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消费者消费行为趋势洞察报告
2020-2021年Q2消费者消费行为趋势洞察报告

第一季度受疫的大环境下,消费者消费心理出现重要变 化,在抵抗外部环境风险的意识下,理智、谨慎成 消费者们的一致选择。
疫情控制趋于平稳的第二季度,虽然没有迎来大规 模报复性消费,但在休闲娱乐和快速消费品等多个 赛道,消费出现明显回升。在疫情后首个购物狂欢 节618中,各大电商平台都在不同维度取得了增长。
● 6月22日,广东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依法约谈 虎牙直播负责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 约谈“花椒直播”、“西瓜视频”、“全民小视 频” 3 家属地网络直播平台相关负责人。
1.3 变化倒逼变革
反向定制模式
消费者
提出 需求
提出
需求
平台
商家
反向定制
称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
1.3 变化倒逼变革
直播 经济
地摊 经济
反向定 制模式
1.3 变化倒逼变革
地摊经济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 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 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 是中国的生机。 政策背景的加持加上疫情造成的就业压力,地 摊经济一夜兴起。
阿里巴巴推出地摊 经济帮扶计划
外部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消费行为的变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1.2 变化原因
政策扶持下的背景因素
● 4月,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的同时,顺应居民消 费升级大趋势和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新需求,大力培育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数字消费、智 能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消费增长点,推动线上消费成长,促进线下消费加快回补。 ● 5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宣布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一是 大力推动商品消费优化升级;二是全面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四 是积极扩大绿色健康节能环保消费;五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网络布局建设。 ● 多地鼓励地摊经济,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 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消费者洞察报告:新一代消费者心理特征与购买行为研究

消费者洞察报告:新一代消费者心理特征与购买行为研究一、介绍新一代消费者新一代消费者指的是出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代初的一代人,也被称为“千禧一代”或“Z一代”。
“Z一代”与其他一代不同,他们在数字化时代长大,对科技设备和社交媒体的依赖很高。
他们习惯迅速获取信息,注重个性化和社交互动。
二、追求个性与品牌认同新一代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更注重个性与品牌认同。
他们追求特立独行,不喜欢与众不同,希望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来表达自我。
他们会选择与自己个性相契合的品牌,这些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与他们的价值观相符。
三、线上线下融合购物体验新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购物,但并不排斥线下购物。
他们善于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产品信息和评价。
线上购物为他们提供了便捷和丰富的选择,而线下购物则为他们提供了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和社交互动。
四、从产品到体验的转变对于新一代消费者来说,购买物品不再只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更多地是为了追求一种特殊的体验。
他们更注重购物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交互体验。
因此,品牌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独特的购物体验,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
五、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新一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和企业道德。
在购买决策中,他们会选择那些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品牌。
品牌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
六、与品牌互动的方式新一代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方式与过去不同。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与品牌互动,分享购物心得和评价,参与品牌活动。
品牌需要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与新一代消费者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语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一代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和购买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了解新一代消费者的特点对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创造独特的购物体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建立密切联系,品牌可以更好地吸引和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2020-2021年女装时尚消费趋势洞察报告1

潮流出海, 展现中国设计
新力量
“国风”当道, 当传统文化
遇到现代时尚因子
与艺术家灵感 “联姻”
激起时尚新浪花
儿时回忆唤醒, 经典IP长盛不衰
惊人的偶像效应: “明星同款”成为年轻人
穿衣风尚标
女装时尚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潮流出海,展现中国设计新力量
随着女性消费者审美的提升和对品质的追求,服饰已经成为中国女性新型的社交语 言。越来越多品牌积极登上各大时装周,展示自己的设计艺术,向世界传递中国的 潮流新态度。
电子美容仪+54% 脱毛剃毛器+67%
美眼仪+130% 美腿+266%
“颜值”经济当道,年轻消费者 成为绝对消费主力和未来的潜力 时尚力量
随着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升,个人形 象变得越来越重要,“颜值经济”爆发式兴起,年轻 人成为颜值和时尚绝对追求主力。
线上不同代际消费规模及增速
消费规模
增速
No.3 Zara
No.3 Zara
No.4 ONLY
No.4 ONLY
No.4 戚米
No.4 ONLY
No.4 ONLY
No.5 裂帛
No.5 Semir/森马
No.5
No.5 Vero Moda No.5 Vero Moda
女装时尚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解码年轻一代的时尚主张:有个性,不盲从
MAT2018-MAT2020 线上女装市场 不同年龄段
70前 70/7消5后费者8占0后比 85后 90后
100%
95后
MAT2018-MAT2020线上女装市场 不同城市线级消费者占比
一二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 五六线城市 100%
2020-2021年消费者触媒行为研究报告

消费者触媒行为研究报告2020年6月目录Array•内容小结•消费者触媒行为整体概览•视频类媒体的触媒行为•音频类媒体的触媒行为•资讯类媒体的触媒行为•社交类媒体的触媒行为•户外媒体的触媒行为•数据源说明1受众整体媒触行为特征概览人均触媒数量•平均每日接触媒介类型个数达到4.4个,每周为7.1个媒介类型。
•女性接触的媒介类型数量略高于男性。
•一线城市接触数量高于二三线城市。
•30-39岁接触数量高于年轻人和中年人。
•高教育和高收入的人群接触数量高于低教育和低收入人群。
渗透率•手机,电脑,电视三大屏端中手机端整体渗透率最高,其中社交(朋友圈+微博)、资讯、短视频三类型的渗透率最高。
•电视与电脑端渗透率相近,电视直播渗透率高于点播。
•音频类媒体中:传统电台渗透率已经低于手机音频媒体。
•户外媒体中公交车身与楼宇电梯广告渗透率最高。
使用时长•手机,电脑,电视三大屏端中,手机端每周使用时长远超过电视和电脑端。
其中朋友圈,短视频的周使用总时间最长。
•电视端的总使用时长超过电脑端。
电视直播使用时长高于点播。
•音频媒体中,传统电台的使用时间短于手机音频媒体。
•智能电视硬件普及率45.6%,一线城市更高于二三线。
•虽然直播渗透率和时间更长,但点播显然也已是普遍性行为。
•电视智能功能得到普遍使用,其中放映照片,付费节目,语音模式最受欢迎。
电视【视频类】媒体触媒习惯•手机短视频日渗透率最高,超过其它所有视频媒体类型。
•手机视频虽然日渗透率低于电视直播和短视频,但每周至少看1次的比例较高,使其总体周渗透率最高。
•电视直播日渗透率排名第二,超过点播智能电视渗透率超40%。
•电脑视频是几类视频媒体中日渗透率最低的。
并且有36%的人基本不接触(每月不足1次),说明其影响力逐渐减弱。
视频类媒体的屏端受众差异明显:•电视人群:偏年龄较高,更集中于30-39岁、40岁以上人群。
•电脑视频人群:偏男性,高收入,高教育特征明显,低年龄特征明显。
2020-2021年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

2020 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2020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消费态度202001Z世代身份的X面全球人口结构正在悄然改变,不同世代的人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会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如今,年轻的Z世代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焦点人群,社会各界都关注着Z世代人群的成长。
新消费时代的人群机遇战争结束后,百废待兴下生长的一代,经历着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他们拥有稳定的事业和强劲的财力。
前电子时代的一代,低调且富有财富,习惯现实体验的他们,更注重品牌体验和权威的口碑。
伴随着全球经济和互联网高速发展而成长起的一代,消费升级需求显著,偏好小众消费,习惯“懒人线上购物”。
从小环绕在移动互联网,沉浸在社交媒体中。
快速接受海量信息,但丧失兴趣的速度也一样快。
科技是基础消费,自我身份认同是品牌选择的原因,勇于表达对社会的观点,是Z世代的普遍价值观。
婴儿潮世代X世代千禧一代Z世代1946-19651966-19801981-19941995-2009 11.7亿14.2亿17.4亿18.5亿15%18%22%24%Z世代有着多样的X面身份中国Z世代人群约2.6亿人,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年轻人们,受到全方位多元文化的熏陶,Z世代有着独特而又个性的身份标签,X面的身份是Z世代的专属“人设”。
中国的Z世代人群(1995-2009年出生)约2.6亿人互联网原住民敢赚又敢花的剁手党易种草体质兴趣会友孤儿不独热爱表达、善于分享颜值主义潮流引领者朋克养生党二次元懒宅Z世代也是炙手可热的下一代“金主”随着年轻的Z世代们逐步迈入社会,围绕于Z世代的商业机遇便不断涌现,作为新消费人群的Z世代们消费能力毫不逊色,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70前70后75后80后85后90后Z世代2018.9-2019.8 线上不同代际消费规模及增速消费规模增速在中国,Z世代的开支达人民币Z世代的开销占全国家庭总开支约13%4万亿小众兴趣圈层涌现,为自己的多元兴趣而买单兴趣是Z世代找到投契朋友、增强社区垂度的核心。
2020-2021年中国社交电商消费者购物行为研究报告

2020中国社交电商消费者购物行为研究报告2020年11月调研背景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社交电商创新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经过十年不断地探索、尝试、发展、纠错,社交电商已经全面发力,成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市场规模超过三分之一,社交电商消费者数量逼近7亿,从业人数超过7000万,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度接近70%。
研究背景研究发现研究目的2020年,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电子商务消费者进行单项深入研究,从消费者角度反思市场状态,并将传统电商与社交电商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到更好服务消费者的方法,并为电商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中国互联网协会社交电商工作组,联合数字100数据研究院、创奇社交电商研究中心,从2020年9月开始,对中国电子商务和社交电商消费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撰写此报告,希望对行业发展、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核心观点①2020年社交电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整体规模达3.7万亿,其中,拼团1.8万亿,直播短视频9,096亿,会员分销型6,725亿,社区团购1,206亿,内容805亿以及社交电商服务商1,064亿。
②2020年社交电商消费者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年底逼近7亿,2020年从业者人数超过7000万。
传统电商和社交电商消费者重合度越来越高,两种购物行为进一步融合,社交电商渗透率接近70%。
③本次调查中,网上购物用户使用率达100%,其次直播短视频成为用户最常用的网络应用,再次为玩游戏及看电影。
购物+娱乐是电商运营的最有效手段。
④在社交应用当中,微信生态具有优势,同时QQ群仍旧拥有不少用户,微博在社交应用中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何更好发挥微博的价值值得探讨,微信小程序及微信群的知名度和导购能力值得关注。
⑤从用户购物行为分析,不管从消费者月均平台打开次数和每次浏览商品时长、月均下单次数、平均每次购物花费时间、每次购物金额等维度分析,传统电商目前仍旧占有优势,但社交电商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
2020-2021中国美颜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单位:亿)
消费升级推动线上美护行业高速发展
国民对于“美”的追求永不止步,疫情期间线上美护行业的消费金额自3月开始有明显提升,同比去年消费增长稳定。 这其中客单价的提升推动了线上美护行业的快速回暖。
六
1
成分“极客党”的执念:化学护肤成分跨行业延伸
化学护肤成分消费热度不断提升。成分“极客党”对于美的追求面面俱到,除了面部护理,化学护肤成分的应用不 断 延伸,从身体护理到头发洗护,甚至衣物清洁私处护理都有着他们的身影。其中头发洗护和身体护理兼具高消费 占比 及较高的增速,成为化学护肤成分的发展品类,而足部护理、染发烫发则成为化学成分持续延展的机会品类。
趋
势
阿胶零食化举例
一
趋
势
二
在传统的东阿阿胶中
趋
加入优质核桃、有机
势
黑芝麻以及老字号绍
三
兴黄酒,制成小包装
零食态的阿胶糕。
趋
势
四
东阿阿胶的桃花姬阿胶糕
趋
势
五
趋
数据来源:图片与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势
六
家用美容仪助力消费者在家轻松“焕新”,线上消费规模加速扩大
随着国民美容护肤的需求不断进阶,近年来有黑科技加持的美护界新星——家用美容仪开始受到大众关注。由于兼具
2 0 2 0 中国美颜消费趋势白皮书
0
美颜消费
2趋势
美妆护肤行业六大趋势
“口罩脸”
引发养肤修护诉求
“口罩妆”
掀起眼部 放肆玩色风潮
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后疫情时代零售消费洞察报告

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后疫情时代零售消费洞察报告
疫情使得线上消费的价值再次得到转变与升级,从一种与线下零售消费对应的业态,转变为新消费的基础价值轴心。
超过98%的用户认为电商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功能性作用,在三种核心的民生品类中,对京东优先选择的用户比例均有稳步增长,体现出疫情期间用户对自营品牌电商平台的信心和依赖。
疫情的长期性和不稳定性对用户的消费决策产生了长久的影响,消费习惯的转移可能使得在今后的大促中,民生民用类产品长期成为关注焦点。
调研显示,38%的用户在618大促中会首选京东作为消费平台,京东作为618大促季的创始者仍保持着显著的主场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递、物流以及配送业务逐渐完善,甚至下沉到 了乡村。 据国家邮政局2019年公布的目标,2022年底基 本实现95%以上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快递。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消费行为的变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1.2 变化原因
政策扶持下的背景因素
●4月,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的同时,顺应居民消 费升级大趋势和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新需求,大力培育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数字消费、智 能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消费增长点,推动线上消费成长,促进线下消费加快回补。 ●5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宣布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一是 大力推动商品消费优化升级;二是全面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四 是积极扩大绿色健康节能环保消费;五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网络布局建设。 ●多地鼓励地摊经济,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 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5.29
苏宁推出“ 夜 逛 合 伙 人”计划
拼拼多上线道
6.3
6.2
京东发布“ 星 星 之 火” 地摊经济 扶持计划
微信发布“ 全 国 小 店烟 火计划 ”
五菱专用车公众号发 布五菱荣光推出翼开 启售货车
6.4
美团宣布启动“ 春 风 行 动 ” 百万小 店计划
1.3 变化倒逼变革
直播经济
主播
618
翻车
综艺 平台
电商
聊天
娱乐
云音 乐会
云 旅游
游戏
考研 K 12
教育
考公
职业
答辩
会议
日常 会议
新品 发布会
Q 2 大事记
●直播成为6 1 8 营销主力军,6 0 0 多位知名品牌 总裁、300位明星现身淘宝直播间,京东也开设了 “ 音乐现场” “ 国货爆款” “ 明星网红” “ 特产 好物” 四大直播版块,邀请了100多位明星网红、 品牌总裁和京东采销专家。
2020-2021消费者消费行 为趋势洞察报告
目录
CONTENTS
1 消费者消费行为趋势洞察 3 广告营销公司增长趋势洞察
2 品牌增长趋势洞察
4 营销增长趋势洞察
01
消费者消费行 为 趋势洞察
• 1.1 行为变化 • 1.2 变化原因 • 1.3 变化倒逼变
革
1.1 行为变化
消费行为从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转移及线下消费不断恢复 消费更加理性化,更注重性价比,同时也更个性化 快消品类消费出现部分回升 继续青睐非接触一站式购物
●4月24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抖音开始直播 带 货;6月8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 阳 在搜狐视频开启了个人直播带货首秀;6月11日, 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现身快手“ 丁磊- 严选直 播间” 。
●5月31日,五月天举行线上音乐节,采用直播 的方式;6月9日,孙燕姿出道满20年之际举办举 办线上演唱会。
背景
第一季度中,疫情居家隔离的影 响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主要基 于线上渠道,“ 宅经济” “ 非接 触经济” 有了爆发的契机。 第二季度中,社会对疫情的防控 进入常态化,各地线下购物渠道 也陆续恢复,但消费者行为仍延 续了上一季度中的某些特点。
1.2 变化原因
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大趋势,迫使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发生变化,而第二季度疫情防控趋于 平稳,部分消费出现回升。
通常是指通过聚集数量庞大的用户,向商家
集中采购的行为。京东大数据显示,6月1
日—17日,台式机电脑品类反向定制产品
聚合需求模式
销量同比增长近400%,在家电品类中,超
定
过25%的产品都是反向定制产品。
制
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式
个性化定制模式
反向定制主要类别
......
家电 电子产品 化妆品 快消品
02
品牌增 长 趋势 洞察
• 2.1 品牌Q2整体表现 • 2.2 品牌增长困局与压
力 • 2.3 品牌增长举措与方
法
2.1 品牌Q 2 整体表现
在线教育
• 用户使用时长有明显提升, 但用户数增长已至天花板。
餐饮
• 消费在疫情后逐渐回归正常 水平,有助于拉动食品饮料 等工业行业的生存恢复。
互联网文娱
• 在线视频遇“ 618” 旺季,广 告收入回暖明显;
1.3 变化倒逼变革
直播 经济
地摊 经济
反向定 制模式
1.3 变化倒逼变革
地摊经济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 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 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 高大上” 一样, 是中国的生机。 政策背景的加持加上疫情造成的就业压力,地 摊经济一夜兴起。
阿里巴巴推出地摊 经济帮扶计划
●6 月2 2 日,广东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依法约谈 虎牙直播负责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 约谈“ 花椒直播” 、“ 西瓜视频” 、“ 全民小视 频” 3 家属地网络直播平台相关负责人。
1.3 变化倒逼变革
反向定制模式
消费者
提出 需求
提出
需求
平台
商家
反向定制
称C 2 M ( C u s t o m e r - t o - M a n u f a c t u r e r )
• 直播、网文、动漫行业复工 后势头回落。
基建投资
• 基建投资成为2020年宏观政 策逆周期调控的最重要抓手。
品牌
网络电子商务
• 后疫情时代,在复工复产、直播带 货等因素的加持下,整体电商交易 规模将进一步回温。
房地产
• 房地产短期内投资将保持低位。
观察
在第二季度,由于面临疫情“ 倒灌” 的风险,中国经济继续面临多重压力,预计二季度 GDP将恢复正增长(3%左右)。 房地产和制造业增速较缓;工业、服务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增长;互联网文娱行业整体市 场趋于稳定发展;整体电商交易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恢复;在线教育线上线下互相赋能。 第二季度正是诸多品牌重装待发的好时机,后疫情时代品牌主和企业亟需完善数字化通 道,打通线上线下,规避倒灌的风险。
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后,消费者收入的持续减少,
据CNNIC统计,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
继续影响着第二季度的消费支出考量。
为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
内
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消费者消费心理出现重要变
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
外
部
化,在抵抗外部环境风险的意识下,理智、谨慎成
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移动智能终端的普
部
消费者们的一致选择。
及,以及4G的全面覆盖和5G牌照的发放,为线
上消费的进行提供了渠道便利。
疫情控制趋于平稳的第二季度,虽然没有迎来大规 模报复性消费,但在休闲娱乐和快速消费品等多个 赛道,消费出现明显回升。在疫情后首个购物狂欢 节618中,各大电商平台都在不同维度取得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