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合集下载

第3讲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第3讲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第3讲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教师讲义)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运算律,能运用乘法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2.掌握倒数的概念,会运用倒数的性质简化运算.3.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4.掌握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例子【知识点一:乘法运算】【例1】计算⑴11()24⨯-⑵1124⨯⑶11()()24-⨯-⑷25000⨯⑸3713 ()()(1)() 5697 -⨯-⨯⨯-【解法指导】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运用法则,一是要体会并掌握乘法的符号规律,二是细心、稳妥、层次清楚,即先确定积的符号,后计算绝对值的积.解:⑴11111 ()() 24248⨯-=-⨯=-⑵11111() 24248⨯=⨯=⑶11111 ()()() 24248 -⨯-=+⨯=⑷250000⨯=⑸3713371031 ()()(1)()() 569756973 -⨯-⨯⨯-=-⨯⨯⨯=-【变式题组】01.⑴(5)(6)-⨯-⑵11()124-⨯⑶(8)(3.76)(0.125)-⨯⨯-⑷(3)(1)2(6)0(2)-⨯-⨯⨯-⨯⨯-⑸1111 12(2111)42612 -⨯-+-02.24(9)5025-⨯ 03.1111(2345)()2345⨯⨯⨯⨯---04.111(5)323(6)3333-⨯+⨯+-⨯【例2】已知两个有理数a 、b ,如果ab <0,且a +b <0,那么( )A .a >0,b <0B .a <0,b >0C .a 、b 异号D .a 、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解法指导】依有理数乘法法则,异号为负,故a 、b 异号,又依加法法则,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可得出判断.解:由ab <0知a 、b 异号,又由a +b <0,可知异号两数之和为负,依加法法则得负数的绝对值较大,选D .【变式题组】01.若a +b +c =0,且b <c <0,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a +b >0B .b +c <0C .ab +ac >0D .a +bc >002.已知a +b >0,a -b <0,ab <0,则a_____0,b______0,|a|_____|b|.03.(山东烟台)如果a +b <0,0b a>,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a >0,b >0 B .a <0,b <0 C .a >0,b <0 D .a <0,b >0【知识点二:除法运算】【例3】计算①(72)(18)-÷- ②11(2)3÷- ③13()()1025-÷ ④0(7)÷- 【解法指导】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若不能整除,应用法则1,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要注意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若能整除,应用法则2,可直接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除.解:①(72)(18)72184-÷-=÷= ②17331(2)1()1()3377÷-=÷-=⨯-=- ③131255()()()()10251036-÷=-⨯=- ④0(7)0÷-=【变式题组】 01.⑴(32)(8)-÷- ⑵112(1)36÷- ⑶10(2)3÷- ⑷13()(1)78÷-02.⑴12933÷⨯ ⑵311()(3)(1)3524-⨯-÷-÷ ⑶530()35÷-⨯【知识点三:乘方运算】【例4】计算(1)323-; (2)()524-- (3)()()2332---; (4) -34÷241×(-32)2. 【解法指导】n a 表示n 个a 相乘,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如果a 为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如果a 是负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解:(1)原式= (2)原式=(3)原式= (4)原式=【变式题组】(1)8十(-3)2×(-2)3 ⎥⎦⎤⎢⎣⎡-+-⨯-)95()32()3()2(22(3) 332)3()31()1(-⨯--- (4)已知223(2),1x y =-=- 求2008xy 的值;解:∵223(2),1x y =-=- x=2或x=-2 y=-1⑴当2,1x y ==-时,200820082(1)2xy =-=当2,1x y =-=-时,20082008(2)(1)2xy =-⨯-=-【知识点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例5】计算[]24)3(23)5.01(1--⨯÷--- 【解法指导】先算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含答案)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含答案)

有理数的运算(乘、除、乘方)教学目的: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异号两数的乘除运算的规律;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的运算,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2、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除法、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若干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乘方的符号确定。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1:计算(1) )3()5(-⨯-(2) 4)7(⨯-(3))109()35(-⨯-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0。

例2:(1))4()37(21-⨯-⨯ (2) )253()5.2()94(321-⨯-⨯-⨯例题目的:会算两个以上有理数的乘法,并能判定积的符号。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仍然成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 =a·(b·c)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 用字母表示成:a(b +c)=a·b +a·c例3:计算:(1) 25.18)5.4(⨯⨯- (2) )]23()3[()2(-+-⨯-(3) )8(161571-⨯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向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倒数与负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若a , b 互为倒数,则1=ab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即若b a ,互为负倒数,则1-=⋅b a法则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 ÷b )0(1≠⋅=b ba 例4:1.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负倒数。

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讲义(学生版)

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讲义(学生版)

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一、课堂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会用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计算.2.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会结合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二、知识引入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和0之间的四则运算,比如我们会计算 、、、、、 等等这样的算式;进入初中,正负数的引入导致了数系的扩充、因此初中的计算要分为两部分——符号与绝对值——进行讨论,所有的运算都要先定符号、再定数值;当我们遇到正数与负数、负数与0的四则运算,比如 、 等等,该如何定号和定值呢?通过小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理解为(即个相加),所以;也知道可以理解为的相反数;那么完成下面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完空你发现有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吗?三、知识讲解1.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相乘,都得 .【运算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求积的绝对值、即把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因数中有 则积为 .【推广】多个数相乘时,先确定积的符号:负因数有奇数个则积为负数、负因数有偶数个则积为正数,再求积的绝对值、即把每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因数中有 则积为.(简称:奇负偶正)经典例题1(1)(2)(3)(4)计算: .. ..思路梳理知识点:1、2、3、题目练习11..2.计算:.(1)(2)3.填空:..4.()有理数乘法运算律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易错点津】()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是指因数的位置交换、因数的结合,它们都包含自身符号.()运用乘法分配律时,不要漏乘,并要注意符号,如.经典例题2(1)(2)1.计算:..思路梳理知识点:1、2、3、2.运用简便方法计算:.思路梳理知识点:1、2、3、题目练习21.计算:.2.计算: .(1)3.计算:.4..2. 有理数的除法倒数倒数: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负倒数: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注意】没有倒数和负倒数.【知识拓展】()根据乘法法则中“同号得正”可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即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倒数是本身的数只有和,没有倒数.()的倒数可以用表示、负倒数可以用表示.经典例题3的倒数是 ,负倒数是 .思路梳理知识点:1、 2、 3、题目练习3(1)(2)(3)(4)1.求倒数: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2.若两数之积为,则这两数互为 ;若两数之商为,则这两数 ;若两数之积为,则这两数互为 ;若两数之商为,则这两数互为 .有理数的除法与小学学过的除法一样,有理数的除法和乘法也是互逆的;。

有理数乘除法及乘方经典例题和课后练习

有理数乘除法及乘方经典例题和课后练习

一、有理数乘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例1: (1)(—3)X 9(2)(-12)X(-2)(3)3 591654(4) 56 4 1(5)(-2012)X(+ 8)X 0X(-5 40.5 )X( - 1999)2、倒数(1) 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数互为倒数。

倒数不能独立存在。

1(2) 若a^0,则a的倒数是匚,0没有倒数;a若a、b互为倒数,则ab=1;倒数为本身的数是土 1.(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的符号是一致的).例2:倒数是3的数是 ____ ; a+b (a+b M 0)的倒数是.例3: a与b互为相反数,x与y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求a|b +xy- 1c.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再把绝对值相乘.(2)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注意: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先定符号后定值; 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 号.例如:判断下列算式积的符号并计算结果:(1)3 X (-5) X (-2) ;(2)3 X (-5) X (-2)X (-4);(3) -3 X (-5) X (-2) X (-4) X (-3) X (-6) ; (4)(-2) X (-3) X 0X (-4);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小学学习的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都适用于有理数乘法.计算 下列式子比较可以说明:(1) 5 X (-6) ,(-6) X 5;(2)[ 3X (-4) ]X (-5) ,3X[ (-4) X (-5) ];(3)5 X[ 3+(-7)], 5X 3+5X (-7)11 6 + 12 ) X (-24)⑶ 5 X (-11 )-(-6) X (-11 )-1 172二、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 a 十例 4.(1)4 X (- 0.17) X( -25)⑵( 1361b=a x (b^ 0)b(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注意:1.0不能做除数;2.做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一般的,不能整除的情况下, 应用法则(1),能整除时,应用法则(2); 3.有理数的除法是有理数的乘法的逆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

授课类型 C 有理数的乘除法 C 有理数的乘方 T 运用能力教学目标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教学内容1.有理数的乘除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乘法结合律)(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乘法结合律)(3)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乘法分配律) 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在进行乘法运算时,若有带分数,应先化为假分数,便于约分;若有小数及分数,一般先将小数化为分数,或凑整计算;利用乘法分配律及其逆用,也可简化计算.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 ÷b=a ·1b(b ≠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倒数及有理数除法(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正数;0没有倒数;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只要把它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即可(正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 注意: ,a b 互为倒数,则1a b =;,a b 互为负倒数,则1a b =-.反之亦然. (2)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首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再求出商的绝对值.【例4】 计算:(1)4113(3)11559211⎛⎫⎛⎫⎛⎫-⨯-⨯-⨯+⨯⎪ ⎪ ⎪⎝⎭⎝⎭⎝⎭(2)()()()345826-⨯--⨯--⨯-⎡⎤⎡⎤⎣⎦⎣⎦ <分析>(1)小题是化带分数为假分数后约分. (2)小题是遵循括号先运算的原则. <解> (1)4113(3)11559211⎛⎫⎛⎫⎛⎫-⨯-⨯-⨯+⨯⎪ ⎪ ⎪⎝⎭⎝⎭⎝⎭=9101133959211⎛⎫-⨯⨯⨯⨯=- ⎪⎝⎭(2) ()()[]()()34582(6)12581228-⨯--⨯--⨯-=-⨯-+=⎡⎤⎣⎦<教学建议>紧扣有理数乘法法则步骤,先定符号,再求绝对值,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数.【例5】 计算:(1)1571(8)16-⨯-; (2)()()999812512412161616⎛⎫⎛⎫⎛⎫-⨯---⨯-+⨯- ⎪ ⎪ ⎪⎝⎭⎝⎭⎝⎭ <分析> (1)小题需变形后使用分配律;(2)小题逆向应用分配律,较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要注意解题方法的选取. <解> (1)()()15137187181616⎛⎫-⨯-=--⨯- ⎪⎝⎭ ()()()13718816155685687.5575.52⎛⎫=-⨯-+-⨯- ⎪⎝⎭=+=+=(2)()()9985124121616⎛⎫⎛⎫⎛⎫⨯⨯⨯ ⎪ ⎪ ⎪⎝⎭⎝⎭⎝⎭9--12---+-16 =()9985412121616⎛⎫⨯⎡⎤ ⎪⎣⎦⎝⎭---+-=-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即运用分配律解).【教学拓展】计算:(1)111321335⎛⎫⎛⎫⎛⎫-÷÷- ⎪ ⎪ ⎪⎝⎭⎝⎭⎝⎭ (2)()()112103523⎛⎫⎛⎫-÷-⨯-÷- ⎪ ⎪⎝⎭⎝⎭<解> (1)11110352532133537621⎛⎫⎛⎫⎛⎫⎛⎫-÷÷-=-⨯⨯-=⎪ ⎪ ⎪ ⎪⎝⎭⎝⎭⎝⎭⎝⎭ (2)()()112103523⎛⎫⎛⎫-÷-⨯-÷- ⎪ ⎪⎝⎭⎝⎭=511011210356⎛⎫⎛⎫⎛⎫-⨯-⨯-⨯-= ⎪ ⎪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分析式子的特点,可按法则2进行处理,转化为乘法.【例6】 已知:a 的相反数是213,b 的倒数是122-,求算式32a b a b +-的值.<分析> 利用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求出a 、b ,然后求代数式的值. <解> 依题意2521,335a b =-=-=-, 则:52563335355452223535a b a b ⎛⎫-+⨯--- ⎪+⎝⎭==-⎛⎫-+--⨯- ⎪⎝⎭ =43131515⎛⎫⎛⎫-÷- ⎪ ⎪⎝⎭⎝⎭=431543151313⎛⎫-⨯-=⎪⎝⎭练1.计算: (1)()()6416-÷- (2)()1751÷- <解> (1)()()()641664164-÷-=+÷= (2)()()1175117513÷-=-÷=-练2.计算:(1)()30.250.57045⎛⎫-⨯⨯-⨯ ⎪⎝⎭;(2)()110.0333323⎛⎫⎛⎫-⨯⨯- ⎪ ⎪⎝⎭⎝⎭<解> (1)小题是小数结合相乘凑成整数.(2)小题是小数化成分数,互为倒数结合相乘为1.(1)()30.250.57045⎛⎫-⨯⨯-⨯ ⎪⎝⎭ =()()()330.250.54700.2527055⎛⎫⎛⎫-⨯⨯⨯-=-⨯⨯- ⎪ ⎪⎝⎭⎝⎭=()313533530.57052510⎛⎫⎛⎫-⨯-=+⨯=⎪ ⎪⎝⎭⎝⎭(2)()113100110.033333323100322⎡⎤⎛⎫⎛⎫-⨯⨯-=-⨯-⨯= ⎪ ⎪⎢⎥⎝⎭⎝⎭⎣⎦ 练3. 计算: 1111122111;42612⎛⎫-⨯-+- ⎪⎝⎭<解> 直接顺向应用分配律;111112211142612⎛⎫-⨯-+- ⎪⎝⎭=()()()()937131212121242612⎛⎫⎛⎫-⨯+-⨯-+-⨯+-⨯- ⎪ ⎪⎝⎭⎝⎭=()2718(14)1310-++-+=-; 练4.计算: 735(1)(36)1246⎡⎤-+---⨯-⎢⎥⎣⎦<解>原式=()735(36)(36)36(1)(36)1246⎛⎫⎛⎫-⨯-+⨯-+-⨯---⨯- ⎪ ⎪⎝⎭⎝⎭=21-27+30-36=-12练5.已知x 的负倒数是5,y 的相反数是-6,求算式2x yy x++的值. <解>由题意可知x =15-,y =6,所以2x y y x ++=12628512965-⨯+=-.做一做: 判断题:1.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 ) 2.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 ) 3.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负数. ( ) 4.一个数除以-1,便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 选择题:5.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3×4)2=-144 (B)-(3×4)2=-144 (C)-3×(-4)2=-144 (D)3×(-4)2=1446.若)4(531-⋅=x ,则x =( ). (A)25- (B)25(C)52-(D)52解答题:7.判断下列乘积的符号,说明为什么? (1)(-1)×(-1)×(-1);(2));4()31()9.8(-⨯+⨯-(3)(-9)×(+10)×(-8)×(-7)×(-0.1);(4)(-4)×2×(-3)×(-5)×8.8.计算: (1));321(8.0-⨯(2));10()21(51-⨯+⨯-(3));311()211()21()32(-⨯-⨯-⨯+ (4)()113333⎛⎫⎛⎫-⨯÷-⨯ ⎪ ⎪⎝⎭⎝⎭(5))412()39()314(-⨯-÷-;(6))323()33.0()31()91(-÷⨯+÷-.有理数的乘方(1)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技巧多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技巧多

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技巧多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是七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习其它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同学们难以掌握时常出错的难点,在进行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时,若能根据算式的结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可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运算过程迅捷简便,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现略举几例说明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例1、计算:431)8()74()25.0(⨯-⨯-⨯- 解析:根据算式的数值之间的关系:2)8()25.0(=-⨯-,14774431)74(-=⨯-=⨯-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使问题化繁为简,迅捷可解。

431)8()74()25.0(⨯-⨯-⨯-=2)1(2]47)74)][(8()25.0[(-=-⨯=⨯--⨯- 二、应用乘法分配律例2、计算:)32143612851()48(-+-⨯- 解析:同样,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复杂繁琐,而根据算式的数值之间的关系,应用乘法分配律,则可使运算过程迅捷简便,迎刃而解。

)32143612851()48(-+-⨯-=354843486134881348⨯+⨯-⨯+⨯- =70803610478=+-+-三、逆用乘法分配律例3、计算:58.074)13(417358.04313⨯--⨯+⨯-⨯- 解析:此题逆用乘法分配律,可使问题化繁为简,迅捷获解58.074)13(417358.04313⨯--⨯+⨯-⨯-=)7473(58.0)4143()13(+⨯-+⨯- =58.1358.013-=--四、正逆巧用乘法分配律例4、计算:)322492249524()836532125(⨯+⨯-⨯⨯+-+- 解析:通过细心观察算式的数值之间的关系,可先对第2个括号逆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后,再对第1个括号正用乘法分配律,再次进行简便运算,使问题巧妙获解。

)322492249524()836532125(⨯+⨯-⨯⨯+-+-=124)836532125()]329295(24[)836532125(⨯⨯+-+-=+-⨯+-+- =5920161024832465243224125-=+-+-=⨯+⨯-⨯+⨯- 五、巧用乘法运算律例5、计算:2111237)317713(723÷⨯-⨯ 解析:若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相当麻烦,而根据算式结构特点,先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再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运算简便快捷2111237)317713(723÷⨯-⨯=2122237)322722(723÷⨯-⨯ =473222132222217222221)322722(237723-=-=⨯-⨯=⨯-⨯⨯ 六、逆用幂的运算法则例6、计算:20072006)8()125.0(-⋅- 解析:算式的数值之间的关系是1)8()125.0(=-⨯-,因此逆用幂的运算法则n m n m a a a ⋅=+及n n n ab b a )(=,可使问题化难为易,巧妙获解。

1.3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1.3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1.3.1 有理数的乘法
知识点 1:有理数乘法法则 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 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例:(1) 3 4
12
(2) 3 4
12
(3) 0 199
0
练习:仿上例,计算
3 5
8 5 6 3 3 4
6 3
0 125
9 6
2 6
读作:________________。
54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仿写
练习:3
例: 3 2 2
32 22
9 4
仿上例,计算
1 3 2
例: 32 3 3 9 23 _________ _______. 34 _________ _______.
23 _________ 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42 _________ _______.
32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13 _________ 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 _______.
43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5-
a 1、 底数
n指数
22 _________ _______. 33 _________ _______. 13 _________ ______22 3个 2 相乘
练习:1
72 _________ _______. 例: 72
2 2 3
43 _________ _______.
3 2 2
3 2 2
32
22
9 4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即:a×0=0。
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加法运算步骤一样: 第一步:确定符号;第二步:确定绝对值。
(1)(+8)×(-4) =-4×8=-32 (2)(-6)×(+12) =-6×12=-72 (3)(-3)×(-0.7)=3×0.7=2.1 (4)(-2.2)×(-4)=2.2×4=8.8 (5) 0×(-1000000)=0 (6)(-3.5)×(+20)=-3.5×20=-70
3
1 6 配练:6×26×(- )×(- ) 3 13
1 6 =6× × ×26 =2×12=24 3 13
3 例2:输入值a=-4,b= ,输出结果请填空: 4
(1)ab=
-3
. (3)a·a=
16
.
(2)-a·b= 3
9 . (4)b·(-b)= 16 .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1 a b=a× (b 0) 。 b
0没有倒 数。
例3:计算 (1)(-125)(-5)(-8) =-(1255 8) 25 =-258=8
先定符号,后 算绝对值。
1 7 (2)(-49)×(-2 ) (-3) 3 3 先定符号,变除 7 3 1 =-(49× × × ) 法为乘法,变代 3 7 3 分数为假分数。 49 =3
例 4: 计 算 1 2 7 2 49 ①(2 ) ( ) . 3 3 9 2 ② ( 5 ) ( 25) 25. ③3 9 2 2 4 ④ 。 5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
一、知识要点: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 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 .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 .
(2) 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 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 .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 .
2. 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 .
两数相除,同号 ,异号 ,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4. 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二、典型例题:
例1、计算:
(1)⎪⎭⎫ ⎝⎛-⨯÷-43875.3 (2)532121⎪⎭
⎫ ⎝⎛-⨯⎪⎭⎫ ⎝⎛-
(3)⎪⎭⎫ ⎝⎛-÷⎪⎭⎫ ⎝⎛-⨯22176412
(4)()[]
2432611--⨯--
例2、如果0,0><+ab b a ,则a 0,b 0. 如果()03<-ab ,则ab 0. 如果02
>-b a ,则b .
例3、已知a 、b 为有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 >b,则a 2>b 2
B. 若︱a ︱>b,则a 2>b 2
B. 若 a 3>b 3,则a 2>b 2 D. a >︱b ︱,则a 2>b 2
例4、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m |=5,n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5ab -(c+d)×2008 - n + m 的值。

例5、计算:(-2)100+(-2)101的是( )
A. 2100 B.-1 C.-2 D.-2100
三、练习:
1. 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 .
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
3. 若m,n 互为相反数,xy 互为倒数,则(m +n )+5xy = ;
4. 若 3-x 与9+y 互为相反数,求y x -的值
5. 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的本身大,则这个数是 ( )
A.正数
B.负数
C.0
D.负数和0
6. 如果10<<a ,那么a
a a 1,,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a a a 12<< B .a a a 12<< C . 21a a a << D . a a a
<<21 7. 下列计算错误的个数是 ( ) ①221⎪⎭⎫ ⎝⎛=4 ②-52=25 ③2516542= ④811912
=⎪⎭
⎫ ⎝⎛-- ⑤-(-14 ) =1 ⑥()001.01.03=-- ⑦ 55=-=a ,a 则 ⑧ -a=-2则a = 2 8.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9. 平方等于4的数是 ,立方等于—8的数是 。

10.计算:
(1)2111943+--+-- (2)4
33416⨯÷
-
(3)⎪⎭⎫ ⎝⎛---⎪⎭⎫ ⎝⎛+--7183247133115 (4)()⎪⎭
⎫ ⎝⎛-⨯--21412322
(5)()36436597-⨯⎪⎭⎫
⎝⎛+- (6)-22 -(1 - 15×0.2)÷(-2)3
11.某超市对顾客进行优惠购物,规定如下:①若一次购物少于200元,则不予优惠;
②若一次购物满200元,但不超过500元,按标价给予九折优惠;③若一次购物超过500元,其中500元以下部分(包括500元)给予九折优惠,超过500元部分给予8折优惠.小李两次去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198元和554元,现在小张决定一次性地购买和小李分两次购买同样多的物品,他需付款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