林35,开育12等高油高产品种,使产品含油率提高了2~3个百分点,提高了产品质量;顺应自然规律,科学优化种植结构,合理轮作,整乡、整村区域推进,基本形成了优质高油高产大豆一乡一村一品种的生产格局;加强抗旱措施,推行机械化秋整地,推行黑茬越冬,实现秋雨、冬雪春用,对极少数春整地实行“四随作业”,提高春播质量;积极研发引进“垄上三行窄沟密”高产密植栽培技术及配套新型农机具,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率;大力推广高产种植模式,提高了单产,增加了效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确保了高产优质;加强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建立核心示范区,开展了全方位试验示范,形成了试验一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的格局,进一步完善了综合配套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治,控制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发展绿色农业;树立高产典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行农技部门牵线,基地、农户与企业联姻,形成了农户、企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为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开辟了先河。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

园艺与种苗‘Horticulture&Seed2021,41(03):82-84doi:10.16530/21-1574/s.2021.03.031 R eview of Soybean Production and Variety Breeding during the13th Five-year Plan in Inner Mongolia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李丽君1,王雪娇2,苏二虎2,赵晓宇2,贾利敏2,苗永茂1,薛凯1,陈春梅1,李强(1.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扌&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了全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生产与u种选育取得的成效,指出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和u种选育进展情况以及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大豆;回顾中图分类号:S565.1;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96(2021)03-082-03LI Li—jun et al.(Seeds Management Station of Inner Mongolia,Hohhot,Inner Mongolia010010)Abstract Inner Mongoli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ybean production bases in China.During the"13th Five-Year Plan"period,the soybean revitalization plan were vigorously implemented,advantage of location and resources were taken,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ybean industry were promoted in Inner Mongolia.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of soybean production and variety breeding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13th Five-Year Plan"period,and pointed out the utilization status of soybean germplasm resource and the progress of variety breeding,so as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ybean industry in the future.Key words Inner Mongolia;13th Five-year Plan;Soybean;Review大豆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农作物,其播种面积仅次于玉米,居全国第二位叫内蒙古自治区大豆集中在东部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和通辽市等4个盟市,其中80%的种植面积在呼伦贝尔市。

内蒙古莫旗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莫旗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莫旗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陈飞杨树果来源:《中国市场》2023年第34期摘要: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收集莫旗地区2017—2022年大豆种植、加工、流通、贸易、供给等方面的情况及其他记录资料等,并基于此分析莫旗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结果发现,莫旗大豆产业依然存在大豆单产水平低、大豆规模化生产乏力、大豆品牌化程度不高、大豆农户政策认知片面等典型问题。

对此,建议强化优质种子研发与推广、提升土地资源整合能力、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发展及加强政策宣传等。

关键词:大豆产业;大豆种植;大豆加工;内蒙古莫旗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34-0067-04DOI:10.13939/ki.zgsc.2023.34.0671引言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内蒙古莫旗)拥有“大豆之乡”的美誉,其大豆产量约占整个内蒙古的1/3。

如在2022年,莫旗大豆产量8.158×108千克。

然而,由于大豆产业还存在问题,导致莫旗地区的大豆产业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

深入了解莫旗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促进莫旗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将从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等角度切入,对内蒙古莫旗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调研分析。

通过对内蒙古莫旗大豆产业的现状分析,找出大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莫旗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内蒙古莫旗大豆产业发展现状2.1内蒙古莫旗简介莫旗辖内总面积为1035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为5807平方千米,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气候适宜,光、热、水组合较为合理,雨热同季,加之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种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1]。

莫旗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也是“大豆之乡”,大豆产业是其优势产业。

2022年莫旗粮食生产总量为1.9351×109千克,其中大豆产量为8.158×108千克,占42.16%。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业现状和发展战略与措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业现状和发展战略与措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业现状和发展战略与措施1大豆种植业现状1.1.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业在全市、全国的位置:大豆是我市第一大作物也是商品率最高种植效益最佳的作物常年大豆播种面积50万hm2,占全市总播种面积40%,总产70万吨,占全区75%。

我市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市。

同时莫旗是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旗县,常年大豆播种面积20万hm2。

我市历年大豆面积约占全国5.5%,总产占4.5%。

内蒙在全国大豆面积排第二,总产列5至6位,全区以2004年总产最高,达99.2万吨。

1.2.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业特点:大豆产区高度集中在大兴安岭东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南部)四旗市,占大豆面积98%以上。

我市大豆产区在全国属核心区,但属核心区外缘地带,有优势的一面,也有其脆弱性。

优势为雨热同期、温差大、土地肥沃,种植大豆比较效益高。

子粒病虫害较轻,外观品质优。

同时受降水(干旱)、积温、机械化水平等影响,产量和品质也受影响。

大豆生产的限制因素为降水条件、重迎茬、大豆品种等。

2.大豆种植业发展的战略与措施2.1.国家投入是大豆生产的原动力。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我国已到国家反哺农业的时代。

通过国家投入迅速改变农业整体生产条件,是大豆生产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2.2.我市要抓住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和国家增加农业支持这一历史机遇,努力争取项目和资金,跟上国家这个快速车,迅速提升我市大豆产业水平。

2.2.1我市具有发展大豆的比较优势,数据显示我国9个大豆主产省区以黑龙江省和内蒙的大豆生产者价格最低。

这是我们发展大豆生产的内因动力。

2.2.2配合国家中长期预测研究。

美国在1983年进行的“美国2002大豆发展计划”,1993年美国大豆协会进行的中国大豆进出口预测都强有利的促进了美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2.3.加强大豆气候、种植业、品种等综合区划研究,建设大豆良种繁育基地。

2.4.围绕水字做文章。

2.4.1通过加强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利用好我市现有130万亩水浇地面积。

贸易环境恶化对大豆产业的影响——透视呼伦贝尔市大豆生产现状

贸易环境恶化对大豆产业的影响——透视呼伦贝尔市大豆生产现状
贸易环境恶化对大豆产业的影响
透视 呼伦贝 尔市大豆生产现状 国家外 汇管理局呼伦 贝尔市 中心支局课题 组
呼 伦 贝 尔 市是 全 国面 积 最 大 的一 个 地 级市 , 被 国家列 为 牛奶 、 牛羊 肉 、 大豆 、 用小 麦 、 材等 专 木 优 势农 牧 林产 品 主产 区 。 这个 市 2 1 年 总播 面积 0 1
24 . 万亩 , 671 4 粮食产量 6.亿公斤。大豆是呼伦 6 1 贝尔 市种 植 面 积最 大 的作 物 ,近 年来 播种 面 积在 80 0 万亩左右 , 占全市农作物总播 面积的 4 %, 0 产 量 7 0万 一10万 吨 , 0 占全 市粮 食 总 产量 的 2 %左 5 右, 占内蒙古 自 治区大豆播种面积的 8%以上 , 0 产 量 的 7 %左 右 ,是 国家和 自治 区主要 的大 豆 生产 5 基 地 和 内销 榨油 用 大 豆主要 调 出地 。呼伦 贝尔市 大 豆 主产 区集 中在 岭 东南 的扎 兰 屯市 、 荣旗 、 阿 莫 旗及鄂伦春旗南部。大豆种植区域集 中、规模较 大、 商品率高 、 商品量大。 大豆产区环境质量好 , 工
业 污染 少 , 地肥 沃 , 肥农 药 施 用 量 小 , 利 于 土 化 有
生 产绿 色无 公 害大 豆 。大 豆生 产组 织 结构 主 要是 以农 民一家 一 户小 规模 及农 垦 集 团集体 规 模种 植 为 主 , 有 少量 的家庭农 场 或 家庭联 户 , 中农 垦 还 其 集 团大豆 面 积 占全 市 大豆 总 面 积 的 1 . 65 %。2 1 01
三 、 策 建 议 政
年, 大豆预计产量为 1. 亿公斤 , 41 , 55 8 按 .元 公斤 计算 , 总产值达 6 . 亿元。农户对今年大豆的质 48 9 量 和单 产 都 比较满 意 , 但核 算 种植 成本 之 后 , 民 农 对 目前 当地粮 商 20 的收购 价格 并不 买 账 。经 . 5元 调 查 , 国 内因素 , 主要 是受 国际间 大 豆贸 易 的 有 但 进 出 口恶化 现状 影 响所 致 。 国 内供给 、 需求与政 策对大 豆产业 的影响

对振兴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的思考——以呼伦贝尔市为例

对振兴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的思考——以呼伦贝尔市为例

伦贝尔大豆产量分别为 1 5 8 . 6 、 1 3 2 . 4 、 1 1 7 . 9万吨 , 同比分
别降幅 为 2 . 0 6 %、 1 6 . 5 %、 1 0 . 9 6 %; 2 0 1 3年农 民种植 大豆 每亩纯收入 9 3 ~1 9 3元 , 而种植 玉米 每亩纯收入要 比种
内蒙古大豆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呼伦 贝尔市 、 兴安盟 、 通辽
收购 2 5 . 8 2万吨 , 仅 占当年产量的 2 1 . 8 9 %。
( 四) 油脂加工企业数 量减 少, 开工率不足 。 据调查 , 呼伦 贝尔辖 内油脂加工企业 的数量从 2 0 1 0年 的 8 家下 降为 2 0 1 3年 4家 ,生产 能力从2 0 1 0年 的 6 4吨下降为 2 0 1 3 年 1 1 吨 ,企业平均利润率从 2 0 1 0年 的 4 . 1 %下 降 为2 0 1 3年 2 . 6 %。目前正在生产 的企业 中 , 也有 7 5 %的 企业没有满负荷运转 , 企业实际生产 能力 只达 到设计 生
2 0 1 4年 , 国务院 出台《 关于全 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
3 9 . 4 7 %、 3 5 . 6 8 %、 2 7 . 5 4 %, 三年间占比下降 1 7 . 1 6个百分点。
( 二) 大 豆 产 量 逐 年 降低 , 农 民 种 植 大 豆 纯 收 入 与 种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 宣布启动东北 和内蒙古大
市和赤峰市 , 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 , 内蒙古的大豆和全 国 其他省区一样受到进 口大豆的严重冲击 ,主产区大豆产
植大豆高 3 7 0元左右 , 因此在放 弃种植 大豆的农户 中有
6 3 %都改种 了玉米 。
( 三) 大豆 收 购 价 格 波 幅较 小 , 大豆 收 购 占 产量 比 重

呼伦贝尔市食用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呼伦贝尔市食用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业 生产 安全 带 来威 胁 。因此调 结构 、 转 方 式 、促 发展 , 压 缩 玉米 、 稳 定大 豆 、发 展 食用 豆小 杂粮 产 业 已成 为呼 伦贝 尔 当前 农业 经济
发 展的 重要 方 向 。
一Hale Waihona Puke 呼伦 贝 尔市 2 0 0 9 年 以前 一直 没 有正 规 的专 门 的食 用 豆科 研 机构 。农 户 、生 产单 位 、生资 企 业 、科研 部 门 、推 广 机构 和食 用 豆经 销部 门都 曾通过 不 同渠道 ,引进过 多 种类 型 的食 用豆进 行 试 种 ,开展过 简单 的栽 培和 防 治试 验 。
( 1 )种类 、分 布 、生产 规模 和主 要龙 头企 业
呼 伦 贝尔 市 食用 豆 主 要 类 型是 芸 豆 ,约 占食 用 豆总 面 积 的
9 5 % 左右 ,每 个旗 市 都有 种植 ,以 鄂 伦春 、莫 旗 、扎 兰屯 为主 。
关 键词 : 食用 豆 :芸豆 :优 势 :发展 对 策
( 1 . 呼 伦 贝 尔市农业科 学研 究所, 内蒙古 扎 兰屯 1 6 2 6 5 0 : 2 . 扎兰 屯市成 吉思汗镇农牧 业综合服 务 中心, 内蒙古 扎 兰 屯 1 6 2 6 5 0 :3 . 扎 兰屯市种 子管理站。 内蒙古 扎兰 屯 1 6 2 6 5 0 ;
4 . 通辽 市科 尔沁 区余 粮堡 镇农 业服 务 中心。 内蒙古 通辽 0 2 8 0 0 0 )
闰任沛 ,孙东显,苏允华, 等 . 呼伦贝尔市食用 豆产 业发展现状及对 主要 品种 有奶 花 、紫 花 、品芸 2 号 、白沙 克 、 日 本 红 、英 国红 等 策[ J 】 . 农 业工程 技术,2 0 1 7 ,3 7( 2 3 ) :9 - 1 0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绿色大豆种植业现状和金融扶持发展战略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绿色大豆种植业现状和金融扶持发展战略
, 推进企业 自身经营 , 又可 以
减少金融债权 因担保问题而遭 受损失 。 ( ) 类管理 , 五 f 确保担保合 法有效。一是对担保不 实 贷款 , 要重新完善担保手续 , 签订合法的合同文书。 二是 对 财产抵押贷 款 , 据有关法律 条款要求 , 根 办理 相应 的产权 登记和公证手续 , 确保抵押担保有效 。三是对 即将 到期 或 逾期贷款要及 时发送 、 寄催 收贷款通 知单 , 邮 签订协议 或 采取 申请支付令等措施延续法律时效。 ( 责任编辑 : 李彤 )校对 :T) ( L
问借贷融资成本较高 ,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本地区高油大豆
的顺 利 发展 。
定期考核 , 实行信贷人员等级制 , 按等级授权 。 培养一批具
约。 因此 , 在对企业 贷款发放 中实行 “ 双重担保 ” 即 : 。 企业 要取得贷款 ,必须用企 业法人代 表和企业管 理人员 的个 人全部资产作 为抵押 , 并办理 相关法律手续 , 不足借款 额 的部分用企业 有效财产 抵押 。既 可以增强法 人代表和 企
有较高政策 水平 、 广博 的知识 、 实的专业功底 的信贷人 扎 员。 三是完善监督机制 。 贷风 险的防范离不开对信贷行 信 为 的监督 , 因此 , 要加 强对贷款用 途和效益 的 日常跟踪监 督, 保证贷户合理 使用贷款 , 准确 及时反映贷 款风险 的占
用 形 态 及 增 减 变 化 , 旦 发 现 风 险增 大 , 时 分 析 原 因 , 一 及 采
取有效措施 , 最大 限度地控 制和避免风 险贷款 的损失 。同 时, 要建立贷款 风险责任人 补偿 机制 , 以增 强信 贷人员 的 责任心 和业 务素质 , 一旦贷 款出现风险后 , 可直接追究信 贷 员责任 , 避免信贷资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呼伦贝尔市大豆产业发展情况
呼伦贝尔大兴安岭东南麓有悠久的大豆栽培历史和种植习惯,是大豆原产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气
候适宜,无污染,适于大豆生产。

是国家优质大豆产业带,
是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内销榨油用大豆主
要调出地,也是国家第一批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全区
仅此1家。

一、国内外大豆生产情况
全球大豆产业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巴拉圭、加拿大这七个国家,2020年全球大豆
产量36205万吨,以上七个国家大豆产量占到全球大豆产量
的94.3%。

其中巴西占36.6%(达13300万吨),美国占
31.2%(达11350万吨),阿根廷占13.7%(5000万吨)。

中国仅占全球产量的5.4%,排名第四。

2021/2022收获季全球大豆
产量预估达38000万吨以上。

在我国大豆是仅次于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农产品,是最大宗进口农产品。

近20几年,我国大豆消费量持续攀升,供需缺口居高不下,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从2011年的
5264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10032.7万吨,增长90.6%,进口量首次超过1亿吨。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
国,而且大豆进口来源高度集中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个
国家,占进口总量的90%以上,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

2020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48亿亩,产量为1960万吨,
当年我国大豆总消费当量约为1.2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三
分之一,其中压榨消费占比达到81.98%,食用消费占比
14.54%,种用消费占比0.62%。

202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
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主要是受上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玉米意愿增
强影响。

大豆产量为328亿斤(1640万吨),比上年减少64亿斤,单产130公斤/亩,比上年减少2.3公斤/亩。

2021年
我国进口大豆9652万吨,在肉类和牛奶产量创新高的情况下,大豆进口量未增反降,比2020年减少380.7万吨。

二、呼伦贝尔市大豆产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2021年,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在自治区排
名均为第一,大豆主产区高度集中,分布在岭东南麓的扎兰
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南部)。

(二)生产优势
1、资源条件优越。

主产区土壤类型以黑土和栗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

耕地集中
连片,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有利于大豆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也有利于大豆的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是大豆优势种植区域。

2、大豆品质优势。

主产区远离工业园区,耕地开发时间短,化肥农药使用量少,土壤无残留,是闻名全国的一方无
污染的净土。

生产的高油大豆品种含油率平均在19.5%左右,最高可达到21%以上,加工出油率一般在15.5%-16.5%,粗蛋白含量在38.5%-39%;高蛋白大豆品种粗蛋白含量一般在
39.5%-40%,最高可达到41%以上。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
科学家经过多年在呼伦贝尔的研究,科学评价:呼伦贝尔大
豆产品生物活性物质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高、外观品质优良,适宜发展绿色食用大豆生产。

主产区大豆商品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

3、标准化生产技术成熟。

以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大
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为主的大豆标准化生产技术在主产
区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2021年覆盖率达到75%以上;高
蛋白、高油专用大豆生产面积达到65%以上。

4、适度规模种植优势。

主产区农牧场和新型经营主体在
大豆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营的规模大、
标准化技术到位率高,并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大豆整地、播种、田管和收获机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5、科研技术支撑优势。

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是国
家大豆改良中心呼伦贝尔分中心,国家大豆原原种繁殖基地,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特早熟大豆育种岗位试验站,是内蒙古自
治区最具实力的大豆科研单位。

自2000年以来,育成大豆品种45余个。

选育出超早熟大豆新品种蒙豆31号、登科2号,将我国大豆生产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到达北纬50°),为
国内首创。

(三)种植品种情况
目前,呼伦贝尔市大豆品种类型较多,生育期主要在1900℃—2300℃积温,种植品种有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也有从不同省份引进筛选出适合我市不同生态类型的优良品种,品种类型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且高油、高蛋白等优质
品种占推广面积的65%以上。

其中高蛋白品种主要有蒙豆11、蒙豆42、黑河45、蒙豆36、蒙豆13、黑农48等;高油品种主要有蒙豆32、登科5、登科1、蒙豆14、蒙豆26、蒙豆28、蒙豆33、垦农18、东生7号等;广适高产品种主要有内豆4、天源1号(华疆2)、蒙豆46、黑河43、蒙豆15、蒙豆1137、蒙豆359、蒙豆43、合农95、兴豆5、赤豆3等。

三、存在问题
一是小型生产企业生产豆腐、酱油、豆酱等传统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民生产的大豆基本以原粮形式销售,缺乏
高利润、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附加值低。

二是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呼伦贝尔市耕地无污染,产出大豆品质上乘,但尚未形成优质优价,没有很好发挥资源优势,尤其是知名品牌的塑造或宣传投入小,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和措施
一是培育龙头,拓宽渠道。

培育壮大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提升大豆生产
效益。

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增效益,根据加工企业要求,推动
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开展多渠道产销衔接,实行优质优价。

二是科技创新,实现提质增效。

加快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大力推广大豆标准化生产技术。

同时加快生物技术在育种上
的应用,提升大豆良种繁育能力,释放大豆良种的增产潜能。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实施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呼伦贝尔”金子招聘。

以创建
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抓手,形成以区域公
用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基础,大幅度
提高呼伦贝尔大豆附加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