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文本解读
《与象共舞》课标解读

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课题:《与象共舞》学习目标:1、利用拼音,会正确认读写“熟视无睹、松弛、按摩、尴尬、、彬彬有礼、绅士、芭堤雅、气氛”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会说出“尴尬、熟视无睹、以一当十以一敌百、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默读、自由读、挑战读、评价读等形式熟读课文,说一说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3、领悟本文的写作特点,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感受大象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知道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策略:第一个学习目标及解决策略:目标:1、利用拼音,会正确认读写“熟视无睹、松弛、按摩、尴尬、、彬彬有礼、绅士、芭堤雅、气氛”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会说出“尴尬、熟视无睹、以一当十以一敌百、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解决策略:通过学生自学,同伴提醒补充、教师引导来完成。
活动一:引导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步骤展开自学。
1、我要读课文(1)自由地把课文读两遍,在读的时候,用笔在不认识的字词上做上记号。
(2)静下心来,利用字典或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
2、我要学习生字词。
(1)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短语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我要把这些生字词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在小组内相互提醒易错的字。
(3)还会给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说说它们的意思,并会说上一句话。
活动二:自学之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第二个学习目标及解决策略:目标:通过默读、自由读、挑战读、评价读等形式熟读课文,说一说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解决策略:1、自学,请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在旁边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出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来再读一读课文。
3、班级大展示(通过自由读、挑战读、评价读等形式,大象和人的关系密切)4、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如此和谐美好,因为象不仅仅是泰国的国宝,更因为它的可爱、温顺、聪明又灵气,会跳舞。
跟着小学五年级语文《与象共舞》教案模板五篇学写好作文!

跟着小学五年级语文《与象共舞》教案模板五篇学写好作文!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作文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学习作文时,教师的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与象共舞》入手,结合五篇学写好作文的步骤,为大家讲解如何写好作文。
一、背景介绍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与象共舞》是一篇关于舞蹈的文章。
通过描述舞蹈家与大象的默契配合,深入阐述了舞蹈的美妙和感染力,同时也向学生们展示了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情境和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舞蹈和动物保护的主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学写好作文的步骤1.审题理解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题目和内容,理解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以准确把握文章的要点和线索。
2.归纳总结在理解文章之后,学生需要对文章中的主题、情节、结构等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3.分段提纲接下来,学生可以将文章分段提纲,提取各段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便于后期的素材整理和选取。
4.素材选取在梳理文章结构后,学生需要收集和选取相关的素材,以充分展现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5.组织表达学生需要组织思路和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符合文章的主旨和表达要求。
同时,要注意语言流畅、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以提高文章的阅读体验和语言功力。
三、五篇学写好作文的范文1.《共舞》舞蹈家和大象一起跳舞,背后蕴含的不仅是舞蹈的美妙,更是人类与自然之间互动的生动展示。
在这份默契中,不仅有舞蹈家与大象彼此理解,更体现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因为,我们都生存在同一个世界里,让我们一起舞动生命的节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共享自然资源》这篇文章深入阐述了栖息在森林中的大象们,以及人类对森林自然资源的疯狂开发。
文章通过点明现状和呼吁人们保护自然资源,更是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惠互利,共享自然的恩赐。
3.《生命的意义》舞蹈家与大象的默契配合,淋漓尽致地展现着生命的伟大和意义,诠释了生命的可贵和感染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与象共舞》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与象共舞》课文原文及赏析《与象共舞》原文:在泰国,如果你在街上看到大象,你一定不会感到惊讶。
大象是泰国的国宝,也是泰国人民的好朋友。
泰国的大象以能“跳舞”而闻名于世。
每当音乐响起,大象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抬起腿,用鼻子轻轻敲打地面,就像一个优雅的舞者。
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还能用鼻子和脚配合,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人们不仅喜欢看大象跳舞,还喜欢和大象一起玩耍。
在泰国的一些地方,你可以看到人们骑在大象背上,或者和大象一起洗澡。
大象非常聪明,它们会用鼻子轻轻地抚摸人们,仿佛在表达友好和亲近。
然而,与象共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训练大象需要耐心和技巧。
驯象师们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大象理解并执行各种指令。
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与象共舞,不仅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更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
在泰国,人们把大象视为家庭的一员,照顾它们,保护它们。
这就是泰国的独特魅力,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赏析:《与象共舞》这篇课文以泰国的大象为主题,生动描绘了大象的聪明、优雅和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象在泰国的地位和特点,然后详细描述了大象“跳舞”的情景,展现了大象的灵性和艺术性。
课文强调了人与大象的互动和情感交流,通过描绘人们骑大象、和大象一起洗澡的场景,展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同时,也提到了训练大象的困难和需要的耐心与技巧,表达了对驯象师辛勤工作的敬佩。
最后,课文升华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指出与象共舞不仅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更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
这种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总的来说,《与象共舞》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让学生了解了泰国的文化特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环保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27与象共舞

27* 与象共舞一、教材简析:《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按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条理清楚,语言生动,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从而让人们感受到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激发对外国文化的兴趣;二是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特点,提高表达能力。
二、设计理念:重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自读自悟与教师的点拨引导、领悟方法与感知特点、获取知识与启迪思维有机地融在一起,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习得方法。
让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
采用一些必要的中介手段凸现事物的形象,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较快地抓住课文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建议:教学本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全班研讨交流的重点是:“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的方法?对于其他的枝节问题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个别解决或引导课外去探究。
1、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
在教学中,努力建构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直接从学生学习的难点出发,以中心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为突破口,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感悟、解决。
其次,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突显学生的认识活动。
默读自学、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文本解读,这些丰富的形式使学生在感悟课程内容的同时,从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所以要把朗读、默读、速读结合起来,把个人自读与小组合作研读结合起来,在读的目的、层次、形式上下功夫,以求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教案《与象共舞》课文原文在泰国,假如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不必惊奇,也不必惊慌,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dǔ),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一副悠闲沉着的样子。
象是泰国的国宝。
这个国家最初的开展和兴盛,和象有着亲密的关系。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被征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消费、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间隔。
很屡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
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chí)了。
在很近的间隔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
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
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在泰国,大象用它们的行动证实了这种说法。
在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节目的动物演员。
在人的训练下,它们会踢球,会倒立,会用可笑的姿态行礼谢幕。
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mō)。
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渐渐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
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和人开开玩笑。
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
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睬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
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gān)尬(gà),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似是在抱歉。
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课文分析与研究

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课文分析与研究《与象共舞》课文分析与研究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冉崇斌课文分析《与象共舞》一文,饶有兴趣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亲密,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一、层次清楚,结构统一课文共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独立成段。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
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由概述大象与人的关系写到大象多个方面的特点,先总后分,层层介绍,清楚明白。
具体介绍大象特点的四个自然段结构相同:段首先总写特点,后文围绕中心意思具体叙述,思路清晰,明白晓畅。
段与段之间巧用过渡语:“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通过“国内”与“泰国”不同情况对比引出下文,“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则选择虚词“据说”“最”连接,承前启后,衔接自然。
二、大象聪明而有灵气文中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聪明而有灵气的大象。
“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
”原本笨拙让人畏惧三分的大象,却“小心翼翼地”在人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俨然一位位细心而又体贴的按摩师,不但聪明,而且可爱。
在和接受按摩的妇女开玩笑后的表现却是:“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
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然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这哪里是大象,分明是顽皮的孩子嘛,既会和妇女开玩笑博取众人一笑,又在玩笑后行屈膝礼道歉求得妇女原谅,而且态度还优雅得如“彬彬有礼的绅士”,稚气与灵性纤毫毕现,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

悠闲气氛
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摇头晃脑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 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 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 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 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泰国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 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 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 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和民族风俗,如,丰富多彩的各种节日,水上人家 的清新生活,闻名于世的古典舞和民族舞,饶有趣 味的哑剧和洛坤剧,别具一格的泰拳、斗鸡、玩鱼 等,都令人“乐不思蜀”。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 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无处不有精致美观的佛像、 石雕和绘画,这些在长年青绿的椰林掩映下的古迹, 为泰国妩媚动人的热带风光增添了无限绚丽的色彩。 并增加了许多神秘的气息。泰国别称“佛之 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与象共舞》教案模板,写作不再困难!

《与象共舞》是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经典教材,它讲述了一个与大象共舞的追梦故事。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而且展现了一个小孩的勇气和自信心。
如何将课程设置得更具有生命力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与象共舞》教案模板,确保孩子们在阅读教材之后写作不再困难。
第一课:语块理解与主旨概括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语块分析文章,加深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教学重点:分析语块,准确概括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思考文章意义和主题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和板书讲解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让学生观看有关大象的影片,讨论大象的体型和性格。
与此同时,安排学生看读材料《与象共舞》。
2.板书原文中关键词和语块,汇总学生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利用原文语块,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第二课:词语注释及比喻法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分析词语和理解文章的能力教学重点:词汇解析和比喻解析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功用教学方法:板书讲解和案例分析方法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让学生快速过一遍文章,标记并查询不理解的词汇。
2.让学生找出比喻性质的词语,解析并分析。
3.对比喻的含义和功用进行讨论。
4.让学生独立应用比喻法,描述自己的夙愿和梦想。
第三课:语句分析和写作技巧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语句分析和写作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语句解析和写作技巧教学难点:论述能力和写作结构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让学生进行一两遍全文扫读,整理出几个能够表达文章主题的句子。
2.让学生分析黑体字的语句。
指导学生如何分析、理解分析和熟悉语言表述方式。
3.让学生反推思考,并结合黑体字语句,编写创意缀语,增加文章的文学性。
4.课堂报告,邀请一些学生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全班听。
第四课:互动讨论法和小组合作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辨的能力教学重点:互动、讨论和合作教学难点:完成一篇文章的多方讨论和修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互动讨论和写作训练教学过程: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个主题性和独立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象共舞》文本解读
开福区霞凝小学袁小红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独立成段,紧紧围绕着“人与大象关系密切”进行描述:第1自然段概述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2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
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3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4自然段讲述了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一语双关,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结合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析字释词,首先通过对“熟视无睹”一次的讲析,让孩子们讲出自己所积累的带“睹”字的成语,然后结合课文中的几个新词,让孩子们选词填空,通过对这四个句子的理解与阅读,从而达到对全文的一个大概的理解;第二,紧扣课题,《与象共舞》看似并没有紧扣中心,所以,教学先有第五自然段展开,通过对“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抓住大象跳舞的动作,品读文字,感受语言与音乐一样独特的节奏美。
在“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句话的讲析中,抓住一个“拥”字,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而学生也不难感受出“人多”、“迫切”、“争先恐后”等等生动的场景。
此处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置之于情境之中,“你就是其中的一位观众,涌进去与大象一起跳舞,你就不怕被大象撞了?不怕被大
象踩了吗?:你就不怕大象用鼻子把你卷起来之后再把你摔个四脚朝天?”并追问“为什么?”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会了解到大象和人的亲密无间,并让学生以人群和大象的第一人称动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语言的品读,情境的想象,气氛的感染,学生不难体会到人们对大象的喜爱,大象对人们的信任,他们之间的亲密与和谐不言而喻,此时,对题目《与象共舞》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与象共舞不仅指与大象一起跳舞,更是指人与大象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当有了这一理解,在回到课文前面四个自然段的理解,引导孩子们找到各段的中心句,然后点拨,让他们明白,这前面四段虽没有直接写“与象共舞”,但其实处处都在写大象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抓住“与××共舞”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训练:如与蝶共舞、与书共舞、与鲨共舞……这些题目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与××共舞,感悟到这种形式表达的是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与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