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情况判断及应急处理

意识障碍的神经调控治疗
02
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利用该技术对意识障碍患
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恢复率。
跨学科合作研究
03
加强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共同探
究意识障碍的本质和治疗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观察症状
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 变化,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和病情变 化。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呕吐、抽搐、呼 吸困难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既往病史,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 可能导致意识障碍。
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或服用过影响意识的药物。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 疾病,降低意识障碍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日常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入性 肺炎。
02
意识障碍通常表现为对周围事物 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自我调节 能力受损。
分类
01
02
03
轻度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 但仍有一定的定向力和自 理能力。
中度意识障碍
表现为昏睡、谵妄,定向 力和自理能力明显受损。
重度意识障碍
表现为昏迷,对外界刺激 无反应,生命体征不稳定。
02
意识障碍的判断方法
维持营养和水分摄入
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进食方式,保 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意识障碍的概念及诊疗思路精讲课件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实验 室检查,了解患者体内生 化指标变化,为意识障碍 的诊断提供依据。
02
CHAPTER
意识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分析
01 02
病因分类
意识障碍的病因多种多样,可分为颅内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两大类。颅内 疾病包括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则包括中毒、代 谢性疾病、心脏疾病等。
脑代谢异常
脑内能量代谢异常,如糖 代谢紊乱、氧利用障碍等 ,影响神经元活动,导致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
量表评估
使用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 等量表对意识障碍程度进 行评估。
神经心理测试
通过测试患者的记忆、语 言、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 ,评估意识障碍对认知功 能的影响。
时,可能导致意识障碍。
脑血流学说
脑血流的减少或中断可能导致脑组 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意识障碍。
神经元兴奋性学说
某些疾病可能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 ,导致意识障碍。例如,癫痫发作 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可能导致意 识丧失。
意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意识障碍的发病率因病因不同而异。颅内感染、脑外伤等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代谢 性疾病、心脏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意识障碍相对较少见。
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鉴别
轻度意识障碍、中度意识障碍、重度意识障碍等 。
3
根据伴随症状进行鉴别
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
意识障碍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并发症
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预防措施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更换尿袋等。
04
CHAPTER
意识障碍的治疗与康复
意识障碍

见于癫痫,脑外伤、癔症等
患者,男,10岁。因失神发作4年。持续朦胧状态2h来诊
患者于4年前头摔伤后逐渐出现失神发作,每次发作均为动作停止、呼之 不应持续数秒,每日发作数次至几十次。多次EEG示阵发性双侧对称3 c/s棘慢波综合。先后应用丙戊酸钠氯硝安定等治疗,均于初始见效,后 症状逐渐加重。5个月前停用所有药物,每日频繁发作。
亡。
TCD脑死亡图形: 1. 振荡波(收缩期正向而舒张期反向的血流) 2. 钉子波(尖小收缩波) 3. 血流信号消失
兴奋性升高为主的高级神经系统急性功能失调状态
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自知力差,注意力涣散,错觉和幻 觉、躁动不安,昼轻夜重,症状波动明显。
见于急性感染发热,药物中毒或戒断(如酒精、颠茄类药 物),代谢障碍(如肝性脑病等),脑炎,精神应激等
躯体运动和行为表达出来
这种应答能力的减退或消失就是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严重的称为昏迷 (coma)。
意识障碍可以是意识水平异常,也可以是意识内容异常 意识水平:意识清晰程度下降,觉醒或警醒异常
意识内容:即高级神经活动(理解力、定向力、
1966年美国提出脑死亡是临 床死亡的标志。
在1968年在第22届世界医学 大会上,美国哈佛医学院脑死 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了 “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作为 新的死亡标准。
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脑死亡 诊断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消失(平坦)。
➢ 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不吃不喝,不语不动 ➢ 伴有蜡样屈曲、违拗、触及痛处时有流泪等情感反应 ➢ 见于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木僵、严重抑郁症的抑郁性木僵、
意识障碍的判断

护理与康复
护理与康复是意识障碍治疗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 重要意义。
康复方面包括语言、认知、运动等方 面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生活 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护理方面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饮食、排泄等基本需求,保持患者身 体的舒适和卫生。
护理与康复需要持续进行,并根据患 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 复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意识障碍的判断
目录
• 意识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 意识障碍的判断方法 • 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 •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 意识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01 意识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01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 激缺乏正常反应,或反应迟钝的 一种精神状态。
02
意识障碍通常表现为对周围环境 的感知、注意力、思维、情感和 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据。
03 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
脑外伤
脑震荡
脑外伤后短暂的意识丧失, 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等 症状。
脑挫裂伤
脑外伤后脑组织受损,出 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 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 迷。
颅内血肿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形成 血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引起意识障碍、头痛、呕 吐等症状。
中毒
如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可能导致意识障碍。
04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与其他精神疾病鉴别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与意识障碍的认知障 碍症状相似,但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意识障碍。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症状,有时也可能出现 意识障碍,但通常伴随其他抑郁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意识障碍

高压氧与脑复苏
高压氧可迅速、大幅度地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 氧含量,增加毛细血管氧弥散率和弥散距离,使 组织缺氧迅速纠正; 高压氧在脑复苏时的作用:
提高脑缺氧细胞线粒体和细胞器中酶的合成能力; 促进脑组织侧支循环开放与重建,改善无灌注和低灌注; 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电活动,促进苏醒。
47
药物与脑复苏
变性病和代谢病所致的PVS几乎没有 恢复的可能。 成人PVS平均生存时间为2-5年。
3年和5年病死率分别为65%和73%, 10年高达90%。
儿童PVS病死率低于成人。
意识障碍的概念及程度区分
植物状态
脑死亡
脑复苏
脑死亡
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持久而不可 逆转的丧失。 基本特征:
3
维持意识的解剖结构
维持意识清醒并能进行意识活动的解 剖结构主要有两部分:
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双侧大脑半球皮质。
脑干网状结构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丘脑非特异性核团 紧张性激活的驱动结构 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上行网状抑制系统
4
意识障碍的原因
原发性脑损害
脑组织缺血缺氧最为常见
神经-肌肉功能、精神状态和 危重症病情评分
神经-肌肉功能评分:
0~Ⅵ级 Ⅴ级 辅助通气 Ⅵ级 死亡
精神状态评分: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DS
危重症病情评分: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
意识障碍的分级与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睡眠-觉醒 周期,以及进行简单的指 令测试和交流来判断。
中度意识障碍
定义
中度意识障碍是指患者处 于昏睡状态,不易被唤醒, 但给予刺激后可以短暂觉 醒并回答问题。
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反应迟钝、 语言不清等症状。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睡眠-觉醒 周期,以及进行简单的指 令测试和交流来判断。
神经生理学评估法
总结词
神经生理学评估法是通过脑电图、诱发电位等神经生理学手段来评估意识障碍的方法。
详细描述
神经生理学评估法可以检测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从而了解大脑的功能状态。例如,脑 电图可以记录大脑的电活动,通过分析脑电图的波形和频率,可以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 和认知功能。诱发电位则可以检测大脑对外界刺激的电反应,从而评估患者的感知和认
语言康复
针对意识障碍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康复训练,包 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和书写等方面。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帮助意识障碍患 者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环境调整
为意识障碍患者提供安全、舒适 、无障碍的家庭环境,如保持地 面平整、避免锐利物品等。
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 疾病是导致意识障碍的主要风险 因素,通过有效控制这些慢性疾 病,可以降低意识障碍的发生风
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保持心理健康等健康生活方式有 助于降低意识障碍的发生风险。
康复训练
认知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认知训练,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可以帮助 意识障碍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知功能。
意识障碍的医学名词解释

意识障碍的医学名词解释意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意识障碍指的是一个人在认知、知觉和情感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其无法与周围环境进行正常的互动和反应。
一、意识障碍的定义意识障碍是指一个人的意识水平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清醒度下降或丧失意识的状态。
这些异常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续的,且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意识障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部损伤、药物作用、代谢紊乱等。
二、意识障碍的分类1. 意识清醒度下降:这是最常见的意识障碍类型,也被称为昏迷。
患者处于无法清醒和与外界交流的状态,随意动作减少,反应迟钝或缺乏反应。
意识清醒度下降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引起,例如颅脑损伤、脑出血等。
2. 意识迷茫:这种状态下,患者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混乱认知和困惑。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甚至无法顺利完成简单的任务。
意识迷茫常见于精神疾病、癫痫、中毒等状况。
3. 意识分裂:意识分裂是一种被描述为“自我隔离”的症状,患者感觉自己与外界或自己的身体分离,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种障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三、意识障碍的诱发因素1. 脑部病变: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
这些病变导致了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而影响了意识水平。
2. 中毒:许多物质,如酒精、药物和有毒化学物质,都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意识障碍。
3. 代谢紊乱:某些代谢疾病,如低血糖、肝性脑病和尿毒症等,会干扰脑细胞的功能,导致意识障碍的发生。
四、意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1. 诊断:医生通常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身体检查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此外,医生可能会使用神经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来帮助确定意识障碍的原因。
2. 治疗:意识障碍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和严重程度。
对于可逆的原因,如药物中毒或内分泌紊乱,医生将优先处理原因。
对于不可逆的原因,如脑损伤或器质性疾病,治疗将主要是支持性的,旨在提供舒适和维持生命功能。
意识障碍分类及处理

避免危险因素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防止头部外伤、戒烟限酒,降低意识障碍发生 的风险。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针对意识障碍患者的功能障碍进 行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认知、
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他们面对和克服困
脑部疾病
80%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导致脑组 织缺血或出血,影响意识状态。
100%
颅脑外伤
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引起脑组织 损伤,导致意识障碍。
80%
颅内感染
如脑膜炎、脑炎等,炎症刺激脑 组织,影响意识状态。
内脏疾病
严重肝脏疾病
如肝硬化、肝衰竭等,引起肝 性脑病,导致意识障碍。
严重肾脏疾病
如尿毒症等,引起代谢性脑病 ,导致意识障碍。
病因治疗是首要的治疗原则,只有消 除病因,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意识障碍 。
对症治疗
根据意识障碍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高热引起的意识障碍 需进行降温处理,癫痫发作引起的意识障碍需使用抗癫痫药 物治疗等。
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为病因治疗争取 时间。
支持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 证内环境稳定。
难,提高康复效果。
职业和社会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职业 和社会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返
社会。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家庭护理
家属应了解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日常 照料、病情观察和紧急处理等。
自我管理
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和调节,保持积极心态,配 合康复训练和家庭护理。
定期复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ICU 张锋
什么是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是
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 出现障碍。
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 动)受损所引起,
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和昏睡,严重的意识 障碍为昏迷。
通过对意识障碍患者的昏迷评分,对护理工作 的开展有很好的帮助。
昏迷评分表(GCS )(1)
项目
睁眼反应(Eye opening) E
语言反应(Verbal response) V
动作程度 自发的 呼唤后 刺痛后 无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乱 词语不清 只能发音 无反应
得分 4 3 2 1 5 4 3 2 1
意识障碍的护理
5 .预防肺炎和压疮,定时翻身、拍背、吸痰, 口腔护理一日两次,保持床铺的清洁卫生,尿湿 的床单及时更换,每日于床上擦浴一次,注意保 暖。可用诺顿评分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 行量化评估。
6 .预防泌尿系感染,冲洗会阴每日一次,留置 导尿者每日冲洗膀胧、消毒尿道口两次。保护肛 周皮肤,做好便秘和大便失禁的护理。
意识障碍的常见并发症
肌肉萎缩
坠床
Thank you!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症:患者睁眼闭眼均无意识, 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 无自发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 直的去皮质强直姿势,常有病理征。因脑干上行 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故保持觉醒-睡眠周期,可 无意识的咀嚼和吞咽。
(2)无动性缄默症:患者能注视检查者及周围 的人,貌似觉醒,但不能言语,不能活动;病人 出现大、小便失禁,肌肉松弛,但无锥体束征, 因此又叫睁眼昏迷。主要见于脑干上部或丘脑的 网状激活系统受损,而大脑半球及其传出通路无 病变。
健康指导(对于在院及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 对于疾病的预后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意识障碍的护理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病情,对意识障 碍病人的各种并发症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 早护理、及时掌握病情动态。提供临床资料, 以利于医生治疗方案的不断补充,以提高抢救 CS以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综合评价意识,方法 简单易行,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较好,比较实 用。应用时将检查眼睛、言语和运动三方面的 反应结果分值相加,总分为15分,最低分为3 分,分值越低说明意识障碍越重,意识障碍处 于13~15分者定为轻度,9~12分为中度,3~ 8分为重度,总分小于8分常表现为昏迷。
4.伴瞳孔缩小 可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 磷杀虫药等中毒。
5.伴心动过缓 可见于颅内高压症、房室传导阻 滞以及吗啡类、毒蕈等中毒。
意识障碍伴随症状
6.伴高血压 可见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 外、肾炎尿毒症等。
7.伴低血压 可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 8.伴皮肤粘膜改变 出血点、瘀斑和紫癜等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 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 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孑 L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发病原因
1.重症急性感染 如败血症、肺 炎、中毒型菌痢、伤寒、斑疹伤寒、 恙虫病和颅脑感染(脑炎、脑膜脑 炎、脑型疟疾)等。
颅内非感染因素
2.颅脑非感染性疾病 如 ①脑血管疾病:脑缺血、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 血压脑病等;
②脑占位性疾病:如脑肿 瘤、脑脓肿;③颅脑损伤: 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 性颅内血肿、颅骨骨折等; ④癫痫。
3.昏睡(stupor) 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 (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患者身体等)可被唤醒, 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临床表现
4.昏迷(coma) 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 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按其程度可分为三阶 段。
发病机制
意识内容即大脑皮质功能活动,包括记忆、思维、定 向力和情感,还有通过视、听、语言和复杂运动等与 外界保持紧密联系的能力。意识状态的正常取决于大 脑半球功能的完整性,急性广泛性大脑半球损害或半 球向下移位压迫丘脑或中脑时,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 意识障碍。
意识的“开关”系统包括经典的感觉传导径路(特异性 上行投射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 统)。意识“开关"系统可激活大脑皮质并使之维持一定 水平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从而产生意识 内容。“开关”系统不同部位与不同程度的损害,可 发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7 .给予营养丰富、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鼻饲, 保证营养的供给
意识障碍的护理
8 .病人体温不升时,可使用热水袋。注意避 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水温不宜超过50 ℃ , 使用时热水袋加套避免烫伤病人。
9 .长期昏迷病人应按时给病人活动关节,防 止关节强直。有肢体瘫痪者,应防止病人足下 垂,并按瘫痪病人进行护理。
意识障碍的护理
4 .意识障碍的身体反应定时测量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瞳孔变化,评估 营养状态,有无排便、排尿失禁,有无口腔炎、 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有无压疮形成, 有无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肢体畸形及活 动受限。
意识障碍的护理
症状护理(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予以护理) 1 .当病人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意识障碍时,
4 .癫痈发作者要防止跌伤、咬破唇舌。 5 .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意识障碍的护理
一般护理(可与患者家属一同进行并做指导) 1 .病室环境清洁、通风,床单位整洁舒适。 2 .专人护理,密观意识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
准确及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正 确按医嘱给药,准确记录24 小时出人量。 3 .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将衣领扣子解开,如果 病人口腔有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4 .保护眼睛,如果病人眼睛不能闭合,应涂上 眼药膏,用消毒的纱布湿敷于眼睛上,防止角膜 干燥。
严密观察以防其加深而进人昏迷。
2 .昏迷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 免各种刺激,并酌情加床挡或保护性约束,一般 取平卧位,应将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舌后坠 者应用舌钳。
3 .呼吸困难者给吸氧,如呼吸道不畅、缺氧严 重时可做气管切开术或使用人工呼吸机,并给予 相应的护理。
意识障碍的护理
发病原因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如尿毒症、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甲 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性昏迷、低血糖、妊娠 中毒症等。
4.心血管疾病 如重度休克、心律失常引起Adams.Stokes 综合征等。
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如稀释性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 高氯性酸中毒等。
6.外源性中毒 如安眠药、有机磷杀虫药、氰化物、一氧 化碳、酒精和吗啡等中毒。
一定的偏差,但迅速的判断意识障碍,对于疾病 诊治预后及护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意识障碍的护理
护理评估(对于意识障碍首先应进行准确的评估) 1 .有无与意识障碍相关的疾病病史或诱发因素。 2 .意识障碍程度可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维、
反应、情感活动、定向力等,必要时做痛觉试验、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判断意识障碍程度。 也可按Glasgow 昏迷评分(GCS )对意识障碍的 程度进行评估。 3 .意识障碍进程通过动态观察或动态的GCS 评分 和记录了解意识障碍演变的连续性。将3 项记录 值分别绘制成横向3 条曲线,如总分值减少,曲 线下降,提示意识障碍程度加重,病情趋于恶化; 反之,曲线上升,提示意识状态障碍程度减轻, 病情趋于好。
临床表现
1.嗜睡(somnolence) 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 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 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 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conft-sion) 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 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 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 生障碍。
可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口唇呈樱桃红 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9.伴脑膜刺激征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 出血等。
意识障碍的判断
呼唤是否有反应 是否能睁眼 是否有持久的追随和注视 翻动眼睑是否有抵抗 疼痛刺激是否有躲避反应 反射是否存在 临床中根据个人的经验的不同对于意识障碍的有
昏迷评分表(GCS )(2)
项目
运动反应(Motor response) M
动作程度 按指令动作 刺痛时定位 刺痛时躲避 刺痛时肢体屈曲 刺痛时肢体过伸
无反应
得分 6 5 4 3 2 1
意识障碍的常见并发症
压疮
意识障碍的常见并发症
舌咬伤
关节强直
意识障碍的常见并发症
暴露性角膜
舌后坠
意识障碍伴随症状
1.伴发热 先发热然后有意识障碍可见于重症感 染性疾病;先有意识障碍然后有发热,见于脑出 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2.伴呼吸缓慢 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可见 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银环 蛇咬伤等。
3.伴瞳孔散大 可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 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3)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 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临床表现
此外,还有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 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称为谵妄(delirinm) 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 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谵妄 可发生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间,也可见于某些 药物中毒(如颠茄类药物中毒、急性酒精中毒)、 代谢障碍(如肝性脑病)、循环障碍或中枢神经 疾患等。由于病因不同,有些患者可以康复, 有些患者可发展为昏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