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范文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公布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公布
作者:
来源:《资源导刊》2020年第10期
近日,自然资源部制定出台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全面加快推进重构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体系。
《总体方案》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业务体系和组织实施分工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
到2023年,完成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法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
《总体方案》提出,系统布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明确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建设、分析评价和成果应用五项工作内容。
其中,自然资源调查分为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两者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共同描述自然资源总体情况,立体反映自然资源综合特征;自然资源监测则掌握自然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实现数据的持续更新。
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集成管理各项调查监测成果。
开展自然资源分析评价,綜合分析和客观评价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与保护开发利用情况。
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调查监测成果共享应用。
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标准体系构建

学术研讨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标准体系构建■ 王 梁1,2 * 刘晓煌2 刘玖芬2 贾丽琼3(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2.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摘 要:标准体系对于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各项活动的开展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本文在分析国际资源-环境-生态观测领域标准化现状、发展趋势和我国多门类自然资源观测标准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的特点,提出了标准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并借鉴霍尔系统工程方法,从标准性质、专业领域和适用阶段三个维度构建了适用于综合观测的标准体系框架,梳理出了一些基础标准规范,基本涵盖了观测站网建设及运行、观测技术方法和观测数据处理等观测工作重点环节,为观测工作标准研制和标准化建设提供了依据。
针对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强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研究、重视预研究和示范推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加快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标准化工作步伐的建议。
关键词: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标准体系,野外观测站,自然资源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12.002Construction of Standard System for Chinese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ObservationWANG Liang1,2* LIU Xiao-huang2 LIU Jiu-fen2 JIA Li-qiong3(1. Center for Geophysical Surve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2. Command Center for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Surve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3.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Abstract: As the groundwork, standard system can regulate and guide the orderly obstruction of Chinese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observ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s, development trend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resource-environment-ecosystem obser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objective and basic principles for Chinese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observation. According to Hall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we have constructed the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from three dimensions (standard features, professional field and application stage) and put forward some basic standards, which covers basis, observation station construction, ob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 observation data and operational management. Finally, five important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of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observation.Keywords: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observation, standard system, field observation station, natural resource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规划与部署”(编号DD20208063)资助。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巡视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巡视(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背景与意义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目标与要求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内容与措施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实施效果与展望正文一、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加剧,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对于及时了解自然资源状况,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加快构建全省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目标与要求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全省统一、规范高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高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能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要求包括:1.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实现全省自然资源数据统一收集、统一管理和统一共享。
2.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体系,包括基础调查监测、专项调查监测、应急调查监测等。
3.建立自然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自然资源状况分析评价,为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4.推进自然资源分等定级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落实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内容与措施1.开展全省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包括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湿地等,及时发现各类自然资源变化情况。
2.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的立体展示和动态更新。
3.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能力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设备更新,提高调查监测工作水平。
4.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报告,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实施效果与展望通过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我国在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2.11.30•【字号】•【施行日期】2022.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各县(市、区、特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加快建立贵州省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职责,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贵州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经商省直有关部门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2022年11月30日贵州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为加快建立贵州省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职责,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准确掌握全省自然资源家底及变化情况,为履行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推进全省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1.统一设计,分工负责。
根据全省自然资源管理需要,按照地下资源层、地表基质层、地表覆盖层和管理层为一体的自然资源立体时空模型,建立“总—分—总”的工作机制,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省级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部署,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同完成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任务。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保障人民福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监测,建立科学、高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施步骤1.确定监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范围内确定需要监测的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同时,确定监测指标和监测指引,确保监测结果科学准确可靠。
2.建立监测网络:根据监测内容和地理分布情况,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网络体系。
包括选取监测站点、确定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等。
同时,建议与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享监测资源和数据,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3.培训和人员配备:为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培训和配备专业人员。
培训包括监测方法、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等相关知识。
同时,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员队伍,确保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建立数据管理和分享机制:建立科学的数据管理和分享机制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包括监测数据、监测站点信息等。
同时,建立数据分享的机制,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共享监测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应用价值。
5.监测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监测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制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可读性。
三、预期效果1.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监测,掌握资源分布和变化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提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精细化和精确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建立长期稳定的监测体系,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持续支持。
4.促进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总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工作。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摘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是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工作。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实施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完善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 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评估、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构建一个全面、精准、高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有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实现以下目标:•提高调查监测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提高资源调查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2.2 原则在实施方案中,以下原则将被遵循:•科学性原则: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确保调查监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综合性原则:结合多种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对不同自然资源的全面监测与评估;•随机性原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可比性原则:确保数据的可比性,使其具有时间序列和空间一致性;•开放性原则:鼓励数据共享和交流,提高研究和管理的效能;•持续性原则:建立长效机制,保持调查监测体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 构建步骤3.1 制定调查监测指标体系制定统一的调查监测指标体系是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首要任务。
该指标体系应涵盖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素,并考虑资源调查和监测的目标和需求。
3.2 优化调查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指标体系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包括但不限于现场调查、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以提高调查监测的效率和精确性。
3.3 制定调查监测方案根据指标体系和方法手段,制定具体的调查监测方案。
方案中应包括调查区划、样本设计、采样方案、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内容,确保调查监测的全面、科学和规范。
3.4 建立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建立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是保证调查监测数据质量和利用价值的基础。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为加快建立全市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系,切实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统筹推进全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根据**的工作要求,结合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要求,统筹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准确掌握全市自然资源家底及其变化情况,不断提高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内容根据国家、自治区工作部署以及我市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常规监测、综合监测、应急监测等工作,加强调查监测成果的分析评价和共享应用,逐步形成健全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制度体系和顺畅的调查监测工作机制。
(一)自然资源调查。
对涵盖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湿地等类型,覆盖地上、地表和地下等层次,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要素的自然资源全面开展调查。
采取基础调查内容在先、专项调查内容递进的方式,统筹谋划、同步部署、协同开展,全面综合反映自然资源总体情况。
1.基础调查。
以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以下简称“国土三调”)为基础,集成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湿地资源调查、水资源调查和草原资源调查等数据成果,形成全市自然资源管理的调查监测“一张底图”。
组织开展基础调查成果年度更新,保证基础调查成果现势性。
[责任单位:、、、、、,(排名第一为牵头单位,未明确牵头单位的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2.专项调查。
建立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工作机制,以国土三调与相关专题数据对接融合确认的图斑边界为基准,按照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开展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调查。
(1)耕地资源调查。
在基础调查耕地范围内,开展耕地资源专项调查工作,开展耕地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和评价,掌握全市耕地资源的质量状况(责任单位:、、)。
对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和富硒耕地等重点区域耕地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对耕地的质量、富硒耕地土壤环境、土壤酸化盐渍化及其他生物化学成分组成等进行跟踪,分析耕地质量变化趋势(责任单位:市、)。
自然资源监测实施方案

自然资源监测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门的要求,为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制定了本《自然资源监测实施方案》。
一、监测范围和内容
本方案的监测范围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并对其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状况等方面进行监测。
二、监测方法和手段
本方案采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和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监测、传感器监测等。
三、监测责任机构和人员
1.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组织监测工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2.各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承担实际的监测工作,负责监测站点的建设和维护,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
3.监测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监测工作。
四、监测数据的利用和共享
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并形成相关报告和数据库,供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使用。
同时,监测数据应实现共享,供其他部门和单位在相关领域进行利用。
五、监测成果的评价和调整
监测成果应进行评价,对监测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效力。
六、监测工作的资金保障
监测工作的资金应从政府预算中列支,同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监测工作。
七、监测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加强对监测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以上是本《自然资源监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一、前言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自然资源调查
和监测则是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构建高效、精准、全面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
2.1 目标
本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目标是:
1.确定重要自然资源,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和监测,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2.建立信息化、数字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
高调查和监测效率和准确度。
3.加强调查和监测数据的信息化整合和分享,为自然
资源管理、保护、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4.推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国际化、标准化、可比性,
提高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2 原则
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遵循科学方法,确保调查和监测数据
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效性原则: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确保自然资源调
查监测体系能够为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利用提供有用的
数据支持。
3.信息化原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智
能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
4.合作性原则:加强国际、区域、国内自然资源调查
监测的合作,推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国际化、标准化、
可比性。
5.可持续性原则: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确保自然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三、主要工作内容
3.1 确定重要自然资源和调查指标
我们将按照亚洲自然资源调查(AANR)的分类方法,确定
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并针对不同自然资源类型制定相应的调查指标和方法。
在确定自然资源类型和调查指标时,我们将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和保护需求、调查监测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等因素。
3.2 制定调查和监测方法
我们将借鉴国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惯例和技术,结合我国
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通用方法和专门方法,并不断创新探索,提高调查和监测效率和准确度。
3.3 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
我们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建立数字化、
智能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实现数据、信息、技术的自动化、数字化、共享化、可视化。
系统将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模型建立,为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3.4 加强国际、区域、国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合作
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区域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协作和交流,推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国际化、标准化、可比性。
我们将鼓励各省市、行业、企业之间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合作,共同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科学化、规范化。
3.5 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我们将加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我们将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和学者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研究、评估和推广。
四、实施步骤
4.1 确定调查监测的重要自然资源类型和指标体系
根据自然资源类型和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确定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类型和指标体系。
4.2 制定调查监测方法和方案
根据自然资源类型和指标体系的确定,制定各自然资源类型的调查方法、监测方法和实施方案。
4.3 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
根据调查监测方法和实施方案,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
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查询、分析、报告等功能,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智能化能力。
4.4 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和监测
按照制定的调查方法和监测方法,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
在调查和监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4.5 数据分析和利用
对采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模型建立等工作,提取有用信息,为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五、总结
本文介绍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实施方案,包括目标和原则,主要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
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实施中,我们将坚持科学、实效、信息化、合作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国际化、标准化、可比性,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