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Q系列PLC的定时器使用指南

合集下载

5.PLC应用技术(三菱机型)教学课件 第4章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5.PLC应用技术(三菱机型)教学课件 第4章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振荡电路
(1)使用M8013构成振荡电路 特殊辅助继电器M8013可提供周期为Is、占空比为50%的脉 冲信号;M8014可提供周期为lmin、占空比为50%的脉冲 信号,可以用它们来驱动需要闪烁的指示灯。 该电路只能调用系统的M8013,其起振时刻也无法控制, 难以与其它电路同步。且占空比和周期都不可控。在无严 格要求的场合,使用M8013还是相当方便的,如图4-5所示
2.计数器指令
如果切断PLC电源,一般通用型计数器(C0-C99)的计数 值被清除,而断电保持型计数器(C100〜C199〉则可存储 停电前的计数值。当再来计数脉冲时,这些计数器按上一 次的数值累计计数,当复位输入电路接通时,计数器当前 值被置为0。 计数器除用常数直接设定之外,还可由数据寄存器间接指 定。例如,指定D10为计数器的设定值,若D10的存储内容 为300,是置入的设定值为K300。
2.计数器指令
如果切断PLC电源,一般通用型计数器(C0-C99)的计数 值被清除,而断电保持型计数器(C100〜C199〉则可存储 停电前的计数值。当再来计数脉冲时,这些计数器按上一 次的数值累计计数,当复位输入电路接通时,计数器当前 值被置为0。 计数器除用常数直接设定之外,还可由数据寄存器间接指 定。例如,指定D10为计数器的设定值,若D10的存储内容 为300,是置入的设定值为K300。
计数器的设定值可以直接用常数置入,也可以由数据寄存 器间接指定。用数据寄存器间接指定时,将连号的数据寄 存器的内容视为一对,作为32位数据处理。如果指定DO作 为计数器的设定值,D1和DO两个数据寄存器的内容合起来 作为32位设定值。
图4-3所示为32位加/减计数器的动作过程。X12为加/减控

端,M8200控制C200的加/减状态,X13为复位端,X14为计

三菱PLC功能指令

三菱PLC功能指令

三菱PLC功能指令1.位操作指令:位操作指令用于读取、写入和修改位级别的数据。

常见的位操作指令包括LD(逻辑与)、ORR(逻辑或)、AND(逻辑与)、XOR(异或)等。

2.数据操作指令:数据操作指令用于读取、写入和修改字节、字和双字级别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操作指令包括MOV(赋值)、ADD(加法)、SUB(减法)、MUL(乘法)、DIV(除法)等。

3.计数器指令:计数器指令用于实现计数功能。

有三种类型的计数器指令:上升沿计数器、下降沿计数器和阶段计数器。

计数器指令可以用于进行数量统计、进度监测等应用。

4.定时器指令:定时器指令用于实现定时功能。

有两种类型的定时器指令:上升沿定时器和下降沿定时器。

定时器指令可以用于进行时间监测、延时操作等应用。

5.移位指令:移位指令用于将数据的位进行移动。

常见的移位指令包括SHL(左移)、SHR(右移)等。

移位指令通常用于数据处理和位拼接等应用。

6.比较指令:比较指令用于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

常见的比较指令包括CMP(比较)、EQ(等于)、NE(不等于)、GT(大于)等。

比较指令可以用于实现条件判断和逻辑控制等应用。

7.转移指令:转移指令用于控制程序的流程。

常见的转移指令包括JMP(无条件跳转)、JE(等于时跳转)、JNE(不等于时跳转)、JG(大于时跳转)等。

转移指令可以用于实现程序的循环和条件判断等应用。

8.存储器控制指令:存储器控制指令用于读取和写入存储器的数据。

常见的存储器控制指令包括LD(读取)、ST(写入)等。

存储器控制指令可以用于实现数据存储和加载等应用。

9.数学指令:数学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数学运算。

常见的数学指令包括SIN(正弦)、COS(余弦)、SQRT(平方根)等。

数学指令可以用于实现数据处理和数值计算等应用。

10.基本运算指令:基本运算指令用于实现基本的数值运算。

常见的基本运算指令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基本运算指令通常用于实现逻辑计算和数据处理等应用。

PLC中定时器的使用

PLC中定时器的使用

定时器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确 保定时器的外 观完好无损, 没有明显的磨
损或损坏。
清洁保养:定 时器表面应保 持清洁,避免 灰尘和污垢的
积累。
更换电池:如 果使用可充电 电池供电的定 时器,应定期 更换电池,确 保其正常工作。
调整校准:定 期对定时器进 行校准,以确 保其准确性和
可靠性。
定时器的安全操作
PLC定时器的作用
实现精确的时间控制
简化程序设计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降低生产成本
PLC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章节副标题
定时器的基本操作
输入信号:启动定时器 定时时间:设定所需时间 输出信号:定时时间到达后输出信号 复位操作:定时时间到达后,可以通过复位操作停止输出信号
定时器的应用实例
交通信号灯控制:使用PLC定时器实现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确保电源稳定:PLC定时器的电源应保持稳定,避免因电源波动造成定时器误动作。 避免定时器溢出:在设置定时时间时,应确保定时时间不超过定时器的最大范围,以避 免定时器溢出。
定期检查定时器:应定期检查PLC定时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定时器正常工作。
注意安全防护:在使用PLC定时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意外伤害。
确定输入信号 的持续时间
计算定时器的 设定值
选择合适的定 时器类型
考虑定时器的 分辨率和精度
PLC定时器的注意事项
章节副标题
定时器的使用限制
定时器的输入信号必须是稳定且持续的 定时器的输出信号在定时器复位或断电后会自动消失 定时器的计时精度受到PLC内部时钟的限制 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受到PLC内部资源的限制
添加标题
断电延时定时器:接通电源后, 定时器不计时,断开电源后开 始计时,达到设定时间后触点 动作

三菱PLC定时器应用程序编程实例

三菱PLC定时器应用程序编程实例

三菱PLC定时器应用程序编程实例三菱PLC定时器应用程序编程实例三菱plc定时器应用程序编程实例(三菱plc编程实例)1(产生脉冲的程序 (1)周期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如图1所示采用定时器T0产生一个周期可调节的连续脉冲。

当X0常开触点闭合后,第一次扫描到T0常闭触点时,它是闭合的,于是T0线圈得电,经过1s的延时,T0常闭触点断开。

T0常闭触点断开后的下一个扫描周期中,当扫描到T0常闭触点时,因它已断开,使T0线圈失电,T0常闭触点又随之恢复闭合。

这样,在下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T0常闭触点时,又使T0线圈得电,重复以上动作,T0的常开触点连续闭合、断开,就产生了脉宽为一个扫描周期、脉冲周期为1s的连续脉冲。

改变T0的设定值,就可改变脉冲周期。

图1 周期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2)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如图2所示为采用两个定时器产生连续脉冲信号,脉冲周期为5秒,占空比为3:2(接通时间:断开时间)。

接通时间3s,由定时器T1设定,断开时间为2s,由定时器T0设定,用Y0作为连续脉冲输出端。

图2 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3)顺序脉冲发生器如图3a所示为用三个定时器产生一组顺序脉冲的梯形图程序,顺序脉冲波形如图3b所示。

当X4接通,T40开始延时,同时Y31通电,定时l0s时间到,T40常闭触点断开,Y31断电。

T40常开触点闭合,T41开始延时,同时Y32通电,当T41定时15s时间到,Y32断电。

T41常开触点闭合,T42开始延时,同时Y33通电,T42定时20s时间到,Y33断电。

如果X4仍接通,重新开始产生顺序脉冲,直至X4断开。

当X4断开时,所有的定时器全部断电,定时器触点复位,输出Y31、Y32及Y33全部断电。

图3 顺序脉冲发生器2(断电延时动作的程序大多数PLC的定时器均为接通延时定时器,即定时器线圈通电后开始延时,待定时时间到,定时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在定时器线圈断电时,定时器的触点立刻复位。

定时器的使用

定时器的使用

一、PLC定时器的使用实际上有多种多样的定时器, 这也是它们有趣的地方. 通常, 不同生产商都提供不同类型的定时器. 下面是最常用的一些定时器:·延时ON定时器(On-Delay Timer) --这种类型的定时器为"延时后变为ON". 换句话说, 当我们的传感器(输入)变为ON以后, 等待x秒后, 才激励一个电磁阀(输出). 这是最常见的定时器. 它通常叫做TON(timer on-delay, 延时ON定时器), TIM(timer, 定时器)或TMR(timer).·延时OFF定时器(Off-Delay Timer) --这种定时器与上面提到的延时ON定时器刚好相反. 这种定时器仅仅"延时OFF". 我们的传感器(输入)检测到目标后, 激励电磁线圈(输出). 当传感器检测不到目标时, 电磁线圈将保持被激励的状态x秒后才变为OFF. 这种定时器叫做TOF(延时OFF定时器), 它较上面提到的延时ON定时器少见.(例如, 很少生产商在其PLC中装入这种定时器).·保持或累积定时器--这种定时器需要两个输入端. 一个输入端启动定时器(即时钟开始计时), 另一个输入端将定时器复位.如果输入传感器在整个定时时间内没有ON/OFF, 则上面提到的延时ON或OFF传感器将被复位.而当传感器中途断开时, 这种定时器将保持当前状态, 直到将其复位为止. 例如, 我们想知道在1个小时内传感器为ON的时间有多长. 如果我们用上面提到的那些定时器, 当传感器变为OFF或ON时, 它们将保持复位. 而保持或累积定时器, 将给我们一个总的或累积的时间. 我们通常把它叫做RTO(Retentive Timer, 保持定时器)或TMRA(Accumulating Timer, 累积定时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怎样使用它们. 典型地, 我们需要知道两件事情:1. 用什么启动定时器. 典型情况下为一输入. (例如连接到输入0000的一个传感器)2. 在做出反应前, 我们要延时多长时间. 例如, 我们在使一个电磁阀打开前要等待5秒钟.当定时器符号前面的指令为真(True)时, 定时器开始计数. 当定时时间到达时, 定时器将自动关闭它的触点. 当程序在PLC上运行时, 将显示逝去的或"累积的"时间, 便于我们观察当前值. 典型定时器的定时范围为0到9999或0到65535次.为什么是这么怪异的数字呢? 这是因为大多数的PLC使用的是16位定时器. 我们将在以后学习这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们只要知道0-9999是16位BCD(Binary Coded Decimal,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 0到65535是16位二进制数就行. 时钟每计一次为X秒.典型地, 每个生产商提供几种不同的计数单位. 大多数厂家提供10和100ms的增量. 一"ms"是一毫秒或1/1000秒. 一些生产商也提供1ms或1秒的增量. 这些不同增量的计数器工作起来和上面讲的一样, 只是有时为了表明它们的时基不同,它们的名称不一样. 有的叫做TMH(High speed Timer, 高速定时器), TMS(Super high speed Timer, 超高速定时器), 或TMRAF(Accumulating Fast Timer, 累积式快速定时器).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定时器指令符号, 我们该怎样使用它呢? 记住一点, 当它们外表看起来不同时, 它们的基本用法都是相同的. 如果我们会设置一个, 我们就会设置所有的定时器.这个定时器为延时ON型的, 名称为Txxx. 当定时器的使能输入端为ON时, 它开始计时. 当它计了yyyy(预设值)次后, 它将它的触点变为ON, 我们将在程序的后面使用该触点. 注意, 每次计数的间隔时间(增量)因生产商和所用时基不同而有所不同. (即, 计一个数可能为1ms或1秒或...).下面是梯形图中的符号.在该图中, 我们等待输入0001变为ON. 当它变为ON时, 定时器T000(一个100ms时基的定时器)开始计数. 它将计数100次. 每次(增量)为100ms, 于是该定时器为一10000ms(即10秒)定时器.100次×100ms =10,000ms. 当10秒钟过去后, T000接触器闭合, 500变为ON. 当输入0001变为Off(错误)时, 定时器T000将复位为0, 同时使它的触点变为OFF(变为False), 所以使输出500变为返回OFF状态.一个累积定时器看起来将如下图所示:该定时器被命名为Txxx. 当使能输入为ON时, 定时器开始计时. 当它计过yyyy(预设值)次后, 它将使它的触点变为ON, 以备我们在后面的程序中使用. 注意, 每计一个数的时间(增量)会因厂家和时基不同而不同(例如,1ms或1秒或...). 但是, 如果使能输入在定时结束前变为OFF, 当前值将被保留. 当输入返回到ON状态时, 定时器将从它停止的地方继续计时. 使定时器强制返回预设值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重新启动.在梯形图中, 它的符号如下:在该图中, 我们等待输入0002变为ON. 当它变为ON时, 定时器T000(一个10ms增量定时器)开妈计时. 它将计数100次. 每计一个数的时间(增量)为10ms, 于是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为1000ms(即1秒). 100次×10ms=1,000ms. 当1少过去后, T000的触点闭合, 输出500变为ON. 如果输入0002返回到OFF状态, 当前计时值将被保留. 当0002返回到ON状态时, 计时从停止点继续. 当输入0001变为ON(True, 真)时, 定时器T000将复位到0, 同时使得它的触点变为OFF状态(变为False, 假), 所以输出500返回OFF状态.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计数器和定时器不能拥有相同的名字(在大多数的PLC中). 这是因为它们使用相同的寄存器.还有一点要时刻牢记, 那就是虽然它们的符号看起来不一样, 但是它们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样的. 主要区别就是每计一个数所花的时间不一样.二、PLC定时器的精度在应用定时器时通常有两种误差. 第一种叫做输入误差. 另一种叫做输出误差. 总的误差是输入误差和输出误差之和.·输入误差-该误差的产生取决于定时器的输入在扫描周期内变为ON的时间. 当定时器的输入恰在PLC扫描完输入状态时变为ON, 输入误差最大. (即大于1个全扫描时间!). 这是因为, 请回想一下, (见以前学过的扫描时间部分)在一个扫描周期内, 输入只被扫描一次. 如果当PLC扫描输入的时候它没有变为ON, 而是在扫描完输入的时候变为ON, 显然有一个误差. 另外,我们还不得不在扫描周期的程序执行部分等待定时器指令的执行.如果定时器指令是那一横档上的最后一条指令, 那么又有了一个不小的误差!·输出误差-另一个误差的产生取决于定时器定时完成的确切时间, PLC完成程序执行然后更新输出的时间. 这是因为虽然定时器在程序执行期间已定时完成, 但是PLC必须首先执行完余下部分的程序, 才去更新输出.下图所示为最坏情况下的输入误差. 可以看出最大的输入误差为1完整的扫描时间+1程序执行时间. 注意, 程序执行时间会因程序不同而不同.(取决于程序中的指令数.)下图所示为最坏情况下的输出误差. 从中可以看出最大的输出误差为1完整的扫描时间.基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最坏情况下的定时器总误差为:1扫描时间+ 1程序执行时间+ 1扫描时间= 2扫描时间+ 1程序执行时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虽然大多数的生产商目前均提供增量为1ms的定时器, 但是它们实际上不能用于少于几个毫秒的定时. 这是假设我们的扫描时间为1ms. 如果我们的扫描时间为5ms, 那么最好不用少于15ms的定时器. 即便如此, 我们所预计的误差也会产生. 既然我们能预计误差的大小, 那么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应用程序能否容忍此误差的存在. 在大多数的应用中, 误差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是在一些高速或要求非常精确的应用中误差就变得不容忽视.我们也应该注意上面的误差仅仅指的是"软件误差". 当然还有硬件输入误差和硬件输出误差.硬件输入误差是由PLC扫描输入时确切认知其输入为ON所花的时间引起的, 典型值为10ms. 这是因为许多PLC要求一个输入应该为ON几个扫描周期以后, 才确认其物理状态为ON. (这是为了减少噪声或瞬动输入的影响)硬件输出误差的产生, 是由于从PLC告诉它的输出变为ON, 到其确实变为ON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典型的晶体管要花费大约0.5ms的时间, 而机械式的继电器要花费大约10ms的时间.误差是不是越来越大了? 如果对于我们的应用来说, 它已经变得非常大, 那么就应该考虑使用外部"硬件"定时器了。

PLC中定时器的使用

PLC中定时器的使用
控制时间序列
通过设置不同的定时时间,实现PLC输出信 号的时间序列控制。
延时控制
利用定时器实现各种延时控制,如启动延时、 停止延时等。
计数功能
部分PLC的定时器具有计数功能,可以用于 计数控制。
配合其他指令实现复杂控制
定时器可以与其他指令结合使用,实现更复 杂的控制逻辑。
定时器的原理
时间基准
定时器的计时基准通常为PLC的扫描周期或 更长时间。
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
启动定时器
在程序中设置相应的条件,使定时器开始计时。
停止定时器
在程序中设置相应的条件,使定时器停止计时。
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
通过程序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以满足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精度要求。
定时器的复位
自动复位
在程序中设置相应的条件,使定时器自动复 位。
手动复位
通过手动操作,对定时器进行复位操作。
总结词
定时器复位时间不准确或复位异常
详细描述
可能是由于定时器内部逻辑错误、外部干扰或电源波动等原因导致。
解决方案
检查定时器内部逻辑电路,加强电路板和元件的抗干扰能力,确保 电源稳定性。
05 PLC中定时器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定时器的研究与开发
总结词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PLC 中定时器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解决方案
检查输入信号是否正常,检查定 时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确保电 源正常供电。
定时器精度不高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结词
01
定时器计时精度不符合要求
详细描述
02
可能是由于定时器内部计时元件性能不佳、外部干扰等原因导
致。
解决方案
03
选择高精度计时元件,加强电路板和元件的抗干扰能力,优化

定时器的用法

定时器的用法

定时器的用法定时器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使相当多需要人控制时间的工作变得简单了许多。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介绍定时器的用法。

定时器的用法1、调整当前时间使用定时器时,须先将定时器的显示时间调整到当前时间。

按住“时钟”键的同时,分别按“星期”、“小时”和“分钟”键,调整到当前的时间。

(每按一次增加一小时,长按可快速调整。

) 按“时钟”键3秒后,当前时间增加1小时,同时液晶屏显示“夏令时”字样,进入夏令时功能,再按"时钟"键3秒,取消夏令时功能,时间自动减少1小时。

2、设置程序按“设定”键,即可进入定时模式设置,屏幕上显示“1开”。

按“小时”、“分钟”和“星期”,即第一组定时开开始工作的时间。

其中,按“星期”键,可选择不同星期组合模式。

可根据需求,定时器只在设定的星期数中工作。

再按“设定”键,屏幕上显示“1关”,即第一组定时关闭时间,时间设置参考一开设置方法。

依次类推,最多可设置20组开与关。

设置完成后按“时钟”键返回当前时间。

注:1.如果每天不需要设定20组,而其他组已设定,必须按“清除”键,将多余各组的时间程序清除。

2.定时设置完成后,应按“设定”键检查多次定时设定情况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

如有异,请按时间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设定。

注:1.如果每天不需要设定20组,而其他组已设定,必须按“清除”键,将多余各组的时间程序清除。

2.定时设置完成后,应按“设定”键检查多次定时设定情况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

如有异,请按时间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设定。

如设置的时间程序是跨天的,需要逐一将“开”与“关”时间程序相对应的星期模式对应好。

3、定时器工作模式选择在当前时间状况下,连续按“模式”键,显示屏的左侧将循环显示“自动关”、“开”、“自动开”、“关”四种模式。

根据您的需要进行模式选择。

四种模式释意:“开”:定时器一直有电源输出,没有定时功能;“关”:定时器无电源输出,呈关闭状态;“自动开”:定时器接通电源时有电源输出,之后按设定的程序工作;“自动关”:定时器接通电源时无电源输出,之后按设定的程序工作。

6..三菱Q系列PLC指令说明

6..三菱Q系列PLC指令说明
举例:如果QCPU要读取基板上一个地址为40到5F 的模拟量模块Q64AD的通道1数据,同时要将第一 通道的平均处理次数设置成5次。
24
应用指令—数据缓冲区访问指令
Q的对缓冲存储器的读取除了用FROM/TO指令外还可以 直接用传送指令进行操作
25
11
基本指令分类
应用指令分为以下几组:
逻辑操作指令
调试和故障指令
循环指令
字符串处理指令
移位指令
特殊功能指令
位处理指令
数据控制指令
结构化程序指令
时钟指令
数据表操作指令
数据缓冲区访问指令
显示指令
12
指令应用说明
Q系列PLC指令基础的指令和FX系列PLC相同,有了 FX的基础可以很快掌握指令的应用,以下简单介绍 部分常用指令的,其它指令可以查看编程手册,或 是在Q一些特定模块的讲解中再介绍具体指令的使 用。
2
指令使用基础知识
在指令中多数指令包括指令名称部分和操作数部分 指令名称是指用特定符号表示指令的功能 操作数是指令执行时处理的数据,分为源操作数、
目标操作数、软元件数和传送数。
3
指令使用基础知识
源操作数(S):是指令执行要处理的数据,源操 作数可有3中形式:常数、位元件、字元件。
4
指令使用基础知识
指令学习时主要按指令类别、指令名称、指令助 记符进行。
7
指令使用基础知识
指令类别:按照指令的应用对32位指令中,在指令的第一行加上字母D
2.在由OFF变为ON的上升沿执行指令,可以在指令前加 P
8
指令使用基础知识
13
顺控指令--触点指令
操作开始、串联、 并联(LD LDI AND ANI OR OR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速定时器 高速定时器 低速累计定时器 高
速累计定时器
图9很0定时器的种类
定吋器的使肋法
低速定吋器骗就时豺同嗽元件,通过定吋器的捋定(於的写法)可成为低 趣定时器或高遠定时器疳例如,指定为OUT TO 将成为低遠定时器.I 诵定为OUTHTO 则成为高速定时器 低速累计定时器与高速累计定时器为同-软元件,通过定时器的指定出令的写法) 可成为低速累讣定时器或高速累计定时器口例虬指定为01T 10将成为低速紂I •定时 鬻而捋定为WTH STOW 成为高速累计定时器。

定时器 --- 1 -- 宦时器 ------ I —累il 定时器
H K100
(T501
k 梯形图输入K3亘I® (卜▼I Ml.KtCO
艇I职涓I却助高速定时器的使用方法2:
H K100
——(T501
—梯形闰输入
▼ | [cLJIHi T5C1 K 1OO
确是]恥肖I帮购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