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1.城市规划领域中城市的内涵是什么?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而言,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有效利用为特征,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规划建设而形成的集人口,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于一体的空间地域系统。

这一概念涵盖四个方面的含义:(1)城市的人本性,城市是为人的福利提高,人的能力建设而存在的;(2)城市的聚集性,城市是最节约的空间资源配置形态;(3)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城市规划是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方式;(4)城市的多元性,城市是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规划的内涵是什么?答: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二进行的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哪些?答:(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规律1.人口大量城市化2.产业不断高级化3.社会结构逐步优化4.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二)城市发展的空间变化规律1.城市空间聚集2.城市空间扩散3.集散与扩散的统一(三)城市集群的发展规律4.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如何?答:1.宏观研究的拓展与微观研究的深入2.将时间要素引入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3.多种学科交叉推动城市规划发展5. 城市规划的学科如何定位?答:城市规划学科从实践中产生并服务于实践,对城市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解释和解决就构成了规划学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基础。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目的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病,即城市问题。

城市规划是以城市及其空间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对城市及其空间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是城市规划学科的本质与核心。

6.城市规划的作用有哪些?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答:作用:(1)规范城市土地开发秩序(2)引导市场达到规划目标(3)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任务:(1)保证城市规划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科学的编制,修订和实施,使城市有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2)通过审批管理和规划立法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城市规划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变人治为法治,实现依法治城(3)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城市规划和必要的申请,审核报批,发证等程序与手续,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保证城市规划设施(4)随时检查发现并及时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地下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保证城市建设有秩序地进行。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1▲城市的概念(1)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2)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一社会复合巨系统。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它包括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空间环境子系统以及要素流动子系统。

▲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主要包括:(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集聚效益是城市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包括大都市区、大都市带(戈特曼)、全球城市区域。

大都市区:美国最早采用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大都市经济劳动区;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劳动—市场区;日本都市圈大都市带:1)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至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2)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斯堡的大湖大都市带3)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4)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5)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集聚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全球城市区域:以全球城市为核心,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多中心之间基于专业化的内在联系,各自承担不同角色。

&2▲人类活动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空间上、种类上、数量上)。

聚落因其基本职能、结构特点、所处地域的不同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经典)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经典)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 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一、古代城市规划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
(六)城市土地使用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七)调查主要方法 l、现场踏勘和观测 2、问卷和抽样调查 3、访谈和座谈会 4、文献资料 二、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定性分析 l、因果分析 2、比较分析 .(二)统计分析 1、频数频率分析 2、集中和离散分析 (三)一元回归 如果存在相互关系,以一个控制变量预测另一个。 (四)模型分析法 l、实体模型 2、概念模型 三、城市想划中的研究工作 (一)城市性质 主导职能,建设的总纲,基本特征和总的发展方向 1、城市类型 2、依据 3、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 4、检验 (三)城市规模 l、人口 (1)人口预测的简单增长法 (2)比例法 (3)区域分配法 (4)环境容量法 (5)回归分析法 2、用地 指标级别 用地指标(M2/人) 指标级别 用地指标(m2/人) I 60.1~7.5 3 90、1~105 2 75.1~90 4 105、1~120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城市人口的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 (三)城市环境容量 l、自然条件 2、城市现状 3、经济技术条件 4、历史文化 四、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方法 三大类——自然地质,建设条件,经济条件 (一)掌握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地质条件 工程条件 水文条件 气候 太阳 风象 气温 降水 土地的适用性评价 (二)掌握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用地的布局结构 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1.城市形成的原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2.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昂温提出了卫星城市;美国人赖特提出了广亩城市;康帕内拉提出了太阳城3.城市适用性评定是在城市用地规划之前进行的一项工作4.城市规模界定: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万以上中等城市20万到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5.城市人口: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6.机场选址要求:无电波干扰;用地坡度不大;净空限制区内无障碍物7.完善城市道路系统的措施:快慢车分流、客货车分流(主要措施;发展快速交通;开辟公共交通专用线;增加必要的停车站场8.小区规划理论是在“邻里单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10.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完整过程由2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6个层次组成,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含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区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协调统一的内容:与适用、经济的统一;近期和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整体和局部、重点和非重点的统一12.城市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一化二系三结构”,即城市化;公共设施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

13.城市用地规划的方法及其原因?1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适用于规划中心城区范围的土地,共分为9大类、29中类和57小类15.城市总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17.总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做出人防、抗震、防灾规划。

18.城市用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和崩塌、冲沟、地震、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向、温度、降水和湿度和地形条件19.地震烈度在9度以上地区不宜选作城市用地;20.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具有城市用水意义三类21.地下水作为作为城市用水来源,若盲目过量的抽用,将会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长期大量地抽用地下水还可能引起地面下沉,导致将海水倒灌或地面积水。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

①城市总体规划中各种规划期限?②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③中国知名古城的建筑格局(周王城、元大都、唐长城、曹魏邺城)④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区组团(人口规模、道路宽度情况、公共设施服务半径)⑤管线系统铺设原则(重力管和压力管、大径管和小径管、临时管和永久管、新建管和已建管)⑥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⑦居住绿地率和公共绿地率(区别与作用)⑧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时期、城市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时期、城市名)⑩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进程11“一书两证”12可持续发展(提出日期、发源和内容)13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的影响因素14城市性质城市职能15城市用地评定、城市用地分类、评定成果16城市的主要功能17现代经典城市规划理论18城市总体布局(定义、内容、核心)19城市道路分类20城市道路综合系统21城市用地坡度标准22影响城市间距的因素23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气候改良24城市用地指标25我国规定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26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合理性评定27热岛效应28城市化水平29城市规划区30干道密度网31CBD32城市总体布局的总体原则33自然环境条件34可持续发展35田园城市36城市化(定义、阶段的划分、诺瑟姆曲线)37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38《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39CIMA、田园城市、功能分区、新城、卫星城理论、可持续发展、广亩城市、有机疏散理论、带型城市、工业城市40城市发展规划战略层面规划41城市规划(定义和具体流程)42各种规划的关系和区别(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3城市规划的编制(定义、阶段、内容、要求)44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构成、核心、内部个体的联系)45城镇体系和城镇体系规划46城市规划(基本职能、定义)47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一化二系三结构”?48城市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用地平衡49城市用的的划分50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51城市各类设施的位置选择(客站、航空港、港口、仓库)52居住用地(选择原则、构成、分布形成)53人居环境54公共设施规划布置原则和要求55市中心交通组织状况优化的措施56生态城市、园林城市57城市总体规划(任务、内容、编制程序、规划成果及审批制度)58结构规划和概念规划59城市综合交通(定义、内容、组成)60城市分类61公路交通(类型、布置形式)62城市性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63城市规模64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65城市环境容量、城市建设的区位“门槛”66城市道路系统、各种道路线(红线、黄线、紫线、蓝线)、建筑红线、干道网密度、道路线密度67道路(分类、横断面)68城市总体布局(概念、任务、内容、基本原则)69分区规划70雷德朋原则71城市气候72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任务和地位73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和意义74中心城市75。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又保障未来世代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等方面。

2.人本原则:人本原则是指以人为中心,关注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城市规划应该尊重人们的居住需求、工作需求、生活需求和文化需求等,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

人本原则注重社会公平和民主参与,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选择权。

3.空间整合原则:空间整合原则是指将城市的不同空间元素进行有效整合和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城市规划要考虑城市结构、公共设施分布、交通网络、土地利用等各个方面的整合,以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和效率。

4.分区分级原则:分区分级原则是指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和特点,对城市进行合理划分和规划。

不同功能区的布局应该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分级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将城市的不同规模和等级进行有效划分和布局,以实现城市规模的协调发展。

5.生态保护原则:生态保护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城市规划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原理,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

生态保护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中要建立生态网络和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绿地和生态用地的比例,提高城市的生态适应能力。

6.历史传承原则:历史传承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规划应该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古城区、文化遗址等,保护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历史传承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应该建立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身份认同。

7.可达性原则:可达性原则是指城市规划要考虑人们的交通便利程度。

城市规划应该合理布局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可达性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中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并提供相应的交通设施和服务。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综合发展规划: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

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布局,合理划分城市各个功能区域,比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使各功能区域相互协调、互为补充。

2. 空间布局原则:城市规划要遵循合理的空间布局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内部的空间利用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布局。

要推动城市紧凑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空间的浪费。

同时,要注重合理分布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设施、医疗设施、教育设施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3. 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和水系,保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交通规划: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和高效。

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要注重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的便利性,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步行与骑行环境。

5. 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规划要注重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与城市历史和文化相联系的建筑和景观。

要合理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保护区,保护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此外,要注重城市形象与风貌的塑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格特点。

6. 参与式规划:城市规划要注重市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建立起多元化的参与机制,鼓励市民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市民的权益,提高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增强市民对城市规划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的原理重点在于综合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以及参与式规划。

这些原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规划领域中城市得内涵就是什么?答:从城市规划得角度而言,城市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有效利用为特征,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得,通过规划建设而形成得集人口,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于一体得空间地域系统。

这一概念涵盖四个方面得含义:(1)城市得人本性,城市就是为人得福利提高,人得能力建设而存在得;(2)城市得聚集性,城市就是最节约得空间资源配置形态;(3)城市规划得必要性,城市规划就是实现科学管理得有效方式;(4)城市得多元性,城市就是区域得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规划得内涵就是什么?答: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得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二进行得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与进行各项建设得综合部署与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就是建设城市与管理城市得基本依据,就是保障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与土地合理利用得前提与基础,就是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得重要手段之一。

3、城市发展得规律有哪些?答:(一)城市现代化得发展规律1、人口大量城市化2、产业不断高级化3、社会结构逐步优化4、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二)城市发展得空间变化规律1、城市空间聚集2、城市空间扩散3、集散与扩散得统一(三)城市集群得发展规律4、城市规划得发展趋势如何?答:1、宏观研究得拓展与微观研究得深入2、将时间要素引入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3、多种学科交叉推动城市规划发展5、城市规划得学科如何定位?答:城市规划学科从实践中产生并服务于实践,对城市发展中实际问题得解释与解决就构成了规划学科存在得意义与价值基础。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与发展得目得就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得种种弊病,即城市问题。

城市规划就是以城市及其空间为研究对象得一门综合性学科。

对城市及其空间发展得控制与引导就是城市规划学科得本质与核心。

6、城市规划得作用有哪些?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需要完成得任务就是什么?答:作用:(1)规范城市土地开发秩序(2)引导市场达到规划目标(3)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任务:(1)保证城市规划按照合理得程序进行科学得编制,修订与实施,使城市有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2)通过审批管理与规划立法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城市规划具有真正得法律效力,变人治为法治,实现依法治城(3)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城市规划与必要得申请,审核报批,发证等程序与手续,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与综合部署,保证城市规划设施(4)随时检查发现并及时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地下得违法用地与违法建设,保证城市建设有秩序地进行。

(5)及时掌握城市建设情况,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有效得控制,同时对城市规划进行实践检验与反馈,就是城市规划趋于完善,合理与现实。

7、城市规划包括哪些基本要素?答:(1)城市功能得定位得定义与原则(2)城市产业中选择得方法与依据(3)城市形态设计得理念与基础8、城市系统就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答:城市系统就是一个结构复杂得受人控制得大开放系统,城市系统具有所有系统得基本特征,即整体性,综合性,结构性以及与环境得联系性。

城市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空间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它们又由不同类型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得次级子系统组成。

9、城市用地属性有哪些?答:(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3)经济属性10、城市规划得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SWOT分析法(2)空间分析法(3)因果分析法(4)相关分析法(5)统计分析法11、什么就是SWOT分析法?它得基本要素包括那些?答:SWOT分析法就是战略规划研究得一种分析战术。

SWOT分析法强调在规划编制中,全面考虑规划所要解决得问题,达到得目标,并由此形成各种战略方案,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首先确定总体使命与目标,通过环境分析,选择关键问题,制定战略行动计划与实施得战略调整政策。

基本要素:优势,限制,机遇,挑战12、试述中国城市总体规划分级审批得主要内容。

答: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之前,应当先经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大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取消了必须经过人大地方审查同意得规定)以及增加了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总体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其她方式征求专家与公众得意见(公告得时间不得少于30日),并在报送审批得材料中附具人大与公众意见采纳情况与理由报告得新规定。

13、简述城市用地区划得种类。

答:(1)行政区划(2)用途区划(3)房地产权属区划(4)地价区划14、简述城市分区规划得原则。

答:(1)连续性原则(2)现实性原则(3)生态型原则(4)操作性原则15.概述城市分区规划得内容(一)分区规划得主要任务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大中城市可根据需要编制城市分区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宜在市区范围内同步开展,各分区在编制过程中应及时综合协调(二)分区规划主要任务界定得内容(1)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得容量控制指标(2)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得分布及其用地范围(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得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与标高,确定支路得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与控制范围(4)确定绿化系统,河水湖面,供电高压线走廊(5)确定工程干管得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得位置与用地范围,主要干线得得分布及其标准(6)确定居住小区,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得地点,位置与用地范围,并提出城市建筑布局得基本要求16概述城市分区规划规划成果得要求答:(1)制图得标准化与规范化(2)规划得定位,定标技术全面应用(3)采用地块编码得方式,将图形与数据库连接通过绘图软件得动态数据交换功能将图形信息传送并处理进入数据库(4)规划成图清晰明了,快速便捷17、什么就是城市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详细规划有哪几个层次?答:城市详细规划就是指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而提出具体规划要求得地区性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18、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得控制体系。

答:(1)土地使用控制(2)环境容量控制(3)建筑建造控制(4)城市设计引导(5)配套设施控制(6)行为活动控制19、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有哪些特点?答:(1)以具体详细得建设项目为依据,计划性较强(2)城市空间,形象与环境得形象表达(3)多元化得编制主体(4)建筑设计得重要依据20、简述中国现行城市交通规划中存在得主要问题答:(1)目标单一,观念上滞后(2)处于从属地位,作为城市规划得配套规划(3)侧重道路设施规划,内容片面(4)管理部门单一,缺乏协同性21、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得特点(1、)以具体,详细得建设项目为依据,计划性较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常以具体,详细得开发建设项目策划及可行性研究为依据,按照拟定得各种功能得建筑为要求,将其落实到具体得城市空间中。

(2、)城市空间,形象与环境得形象表达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得表达形式更为直接,它主要就是用规划图纸来说明问题,表现规划意图。

(3、)多元化得编制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且其内容同样受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制约。

因此修建性详细规划得编制主体并不限于政府机构,根据开发建设主体不同而异。

22.中国现行城市交通规划中存在得主要问题(1、)目标单一,观念滞后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缓解交通压力得主要手段就是不断得修建道路,致使道路越建越多,交通拥堵却有增无减。

(2。

)处于从属地位,作为城市规划得配套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就是被动得,交通预测对土地使用规划具有很强得得依附性,更多得表现为配套作用。

(3、)侧重道路设施规划,内容片面传统道路规划实质就就是道路设施规划,规划匹配道路网络,组织与分隔城市用地成了道路得首要功能,缺乏必要得供求分析与定量依据。

(4、)管理部门单一,缺乏协同性交通规划主要就是城市规划部门关注得焦点,较少进入其她部门得视野。

23.论述可持续发展得交通规划城市(1.)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用于表述城市交通远景得指导性规划,就是根据城市得土地规划,生态环境容量,人口发展与分布与未来经济发展规划,预测未来城市客货运交通需求,确定保证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得交通系统供应量。

(2.)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得目得就是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且改善环境质量。

就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得深化与细化,其用地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一致。

(3.)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近期规划就是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与城市交通综合规划为基础制定得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计划。

重点就是通过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现状得分析评价。

24.简述中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指标(1.)到路网密度又称道路线密度,就是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得总长度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值,中国现行得{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指出城市主干路得间隔一般控制在700-1200m、(2.)道路面积率指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得总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之比。

根据中国现行{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得8%-15%。

(3.)人均道路面积占有率以面积密度指标衡量道路交通设施水平得指标,按照中国现行规范,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15平方米。

25.简要举例城市绿地得基本功能(一)景观游憩功能:有助于改善城市得生活环境,营造良好得视觉景观,为居民提供一个旅游观光、休闲游憩得场所(二)生态维护功能城市绿地系统就是城市生态环境得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有助于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降低气温、减轻噪声、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得平衡。

(1)净化功能(2)改善气候:降温功能、调节湿度功能、调节气流功能(3)降低噪音(三)减灾防灾功能26.论述CBD得特征1)优越得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包括所处得空间位置以及交通可达性等,国际上CBD得位置一般都处于城市得中心位置或“副中心”位置,有很高得交通可达性,并形成以CBD为核心得区域空间结构。

2)集聚区域内最高层次得产业群。

CBD内集聚了大量高赢利水平得产业,并且,这些产业群在区域内扮演着领头羊得角色。

3)国际化得窗口。

CBD就是城市国际化得窗口,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

CBD往往就是跨国公司以及各种对内对外服务机构得集中地。

4)拥有商务空间得最高聚集度。

27.论述商业服务网点规划得社会经济影响28.论述居住用地与居住用地规划得概念居住用地:城市中不同居住人口规模得居住生活聚集地,就是由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系统以及其她公共设施所组成得复杂综合体。

居住用地规划:就是满足居民得居住、工作、文教、生活等方面要求得综合性建设规划,就是城市详细规划得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对居住用地得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与活动场地、市政公共设施与市政管网等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具体得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