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使用寿命
轴承使用寿命标准

轴承使用寿命标准
《轴承使用寿命标准》是轴承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标准,它指导了轴承的正确使用方式,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
轴承使用寿命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轴承的正确使用方式。
轴承的正确使用方
式是指选择合适的轴承,正确安装,正确使用,正确维护,以及避免过载等。
2、轴承的使用寿命。
轴承的使用寿命一般是指轴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正常使用的时间,一般轴承的使用寿命在一万小时以上。
3、轴承的检查和维护。
轴承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查和维护的内容包括清洁、更换润滑油、检查轴承的损坏程度等。
轴承使用寿命标准指导着轴承的正确使用方式和使用寿命,只有按照标准的要求正确使用,才能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轴承寿命的计算

轴承寿命的计算一、轴承的寿命轴承在承受负荷旋转时,由于套圈滚道面及滚动体滚动面不断地受到交变负荷的作用,即使使用条件正常,也会因材料疲劳使滚道面及滚动面出现鱼鳞状损伤(称做剥离或剥落)。
出现这种滚动疲劳损伤之前的总旋转数称做轴承的“(疲劳)寿命”。
即使是结构、尺寸、材料、加工方法等完全相同的轴承,在同样条件下旋转时,轴承的(疲劳)寿命仍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这是因为材料疲劳本身即具有离散性,应从统计的角度来考虑。
于是就将一批相同的轴承在同样条件下分别旋转时,其中90%的轴承不出现滚动疲劳损伤的总旋转数称做“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即可靠性为90%的寿命)。
在以固定的转速旋转时,也可用总旋转时间表示。
但在实际工作时,还会出现滚动疲劳损伤以外的损伤现象。
这些损伤可以通过做好轴承的选择、安装和润滑等加以避免。
二、轴承寿命的计算1、基本额定动负荷基本额定动负荷表示轴承耐滚动疲劳的能力(即负荷能力),是指大小和方向一定的纯径向负荷(对于向心轴承)或中心轴向负荷(对于推力轴承),在内圈旋转外圈固定(或内圈固定外圈旋转)的条件下,该负荷下的基本额定寿命可达100万转。
向心轴承与推力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分别称做径向基本额定动负荷与轴向基本额定动负荷,用Cr与Ca表示,其数值录入轴承尺寸表。
2、基本额定寿命式1表示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当量动负荷及基本额定寿命之间的关系。
轴承以固定的转速时,用时间表示寿命更为方便,如式2所示。
另外,对于铁路车辆或汽车等用行车距离(km)表示寿命较多,如式3所示。
因此,作为轴承的使用条件,设当量动负荷为P,转速为n,则满足设计寿命所需要的轴承基本额定动负荷c可由式4计算。
从轴承表选出满足c值的轴承,即可确定轴承的尺寸。
机械要求的轴承必需寿命请参考表4。
3、根据温度进行的基本额定动负荷的修正与轴承的尺寸稳定处理轴承在高温下使用时,材料组织会发生变化、硬度降低,基本额定动负荷将比常温下使用时减小。
轴承的使用寿命

轴承的使用寿命一、额定寿命与额定动载荷1、轴承寿命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轴承在出现点蚀前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寿命。
由于制造精度,材料均匀程度的差异,即使是同样材料,同样尺寸的同一批轴承,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使用,其寿命长短也不相同。
若以统计寿命为1单位,最长的相对寿命为4单位,最短的为0.1-0.2单位,最长与最短寿命之比为20-40倍。
为确定轴承寿命的标准,把轴承寿命与可靠性联系起来。
2、额定寿命同样规格(型号、材料、工艺)的一批轴承,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使用,90%的轴承不产生点蚀,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额定寿命。
3、基本额定动载荷为比较轴承抗点蚀的承载能力,规定轴承的额定寿命为一百万转(106)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基本额定动载荷,以C表示。
也就是轴承在额定动载荷C作用下,这种轴承工作一百万转(106)而不发生点蚀失效的可靠度为90%,C越大承载能力越高。
对于基本额定动载荷(1)向心轴承是指纯径向载荷(2)推力球轴承是指纯轴向载荷(3)向心推力轴承是指产生纯径向位移得径向分量二、轴承寿命的计算公式:洛阳轴承厂以208轴承为对象,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建立了载荷与寿命的数字关系式和曲线。
式中:L10--轴承载荷为P时,所具有的基本额定寿命(106转)C--基本额定动载荷 Nε--指数对球轴承:ε=3对滚子轴承:ε=10/3P--当量动载荷(N)把在实际条件下轴承上所承受的载荷: A、R ,转化为实验条件下的载荷称为当量动载荷,对轴承元件来讲这个载荷是变动的,实验研究时,轴承寿命用106转为单位比较方便(记数器),但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寿命用小时表示,为此须进行转换L10×106=Lh×60n所以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分为:1、已知轴承型号、载荷与轴的转速,计算Lh;2、已知载荷、转速与预期寿命,计算C ,选取轴承型号。
通常取机器的中修或大修界限为轴承的设计寿命,一般取Lh'=5000,对于高温下工作的轴承应引入温度系数ftCt=ftCt ?120 125 150 200 300ft 1 0.95 0.90 0.80 0.60上两式变为:对于向心轴承对于推力轴承三、当量动载荷P的计算在实际生产中轴承的工作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要把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载荷折算为假想寿命相同的实验载荷--当量载荷。
轴承寿命计算方法

轴承寿命计算方法轴承是机械传动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其寿命的计算和预测对机械的可靠性和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轴承寿命的计算方法,包括基本的理论原理、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以及运用寿命理论进行计算等内容。
1.轴承寿命的概念和分类轴承寿命指的是在特定工作条件下,轴承能够满足其要求并正常工作的时间。
通常来说,寿命是指从轴承开始使用到轴承失效的时间间隔。
根据轴承寿命的定义,可以将轴承寿命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额定寿命:是指轴承在标准条件下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
通常以满足一定故障率的时间为准。
(2)真实寿命:是指轴承工作在实际工况下的寿命,通常比额定寿命要短。
(3)经验寿命:是指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实验经验得到的一种估计值。
(4)相对寿命:是指相对于其他轴承的寿命。
通常根据平均故障率计算得到。
2.轴承寿命的理论计算轴承寿命的计算通常是基于寿命理论进行的。
目前使用较多的寿命理论包括极限额定寿命和疲劳寿命。
(1) 极限额定寿命:根据轴承的基本性能参数和工作条件,通过公式计算出轴承的额定寿命。
常用的公式包括L10、Lna、Lnm等。
L10寿命计算公式:L10=(C/P)³×(L10基准/H)或L10=(C/P)³×L10基准其中,L10为额定寿命,C为基本额定动载荷,P为轴承实际应力,L10基准为基准额定寿命,H为轴承的等效动负荷。
(2)疲劳寿命:考虑到实际工况下,轴承受到周期性载荷的作用,会出现疲劳破坏和寿命削减现象。
因此,疲劳寿命也是轴承寿命计算的重要方法。
疲劳寿命计算公式:Lh=(C/P)p×L10基准其中,Lh为疲劳寿命,C为基本额定动载荷,P为轴承实际应力,p 为疲劳指数,L10基准为基准额定寿命。
3.轴承寿命的实验数据统计为了得到准确的轴承寿命预测结果,需要根据实际工况下的轴承寿命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
通常的数据统计方法包括寿命试验、故障统计和故障分析等。
轴承的使用寿命

轴承的寿命●轴承加上负载使其回转时,内外轮的沟道及沟道面受不断重复的负荷、材料疲劳,导致发生表面脱落。
我们把到此为至的总回转数称回转疲劳寿命。
●轴承的寿命:材料、尺寸、热处理加工方法相同并在同一条件下使其运转,其寿命也有较大的波动,因此总体来说,90%的轴承不发生表面脱落、可旋转的回转数称为额定疲劳寿命。
基本额定动负荷在内轮回转、外轮静止时,额定疲劳寿命为100万转的方向和大小,把一定的负荷称为基本额定动负荷。
径向轴承是中心径向负荷,尺寸表的Cr是高碳素铬轴承钢的值。
且不锈钢是轴承钢的85%。
另外2个不同宽度的组合轴承用单体轴承时,按约1.62倍进行计算。
寿命计算公式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当量动负荷、额定疲劳寿命间的关系。
总回转数L10=(Cr/P)3*106(回转)时间L10h=(Cr/P)3*16667/n(时间)距离L10d=*D*L10*10-6 (km)对于使用条件的最低基本额定负荷Cmin=P*(L10h*n/16667)(1/3) (N)L10=基本额定寿命(rev)L10h=基本额定寿命(h)L10d=基本额定寿命(km)P=当量动负荷(N)Cr=基本额定动负荷(N)Cmin=最低基本额定动负荷(N)n=回转数(1/min)D=回转体外径尺寸(mm)●额定寿命L10h的选择方法机械的运转状况额定寿命时间L10h 使用频率少时500短时间或间断使用的机械,即使故障也没大的影响时4,000~8,000间断使用,有故障有大的影响时8,000~12,000 1天8小时使用,不常时间满运转时12,000~20,000 1天8小时满运转时20,000~30,000 1天24小时连续运转时40,000~60,0001天24小时连续运转,绝对不允许因故障停止时100,000~200,000寿命计算公式的修整一般用前面的公式可计算出使用寿命,但根据用途在要求90%以上的高可靠性时是不够的。
最近对轴承钢进行了改良,疲劳寿命变长,也明确了润滑剂和轴承寿命的关系,因此根据ISO281:1990使用下面的修整寿命计算公式。
单向轴承寿命

单向轴承的寿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具体来说,这些因素包括负载、转速、温度和环境等。
一般来说,轴承的寿命都可以使用超过10万公里,甚至更长。
在实际应用中,轴承的好坏需要考虑轴承自身的质量、车辆行驶条件、行驶里程数和负载值的大小来考虑。
例如,前轮轴承的寿命就很长,大多都可以用到十几万公里以上。
有的车跑了几十万公里,轴承仍然没有损坏。
为了延长单向轴承的寿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轴承、加强润滑、保持清洁和合理维护等方面着手。
轴承全寿命划分

轴承全寿命划分:
一、额定寿命
额定寿命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轴承能够运行的总公里数或转数。
其计算公式为:额定寿命L10=(C/P)^Pp。
其中,C为基本动载荷额定值,P为轴承在使用中的等效载荷系数,p为3,表示所选取的工作寿命约有90%的轴承寿命可达或超过额定寿命。
二、实际寿命
实际寿命是指在实际使用中,轴承能够运行的总公里数或转数。
轴承的实际寿命一般比额定寿命短,从而需要注意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问题。
三、极限寿命
极限寿命是指轴承在超过一定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运行的寿命。
其计算公式为:极限寿命Lna=a1a2a3...an/换算系数。
其中,a1、a2等为一系列基本的载荷、转速、温度和润滑等条件的修正系数,an为应力因素的修正系数,换算系数与采用的不同单位制有关。
轴承的寿命与计算

轴承的寿命轴承在随负荷旋转时,由于套圈滚道面及滚动体滚动面不断地受到交变负荷的作用,即使使用条件正常,也会因材料疲劳使滚道面及滚动面出现鱼鳞状损伤(称做剥离或剥落)。
出现这种滚动疲劳操作之前的总旋转数称做轴承的“(疲劳)寿命”。
即使是结构、尺寸、材料、加工方法等完全相同的轴承,在同样条件下旋转时,轴承的(疲劳)寿命仍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这是因为材料疲劳本身即具有离散性,应从统计的角度来考虑。
于是就将一批相同的轴承在同样条件下分别旋转时,其中90%的轴承不出现滚动疲劳操作的总旋转数称做“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即可靠性为90%的寿命)在以固定的转速旋转时,也可用总旋转时间表示。
但在实际工作时,还会出现滚动疲劳操作以外的损伤现象(如磨损、烧伤、蠕变、磨蚀、压痕、断裂等)。
这些损伤可以通过做好轴承的选择、安装和润滑等加以避免。
轴承寿命的计算基本额定动负荷基本额定动负荷表示轴承耐滚动疲劳的能力(即负荷能力),是指大小和方向一定的纯径向负荷(对于向心轴承)或中心轴向负荷(对于推力轴承),在内圈旋转外圈固定(或内圈固定外圈旋转)的条件下,该负荷下的基本额定寿命可达100万转,向心轴承与推力抽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分别称做径向基本定动负荷与轴向基本额定动负荷,用Cr与Ca表示,其数值载于轴承尺寸表。
基本额定寿命式(1)表示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当量动负荷及基本额定寿命之间的关系。
轴承以固定的转速旋转时,用时间表示寿命更为方便,如式(2)所示。
另外,对于铁路车辆或汽车等用行走距离(KM)表示寿命较多,如式(3)所示。
这里:L10:基本额定寿命,106转L10h:基本额定寿命,hL10s:基本额定寿命,kmP:当量动负荷,N{Kgf}厖......参照后面C:基本额定动负荷,N{Kgf}n:转速,rpmp:寿命指数球轴承..........p=3滚子轴承.......p=10/3D:车轮或轮胎直径,mm因此,作为轴承的使用条件,设当量动负荷为P,转速为n,则满足设计寿命所需要的轴承基本额定动负荷C可由式(4)计算,从轴承尺寸表中选出满足C值的轴承,即可确定轴承的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轴承寿命的基本概念
根据最新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理论,一只设计优秀、材质卓越、制造精良而且安装正确的轴承,只要其承受的负荷足够轻松(不大于该轴承相应的某个持久性极限负荷值),则这个轴承的材料将永远不会产生疲劳损坏。
因此,只要轴承的工作环境温度适宜而且变化幅度不大,绝对无固体尘埃、有害气体和水分侵入轴承,轴承的润滑充分而又恰到好处,润滑剂绝对纯正而无杂质,并且不会老化变质……,则这个轴承将会无限期地运转下去。
这个理论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比ISO寿命方程更为可靠的预测现代轴承寿命的工具,而且在于它展示了所有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都有着可观的开发潜力,并展示了开发这种潜力的途径,因而对轴承产品的开发、质量管理和应用技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轴承的无限只有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样的条件对于在一定工况下现场使用的轴承来说,既难办到也太昂贵。
现场使用轴承,其工作负荷往往大于其相应的疲劳持久性极限负荷,在工作到一定的期限后,或晚或早总会由于本身材料达致电疲劳极限,产生疲劳剥落而无法继续使用。
即使某些轴承的工作负荷低于其相应的持久性极限负荷,也会由于难以根绝的轴承污染问题而发生磨损失效。
总之,现场使用中的轴承或多或少总不能充分具备上述实验室所具备的那些条件,而其中任一条件稍有不足,都会缩短轴承的可用期限,这就产生了轴承的寿命问题。
一般地说,滚动轴承的寿命是指滚动轴承在实际的服务条件下(包括工作条件、环境条件和维护和保养条件等),能持续保持满足主动要求的工作性能和工作精度的特长服务期限。
二、可计算的轴承寿命类别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多数失效形式迄今尚无可用的寿命计算方法,只有疲劳寿命、磨损寿命、润滑寿命和微动寿命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定量地加以评估。
1、疲劳寿命在润滑充分而其他使用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滚动轴承常因疲劳剥落而失效,其期限疲劳寿命可以样本查得有关数据,按规定的公式和计算程序以一定的可靠性计算出来。
2、磨损寿命机床主轴承取大直径以保证其高刚度,所配轴承的尺寸相应也大,在其远末达到疲劳极限之前,常因磨损而丧失要精度以致无法继续使用,对这类轴承必须用磨损寿命来徇其可能性的服务期限。
实际上,现场使用的轴承大多因过度磨损而失效,所以也必须考虑磨损寿命问题。
3、润滑寿命主要对于双面带密封的脂润滑轴承,一次填脂以后不再补充加脂,此时轴承有寿命便取决于滚脂的使用寿命。
4、微动磨蚀寿命绞车、悬臂式起微型重机和齿轮变速箱以及汽车离合器等机构中的轴承,在其非运转状态下受到振动负荷所产生的微动磨蚀损伤。
往往会发展成轴承失效的主导原因,对这类机构中的轴承,有时需要计算其微动磨蚀寿命。
现将此四种寿命类别及其计算方法分别加以介绍。
一、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
1、轴承疲劳寿命的基本概念
一般意义的轴承疲劳寿命是指一定技术状态下(结构、工艺状态、配合、安装、游隙和润滑状态等)的滚动轴承,在主机的实际使用状态下运转,直至滚动表面发生疲劳而不能满足主机要求时的轴承内、外圈(轴、座圈)相对旋转次数的总值——总转数。
当轴承转更大致恒定或为已知,疲劳寿命可用与总转数相应的运转总小时数来表示,此外,还应注意:
1、影响轴承疲劳寿命的因素非常多,无法全部加以估计或通过标准试验条件而加以消除,这造成轴承实际疲劳寿命有很大的离散性,因此轴承疲劳寿命的表达参数为额定寿命L10,在ISO推荐标准R281中对L10的涵义明确规定如下:
“数量上足够多的相同的一批轴承,其额定寿命L10用转数(或在转速不变时用小时数来表示,该批轴承中有90%在疲劳剥落发生前能达到或超过此转数(或小时数)”。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遵从上述规定。
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中,还用用中值寿命的概念。
中值寿命LM是指一批相同轴承的中值寿命,即指其中50%的轴承在疲劳剥落前能够达到或超过总转数,或在一定转速下的工作不时数,中值寿命LM不是一批轴承寿命的算术平均值。
一般中值寿命LM是额定寿命的5倍左右。
2、额定寿命的概念只适用于数量足够的一批轴承,而不适用于个别轴承。
例如有40套6204轴承按其使用条算得其额定寿命为1000h而不致发生疲劳破坏,其余的4套则可能不到1000h即出现疲劳失效的轴承,额定疲劳寿命的意义就代表这批轴承在正常发挥其材料潜力时可期望的寿命。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在选择轴承时仍先作疲劳寿命计算,再根据实际失效类别进行校核,例如磨损寿命校核,取计算结果中的较小值为轴承计算寿命。