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设计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

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

大学校区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The Design Of Campus’s Power Supply System大学校区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摘要] 本次设计是为当地的大学一个校区设计的供配电系统,该系统通过降压变压器与10kV公共电源干线相连,根据校区内的实际用电负荷情况,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标准,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型式;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定整定继电保护装置。

[关键词] 供配电系统变电所短路变压功率The Design Of Campus’s Power Supply System[Abstract]This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esigned for a campus of a local university. The system connected with a 10Kv main power line through a step-down transformer. Determine the location and type of the substation, the quantity and capacitance of main transformer, the both high-pressure low-pressure equipment and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with the specific design including the formula of main wiring, secondary circuit on the basis of safety, reliabilit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economic rationali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lectricity load.[Key Words]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Short Circuit Varying Voltage Power目录引言 (IV)第一章设计任务 (1)1.1 原始资料 (1)1.2 设计任务 (2)第二章负荷分析计算和无功补偿 (4)2.1 负荷计算的目的及方法 (4)2.2 学生宿舍的负荷分析和计算 (4)2.3 无功补偿后生活区的计算负荷 (6)第三章变电所及主变压器的选择 (8)3.1变电所所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8)3.2利用生活区的负荷来选变电所的位置 (9)3.3变电所型式的选择 (9)3.4变电所主变压器和主结线方案的选择 (9)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的选择 (12)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2)4.2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12)4.3 短路电流的计算 (12)4.4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5)第五章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和继电保护选择 (22)5.1高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控制与信号回路 (22)5.2变电所的电能计量回路 (22)5.3变电所的测量和绝缘监察回路 (22)5.4 继电保护的整定 (23)5.5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24)5.6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继电保护装置 (26)5.7变电所低压侧的保护装置 (26)第六章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28)6.1 接地极要求 (28)6.2 接地线要求 (28)6.3 接地线和接地极连接要求 (28)6.4接地电阻要求 (28)结论 (29)致谢语 (30)参考文献 (31)附录 (32)附图1:本校变电所主接线图 (32)附图2:本校用电接线图 (32)引言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

毕业设计---110 35 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110 35 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110-35-10变电站设计摘要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电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

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站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个降压变电站,此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高压侧电压为110kv,有二回线路;中压侧电压为35kv,有六回出线;其中有四回出线是双回路供电。

低压侧电压为10kv,有八回出线,其中有六回是双回路供电。

同时对于变电站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

本设计选择选择两台SFSZL-31500/110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站用变,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高压熔断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等等也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选型、设计和配置,力求做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

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字:变电站设计目录第一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6)1.1原始资料分析 (6)1.2主结线的设计 (6)1.3主变压器的选择 (11)1.4变电站运行方式的确定 (12)第二章短路电流计算 (13)第三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4)3.1断路器的选择 (14)3.2隔离开关的选择 (15)3.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6)3.4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16)3.5熔断器的选择 (17)3.6无功补偿装置 (18)3.7避雷器的选择 (18)第四章导体绝缘子套管电缆 (20)4.1母线导体选择 (20)4.2电缆选择 (21)4.3绝缘子选择 (21)4.4出线导体选择 (22)第五章配电装置 (23)第六章继电保护装置 (25)6.1变压器保护 (25)6.2母线保护 (26)6.3线路保护 (27)6.4自动装置 (27)第七章站用电系统 (29)第八章结束语 (31)第一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一、原始资料分析本设计的变电站为降压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高压侧电压为110kv,有二回线路;中压侧电压为35kv,有六回出线;其中有四回出线是双回路供电。

10Kv降压变电所及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10Kv降压变电所及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题目名称:10Kv降压变电所及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姓名:最终评定成绩: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2011届)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名 称:10kv降压变电所及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学 院(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周敏 班 级: 电气0631 学号 06053103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副教授最终评定成绩:2011 年 月摘 要本设计含工厂供电设计,包括: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型式的确定;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进出线的选择;短路计算和开关设备的选择;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定及继电器保护的选择和整定;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车间配电线路布线方案的确定;线路导线及其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以及电气照明的设计,还有电路图的绘制。

本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各车间变电所的设计选择,包括方案比较、变压所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变电所I的供电负荷统计无功补偿,变压所I的变压器选择;第二部分为各车间计算负荷和无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及接入系统设计、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继电保护的配置;第三部分为电气设计图,包括车间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原理接线图。

关键词:变电所变压器断路器继电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熔断器ABSTRACTThis design including factory, including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 : Calculation of load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inactive power; Transformer substation main voltage transformer platform count and capacity , sureness of pattern; Mainly wire the choice of the scheme in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Pass in and out the choice of the thread; Choice of shorting out and calculating and switchgear ; Two return circuit sureness and choice that relay protect of scheme exactly make; Defend the thunder and protect the design with the earth device ; The workshop distribution line connects up the sureness of the scheme; Circuit wire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and protecting the choice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electric design that lighted, there is drawing of circuit diagram.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design of each workshop substation, including scheme comparison, choose variable pressure transformer sets and capacity of what I choose, substation reactive-power compensation power load statistics, which I transformer variable pressure choice;The second part is computational load each workshop and without power compensation,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factory general voltage substation and access system design, substation high-low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choice, relay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Keyword: Transformer substation Voltage transformer Circuit breaker Relay Isolate the switch Mutual inductor Fuse box目录第一章各车间计算负荷和无功功率补偿 (6)1.1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6)1.2 各车间计算负荷 (6)1.3 无功功率补偿 (9)第二章各车间变电所的设计选择 (12)2.1 方案比较 (12)2.2 变压所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 (13)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6)3.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方法 (16)3.2 短路电流计算 (16)第四章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及接入系统设计 (19)4.1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的选择 (19)4.2 35KV供电线路截面选择 (19)第五章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20)5.1 高压35KV侧设备 (20)5.2 中压10KV侧设备 (20)5.3 低压侧0.4KV侧设备 (21)第六章继电保护的配置 (22)6.1 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 (22)6.2 电流速断保护装置 (22)6.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23)6.4 35KV进线线路保护 (23)6.5 10KV进线线路保护 (24)6.6 电流速断保护装置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附录 (29)第一章各车间计算负荷和无功功率补偿计算负荷计算负荷也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 1 -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1 -1.1.1 概况............................................... - 1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 1 - 第二章变电站的负荷计算和无功率补偿计算......................... - 3 -2.1 负荷计算................................................ - 3 -2.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5 -2.4变电所安装位置........................................... - 6 - 第三章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 7 -3.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 7 -3.2 常用的主接线............................................ - 7 -3.3工厂变电所主要接线方案选择............................... - 9 -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 11 -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11 -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 15 -5.2变电所一次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5.2.1高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5.2.2低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9 -5.3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及校验................................ - 20 -5.3.1导线选择的原则.................................... - 21 -5.3.2变电所导线的选择.................................. - 21 - 第六章变电所继电保护.......................................... - 24 -6.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 24 -6.2变电所继电保护装置...................................... - 25 -6.3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继电保护装置.................. - 28 - 第七章防雷与接地方案设计...................................... - 29 -7.1变电所防雷保护.......................................... - 29 -7.1.1变电所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 29 -7.1.2变电所防雷的具体措施.............................. - 29 -7.2变电所接地装置设计...................................... - 31 -7.2.1变电所接地装置分析................................ - 31 -7.2.2工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设计.......................... - 33 - 第八章总结.................................................... - 35 - 参考文献.................................................... - 36 - 致谢.......................................................... - 37 -第一章绪论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1.1 概况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仍然依靠原来的人工抄表、记录、人工操作为主,将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需求;同时用于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包括故障录波、紧急控制装置,不能充分利用微机数据处理的大功能和速度,经济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10KV变电所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 --优秀毕业论文

10KV变电所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 --优秀毕业论文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摘要: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

变电所涉及方面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多,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同时进行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送配电网络及导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选择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为变电所平面及剖面图提供依据。

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1)总体方案的确定(2)负荷分析(3)短路电流的计算(4)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5)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等容。

关键词:变电所;负荷;输电系统;配电系统The Design Of 10KV Substat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SystemAbstract:The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ce part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it is consisted of the electric appliances equipments and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It obtains the electric power from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rough its fun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assign, transport and safety. Then transport the power to every place with safe, dependable, and economical. The region of factory effect many fields and should consider many problems.Analyse change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a mission for carrying and customers carries etc. circumstance, make good use of customer data proceed then carry calculation, ascertain the correct equipment of the customer. At the same time following the choice of every kind of transformer, then make sure the line method of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hen calculate the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choosing to send together with the electric wire method and the style of the wire, then proceeding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This first step of design included:(1) ascertain the total project (2) load analysis(3)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4) the design of an electric shock the system design to connect with system and the choice of line project (5) the choice and the settle of the protective facility (6) the contents to defend the thunder and protection of connect the earth.Keywords:substation;load;transmission system;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 (1)1.1工厂变配电所的设计 (1)1.1.1用户供电系统 (1)1.1.2工厂变配电所的设计原则 (1)1.2课题来源及设计背景 (2)1.2.1课题来源 (2)1.2.2设计背景 (2)第2章变电所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的计算 (3)2.1变电站的负荷计算 (3)2.1.1负荷统计全厂的用电设备统计如下表 (3)2.1.2负荷计算 (3)2.2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方案 (5)2.3无功补偿的计算及设备选择 (6)第3章变电所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8)3.1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8)3.3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8)3.4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9)第4章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1)4.1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1)4.1.1安全性 (11)4.1.2可靠性 (11)4.1.3灵活性 (11)4.1.4经济性 (11)4.2主接线的方案与分析 (11)4.3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3)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5.1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14)5.2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14)第6章变电所高压进线、一次设备和低压出线的选择 (18)6.1用电单位总计算负荷 (18)6.2高压进线的选择与校验 (18)6.2.1架空线的选择 (18)6.2.2电缆进线的选择 (18)6.3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19)6.3.1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19)6.3.2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20)6.3.4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2)6.3.5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4)6.3.6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25)6.4低压出线的选择 (26)6.4.1低压母线桥的选择 (26)6.4.2低压母线的选择 (26)第7章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 (28)7.1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 (28)7.1.1继电保护的选择要求 (28)7.1.2继电保护的装置选择与整定 (29)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辞 (36)开题报告 (37)结题报告 (38)答辩报告 (39)第1章绪论1.1工厂变配电所的设计1.1.1用户供电系统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由外部电源进线、用户变配电所、高低压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

10KV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10KV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0KV配电系统设计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济南批次层次专业201501 专科起点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W13203337学生孙潇指导教师朱学贵起止日期2015.1.28-2015.4.10摘要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合理的工厂供电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可以保证工厂的正常生产,还能大大的节约电能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设计为纺织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电力负荷计算、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电源进线及工厂高压配电线路的设计、短路计算、高低压电气设备选择以及变电站继电保护规划设计和防雷与接地。

同时在设计中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补偿无功功率,以减少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同时提高了供电电压的质量。

从而使整个供电系统更具有其可靠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电源进线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目录引言 (4)1. 设计任务 (5)1.1设计题目 (5)1.2设计目的 (5)1.3设计任务与要求 (5)2.设计内容 (7)2.1.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7)2.1.1.负荷计算 (7)2.1.2.无功功率的补偿 (12)2.2.变压器的选择 (13)2.2.1.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3)2.2.2.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3)2.2.3.变压器类型的选择 (14)2.3.导线与电缆的选择 (14)2.3.1高压进线和引入电缆的选择 (14)2.3.2 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14)2.4.电气设备的选择 (15)2.4.1. 高压侧一次设备的选择 (15)2.4.2. 低压侧一次设备的选择 (15)2.4.3. 继电保护及二次结线设计 (15)3.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置 (16)3.1.直接防雷保护 (16)3.2.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16)3.3接地装置的设计 (17)4.结论 (18)5.参考文献 (19)引言本设计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以供电技术为主线,综合考查学生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也检验了本专业学习四年以来的成果。

10kv工厂供电毕业设计

10kv工厂供电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1、工厂供电的意义和要求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第二节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毕业设计: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1)1.2变电所的类型概述 (1)1.3变电所电气设备概述 (2)1.4本次设计主要内容 (3)2负荷计算 (4)2.1负荷计算的目的和方法 (4)2.2负荷计算 (5)2.3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8)2.4电源进线方式设计 (12)2.5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类型的设计 (12)2.6变电所形式的设计 (13)3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5)3.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5)3.2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6)3.3主接线方案设计 (21)4短路电流计算和设备选择与校验 (22)4.1概述 (22)4.2短路电流计算 (22)4.3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31)5总结 (42)谢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43)附录1:外文资料翻译 (45)Ⅲ1绪论1.1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我国电源建设发展迅速,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总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增长率有所平缓,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

我国电网建设持续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重发轻供”,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表现为输变电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配电网建设滞后于主网建设,负荷中心受端电网建设滞后于送端电网建设,电网累计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例约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

为解决此问题,国家今后将重点持续促进电网建设,以适应我国工业化及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特高压电网建设及坚强智能电网规划促进我国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1)特高压电网建设,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未来将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II页第I页目录1. 前言 (2)2. 课题相关内容 (2)2.1 课题研究目的 (2)2.2 本课题的工作任务 (3)2.3 110KV配电设计概况 (3)3.导线应力弧垂计算及曲线绘制 (3)3.1导线应力弧垂曲线的绘制步骤 (3)3.1.1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项目 (3)3.1.2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步骤 (4)3.2导线应力弧垂曲线计算 (4)3.2.1整理计算用气象条件 (4)3.2.2导线LGJ-150/20有关参数 (4)3.2.3导线LGJ-150/20比载的计算 (5)3.2.4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条件 (8)3.2.5判定最大弧垂的气象条件 (11)3.2.6计算各气象条件的应力和弧垂 (11)3.3 导线应力弧垂曲线的绘制 (13)3.4 导线安装曲线的绘制 (13)4. 绝缘子及金具选择 (15)4.1绝缘子 (15)4.2金具选择明细表 (16)5. 排杆 (19)5.1 排定杆塔 (19)5.2 模板k值的校验 (19)5.3 水平档距的计算、垂直档距的计算和高差的测量 (20)6. 杆型选择 (22)6.1 杆塔外形尺寸的确定 (22)6.2 杆塔呼称高度的确定 (23)6.3杆塔头部尺寸的确定 (23)共II页第II页6.4横担设计 (24)7. 荷载计算 (25)7.1荷载校验 (26)8. 基础设计及施工方案 (26)8.1基础设计 (26)8.1.1底盘计算 (27)8.1.2卡盘基础设计条件 (28)8.1.3卡盘基础计算 (28)8.2 基础施工方案 (29)9. 体会 (3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 (32)参考文献 (38)共37页第1页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要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共37页第2页10kV配电线路设计摘要:本设计是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这本书中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来进行设计的,设计课题根据10KV工程地形图、线路路径、测定的断面图,进行本工程进行设计计算。

其设计计算内容:导线的比载,选择绝缘子、进行杆塔定位;根据定位要求选择电杆杆型,选择防雷措施,并规划电杆头部尺寸并进行验算;设计杆塔横担、吊杆及抱箍;针对某基电杆进行强度校验、电杆基础设计;拟定电杆组立方案。

关键词:导线比载杆塔定位电杆组立1. 前言目前电力的使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由于电力具有便于转换能源型式,能高度集中和无限划分,清洁干净和易于控制,可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等特性,使电力发展和应用的程度,即一个国家的电气化程度成了衡量其社会现代化水平高低,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很重,同时,电力的发展还要合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还将接受全球范围内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挑战,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将迎接全球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挑战,使电网互联范围不断扩大本文针对一条具体的10kv配电线路进行了设计,其中包括比载、临界档距、应力弧垂、安装弧垂的计算,排定杆塔位置,横担设计,荷载计算,强度验算,基础设计等。

2. 课题相关内容2.1 课题研究目的随着国家农村电网、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深入及2009年新一轮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农村架空电线路的设计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线路的质量与投资。

本课题与输电线路工程专业联系比较紧密,通过这个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使我们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及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共37页第3页2.2 本课题的工作任务本课题是在给定10kV配电设计的基本条件和地形图、平断面图的情况下,完成比载、临界档距、应力弧垂、安装弧垂的计算,排定杆塔位置,横担设计,荷载计算,强度验算,基础设计等。

2.3 10KV配电设计概况本线路路径的选择,综合考虑了施工、运行条件,以缩短路径长度为目的,城外走线选择和缓地形,少占农田,不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区域,避开稠密树林为基本原则;城区尽可能避免车辆碰撞,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为基本原则设计气象条件为典型气象Ⅱ区线路回路:单回路输电线路导线采用:LGJ-150/20本段线路海拔高度:<2000m,线路经过的地区污秽等级为1级。

土壤条件:粘土地,液性指标IL=0.4,空隙比e=0.7塔型选用情况:本工程全线合计使用电杆31基,本工程电杆基础采用预制基础。

金具、绝缘子型号选择及绝缘配合,导线换位,房屋拆迁,对弱电流线路的影响,均按10KV电压等级考虑,今后升压改造时,可根据当时情况进行处理;导线对地距离,交叉跨越以及防雷接地,均按相关规程确定。

3 线应力弧垂计算及曲线绘制3.1导线应力弧垂曲线的绘制步骤3.1.1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项目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项目见下表3-1。

表3-1 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项目计算项目最大风速最厚覆冰安装有风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外过有风外过无风内过电压年均气温共37页第4页应力曲线导线ΔΔΔΔΔΔΔΔΔ弧垂曲线导线ΔΔΔ注带Δ者为需要绘制的曲线,无Δ者为不需要绘制的曲线3.1.2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步骤(1)确定工程所采用的气象条件;(2)依据选用的架空线规格,查取有关参数和机械物理性能;(3)计算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比载;(4)选定架空线各种气象条件下的许用应力(包括年均运行应力的许用值);(5)计算临界档距值,并判定有效临界档距和控制气象条件;(6)判定最大弧垂出现的气象条件;(7)以控制条件为已知状态,利用状态方程式计算不同档距、各种气象条件下架空线的应力和弧垂值;(8)按一定比例绘制出应力弧垂曲线。

3.2导线应力弧垂曲线计算3.2.1整理计算用气象条件见表3-2表3-2 计算气象条件表气象项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厚覆冰最大风安装有风外过有风外过无风内过电压年均温气温(℃)+40 -10 -5 +15 0 +15 +15 +15 +15 风速(m/s)0 0 10 30 10 10 0 15 0冰厚(mm)0 0 5 0 0 0 0 0 0 3.2.2导线LGJ-150/20有关参数见表3-3表3-3 LGJ-150/20导线参数表共37页 第5页截面积A (mm 2)导线 直径d (mm)弹 性 系 数E (Mpa) 温度膨 胀系数α(1/℃)抗拉强度p σ (Mpa) 安全系数K计算拉断力Tj (N )许用应力[σ](Mpa )年均运行应力 [cp σ](Mpa ) 单位长度质量 (Kg/km )164.50 16.67 73000 19.6×10-6269.29 2.546630 107.72 67.3229 549.4上表中的抗拉强度用以下公式计算466300.950.95269.29164.50p j Mpa σT ==⨯=Aρσ——抗拉强度,即架空线的瞬时破坏应力,Mpaj T ——计算拉断力,NA ——截面积,2mm安全系数:根据设计规程导线的安全系数K ≥2.5。

取K=2.5 许用应力[σ]由以下公式计算[]269.29107.722.5p p σσα===M K 年均运行应力:在采取防震措施的情况下,不应超过P σ的25%。

因此平均应力由以下公式计算[]25%269.290.2567.3229()cp p Mp σσα=⨯=⨯=3.2.3导线LGJ-150/20比载的计算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可由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公式求得: 以下公式的符号如下:(,)i b v γ —— 比载,Mpa/mb ——覆冰厚度,mm ;v ——风速,m/s ;q ——架空线单位长度质量,kg/km ;g ——重力加速度,g=9.80665m/s ;v w ——风速v 时的理论风压,Pa ;μsc ——风载体型系数,线径d <17mm 时μsc=1.2,线径d ≥17mm 时c=1.1; d ——架空线外径;f α——风速不均匀系数,35KV 的数值见表3-4表3-4 10kv 线路用风速不均匀系数f α共37页 第6页 设计风速(m/s )10及其以下15 35及其以上f α计算杆塔荷载 1.00 1.00 0.70 校验杆塔电气间隙1.000.750.61(1)自重比载3331549.49.80665(0,0)101032.7510(/)164.50qg Mpa m A γ---⨯=⨯=⨯=⨯(2)冰重比载332()5(16.675)(5,0)27.7281027.72810164.50b d b A γ--+⨯+=⨯=⨯⨯318.2610(/)MPa m -=⨯(3)垂直总比载333312(0,0)(0,0)(5,0)32.751018.261051.0210(/)MPa m γγγ---=+=⨯+⨯=⨯ (4)无冰风压比载1)、安装有风23104233(0,10)sin 100.625101.00 1.216.67107.6010(/)164.50f wa scd AMpa m γμθ---=⨯⨯=⨯⨯⨯⨯=⨯ 2)、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强度时:23154233(0,10)sin 100.625101.00 1.216.67107.6010(/)164.50f wa scd AMpa m γμθ---=⨯⨯=⨯⨯⨯⨯=⨯ 计算风偏时:23154233(0,10)sin 100.625101.0 1.216.67107.6010(/)164.50f wa scd AMpa m γμθ---=⨯⨯=⨯⨯⨯⨯=⨯ 3)、最大风 计算强度时:23354233(0,30)sin 100.625300.85 1.216.671051.3010(/)164.50f wa scd AMpa m γμθ---=⨯⨯=⨯⨯⨯⨯=⨯ 计算风偏时:共37页 第7页23354233(0,30)sin 100.625300.61 1.216.671041.7310(/)164.50f w a scdAMpa m γμθ---=⨯⨯=⨯⨯⨯⨯=⨯ (5)覆冰风压比载235(5,10)(2)sin 10v f wa sc db Aγμθ-=+⨯2330.625101.00 1.2(16.6725)1012.1610(/)164.50Mpa m --⨯=⨯⨯+⨯⨯⨯=⨯(6)无冰综合比载 1)、安装有风2261432323(0,10)(0,0)(0,10)(32.7510)(7.6010)33.6210(/)Mpa m γγγ---=+=⨯+⨯=⨯2)、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强度时:2261432323(0,10)(0,0)(0,10)(32.7510)(7.6010)33.6210(/)Mpa m γγγ---=+=⨯+⨯=⨯计算风偏时:2261432323(0,10)(0,0)(0,10)(32.7510)(7.6010)33.6210(/)Mpa m γγγ---=+=⨯+⨯=⨯3)、最大风速 计算强度时:2261432323(0,30)(0,0)(0,30)(32.7510)(51.3010)60.8710(/)Mpa m γγγ---=+=⨯+⨯=⨯计算风偏时:2261432323(0,30)(0,0)(0,30)(32.7510)(41.7310)53.0410(/)Mpa m γγγ---=+=⨯+⨯=⨯(7)覆冰综合比载22735(5,10)(0,0)(5,10)γγγ=+32323(32.7510)(12.1610)52.4410(/)Mpa m ---=⨯+⨯=⨯ 由以上计算可列表格3-5共37页 第8页表3-5 各类比载计算结果汇总表比载类别 计算结果备 注 自重比载1γ(Mpa/m ) 31(0,0)32.7510γ-=⨯ 冰重比载2γ(Mpa/m ) 32(5,0)18.2610γ-=⨯ 垂直总比载3γ(Mpa/m )33(5,0)51.0210γ-=⨯无冰风压比载4γ(Mpa/m )安装有风34(0,10)7.6010γ-=⨯μsc=1.2 αf=1.00 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强度) 内过电压、外过有风(计算风偏)34(0,10)7.6010γ-=⨯ 34(0,10)7.6010γ-=⨯ μsc=1.2 αf=1.00 μsc=1.2 αf=0.75 最大风 (计算强度) 最大风 (计算风偏) 34(0,30)51.3010γ-=⨯ 34(0,30)41.7310γ-=⨯μsc=1.2 αf=0.70 μsc=1.2 αf=0.61 覆冰风压比载5γ(Mpa/m )35(5,10)12.1610γ-=⨯ μsc=1.2 αf=1.00 无冰有风时的综合比载6γ(Mpa/m )安装有风36(0,10)33.6210γ-=⨯μsc=1.2 αf=1.00 内过电压、外过有风(计算强度) 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风偏)36(0,10)33.2110γ-=⨯ 36(0,10)33.2110γ-=⨯ μsc=1.2 αf=1.00 μsc=1.2 αf=0.75 最大风 (计算强度) 最大风 (计算风偏) 36(0,30)60.8710γ-=⨯ 36(0,30)53.0410γ-=⨯μsc=1.2 αf=0.70 μsc=1.2 αf=0.61 覆冰综合比载7γ(Mpa/m )37(5,10)52.4410γ-=⨯μsc=1.2 αf=1.003.2.4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条件(1)可能控制条件的有关参数见表3-6现实中,某些气象区最大风速和最厚覆冰时的气温并不相同,不能只从比载的大小来确定二者哪个可能是控制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